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感隔离

什么是情感隔离,第1张

我发现我对很多事情没有感觉,逃避不好的情绪,身边的人觉得我很有亲和力,其实是我扮演出来的人设。真正对事情感知是麻木且冷漠的。我找心理师咨询了一下,他告诉我这叫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防御机制,就是情感和观念分开,对事情只有观念,没有情感,为的是在坎坷的境遇中,避免陷入痛苦的漩涡,保持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权宜之计

回避型依恋的杀手锏—情感隔离策略

当我们遇到自己难以解决并会使我们陷入焦虑的事情时,使用情感隔离,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获得一种“置身事外”的解脱感。

情感和观念分开,对事情只有观念,没有情感为的是在坎坷的境遇中,避免陷入痛苦的漩涡

这是情感隔离的成因和作用。

被隔离的情感被不会消失,只不过是一个缓冲的中介而已。

过度使用情感隔离的话,就会养成逃避的习惯没有办法进入亲密关系。

体会不到自己的情绪,也无法体会到别人的情绪就是所谓的没有共情能力。

感情中的情感隔离,形容的过程如下:

1、无人分享

两个人在热恋期的时候是有说不完的话的,吃了什么早餐,看到什么人,买到什么东西,事无巨细都想要跟另一个人分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起时间久了,激情就会慢慢的退却。可能两个人从无话不说就会变得很少交流。

即使其中一个人还有满满的分享欲,但是当她每次分享之后得不到回应之后,就会逐渐产生感情隔离。人之所以愿意分享就是因为有人可以倾听,但是当在感情中已经无人分享的时候,或许另一半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再愿意告诉你了。这就心理上的变化就会产生情感隔离,所以当你身边还有一个人愿意跟你分享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时候不要不耐烦,至少证明对方依然很爱你。

2、信任危机

产生情感隔离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信任了,在感情里面,信任是最基本的。当你对自己的另一半非常信任的时候,你是不会对他的任何行为产生怀疑的。即使他没有立刻回消息也好,没有回家吃饭也好,出去和朋友聚会也好,你都会特别的放心,在这样的模式下相处,感情也会继续升温。

但是一旦你们的感情出现了信任危机,那么就会产生很多的猜疑,就算是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回复消息,你都会脑补出一场出轨大戏,一段感情如果没有信任了,自然就会产生隔离感。双方都不愿意开诚布公的交流,这段感情就变得不再真诚,甚至会出现很多的套路。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感情出现了情感隔离,那么这个隔离就会像一道裂缝一样,永远存在。就算之后你们的感情能够得到修补,可是这条缝不会完全复原,一旦出现了任何的动摇,裂缝就会再次显露出来。

情感隔离是一种与儿时家庭经历有关的心理障碍,但并不一定只会在原生家庭里出现。如果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负面影响或遭受了心理创伤,也有可能出现情感隔离的症状。例如,有些人可能因为自闭、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而出现情感隔离症状,同样会出现情感隔离的征兆。因此,情感隔离并不局限于家庭环境,也可能与自身心理状态有关,包括不良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等。如果出现情感隔离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情感隔离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封闭自己情感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如果两人之间发生了情感上面的隔离,说明你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出现了问题。

两个人的相处能否体验到双方彼此的情感,关乎到这段感情能能否继续走下去。一段感情中,对自己的爱人非常陌生,不清楚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行动上也无法揣测对方的意图,宛如有一堵墙立在两人中间,隔绝了两个人的交流,两个相互深爱的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你们把自己封锁起来了。

每个人都有一道自己的心理防线,随着另外一个人加入到生活中,心里防御机制就会被激活,但这种防御不是敌对的,而是相安无事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抵触。生活的改变使得他变得焦虑,不知道怎么去适应新的生活,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封闭。

发生情感上的隔离,有可能是单方面个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双方共同产生的问题。不管问题出在谁的身上,需要你们共同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感情是两个人的生活,不能沿着以往自己个人的生活模式来相处,你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你个人,放在两个人身上肯定会发生冲突。

有效的沟通是缓和关系的有效方法,如果察觉到两个人产生了情感上的隔离,不妨好好聊聊,将心中所想的表达出来,沟通才能找出问题所在,才会清楚存在问题的根本,沟通也是两个人情感上的接触,通过沟通两种陌生情感的桥梁搭建起来,才有融合为一的机会。绝对不能过于在乎对方的想法从而选择忍让,这样只会让隔阂更大。

情感上的交流是稳定感情的重要条件,发生情感隔离并不可怕,只有敞开心扉,互相接纳,我们的情感就能得到交流,隔阂就会消失。

失望是一种常见的情感,但如果感受到过多的失望,可能会导致情感隔离和消极情绪。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处理失望情绪并促进情感连接:

接受自己的情感:不要试图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接受自己的情感,并允许自己感受到失望。

找到情感支持:与朋友、家人或心理医生交流,分享你的感受,寻求支持和理解。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的情感,减轻情感负担,并找到积极的解决方案。

重塑期望:如果你的失望源于期望没有得到满足,那么考虑调整你的期望。尝试寻找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思考如何调整你的期望,以更好地适应现实情况。

寻找新的活动或兴趣:尝试寻找新的活动或兴趣来分散你的注意力,缓解情感压力,并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

关注积极的方面:尝试关注生活中积极的方面,比如感恩自己所拥有的,或者关注其他人的成功和幸福。这可以帮助你保持积极情绪,减少失望和情感隔离的可能性。

总之,处理失望情绪需要耐心和积极的态度。通过寻求支持、重塑期望、寻找新的活动或兴趣,以及关注积极的方面,你可以缓解情感压力,重新建立情感连接,并促进更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你感到情感压力过大,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支持。

2年的抑郁症期间是会出现远离人群的“隔离”状态,加之此后“自我约束”关注的核心是“自我” -- 聚焦于自我的内心世界及奋斗目标,而忽略了(或不再关注)周边,进而形成了进一步绝缘状态或“隔离”状态,“情感隔离”通常的表现并不明显,也并非“有点像人格分裂”,许多女性朋友也会因此而困扰,担心自己再也无法付出情感、是无法体验爱情的另类;实际上,成长在离异家庭的生活经历,是她们普遍共有的经历,只是多数人(3岁前父母带着)自身并未觉得与父母之间的爱有任何的隔阂。

怎么办?

-- 暂时调整个人的目标,多给自己安排些业余活动,例如:多参加些心理沙龙,多结交一些朋友;春天踏青郊游,夏季户外旅行…有了个人的生活圈子,绝缘的状态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 如果自觉个人状态隐约与对婚姻或家庭的认识有关,那么也可以在各类心理沙龙的活动中做进一步的自我探索。

以上是比较好的方案,毕竟身边几位与您有过同样困扰的女性朋友,通过这些路径,现在都有了满意的感情归属。

为了使生活和谐、有意义并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左右脑协同运作是至关重要的,而大脑结构也是这样设计的。例如,胼胝体纤维束沿着大脑中枢连接左脑和右脑,左右脑通过纤维束产生交流,从而作为一个整体运作——这正是我们希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我们希望他们的大脑横向整合,左右脑默切配合。这样孩子会同时正视自己的逻辑和情绪,会很好的平衡两者,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我们的目的就是避免情感泛滥或情感荒芜,不是只有情绪泛滥会造成问题,忽视或否认情感会导致情感荒芜,和情绪泛滥一样造成一些问题。这类问题更多的发生在年龄较大的孩子身上。

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和她最好的朋友发生了争执。从他母亲那里得知这场争执在当时对她来说非常痛苦,但到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她却只是耸耸肩,盯着窗外说道:“我真的不在乎,但我们不会再说话了,因为她惹恼了我”。

她的表情冷漠而平静,但是从她微微颤抖的下唇和细微眨眼中,能感觉到她右脑非言语信号在揭示她的真实情绪。在这个时候,“拒绝”表明一种伤痛,这个小女孩处理脆弱情感的方式就是退回到左脑,退回到她贫瘠的(但是可预计且可控制)、情感荒芜的左脑。

那当遇到这样的情况,作为家人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应该让小女孩明白,即使回想起和朋友的冲突是非常痛苦的,她还是需要注意甚至尊重在她的右脑里发生的事情,因为右脑更直接地与身体感觉以及来自大脑底部的感受相连,二者共同创造了情绪。因此,所有来自右脑的意象、感觉和自传式记忆都充满了感情。伤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从不可预知的右脑觉察式的疆域中撤退,退回到可预测、可控制的左侧逻辑式的疆域,这样我们就会感觉更安全。

帮助小女孩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温和地感受她真实的感受。不能直接指出她对我们甚至是对她自己的隐瞒,也不能指出她生命中的重要之人如何伤害了她。相反我们要去感受她的感受,让我们的右脑去和她的右脑沟通。通过我们面部表情和姿态,让她知道我真的希望能够体会到她的情绪。这种感同身受帮助她去“感受自己的感受”,让她自己并不孤单——我们关心她的内心体验,而不仅仅是外在表现。一旦建立了彼此间的联结,语言对两个人来说就会变得更加自然,我们可以慢慢的进入她的心里去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后通过让小女孩讲述她和最好朋友之间的争执,并且注意她的讲述时的停顿,观察她微妙的情绪变化,我们把小女孩再次引入她真实的情绪之中,并帮助她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些情绪。这就是我们尝试既同她右脑的感受、身体感觉和意象联结,又同她左脑的语言叙、述经历的能力和相联结的过程。

一旦了解了左右脑的作用机制,我们就能明白,整合这二者将会彻底的改变互动结果,以及这种彻底改变是如何实现的。我们不希望孩子受到伤害,同时也希望他们不仅熬过生活中的困境,还能直面困难并得到成长。

当一个人退回到左脑,逃避右脑中翻涌的痛苦情绪时,他就拒绝了自己需要承认的一部分重要的自我。拒绝情感不是我们太过依赖左脑的唯一危险,我们也可能变得太刻板,缺乏对不同观点的辨别力,缺乏结合背景来理解事件的能力(这是右脑的特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8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