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

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第1张

 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远远胜过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那么家长们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1

 家长在教育孩子途中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如果将不良情绪传给了孩子,教育结果可以说等于0。该用怎样的态度去教化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呢?不妨看看本文。

 “这里是半杯水,不同的人看到这半杯水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会说:渴死了!怎么只剩半杯水?而有的人却会说:渴死了,还好,还有半杯水。”为什么人的情绪差异会如此之大?老师指出:这是想法控制了我们的情绪。当遇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合理的想法使我们产生积极情绪,而不合理的想法则会导致消极情绪。生活中家长如果时常出现消极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控制好自我情绪是做到“零吼叫”教育孩子的第一步。那么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过程中怎样做到“零吼叫”?

 第一招:审视自己的情绪状态,莫让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当家长自身的情绪状态并不好的时候可以先花一点时间调整下自己的情绪,等到情绪稳定时再和孩子们沟通。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们还小就以为他们“读”不出家长的情绪,其实孩子们十分敏感。

 第二招:为孩子创造空间,尊重孩子的隐私,重视他们的观点。在这里林少恵老师着重强调给孩子空间不仅仅是给孩子一个单独的寝室,给孩子们留下宽松的心理活动空间才是真正尊重孩子隐私。试问各位家长们在进孩子寝室的时候敲过门说“我可以进来吗”?

 第三招:无论孩子的学习怎么样,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她的。应试教育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负担,而且牵动着家长们的心。尽管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但是不要让孩子们每一次成绩的好坏成为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第四招:为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而喝彩。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有的在家长们看来不值一提,或者家长根本没有关注到。这十分挫伤孩子们再接再厉的积极性。要体会到孩子们在取得进步过程中的艰辛,当然更需要关注到孩子们的进步。

 第五招:制定家规,事前就与孩子约法三章。所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孩子还没有养成自律性的时候,家长们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孩子“约法三章”是许多成功家庭所走过的路。

 与此同时,家长应注意的是:

 第一、“零吼叫”不是放任不管。

 第二、警惕因为“有求必应”和“不忍心”等而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三、说到就要做到。

家长控制自我情绪冷静教育孩子的方法2

 第一步:舒缓怒火

 生理脑

 当我们再次遇到让自己生气、焦虑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想责骂,甚至是动手的时候,可以试试以下方法缓解怒火:

 1、数数

 情绪要爆发的高峰期,可以心理默数10个数字,当我们10、9、8、7……开始数着的时候,我们往往就是在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要理性,避免冲突爆发。

 2、深呼吸

 当我们稍微克制住了自己想发脾气的行为后,我们可以做几次甚至是十几次深呼吸,用来缓解自己紧张的神经,有助于自己冷静、放松下来。

 3、喝杯水

 当自己想要争吵、责骂,或者因为难过想要哭泣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倒一杯温水,帮助自己先从生理上平和下来,也给自己生理脑片刻缓和的时间。

 了解生理脑之后,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它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爆发点,也可以掌握应对孩子情绪的方法,比如当孩子输掉比赛大哭的时候,我们不用再说“输赢不重要,这就是一个游戏而已”,我们应该明白,这时候孩子的思维脑还没有启动,讲道理不起作用,而身体上的接触,比如你给孩子一个拥抱,其实对孩子的安慰作用更大。

 第二步:觉察自我

 情感脑

 当我们经过生理脑,慢慢进入情感脑的这个期间,我们要让自己学会用没有伤害的方式,表达情绪。

 1、隔离

 当我们自己和孩子,或者是和爱人有冲突,对方都很激动的时候,为了避免情绪爆发、冲突升级,可以选择给双方一个独处的机会,时间需要长一点,比如半个小时左右,这个期间自己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下,整理一下思绪,让自己不会一直处于混乱中。

 2、记录感受

 我们之前提到,脾气不是无法改变,是可以控制的,那么管理和调整情绪的开始就是觉察,而记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我觉察的方式,它也是一个可以让情绪“看得见”的方式。

 从当下的情绪回忆到过去的事情,这就证明我们已经从生理脑过渡到情感脑,因为生理脑只有当下的反应,而情感脑不仅有当下,还有过去。

 3、表达以“我”开头,而不是“你”

 对内记录梳理后,当我们想对外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们很习惯用“你”开头,这样特别容易又陷入指责和评判中,即使是赞美,以“你”开头,也不容易让孩子真的`理解你的感受。

 你太不听话了VS我感觉非常生气

 你真棒VS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

 我们很多人习惯用前者的方式表达,有时候当我们用自己权威的视角去判断孩子的同时也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可以多试试以“我”开头表达情绪,甚至如果你的孩子天天把自己锁在自己房间,不愿和你交流,你可以试试和他玩这个游戏:“只说我,不说你”。每次可以是15分钟,当我们和孩子什么事情都用“我”开头,过程中不评判对方,慢慢地,你和孩子间就彼此学会了表达自己的心声,也能够学会倾听对方的感受。

 第三步:清晰表达

 思维脑

 当我们度过生理脑、情感脑进入思维脑,我们开始思考真正的解决方案。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我们提到的写作业不认真、玩手机超时、赖床迟到等等,都有不同的解决方式,而且每个孩子适合的方法还不一定相同,但不变的是,我们需要传递清晰的信息给思维脑。

 1、就事论事

 当我们回到理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和孩子就事论事,不是一顿唠叨和抱怨。

 2、清晰说明你的诉求

 我们应该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告诉孩子你看到的问题,不夹杂情绪和埋怨,坚定而平和地说:我看到你玩手机已经40分钟了,你打算什么时候结束

 3、用“要做”替代“不要做”

 面对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有时候不是孩子不听话,是我们给的信息太多,又是发脾气、宣泄情绪,还有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弄得孩子都不知道哪句话是气话,哪句话是要求,所以如果你让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请清晰、明确地传达你期待他做什么,而不是一直说不做什么:

 过马路的时候,你不要乱跑VS过马路的时候,我需要你紧紧拉着妈妈的手

 你怎么还玩手机,早点睡觉VS我们约定的是10点之前睡觉

 用后者的方式说话,孩子才能清晰地知道行为的导向,而不是只记得妈妈一直发脾气。

 真正的情绪管理,绝对不是一个“忍”字,如果我们想从根本上控制情绪,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不让自己忍耐和积压不满,小情绪会表达,大脾气才不爆发。

 面对孩子,有时候我们的情绪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但是通过不断的修炼,相信我们最终会平稳地解决问题。

你要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茁壮成长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为了实现这一点,你唯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信任。

玛丽亚·蒙台梭利说:孩子出生后的6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学校和课外辅导班的作用并不大,父母和兄弟姐妹才是真正对他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孩子的价值观、规则意识、观察力、记忆力以及解决困难的能力,都是通过语言、游戏、或大或小的动作手势习得的。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恰恰构成了教育的全部。

生命之初,孩子通过情绪,游戏和感情来感知世界。

一个婴儿在刚出生时就已经拥有了大约1000亿个神经元,这和成人所拥有的神经元数量相差无几。差别在于神经元之间可以数万亿次连接的突触。也就是说,你教给孩子的一切都将以一种可能伴随他一生的脑内神经元连接的形式被记录下来。

人的大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爬行动物脑,情感脑,理智脑。

如果按照年龄来划分,做个比喻,爬行动物脑有100岁,那情感脑是55岁左右, 而理智脑是1岁。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大脑结构是爬行动物脑和情感脑。

在孩子1岁以前,父母主要是在与孩子的爬行动物脑进行互动。

1岁以后,孩子的情感脑便开始与爬行动物脑协同工作,此时的父母需要掌握不同的技巧以便和孩子最原始的本能互动,比如,满足他对于爱和安全感的需求。

等孩子长大一些,大约3岁的时候,理性脑开始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阶段的孩子慢慢能够控制自己的本能,并以理性、直觉和意志为行为指导。

教育平衡指的是不仅要关注智力发育,同时也应该关注情商的发展;不仅要让大脑的这两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还要让这两部分之间学会对话。如此,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情绪力、感知力和思维力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成人。

在教育过程中,父母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导孩子如何在他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中实现自己的目标。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可能各不相同,但孩子大脑里负责适应这些规则的区域是相同的。

为了让大脑成功习得这些规范,从而让孩子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父母制定的规则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必须确保只有当孩子的行为正确时他才能得到适当的奖励

2 规则只有通过设定限制才能凸显价值。

当孩子完成一件事之后,我们可以给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奖励。奖励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从物质奖赏,如玩具,到精神奖励,如一个微笑,但总的来说,人们最看重的奖励其实是来自他人的认可。

每当孩子感觉到被奖励时,在大脑控制动机的区域,一些特殊的神经元就会分泌一种我们称之为“多巴胺”的物质。多巴胺可以让孩子的大脑将已经完成的行为动作与满足感联系起来。简单来说,满足感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让两种想法—两种神经元—连接起来。

如果你能够将你认为对孩子有利的行为与那些使孩子感到愉悦或被孩子认可的奖励联系起来,那么你就可以帮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激励他的正确行为。有效的奖励方法其实是那些与孩子的正面行为一致的奖励。

如果你给予孩子的奖励总是物质化的,那每当你激励孩子的时候,你都在或多或少地向他传递一个信息:一切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这种行为就等于告诉孩子,世间的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

如果孩子遵守要求或者提供了帮助,你就会和他一起玩耍或者向他表示感谢,这时他就会明白,合作能够将自己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合作是极为重要的品质。

1 必要时

当我们观察到孩子有进步,或者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时,我们可以给予奖励。

比如:他集中注意力完成了一件事情,改正了自己犯的错误,他学着分享自己的快乐。

但是,也不要指望孩子总是按部就班地按着你的成长方向稳步前进,只要他做得比前一天好一点,或者没有之前那么差,就应该给他奖励。要想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当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迈出一小步,我们就应该给予孩子肯定。

2 立即

孩子做出行为与得到奖励的间隔时间越短,奖励就越有效。这样,大脑在一秒之内就能将一种行为与另一种行为联系起来,他就容易感受到满足感。

3 分时段进行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是立刻发生的。有的任务比较难,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付出才能够达成,有助于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并且在过程中要付出大量的行动,这样阶段性的奖励对孩子的心里成就感也是巨大的,只是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孤立无援,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心理上陪伴他,鼓励他,在方法上指导他,但实际的行动还是要让他自己去完成,不要为了达成目标,成为孩子的枪手,还是要做一个有原则的家长。最后,不管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都是孩子需要学习和经历的过程。

1 立即执行

如果你看到孩子做出你不喜欢的行为或你认为不合适的行为时,应当第一时间加以制止。这样就避免了孩子的大脑神经元产生第一次负面连接,将来你要改正他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减少。同时,组织孩子放弃一次不好的行为并不代表他不会再犯,孩子们的天性就是充满好奇并且勇于尝试的,但是你制止他的过程,也会在他的大脑里清洗存在。

2 保持一致

家庭成员在教育的理念和行为上应当尽量趋同,清晰原则和底线。要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一大早就打开电视看动画片,爸爸也应当坚持原则,不要成为孩子的“同伙”,这一点,至关重要。

3 保持冷静

当父母对孩子大喊大叫,或者当父母感到紧张时,孩子大脑内的一部分结构就会被激活,这部分结构会使掌控限制和规则的大脑皮质暂时失去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既听不进去又无法理解和学习父母正在尝试教给他的知识和道理。因此,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冷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前提条件。

4 充满信心

当我们想要引导一个人时,最重要的就是让那个人相信我们知道应该把他带到哪里去。如果你的孩子看到你很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那么他会感到更加平静,更有动力去遵守你所制定的规则。当孩子和你讨价还价时,你不要过多地和他讨论,这样他就会清楚你的原则是清晰并且是一致的。这样,他既学着和你沟通,又知道不要过度沟通。

5 充满爱意

如果你在设定限制时充满爱意,不是命令恐吓的,那孩子就能很好地明白,制定的条条框框并不是限制他的自由,而是为了培养更好的习惯,塑造更好的自己。同时,孩子也会在良好的亲子互动中执行规则。

毫无疑问,作为父母,你的责任是教育孩子在人生之路上前行以及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你想让过程一切顺利,那么最好从一开始就给孩子设限,孩子的大脑就会迅速适应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好习惯会使孩子顺利地成长,而不是迫使你们在同样的问题上一遍又一遍地争论。

科学研究证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的主要方式。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自我控制力和语言能力都需要通过沟通才能蓬勃发展。

现在,很多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总是把孩子交给手机,本来哭闹的孩子一看到手机,就会沉浸在动画片和游戏之中,突然变成了“省心”的孩子。短时间的效果非常好,可是,当有一天,孩子不再和你过多沟通,一开口就是要手机,那时候,家长再感到心痛,恐怕是太晚了,而这结果也是由于你过去的纵容导致的。

同时,所谓的电子产品中设计的软件能帮助开发孩子的大脑,其实是假象。

2010年,当一个记者问史蒂夫·乔布斯:你的两个15岁和12岁女儿最喜欢的平板电脑的应用软件是什么?“ 乔布斯回答说:“她们还没有用过。我和我的妻子对于孩子们什么年纪使用什么样的电子产品有严格限制。” 比尔·盖茨对自己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限制也很严格。孩子10岁以前,比尔·盖茨不允许他们自主使用电脑或互联网。如果他们要上网,也有非常严格的时间限制:周一到周五,每天45分钟;周末,每天1小时。

因此,没有什么能比花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通过各种活动,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孩子大脑的发展更加有效。

大脑是每个人的最高司令部,我们所有的生活工作、想法成就都被大脑掌控着。拥有一个发育完善的大脑,最好能开发出它所有的潜力,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但潜能的开发在儿童时期就奠定了基础。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脑负责指挥右侧的身体,而右脑负责左侧的肢体运动。除此之外,左右脑分工不同,但仍然协同工作,配合默契。

左脑负责语言、数字、分析、判断、逻辑推理,擅长理性思维。而右脑则称为艺术脑,负责图文图像、音乐韵律、空间感觉、想象力及创造性思维,擅长情绪处理。 如果想锻炼提高情商值的话,那么一定要对右脑进行训练了。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在以应用左脑为主,没有对右脑进行充分的开发,原来我们不明白的脑科学,为我们解开了谜底。 右脑的整体功能比左脑要强大的多 ,只有把右脑功能开发出来,人才能真正变得聪慧,智力通道才会更稳固。

神奇的右脑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认识,并对孩子做出相应的训练。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我们教育孩子必须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必须要把握好时机,时机一旦错过将不会再回来,对孩子大脑的训练应该说只此一个阶段。 虽然说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但是错过了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敏感期,人们的学习将会变得困难一些。基于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把工作做在前面,讲究科学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手段,促使孩子的右脑潜能得到开发和利用。

昨天我们在文章:大脑是智慧的源头:如何进行右脑训练 充分开发右脑才真正聪明中擅述了右脑在记忆中与左脑的巨大差别。

(一)超强记忆力:从右脑记忆原理分析:

(1) 左脑是属于浅层记忆,而右脑是深层记忆。

(2) 从记忆的速度分析:左脑是低速记忆,右脑是高速记忆,左脑是劣根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而右脑属于图像记忆、过目不忘的记忆,与左脑记忆能力之比相差巨大。

(3) 从记忆的方式 方法分析:左脑是逻辑记忆,而右脑则是直觉记忆。左脑通过语言记忆,右脑则通过图像记忆。从增强记忆这个方面可以看得出来,右脑比左脑具有先天的记忆优势。这就是我们要为孩子开发右脑的原因。

我们分别从各个记忆特点让人们了解右脑所具备的神奇功能,让人们更清晰更深入地了解了右脑,其实右脑还有很多其它的功能,分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二)想象力:

右脑掌管着我们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人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拓展想象力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右脑的形象思维来完成。 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在思考的时候,脑海里尽量多用图形,少用文字。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习惯, 因为视觉上的“意象”远较文字来得有流动性、可塑性,使我们能够更自由地思考。这也是基于右脑的特点来决定的。

形象思维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例如,化学家设想复杂的分子结构,天文学家观测布满繁星的夜空,建筑设计师设计图纸,机械工程师设计机器,建筑施工人员将图纸变成建筑物,侦察人员分析罪犯作案的现场,工作中的会议安排布置,对过去事情的回忆,对未来生活的设想等等,都需要右脑的形象思维。右脑的图像思维能力是惊人的,调动右脑思维的积极性是科学思维的关键所在。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以经常性的向孩子提问,保持一个注意力、创造力和想像力发展空间。让孩子展开联想,展开想像的翅膀。有很多的孩子经常自己边玩边自言自语,此时他的大脑正在展开丰富的无边无际的想象,我们不要打扰孩子的这种想象,孩子为自己的大脑发育正在添油加料,这种想象充分满足了大脑的需要。再比如: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不断的引导,启发孩子对听到的故事加以拓展、延续。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有效的开发训练孩子的想象力。

给孩子一个物体询问他这是什么,孩子会给你很多种答案,这就是孩子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如果想让想象力更加发达的话,我们就要天马行空,很多的童话故事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当创造性的思维在孩子的脑中显现,给你的就是一个让你惊诧的结果。

(三)情商发展:

情商是什么?

1)就是自我认知智力和人际智力的总和。

2)情商是一个人乐观、灵活、应对压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别人的感情并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3)情商为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身、管理自我情绪、认识他人、管理人际关系以及自我激励等五个方面。

综上所述,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都有一个共识—— 情商的能力都是以自我认知的能力和认识他人的能力为基础的。右脑是情感脑,具有控制情绪和知觉的功能,这一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是用右脑来认识自己的, 右脑是人心灵之所在。 以有效的方式开发你的右脑,也就能相应地提高你的情商。

情商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但0~3岁是孩子的亲情抚育期,也是情商的萌芽期。3~6岁是孩子的性格塑造期,也是情商发展期。 情商的发展对于孩子的一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甚至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智商高的人情商不一定高,但如果想真正做成大事,还是情商高的人占比比较大。大部分是智商高的人为情商高的人打工。

所以我们可以明确:情商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指导给孩子提供提高情商锻炼的机会。 举例:如果孩子摔倒了,作为父母亲的你会怎么做呢?

[1] 你是把孩子扶起来,捶打着地面,告诉孩子地面太坏了,它把你绊倒了。

[2] 还是告诉孩子摔倒了很正常,自己爬起来。这是你可以做到的事情,你会做好的。

你会如何做呢?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例,在日常生活当中,孩子的情商高低和我们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及教育方法是紧密相连的。父母亲或带养人做得好,孩子就做得好。

(四)右脑的创造力

人的所有创造性思维均来自于右脑。 创造是一种活动,是人类活动中最高级的形式,创造的成果是人类成就的巅峰。 右脑与创造功能密切相关。人的大脑是不能制造出信息的,所以创造能力是对已有信息的再加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右脑本身没有存贮大量信息,创造力自然无从谈起。创造性思维中的直觉、一闪念起关键的作用,而这首先要求右脑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 因此,我们欲求不断有崭新的思想、设想、设计、构思产生,必须充分使用右脑。

要想富有创造性,就必须要感知敏锐,能打破知觉定式和思维定式,记忆广阔,能在不同信息间产生联想,欣赏和理解复杂性,富于想象等。这就是说创造力与直觉、想象、联想、敏锐、悟性有关,这正是右脑所见长的功能。

世界上所有改变人类进程的创造都掀起了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创造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创造在各行各业、各个角落。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创造性的活动,人们进行着创造性的思维,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不断为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增光添彩。

(五)右脑的意念影响身体健康。

因为右脑是进行情绪控制,擅长情绪管理。而人又是情绪的产物,都是受环境左右、情绪左右的。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思想意识,对我们的精神和身体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与心情相关的病有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胃病、冠心病、神经性头痛、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支气管哮喘、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几十种疾病。不良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情绪是由右脑主导的,所以右脑影响着人的心情,也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我们知道右脑是情感脑,人的七情六欲都是由右脑支配的,人的意念和心情波动会影响人的气血运动,对气血在体内的流动有定向性和定位性。多次的心情波动会导致气血的非正常运行,使人体器官受到伤害,从而产生病理反应。

心情对于人健康的重要。 然而启动右脑的想象功能,多想像让自己愉快的、场景、话语就可以缓和人的各种情绪,使心情保持平静和愉悦,从而使体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状态,这非常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 左脑是悲观思维,右脑是乐观思维。

全球有10%左右的人是左撇子,即是右脑发达,因为左右脑发育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很不一样的天赋,比如 几何理解能力强、艺术细胞集中、情商高,右半脑发达的人更注重于情感上的表达,创造性思维强。

右脑发达的人在知觉、空间感和把握全局的能力都有可能更强一些,思维跳跃性大。右脑发达的人“直觉”往往是很准的,特别的女人。 有些人身上,直觉思维甚至变成一种先知能力,使他们能预知未来的变化,事先做出重大决策。相信直觉现在也被提倡,直觉是人综合的感觉,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可到,右脑在直觉的产生上发挥着绝对性的作用。右脑是高速记忆,发达的右脑记忆力十分惊人,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

(1) 开发右脑,我们成人可以常做的左侧运动 有以下内容:用左手做事,比如用左手洗脸,刷牙,用筷子,扫地,等。还可以用左手剪纸画画,用左腿进行踢跳等运动。还可以用左手进行羽毛球,排球,网球等运动。 

(2) 左右手同时写字:开始可以从比较容易的写起,数字1234等,字母abcd…d等,逐渐过渡到可以写自己的和家里人的姓名,单位和家庭地址;可以写一句话,一段短文等。

(3) 可以用左右手画画,画一些简单的,如横线,竖线,斜线,曲线等。逐渐过渡到可以画一些动植物和花草树木;还可以画一些简单的人物头像。左右手画出的图形,方向必须对应。 

(4) 图像训练:图像训练是开启右脑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 

(5)冥想和深呼吸可以锻炼右脑。锻炼和开发右脑就是使用各种适合右脑工作的方法来激活右脑,使右脑的巨大潜能得到发挥。比如想象力、创造力、记忆能力、理解力、直觉能力,以及缓解我们左脑的压力,同时有助于对我们的逻辑思维进行多元组合而产生更多的思维出路。

这些是我们成人可以训练右脑的方法,关于儿童的右脑训练也可以使用,但鉴于孩子们是处教育阶段、在学习知识中,在进行右脑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兼顾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如何训练孩子的右脑功能 如何开发利用右脑

讲到这里,还是回顾一下:你了解右脑? 右脑与左脑有什么不同呢?右脑的各种能力能基本明了了吧。无论是哪个人群,我们对右脑的开发利用,对于我们来说将会是跳跃式的进步。 重点应该放在对孩子的右脑开发利用上,这将左右着他们一生的发展,在社会上立足,会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考 网 亲子教育 频道为网友整理的《儿童心理:孩子5大情感需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被别人爱的需要

家长要经常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这样的鼓励和赞扬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帮助,同时也在孩子心中树立起“父母鼓励我做XX事”的观念。同时,对他提出的正当要求尽可能地接受并帮助解决。孩子都是单纯的,都希望自己能够被自己的父母索爱,在这个阶段,爸妈应该多让他感受到:父母喜欢我,希望我能进步。

各位爸妈不妨想一下,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爱自己多一点呢?其实这样的需要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必须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对宝宝的影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爸妈把自己的爱向孩子展现,同时避免不要说一些打击性的说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早知道就不要你了!”有时候可能是父母的无心之言,但是在小孩子听来,却是让他们心碎难受的。

2、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老是有失败的感受,他就会变的灰心丧气。因此,家长一方面应注意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宜过高,以免超出孩子的能力限度而使他受挫;另一方面,在提要求时要考虑孩子的特点,使他能够在某一方面取得进步成绩,并享受到由此带来的乐趣。当孩子有失败的感受时,父母应及时鼓励宝宝,但是要注意把握度,不要过多提及孩子过错之处,否则有可能导致孩子心里形成自卑感。

3、归属集体的需要

孩子往往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在集体中得到快乐。如果长时间独处,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压抑产生抑郁情绪。家长应该设法为孩子创造与同伴共同学习和娱乐的机会。即使孩子暂时不得不离开集体(如生病住院、放假回老家等),家长也要设法通过捎口信等多种途径,让孩子了解到伙伴对他的思念,从而让他时刻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4、自尊的需要

孩子学什么、怎么学,玩什么、怎样玩等不要由家长硬性规定,家长应明智地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去想去做,并让他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责任感。孩子一旦有了进步,则应及时作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摆脱过失感的需要 有些孩子犯了过错或经历了几次失败,就精神不振,家长此时若再盲目指责,就更容易使其形成心理压抑的状态。因此,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过失,让他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5、克服胆怯的需要

当孩子对陌生的活动产生胆怯的心理而不愿参加时,或者面对陌生人不愿说话时,家长的任务不是催逼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不幸和伤害。当孩子不小心跌倒磕破膝盖,这时家长千万不能大惊小怪地制造恐怖气氛,而是安慰他:不要紧张,血流出来还会在身体里长出来的。对孩子害怕的事情,家长要加以解释,以消除他的顾虑。

孩子太过胆怯家长怎么办?家长可以让比较内向的孩子一起嬉戏,这样能使他们主动开口。如果让这类孩子与年纪较幼小的孩子一起游玩,也可以使其消极的态度大为改善。只要让这些孩子们拥有自信,经过一段时日,自然能与同龄玩伴相处和谐。总而言之,让消极的孩子拥有自信,时日一久,自然可以改变其原有的态度,因此,与其斥责个性怯懦、消极的孩子,不如让他们拥有自信。

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动力,情感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家长心里有了孩子,孩子就愿意和家长在一起,就产生了亲切感,家长尊重、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就更加尊敬家长。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教诲,还可以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养成。

敏感的情绪

感情中有一种最早萌芽的原始感情,我们称之为“情绪”,而幼儿的感情几乎为情绪所左右。婴儿的情绪最初只有快乐和不快乐两种,其后如树分枝般地,2岁以后就有爱、得意、喜悦、愤怒、恐惧、厌恶等各种感情。

2岁儿的情绪大多是冲动性的,容易兴奋、感情起伏大;和2岁儿相较之下,3岁儿情绪就稳定多了。此时,大人便可以发现孩子的感情非常丰富且敏锐。由此可知幼儿的情绪比其他语言、智能发育得更早,他们对事物往往不加以理解而直接以感情直觉去判断。所以与其对幼儿说教讲道理,不如诉诸情感效果来得好。看见父母吵架,他们会在一旁哭泣;见母亲与奶奶之间不和,也会安慰妈妈说“今天奶奶不在真好。”

还有,他们对成人之间亲密的感情也会敏感地接受与反应。有一位母亲说这样说:“我在看一部三角关系的**时,不知不觉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而叹息流泪,想不到坐在一旁的3岁女儿也跟着掉眼泪,可真把我吓了一跳呢!”3岁儿并不懂剧情,只是被母亲的情绪感染,3岁儿就是这般的敏感。

如果双亲有困难,3岁幼儿会非常懂事,如需要帮忙他还会适时伸出援手。双亲高兴,他们也很高兴,甚至会说:“妈妈今天很开心!”

在这种情境下,双亲如果要管教幼儿或禁止他们做某种行为时,只要以不愉快的感情去刺激他即可。不过说是容易,如果真正要做却是相当难的。因为每一位父母在命令幼儿时,自然而然都会变得严厉起来;而想禁止幼儿做某件事时,又会表现得犹豫不决、态度暧昧不明。

各种情绪当中“恐惧”对3岁儿最为强烈。不曾见过的动物、黑夜或看不到双亲在身边等。都会使他们感到恐惧。“忿怒”的情绪在2岁时达到顶点,到3岁则趋于缓和,所以3岁儿较少发脾气。“嫉妒”的情绪多半由于弟妹分享父母的爱。3岁儿也较少啼器,因为他已学会用哭以外的方式提出他的要求,所以哭闹使父母心烦的情形也较少,他们已能体会双亲的心情了。

如果3岁儿若动辄发脾气的话,双亲就得好好检讨。3岁儿在“爱”、“幽默”、“美”方面的情感变得十分丰富,由于情感会随着成长而丰富,使经验的累积变得稳定、多情,所以父母必须慎重处理。

生活中有些孩子爱乱发脾气,有了情绪只知道发泄,让别人来帮他处理。这样的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差,我们做家长的要帮助他们学会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孩子也不例外。家长一旦察觉孩子情绪不稳定,那就要及时找孩子沟通,并且要态度诚恳,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倾吐出来。情绪调整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在当今社会,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觉察,管理以及调整已经成为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有些孩子大脑与控制有组织发展缓慢,进而导致生理性反应较低。所以这些孩子表达屠绪反应会特别快,同时又很将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不要直接对孩子发生情绪的事给他分析,与他讨论。可以找点他平时喜欢做的小事,例如逛个超市,买个甜品之类,他会迅速转移注意力,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之前事情在他情绪中的分量就会减轻。

首先父母要多了解孩子,在面对孩子情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轻声的跟他讲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接受。这个你可以试一试,效果非常好。和善是要对孩子很友好,很真诚,如果你想满足她,那你可以立即满足,如果你不想满足她,那你就一定要拿出坚定的态度告诉他,不可以之后就不要再动摇了,比如说今天晚上我家宝宝想做喜羊羊。

孩子的情绪与大人分不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情绪刚刚变得不好,那你可以诱导他,适当的时候可以打,如果持续了很长时间,那就得耐心的聊聊了,看看究竟是哪方面导也是两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使幼儿从小就学习运用它们。二者共同之处就是借助于刺激性较强的活动转移,分散人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消极情绪对人的控制。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婴幼儿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具有情境性、易变性、易受感染的特点。婴幼儿的两种对立情绪,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换,随着情境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幼儿晚期情绪较少受一般人的感染,但仍然易受家长和教师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加强,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扩展资料

幼儿期的儿童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往往全身心都受到不可遏制的威力所支配。小班年龄小,所以这种冲动越明显。随着年龄增长、语言的发展,幼儿逐渐学会接受成人的语言指导,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降低,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的逐渐加强。

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表露在外,丝毫不加控制和掩饰。到了幼儿晚期即大班幼儿,他们调节自己情绪表现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材料中,大班幼儿打针也怕疼,却忍住不哭,且打完针后还在小弟弟、小妹妹前表现出“不疼”、“不怕”的样子。

    感叹时间是如此的匆匆,曾经那个跟在我屁股后面的小男孩转眼间已长成了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俊朗少年。少年的长成就如同长武的冬天,是突然到来的,当你意识到他给你带来的惊异与喜悦时同时也意味着可能相伴而来的可怕的沙尘暴。他突然饭量大增,不挑食了;他突然变得易怒,敢怼你;他突然不再当你的小尾巴,出门独自和朋友玩耍;他有时表现的很幼稚,和弟弟一起玩弟弟喜欢的游戏;有时又表现的很成熟,有担当……

    当我不知如何面对这样的少年时,《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这本书如及时雨般让我如同迷雾中见到一丝曙光,拨开重重叠嶂,重新审视亲子关系中的彼此。

《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从五方面来进行深入的阐述:1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2与众不同的青少年大脑;3青少年发展的优先事项;4青少年大脑的护理;5写在最后面的话。本书讲述青春期孩子大脑的发育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大脑正在经历重要的、动态的神经升级。这个时期大脑对外界环境极其敏感,并不是孩子故意想要和父母唱反调,而是因为他们受到大脑的控制,因此,不要把孩子与叛逆之间划上等号。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生理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包括大脑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由自主的,孩子想控制情绪也很难控制。

      读完着本书,我了解了青少年大脑由三个不同的“大脑”组成:本能大脑,在危机中发挥主导作用;情感大脑,感受并激励;思维大脑,思考并推理。思维和推理是在“三脑合一”的最高部分,情感大脑是思维大脑和本能大脑之间的桥梁,思维大脑只能在合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当青少年在安全的环境中,主动想做好某事事,思维大脑才占主要地位。通过这些信息,我理解了青少年为什么容易冲动和发怒,这些负面的情绪或冲动可能是由强烈的大脑信号所驱动的。他们在努力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冲动和内在动机,所有,我们为他提供安全的环境很重要。

      在孩子青少年时期,父母应该做什么最重要?我觉得是为青少年创造合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青少年的大脑正在经历重要升级,拥有进行高强度学习的巨大潜能。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大脑对体验高度敏感,由于他们的大脑在不断发育完善着,所以他们的行为可能和以前判若两人,比如:易怒,爱无理取闹等,当孩子的情感大脑占据主导地位,思维大脑就起不了作用。所以我们要理性面对他们的改变,努力为他们创设让他们感觉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常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最近最新的想法、困惑或者烦恼等,和他们交流时多鼓励少威胁,多引导少阻止,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这本书,让我更加清楚、深入和科学的了解了青少年,也给了我如何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的一些启发和指点。这本书,值得我们更仔细地研读,青少年的大脑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作为他们的父母的大脑也要更加强大才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932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