大班社会《爱》教案

大班社会《爱》教案,第1张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社会《爱》教案1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爱。小朋友平时可能觉得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本次活动以“母爱”为支点,截取及格生活中常见的爱表达方式:爱是亲热、爱是长大、爱是分享、爱是帮助,爱是奉献。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

 二、活动目标:

 1、运用课件和爱心小书帮助幼儿感受、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2、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三、活动准备:

 1、爱心卡、课件、字卡、音乐、动物

 2、爱心小书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师:这是什么?(爱心卡)幼:上面还有一个字。

 师:对,这是一个爱字,下面的love是爱的英文字母。

 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爱的小故事

 (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1、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的爱,我这里也有一些爱的故事,请你们来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爱?他们的爱是怎样的爱?

 提问,依次出示相应。(动物和动物宝宝的爱心故事)师:谁来说说你在里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

 (1)理解爱是亲热,学习用动作来表示亲热。

 (——亲热)幼儿模仿亲热的动作,感受爱是亲热。

 师:熊猫妈妈和宝宝用“抱抱”来表达爱就是亲热。

 (2)继续看爱心小书,理解和感受分享爱心故事:

 (分享)师:你有了好东西时和别人一起分享吗?

 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的经验。

 2、通过看课件,来理解和感受爱是帮助,爱是长大。

 (1)小蚂蚁搬米的课件,让幼儿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知道爱是互相帮助。(——帮助)相互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帮助了别人心里觉得怎么样?

 师: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妈妈、大家对你的爱,你觉得很幸福,你爱大家吗?你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大家的爱?你给了别人你的爱,你觉得幸福吗?

 (2)小鸟学飞的课件:让幼儿知道爱是长大。(——长大)师:哎呀,小鸟怎么了?鸟妈妈怎么不去救它呀?

 师:你们觉得鸟妈妈爱小鸟吗?

 师生共同举手表决“爱”与“不爱”。

 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师:其实鸟妈妈非常爱小鸟,因为小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飞翔这项本领。它把小鸟推下去是为了帮助小鸟早一点学会游泳。

 师:现在你们觉得鸟妈妈爱小鸟吗?鸟妈妈的爱就是为了鸟宝宝快快长大。(出示字卡——长大。)

 3、通过观赏课件,升华情感,体验爱更是奉献。(———奉献)师: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妈妈、大家对你的爱,你觉得很幸福,你爱大家吗?你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大家的爱?你给了别人你的爱,你觉得幸福吗?

 师小结:是呀,被别人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三)音乐舞蹈《爱的奉献》体验爱带来的快乐。

 让我们一起听着爱的音乐,跳起爱的舞蹈,把爱传播到四方吧!

 五、活动延伸:

 1、分享爱心故事。

 2、制作爱心果:我们小朋友回到家,可以和妈妈爸爸一起来制作爱心果,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的爱心故事。

大班社会《爱》教案2

 活动目标:

 1、 解读画面,感受、理解各种“爱”的表现, 并能大胆连贯地讲述。

 2、 在说说、拼拼、议议中,体会心中有爱的美好。

 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公益广告《family》《和谐生活》剪辑影片

 2、《爱》课件

 3、立体拼图

 (二)经验准备:

 有一定的环保知识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目的:解读画面,感受爱家人的情感,体会心中有爱的温暖。)

 1、欣赏“family”―― 这录像里有些谁?

 2、认识“family”―― 哪个字母是爸爸,哪个是妈妈,哪个是孩子?

 3、猜猜“family”――“family”可能是什么意思?

 4、家是我们心里最重要的地方,说说家里谁让你最温暖?你让家人温暖吗?

 小结:家人的爱让我们时刻温暖

 (设计思考――通过直观的欣赏公益广告,尝试从自己对家人的爱出发,激发幼儿的回忆,说说熟悉的爱。)

 二、猜猜讲讲(目的:猜测画面,感受爱他人的情感,体会心中有爱的快乐。)

 1、出示,猜猜我们身边发生的温暖故事。

 出示六幅线索,猜测故事

 出示两幅线索,猜测故事

 (设计思考――让幼儿尝试寻找间的内在联系,在挑战幼儿思维的同时,也渗透了爱他人的情感)

 2、 欣赏视频《和谐生活》(设计思考――采用和第一环节不同的策略,以视频进行验证)

 3、 两个故事中有个共同的地方你们能发现吗?

 4、 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你有过这样的快乐吗?

 小结:身边的爱让我们彼此快乐。

 三、拼拼议议(目的:拼图组合,感受爱地球的重要,体会心中有爱的美好。)

 1、如果没有爱我们会怎样的呢?

 2、小组拼图,尝试推测寓意。

 3、四组合一,感受大爱。

 (设计思考――在推进中,发现大爱是从每一个小爱开始的,地球的每个角落都需要爱)

 总结:小爱让生活美丽,大爱让生命美好!关键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相信你们能让明天更美丽。

 活动反思

 一、 内容选择源于幼儿兴趣所在

 活动来自我们大班的主题《我们的城市》。在其中《广告》这个活动后,我们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广告,常常在自由活动时听见孩子在模仿广告里的语言或动作,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在孩子单纯的模仿广告语时,我静静的思考,广告除了能给孩子欢乐外,让他们消费意外,还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于是我开始留意起广告来。有许多 “公益广告” 深深感动了我。如何将这一类能触动我们心灵的公益广告带给孩子,成了我设计这次活动的初衷。今天为什么选择央视的“family” 和东方卫视的《和谐社会》呢?第一个是他用了生动形象的字母动画讲述了一个家庭成长的故事,故事很短,但爱却很深。而另一个广告中讲述了人与人之间助人为乐,相亲相爱,社会是一家的故事。这两个广告所表达的离我们生活很近,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其实教育资源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每个资源都能变成教育的契机。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 价值体现源于孩子发展目标

 《3—6岁幼儿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给孩子们一个积极的自我。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许多人的爱,他们习惯了获取爱,而吝啬于说出爱、付出爱。本活动以“爱”为支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爱心行为,让孩子感受爱是双向的,体会从爱家人――爱他人――爱地球的小爱到大爱的递进。引导感受爱、理解爱、表达爱。让孩子从小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爱的人。整个活动对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于奠定健全的幼儿人格更是举足轻重。

大班社会《爱》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福利院是收养孤儿的地方。

 2、萌发对别人同情、关爱的情感。

 重点难点:

 萌发对别人同情、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与福利院联系,商定参观事宜。

 2、幼儿了解福利院的情况,并准备好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教师和幼儿为参观做准备:排练节目,准备礼物(幼儿自制,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参观过程,提出参观的要求。

 教师:我们要去福利院参观了。参观过程中要有礼貌,不说关于自己的爸爸妈妈的事情。

 2、带领幼儿参观福利院。

 工作人员向幼儿介绍福利院的情况。幼儿想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问题。

 福利院工作人员解答幼儿的问题。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和介绍下,幼儿参观、了解福利院里小朋友们生活和学习、活动的地方。

 3、引导幼儿和福利院的小朋友共同活动。

 引导幼儿认识新朋友:和新朋友互相介绍、了解彼此的姓名,并给新朋友送自制的礼物。

 幼儿给新朋友表演节目。

 幼儿和新朋友一起做游戏。

 4、参观结束,回园总结。

 教师:参观过福利院,你们知道福利院是什么地方?孤儿是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讨论:我们以后怎样对待那些没有家庭的孤儿?

 教师和幼儿总结:今天我们知道福利院是专门收养孤儿的地方,这些孤儿受到福利院老师的照料,生活得很好。我们小朋友也要关心他们,和他们做朋友。比如可以带他们一起做有趣的游戏,把自己的快乐和他们分享:也可以把自己的玩具和他们分享……

大班社会《爱》教案4

 活动背景:

 绘本《方格子老虎》 讲述了一个充满爱的故事。当满身画满方格子的小老虎端坐在父母面前时,虎爸爸和虎妈妈的矛盾立刻烟消云散了,这个场景让人感动。“方格子”代表了小老虎善良而纯真的本性,他用自己的力量极力融合着周围世界的矛盾,使其变得和谐、充满温暖与爱。绘本中蕴含着“为别人着想”、“关爱他人”等社会性方面的情感元素,因此我思考如何立足绘本,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预设一个侧重社会领域的教学活动。活动的目标定位,过程设计,问题切入全部都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培养和社会性人际交往而来,从绘本开始,拓展到对身边人,对社会事的关注和关爱。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和游戏,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2、懂得要常常为别人着想的道理,进一步萌发关爱他人的情感。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

 2、“三连通”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享交流。

 1、出示“爱心”。

 (1)这是什么?(爱心)

 (2)一颗爱心,代表了爱。在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谁的爱?他是怎么爱你的?

 2、小结:我知道你们的爱很多很多,你们的生活都充满了爱。

 (评析:从“爱”引发,通过有针对性的设问,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生活中的爱。)

 二、通过故事,感受方格子老虎带给大家的快乐。

 1、画面——小老虎出生。

 师:有一只小老虎出生了,想一想,虎爸爸和虎妈妈要忙些什么呢?

 小结:刚出生的小宝宝可让人忙活了,要照顾他吃的,照顾他睡的,吃喝拉撒样样都要操心。

 2、画面——虎爸爸买油漆。

 师讲述:虎爸爸说,别人家的老虎身上的花纹都是横条的,我想要我的宝宝成为与众不同的老虎,给他画上竖条纹。

 3、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吵架。

 (1)为了这件事情,虎爸爸和虎妈妈怎么了?他们在吵什么?

 师讲述:虎爸爸说,我的孩子就要与众不同……

 (2)你们家里有过争吵吗?为什么吵?如果家里发生了争吵,你会怎么做呢?

 4、画面——小老虎变成方格子老虎。

 师讲述:小老虎看到爸爸妈妈吵架……

 师:横条纹是为了谁画的?竖条纹是为了谁画的?他现在变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

 5、画面——虎爸爸虎妈妈和好。

 (1)师讲述:爸爸妈妈说,“有这么好的儿子为我们着想……”

 为了让爸爸妈妈不再吵架,小老虎把自己画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你们觉得小老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师小结:小老虎不仅聪明、懂事,还是一个很为爸爸妈妈着想的好孩子。

 (2)师讲述:过了不久……

 如果小班的弟弟妹妹哭闹,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3)师讲述:虎宝宝看到哭闹的小动物……

 你们知道的方格子的游戏有哪些?

 6、画面——虎宝宝身上的“三连通”游戏。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生动的画面和不同人物的语音,幼儿深深地沉浸在绘本故事的情节中。随着故事的展开,幼儿感受到虎宝宝家庭中的`矛盾以及虎宝宝巧妙地化解矛盾,从而对虎宝宝为父母着想的动人品质有了直观的感受。)

 三、幼儿玩“三连通”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1、师交代游戏要求。

 2、幼儿玩游戏。

 3、师小结:为了不让幼儿园的小动物哭闹,小老虎让自己的方格子陪着大家玩,真是一个为同伴着想的好孩子。

 (评析:借助多媒体课件,巧妙演示“三连通”游戏的玩法,幼儿在真实的游戏操作中体验自己的快乐和小动物以及小老虎的快乐,知道给别人带去快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四、情感拓展,知道生活中要常常为别人着想。

 1、师讲述:时间慢慢过去……

 师:没有了方格子,爸爸妈妈还会爱它吗?为什么?

 2、画面——快乐爱心。

 师:有没有方格子重要吗?重要的是什么?

 小结:虽然没有了方格子,但虎宝宝永远都有一颗爱心。爱不仅仅是关心、帮助别人,还要处处为别人着想、给别人带去快乐。

 3、画面——递剪刀。

 师:当你给别人递一把剪刀的时候,应该把哪一头给别人?为什么要这样给?

 小结: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说明你心里装着别人。

 4、画面——打电话。

 师: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也能给别人带去温暖,带去关怀。哪些人需要问候?

 小结:身边的朋友,生病的人,孤单的老人都需要我们的问候。

 5、画面——向灾区献爱心。

 师:当灾难发生的时候,当我们知道地震来临的时候,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6、活动尾声:幼儿画心愿,展示心愿卡。

 小结:你们的小爱汇成了大爱,爱,就在我们身边。

 (评析:通过多媒体课件从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向幼儿的生活实际拓展,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画面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也许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给别人带去温暖,这是幼儿获得的最大启示。在音乐的烘托中,幼儿的关爱继续延伸,让幼儿懂得从小心里就要装着他人。)

 活动反思:

 活动立足于社会领域,因此,所有的预设问题都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展开,有的放矢。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变换的画面,清晰的对话,适时的音乐,将整个活动的氛围营造得温馨、真切、感人。幼儿在这样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获得了有效的交流。 “关爱他人”不是通过枯燥的说教实现的,而是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给予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不是一个活动,一个内容可以达成的,但是如果某一个活动能让幼儿有所触动,那么可持续发展之门也将开启。

 小百科:爱是从最崇高的美德或良好习惯,最深厚的人际情感到最简单的愉悦,爱情包含了一系列强烈而积极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大班社会《爱》教案5

 活动目标:

 1、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爱集体的良好行为。

 2、增强团结、合作的意识,有初步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1、准备简单的劳动工具。

 2、师幼共同创设"我们爱班级"专栏。

 活动过程:

 1、讨论:我能为班级做什么事?(修补图书、擦桌椅、管理自然角、收拾玩具等)

 2、幼儿分组协商并分工做劳动前的准备工作。

 3、分享活动。交流自己是如何分工劳动的,做的如何,分别参观劳动成果,体验为集体共同劳动的乐趣。

 4、布置"我们爱班级"的专栏。幼儿将自己为班级做的好事记录下来,贴在专栏里,向家长和小朋友几少自己为班级做的好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大班社会《爱》教案6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观察与体验活动,让幼儿对怀孕这一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学习表达爱的技能,激发幼儿对他人的爱。

 2、为幼儿创设多项交流活动,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分组活动中,巩固幼儿有规律的排序,同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四维彩超录象、。

 2、袋子若干,材料纸、笔、珠子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爱。

 1、情景设置:我来帮助你。

 老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出示想的图画)我为什么要帮助朱老师呢?”

 老师:“你们还没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的,那么想知道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吗?”

 2、看四维彩超录像,让幼儿了解胎儿在母亲怀里的生长过程。幼儿看完后向朱老师提问,朱老师解答,同时请幼儿触摸、听她的肚子。

 老师提问:

 (1)朱老师,你吃饭和睡觉还和以前一样吗?

 (2)你的宝宝什么时候出生?

 (3)你为她准备了什么?

 二、体验爱。

 1、体验母亲怀孕的感受,幼儿分别做不同的事。

 老师:“朱老师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时什么样的感觉呢?那我们把袋子系在腰间来体验一下吧。”

 幼儿分成四组体验: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脱鞋、穿鞋。

 (2)请幼儿到楼下去取东西。

 (3)请幼儿帮助整理衣物、图书、玩具。

 (4)请幼儿扫地。

 2、引导幼儿进行多项交流活动。

 (1)老师:“那么有什么感觉?做事方便吗?朱老师你怀孕有多久了?体重增加了多少?”教师与朱老师、幼儿交流体验后的感受。

 (2)幼儿与周围的老师进行交流,问她们怀孕时的感受。

 (3)引导幼儿与“自己的宝宝”对话。

 三、表达爱。

 1、向妈妈表达爱。

 老师:“小朋友的妈妈是很辛苦的,妈妈为了你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的爱,那你们爱妈妈吗?你们想对妈妈说句什么话?(出示说的图画)表达爱除了可以用嘴巴说,还可以用行动来表达你的爱,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出示时钟的图画)为妈妈做什么事呢?”幼儿一边说一边进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师表达爱。

 老师:“朱老师你怀孕了,你这么辛苦,可是还坚持来给小朋友上课,为什么呀/小朋友,你们爱朱老师吗?你们爱我吗?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老师表达爱。

 (1)老师:“还有一位老师说很爱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们猜猜她是谁?”幼儿看录象:杨老师快生宝宝了。

 老师:“你们想杨老师吗?那你们想怎样表达对她的爱呢?”(出示手的图画)

 (2)幼儿分组制作礼物:

 (a)宝宝的衣服。

 (b)宝宝的拖鞋。

 (c)宝宝的项链。

 (d)宝宝的小手帕。

 活动反思:

 爱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了,孩子们被大人的爱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样去同情、关心别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谦让、友爱、团结的精神,常常为了玩具你争我夺,不会谦让。可孩子们总会长大,总会离开父母筑造的窝,他们要生存,不仅靠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同情、关爱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幼儿教师,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机,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爱是指喜欢达到很深的程度,继而人为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类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大班社会《爱》教案7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2、初步懂得一些爱妈妈、爱长辈的方法,培养幼儿初步的感恩意识。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并了解感恩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复述故事,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2、启发提问,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

 三、和幼枧儿讨论“我的妈妈”,引导幼儿说出妈妈是怎么爱自己的。

 四、结束部分

 (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长辈对我们的爱)

 小结:孩子们,是妈妈将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美丽的衣服和好吃的饭菜。在我们摔倒是是他们将我们扶起,当我们生病时使他们将我们照顾,所以我们要记住在爸爸妈妈的爱并感谢爸爸妈妈。

 五、延伸活动

 回家好好吃妈妈做的饭菜。

阅读一本好书,对于孩子来说,正如在人生的春天,播下一颗美好的种子。暑假马上就要来了!又是充电畅快阅读的好时候了。

除了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绘本之外,家长通常还寄希望于绘本故事最好能丰富孩子经验、对于孩子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但是图书市场上的绘本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即使是从各种绘本大奖的榜单里挑选,家长也经常挑花眼。

不妨收下这份暑假书单,让孩子的暑假过得更加有趣、有质量。(对了,心急的爸妈可在后台回复 书单 直接获取100本绘本分类清单)

学龄前是开发孩子阅读天赋的保证

根据儿童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

这里的阅读能力,不是指认识的文字的多少,而是阅读的自主性、阅读的专注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内在的、自驱性的阅读行为。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从小爱读书的孩子,长大后也会继续热爱阅读,但要让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成人喜欢读书,则非常困难。

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能够提高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孩子掌握阅读技巧,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

0-6岁是儿童各项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 而让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学习能力,都可以通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开发90%甚至更多。

但是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 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拥有这种阅读力的孩子,上学以后,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和热情,他的学习习惯自然也很容易养成,学习能力也优于其他的孩子。

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阅读来获取独立汲取知识的能力。

读书,可以开启一个人的心智,让人明辨事理。相信一个擅长读书的孩子,在他长大后,童年阅读的经历会成为足以回味终生的美好记忆。

正如儿童文学作家彭懿老师曾经诗意地概括过童年阅读的意义:

“因为有了童年阅读,当我们回到童年的时候,在我们朦胧的记忆中,就有一片明明暗暗的萤火虫,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100本主题绘本清单

这份书单一共列出十类100本绘本,以生命教育为依据,分成:「看重自己」、「尊重他人」及「敬重环境」三大类。

「看重自己」细分为:自我成长绘本、情绪与品格绘本、想象力绘本、美学教育绘本。

这四类包含了孩子最需具备的几种关键能力,分别是成长力、品格力、情绪力、创意力及审美力。

「尊重他人」细分为:温馨亲情绘本、和谐相处绘本、两性平权绘本、关怀有爱绘本四类。

这四类从最亲近的亲友到 社会 人士,亲疏有序,甚至连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两性平权”的议题都有涉及。

「敬重环境」细分为人文与自然两大类: 社会 环境绘本、大自然绘本。 让孩子不但关心日新月异的 社会 环境,也注重大自然的保护。

自我成长绘本

1 成长中的可以与不可以:《大卫,不可以》

2 认识男女差别:《小鸡鸡的故事》

3 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我不知道我是谁》

4 勇于尝试:《我也可以飞》

5 生活自理能力:《阿立会穿裤子了》

6 幼儿园入学心理准备:《我爱幼儿园》

7 让孩子体验学写字的乐趣:《不学写字有坏处》

8 不要以爱为名束缚孩子:《毛头小鹰》

9 接纳自己:《你很特别》

10 拥有梦想和成为自己的勇气:《花婆婆》

情绪与品格绘本

1 各种各样 情感 体验:《你感觉怎么样?》

2《走开,绿色大怪物》

3 治愈幼儿的分离焦虑:《小猫头鹰》

4 让孩子不再怕黑:《吃掉黑暗的怪兽》

5 等待治愈焦虑:《安的种子》

6 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品质:《苏和的白马》

7 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好消息!坏消息!》

8 当孩子生气时该怎样做:《生气汤》

9 一边欢笑一边尖叫:《啊哈!》

10 传递分享、互助与友爱:《蚕豆大哥的快乐一天》

温馨亲情绘本

1 含蓄式父爱的经典演绎:《爸爸,你爱我吗》

2 爱的力量:《抱抱》

3 长大意味着什么:《我长大以后》

4 有一种爱叫手足情深:《隧道》

5 爱需要被表达:《你最喜欢谁》

6 温馨智慧的母爱:《妈妈心妈妈树》

7 体会祖孙 情感 :《爷爷的幸福口令》

8 一场爱的捉迷藏:《逃家小兔》

9 如何丈量你的爱:《猜猜我有多爱你》

10 爱的温暖与好运:《团圆》

和谐相处绘本

1 团结和协作:《小黑鱼》

2 来自分享的力量:《石头汤》

3 化敌为友的专属配方:《敌人派》

4 诠释友谊的真谛:《好朋友》

5 跨越世界的友谊和温暖:《凯琪的包裹》

6 学习珍惜亲情:《园丁》

7 让孩子学会交朋友:《我有友情要出租》

8 在危机时刻增长智慧学会自救:《狼婆婆》

9 读书的快乐:《做个爱书人》

10 一场鳄鱼和牙医之间的心理较量:《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

想象力绘本

1 妙趣横生的童谣世界:《一园青菜成了精》

2 走进奇妙的彩色世界:《小蓝和小黄》

3 开启想象力和勇气的冒险之旅:《不可思议的旅程》

4 勇于面对困难:《天天星期三》

5 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田鼠阿佛》

6 用艺术的表现力激发想象能力:《红气球》

7 用寒冷的主题创造出的温暖:《雪人》

8 孩子们臆想的世界:《野兽国》

9 创意一“触”即发:《点点点》

10 对于不同,我们能否有所包容与反省:《想要不一样》

美学教育绘本

1 共赏世界名画:《威利的画》

2 一次奇妙的线之旅:《跟着线走》

3 世上最美的一朵花:《彩虹色的花》

4 一本充满诗意与创意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5 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点》

6 绘画战胜了孤独与寂寞:《艾玛画画》

7 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阿罗有枝彩色笔》

8 融合艺术与创意:《我的连衣裙》

9 看见色彩,看见生命:《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

10 从有限的画框中寻找无限的想象:《美术馆奇遇》

两性平权绘本

1 欣赏自己的与众不同:《小猫玫瑰》

2 一个年轻的追梦女孩:《天空在脚下》

3 男女性别全新的思考:《灰王子》

4 接纳每个人的独特:《爱花的牛》

5 家庭的和睦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担,更重要的是相互的尊重:《朱家故事》

6 颠覆脑海里的童话定式思维:《最完美的王子》

7 新时代公主要做自己的主人:《纸袋公主》

8 一根毛线织出了一个温暖小镇:《穿毛衣的小镇》

9 打破界限,教会孩子勇敢尝试:《勇敢的艾琳》

10 没有王子,公主也能过上幸福生活:《顽皮公主不出嫁》

关怀有爱绘本

1 帮孩子化解烦恼:《乖乖小恶魔》

2 爱的出发与回归:《先左脚,再右脚》

3 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意义:《祝你生日快乐》

4 在浓浓亲情中学会接纳分享:《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5 慰藉心灵,呵护孩子成长:《没关系 没关系》

6 用爱化解缺陷:《故障鸟》

7 陪你抵挡世界的不完美:《断喙鸟》

8 智慧和脑袋的大小毫无关系:《老鼠牙医生》

9 爱对孩子的重要性:《卡夫卡变虫记》

10 只要想念,就无所不在:《外婆住在香水村》

社会 环境绘本

1 诠释生命与四季之美:《小房子》

2 环境变迁与 社会 发展的醒世之作:《森林大熊》

3 保护自然是我们的使命:《再见小树林》

4 珍爱和平:《村里来了马戏团》

5 停电,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停电以后》

6 走近传统文化,感受市井生活中的美好:《荷花镇的早市》

7 一堂生动的环保课:《仅仅是个梦》

8 让孩子近一步认识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世界的一天》

9 了解各个国家的优良物产:《环游世界做苹果派》

10 工业革命与自然生态:《推土机年年作响,乡村变了》

大自然绘本

1 动用感官聆听自然之美:《下雨了》

2 感受雪的五彩缤纷:《下雪天》

3 感恩自然之美:《树真好》

4 普及生活常识:《子儿,吐吐》

5 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我一起玩》

6 走近自然,爱上自然:《我看见一只鸟》

7 植物生物的科普认知:《**小蕃茄》

8 爱护自然环境:《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9 感受夏日的大自然之美:《夏天的天空》

10 发现自然,感受生命的轮回:《小种子》

书籍是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户,陪伴孩子阅读,就是和孩子一起来了一场心灵世界之旅。

所以,赶紧收藏好书单,和孩子一起开始“旅行”吧!

想被抱抱不带任何想法的那种说说

有时候,我们不需要什么原因,不需要什么解释,只想被抱抱。这种想法纯粹得没有任何背景,其实就是渴望温暖,真诚地期待一个拥抱,让人沉浸在最简单纯粹的情感里。

抱抱的力量

抱抱虽然很简单,但是却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不论是父母给孩子的拥抱,恋人间的互相拥抱,还是朋友之间的拥抱,都可以让人感受到无比的温暖。拥抱能够传达出一份安抚与慰藉,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坚实的寄托。

据研究表明,拥抱能够降低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的含量,进而缓解身体与心灵的压力。此外,抱抱还能促进大脑内各种良好的化学物质的分泌,如多巴胺等,使人更加开心和放松。

抱抱的不同方式

抱抱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沉静的大拥抱,也可以是小小的侧拥抱。有时候,在特定的场合下,还可以有热情的背后拥抱、浪漫的抱起来转圈等等。每种方式都有各种各样的含义,但是核心都是让人感受到相互关怀与温暖。

抱抱的时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抱抱的机会。当我们感到疲惫、悲伤、孤单、紧张等情绪时,就是拥抱最好的时机。此时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话语,而是一份真诚的拥抱,让人感受到丝丝暖意与安慰。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遇到好消息、庆祝节日、感受到幸福时进行拥抱。这种拥抱带有更多的喜悦与欢乐,让人感受到无比的幸福与满足。

结语

抱抱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它简单而又纯洁,能够传递无限的温暖与关怀。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感受,给自己多一些拥抱的机会。在这份简单的拥抱中,我们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亲密接触,更重要的是深层次的心灵沟通和情感抒发。

女生特别想要被抱抱的感觉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1 安全感和亲密关系:抱抱给予人们一种安全感和亲密感。对女生而言,被抱抱可以带来温暖和安慰,特别是当她们感到焦虑、孤独或情绪低落时,抱抱可以成为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慰藉。

2 情感表达和连接:抱抱可以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通过身体接触传递情感和爱意。女生可能通过被抱抱来表达她们的情感需求,同时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3 生理反应和荷尔蒙释放:抱抱可以促进荷尔蒙的释放,例如催产素和内啡肽,这些荷尔蒙与情感、安抚和满足感有关。这些生理反应可能导致女生渴望被抱抱的感觉。

4 社会文化和个人差异: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差异也可能影响女生对被抱抱的渴望程度。有些人成长在一个注重身体接触和亲密关系的文化环境中,对抱抱的需求可能更为强烈。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需求和感受都是独特的。并不是所有女生都特别渴望被抱抱,而且每个人对抱抱的感受和喜好也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边界,与对方建立互相尊重和理解的关系,以满足彼此的情感需求。

你多久没有拥抱了?

啊,单身狗的我先去哭一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问这样的问题虐自己 = =,我错了)。有时候,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真的让人积压了很多负面情绪,晚上回到家后,感觉真的像苏打绿唱的那样:

开了灯眼前的模样╱偌大的房╱寂寞的床

关了灯全都一个样╱心里的伤╱无法分享

这时候,是不是想要一个大大的拥抱呢?

你知道除了“买买买”,还有一招非常奏效的哄女朋友方式吗?就是直接抱上去啊!接下来,视情况该干嘛干嘛。

无论是生气还是伤心流泪,一个温暖的臂膀真的可以融化好多负面情绪!当然,好友和家人的拥抱可以让人产生安全感。不信你试试?因为你会感到被支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社会支持是治疗创伤的一剂良药。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

每个生命都以创伤开始,也以创伤结束的,成长的每一步也都经历着创伤(挫折、阵痛)。提到创伤,多数人都会联想到疾病、地震、海啸、洪涝、火灾及战争等等情况。然而,心理创伤不仅仅是由于发生突然及剧烈的大灾难而造成的,长期持久的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身体伤害和各种形式的攻击行为都可以造成心理创伤。

我们的童年并不会一帆风顺,也许家长、老师和同学无意间的一句话都会让我小小的玻璃心稀碎。当然,如果你是思聪老公,或许我可以相信,你没有过创伤的经历,哈哈。

我们小时候受了伤会怎么办呢?

好一点的情况是有家人的物质或者情感的支持,伤痛被慢慢抚平。如果没有家人在身边呢?有的孩子会哭闹,也有的孩子不会把情绪写在脸上,他们会把自己的愤怒伤感默默压抑在心里。就像很多武侠剧的男主角一样,背负血海深仇,遇到女主角之前都性格乖戾,还喜欢45度角仰望天空。

年晶等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曾遭受过心理创伤的儿童在适应环境和掌握认知技能方面存在困难,表现出学业与职业理想偏低,可能休学或留级。在青少年期,他们难以信任他人、孤独感水平高,表现出社交退缩行为或攻击行为,孤立于同伴之外,人际关系技能差。

成年后,他们很难化解童年时遗留的复杂情结,不仅存在自杀意念及行为、身体满意度低、抑郁等情绪症状,这些认知偏差和情感偏差也会导致他们不会处理孩子的情感需求,而将虐待传递给了下一代。

这些研究结果让人觉得痛心,原来心理创伤会给他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当然,不是每个人受到心理创伤后都会变成这样,面对心理创伤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也有人会通过努力,获得创伤后成长。

那么那些受过创伤,也依然过得佷好的孩子是怎样的呢?

Tedeschi 和Calhoun在1996年提出“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即个体应对创伤事件后在与创伤事件进行抗争过程中个体自身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的、积极的变化。

他们还制作出的创伤后成长调查问卷(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PTGI),用以测量个体在遭遇创伤之后的成长情况,共21个条目5个维度。0一5级评分,各项得分相加求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成长越大。但是,要和总人群的均分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科学的分析。

创伤后成长调查问卷的5个维度分别是:

1、他人联系(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个体在经历危机过后,看待他人的态度发生变化,包括更加依赖他人、更加愿意主动的联系他人表露自我、更加具有同理心和移情能力。

2、新的可能(New possibility)

因为个体经历了创伤性事件而发展出心新的兴趣、爱好,有了新的想法与尝试,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如职业的转变、眼光和观念的变化。

3、个人力量(Personal strength)

个体一方面认为人是脆弱的,世界危险且无法预知;另一方面则认为自己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仍然安然无恙,因此自身的力量感增强,相信自己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将其处理好。

4、生命欣赏(Life appreciation)

最常见的体验是对生命、对自己所拥有的这一切的感激,以及对时间重要性的排序进行了改变,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上,而这些重要的事情是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由于观念转变而产生的,如与他人的关系、心灵的交流、身体的健康。

5、精神改变(Spiritual changes)

针对于一些人来说,在精神的、宗教领域的、或者既已存在的方面观念有所转变,它的主要成分是对生命的存在、生命目的性的明确与价值意义感的增强,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满意感和幸福感。

这样看来,有些人经历创伤后能变得更坚强,有些人却形成了心理阴影,变得自闭。这之间到底是有什么影响因素?

(1)不可控因素

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育水平;

创伤性事件:包括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时间;

人格特质:比如乐观、幽默、内控型人格都可以让我们在创伤后得以成长。

(2)可控因素

个人应对方式:接受和积极的应对能让我们更快的克服创伤带来的伤痛。比如接受创伤并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将悲痛化作动(食)力(欲),换个角度看待事件(说白了就是往好的那一面想啦)。

而心理弹性也是因素之一。心理弹性在创伤后成长中也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拥有良好的心理弹性,那么我们在应对创伤事件时,伤痛会更快更好的恢复。

上面所提到的几点,众多研究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而且,我们不能预测灾难的程度和来临的时间。当然,我们除了可以改善我们的应对方式,还可以做些什么?重点来了(敲黑板),创伤来临之后,社会支持——应激事件中个体可得到并且可利用的外部资源有多重要?心理学研究者通过以下三个维度来向你阐释。

外界社会支持:即客观支持。

指创伤事件后,家庭或社会所给予的物质或精神关怀。研究者Lechner 认为,外界社会支持为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个体提供了可以交流沟通、获得新观念,以及体验共享创伤的机会,这种有利于个体认知转变的途径,恰好是创伤后成长产生与发展的土壤。

感知到的外界社会支持:即主观支持。

指的是我们能意识到的社会支持。研究者Park提出“感知到的外界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创伤后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样,在我国 512 汶川地震的研究中,有人发现感知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均显著正相关、对其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并在人格特质与创伤后成长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

实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即支持利用度。

在外界的关怀下,基于我们能够感知到的社会支持,能为我们所用的部分称为支持利用度。Weiss等众多研究者都曾经通过研究证明了“实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这下你或许能理解,身边的人一个拥抱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魔力了吧!那些初出茅庐的武侠剧男主都是在遇到女主之后,并得到女主温暖的抱抱以后才成为一代宗师的吧!因为,拥抱的背后体现了理解和支持。

除了抱抱,社会支持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物质或服务方面的直接援助(买买买!)、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指导、规劝。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提供的一种社会归属感(接纳、信任、鼓励等这样的情感支持)。

那些经历过创伤的孩子,如果能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怀,实现创伤后的积极反思,减少消极情绪和行为,会感觉世界又多了一些光亮吧。一个关心的眼神,一个善意的拥抱,或许,你可以抚慰一整个人生。

如果你此时没有抱抱也没有关系,跟小友私聊你的故事,小友也会给你一个温暖的抱抱呢。

很庆幸,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一直陪着我们的那些人,或者,曾经陪伴我们度过的那些人。今天,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 友心任务 —

给你一个拥抱

家人/朋友/同学/同事/老板/陌生人

今天去拥抱一个你“下得了手”的人吧~

-end-

本文由友心人原创出品,转载前请联系邮箱media@yoxinlicom

作者|微尘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在读,曾任高中心理老师,友心人后台君

参考文献:

[1] 宋佳萌, 范会勇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元分析[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08): 1357-1370

[2] 栗诗羽 心理虐待经历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3] 李仁莉 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复原力、创伤后成长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追踪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 2013

[4] Odilia M Laceulle , Rolf J Kleber , Eva Alisic Children’s Experienc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Distinguishing General from Domain-Specific Correlates[J] PLOS ONE, 2015, 10(12): e0145736 doi:101371/journalpone0145736

本文中所有均来自网络

古语有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也”,这句话对于现代父母在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关系时,也同样适用。

家庭与事业,要么为了家庭放弃事业,要么为了事业忽略家庭。其实这就是鱼和熊掌怎么选择的问题。如果想要事业与家庭兼顾,那需要有两个前提,要么你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要么你有超强的能力做资本。否则,一切只能是空谈。

对于邓超来说,多年的打拼,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经济实力。即使暂时的息影,也并不会带来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并且,即使邓超选择了息影,他这么多年积累的财富,也可以拿去投资理财,即使不去工作,也照样可以躺赚,只不过是财富积累的速度变慢了而已。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首先要解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滋生出高层次的需要。也就是说先要解决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才有资格去考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而对于那些没有经济实力积累的人来说,让一家老小填饱肚子,不挨饿受冻,先能活命才是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去谈放弃工作去陪伴孩子,纯粹是无稽之谈。没有了收入来源,难道一家人要喝西北风啊!

非常不喜欢有些自称专家的人,动不动就会指责那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说他们只知道挣钱,而缺少了对孩子的陪伴,这样是得不偿失的。理论永远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试想一下,难道那些父母愿意背井离乡去异乡打工吗?难道他们不想陪伴孩子照顾老人吗?但是他们一天不出去挣钱,一家老小就得挨饿。先活下去才是硬道理,其他的都是白说。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想家庭事业兼顾,没有足够的家底,就要有超人的能力。比如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在家工作,像开网店,做微商,自媒体,开网课等等,既可以照顾孩子,也可以兼顾收入。如果自身条件不适合在家工作,那也只能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乖乖出去上班。

现实就这么残酷,要么有家底,要么有能力,否则想陪伴孩子都是一种奢望。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可见,情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首位,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学前期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情绪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强,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初步萌发了道德、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幼儿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为主,而本园以融入绘本元素进行情感教育为课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是情感教育的实施之后还应该有教育评价,以此来衡量情感教育的成果效率。

   一、情感教育评价的概念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幼儿情感教育评价,因此,我们不得不弄清楚以下两个概念,什么是幼儿情感教育,什么是情感教育评价。

   幼儿是在这里是指学龄前的儿童,特指3~6岁在幼儿园学习的儿童。关于情感教育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在本研究中,幼儿情感教育是指对3~6岁在园儿童进行的情感教育活动,其中包括自我情绪领域和社会能力领域,自我情绪领域是指对情绪的认知,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乐意表现出积极的情绪状态;社会能力领域主要是指能够发展亲社会行为,具有自信心、同情心、责任心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所以,在研究中,幼儿情感教育是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指对3~6岁的幼儿进行教育干预,使其能够认识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形成积极的情绪状态,并且拥有自信心、同情心、责任心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什么是情感教育评价,对于评价的概念界定内容较多,笔者认为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借助相关的标准对客体作出判断的一种活动,教育评价是指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可能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其特点主要有:

   1教育评价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有一定程序和系统活动过程。

   2教育评价以一定教育目标或一定教育价值观为依据。

   3教育评价以对评价对象的功能、状态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核心。

   4教育评价以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为手段。

   5教育评价最终目的在于不断完善评价对象行为,提高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服务。

   因此情感教育评价可定义为以情感教育目的为依据,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成果进行判断,以其来判断教育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能够不断完善,提高情感教育质量。

   二、进行情感教育评价的意义

   为什么是要进行情感教育评价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进行情感教育评价的重要性。

   (一)情感教育评价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在实施情感教育研究之前,我们制定了相应了情感教育目标,预设了情感教育的实施活动,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情感教育评价标准,有了评价标准,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时,便有了方向。

   (二)诊断作用,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使得幼儿达到某种发展目标,在情感教育活动中也不例外,为了达到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该如何判断是否达到教育目的,便需要评价标准来完成这个检测过程,评价能够诊断我们的情感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鉴别作用,通过对幼儿是否达到情感教育目标的判断,我们可以判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否有效,这就使得评价有了鉴别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鉴别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我们情感教育的质量。

   三、如何进行情感教育评价

   情感是情绪与情感的统称,这两个概念在心理学上通常都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作为一种人的心理机制,一般状态中,我们是很难去进行判断的,所以在幼儿情感教育评价制定中,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不能仅仅靠教师的观察,或者直觉来进行判断评价,而是应该多方面综合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制定情感教育评价。

   (一)来自父母家人的评价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具有良好的情绪表现,建立自信心,富有同情心,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和家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基础,以及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以及合作。因此评价不能仅仅靠在学校。作为教育者,可以根据实施的教育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教育活动结束后发放给家长,请家长给予客观的评价。以大班年龄段的学会自信为例。教育目的是建立幼儿的自信心,了解做自己是最好的。教育者可以在该主题活动结束后设计一份评价表。

   通过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来归纳总结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但是家长的评价不能作为评价幼儿情感发展的唯一指标,而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来自教师的评价

   作为教师,也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之一,教师的评价也是对幼儿情感发展情况的重要评价指标。教师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对幼儿的情感发展进行评价,首先是借助评价工具来对幼儿进行评价,就如上面的评价表格,来判断幼儿是否达到教育目的,此外,教师还应该建立跟踪观察日志,情感的发展最终会表现在行为上,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特别是对一部分情感发展有困难的幼儿,教师更应该建立相应的个案观察,通过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来分析判断幼儿在情感教育方面的发展情况。

   (三)来自自我的评价

   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所以在情感教育评价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对幼儿的评价不能仅仅来自于家长和教师,还应该重视幼儿的自我评价,特别是大班幼儿,自我评价的建立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幼儿在该领域发展情况,还能够激励幼儿朝着我们所预期的发展目标前进,同时也是情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相应的情感教育主题活动中,我们应该根据主题内容,设置幼儿自我评价内容,以幼儿自我评价的方式来判断该主题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如何检测我们所进行的情感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式是否有效,教学内容是否科学,不能从单一的方向进行判断,应该分别从家长、教师、幼儿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更加客观地对我们的情感教育效果做出判断,以期能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情感教育成果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31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