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值得一看的,首先我们要提到金庸老先生的各种各样的武侠小说。相信很多人都武侠梦想都是开起在金庸老先生的笔下,金庸先生所写的小说《天龙八部》等,这些都是大家特别喜欢的,即便是翻拍了电视作品一样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当然对于金庸先生的武侠电视剧,我们已经看的太多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不同的电视剧。
《锦绣未央》的原著是《庶女有毒》,这本小说的作者叫做秦简,据了解,为了拍摄这部电视剧,糖糖也是下足了血本海鲜的摘下了自己的美瞳,原来我们发现即便是不戴美瞳的糖糖眼神依旧还是特别犀利的,而对于《锦绣未央》这部作品来说,也算是对得起原著了,很多人特别喜欢看,当然有很多人也是因为冲着唐嫣而去的。
另外一部不得不提的就是《甄嬛传》了,而对于这部电视剧的原著叫做《后宫甄嬛传》,而这部小说的作者叫做流潋紫。不管是职场斗争还是婆媳斗争,这就是女性修炼心机的全能宝典,对于这部电视作品不仅仅是红遍了全中国,同时还被翻译成了很多英文版本,所以由此可见,这部电视剧有多么值得大家以看了。
《步步惊心》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对于这部电视剧,也是成就了吴奇隆和刘诗诗两个人的爱情。不过对于这部电视剧来说也的确是比较虐心的,最后四爷和实施所扮演的角色最终还是没能够走到一起。不过对于这部电视剧的洗脑能力还是特别深的,真的是看一次都会有一次不同的感悟。
《何以笙箫默》这部电视剧也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对于这种言情小说本身就是很多女孩子特别喜欢看的,所以被翻拍成了电视剧作品之后自然有很多的追随者,而且这部电视剧也没有辜负原著。记得我当初追这部电视剧的时候,那真的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真的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如果喜欢的男生有了女朋友,不要冲动地去破坏他们的感情。
因为有可能面临三败俱伤的情况。男生如果和女朋友分手,和你在一起。你就因为自己的一时之快,而伤害了一个无辜的女孩子。
不仅如此,这个男生现在为了你能和女朋友分手,难保以后不会遇到另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子,到时候你也会面临同样的境地。
喜欢的男生有了女朋友,就把这段感情深埋于心底。你冲动的表白,不一定为你带来你想要的幸福,却一定会给另一个人带来伤害。
摘 要中国的民族学自产生之初就以国内各民族及其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研究本土民族和文化,成为中国民族学的一大特色。民族学者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工作,在语言、人脉关系、对调查环境的熟悉程度等方面具备先天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又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为了让民族学者在调查和研究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对这种优势及负面效应做一个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民族学者 田野工作 优势 负面效应
一、我国民族学的本土研究特色
中国的民族学属于舶来品,20世纪以后从西方传来,但是与西方民族学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民族学自产生之初就以国内各民族及其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中国的民族学一开始就具有本土研究倾向。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及林耀华先生的《金翼》等作品是早期本土民族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这些作品均在作者于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这些作品正因为其“本土”研究之特性,在国际民族学界获得了认可和赞许。本土研究,成为中国民族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色,众多本土民族学者随之诞生。这些民族学者既包括汉族也包括各少数民族研究者,由于研究的便利及情感因素,很多民族学者选择自己的家乡作为田野点进行调查和研究工作。
二、民族学者在家乡进行田野工作的优势
(一)语言的便利
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很难与被调查者进行深入交流,没有深入交流就无法获得可靠的调查资料。而对在家乡进行田野工作的民族学者来说,语言是天生的优势,可通过熟悉的语言,可以轻松地走进被调查者的生活,容易拉近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距离,能够避免很多由于不懂当地语言而会面临的种种困难,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并达到调查目的。
(二)能够建立较稳固的人脉关系,减少进入成本
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沟通手段,从民族学和人类学的意义上讲,它也是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就不能形成一个民族共有的经济和文化生活,也不可能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而没有这些共同点,当然也不能称其为民族。正因为共同的语言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同民族的人之间的交往会比较顺利,容易建立起稳固的关系。笔者身为少数民族,这种感受是极为真切的。当他们面对同民族的民族学者时,由于彼此之间具有共同的语言和民族心理素质,愿意与民族学家做相互信赖的朋友。这为民族学者在当地建立稳固的人脉关系,减少进入成本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能够将自观与他观很好地结合起来
自观和他观是民族学者在进行田野工作时,需要平衡的一对重要关系,这个关系平衡的好坏,可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所谓自观是指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他观是指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自观方法和他观方法是互补的,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在调查中运用好这两种方法,才会得出真实而深刻的见解,才会分析出表层现象后面的深层结构,才会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出来。
(四)熟悉调查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
民族学者在进入调查地区前,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首先应熟悉所去地区的地理情况,包括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物产、交通等。研究异民族的民族学者如果是第一次进入该地区,就应该通过查阅地方志等文献或向多个知情人询问的方式熟悉这些情况,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在家乡做调查的民族学者来说,一般对上述情况会比较熟悉,因此能节省出时间,将时间投入到其他更需要注入精力的环节中去。另外,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比如历史上有过什么样的重大事件、有什么重要的文物古迹、当地有什么特殊习惯、生活上有哪方面的禁忌、居住和饮食习惯如何等等,对在当地生长的民族学者而言,应该是早已了解的。对调查地区环境的熟悉,为民族学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三、“优势”可能会带来的负面效应
(一)语言的便利,使民族学者容易被自己的文化所蒙蔽
上面提到过,语言的便利是民族学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并保证调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但另一方面,对语言的熟悉,容易使民族学者过度依赖于这种便利性,而不注重观察和感悟。在田野工作中,民族学者不仅要用访谈等以口头交流的方式获取资料,也要以民族学者特有的敏感和洞察力去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与活动,在观察中得到感悟和体会,而这种感悟和体会有时会比被调查者的口头叙述更加真实。综合运用好这几种手段才能获得全面而可靠的调查资料。
(二)过多的顾虑会阻碍调查的深入进行
当一个民族学者进入异民族地区做调查时,对他来说,当地的一切事物、一切人和人际关系都是陌生的。对当地情形的“无知”会促使他对所有现象感兴趣,“求知欲”便会油然而生。因此会对被调查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他们的行为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当碰到疑点时,由于不熟悉而可对有些对当地人来说敏感的事态也能大胆提问,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但有时也会从当地人的口中获取重要收获,有助于把握问题的关键,看清问题的本质。而对当地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家族关系极为熟悉的民族学者来说,会多出很多顾虑,有些问题是不便去询问的,因此容易有意或无意地回避那些敏感性话题,这无疑会影响调查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三)易带有过度的主观性和情感性
由于民族学者对自己家乡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开始田野工作之前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会有一些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且容易过分依赖于这种认识和判断,而不愿意通过专业性的调查去检验它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如果只将调查看成是一种形式、一个简单的过程,这样会导致调查结果缺乏客观性。对人类学事业的情感是大前提,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才能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态度投身于这项事业中。另外只有对被调查者充满感情,立志要为他们做点实事儿,才会被他们所接受,获得他们的信任。每一个民族学者对自己生长的家乡的人和事充满感情,而过度的情感性往往会使民族学者无法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客观真相,只有将情感因素控制在适度的范围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四)过分披露易犯下伦理道德的错误
相对而言,被调查者对出身于当地的民族学者易表现得“宽容”,于是当被询问一些情况时,他们的表达会很自然,没有太多隐藏,尽量将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如实地告知给调查者。如果民族学者在分析和整理调查资料以及撰写 调查报告 时,不以尊重和保护被调查者的利益和隐私为出发点,不对调查内容进行适当筛选而把收集到的所有材料完全披露出去的话,其结果容易伤害被调查者的利益和名誉,犯下伦理道德错误。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学者在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工作,既有“利”,也有“弊”。笔者认为,要想克服和消除上述负面效应,首先民族学者在进入田野之前应该事先充分了解这些可能存在的弊端,为尽量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做出各种努力。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对民族学学科而言,应该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很好地指导中国民族学者在本土从事田野工作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只有在这种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中国的民族学者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不断推动我国民族学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彭文斌/问,[美]斯蒂文·郝瑞/答田野、同行与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访美国著名民族学家斯蒂文·郝瑞教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0)
[4]唐红丽人类学与民族学重在体现中国特色[EB/OL]
[5]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怎样做社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石毅本土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研究,2002(3)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最近,不自觉,就能念起《诗经》里的这句诗来。
中学时代,第一次读到它,懵懂清澈如一壶香茗的我,因着缺少了切身的情感经历,对它的体会感悟,自是不深、也是不透。直至时光冉冉、岁月悠悠,青葱的年华渐被苦涩的光阴取代,自身刻骨铭心的感情创伤,迫促我认真审视起这句诗来,也才真正读懂了它所吟叹出的沉重与无奈。
跨越千年流光后的共鸣,令我清晰地意识到,纵使物换星移、世事变迁,只要爱情不死,许多女人的遭遇,从古至今,何其相似,连版本都大同小异,只是换了个时空背景罢了。
现世生活中,多的是,悲戚痴情怨女子。她们在感情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委屈求全;纵使心里明镜似地清楚,所爱非人,那个他,不适合、不在意也不属于自己,可,她们就是放不下,死活放不下,甚而变得更加需要他、愈发需要他。于是,陷入了悲痛与虚空的漩涡里,沉溺了自己,堕落了生命,久久不得解脱。
我十分同情,也万般理解这类女子,因为曾几何时,自己就属于她们之中的一员。可,也正是因着经历了那如蝼蚁蚀骨般锥心的疼痛,渴盼心里开出快乐花儿来的我,才开始研究自己,探索自己,以求觅得救赎之方。
我曾以为,这类怨女子,之所以会像迷恋**一般,痴迷于某个“极坏”的男子,一定是因为爱之深、情之切。可如今恍然,那种痴迷的根源,其实可能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恐惧。
她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害怕孤独、害怕自己不可爱和不值得人爱,害怕被忽视、被抛弃或被毁掉。她们拼命地付出爱,希望她们痴迷的那个人能够消除自己的恐惧,然而,那种恐惧却变得越来越深刻,于是,她们就会愈加付出爱,直到为了得到爱而付出爱变成了她们生活的源动力。
一旦那个让她们痴迷付出的男人离开,那个通过付出去获取自身存在感的对象不见后,她们的世界轰然倒塌了。她们越是更加努力地付出,就越是得不到爱,越是得不到爱,就越是爱得更加强烈。如此,恶性循环。
这种被冠以“爱”名的无望挣扎,实则,已经不是爱,爱一旦变成了受苦与累赘,就真地不再是爱。
你可曾注意过这样一种现象?有些缺少父母关爱的小女孩,她们往往特别喜欢布娃娃。在吸引父母关注的尝试失败后,她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布娃娃身上,和她们玩,给她们梳头,甚至和她们说话,摇晃、安慰那些布娃娃。就像《荆棘鸟》中母亲很冷漠的小梅吉一样。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小女孩觉得自己就像那个布娃娃,她们是在用一种迂回的方式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父母的关爱。
这类小女孩,长大后,就变成了痴情的怨女子,将儿童时期对布娃娃的那种爱,转移到了那个“他”身上。
美国心理治疗师罗宾诺伍德将这类女人,称作 “爱得太多的女人” 。
这些悲苦的女子,多经历过严重的童年创伤,她们从小生活在充满不安全感的家庭中,父母关系紧张,父亲角色缺位,父母双方陷入自我的痛苦中不能自拔,给予孩子真正的关爱非常少。
这类女孩长大后,总会试图主动付出关爱来代偿自己这种幼时未得到满足的需要,迫切需要再造自己童年时期那种充满敌意的环境,并继续奋力从那些不能付出爱的人身上赢得爱,重新并再次体验那种不幸的关系,试图使之变得可以控制,以便征服那种不幸。
迫切渴望被人需要、极具牺牲精神的她们往往会被那些需要别人为自己负责或极度自私的男人所吸引。因为,和被爱最接近的,就是被需要了,所以,当一个男人显得需要她的时候,实际上无异于在给她爱。他不必是个善良的人,或给予她、关心她的人。只要他有所需要,就足以在她内心唤起过去那种熟悉的感觉,并激起她付出关爱来回应。
当我抽离出来,潜入自我心理最深深处,客观地审视自己,做了自己的观众,也才明白,在自己失败的感情经历里,那个极具牺牲精神的女孩,活得是那么卑微而又那么用力,这时候,我就真是想好好抱一抱她,好好抱一抱所有如我一般死命付出却不得爱的回应的女孩。
人生的谬论可不就在于此嘛,你越缺乏什么,就会越在乎越渴望什么,越渴望得到什么呢,反而往往又越得不到什么。
一份失去平衡的爱,就如一支步调不协调的舞,注定以散场告终。
可当这类女性试图从这种关系中脱身时,会感觉好像有数千伏的痛苦能量从在她的神经中奔涌,并在被切断的神经末端溢出了来。内心深深处的空虚感奔腾而来,绕着她卷起漩涡,把她吸进仍然鲜活的童年时期对孤独的恐惧中,她确信自己将会溺死于这种痛苦。
她们一直在用拼命付出爱的自我牺牲精神去试图克服小时候留下来的恐惧、愤怒、挫折和痛苦,要她们退出来,就意味着放弃一个寻求解脱、纠正所受委屈的机会。
于是,失去爱,就等于堕入了地狱。
这种如堕地狱的感受,我亲身体验过,中文系出生的我,也深知,文坛上才情甚高的女子,一生感情流离、无枝可依,她们更是经历过,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
“女人的身体跟着心走,心跟着男人走,而男人却跟着情势走,男人总是在女人最需要他的时候消失,女人永远得学会自己独立面对大时代的悲剧。”
广告界的灵感缪斯李欣频在评论三毛以张爱玲和胡兰成为原型创作的影片《滚滚红尘》时,如是写道。
这段影评,贴切地描写出了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悲剧感情。说悲,自然是对张爱玲而言。
40年代,上海滩最富才华的才女张爱玲,24岁时嫁给了长自己14岁的胡兰成。追求张爱玲时,胡兰成尚有家室,届时任职汪伪政府。张爱玲排除世俗的流言蜚语,与胡兰成坠入爱河。恋爱期,在赠送给胡兰成的照片后,她曾写道,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但后来的故事证明,张爱玲确实将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只是,她千疮百孔的心里,却始终未能开出花来。
已是二婚的胡兰成,抛弃了妻子,1944年8月,与张爱玲结为夫妻。他们的结合,没走法律程序,仅有一纸婚书为证,其上写着,“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1944年末,时局动荡,汪伪政府岌岌可危,胡兰成到湖北接编《大楚报》,两人开始分居两地。多情的胡兰成一到武汉,似乎全然忘了上海的妻子,很快与汉阳医院17岁的护士周训德如胶似漆,并在其爱母的坚持下,结了婚。1945年3月,胡兰成回到上海小住,将小周的事儿告诉了张爱玲,张爱玲的心深深刺痛,但因为她依旧爱他,因而选择了默默承受。
1945年,日本投降后,供职汪伪政府的胡兰成成了汉奸,为了躲过迫害,他从武汉逃奔浙江温州高中同窗。很快,竟与同窗的庶母范秀美产生了感情,陷入爱河,两人在人前开始以夫妻相称。刚离开张爱玲、周训德的胡兰成,此刻又与范秀美在一起,可见他的滥情!
半年未与胡兰成见面的张爱玲,到温州寻找胡兰成,迎接她的是致命的伤害,三角关系令她痛不欲生,自己反倒成了第三者。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她叹口气道: “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已经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纵然,心伤至此,张爱玲还是保持着与胡兰成通信,并在经济上接济胡兰成,只因怕他在流亡中受苦。1947年,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绝望的张爱玲总算下定决心,给胡兰成寄来诀别信,他们的感情终是划上句号,但随信,张爱玲却还给寄了一张30万元的支票。她的稿费。
结束了与胡兰成的感情,张爱玲的心已经枯萎了,后来辗转日本、美国,始终不曾收获幸福的爱情。
萧红曾说过,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
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也是智商极高,情商极低的“第一苦命女子”。
反抗包办婚姻,14岁,拒绝与汪恩甲成婚的萧红,17岁时,选择了与已有家室的陆振舜婚外同居,成为惊世骇俗之举。扛不住社会舆论的陆振舜最终抛弃了萧红。走投无路的萧红回到了包办婚姻对象汪恩甲的身边,终是受到汪家嫌弃,怀了身孕,仍被汪丢弃。
“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呵,春天来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26岁的才子读到萧红的这首小诗,被深深吸引与打动,他接纳了21岁怀着身孕的萧红。两人开始了一段喁喁私语、朝夕暮处的甜蜜时光。
只是,萧军成了萧红最深的爱恋,却也成了她最大的痛苦。她将他视为自己生命中的最大依靠。可自负傲慢、感情粗疏、性格暴躁、用情不专的萧军,哪里可能为她停留。萧红的寂寞与懦弱、优柔寡断、百依百顺、委曲求全的性格,只能加速他对她的厌倦与嫌弃。
很快,萧军就与一名叫陈涓的女子发生了感情,萧红萧军之间冲突日益加剧,争吵日益激烈,性情暴躁的萧军经常拳脚相向。
1938年,两人分手。这时候,萧红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伤痕累累的萧红,认识了东北的另一位作家端木蕻良。端木儒雅性格比萧军温和,似乎也比较体贴,能给她踏实感,这让疲惫的萧红有了想尘埃落定生活的想法了。两人很快结婚。
我想,此时被伤透了萧红,与其说是爱端木,毋宁说是想找个依靠,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可男女情事上一再犯错的萧红,又一次做出了错误选择。端木属于依赖性非常强的男人,家里大小事情都要萧红来扛,而萧红的身体本来就不好,此后更是每况愈下,这些琐碎的事情不能不让萧红觉得厌烦。
两人婚后不久,日军轰炸武汉,端木蕻良留下大腹便便的萧红,一人前往重庆。萧红历经磨难到达重庆, 1938年年底,萧红在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不久即夭亡。
1942年,年仅30岁的萧红,在香港的一家医院里永远没有醒过来
念大学那会,读张爱玲,读萧红,没有将其悲苦的感情经历,进行过分析,最近思考渐多,重新审视,猛才发现,她们二人,实在是典型的“爱得太多”的苦女子呢。
无独有偶,两人都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中,童年都曾遭遇过严重的心理创伤。张爱玲的母亲,是新时代的女性,很早就抛下张爱玲前往英国。母亲走后,抽吸鸦片成瘾的父亲娶了二房妻子,可是后母对张爱玲恨之入骨,甚至将她囚禁暗室多日。听顺后母的父亲,曾扬言开枪打死张爱玲。
而萧红的童年也没有好到哪里去,9岁时,母亲姜玉兰病故,留下萧红与3个弟弟。去世当年,张廷举便续弦。张廷举对萧红一直非常冷漠,就更别说给予她父爱了。
张爱玲一生在追寻童年缺失的爱,萧红又何尝不是呢。她们具有爱得太多的女人所有的特点。
她们的内心充满恐惧,为了爱,容许别人肆无忌惮地践踏自己、伤害自己,却不敢反抗,因为害怕再次经历儿时那种被忽视、被抛弃的经历。她们爱过全世界,却就是从来没有真正爱过自己。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也好想抱抱这两位苦命的女子。
于是,开始思考,究竟该如何寻求救赎。
年龄太小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清楚怎样照顾别他人,而不是我们自己。我们假装比真实的自己更加强大,更勇敢,更成熟,需要更少的同时,对自己的爱的关注和安全的需要,却始终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学会了否认自己想要被人照顾的渴望,不承认自己恐惧痛苦和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长大后,我们很容易就做起了打小就已轻车熟路的事儿——不遗余力满足他人的需求。我们会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个自私的一味索求我们付出的男人身上,并希冀通过自己的付出,不管是物质还是肉体上的,去满足他们表层的需要,也同时暂时填补自我深层的缺失。
我们被父母忽视太久了,长大后,急需被人所需要,不管对方好与坏、优与劣,只要他需要我们,我们就会选择和他在一起,并希冀通过这种付出,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说夜里有一个近视的人丢了钥匙,便在路灯下寻找,另一个人走过来想帮忙找钥匙,问他,你确定钥匙是在这里丢的吗?那人回答,不确定,但灯在这里。
就像故事中的那个人一样,因为童年时缺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爱,诸如张爱玲般的缺爱女子,之后颠沛流离的一生,都在拼尽力气渴望找回它,但她们却不是在最有希望的地方找,而是选择了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找。
那个最有希望的地方,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一度,我也不知道,而张、萧尤其不知道。
因此,是时候“自私”一点,先好好爱好我们自己,培养自己想要发展的任何地方。
因而,需要勇敢地断舍离。可,这对于习惯了以付出作为自我存在价值的我们,却又太难。
我曾在感情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害怕清晨眼睛睁开的那一刻,那一刻,我的内心空虚而茫然,我怕面对新的一天,因为找寻不到支撑我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过早成熟起来,家早已成了回不去的荒原,我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份死命付出的无望感情里,长达4年之久。它的结束,给我判了死刑。
这种空,是很多爱得太多的女子离开一个人后,都曾经历过的感受。因为过去很久的日子里,她们可是全凭那份飞蛾扑火般的执着付出,证明着自己还活着。
要勇敢地欣然接受这种空虚感。面临心中那股巨大的空虚感,我深知,有时候,这种空虚很深,深到甚至能够感觉到风吹透了心中空缺的地方。要让自己感受这种空虚,并要明白你不会总被这种感觉吞没,而且通过保持平静并感觉它,你就开始明白,自我接受的那种温暖感觉。
除非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幸福负起责任,我们就不是完全成熟的人,而是在承认躯壳内的一个依赖他人的、恐惧的孩子。
关注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意味着要积极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们太久时间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取悦对方身上,并将他当成了我们的一项事业,那么,是时候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好好瞧瞧自己了。有多少事,是你自己一直渴望去做,而又没有去做的呢?又有多少事儿,是你自己特别擅长去做,而没有花心思去做的呢?列下一个清单吧,一件一件去完成。
培养我们自己,还意味着去冒险 :去到一个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去结识一些你从来不曾认识的人,去读一些你从来不愿读的书,去吃一些你从来没有吃过的食物生活真地可以过程像瑞士自助餐一般的丰富,只要你愿意。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没有我们,谁都可以照样活下去,而同样,我们离开了任何人,也能够活得精彩纷呈。
我们唯一能够真正改变的,只有自己;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还是只有我们自己,那么,别的,就交给上天去安排吧。
放开身边的人,让他们去过自己的生活。
之所以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我自己正处竭力治疗“爱得太多”的病症的路上,诸多感想,想与朋友们分享。
可就算永远不会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红尘漫漫,能渡我们的,从来就只有我们自己!
备注:本人配图来自**《滚滚红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