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都是那套,
标题
名字
关键字
翻译关键字
引言可以说说诸如: 泥石流轰鸣而下,汽车被山体滑坡中的巨石击中,顿时粉身碎骨;村庄在刹那间成为废墟;六七层高的教学楼只剩一层......
近30年来,全世界自然灾害及各类事故的发生频率正在加快。从1975年至今,世界重大灾害发生数量由每年的100起上升到400起。最为典型的包括卡特里娜飓风、印尼海啸、巴基斯坦地震、缅甸特大风暴等。 这些突发灾害不仅在当时使一些人产生害怕、悲观、无助、易怒、失望等情绪,并且出现身体症状,包括疲倦、失眠、做噩梦、心神不宁、记忆力减退等。
总之一开始先说明 灾后心里危机干预 的重要性
自身经历如果没有经历过灾难就说说你人生中某次心情的低潮,说明心理指导是有用的,必要的,就行了。最好结合理论。
最后别忘参考书目。
正文建议:
比如:
所谓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创伤事件的个体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防止精神崩溃,使之尽快摆脱困境。这是一个短程帮助的过程,也称为情绪急救。危机干预的目的一是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的发生;二是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鼓励当事者的自信心和正确地自我评价,提出适当的建议,促进问题的解决;三是提供适当的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危机干预的最低治疗目标是在心理上帮助病人解决危机,使其功能水平至少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最高目标是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创伤事件可激发当事人对伤害或死亡的反应性害怕、绝望和恐惧。美国纽约医师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有100万以上的纽约人发生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该学会的调查显示,9•11事件后美国纽约曼哈顿地区1/4的儿童接受心理咨询,而成人中246%的人酒精摄入增加。9•11灾难发生后,美国政府立刻雇用大批心理医生,对幸存者和现场目击者实施针对心理危机的紧急干预;同时纽约市教育局派出大批学校心理专家,对教师和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疏解他们心中的恐惧。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无情地袭击了人类。这一天,20多万生命被无情的海浪吞没。心理学专家们倾听了上百名幸存者的故事。有幸存者眼睁睁看着突然袭来的海啸,让亲朋好友以及成百上千人顷刻间在自己眼前丧生,与死者的生离死别以及没能阻止亲朋的死亡,让他们对自己还活着产生了负罪感。有个幸存者告诉前来援救的心理学专家们说:“我看到妻子被海浪冲走了,我不顾一切地放开了我的孩子想去救她,但却于事无补。”这名幸存者在普吉岛上徘徊了6天,不吃不睡,最后通过救援人员10多小时的说服,才回到曼谷家中。
“有个法国妇女在海啸中失去了孩子,她一遍一遍地回想这件事难以自拔。这种心理创伤,有点类似于纳粹大屠杀幸存者子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心理专家克雷罗这样说。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位从印度尼西亚海啸灾区回来的心理学专家凯耶斯说,印度洋海啸这样的大灾难,对人们造成的心理损害是巨大的,许多人可能终生难以复原,潜藏在心中的恐惧和忧虑难以消解。如果他们能得到早期救助的话,心理状态还可以得到一定改善。事发半年是一个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心理救助,可以防止群体性的心理健康危机的爆发。
去年“桑美”台风对我省温台地区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生命损失。浙江省政府首次组建心理危机干预专家队伍和心理危机紧急干预医疗队,在台风登陆后的第二天赶往灾区,为灾民提供情绪平衡、认知平衡和心理支持等服务。通过对灾民进行灾后心理危机紧急干预工作,抚慰了一颗颗极度恐惧和绝望的心灵。这对灾民安全度过重大打击后的危险期,稳定社会秩序、尽快平息危机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看看08年那次关于地震后心理辅导采访记录,或许会有所启发:
地点:东环广场A座
时间:2008年5月19日下午
专家:青未了心理咨询创始人安澜先生 青未了心理咨询师杨岚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512四川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每个人在心里默默地为灾区的人民在祈福,也许我们内心仍久久不能平静,摇篮网作为母婴类垂直门户网站,今天有幸请到心理专家安澜先生和杨岚女士,将就灾后心理干预方面问题为大家做一些讲解。首先欢迎他们的到来。
安澜:摇篮网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青未了心理咨询创始人安澜,今天是5月19日,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在此我想对在此事件中遇难的朋友致以沉痛的哀悼,对死难的亲人和朋友道一声保重,对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的朋友道一声感谢。
杨岚: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青未了心理咨询师杨岚,这次非常感谢摇篮网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大家讨论一下灾后的心理工作,我的很多朋友同时已经奔赴抗灾抢险的第一线,进行最及时的心理疏导。想摇篮网也在尽自己之力为大家做这样一个知识普及的工作。我非常愿意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配合摇篮网,今天是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刚才我们和主持人一起默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验到一些复杂的情感。虽然这些死难者不是我们的家人,但是我和大家一起都感觉到这种深深的痛。
主持人: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每个人心里都在承受着巨大压力,今天我们主要关注三类人群的心理压力。一、幸存者,二、救援人员,三、普通民众。
一、幸存者的心理压力
主持人:我们首先谈一下幸存者的心理压力。我们都知道在这次灾难中有的人丧失了家园和亲人,也有的人身体因此而残疾。面对这样的情况,幸存者又是怎么样的心理状态?
杨岚:刚才主持人谈到了丧失了家园和亲人的同胞。还有的人身体残疾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还者,遇到了前有未有的心理创伤,比如说一些孩子,虽然在地震刚刚开始的时候被家长成功地抱出来了,但是看到其他人遇难了,还有街上各个地方很悲惨的情境。
我们知道,小孩子心理康复能力是比较弱的,作为家人,还有我们在现场的一些志愿者们,也可以及时的为孩子们做心理疏导去观察他的反应。有时会觉得只有看的见摸得着的创伤是需要干预的,其实有一些比较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创伤会隐藏的比较深需要我们去发现。
主持人:丧失亲人之后通常会出现4个心理反应过程。一、休克期: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二、埋怨:有些人会自责,后悔自己没有救出亲人,有些人会愤怒,对灾难造成的亲人丧失感到非常生气;三、抑郁期:有些人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见人,特别是丧失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不愿意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儿童;有些人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夜间噩梦,失眠等等;最后一个恢复期:不再做噩梦, 开始适应新生活。
如果大多数人能经历这样的过程而能自愈,这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那么,作为这些丧失亲人的人,是否能有一些自主的方法?请专家给网友介绍一下。
安澜:我来说一下,当我们去理解哀伤的时候,会发现哀伤的情绪后面有一个丧失,当你去丧失一些东西的时候,比如说当我们丧失一个亲人丧失一段感情或者是喜欢的东西没有了,就会有哀伤的情绪,也就是说我们即使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都会有丧失,也都会有哀伤。
所以针对这样一种情绪,其实古人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就是叫做仪式。比如说家人去世之后我们会去哭丧、守灵,这样可以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另外这样一种仪式是一种告别,是一个结束,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只有一个结束才会有一个新的开始,所以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哀伤的情绪,我们认为我们会多采取一些方式,把我们这样一种情绪表达出来,做一个告别,有一个新的开始。
杨岚:我印象最深的是如果没有前阶段的结束就不会有下一阶段的开始,哀伤有的时候是使人很容易沉溺其中的。
就像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他会不愿去见人,不愿意看到别的孩子。如果他没有走出第一步的话,他会老有这种情绪,我们要鼓励他能够走出第一步,走出自己的牢狱。我有时会想,孩子的生命和大人的生命其实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比如说大人是养育这个孩子的,孩子有他单独的命运,有时候他的父母很少去管他,作为一个人在一生中遇到很多苦,是因为我们不能控制的东西。有的人在说每个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方式去死,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去想死亡的问题,去为自己的死亡做准备,去想一想,如果我们明天要死了,今天要做一些什么,可能会更对亲人和自己的死亡以接纳的态度去面对。
主持人:这次地震是在下午2点28分,很多孩子还在学校的课堂上,也有很多孩子幸运的存活下来。请杨岚谈一下这些幸存的孩子日后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呢?
杨岚:我想谈一下有些幸存的孩子,灾害之后很长时间内经常用游戏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地震的恐惧,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注意去观察这些孩子。
如果说孩子会经常去搭一个金木塔然后去推翻,来重现地震的场景,我们不要去制止。这是他自己进行的一个很好的治愈。在重现这个过程中,他可以很好地修复自己的伤痕。我们可以去观察他,并且要反复地给他营造安全的环境,尽管地震的场景在他的心目中模拟,但是他可以知道这种是安全的,也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主持人:这次可能有很多人失去自己的亲人,他们会有自责的情绪或者是负罪感没有去救自己的亲人,我们如何去减少这种负罪感呢?
安澜:当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们的同事去世的时候,而我们还完好无损,我们心中会有一种自责,这个时候我们依旧要强调的是表达自己的哀伤,我们的恐惧,用种种情绪表达出来。
我们自己做得事情,实际上有三件事情,一件事是他能够把他当做上帝的事情,一个是自己的事情一个是他人的事情,我想现场的当事人能够做得只能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不能代替他人去做一些事情,所以我们没有责任或者说能力去替别人去做一些事情。
杨岚:失去亲人之后的自责感不仅是在地震灾害中,很多比如说亲人以外死亡病死的情况下人类也很容易出现自责感,灾害中有很多种情绪,这些情绪是相伴而生的,自责感的背后的安澜会提到有恐惧失控无助悲伤什么的,这些情绪是都有的,其实自责的情绪是没有任何逻辑和心理基础的。如果我们作为一个朋友去劝他,去引导他用理性的思考,你是无能为力的,你是无法控制其他人的命运的,你可能无法接受,你如果能够陪伴他听他说并且说这只是暂时的情绪,重新建立起他的信心,这样一种态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治愈。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地震创伤这些情绪会多久影响我们,换句话说作为心理工作者多长时间对他们进行干预是有效果的?
安澜:根据每一个个体的不同,所以造成的创伤和影响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因人而宜。如果对于这个时间说,越早越好。在这个干预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心理测评。我们请杨岚老师讲一下。
杨岚:因为地震的灾害影响的人群是非常多的,他跟我们平时遇到的这种丧失亲人自己生了重病的个人灾难不一样,总的说遇到了巨大的创伤之后,干预要越及时越好。但是地震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心理健康的人员,他们要进行一个测评和调查,来了解整体的这些灾后幸存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他们主要的症状是什么,他们最需要那一类的救助?
因为考虑到整个状况,要有一个物资和人员的调配,要有一个轻重缓急的东西。比如心理方面,这次地震灾害我觉得中国的心理卫生人员就已经积极的行动起来了。比以前的灾难反应的要更及时,救助要更多。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卫生人员的队伍的壮大会越来越好的。
安澜:我想补充一些,作为我们这样一个经历这场灾难的死难家属也好,我们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一定不要说,想开点,这个没有问题,我们一定不要说这些。因为这样说的话我们只能去促使他的一些状态,我们所得是认认真真去听他的情感,我特别想指出的是我们以往会认为我们用语言是一个非常好的表达,但是从我们心理学的角度说,语言表达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做心理干预,我们会借助音乐治疗、绘画治疗、沙滩游戏治疗等许许多多的方法,跟当事人把他的当时挤压在心中的情绪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来,把能量充分的得以流动和宣泄。
二、救援人员的心理压力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这次救援人员主要来自当地的幸存者和从全国甚至全世界陆续赶往四川的专业救援者,这些幸存者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也许他们的孩子亲人还在废墟中,他们的心理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
安澜:这让我想到了心理咨询师,其实他在救助他人,这些营救人员他在这种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就像心理咨询师一样,我们工作一段时间需要有一个咨询师自己的一个心理工作,我们把它叫做心理督导。这些救援人员当务之急需要做得事情,是当他们工作了一个阶段之后要进行及时的心理表达和疏导的工作。
杨岚:的确是这样的,我想作为灾后救援工作的组织者他们广大的救援人员的上级领导要把理念贯彻在行为之中,保护这些救援人员,包括武警、警察、解放军战士、医护人员、以及一些志愿者,也包括我们的心理工作者因为处在这种紧急状态中,救援者很可能因为他坚强的意志和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他的非常敬业的精神,支撑他做超负荷的工作。
我看到在电视的报道中有一些武警战士和医护工作者和一些当地的警察,有的人包括自己失去了亲人的人都是在超负荷的工作,吃饭也吃的非常有限,休息非常少。我有一个同行我看到他写的一句话,如果不能够做好救护人员保护的工作,他们也会成为被救助者。我想这可能是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第二次失误了,所以非常希望这些组织者这些领导们能够去保护好他们的救援者。
主持人:地震和其他重大灾难的救援者一样,专业救援者甚至会出现自己的心理崩溃,他们主要的身体反应是疲劳,那他们的主要心理反应会有哪些呢?
安澜:他们这些救援人员长期处在目击状态下,他们最需要的是休息,比如说睡眠和心灵上的休息,能够让他们真正的休息下来。不再处于长期的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
杨岚:我曾经听到有一种说法在战争期间如果一个首长一个军官看到他手下的士兵做得梦已经是重复百天的血淋淋的情景而没有任何的掩饰,他可以认为这个士兵的心理防护可能开始破损了,这样的士兵要及时地去撤换下来。这是一种非常人道的保护,我想我们有一些组织者和领导们也可以去观察和了解一下,看看他的这些救援人员是不是他们做得梦也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那对于这些救援工作者他们会不会出现职业的困扰,出现一种耗竭感,觉得自己的身体的能量被耗尽了,对这一点如何去疏导呢?
杨岚:作为助人的职业、比如警察、教师,即使没有灾难的情况下地他们也会有耗竭感。避免的状态是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松起来,得以休息,还有是轮岗,作为赈灾一线的人员,最好是能够分批去上,能够有一个心理卫生工作者现在到一线一批一批去上岗的。前面的人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要被撤换下来回去修养,说到每一批人会有不同—比如说经验老的,心理承受度高的,可以时间长一点,如果是新手,他必须在其他人员辅导之下他带一线的工作时间要有所控制。
主持人: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对所有的救援工作者说一声“辛苦您”,在您工作之际也别忘了照顾好自己。
三、普通民众的心理压力
主持人:这场灾难不仅带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很多的心理压力,作为我们一般的民众也会出现悲观无助焦虑等情绪,我想请问一下专家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绪呢?
安澜:现代的科技手段不断地进步,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了电视、互联网,所以我们经常说地球已经变成了一个村子一样,所以虽然远隔千里或者万里,当我们看到灾区的那样一种情景,当我们听到灾区人民的那样一种声音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是一个观众一个旁观者,我们已经置身其中,我们一样会感觉到灾区人民的一些情绪。比如说,哀伤、无助、焦虑,我们具体说一下这几种情绪。哀伤是丧失,丧失一个亲人、家园、房子的时候,我们表现出来的情绪就叫做哀伤。所谓的无助这种情绪是说当我们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没有办法去表达我们又没有办法能够做一点什么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无助,尤其是这次地震灾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人的这种力量是非常非常有限的,民对这样一种自然灾害我们几乎做不了什么。好象这个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无助的感觉。至于焦虑我想是当我们不太能够清楚我们的情绪也不太能够去表达我们的情绪,也太知道我们的面临的危险的时候,我们就会有焦虑的表现。
杨岚:我想进一步说一下,有一些大面积的灾难发生之后在我们的同胞经受了一些苦难之后,我们这些身出其外的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见过一个例子,非典之后,有一位老大爷他很难从焦虑中走出来,他每天早晨4点钟被恶梦惊醒。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次地震灾害之后在中国人之间也会有类似的极端反应,这种跟人的极端的恐惧是有关系的,往往是一些人的心理素质很特殊,经历过一些灾难性的事件,有的时候是在老年人中发生的,这些夹杂着对受难者和死亡者的同情,所以我们要关注这样的事情是不是发生了,如果你身边有人长时间的焦虑,如果焦虑已经不局限于对地震的恐惧,而范华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当这种的情况出现的时候,你可以去向心理咨询师救助和打一些心理热线去救助。
安澜:我想补充一点,当我们有这样一些悲伤、无助和焦虑情绪之后,如果他的一个程度是在一个非常正常的一个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大多数人再这样一段时间内,都会有这样一种表现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他的时间和程度超过了一般的人群,也需事情过去半年一年之后我们还会有那样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焦虑和恐惧和悲伤的情绪之后我们就很有必要去看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求得专业人士的帮助,这样一个灾难其实是一个引子,这个引子把我们人生中原有的情节他本来有,通过这个事件得以呈现和表达,当他表达非常强烈的时候,超过正常人群的范围之内的时候,我想大家及时求得专业人士的帮助。
主持人: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下,如果半年以后还出现悲伤、恐惧、无助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希望能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对自己进行及时的疏导。我们有没有一些简便的方法来帮助这些普通的民众呢?
安澜: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寻找适合他的方式,比如我今天来到摇篮网在楼下去等主持人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在花园里谈论这个事情,当我们和朋友去谈这个事情的时候,就是表达对我们做得很好的帮助。不要留在心理要表达出来。这本身是一种治疗和释放。
主持人:有情绪反应的时候,必然连带有身体的反应,面对这个大的灾难我们有哪些身体反应呢?请两位老师谈一下。
安澜:亲身或者间接经历这场大灾难之后我们差不多每个深都会有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比如说我们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胃口不好,或者说头痛胃痛,这都是我们经历这场灾难之后躯体的反应,这个时候如果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比喻是“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们这样一个人群怎样让我们的身体得以康复,我想首先是去放松。如何放松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方式比如说可以减少工作时间在周末的时候去郊游、爬山。达到一个放松的目的。在你之上我们可以吃一些放松清淡的食物,比如说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
杨岚:像安澜说的,古代的民众在这场灾年面前每天要耳闻目染引发他情绪的新闻,大家谈的是这些话题,结果这几天之后有一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是非常强的人就会出现一些非常焦虑的症状,焦虑的症状时间久了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就像安澜说的,去做一些运动和让自己放松的动作,而不是长期处于紧张和躁动的状态这个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整个社会和国家也是希望大家能够让自己的心平复下来,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不要长期处于躁动的状态,毕竟我们有那么多工作和生活要做,我们人生还是有非常长的路要去走。这个时候停下来,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认识到这些焦虑的症状他背后的意义也就好了。
主持人:据有资料表明,当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日后患神经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心理疾病比例高于正常人的三到五倍。很多人失眠多梦、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每到“7·28”便会触景伤情等,还有,那些经历了地震创伤的人群患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比例也高于正常人群。看来地震创伤对人的身心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但是具体的表现是那些方面,我们作为普通人能观察到的?
安澜:刚才的例子非常好,这说明了一个心理的变化,地震过去了那么久,但是还会给人的心理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这正好说明了一个道理,当我们有一个情绪的时候,就是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他需要及时的得以表达和释放。当这个能量不足以得到及时的表达和释放的时候,他就会滞留在我们的心理甚至我们的身体里,所以当我们去评判是不是受到这样一种创伤影响它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标准是看待这个人和以往比较他是不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变。比如说以前他很外向,结果事件之后,他变得很内向不爱说话了。这是有一个巨大的改变。我们想那样一个事件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那现在目前心理工作者毕竟还是有限的,我们作为他的朋友、亲人如何能够更有效地缓解他的情绪?
杨岚:对于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讲,他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每个真的心是相通的,如果你以一个接纳的态度去面对他的时候,而不是去评判他,这个时候你去接纳他的时候,你的心理信息也会传递给他,让他能够把能量表达出来,我们建议当你遇到这样一个灾难的幸存者和你首先要眼睛看着他的眼睛,向他传递一个温暖,去倾听他,允许他表达自己的一些负面的情绪,甚至是愤怒的情绪。这个信息他是能接受的到的,另外我们对环境有一个要求,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而不是一个匆匆忙忙的,这个环境最好是一个封闭的,还有一点我们比较建议你去主动地去接近他,有一些灾难的幸存者他会变得比较孤僻,很多人是灾难的幸存者大家觉得彼此彼此。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我为什么要主动去求助呢?所以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人你可以主动去接近他跟他说话,看他的眼睛,甚至握着他的手,把关系建立起来,然后去引导他说灾难事件经历的事情,鼓励他情绪的表达并且接纳他情绪的表达。
主持人:刚才专家提到了一个次能量,某种定义下能量是一个正面的东西,身体有各种能量可以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看专家讲的能量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负面情绪?
安澜:是这样的,我们为什么叫他负面情绪,比如这样一个人,他再这样一个过程中会变得很坚强,我们想坚强并一是一个人的常态,我们有的时候坚强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软弱。
杨岚:能量如同水一样,水用好了是有利的,用不好是有害的。可以这样去理解能量。如果瘀积了很可能会发臭了。很可能去反面。
主持人:我们每个人在身体中存在两种能量的。一种正面的,一种负面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些幸存者他们可能会用自己身体有效的正面的能量去低制负面的能量。如果不靠外力,可以自己抵御吗?
安澜:我在来的路上也再想,家园没有了可以去重建。作为我自己在工作中也有困难,但是比起他们的小了很多。我想悲痛也是一种力量,化悲痛为力量是一个口号,但是其实不是,他是一个心理学的转换,悲伤的时候是很有利的,我们需要这种力量去转化,用在我们的生产建设和重建家园上。
主持人:看来化悲痛为力量不仅仅是一个空的口号,还是很有科学的基础的。
杨岚:悲痛,我们不给一个很好的方式去转换,它也有可能不断地蚕食我们的集体,一个人经历了创伤上的事件。比如说一个老人失去了老伴,他会沉溺于自责和会后的情绪中,慢慢的他自己的情绪也垮了,他的生命期会缩短,我们在想怎么样把这个能量转化为积极的一面,我听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幸存的孩子,他在被救起来的时候只有11、12岁,当时解放军把他救起来了,他在地震的过程中,失去了亲人,后来他把这种悲痛的能量转化为他上进的一种动力,他一定要找一个方式,他不会像我们正常人一样,他一定要给能量找一个出口,他后来去当兵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高中毕业生他训练了自己的职业道路,这是坚强的意志的体现,他也很有成就,成为了一个作家和心理学家。
主持人:刚才听了两位老师讲解,我这里有一个新的问题,不是所有的人在这次灾难中都能得到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救助,我们作为陪伴者应该具备和学习那些与幸存者交流的技巧呢?
安澜:我感觉首先是我们抱着一个平静的心和这些当事人去交流,许多时候我们把他当作一个遇难者,受害者或者是一个弱势群体。这样我们就会有时候会强化这样一种无助感。当我们把他当成一个平等和正常的人判断的时候,这种影响就会变的小,也能帮助这些人能够尽快地同这种状态中走出来。
杨岚:是的,安澜说到的不是我想到自我价值感,有的人在灾难中伤残了,这个时候很可能会感到不适应,不能够接纳自己现在身体的状况,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会自卑。有的人在唐山大地震之后终生不结婚,他无法克服自卑状态,我们为旁人这时候要给他体现自我价值感的机会,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需要。
没有什么比给别人一个饭碗更重要的了,现在有人在呼吁,给他们灾后就业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如果他在灾后尽管身体有一些伤残,但是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看到别人需要自己,这个时候对他的心理康复是非常有意义的。
安澜:我们需要用一颗平常和平等的心去看待我们的这些遇难的朋友。尽量不要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
主持人:非常感谢安澜,非常感谢杨岚!能来到摇篮网给大家做这期节目。
在这里需要提及的是,灾难救助过程被称作第二度灾难,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这些灾难做点什么。哪怕是帮助你身边一个人排解不良的情绪。哪怕是传播你知道的心理干预知识。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希望经历灾难的人们相信,每个人都在跟你们心手相联!谢谢大家!
1 对幸存者的心理行为干预
灾难过后,幸存者的急性心理应激反应如果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治疗,心理状态将会逐渐恢复正常,否则将很有可能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造成长期的精神痛苦,所以很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
首先应当采取的一项基本措施是,为他们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其次要保持与危机者密切接触,建立沟通关系,可以派遣经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倾听他们的故事,鼓励他们宣泄心中的痛苦,给予他们积极的暗示。帮助他们客观地、现实地分析和判断事件的性质和后果,纠正错误和不合理的认知;进而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技巧;同时应着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食品、治疗伤病患者、修葺房屋等,直到他们逐步树立起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2 对罹难者家属的心理行为干预
灾难中家人的遇难使其处于极度的悲恸绝望中,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心理行为异常,这种心理行为的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将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等。对于罹难者家属的干预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与抵达现场的居丧者生活、生理上精心的照顾,体现个性化、细节化。第二阶段,居丧者复活期。居丧者一般表现为三种情感:悲伤、愤怒或自责。此时应引导居丧者将灾害引起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宣泄出来,在这个阶段里,最主要的是倾听,最重要的是倾听之后,必须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认识、面对、接受失去朋友、亲人的事实,这是成功干预的关键所在。第三阶段,灾难真相出来后,应帮助遇难者家属充分宣泄悲伤的情感,保持遇难者家属之间信息通畅,使他们相互取得心理支持,这样有利于负性情绪的宣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进食,避免因身体不适加重悲伤。
3 对救援人员的心理行为干预
灾害事故中不仅幸存者、罹难者家属经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作为救援人员,他们第一时间见证了悲剧的场面,产生了如上所述的心理问题,所以进行适时的干预也是非常必要的。对救援人员的干预一般分为3 个阶段:在任务前阶段制定应对的组织计划,并通过演习明确任务,减轻预期焦虑,建立团队自信心;在执行任务阶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尽可能安排同伴) 与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2 小时,含休息和活动时间) ,保证工作人员间以及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同时利用各种缓解压力的技术帮助救援人员适时减轻心理压力,还可适时安排减压、分享报告、危机干预等心理干预方法;在任务结束后阶段安休息放松,使救援人员尽快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复原,如有需帮助者则安排适当的心理干预,以预防PTSD 的发生。
4 对一般公众的心理行为干预
灾害事件对公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严重时有可能引发社会混乱,威胁社会稳定,因此对一般公众的心理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心理干预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准确、权威的信息: 及时、准确、权威的信息的发布,有利于公众了解实情,明确压力源,阻断谣言带给人们不必要的恐慌,稳定公众的情绪。同时要加强有关灾害相关知识教育,普及精神卫生教育,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应对灾害的方法。研究证明:心理电话在突发事件时是公众及时获得心理支持的有效途径,也是收集公众心理信息的一个有利工具。当然电话咨询也有交流信息受限等不足,如难辨别对方年龄、不能观察非言语反应、随时可能终止辅导等。
心理干预教你直面灾难
萧伯纳有句名言:让你疲惫的不是连绵不断的群山,而是你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其实,很多的时候,“灭顶之灾”并没有夭折我们信念的破坏力,只是我们因为自己给自己使绊儿;即便,真的是沉重得让人难以喘息,也应该想到:因为我们失去了,并且不能失去更多。于是,“心理干预”开始让我们凝眸,开始提醒我们,到了清除你鞋子里那粒沙子的时候了。
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除了受灾人的家属外,还包括他的朋友、同事,以及抢救人员、目击者,他们都是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对象。
那么,什么是灾难心理干预呢?吕秋云教授说,心理干预在国外被称为危机干预,是指在遇到灾难事故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灾难事故是突发的,而且危害程度深,当事人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受打击,短时间内会产生一种应激状态,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当事人往往容易产生绝望、无助、抑郁等心态,最终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因此,对当事人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宣泄抑郁直面现实
心理干预最主要的是倾听,就是让他们宣泄灾难引起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让他们都说出来,而不是压抑、回避,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痛苦体验别人也曾经或正在遭受,自己并非孤独地面对这些不幸。心理专家在进行倾听的时候,会从一些细微的动作中让倾诉者感到,有人在默默地支持他,帮助他。然后心理专家必须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认识、面对、接受失去朋友、亲人这一事实,这是成功干预的第一步。
原谅灾难原谅自己
起初,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往往存在否认失去朋友、亲人的心理。为了让他们接受这一事实,需要对他们与死者的关系及其他有关事件进行回忆。此时还要告诉他,哭泣、悲伤、内疚等等都是人在痛苦时的
一种很自然的情感表现,不是软弱,这是正常的。还告诉他们如果酗酒、自伤、自杀等才是不正常的反应。而此时可以告诉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处理好与死者有关的消极情绪,将有助于发现他们关系中值得永远怀念的一面。在干预中,可帮助他们分析,是否已尽了最大努力。让他们学会原谅自己,以积极的方式消除内疚,改变不现实、不合理的信念。
吕教授还指出在提供干预时,有时会遇到阻力,原因之一在于他们认为自己不应放弃悲哀。他们认为如果悲哀的时间不够长,或者悲哀的程度不深,就是对死者的不尊重,然后让自己无休止地陷在悲哀之中。其实仔细想想,即便是死者也不希望我们永远沉浸在沉重的悲哀中。此时应使他们了解到,从悲哀中解脱,从事其他有意义的活动并不是对死者的背叛,紧接着要帮助他们投身新生活。逝者已去,我们要坚强地活着。
健康心态纪念逝者
受到创伤后,每个人表达悲哀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的悲哀及创伤后所产生的自然反应都会慢慢地减弱。随着悲哀反应过程和干预的进展,心理专家将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与死者保持一种健康的关系。要让他们知道,现在已离去的亲人或朋友,永远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吕教授指出,很多人都希望将创伤事件忘掉,但这是一个误区。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忘掉创伤,而我们要做的是逐渐淡化悲哀,积极地投入新的生活。在每年的创伤事件的那一天,我们可以采取健康的行动去纪念逝者。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都使许多人要目睹死亡及毁灭,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灾难发生后立即进行灾后心理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最大限度地利用积极应付技能面对和经历痛苦过程,尽快完成善后事宜,对于已经失去的,我们没有回天之力。但面对现实,我们应该有所为。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一般性通则 正如前述,学生在经历过这次灾变之后,普遍出现的身心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畏惧夜晚、不明原因的生理问题、不爱上学、上课不易专心、情绪及行为的反应不稳定且容易失控等,因此,许多学生在这段期间会有有暂时性的成绩下降的现象。这时,做为教师的您,应该能了解面临灾变的这些正常反应,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若能利用每周固定的时间(如班会、或辅导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或进行团体辅导,将可有效的抒解学生在此阶段所正感受的身心压力。在此,我们推荐目前在美国实施多年且颇具成效的“危机事件压力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简称CISM)模式,便是提供教师一向具体可行的方法,藉由团体讨论的方式,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灾后对自己的心里,情绪等方面进行重建。
CISM的实施
CISM的实施步骤基本上可分为七个阶段,不过考量学生可以理解与实施的情形,我们把它简化成四个步骤: 1 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将要求学生叙述他们的名字(可围成小团体进行,若在灾区实施有些孩子彼此之间可能还并不熟识),说明他们在这次地震中发生什么事情。这样将提供他们对地震经验的再造,并针对此事件表达出适切的事实。团体的领导者通常可以询问:他们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经验了些什么?看见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和做些什么?假如学生无法具体表达,在了解他们的感受后可换到下一个人。 ·思考阶段: 教师将要求这些学生共享当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寻常事件时,他们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在这个阶段中,这些学生将从一般陈述中提供事实阶段的补充信息,促进相互间表达出更多的念头。教师或团体领导者逐一体会,并且邀请下一位参与者表达。 ·反应与症状阶段: 反应阶段涉及分享当场、现在与事后的感受,这包括事件后所经验的任何生理的,情绪的,认知的或行为的征兆或症状。教师可以请这些学生叙述对这次事件的反应。可询问学生:“这次地震中最糟的部分是什么?”“假如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将其从这次地震所产生的意外中删除,那将会是哪一件事?”,或问他们:“当时你最强烈的感觉为何?”“灾后至今,一直持续困扰你的感受或行为有哪些?” ·教学与再保证阶段 在征兆和症状被表达出来,学生将得到再保证,意思是说,教师将以肯定与支持的口吻说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并再补充一些或许尚未表达出来的额外征兆与症状。在这阶段中也将提供正向的因应方式,特别是一些已经浮现出来的。而且也提供压力管理的一般信息。 此外,学生在这阶段中或许会希望发展出行动计画。他们或许希望发展出一个预防课程,决定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使得面对这次的灾变可以表现得更好,学生的决定教师应给予充分的支持,并持续提供指导与或取得讯息。 在面对这样的讨论分享过程中,你的态度应该是:
开放式问句
(1)多告诉我一些关于…… (2)你会怎么做? (3)我希望你说一些… 使人成长的气氛 (1)同理心(尝试让自己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观点) (2)专注 (3)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4)非语言上的同理性的了解 (5)沉默(听者保持沉默) 催化倾听的几个要件 A集中注意力在学生的世界(不要随意打断学生所想说的,让他自由的表达,以进入他的经验中) B专注在学生言语和非语言的讯息(如学生的眼神、音调和肢体动作等) C依学生当时的心理准备状况,让他他进入某种情绪状态或以身体上的接触安抚(如拍学生的肩膀)。 倾听时需要 A让说话的人感到自在: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能自在的说话。 B对说话的人表现出你想要听他说话:注视与行为表现是重要的,不要让自己忙于其它事情上。 C避免注意力分散:不要漫不经心的涂鸦、清敲或播弄纸张,若把门关上那会使环境更安静,更有利于倾听。 D要有耐心:给予足够的时间,不打断说话,避免看着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E克制你的脾气:一个生气的人容易从他人的话语中得到错误的意思。 F停止说话:假如你正在说话,你并无法倾听。 G问问题:这表示着你正在倾听,将有助于发展进一步的观点与必要的澄清。 在经过以上团体的压力处理课程后,若发现学生仍然表现出行为失控、退缩、上课精神涣散、或不名原因的生理病痛等,您可以进一步与当地的精神医疗或心理辅导之专业人员询问。 教师在灾后从事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的特则 对不同发展阶段儿童及青少年的辅导方式 上述的说明是一通则式的介绍,以下则针对不同儿童及青少年发展阶段的身心需求,提供给教师从事学生灾后心理辅导的参考。 对学前阶段的教师 此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身边赖以维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他们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慰。我们建议以下的一些活动,不断经验「再保证」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 ·提供他们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多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提供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如伦敦铁桥、大笼球等。 ·提供孩子绘画经验,最好有一张大的墙报纸,让孩子集体在纸面上尽情表达他的感受,之后再团体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画笔最好不是水彩,此时要的是鼓励孩子画出具体的东西。 ·孩子此时的胃口可能并不是那么好,建议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们在生理与情绪上的补充。 ·用一些不具威胁性或低威胁性的活动来鼓励他们来玩保护自己的游戏,如“假如怕狗狗的小英碰到一只狗狗,她要怎么办?”“假如家里突然停电了,要怎么办?” ·告知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动,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对学龄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儿童虽已能表达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但他们往往缺乏具体且完整陈述的能力,此外,若他们失去心爱的宠物或物品,他们难过的心情也需要相当重视与安抚。以下是一些活动上的建议: ·对低年级的学童来说,安排足够的玩具、道具,特别是一些布偶,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仍然相当重要,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给孩子一面墙(贴好墙报纸),让他们在上面作画,可以给他们一些小主题,如地震时,我家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来陈述每个人的经验,注意仍可拉回到在“通则”中所曾提示过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再保证。 ·让学生编故事,也可以用绘画或用接龙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兴趣,以便于整理与回馈。 ·以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大家来面对这次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学生可以想出许多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整理后给予回馈。 ·亦可以脑力激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室内及家中的防灾预防计画演练。 对中学阶段的教师 此阶段的学生大都以能充分表达他们的经验与反应,唯处于同伴认同的阶段,他们往往最关心的是别人的看法,同时也认为自己已是个小大人,因此,我们建议可安排以下的活动: 同伴间的团体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抒发与合理化他们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教师可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向他们保证,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甚至是“疯狂想法”在此灾难中都是正常的。 让班上分为几个小团体,让他们谈谈救灾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园重建的工作,这可协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对灾难的支配感,这也可让他们建立社会参与的成就感。 设定专题讨论,如“社区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题,让学生能先有系统的搜集资料后,加以报告与讨论。 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对大自然的现象作有科学根据的了解与认识,避免听信坊间的不实传说,以建立科学家实事求证的态度。 认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的意义与价值,这需要透过学校较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题演讲,或由专业的心理学文章的阅读,进行讨论。 艺术活动的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活动,将这次的灾难经验转化为具创造力的方向。
灾后心理辅导员的具体要求:
对于从事灾后心理辅导的人员是有具体要求的:原则上,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应该是受过训练的,至少大学里是学习过心理学或受过三级心理咨询师以上的培训,一些复杂的问题可能要更专业的人来做。 对于没有心理学学科背景的志愿者,只凭热情去做危机干预其实是不合适的。这些志愿者可以作为后勤支援,心理咨询师在进行服务的时候,他们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但不适合独立的从事心理服务工作。 由此不难发现,灾后心理辅导正和所有的灾后重建一样,是一个专业而长期的工作。而这一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也就决定了我们要将这一工作与对灾难造成的经济方面的补救和重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对待。
孩子,总是灾难发生后最受关注的一个群体。本该是无忧无虑唱儿歌、玩游戏的年龄,却被突兀地投掷到灾后的废墟中,目睹、甚至是亲身承受许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体会到的惨痛。在玉树地震中,一个14岁的孩子亲眼目睹了房子的倒塌,以至于到现在每晚上都在梦中重演地震的情形,噩梦成了灾难留给她的另一个痛苦经历。现在,只要人一多和每到傍晚的时候,她就会干呕、烦躁,甚至晕厥。
和成年人比起来,孩子们由于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都还没有发育完全,成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在建立之中,因而在自然灾难中更容易遭受到身体伤害,无法保护自己,无法理解发生的灾难,也更难应对灾难后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
在灾难发生后的最初,人们的主要情绪反应是强烈的恐惧和害怕。孩子们恐惧和害怕的感觉则会更强烈,因为他们最需要依赖他人。因此,恢复基本的安全生活状态,是促进儿童心理恢复的必要条件。提供足够的水和食物,提供安全的过渡性住房,提供令孩子感觉亲近、温暖的肢体接触(如拥抱、牵手、亲吻),尽量让孩子和家人呆在一起,都是使孩子们重新获得安全感的有效措施。在基本生活安全得到保障之后,让孩子尽快重新开始常规的学习也是重要的,不但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让他们与同龄人在一起,分享感受,共渡难关。
当生活慢慢进入正轨之后,孩子的悲伤情绪会慢慢显露出来。他们会怀念逝去的亲人、朋友或是充满童年回忆的住所。但是孩子们表达悲伤的方式可能会有很大不同。年龄较大的孩子可能会在值得信赖的人面前放声大哭,也可能偷偷一个人不断地啜泣;可能长时间地处于情绪低落的抑郁状态,没有食欲,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也可能将这种悲伤转换成愤怒的情绪,觉得上天怎么这么不公平,夺取自己的亲人,或是觉得自己被亲人抛弃而对过世的亲人感到生气;也可能心存内疚,觉得自己当时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救出死者,或者是认为是由于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才导致家人遭到了上天的惩罚。而年纪较小的'儿童因为缺乏足够的情绪自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多表现为退行现象,即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退步,原来已经学会的技能再次丧失,重新开始恢复幼年时的行为习惯,如吮吸手指、尿床等。
面对孩子的悲伤情绪,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理解和支持。成人在灾后往往忙于各种生活事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或是认为孩子年龄太小什么都不懂而不愿意和孩子分享和讨论灾难带来的丧失和改变。但实际上,孩子和成年人一样,需要向他人倾诉以宣泄自己的悲伤,需要获得他人的理解以达到情感的共鸣,需要他人的支持以获取力量继续成长。
事实上,孩子的情绪状态最容易受到照顾者的影响,父母亲和教师的情绪和应对灾难的策略对孩子有示范作用。同时,小孩子对死亡的看法和成年人不同,不论他们的宗教信仰或者文化背景如何,小孩子往往把死亡看做是一种惩罚。有的小孩子突然变乖了,希望通过这种办法挽回自己的错误;或者突然变淘气了,希望老天将惩罚降临到自己身上。他们具体是怎么想的还要引导他们自己说出来,才好有针对性地来做解释。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孩子的表达能力不足以反应他们内心的想法,可以通过画画、粘土或者做游戏的方式间接地引导他们表达。
孩子的恢复能力极强,比大人更容易进入重建期,反而是大人应该注意自己的反应,因为大人对待事物的反应会影响到孩子,比如大人恐慌,孩子认为大人都是对的,跟着大人恐慌。所以大人情绪稳定对孩子帮助很大。如果可以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小孩子也会被这种乐观的态度所感染。
一、相关背景说明 美国在1989年加州发生大地震后,Paul Joseph Dowling发展出了以绘画为主要干预手段的艺术治疗方案(art therapy project),台湾的赖念华依照华人特点做了最初的修订,并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后尝试运用。笔者对绘画心理辅导方案做了进一步整理修订之后,将灾后绘画艺术团体心理辅导推广应用于5・12震灾后危机干预实践中,已用于针对不同群体的灾后心理干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该方案还可以用于其他危机事件的心理减压与重建的工作中。如,在中小学、大学等班级遇到交通事故,自杀等事件时,进行几十人的班级心理调节辅导,也可针对一些与创伤事件有较密切关系的人们,组成十人左右的专门的小组进行心理辅导,或是对企业员工进行团体减压、个别辅导中,以帮助成员在危机事件后,抒发与表达内在的情绪与认知。
本方案以绘画方式进行团体减压的切入点,可突破口头言语表达的限制。因为并非所有的成员都能直接用语言清楚地说出自己对灾难的想法,尤其对儿童更是难上加难。本方案采用的非言语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对传统的“以言语为主”进行心理辅导模式的必要补充。
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当故事最不可承受的时刻迫近,人们会愈来愈难以使用言词来表达。有时候,他们会自动转换为非语文的表达方式,例如绘画。如果创伤记忆有视觉特性,那么绘画可能是呈现这些‘无法抹灭的印象’的最有效、最原始的方法之一。”
二、 画说灾难
――非语言式的减压团体设计
(一)设计目的
绘画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叙事方式,用来帮助愿意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的当事人,或是用于帮助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或不愿意讲述与灾难相关的事件的当事人。通过绘画模式,他们往往可以比较自然地叙说出地震产生后的内在状态。本方案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深层的心理咨询或做艺术治疗,而只是帮助成员调适这一灾难事件对他的冲击,主持人可以通过重构技巧,来帮助他们转化强大的压力,进而重新得力。还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绘画艺术治疗并不等同于传统精神医学,只能根据心理病理学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而是“我创作、我说明、我与所创作的东西对话并聆听”。
(二)结构
1 进行时机:危机事件发生后的1-7天内。其中有代表性的切入的时机包括:在灾后一周的全国哀悼日,对大众的替代性心理创伤进行团体辅导,面向非灾区大学生;灾后一个月内,用于对救灾部队官兵的心理减压辅导;灾后两个月内,为灾区师生做心理辅导。建议运用的其他时机包括: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春节,元宵节前后,危机事件的周年纪念日等。
2 进行方式:采用标准程序,是结构化的艺术心理辅导团体。
3 进行场地:尽量不受干扰、有可移动的桌椅的教室。
4 团体人数:如果参加者均是受危机事件影响较深的团体成员,则每个团体人数8-12人为佳。如果成员之间不熟悉,则需要在最初的阶段先相互介绍姓名。如果在几十人的班级中进行时,需要分组,每组8-10人左右,各组选定一名组长做为团体领导者的助手,协调本组成员的工作。
5 干预时间:根据组员人数和分享的情况,弹性掌握,可控制在15-3小时之间。
6 艺术媒材:蜡笔或水彩笔,每人有三张A4的白纸(可用正反面)。
(三)步骤
1.主持人介绍,并发放彩色笔(蜡笔)、A4白纸。
2.明确减压团体的目的及过程。说明活动是为了帮助成员调适这一灾难事件带来的压力,而不是检讨或调查会。
3.说明基本规则,如:组员平等、互相保密、成员请不要对同伴的话录音、笔记等。
4.行动式的社会测量:选一个颜色代表此事件,将这一颜色画在画纸的一个位置,借此了解这一灾难事件对参与者的影响程度或关系程度。
5.层层递进的作品涂鸦与分享:每个人的六张画:
第一幅非惯用手涂鸦
(1)请成员在第一张白纸上,用非惯用手在白纸上涂鸦:用刚才所选的颜色在纸上乱涂。
(2)原理说明:这是具有“暖身”功能的步骤之一。采非惯用手涂鸦,可以减低成员对创作好坏的焦虑。涂鸦是最简单的方式,它无关乎任何绘画的技巧,同时可以突破好坏美丑的概念,涂鸦会唤起人们早期涂鸦的经验与记忆,这是鼓励成员直接去“做”、“画”,来代替去“想”的暖身活动,帮助成员将自己最原始、抽象的图样呈现出来。
第二幅 惯用手涂鸦
(1)请成员将白纸反过来,再选另一个颜色,用惯用手在白纸上随意涂鸦。
(2)视觉分享。请成员比较左右手画的这两张图画的面貌与形式,只做作品的“视觉分享”,可以观察自己左右手的涂鸦形式,以及自己与他人的相似、相异。
(3)成员心理评估:要注意观察成员在这两张作品上的创作方式及时间,以及是否有成员在这阶段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来浓密涂鸦,甚至想平涂,或者有无法停止的状态;主持人可通过这些方面,来评估成员心理反应状态。
第三幅表现手法为“线条”
(1)请成员拿出第2张白纸。主持人先以行动示范的方式,画出几种不同类型的“线条”。并用来说明在绘画中,“线条”是有开始和结束的涂鸦,线条是有意图性、方向性、同时也会有终点的,比涂鸦需要更多的控制力。
(2)接下来在引导中,要注意以“中性情绪”为开始,并以“正向、有能量的情绪”作为结束。下面是几种线条主题,可用于引导情绪,供参考:
请找出一个颜色来代表赖床,并画出表示“早上不想起床,赖床的线”。
选一个颜色来代表生气,并画出表示“生气的线”(愤怒、可恶、不公平)。
选一个颜色来代表倒霉,并画出表达“倒霉的线”(伤心、痛苦、悲伤)。
选一个颜色来代表平静,并画出象征“平静的线”。
视觉分享:请各组成员指出自己画出的每一条线,在组内观察自己与他人对于相同情绪所使用的线条、色彩的表达方式有何相同或不同。
第四幅 表现手法为“图形”
(1)请成员将第2张白纸反过来,在背面按下面的提示画出不同的图形。
(2)主持人先以示范方式来说明什么是图形。是从一条线发展到一个图形,将线的开端与结尾相连就会成为图形。“图形”是从一条线发展出来的,比线条更有控制性,因为将线的开端与结尾相连时就会成为图形;下列对图形的引导可供参考:
(3)选一个颜色,画“关于这次危机事件”的图形――在此例中,是关于地震灾难的图形。
(4)选一个颜色,画表达感觉的图形:“在危机事件中,觉得有一些令你感到或窝心、或舒服”。
(5)选一个颜色,画一个图形表示“在危机事件中,最糟糕的状态”。
(6)选一个颜色,画一个图形,表示“如果我早知道会面对这样的危机事件,那又会怎么样呢?”
(7)如果成员对危机事件的表达很抽象,则可邀请成员把每个图形着色起来,着色可以建构一个对此事件的想象或是故事,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有成员情绪过于强烈时,则切勿要求成员将图形着色。
图形可以让成员开始呈现想法,并可以将图形意义化。本阶段“最糟糕状态”的图形,会引发具有影响、震撼情绪的图形;所以,如果反应过于强烈,则请不再要求着色,以免过度引发成员情绪。
前期的热身铺垫工作到此完成,下面将进入更全面深入的表达阶段。
第五幅 危机事件图像
(1)邀请成员拿出第3张白纸之后,主持人说:“想到这一灾难性的事件时,如果你可以用色彩、线条、图形来呈现,它可以是具像的图画,也可以是抽象的图画,只要你自己知道你所呈现的是什么就可以了,请将你感受到的用图像的方式,来呈现在第5张白纸上。我们有12分钟时间创作,在这过程请不要与别人交谈。”成员正式开始画危机事件图像。12分钟创作,通常可唤起危机事件所引发的当下的经验。
(2)创作完成后,做意象冥想。主持人可以说:“请让自己在心里面先想象、回顾刚刚画的作品的每一个部分,它让你想起了什么?图上的象征性意义是什么?”
(以上为学生们的画作,以不同形式表现了灾难与爱心救援的场景。)
(3)“看图说话”,小组分享:每个人对自己的画在小组中做分享与讨论。如果有些成员难以表达画中特殊部分,可以用下列问句做引导:a这里发生了什么?b那是什么? c那是谁?d怎么会在那儿呢? e你在图画中的哪个地方?
在提问中还要注意,不用“为什么”(why)?而是以什么(what)、谁(who)、如何(how)、哪里(where)、何时(when)来提问。也就是说,提问不要侧重原因探究,而是侧重具体事实。
(4)主持人在成员分享时,要注意将成员在危机事件中的状态给予“正常化”,同时将危机事件赋予新的意义(reframing),也就是说,进行意义的重构,从而帮助成员转化此时此刻的情绪与意义。
通常的团体辅导是以口头讨论方式,进行危机事件的叙说与减压,但艺术心理辅导的方案则强调先不说,而是将它“画”在图画纸上。这部分也是整个绘图减压的重点,因此,主持人如果能在这里给予回应,促进转化,能够进一步加深绘图的意义与效果。
但也需再次提醒主持人,在这一方案中所要做的,只是对灾难事件发生后的减压,因此它属于心理教育模式,而不是心理治疗模式,因此,主持人在带领的过程中,只需要表现出通情达理,侧重进行意义的转化,而并不在团体中做深层分析挖掘的工作。
第六幅 重新得力
最后一幅作品的主题是“准备重新开始”。
(1)请成员将第3张白纸翻过来。主持人邀请成员冥想:“如果现今有智慧老人现身(可以改为适用于该年龄的称呼,如摩法棒、机器猫),或者说,如果我可以拥有更多能力、智慧,通过这次经验,我可以有更多的准备时,‘万一’我们再次面临类似的危机事件时,会如何来面对与反应?
(2)画面呈现。请成员创作当“自己有更多智慧时,面对此危机事件”的图像,如果我有魔法棒……指导语:“请你用色彩、线条、图形来呈现。它可以是具体的图画,也可以是抽象的图画,只要你自己知道你所呈现的是什么即可。有8分钟的时间可以创作,请你创作时不要跟人交谈。”
(4)团体分享与讨论,可按照下列原则:
a将最后两张作品比较,请成员在两张图画中找出不同的部分。
b进一步邀请成员分享自己在这次危机事件已经学到一些正向的经验,以及自我欣赏的部分;当成员自己没能找到时,主持人要结合成员作品及分享内容,将这一灾难对人的影响进行意义上的重构。
然后,请同学们用几分钟时间,写下内心的感受。
“很久没有涂鸦了,时隔如此久,再拾画笔,竟是为了512悲剧而绘我最喜欢自己画的最后一幅,我希望不管怎样,大家都会好的,不管多大的悲伤,我们都要坚强地生活。以画表心,以笔示情,愿我们中国人都好!”(李静)
“学到很多!整个活动是一种连续的绘画创造。一步步加深,心与心的沟通加强了,也了解到了更多的东西,明白了别人的灵感与思想感触,补充了自己的狭隘与不足。”(张瑞)
“我觉得通过绘画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很好,无论画得好差,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给每一个线条、图形赋予自己的意义,可以驱散那种压抑或是不愉快的心情,很好。我现在的心情比上课前轻松多了。” (金娣)
“我感觉从活动进行中心情也一点点的好起来,从最开始的沉闷,到最后的充满希望;乐观的态度。同时也让我对这次的灾难有了更加理智的思考,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和团结的力量。”(杨艳)
“519一周前的今天北川发生的巨大灾难让我一个星期以来都沉浸在悲痛中,我突然有种天塌的感觉,还有那些偶然突发带来的恐惧。上课前的默哀我为他们祈祷中哭了,心中有些无法承受,活动开始时,心里一直很沉重,不知怎样表达。 这一系列的过程后,看到同学们的表达和希望,心中明快了很多,感觉到一切过后的希望和重生。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爱足以让四川重建,我相信一切就像我的画中,会有阳光,笑容。但更期望我们对地震后的醒悟在现实中得到体现,相信中国!加油!” (王晓琳)
后续说明:
(1)主持人再次提醒,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情绪、想法、行为反应,这些都是正常的。如果发现自己一直处在上述状态,且持续三个星期到一个月时,可以寻求进一步协助,主持人可提示相关求助机构及电话。
(2) 成员的绘画作品按照成员的期待处理,可以问成员自愿的处理方式。如果将作品张贴起来,可以强化自我经验;如果将作品带回家(班上)与家人(同学),可增加分享体验;可将作品留下,由主持人存档,或自行将作品处理掉(撕掉、丢掉)。总之,尊重成员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对成员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后续筛选:
主持人可筛选需要进一步协助的成员,例如:(1)拒绝参加活动,无法创作者;(2)过程中有高度的焦虑者;(3)创作、分享时,情绪无法停止者;(4)具有特殊反应者,要对这些成员做进一步了解,并协助转介,可与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或当地小区心理卫生中心联系,做进一步的个别危机干预。
不停地刷着河南暴雨的新闻,难过得吃不下,睡不着怎么办?今天全国人民都在牵挂着河南千年一遇的大暴雨,看着视频里地铁被淹,公交车被吞没,人被冲走实在太揪心了,不过希望大家在关注事件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心理情绪,如果你有了以下几个症状,可能出现了灾害性事件的替代性创伤,
一,看到灾民受难,觉得自己什么都帮不上,开始焦虑抑郁,
二,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
三,时刻刷着各种灾情信息完全停不下来,
四,看到别人朋友圈还在晒吃喝玩乐,会感到生气,认为不合时宜物看到灾情中做得不好的现象,会愤怒,甚至回复一些帖子时,气得发抖。
你放心,这不是什么性格缺陷,同理,心强,共情力强的人会更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我们可以尝试用以下五个方法,照顾好自己的内心:
一、减少信息输入,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传播的味精。证实的谣言和负面新闻,尽量从官方渠道获得灾情信息;
二、觉察理解并接纳情绪,不用压抑你的负面情绪,允许有适当的焦虑恐惧,反而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灾情的警惕;
三,放下手机正常作息,多关注当下的生活,照顾好自己,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四、减少自责娱乐不可耻,适度的娱乐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恐慌和焦虑;
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可以找你的朋友家人聊聊,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照顾好自己,我们持续关注河南报,与全国人民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渡难关,河南一定会平安。
首先要帮助患者尽快脱离创伤情景,如在灾害发生后,为灾民安排较为安全的住处,借此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进一步的创伤和丧失,给予精神支持疗法、松弛疗法等,以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性质,降低心理应激的反应水平,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一般应在急性反应得到控制以后,针对性进行设心理治疗,而采用集体晤谈的方式应该是在应激发生后,24到48小时实施。减压较为理想,六周以后效果就不是那么理想,总的治疗方式包括公开讨论内心的感受、支持和安慰,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情感上淡化创伤体验,讨论创伤事件的经过,所见所闻所想到的以及所做过的事情,这样互动讨论能够减少对自身感受的消极评价,有些人会因为自己在事件中的无能为力而感到内疚,自责,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这类消极的评价是创伤事件最常见的反应,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面临紧急意外时,不可能完全做得十分满意,十全十美治疗者应当把创伤事件的常见反应和如何应对方法教给患者,鼓励他们接受创伤事件。多与家人和朋友倾诉与交流,告诉他们急性应激反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多数在数日后可以恢复正常,创伤事件的发生后,社会支持至关重要,治疗者应确定患者的支持系统现状,尽可能的动员更多的人提供支持,如配偶和其他家庭成员朋友,谢谢大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