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坠胡在许多戏曲,曲艺的乐队中起着很主要的作用。采用坠胡作戏曲乐队领奏的剧种有:“河南曲剧”“越调”“太康道情”“河南坠剧”“安徽宿州坠子戏”“山东吕剧”“深泽坠子戏”等。曲艺乐队有:“河南坠子”“山东琴书”等。其中“越调”所用的是高音坠胡,它是在曲胡的基础上把琴杆缩短,来提高音量。只用作戏曲伴奏
在市场上能收集到的整套坠胡音响资料有(除戏曲)。马光陆的CD“豫西风情”和梁献军的VCD曲剧“大起板”。 名称乐器乐曲素材 作者
《新春乐》 曲胡 河南曲剧音乐马光陆
《庆丰收》 中音坠胡 河南地方音乐 任一平
《西北民歌》 曲胡 西北民歌 马光陆
《谁不说俺家乡好》 曲胡 同名歌曲改编 马光陆
《河南曲子牌曲》 曲胡河南地方音乐 任一平
《豫西风情》 曲胡 豫西地方音乐 马光陆
《银扭丝》 中音坠胡 传统曲牌 马光陆
《吕戏四平调》 曲胡 山东吕剧音乐 马光陆
《喜梅》 曲胡 河南地方音乐 马光陆
《运输忙》 曲胡 河南地方音乐 马光陆
《八板变奏曲》 曲胡 传统曲牌 马光陆
《家乡的喜讯》 曲胡 同名民乐合奏曲改编 马光陆 名称 乐器 乐曲素材 作者
《大起板》 曲胡 河南曲剧音乐 梁献军
《曲剧曲牌联奏》 曲胡 河南戏曲音乐 梁献军
《河南牌子曲》坠胡河南歌舞音乐高占全
《老年乐》 三弦坠胡 歌曲《老两口学毛选》 梁献军
《慢垛》 曲胡 河南曲剧音乐 梁献军
《泣颜回》 三弦坠胡 同名曲牌改编 曾和耘
《清明祭》 曲胡 河南地方音乐 梁献军
《剪尖花》 曲胡 河南地方音乐 梁献军
《苦中乐》 曲胡 河南地方音乐 梁献军
《银扭丝》 曲胡 传统曲牌 梁献军 《夸山东》 坠琴 山东地方音乐 吴永平
《八月挂花遍地开》 曲胡 同名歌曲改编 马光陆
《西班牙斗牛士舞曲》 三弦坠胡 同名乐曲改编 梁献军
《逛新城》 三弦坠胡 同名歌曲改编 马光陆
《郿鄠调》 曲胡 同名乐曲改编 梁献军
《云雀》 曲胡 同名乐曲改编 梁献军
合奏或坠胡与乐队的曲子
《喜迎门》 杨绍吕,曾和耘曲
《迎亲人》 藏东升,何化均,刘凤锦曲
《打起渔鼓庆丰收》 何化均曲
一、 拉弦乐器的分类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 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
二、拉弦乐器的特色
拉弦乐器主要指的是胡琴类的乐器,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拉弦乐器具有的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短,但由于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而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拉弦乐器的音色多变,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还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大多数拉弦乐器的琴筒用蛇皮、蟒皮、羊皮等蒙上;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 阿炳二胡除具备“音量较大、音域较宽、低音的特点”外还有连续快速演奏,擅长表现跳跃情绪的特点。
阿炳一生创作了许多二胡曲,流传下来的只有《听松》、《二泉映月》和《寒春风曲》三首。
《二泉映月》是阿炳一生的写照,它既抒发了阿炳饱尝人间辛酸痛楚,受尽欺压凌辱的无比愤懑、怨恨之情,又表达了他倔强的性格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乐曲从一声长叹开始,接下来是第一主题(第一小节第三拍——第五小节第二拍),旋律在二胡的低音区进行,情绪低沉、压抑,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郁闷心情。第二主题(第五小节第三拍——第十一小节第二拍)和第一主题构成鲜明对比,音区提高,不新向上冲击的旋律和多变的节奏表现出作者充满愤懑的反抗和不甘屈服的个性,也表达了他对旧社会的激烈控诉。 《寒春凤曲》是《二泉映月》的姊妹篇,如果把这两首乐曲加以比较,不难看出他们在曲式、句法、节奏、音调等方面都很近似。这首乐曲是4/4拍,共一百小节,近四百拍,有二十二处约一百拍和《二泉映月》相同,其实可以说同一乐曲的两种不同奏法。阿炳在这首乐曲中表现的仍然是他苦难、坎坷、抗争的一生和忧愤、悲切,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情感;在曲调进行上,多在明亮音区,显得更加活泼流畅,舒展宽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