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情感有哪些【如何利用情感的教育作用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情感有哪些【如何利用情感的教育作用进行语文教学】,第1张

  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情感因素对学生有着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影响。教师积极的情感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轻松自由,精神振奋,思维也会异常活跃。相反地教师消极的情感,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感,使课堂气氛沉闷,扼杀学生探究、讨论问题的欲望,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说,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发挥和利用情感的教育作用。

一、通过课文的情感因素感染熏陶学生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感人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人物形象感染熏陶学生、开启他们的心灵。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父亲形象,表现了父亲爱子心切。课文中的淡淡的记叙、朴实的话语、深情的思念,朴实无华、催人泪下;人物身上流露出来的真挚的、毫无修饰的情感,使教者感动,读者动心,这父子间的深情,这崇高的境界,处处感染着读者――我们的学生。抓住学生热爱父母的感情与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沟通,就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在朱父的淳朴身影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父母的辛劳,仿佛听到了父母那慈祥的教导。父母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不孝敬父母就是亵渎了神灵,不孝敬父母,怎么会关心别人,不热爱父母,怎么去爱祖国、爱人民朱父平凡的举止,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亲情的伟大,并以此激励自己,热爱父母,为报答父母,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去努力学习。

二、营造课堂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首先是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情感。作为语文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是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师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个语文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能从教师那里体会到温暖,才能从内心涌现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如饥似渴地学习。

其次要设计好导语和板书并注意美读。导语设计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一堂课有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过来;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

板书要注意形式多样,运用变换的字体,亦可用图表、图画,以便学生容易明白。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板书或回答问题,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美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文章,假如教师上课时能饱含激情地诵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就会随着教师情感的指引,入文、入境、入神、入化,最终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其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激活课堂情感氛围。把多媒体电脑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打破了“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生动直观的教学形象。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电脑在显示器上或投影器上显示相应的文本、图形、图表、动画、视频,或打印出所需要的图文资料,用以实现自己的直观想像。

三、通过学习写作文激起学生的真情实感。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征,来布置作文,可以使得学生在作文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以正确的引导,则可以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比如初一年级的新生,非常想家,思念爸爸、妈妈,甚至有人暗自落泪。面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们写作文《我的初一生活》、《进入中学以来的感受》、《我长大了》等作文,引导他们观察初中的生活以及自己的变化。通过写作文,他们惊喜地发现,短短的几个星期,自己已经长大了,即使没有父母在身边,他们也能照顾自己,自己洗衣服、自己处理零花钱。并且随着科目的增多,他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对自己充满了希望,对未来充满了激情,因而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内容可以设计成活动课,比如对一些情节生动、戏剧效果较好的课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进行书法比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玩得很开心,变得无拘无束,师生心灵之间好像搭起了一座宽阔的桥,感情在交流、心灵在互换。

情感是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是师生共同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能源。语文知识的传递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加强师生的情感沟通,这样语文的教与学就达到高度的和谐,使得语文教学走上成功之路。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人成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基地。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情感是作者写作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所必须进入的境界。语文教师饱含情感的教学,学生意兴盎然地学习,就能更确切地把握作者撰文时的情感,那么对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品味就会是深刻的而非肤浅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如在教《〈指南录〉后序》一文时,若能引导学生准确地体会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那必然会对作者连用十八个“死”以酣畅淋漓对抒发九死一生情况下的爱国情感产生更深刻、更具体的体验,并顺理成章地激发调动学生对作品内容及思想意义的求知欲望。其次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领悟课本知识。

要搞好语文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要深刻地理解作品,就不得不探寻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才能“夺于胆心”(王充《论衡》)。由此可见,情感是作者创作的生命之源。

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去探寻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体验,才能理解作品,领悟知识。只有触及到情感深处,才能和文章一起产生共鸣,才能理解品味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旨,再造作品的情境,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从而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特级教师高润华在讲《背影》时,进入意境,情不自禁地攀住黑板的上缘,做出一付吃力攀越的样子,完成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特写镜头,感动得学生泪如雨下,既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博大、深邃,又诱发了学生情感,有力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作品的内涵。

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厚重的情感呢一是要重视朗读教学。文质兼美的课文用普通话来读,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在朗读教学中,除要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去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舒缓、浑厚、沉静的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发音、语感、情思,进而把朱自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想超脱而又不能超脱的彷徨和渗透在荷塘月色中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很好地表现出来。二是教学用语要词汇丰富,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学语言尤该有文,否则不能传授进学生的耳中心中脑中。教学言语不应当成为学生的耳边风,让风过耳而不能入耳。入耳是前提,入心入脑才是教学语言的最终目的。入心是指听起来心里舒服,产生亲切感认同感,能与老师产生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诲。入脑指的是记住老师的话,老师讲的知识全如刀刻一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意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水平,词汇贫乏,内容干瘪,使学生埋怨语文课是“老牛拉破车”,一切重复了又重复。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依据课文体裁、内容等特点注意对教学语言的选择,尽量用生动、新颖、优美、恰当的词汇组合自己的语言,减少拖泥带水和重复现象,力求新鲜、丰富、生动、洗炼,努力实现从教师的“不厌其烦”到学生的“百听不厌”的转变。语言内容的充实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事论事,照本宣科,因为这些内容学生通过阅读都已知道,教师适当旁征博引,举一些新鲜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要有幽默风趣的口语。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一些幽默风趣的口语能一行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特级教师于漪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魏书生老师则明确向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其较高的审美趣味和显著的教学实效,赢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特级教师钱梦龙教《故乡》一课,在学生争论灰堆里的碗碟到底是谁埋的时,十分风趣的说:“这个问题是个历史悬案!”当一个学生说鲁迅所以写杨二嫂这个人物是要反映旧社会的妇女问题时,他幽默地说:“好啊,他考虑问题可真广,还考虑到了妇女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高级!”钱梦龙老师上课时课堂气氛始终是活跃的、积极的。因为他善于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四是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除了口头表达的语言外,教师还要通过适当得体的身体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来配合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姿态、表情等非语言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苏联心理学家安德列耶娃说:“如果我们脱离开沟通过程的非口头手段,沟通过程将是不完全的。”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表达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语言表达更加光彩和富有成效。

教学要注意对情感的挖掘。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的综合。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都是具有感情的东西。我们所谓的“文学”,其实就是“人学”。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大多灌注着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出课本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维过程,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尽量让文章中的人活起来,直接和学生对话,和学生的心灵对话。好的作品是作者用心血和人生经历浇灌出来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信念就不仅仅是掌握了一门工具,而是已超过了语文学科本身而成为一门极富感染力的综合教育。所以我们在讲《涉江》时,别忘了对屈原崇高爱国情操的礼赞;讲《梦游天老吟留别》时,不能忘记对“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安能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进行说明;讲《茅屋被秋风所破歌》时,也别忘了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肯定,让学生了解,当杜甫把大众的苦难品尝为自己个人苦难时,他从自己渺小的自身超脱出来,在自己的诗歌中主动承担了大众遭受的苦难,代表了民众的良心而成为圣者。

老师还要注重在课堂上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做到精神饱满,神态自若,富有青春活力,给学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特别要通过教师的范读传导感情。当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于课文之中时,感情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并传导给学生。例如教学《兵车行》一课时,我怀着无限同情,满含深情的在课堂上范读了这篇文章,读完以后,很多同学都发出无比同情的感叹。可见教师的情也会直接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当然,情感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它还需要更进一步地探讨,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共同发现。

闫国亮,湖北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

  心理学家认为:和谐是指事物和现象各个方面完美的配合、协调和多样的统一;和谐不是事物各个分散部分外在的联合在人感知中的印迹,而是它们基于本质联系的内外统一和相互渗透通过感知在人的感情和理智中产生的一种积极反映。和谐为美,则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激发创造热情,促进人主动全面发展。基于对和谐的认识,当今国家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许多学校也在进行和谐校园建设的探索。而我认为英语教学中创造和谐更是学生自身发展和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情感和谐与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情感和谐指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具有能动性,蕴含着巨大情感、认知和智能能力。课堂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这种能动性就会充分发挥出来,各种潜力就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发现,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师生关系恶劣,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就会受到抑制,各种潜力就会被埋没,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课堂上的和谐,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信任、支持,消除彼此间的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发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情感和谐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人与人主体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在物质操作和思维操作结合上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交际化的课堂中,我们越来越多的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励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思想交流、创造性地使用英语。可是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也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轻松愉快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往往是,教师竭尽全力备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出较为逼真的语言交际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的确掌握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但在真正要运用英语交际或创造性运用英语交际的阶段,学生却往往不如人意地表现为无话可说或不知该怎么做;即使能说一点也只停留在只言片语上,而且还词不达意,远远达不到自由交流的目标。

在对比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分析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时,我们发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创设语言情境的关键,决定整个课堂的交际氛围,即英语课堂上融洽的、开放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交际化的关键。

三、如何创建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用什么态度对待学生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交际也就更为活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提高自身内功,做称职导演

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具备很强的用英语进行交际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相当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英语教学法理论并能恰当地将他们运用于教学中。这样才能吃透大纲,把握教材精髓,把握重点、难点,把复杂内容条理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困难句子浅易化。在交际化的课堂中,教师应根据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扩展性、趣味性和生活性的话题,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以便学生在话题中能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既锻炼语言交际能力,又复习巩固、创造性地应用新旧知识,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外语知识,拉近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

2调适自身情绪,树亲民形象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情绪饱满或善于调控,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融洽;而不良情绪可能使课堂气氛沉闷压抑,诱发学生焦虑心理,导致教学中学生角色的附庸化。因此教师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和谐。如果教师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迁移至课堂,动辄发脾气、对学生极不耐烦,学生将会产生抵触情绪,一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以后的认知。如果教师带进课堂的是得体的装束、微笑的表情、关爱的眼神、饱满的情绪、优美的语言,学生将会被吸引、被感化,并主动参与、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乐学”。

3摆正自身位置,建平等关系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充当灌输者,而应该作为“传授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交际合作者”和“心理治疗者”。热爱、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平等,以便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4接纳不同声音,不随便说“No”

学说英语出错是自然的、正常的、必然的,在交际化的课堂中,教师不应引导过多、有错必纠。要与学生交流,就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信息存在,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对话者。课堂控制应有一定的宽松度,允许学生的话题有稍许的拓宽。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回到主题,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学生话题。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多宽容、善引导;应先肯定、再纠错。这样有利于学生减轻运用目的语时怕出错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语言习得的成功率。

5关注特殊群体,不歧视“差”生

每个班上也许都会有这么一些学生,他们或基础相对薄弱,或学习习惯不佳,或学习兴趣不浓。教师如果漠视他们,从不或很少关注他们,他们的自尊心将会倍受打击;他们的主动性和进取心会受到抑制;教师如果讽刺挖苦他们,不但会引起课堂气氛的恶性循环,还会引发他们对教师的不满和对优秀学生的排斥,从而影响他们与教师、与同学的正常交流。所以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从思想上否认“学困”生学不好,他们只是学习慢了一拍,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的。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这是教师的职责,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进步,让学生共同提高。

(责任编辑:郑 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134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