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心的不安全感:有些人感到自己无法获得足够的爱或关注,这使他们对自己的关系感到不满。
2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人们会将自己的感情理想化,期望得到完美的关系,但是现实中往往不尽如人意,这让他们感到不满足。
3 对对方或自己的期望太高:有些人会对对方或自己的期望设置得过高,这使他们无法满足或感到满足了也难以持续。
4 情感的单一化:一些人可能会把自己的整个生活都寄托在一段感情上,这使他们难以从其他方面寻找满足感。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原因,不同人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建议人们在感情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尽力珍惜和维护自己的关系。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部以写实手法描写热带沙滩上发生的故事的小说,作者是泰国文学家、**制片人普拉聪汶。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落魄的外国男子和一个美丽的泰国女人在沙滩上的爱情经历。在此基础上,小说深入探讨了社会、文化、人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优点:
1语言简练明了:小说写作要求言简意赅。《沙滩上的童话》采用简明的语言、流畅的文字,让读者直接感受到心灵和灵魂之间的交流,达到了情感共鸣的效果。
2人物形象丰满: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非常成功,尤其是女主人公卡纳,她的个性、内心活动等细节都会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外,小说中的配角也形象鲜明,起到了丰富故事情节的作用。
3文化背景浓厚:小说以泰国沙滩为背景,涉及了泰国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增加了其艺术价值。同时,作者也借助小说来传达对泰国文化、社会现实的探索和思考。
缺点:
1情节虚弱:小说情节发展较为缓慢,主要是以细节描写和内心独白为主,导致情节显得有些单薄,缺乏紧张感和戏剧性。
2情感过于理想化:小说中描绘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的脚踏实地,更多的是一种虚幻的感觉。这种情感的理想化让人不禁产生一些怀疑和争议。
3文学造诣不足:小说中的文学造诣略显欠缺,故事情节的结构不够紧凑,表现手法有些单调,没有很好地展现出泰国文化的魅力。
结论:
《沙滩上的童话》是一部以写实手法描写热带沙滩上发生的故事的小说,语言简明、人物形象丰满、文化背景浓厚,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小说。虽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情节虚弱、情感理想化、文学造诣不足等,但小说独特的魅力和对泰国文化、社会现实的深入探索和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当前感情环境的情况下,我对于相信感情和爱仍然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原因有以下几个:
1 感情需要个人发自内心的选择。现代社会感情环境的变化,更多表现在形式和方式上,但个人对感情和爱的需求本质上没有改变。只要自己选择要相信,仍然可以过上有感情和爱的生活。
2 理想化的爱情依然存在。虽然现实生活中爱情不再那么美好浪漫,但是人们心中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并没有消失。这种理想化的爱情依然激励着人们去相信感情和不断追求爱。
3 快速的生活节奏仍需要感情慰藉。现代社会生活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在增加。在这种环境下,来自感情和爱人的慰藉以及stablility变得更加宝贵,这也促使人们选择相信感情。
4 感情的本质需求没有改变。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生物,对亲密关系与情感交流的需求仍深层次存在。这种本质需求会驱使人们不断去建立感情关系和相信爱的存在。
5 幸福的本质仍需建立在感情之上。对大多数人来说,拥有感情和爱人的生活更能带来内心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也使得人们选择相信感情,去追求自己心中建立家庭和拥有爱人。
所以,尽管现代社会的感情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是人们内心对感情和爱的需求并没有减弱。只要自己做出选择,理想化的爱情与感情依然可以创造。相信感情,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这样的生活方式仍能带来幸福。这就是我为什么仍然相信感情和爱的原因。
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张捷德裔美国学者苏珊·朗格承继了西方人类文化哲学创始人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学的理论体系,在《情感与形式》一书中给艺术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在二十世纪中叶,朗格的符号论美学曾经风靡一时,并且占据了当时西方美学理论的统治地位,尽管到了六十、七十年代有所衰落,但迄今为止,在研究现代美学理论方面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甚至对于我们的艺术创造实践,也同样值得研究和借鉴。但在朗格的艺术符号论中,也掺杂着许多荒谬和错误的观点,有些甚至是唯心主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加以认真地分析和思考。本文仅仅结合个人专业上的艺术体验,对朗格的艺术符号论作些粗略的例证,虽属自抒鄙见,也权作存商求正而已,至于朗格许多错误的观点不再作详细的讨论。为了更准确地把握苏珊·朗格的思想实质,我们必须了解其思想来源,那就是对卡西尔的符号论哲学的研究。卡西尔的著作被誉为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学术总结",他把康德"经验的规律性和逻辑结构"中的"静态"思想发展为"动态"思想,由此认为:一切人类的文化现象的精神活动,如寓言、神话、艺术和科学、都是在运用符号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种种经验,概念作用不过是符号的一种特殊的运用。符号同时连接了意识的流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文化指向,是社会文明的有机统一体。朗格接受了卡西尔的符号理论,她的主要贡献是对不同的符号加以确定,从而给符号创造活动和理解活动打下了更为清晰的印记。朗格的艺术理论是其整个符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她以符号行为这样一个人类特有的基本活动为支点,详细地解析了艺术活动的各介方面;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对艺术现象这种无比绚丽多彩、无比神奇美妙的人类活动的展示,进一步揭开人类心灵的奥秘。但朗格又片面地认为:"艺术家的使命就是:提供并维持这种基本的幻象,使其明显地脱离周围的现实世界,并且明晰地表达出它的形式,直至使它准确无误地与情感和生命的形式相一致。"(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又如"符号不是反应客观世界,而是构成客观世界"。这些都体现了朗格所存在的唯心思想,她颠倒了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真实关系,错误地认为人类实践活动的起点在于符号的制造、精神的内省和意识的抽象,并将符号的含义远远超离了一般语义学相对概念的狭窄范围,而进入了整个人类文化更为广泛的使用之中。当然,科学思维不同于艺术思维,形象思维也不同于抽象思维,在某一个前提下看问题,才能够使我们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在艺术领域里,一件有意味的作品的诞生,往往是一个艺术家对自然表象真切心理体验的结果,其表现出来的语言图式都是艺术家情感外化的结果。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人们用自己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景致入微观照之后的理想化境界转化为笔下具体的艺术形象时,必需经历一个从感知到再现(理知)的文化转换过程。个体的情感活动转换为具体的艺术图式时,不仅仅融入了个人的语言、符号、形式,同时也投射出了画家独立的人格精神魅力。而写意性较强的水墨山水画创作,更需要画家具备一种"意象"性笔墨思维,即从自然界的表象中抽取最为本质的东西,在内容要素无法掩盖其心里情感理念时,被最纯粹地表现在画面上,从而使其作品成为超离物象的一般存在价值,所以,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朗格认为"意象"是 "即从实际的、因果的秩序中抽取出来,仅为感知而存在的某种东西,是艺术家的创造"(《情感与形式》第57页第二部分:符号的创造,第八章:表象)。实际上"意象"是一种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它既入理又含情。写意山水画的意象表现形式,在追求形神兼备的同时,也注重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给人以画外的精神联想,而并非单纯的客观描摹。它旨在通过精炼●永的笔墨语言和符号样式来表达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意念和思想,抒发个性,寄托襟怀。而"意象妙得"又是建立在画家对自然景物的真实而又概括地观察和把握之后,才得以因景生意,因意立法,而赋予灵活多变的笔墨形式和符号语言。这种 "独得于象外"而超于自然的以意命笔、借笔达意的手法,是艺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人文取向。在这里,自然界的繁杂景象己被去掉枝叶,只剩下那些己让心象迹化了的精神本质。"语言能使我们认识到周围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周围事物同我们自身的关系,而艺术则使我们认识到主观现实、情感和情绪。"使我们能够真实地把握到生命运动和情感的产生、起伏和消失的全过程。"(苏珊·朗格《艺术问题》第66页)语言绝非人类唯一的表达工具,既然语言不能完成情感的表达,人类的符号能力,就必然创造出服务于情感表现的另一种符号,因此,艺术应运而生。宋人郭若虚曾说"画乃心印",它"发之于情思,契之于绢堵"。自然山川的千变万化,给画家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 "有感而发"所建立起来的艺术形象就成了一种情感符号,笔墨仅仅是寄托和传达情感的样式。唐人符载在《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中认为张躁的创作是"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所谓"在灵府"的"物",意味着"得于心"的"物",是画家融于内心世界的自然美,通过毫端而宣泄出来,只有这样的"物",才是 "应于"画家的"手"的。与此同时,张躁并不排斥客观的"物" 或自然美,相反地他以频繁地接触自然来丰富自己的"心源",以生成主观的对象来进行造化。"单有形式而无情感,或单有情感而无形式,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所谓"默与神会",是指由心物契合来达到物为心用,情景交融的目的。王维《辋川图》中的那些山、谷。云、水的种种情景,乃是借以传达其"出尘"之意的,也就是说,王维不仅仅歌颂辋川之美,更重要的还在于用笔墨语言写出辋川之美来托出他所自命“一尘不染”的心境。这种以意寄物,落墨写心的意象表现手法,是个人情感理想化后的形式语言的再现。在此,笔墨也就成了其中一者充当另一者的符号意义。"符号性的形式,符号的功能和符号的意味,全部溶为一种经验,即溶成一种对美的知觉和对意味的直觉。"(苏珊·朗格《艺术问题》第32页)在艺术创作中显而易见包含着较为突出的情感因素,情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艺术的生命,而这种情感上的"心境"是靠与此相吻合的"语境"来传递的,这也就印证了符号活动的实质含义。所以,艺术符号与其表现的情感内容是不能分开的,只有把人类语言思维活动与艺术表现活动统一起来,再通过直观符号形式和推论符号形式,才能解释艺术符号的抽象意义。但艺术绝对不能等同于一个符号体系,符号只是反应客观世界的一种社会意识活动,而绝不是构成客观世界的本能行为。也可以说艺术符号是构成情感再现的必要因素和途径。南朝宋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这样说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昧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趋灵。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余)画象布色,构兹云岭。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己;神之所畅,孰有先焉?"这段话反映了山水画家具有一定的主观思想感情,由此出发去接触自然,探索与这主观愿望相契合的自然美而加以描绘;通过这种借物写心的过程,追求画中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达到"畅神"的目的。其"万物与我为一"的道家思想中包含了人类精神自我完满的祟高理想,而营造这样的"大境界",其前提也是需要经过人类情感的"内营"之后,才能实现笔下由符号语言构筑起的"丘堑",而艺术符号本身是单一和苍白的,只有注入画家的情感之后,才能获取符号的生命意义。所谓"胸中有丘堑,笔底见云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自然表象的存在,就不会有画家情感冲动后的意象表现。所以,情感是人以客观现实的一种心理反映形式,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朗格通过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创造的理论依据,给艺术领域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无不给人以很大的启发。但艺术的定义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艺术的真理只有在艺术家各自的艺术创造实践中才能得以证实。
欢迎来到博星教育108将讲师朱老师课堂,这里是朱老师第1672天早安问候。
理想化——用幻想弥补现实中的不足。
人们为什么需要理想化?
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纽约弗洛伊德学会以及美国精神分析学院的认证精神分析学家杰瑞姆布莱克曼教授在《心灵的面具——101种防御机制》这本书中讲到人们理想化某个人,主要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自恋的投射,以此减轻自己的不完美而导致的羞耻感。我们理想化某个人,往往是将自己期待、渴望,或者无法实现的愿望投射到他人身上,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前面提到的追星,一路见证明星的成长、成功,就好像自己成功了一样,而在现实中可能学习、工作或者人际却是一团糟。在追星的过程中,他就不必去面对自身的困难,可以在虚幻的世界里获得愉悦感。
在**《被讨厌的松子一生》中,穷困潦倒的松子沉迷于年轻的偶像,她可以对着电视的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指责他们,幻想着与这些偶像们在一起,这让她感觉自己也是光鲜亮丽的,也是年轻有活力的,并且成了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
第二,自恋,将此人与你过高的自我意象融合起来。理想化实际上有两个指向,一个指向他人,一个指向自己,或者指向二者的关系,以满足自己的自恋。
比如有个女孩跟她的闺蜜说,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帅气高大的男友,而实际上她的男友长相非常普通,而且个子还不到1米7。
她这么表达实际上就涉及到了三个方面的理想化:她理想化了男友,同时也理想化了自己,认为自己是配得上高大帅气的男生,或者只有高大帅气的男生才配得上自己,同时也理想化了关系,这位高大帅气的男生对自己一见钟情而且温柔体贴。
韩剧被很多主妇追捧,实际上也是类似的心理过程。剧中总是多金帅气温柔体贴的男主,爱上了长相、家世都非常普通的女主,并且无论遇到多大的阻挠都不放弃,描绘出了一幅王子追求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结果主妇们沉迷于此,常常将影视剧中的男人与自己的老公相对比,结果在现实中对老公是越看越不顺眼。
第三,爱,避免体验失望。理想化的爱可以让两个人迅速坠入爱河,而一个特别理性,看透人性之恶的人,可能就很难信任一个人,并且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当然,我们有时也需要理想化的爱去支撑自己穿越黑暗,给自己时间与空间,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在有能力承担时才开始去面对真相。
有位女士从小被父亲抛弃,但她的妈妈从未在她面前抱怨过父亲。每次当她问起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妈妈都会将自己理想化的丈夫以及父亲的形象呈现在孩子面前,这让她一直坚信自己有一个好父亲,并且曾经被父亲深深地爱过。
这份美好一直支撑到她上大学。大二时,消失多年的父亲联系了她,她这才知道了真相。虽然那个真实的父亲的出现让她心目中理想化的父亲不复存在了,她也有些崩溃,并且因此而责怪她的母亲为什么要欺骗她,但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后,她可以坦然面对真实的父亲,并且可以向父亲表达她的愤怒。
实际上,在成年后,她可以去承受早年的创伤,而这个创伤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其实并没有给她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
第四,移情,就像小时候完美的父母。前面我们提到了咨访关系中的移情,其实在职场中的领导,学校的老师,在他们身上都可以找到理想化了的完美父母的影子。
有位研究生曾经跟我谈起他的导师,说导师学识渊博而且还特别平易近人。在跟随导师做课题时,导师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予了他很多帮助。临近毕业时还帮助他推荐了工作机会,让他特别感激。在他心目中,导师就像自己理想中的父亲一样。
理想化带来的正向的、积极的力量
首先,理想化可以演变为一股向上牵引的力量,人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设立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这不同于建立在海市蜃楼上的愿望,而是为了实现愿望而踏踏实实地付诸了行动。
比如将自己不完美的部分投射到某个理想化的客体身上,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可以去提升的空间,甚至也可以通过向某个偶象学习的过程,努力成为像他那样成功的人。
其次,有助于理想化自我的形成。我们在超我,也就是道德自我形成的过程中,会以某个理想化的人物为榜样,比如要求自己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对他人及社会有价值的人,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塑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做到知行合一的原因。他们会身体力行地给孩子做出很好的示范,孩子不仅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还知道成为理想中的自我应该怎么做。
另外,与自己理想型的人交朋友,靠近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也可以促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比如自己不擅长社交,又很羡慕那些特别开朗、阳光又待人热情的人,可以尝试跟这类与自己性格反差比较大的人交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或许会得到改变。
最后,理想化可以保留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一个让灵魂得以休憩的场所。曾经有位来访者告诉我,当年他在受到校园欺凌时,校门口面馆的老板成为了他的精神支柱,给了他很多的精神慰籍。其实当年面馆老板也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很热情地招呼他,跟他简单地聊过几句,没想到他至今都还能感受到那一份温暖。
理想化的心理机制是如何产生的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梅兰尼克莱茵认为,理想化是为了保护所爱对象免受破坏性冲动的一种心理防御。
最初,小婴儿的眼中并没有一个母亲的形象,而是将母亲的乳房与母亲这个人等同。当小婴儿因为饥饿而哭闹时,假如母亲的乳房能够提供充足的奶水满足婴儿的需要,这就是一个“好乳房”;当母亲的乳房不能满足婴儿的需要时,他就把妈妈当作一个“坏乳房”,此时婴儿会有一种被迫害的焦虑。
理想化母亲永远是一个“好乳房”,可以防御自己被迫害的恐惧。同时,理想化还可以维持一种愿望,那就是我的客体可以无限地满足我,我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乳房”。所以,理想化总是与分裂、投射相伴而行。
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临床精神科教授奥托·肯伯格医生认为,边缘性人格结构的人会使用分裂来防御他们因识别出另外一个人的整合的“完整客体”特性,以及重要客体的复杂性所产生的焦虑。
无视一个人的“坏”的部分,将客体通过修饰、完美化或者理想化,则可以避免那种既爱又恨的矛盾情感。
比如对于自己所爱之人不允许有任何瑕疵,一旦发现他身上有不好的东西,就会自动化地去贬低,这就会有将所爱客体摧毁的危险。为了避免这种焦虑的产生,他一定要在内心维护一个完美的形象,同时还不容许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去看见事实的真相。
理想化的对象主要来自于早年重要的养育者,比如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对于一个弱小的婴儿来说,养育者就是他的天。越是糟糕的父母,孩子内心越需要粉饰、理想化父母,唯有如此,他才有机会“存活”下来。有些孩子即使在成年后,仍然不愿意看见父母曾经对自己的忽视、言语虐待、贬低,因为面对这些创伤可能会让他曾经建构的那一套价值体系完全坍塌。
同时,父母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价值标准强加到孩子身上,无意识地去塑造孩子内心的理想自我的影象,比如你应该努力奋斗、出人头地,这样才有价值;你应该多为别人着想,多付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你应该听父母的话,这样才是孝顺等等。
父母甚至还会给孩子寻找一个榜样,最常见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只不过,当孩子长大后,发现这样理想化的自我让自己特别别扭,成为了限定自我的枷锁,此时内在冲突就产生了:因为否定这个被父母定义的理想化自我,意味着对父母的背叛,这是令人极其恐怖的。
过度理想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过度理起化,实质是掩饰现实的脆弱与苍白,让自己始终活在幻想的世界。理想化就像一剂麻醉药,让自己无法与现实接轨,也无法产生行动。
影视剧那些海枯石烂的爱情总是那么令人向往,而剧中的套路总是类似“灰姑娘”的女主在各方面都极其普通,却被富家公子爱上,虽然“灰姑娘”一再拒绝,但富家公子却绝不放弃,最后终于历经磨难感动了女主,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中毒”太深,普通女孩就开始做起了白日梦,内心勾勒出自己理想化了的白马王子的形象,等着理想伴侣的降临。而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成为了阻碍她们进入亲密关系的障碍。
另外,对父母或者他们关系的过度理想化也会影响到子女的择偶观。比如,母亲非常漂亮,温柔贤淑,而比照母亲的标准去找,可能总是会令人失望,似乎没有哪个女人可以超越母亲。
而在进入婚姻后,将理想化了的父母与伴侣再一比较,则会滋生很多的不满。曾经有位朋友跟我说,她太羡慕自己的父母关系了,他们的婚姻如此地完美,感觉自己今生可能都无法找到一个这样的伴侣,并且能与他一起经营好像父母这样的婚姻。
事实上,她的父母一定也有很多的差异,也曾经有过冲突,而她只是看见了父母恩爱的一面,却并不知道父母是经历了怎样的磨合走到今天这个样子的。
有时,不完美的父母才能促进理想化向现实的转换,才能促进一个人的心智的成长。
在婚姻中,人们往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而在恋爱中,则遵循的是理想原则,在性爱中,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这也是为什么理想化的爱情很难走进婚姻的原因。因为要将这三项原则整合到婚姻中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有时理想化他人,就是为攻击一个人做准备的,而理想化感情,就是为体验不被爱做准备的。
理想化伴侣,但是他达不到这个理想化,他辜负了你的期待与信任,这就是他的错,也就成为了被攻击的借口。在理想化了的感情中,一个人永远无法获得满足,也就很难体验到被爱。
当然,最严重的是理想化破灭所产生的让人无法承受的结果,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令人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假如人们缺乏理想化丧失后的哀悼能力,就很难对人生重新燃起希望,从而引发抑郁。
基本上是以羞耻和嫉妒为主,因为这样的人,他的出身、家庭环境通常也是充斥着各种评头论足,甚至是贬低羞耻,他们对遭受羞耻是恐惧的。即便没有来自外界的羞辱,自恋者的内心也存在着批判和羞辱自己的声音,理想化和贬低是他们维持自尊的主要的防御机制。
比如说你在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一些总是对别人品头论足的,或者是说话阴阳怪气的人,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当你有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你可能会被某个自恋者贬低了。自恋者是因为没有形成固定的自我认同,他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会通过和他人比较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如果他比较的这个人在某些方面是比他强的,他会觉得很恐惧,同时会觉得很羞耻,或者是说他们做不到的事情的价值来补偿这个自尊受损的那种痛苦的时候,他就会贬低别人。所以呢,当你在生活中遇到被贬低或者是被嫉妒的时候,你心里面也不要太生气,你要看清楚一个事情,如果你是这个样子的话,恰恰说明你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对方所不具备,但是呢,他只是不能接受。
因为接受这个东西会给他们带来羞耻感和无能感,自恋上有严重的损伤,功能又不足以支撑这些人获得现实世界中的一些成就,所以呢,他们对别人取得的一些成就,那种嫉妒就会通常的强,呃,异常的强烈,他们就像一个漏斗啊,到处漏风,别人任何做好的地方都能刺激他们,激发他们对自己羞耻感,接着他们就无意识的展开啊,启动防御模式,开始贬低和嘲讽他们,在这个样子呢,他心里就会舒服一点,他就会觉得,哦,至少我不是那么糟糕。所以呢,当你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他们的内心的一些情绪,或者他们的这种工作原理的时候,你就少受一些伤害,你明白会是怎么回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