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培养的方法如下:
1说服教育法
这种德育方法是德育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学生获得正确观点的方法。因为有“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因此有两个细类——事实说服法和语言说服法。
2榜样示范法
这种方法体现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思想,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优异成就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思想品德的方法。
3实际锻炼法
侧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的方法。具体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规训练——指导学生对规章制度经常经常性训练;
4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包括三种形式,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对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侧重对学生进行情感和认识的完善。
5道德修养法
又叫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自我学习、反省,提高品德水平。
6品德评价法
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这六种方法看起来都很简单,但是当中存在容易混淆的相似之处,下面对易混淆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说服教育法与实际锻炼法
说服教育法是侧重道德认识的提高,而实际训练法则是针对道德行为的塑造,这是两者较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判定的时候不能只看有没有做活动,更重要的是看侧重培养学生的知还是行。比如,参观、访问和调查,都是一些活动,但是这些却不是实际锻炼法,而是通过摆事实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因此是事实说服法。
榜样示范法与情感陶冶法
榜样示范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行为,侧重行的培养;而情感陶冶法是通过陶冶的方式感化学生,侧重情感的培养。当教师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学生时,这里体现的就是情感陶冶当中的人格感化,而不是榜样示范。
道德修养法与品德评价法
道德修养侧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自我反省、记日记、座右铭,这些都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而品德评价法侧重的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教师对学生的品德进行的评价,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答案:A
说服法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中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希望对你有帮助:
所谓环境陶冶法,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
一、环境陶冶法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
1.人格感化。这是教师以自身的心理素质为情境对学生进行的陶冶。
2.环境陶冶。环境影响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此多有阐述。
3.艺术陶冶。艺术包括音乐、美术、舞蹈、雕塑、诗歌、文学、影视等。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形象概括,寓意深厚,感人至深,不仅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且能熏染他们的健康心理。
二、环境陶冶法的运用要求
1.创造良好环境。人是环境的产物,要有效地熏陶学生,必先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室和校园的内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养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注意启发说服。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环境的陶冶作用,不能只让创设的环境自发地影响学生,还需要教师佐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感受学习与生活环境的美好,习惯和喜爱这种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