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画绘本故事

如何画绘本故事,第1张

绘本故事的画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故事情节的构思:在画绘本故事之前,需要先构思好故事情节,包括主题、人物、场景等。这些元素需要与绘画风格相匹配。

2 选择绘画工具:根据自己的绘画风格和技能水平选择合适的绘画工具,如铅笔、彩铅、水彩、油画等。

3 设计草图:在正式开始绘制之前,可以先设计一些草图,包括人物形象、场景布局等。这有助于确定整个故事的视觉效果。

4 细节处理:在绘制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处理,例如人物表情、动作、服装等都要符合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特点。

5 色彩运用:色彩是绘本故事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氛围。因此,在选择颜色时需要考虑到整个故事的主题和氛围。

总之,想要画好一本绘本故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并且注重创意和技巧的结合。

关于情感的绘本有:《哇!变色了》、《世界上最糟糕的爸爸》、《她来了!》、《绿色的船》、《早安,城市》、《小快活卡由幼儿心理揭秘亲子故事(全12册)》、《找到你啦》、《再见了,古纳什小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经典原著合集》、《神奇种子店》、《爸爸变成什么了》

1、《哇!变色了》

《哇!变色了:勇于承认错误》的主要内容是:小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考虑到别人的立场,友好地对待朋友,在做错时也能勇于认错改过。就像若迪一样,当他知道自己闯祸后,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并积极地弥补了自己的过错。

2、《世界上最糟糕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糟糕透顶的爸爸。因为他只知道对我说“不”,他不让我玩,逼着我干活,从来都没有时间陪我,总是对我大吼大叫。当我不累的时候,他非要把我抱到床上;可当我睡得正香时,他又不让我睡了。是不是很糟糕?

可是,他说“不”是因为我爬到柜子顶上,准备学人猿泰山,抓住吊灯荡到对面去。他不让我玩,逼我干活,是因为我把墙壁涂得乱七八糟。他对我大吼大叫,是因为怕我被马路上的车撞到。他不让我继续睡,是因为校车已经快出发了。爸爸的“糟糕”背后,包含了很多的爱。

这是一本十分特别的绘本。文字部分从头到尾描述着“糟糕爸爸”的种种行为,而部分,则表达了爸爸这么做的原因,以及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读完,让孩子们更能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意义和深沉的爱,而对于家长们来说,他们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其实孩子想要的很简单,只是希望你能陪他疯、陪他玩、陪他乐。原来,满分的爱和教育是陪伴。

3、《她来了!》

启发精选世界优秀绘本系列之一,适合3-6岁儿童阅读。小熊家的每件事都在改变!小熊很开心,因为他就要有个新妹妹了。可是,当他明白爸爸妈妈为了照顾妹妹而变得非常忙碌时,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那个只会哭闹,还臭臭的小宝宝,到底有什么好?这个迎接小宝宝降临的故事,虽然充满酸甜苦辣,却也温馨动人。

4、《绿色的船》

两个勇敢的小探险家翻过围墙,去探索隔壁邻居野草丛生的花园时,发现了一艘用灌木搭造的船,又高又细的树当作船的桅杆。他们还遇见了非常了不起的特雷迪加太太,把他们变成了训练有素的船员。借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他们踏上了一段又一段无比精彩的海上旅程。

推荐:好奇心、丛林、冒险、勇气、与陌生人的相遇、友谊、分享、成长、童年、怀旧、回忆……这本书包含了童书中经常出现的诸多要素,却又不落俗套,让成人和儿童都能产生共鸣。悠长的夏日,哪个孩子不想登上绿色的船,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哪个孩子不渴望这样妙趣横生的发现之旅?

品味故事之余,如果你仔细观察画面,就会发现昆廷是个色彩高手,例如他在表现天色时运用了不同的色块,让天气以及人物的心情融合得不露痕迹。整本书颜色清新活泼,但描绘暴风雨的大幅跨页极富视觉冲击力,天空中乌云密布、风雨交加,淡**的微弱灯光却穿透了厚重的灰色,在紧张不安的氛围中透出温暖和希望。

5、《早安,城市》

忙碌的日常让万千变化的世间万物在成人眼里如同灰白色,但在孩子眼中,世界依然充满了美好与神奇。《早安,城市》描绘了一幅清晨城市美景图,一个小女孩牵着爸爸的手走在上学的路上。“一切知,俱于黎明中醒。”

在小女孩的眼中,整座城市还在沉睡,太阳慢慢升起,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夜色渐渐褪去,四周越来越亮,清洁车在清扫大街、晨练的人们开始跑步、商店开门了……城市开启了新的一天,小女孩也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与玩耍。

《早安,城市》是一本适合6岁以上儿童学习英文表达的双语绘本,通过押韵的对仗句式和拟人化的叙事口吻,运用拟声词、明喻、隐喻、节奏变化等英语修辞,搭配线条干净明晰、细节变化微妙的插画,将小女孩眼中破晓的过程描绘得朴实逼真,却又充满愉悦之情。

孩子在感受城市从沉睡到破晓刹那间美妙变化的同时,进而学会完整生动的英文表达。书中每两个分句押韵,朗朗上口,封底附英文音频二维码,用手机扫码,方便孩子跟读。

积极情感就是指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的情绪。幼儿绘画是一种艺术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情感入手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需要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活动发展,情感教育越来越占主导作用,在新《纲要》中也明确提出“艺术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它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积极的情感能使幼儿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能促进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表现欲望;积极的情感更能促使幼儿大胆用色、大胆表现及想象创造力的发展,它是幼儿绘画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动力。关键词:幼儿绘画 激发 积极情感情感一直就存在于幼儿的绘画过程中,积极的情感更是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能,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以往的绘画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通常都是以教师的范画去临摹,而掩盖了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幼儿在绘画时的情绪是否愉悦、情感是否积极主动,往往被教师忽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和在绘画中的作用,对幼儿的身心是很不利的。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一、激发积极情感的意义1、幼儿绘画中,积极情感是丰富幼儿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内在因素。幼儿是纯真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他们的想象力又很奇特,在幼儿的笔下,天空、太阳、花草、树木等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变得丰富多彩,如在听故事想象画“十个太阳”中,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了十个颜色、形状、光芒不同的太阳来,特别是第十个太阳,故事中说:“它把其他太阳的光都吸过来,变成了今天的太阳。”于是,有的幼儿画得象向日葵,每个小格子里涂上一个太阳的颜色,有的幼儿干脆把九种颜色,每一种都涂上一遍,成了一个说不出颜色的太阳。每个幼儿的想象不同,表现的结果也不同,创造出来的画面也时变化万千。夸张在幼儿的画中是常有的现象,他们往往对看得最仔细、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得最大,这也是一种创造,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否则,他们不会积极地表现与众不同的“太阳”,不会在遇到困难时,以画代字。由此可见,积极的情感时激发幼儿丰富想象和创造必部可少的。2、有了积极的情感,幼儿在对色彩的选择上更大胆。观察幼儿的图画,会发现他们不受物体固有色的限制,常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些鲜艳色彩去表现。到了大班,幼儿的色彩更为丰富、细致,逐步接近固有色,又往往不自觉地使用了某种“感情色彩”,这就是幼儿在绘画时的积极的情感的表达了。幼儿在使用色彩中,带有较明显的情感倾向。如在画一些想象画时,幼儿往往喜欢画上白云和太阳,用更多鲜艳的色彩,而在画“雨天”,“我生气了”时,大多幼儿对它们就没有这么喜欢,情感体验没有这么积极,于是常常用灰色和蓝色作底色。这说明,幼儿对色彩的使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积极的情感,幼儿对色彩的选择会更大胆。如在画想象画“天空”时,周亦轩就使用了绿色和蓝色作为主色调来表现龙卷风爆炸的情景。所以,积极的情感让幼儿对色彩的选择更加的大胆,更多地采用了鲜艳的、亮丽的色彩。二、 如何在绘画中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积极的情感对幼儿绘画水平和过程的促进作用是如此之大,在绘画的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教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它贯穿于幼儿绘画的始终,成为创作的动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在绘画过程中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1、幼儿绘画形式的选择1)以意愿画的形式意愿画更给引起孩子的共鸣,给了幼儿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更能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激发积极的情感,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听说画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幼儿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男孩子喜欢画坦克和恐龙,而女孩子喜欢画的是娃娃、房子等等。班上的几个幼儿一边画,一边叫老师来看,神情却得意自信。幼儿已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他们知道自己想画什么。这就是幼儿在绘画中积极情感的一种外露,幼儿显然更轻松、更自在、更乐于接受,画起来也更投入。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幼儿的认知水平上稍加启发、引导,幼儿就能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表现,每一幅画对幼儿来说,都是最美的,最宝贵的,都表现了孩子内心的真实体验,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这样的绘画活动也许更具有游戏性和随意性。但观察幼儿自发的绘画活动时,会发现幼儿在一个时期内,绘画的主题较稳定,经常要经过数次的绘画活动后才会换一个表现主题,主题的选择往往受班级教学活动、同伴的画、日常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如周亦轩、项康铭,开学时常画的是“变形金钢”,后一个阶段是各种轮船和飞机,现在这几天则常画“坦克”,说明幼儿在某个阶段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创作的欲望,在绘画中自由地、无拘无束的涂抹,勾线、尽情地联想、创作,表现出他眼中的大千世界。2)以命题画的形式给幼儿一个命题,如《美丽的房子》,课前作了大量的观察,请幼儿去观察高大的建筑物、风景点和小区房子。课上幼儿掌握房子的基本结构以后开始作画,有的幼儿参观了清河坊,对那边的房子情有独钟,都是一些古老的房子,有的幼儿参观了延安路,喜欢画高楼大厦,还有的幼儿画了自己居住的小区房子,孩子们的画各有千秋。他们在作画时,情绪很高昂,虽然有了主题,但是不需要照着范画模仿。除了画房子以外,幼儿添上了丰富的想象。如:天上的飞机、降落伞、房前的小溪等等,大大的丰富了画面。说明即使是命题画,也有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幼儿在绘画中贯穿了积极的情感。2、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绘画中的能力也有强有弱,教师在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及时地给予肯定。有进步的要表扬,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更要鼓励,以使每个幼儿对自己有信心,对绘画有兴趣,让绘画变成幼儿自动自发想去做的事情,激发一种积极的情感。在这基础上,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使幼儿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在能力的不断增强过程中,幼儿的水平不断提高,对绘画的兴趣也会慢慢增加,反过来又可以更让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如班里雪儿的绘画能力较弱,一次画荷花的讲评中,幼儿指出她的画不好,于是我们就展开了评价。有幼儿说她的荷花画了土**不好看,而雪儿自己也解释不上来,我在讲评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荷花变成了土**了?孩子们马上就想到了,荷花就要枯萎了。这个解释,不但恰当的评价了这张画,给了这张画不同的意境,而且也鼓励了雪儿,促使幼儿形成积极的情感,更促使雪儿对自己有了自信心,对绘画有了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情感。3、教育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感染幼儿,创造良好和谐的氛围。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①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才可能较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活动过程重点和之间的联系,用自己的情绪去带动、感染幼儿,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更愿意去参加教师组织的绘画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试想,如果连教师都没兴趣,不愿意去教,幼儿又如何会产生参加活动的欲望呢?又怎么会产生这种积极的情感呢?②教师亲切的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感的纽带。往往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使幼儿增强自信,更大胆地使用色彩和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一个亲切的微笑就是对幼儿想法和创造的肯定,在幼儿的眼里就表示你接纳了他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他也会更愿意与你分享创造的快乐,产生他创作的积极情感,画出更多更美的画。4、开拓幼儿眼界,积累创作经验。绘画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36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