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应该发什么心?

念佛应该发什么心?,第1张

一开始就是念头

念头是有形态的,但是没有语言的形态。语言是念头的进一步具象化。所以,只要抓对语言,那么也就抓对念头。所以,第一步都是要从语言的重复入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的时候,往往都是带有很多否定意味的,譬如我不行,这个我做不了,恐怕……等等。譬如你现在就用个否定实在是慈悲不起来。只要这个态度能改变,能把语言中这个否定的习气改掉,那也就慢慢地觉得,实际上人还是可以一点点慈悲起来的。

念头的世界要比语言的世界更复杂,能难以捉摸形态,同时也就更难控制,因为抓不住踪迹嘛。一个人可以口是心非,说一句话时,心里却有千百个念头。所以,为了加强其中某个念头,先要从此念头的语言加强。念头是因,语言是果,老是得到同一种结果,必然老是用到那种念头。

有人觉得这么做不自然,不是自己自愿去做的。实际上人所有的念头很少来自于自己,多是外缘加诸所致。所以,本来心里那些念头就都不是源于自己,也就没什么可惜的了。人当然可以有选择念头的自由,人可以“自愿”加强某些念头,同时就减弱另一些。只是,很少有人喜欢这种“自愿”,因为那意味着逆流而上,是要费劲的。

等念头逐渐控制住了,后边才是辉煌的时候。有一种比念头更精微的形态,那就是情感的意象。念头思想虽堪比光速,但还是需要距离来测度,然而情感的吸引排斥、交相辉映,却可以把同一品质的事物直接连在一起,可以说最后本是一物。所谓念佛,先是口念,后是心念,到最后就是观想佛祖的意象。然而,人的念头若是不统一,就无法调用人的情感机能。只有人把念头统一起来,才有调用情感的能量。而情感的机能会产生更大的能量。

所谓心,就是指情感。只是情感有高低,心有大小程度之分。高到极致,大而无外,涵容万物,求佛求的就是这个心。但要说到发心,起码是能自由运用情感之磁性,达到自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程度罢。否则,早上发了心,片刻就游玩去了,岂不坏哉。

回心向大是佛学术语,又云回小向大。谓不定性之人,回转声闻缘觉之小乘根性而趣向大乘之佛道。“但使回心多念佛”,不管是行善、造罪、多闻、寡闻、持戒、破戒,都要多念佛,要回到“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个宗旨上来;“能令瓦砾变成金”,能使石头瓦块变成金子,“瓦砾”就是指我们凡夫,“金子”就是指佛,善人也好,恶人也好,下智也好,高才也好,都是凡夫,都是瓦砾,都不是金子,虽然是瓦砾,如果念佛,都可以变瓦成金,可以转凡为圣,可以使得凡夫成佛。

这就是你自己的修行呢!心量不够大,妄想心比较重的缘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快速念佛:把念佛的速度加快,间隔越短越不容易开小差;

2、采用印光大师十念法念佛;

3、布施:有钱就多做财布施,譬如多买口罩送给周边的朋友邻居;没钱就做身布施,经常做好事,做义工,尤其是去寺院做义工。

4、学着禅修,尤其是坐禅、行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186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