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互助养老

何为互助养老,第1张

互助养老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作为社区养老的补充,互助养老更强调普通居民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例如: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肥乡县探索出“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农村社会互助养老新模式,较好解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活动等需求问题,既体现传统居家养老习俗,又促进了家庭和睦。该模式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村级主办”就是由村委会利用集体资金、闲置房产或租用农户闲置房产设施,村集体量力而行地承担水、电、暖等日常运转费用。“互助服务”就是由子女申请、老人自愿入住,衣、食、医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内老人年轻的照顾年老的,身体好的照顾身体弱的,互相帮助、互相服务,共同生活。“群众参与”就是由村集体组织、动员和鼓励村民、社会力量和志愿者,特别是外出经商“成功人士”回报乡亲,为互助幸福院提供经济支持或服务。“政府支持”就是由各级政府从政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指导。“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覆盖率达到40%以上”,这个目标作为2012年全省“十件惠民利民实事”之一,写进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农村“互助幸福院”是农村基层群众根据自身需要创造的互助养老方式,符合农村实际,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1454所,占全省农村总数的22%。

年轻一代有必要从现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了。年轻人既承受父母一代养老压力,也面临对自身养老前景的焦虑;既要承担起赡养、孝敬老人的家庭责任,也要为自己养老提前做好储备和规划,为此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

1、应对“养老焦虑”,最重要的前提是做好长期人生规划,积极进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增强自身职场竞争力。

人力资本投资不应仅限于通过学校教育获得文凭,还应包含在个人健康、技能、经验或其他精神层面的投入。在发展加速时代,应时刻保持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职业素养,这是收获职业安全感、稳定收入来源的唯一有效途径。

2、年轻人有必要着眼长远做好养老规划,养成健康消费和储蓄习惯。

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通常是指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在一些发达国家,这部分占老年人收入的1/3以上。年轻人应提前进行养老资金的规划,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平衡收入、消费和储蓄的关系,确保自己到老年期仍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准。

3、除了充足的物质准备之外,养老规划中的心理、情感储备也并非一句空话。

有研究表明,来自爱人、子女的情感支持以及照顾孙子女、参加社交活动等都能显著改善老年群体的抑郁倾向。家庭和亲情是老年人的情感寄托。

4、应对‘养老焦虑’,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长期规划,这需要年轻人提前开始准备好住房、金钱、良好的生活习惯。社会养老意识的觉醒对于未来解决养老问题具有正面作用,提前开始防范风险比最后化解风险容易得多。从这一点上看,年轻一代做的很好,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也变的不那么可怕了。

总结:社会养老意识的觉醒对于未来解决养老问题具有正面作用,防范风险总是比化解风险容易得多,但也无须过度悲观。从某种程度上说,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并不可怕。科技革新一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智能养老、科技养老在未来都会大有可为。

居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究竟哪一种养老方式更适合中国的老人呢?理由有哪些?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一种。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说,人老的时候,有儿女围绕在身边,也有孙子和孙女跟在身边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个观念深深的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并且传承至今,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首先,居家养老可以让老人更安心。他们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有三五好友、可以下下棋、喝喝茶,平时也会有自己的子女回家看看,陪伴在自己身边。这是人生最圆满的事情了。

其次,居家养老可以让老人觉得自己被需要,在情感上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态度。他们知道自己年纪老了,不能帮子女们做一些重要的事情,可能会有点失落。可是在有孙子和孙女的陪伴下,他们也会觉得自己可以看个孩子,减轻点儿女们的负担,心里上也是十分乐意的。

最后,我们都知道养老院养老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可能在城市里,有很多人对于在养老院度过晚年这件事情觉得没有什么,自己完全可以接受。但对于长久生活在农村里的老人来说,他们的理解可能就没有那么透彻。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养育了一双儿女就是为了自己可以老有所依,不至于一个人冷冷清清的过晚年生活。

如果在这个时候让老人去养老院生活,那指定会让家里产生矛盾,老人觉得自己的儿女嫌弃自己,以至于不想为他们养老送终。

尽管当初提议养老院生活是为了让父母可以有专门的人照顾,但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够认可自己的晚年要远离熟悉的家庭,去养老院生活的。

在国内不生孩子,靠养老院养老是一种选择,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养老院的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国内养老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品牌养老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质量欠佳、管理不到位的养老院。因此,选择合适的养老院需要谨慎选择。

2 养老院的费用较高。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养老院都较为昂贵,尤其是那些服务质量好、设施完备的养老院,月费用可能高达一两万元甚至更高。这对于一些收入较低的老年人来说可能是难以承担的。

3 与家人的情感联系缺失。选择住在养老院里面的老年人往往需要面对与家人难以相聚的现实,这会给他们带来孤独感、失落感等负面情绪。同时,家人也会因为长期分离而感到疏远、不舒服。

4 养老院的照护能力有限。虽然有的养老院配备有医生和护理人员,但是他们的数量和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一些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可能需要更高水平的医疗护理,并且这些护理服务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费用。

综上所述,选择在国内不生孩子并靠养老院养老需要认清现实并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养老院提供了照顾和服务,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替代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为了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好,我们需要在家庭关系、财务状况以及养老院选择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老年人能够在养老院得到更好的照料和关爱。

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已经达到25亿人,占总人口的181%,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亿人。老龄化加速的社会现实,是引发全社会“养老焦虑”的主要背景。其中,年轻群体关注养老,出现“养老危机”,既是对当前家庭养老压力的感知,也是担忧自身在未来老年期处境的一种情绪表现。

首先,是年轻人对养老金预期的下降。领取足额的养老金是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基础,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国家强制的基本养老保险、以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为主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后两者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程度和覆盖面均不足。养老保障“多层次”体系发展的不均衡使得企业职工面临养老金替代率下降的风险。

其次,家庭结构变迁引起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年轻人养老观念发生显著改变。传统的多代复合大家庭逐渐消失,核心家庭形式占全部家庭的约六成,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的比例不断提升。多项调查数据也显示,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的比例在下降,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也在变远,而且这一现象正由城市向农村传导,由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向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传导。当代年轻人更加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生活方式,传统家族观念被逐渐边缘化,代际关系重心下移,养老观念更加多元化,对养老责任、养老需求和养老方式的诉求更加包容,社会化养老正被接纳和推崇。年轻人既承受父母一代养老压力,也面临对自身养老前景的焦虑;既要承担起赡养、孝敬老人的家庭责任,也要为自己养老提前做好储备和规划。年轻人到底该如何应对“养老焦虑”?

一、做好长期人生规划,积极进行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增强自身职场竞争力。人力资本投资不应仅限于通过学校教育获得文凭,还应包含在个人健康、技能、经验或其他精神层面的投入。在发展加速时代,应时刻保持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职业素养,这是收获职业安全感、稳定收入来源的唯一有效途径。

二、养成健康消费和储蓄习惯。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通常是指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在一些发达国家,这部分占老年人收入的1/3以上。中国的养老金融产品发展较慢,总体存在优质产品不足、覆盖面窄、人们养老储蓄意识不强等问题,造成了我国养老保障严重依赖公共基本养老保险。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养老金融体系和养老保险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以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年轻人应提前进行养老资金的规划,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平衡收入、消费和储蓄的关系,确保自己到老年期仍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准。

三、做好心理、情感储备。这点非常重要,并非一句空话。有研究表明,来自爱人、子女的情感支持以及照顾孙子女、参加社交活动等都能显著改善老年群体的抑郁倾向。家庭和亲情是老年人的情感寄托。是养老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立更多的养老机构。全社会都要重视养老问题,科技革新一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智能养老、科技养老在未来都会大有可为。并且让年轻人认识到这些养老机构能够给老年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服务,而当这些年轻人老了之后,也就更愿意选择这样的养老机构,认为在这样的养老机构养老,不仅能够减轻自己的生活上的负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有一种更好的生活体验,毕竟当现在年轻一代老了之后,他们也是和我们父母这代人一样的想法,是不愿意拖累自己的孩子,还是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能够独自的养老生活。

目前,我国的老龄化非常严重,并且这一趋势会日益增加,预计在2035 年以后,会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随着汹涌而来的老龄化浪潮,养老体系和养老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能够陪诊、陪聊、陪玩的新兴社区化养老越来越受欢迎。那么,这届老年人为何如此喜欢这种沉浸式养老服务呢?

首先,我认为,这种养老服务打破了原来的养老观念,在以前,人们一提到养老服务,那么就只有一种选择----上养老院。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他们是不情愿去养老院的,因为养老院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盈利模式,再加上里面的管理,以及各种固有的规定等,让老年人觉得,在养老院除了不用自己做饭之外,并没有什么愉悦的事情,他们像是被关在幼儿园里的孩子,被统一管理,进行流水线操作,其中,情感的关怀和占比非常少。

其次,沉浸式养老服务,从本质上来说更倾向于”服务“,这种服务能够从心理上满足对老人都尊重、爱护,凡事以老人的意愿为前提,让老人的精神和生活都得到了保证。在这种情况下,老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想要做的事情,而且不管干什么都随时有人陪伴,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缓解了精神层面的孤独。有人陪,有话说,这对老人来说是一种非常自在、舒服的生活方式。

所以说,这种保姆式的上门、居家养老是一种新型且非常有益的养老服务体系,不仅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还能给老人最起码的体面和陪伴。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是这个社会的宝贵财富,希望每个人都能善待老人,让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晚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678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