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
1、校内正视途径,涉及教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及课外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等
2、校内非正视途径,涉及学生友谊团体、校园文化氛围等
3、校外正式途径,涉及校外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群文化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
4、校外正式途径,涉及邻里,非正式社会、文化团体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可以说,我国德育是一种涵盖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大德育”。然而,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觉悟的提高,各属于不同层面的问题,其过程机制相差甚大,不能以一样的手段、方法,通过一样的途径,遵循一样的原则,来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
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导向性原则
疏导原则
德育原则有哪些?
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导向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
3、因材施教原则: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施教,针对个人特点与道德状况有的放矢加以教育,针对地区。
4、知行统一原则:在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意组织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具有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5、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要组织和建设好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通过个人影响集体。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自我计价,自我教育。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对每个学生个体的教育要一致和前后连贯;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中小学的德育原则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是他们言行一致。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摺叠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中西各国的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人们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在中外教育史上,许多教育家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代表一定的阶级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德育原则。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丘很重视循循然善诱人" (《论语·子罕》);对人不仅"听其言",更重视"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而且采取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等原则。孟轲特别强调意志的锻炼和培养,主张一个人要有作为,须经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的刻苦磨炼。荀况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提出"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以"防邪僻而近中正"(《荀子·劝学》)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中国古代德育的重要原则,《学记》早就指出"禁于未发之谓豫"。后来(见程颢、程颐)也说"以预为先"朱熹主张知先行重,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语类辑略》)王守仁在儿童教育方面,要求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性情,像时雨春风之于花木一样,"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颜元、戴震等反对宋明理学,都强调实行、实用等实践原则。
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很重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他针对当时诡辩派的言行不一,崇尚空谈,提出了"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主张心口一致,表里如一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美德",但他反对教给学生现成的道德知识,主张通过师生问答、争辨,启发学生自己从问答中得出结论,作为德性涵养的原则。17世纪英国教育家J洛克提出"自然后果"原则,强调受教育者在自己的行为后果中自动对行为加以调节,反对教育的外力干涉。这条原则,后来被法国思想家J-J卢梭、英国教育家 H斯宾塞和义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所采用。18~19世纪,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倡导爱的教育,他在《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里描述葛笃德本着"慈母之心"教育孩子,使儿童受到感动。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提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称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0世纪,美国教育家J杜威强调从学校的社会化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反对设定道德课程进行直接道德教学,主张德育中批判的、探讨研究的精神,强调在教学中发现什么是正确的,而不是习惯于一套已知的道德原则。杜威的这个思想,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校中的德育仍产生著影响。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提出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以及结合生产劳动进行教育等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学校进行德育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中国现在学校德育的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德育的性质、任务,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教育史上有益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力求反映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现在教育界比较公认的德育原则有:共产主义方向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集体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影响连贯性和一致性原则,以身作则原则等。
德育原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整个思想品德教育的始终。德育原则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将随着人们对德育过程规律认识的加深和教育实践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和发展。
学校的德育原则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对学生的德育要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联络起来。
这一原则体现了我国德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德育原则的根本标志。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原则,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阶级性质和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要求,是学校进行德育的政治方向和根本保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沿着共产主义方向前进,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这一原则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 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其次,教师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具有科学性。一方面,教师要以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再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结合时代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后,要把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方向的教育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知行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际锻炼,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的人。
理论联络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知行统一是这一原理在德育中的具体应用。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们的正确认识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品德构成的要素中,知和行是最基本的要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没有正确的认识,行动往往是盲目的,甚至会出席错误的行为,而正确的认识如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言行不一。只有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理论和道德规范。使学生能对社会、对人生、对道德有一个正确的看法。掌握明辨是非的标准,以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其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训练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中包括学习实践、生产劳动、社会公益活动、文体活动、科技活动等。使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增加情感体验,磨练意志,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教师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对学生影响非常大,教师以身作则,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教育学生,能比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的言行一致,对学生知行统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正面教育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从提高认识入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这一德育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要求。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的主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性人才,而不是驯服的奴仆。同时,这条原则也符合对中小学生教育的特点,在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时,不能靠压服,更不能讽刺、挖苦、体罚学生,而要耐心细致地正面说理,要更多地采取积极引导的方法。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的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坚持正面启发,积极疏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要以正面的榜样和事例教育学生。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最后,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处于发展中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大,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必须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把耐心说服和合理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力。
摺叠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尊重、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他们的人格,信任他们的力量和能力,相信他们能够自力自理;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人都具有自尊心,只有受到尊重和信任,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从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中增强了自信,从而成为思想转化的内部动因和催化剂。如果对他们不尊重、不信任,而是歧视、侮辱、压制,那么就会造成学生"视学舍如囹圄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因此,尊重、信任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教育态度问题。
教师只有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尊重、信任学生必须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热爱、尊重学生,必然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爱中有严,否则就会变成娇宠护短,放任自流;严格要求,必须以尊重、热爱为前提,严源于爱,否则会变成无理、无度。因此,严格要求与热爱、尊重是相互联络,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不可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教师要热情关怀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因为尊重、信任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用爱心来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教师只有热爱、尊重、信任他们,才能激起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使他们不断进步。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适当。要求合理正确,是指要求要合乎道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合实际令人信服;要求明确,是指德育要求易于被学生掌握,便于记住和履行;要求适当,是指要求严得合理,是学生可以做到的。如果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是无理要求,都会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坚持贯彻到底。在贯彻执行对学生的各项要求时,要督促学生完成,不能迁就、姑息、朝令夕改和放任自流,否则各种要求就会失去教育力量,教师也会失去教育威信。
集体教育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物件,也是教育的主体,良好的学生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
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共产主义接班人,共产主义的道德核心是集体主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必须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来实现,集体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最佳环境。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集体教育原则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教育作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教师要确立集体的奋斗目标,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积极指导学生开展集体活动,以形成健全的班集体。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教师要把集体当作教育的主体,先向集体提出要求,然后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体,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并通过学生干部,把教师的教育意图转变成集体的要求。同时,要让每个学生参与集体的活动与管理,增强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集体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最后,要处理好学生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师要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要在集体教育的基础上,抓紧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在集团中,既有集体的活动与交往,又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和个别活动,使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中,要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在于他们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即积极的战胜消极的,正确的战胜错误的。当然,这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以自身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矛盾的转化,促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缺点、落后的因素转化为优点、进步的因素。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全面了解和评价学生是正确教育学生的前提。对学生既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他消极的一面,无论对优秀学生还是后进学生,都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发扬长处和克服不足,使他们健康地发展。其次,长善救失,因势利导。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巩固发扬自身的优点来抑制和克服自身的缺点。教师的责任就是积极地创造使学生向优点方面转化的条件,使优秀学生更先进,后进学生不断努力进取。特别对后进学生,更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促使他们向积极的方面转化。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修养水平。学生的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教育,但主要靠他们的自我教育、自觉努力。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善于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善于自觉进行反思与反省,严于解剖自己,开展必要的思想斗争,自觉进行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中,教师应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并且有计划、有步骤、系统连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首先,要统一学习内部的教育力量。按照德育任务,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其次,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各方面加强联络,共同讨论研究教育学生的问题并取得教育要求上的一致性。最后,要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一是导向原则;
二是疏导原则;
三是因材施教原则;
四是知行统一原则;
五是集体教育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六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七是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八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九是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简述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1)保护作者权益原则。保护作者权益既指著作财产权又指著作人身权,作者的辛勤创作是整个社会文学艺术和科学进步的源泉,加强对作者权益的保护,承认作者对其作品理应享有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正是为了保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增加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
(2)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传播连线作品的创作和使用,传播虽不直接创作作品但仍需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对它的法律保护在复制技术发展使得侵权极为便利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著作权法第四章明确规定作品主要传播者的权利即是鼓励优秀作品传播原则的直接体现。
(3)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当今作品都是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虽然可以视为作者的人格标志和财产权利,但更是整个社会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任何人包括作者都不应对之绝对垄断,以免妨碍全社会文化、艺术和科学事业的整体进步。。
(4)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原则。 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所有文明国家实施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目的。虽然著作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但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版权贸易的扩大,许多优秀作品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加强国际著作权的协调,在尊重各国国情的前提下尽力促使各国著作权保护水平基本一致就显得尤为重要。
筛选的主要原则有哪些1/5
1决策的原则
决策原则是指决策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和行为准则。它是科学决策指导思想的反映,也是决策实践经验的概括。领导决策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是多种多样的,如决策过程中的悲观原则、乐观原则、最小后悔值原则等等。但是,就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而言,有许多是共同的,这些一般原则主要有经济性、系统性、预测性、可行性、灵活性、民主性等原则。
2/5
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就是研究经济决策所花的代价和取得收益的关系,研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领导决策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且要把经济效益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较小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取得最大的成果。如果一项决策所花的代价大于所得,那么这项决策是不科学的。
3/5
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也称为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决策物件视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协调系统中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使系统完整、平衡。因此,在决策时,应该将各个小系统的特性放到大系统的整体中去权衡,以整体系统的总目标来协调各个小系统的目标。
4/5
4预测性原则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预测是由过去和现在的已知,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来推知未来的未知。科学决策,必须用科学的预见来克服没有科学根据的主观臆测,防止盲目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对未来后果判断的正确程度,不知道行动后果如何,常常造成决策失误。所以领导决策必须遵循预测性原则。
5/5
5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手段,寻找能达到决策目标的一切方案,并分析这些方案的利弊,以便最后抉择。可行性分析是可行性原则的外在表现,是决策活动的重要环节。掌握可行性原则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制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决策本身目标系统的制约。可行性原则的具体要求,就是在考虑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性、选优性、合法性的研究分析。
一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背景 1.诺丁斯生平 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女,生于1929年,是一名教育家、哲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根据吉利根出版《不同的语言》做进一步哲学上的概念分析,建构出《关怀伦理学》。
她的主要著作包括:《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观点》(1984)、《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1992)、Justice and Caring(1999)、《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2002)、《培养道德的人:以关怀伦理替代人格教育》(2002)等等。
2.时代背景
诺丁斯的关怀德育论出现在后西方社会,所以她的思想明显受到了后现代理论范式的影响。后现代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概念家族,其核心概念有解构、去中心化、去主体、多元、反对单一视角等。诺丁斯对现有课程和教育评价体制漠视学生的巨大差异深为不满,在后现代社会背景的影响下,诺丁斯提出“必须有一种广角的教育引导所有的学生关怀自己,关怀自己身边的人们,关心人类,关心植物动物和思想。”这样定义的道德生活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3.理论基础
诺丁斯的关怀思想是亲人本主义传统的。对师生关系的重视、将关怀理解为关系性而非个体美德、关注学生对教育关怀的感受与反应,这些正是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突出特点。
现代哲学中,诺丁斯讨论最多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政治哲学。罗尔斯的“正义感”直接启发了诺丁斯重新审视“在意”,以此概念为纽带,诺丁斯才扩展她的“关怀”及至公共领域,才使“关怀”成为私人和公共两个范畴兼顾的伦理学体系。在教育学背景中,对诺丁斯启发最直接的无疑是布贝尔。诺丁斯在《教育哲学》一书中坦言布贝尔对她形成关怀伦理学具有直接影响,并多次引用布贝尔的“我――你”关系和讲故事法。诺丁斯非常推崇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
二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内涵和特征
1.关怀的范畴
诺丁斯指出“caring”是出于爱、责任、道德理想,因此是一个价值性术语。有否价值性被舍勒用做区别“伙伴感”和“爱”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诺丁斯将“caring”的论述重点放在伦理性而非自然性上,即“ethical caring”基于并高于自然性的“natural caring”,同时,她强调“caring”的行动性,而非隐而未发的意向性。
诺丁斯不同意塑造人们常识观念的《牛津大辞典》将关怀定义为移情,原因在于移情具有投射性,而关怀的首要环节是接受对方。所以,关怀性同感是和对方一同观察感受,这样关怀者在关怀的过程中就成了“duality”,即二位一体的人。
当诺丁斯在中正大学演讲后,研究者问,为何在她书中所读到的论点都是强调女性以关怀为主、男性以正义为主,且所举的例子也都显示是以性别作为区分。她的回答是:When there is a new point you want others to listen to and then you should on a stronger position to state it Actually I don’t mean caring is women’s and justice is men’s
那么依据诺丁斯的说法,她一开始强烈地宣称是为了在由男性主导的伦理学中引起他人对女性经验、声音的注意。诺丁斯认为真诚的关怀应该是出于自身的善意志。关怀是对自身的一种真诚的关怀,之后到对他人的关怀引出道德自己。
诺丁斯继承Gilligan关怀的观点,认为传统道德哲学重在探讨道德判断及道理推理,但这似乎并不是探讨道德事件最佳的开始点。因为一开始就对道德事件做出规则、定义及示范,则无法分享做道德推理判断时所产生的想法。因此,诺丁斯提出“关系是存在的基础,关怀是道德的基础”作为其关怀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2.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内涵
第一,道德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内尔•诺丁斯提出关怀德育模式的本质即关怀。德育的根本是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爱”人,学会感恩。诺丁斯提出,关怀不是盲目的,尽管关怀不是功利主义者,然而关怀无疑也是讲效果的。关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一种生命状态,而不是一套具体的行为方式,也不仅仅是人的一种美德或个人品质,它是指向双方的。
以关心为核心的道德人生应该成为教育的主要追求,培养关心型的人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在目前的生活中,人们对关心的需求尤其迫切。诺丁斯认为,一向合乎道德的教育政策应认同人类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应教育学生尊重一切诚实劳动,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关心他人。因此她主张把关心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关心作为教育的首要道德目的,以此培养出一个关心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
第二,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是榜样、对话。榜样在关心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关心,不是用语言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建立的关心关系来向他们表明关心是如何进行的。只有体验过关心的学生,才知道什么是关心。榜样是教师对学生有示范作用的一种承诺,教师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必须有专业的警觉才行。
诺丁斯认为,对话在学习中如何创造并维持亲密关系是基本而重要的。对话是培养和完善关心这一道德理想的重要途径。它并不仅仅是交谈,而是对开始未定的事情的真正的探寻。学生每天应至少有一段和成人对话或互相探索的时光。在对话中,老师要教导学生如何接纳感情。
二是实践、认可。诺丁斯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要实践关心,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关心能力。学校应让学生无偿地参加定期的服务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实践关心,培养关心的技能和态度。要想使关心实践起到理想的作用,首先要把教育看作一项所有人参与的事业;其次取消目前的奖惩制,避免学生可能会为荣誉而竞争关心。
认可指的是对优秀者的肯定和鼓励。认可不是为学生树立一个单一的理想,而是从学生身上识别出一种更好的或至少是可接受的、潜伏着的东西。教师在认可学生时,并不是只说学生的好话或只说学生爱听的话,而掩饰过错,变成溺爱或放任,而是看清其所掩藏的真实心意。诺丁斯指出道德理想是非常脆弱的,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去呵护培养。要发挥认可的实际功能,善于与学生对话,以及把握对学生关怀实践的时机。
3.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特征
第一,以女性思维为视角的关怀德育论。吉利根(carol Gilligan)以心理学立场阐述关怀伦理学之后,诺丁斯以哲学和教育学为关怀伦理学作理论建构,而其中关怀伦理与以情意为主的论述,已成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核心。
诺丁斯在1999年出版的《正义与关心――探讨教育的共同基础》一书的导言中她写道:“妇女总是将自身置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下,表现出自信的人的责任感。她们常用‘关心’一词说明她们的行为,并从关心者的角度处理道德问题。”诺丁斯所要论述的关怀伦理学就是类似于母亲的声音,从特性和本质上说是不同于以往以“公正”、“正义”等为特征的理论。她的理论不是传统上体现一系列普遍的道德判断的伦理理论,而是注重关怀、注重情感的。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中重视关怀、情意、差异中的公平对待等,这些都是女性主义者在各种论述中重要的取向。诺丁斯认为道德实践的根源要重新定位,而以女性经验为出发的关怀伦理学,让大家都能以一颗更为宏观的心来看待道德教育。
此外,诺丁斯选择了以关怀为出发的母亲语言,以女性经验出发,将表象层层剥落后,探究其核心关系。一个关系的形成包括两方面,诺丁斯将关系的两方命之为关怀者(one-caring)和受关怀者(cared-for),这个策略的使用是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启发。诺丁斯引用鲁译的话说:女性主义呈现出善恶价值观的根本改变。女性主义神学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运用经验原则,而且在于运用女性的经验。女性体验中最大的善就是关怀。
第二,通过关心实现的道德教育。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我们需要被他人关心。当一个人处于婴幼儿时期,或者病痛或者衰老来临之际,这种需要显得尤为迫切和普遍。我们接受关心,生活在关心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之中。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被关心几乎是普遍人类愿望。学校里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关心,他们不愿意被视为数字,不愿意被视为像方程式一样的东西。
而教育最好围绕关心来组织。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或与自己没关系的人等等。关心伦理学是以需要和反应为基础,他对许多传统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学的理论前提构成挑战。它有自己独特的核心,并不将关心仅仅视为一种个人化品质。在道德教育领域里,关心伦理强调动机,从而向道德教育中推理的权威地位发起挑战。诺丁斯关心一方的作用,它是一种关系伦理。
第三,以家庭为起点的道德教育。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关系即是道德生活的开端。在一个充满支持和鼓励气氛的环境里,孩子们学会如何适当回应他们所依靠的人给予他们关心,进而发展关心他人的能力。诺丁斯认为,要充分讨论道德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和家庭便是核心。
母婴关系是最初的关怀。在每一个关心的接触中,母亲是关心者,婴儿是被关心者。但婴儿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他有各种反应,这些反应是对付出关心的人最好的奖赏。如果婴儿不能正常地做出这些反应,母亲们肯定会灰心丧气。为什么会有一种家庭比另一种家庭好?有一种家庭不强调义务概念,而是指导孩子如何回应他者的需要,并珍视他者对其责任感的回报,为什么我们更欣赏这种家庭?究其原因便是儿童一旦懂得他回应的需要会带来快乐,至少是积极的影响,其人生便可能幸福。
诺丁斯在始于家庭中说道:我不想将平常的家务劳动浪漫化,也不想抬高对孩子的关怀。更多的危险在于我们看不到真实存在的快乐。在最佳的家庭中,人们能得到关爱,并可以享受自己身体的快感。家庭应该教会孩子体验,尊重孩子的自由,促使孩子发展,让孩子懂得接受关怀并能关怀别人。
三 诺丁斯关怀德育论的实践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对德育价值的认识一直有失偏颇。德育常常被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统一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德育应有的人文关怀价值被忽视了。另外,当前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的环境,人们对道德的冷漠使道德教育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诺丁斯从伦理学层面对关怀伦理学进一步系统化和理论化,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围绕师生关系中的关怀以及“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对整个教育领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诺丁斯认为道德情感高于道德认知,认知是为情感服务的,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因此,应把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目标。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并在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因此,我们在进行道德情感教育时:第一,在德育的目的上,既要注重德育的工具目的,又要重视德育的本体目的。第二,在德育的内容上,不仅要注重感知、概念、判断、推理及逻辑认识和实践能力等理性因素,更要关注情感、灵感、需要、信念等。第三,在德育的方法上,采用母爱的关怀模式,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不仅要在正规的课程中进行情感教育,还应把它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和理解的“我――你”关系,增强德育的情感性和生命活力。第四,在师生关系上,改变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建立一种“我――你”的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给学生以充分的爱、理解和尊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情感。
另外,在培养学生学会关心时,应注意师生间建立一种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学生先作为一个会反应的被关心者,然后在与教师的互动过程中学会关心,最终成为一个关心者。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关心的机会。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具有关心性质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关心、实践关心。同时,不能只靠学校的力量,而是要全社会来合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侯晶晶关怀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63
[2]诺丁斯著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余天龙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徐诗晴诺丁斯关怀伦理学及慈济大爱理念会通之探究慈济大学教育研究所�士�文,2004
[4]诺丁斯著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侯晶晶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王亚琳母亲的声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6]关怀伦理学与道德教育――Nel Noddings思想之初探https:// www省略/P-10815137html
[7]王静生命关怀:德育新视角[J]教育教学研究,2008(7):91
[8]关怀伦理学相关理论开展在社会正义及教育上的意涵[D]第二届台湾教育社会学论坛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办
[9]侯晶晶、朱小蔓诺丁斯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4
[10]李守彪关怀型德育师生关系的建构――诺丁斯关怀德育模式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报,2008(1):93~95
〔责任编辑:李锦雯〕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坚持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摆脱现行以课堂为主的单一化的教育教学模式,树立大德育课观念,教学与教育并行,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 德育课教学 有效性 一般说来,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发展的。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顺序可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操、锻炼意志、训练行为、培养习惯。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恒,导之以行”。德育课课堂教学主要解决道德认识(观念)的问题,而其中大量的工作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甚至在以后的人生实践中完成的。因此,中职德育课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必须树立大德育课观念,走出课堂,实现开放式的立体化教学。为此,我认为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坚持“三个结合”。 一、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德育课主要是通过系统的传授知识,来指导学生的人生实践。教学中,理论学校实践时,只能涉及到学生共同的一般性的问题,而对学生的个别的特殊思想问题比较难以触及。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转化,则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小则影响课堂教学,大则产生破坏性,有的甚至会发展成为“害群之马”。因此,课后就需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做大量的细致的思想转化工作,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中职生在性格上表现出开放性,使他们愿意也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互相传递信息,但这更多的是在同伴群体中。中职生尽管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但总觉得应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家长和老师不可理解或不关心的,所以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话天然告诉家长和老师。但是,在心理咨询,很多学生却真诚地告诉心理咨询人员很多平时不会提及甚至羞于启齿的问题。这说明,他们的内心是想寻觅心理支持的,他们需要真诚的理解、关爱、呵护和帮助。因此,在教学之余,老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聊天、谈心,发现情况及时解决,会收到不同程度的教育效果。 我在所教的班级中,通过让学生写周记的办法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鼓励他们在周记中说心里话,诸如对上中国、友谊、恋爱、就业、升学、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人生价值以及对学校、老师、同学的看法和想法等。对于学生的周记,我都认真阅读,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他们以课堂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思想疙瘩。共性问题,利用课堂教学处理,特殊问题个别教育。例如,抽烟喝酒的有所收敛,陷入早恋的有所认识,与父母教师矛盾尖锐的有所缓和,沉溺上中国游戏的有所清醒。 在一件偷窃事件的处理中,及时找当事学生谈心,与他一起分析养成了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就会变成大盗窃犯,并趁势分析偷东西的危害性,并鼓励他及时改正错误。通过个别教育对犯错的学生能大胆地说出事情的过程,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地向当事人道歉,消除了同学之间的隔阂。当然,对于个别教育,深入细致的教育方法尤为重要。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把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做到入情、入理、入身、入心。 个别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别需要,既有知识、技能学习方面的需要,也有情感、意志、个性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更直接、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而且更有效。因此,课后个别教育是德育课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整个德育课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德育目标存在如下问题:
一、德育目标大而划一,没有形成明显的目标序列,缺乏针对性。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在德育实施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大而划一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还会产生另一个后果,就是容易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做,知行脱离。
二、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并未真正参与。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的。虽然国家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有决定和颁布学校德育目标的权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积极、实际地参与,它的实际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为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的积极参与,容易导致中小学德育目标脱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社区道德需求的实际,成为华丽或颇具诱惑的词语堆积成的花瓶,也容易导致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的消极甚或是抵制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积极性的调动。
三、德育目标对学生个人的生活幸福、情感强调不够。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仍然以社会本位为主,对个人生活幸福、情感等强调的不够。
四、德育目标对学生民主品格、国际意识与对社会、国家的理性批判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强调不够。德育培养目标无疑最能体现德育甚至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取向,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尽管体现了时代的部分要求并加强了现实针对性,但仍显不足,表现在:
1、在目标表述中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对青少年学生的民主品格、民主精神的素质要求,而只是空泛地提遵纪守法等,这无益于民主公民的培养和整个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2、德育目标对学生的国际意识(视野)和对社会、国家、民族的道德理性反思和批判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德育目标在高度强调国家、民族认同以及增强民族自豪感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对人的国际意识、多元文化意识等的培养和对本民族、国家历史的道德理性反思与批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的地位不高
具体表现为:第一,德育在学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况,德育随时都要为升学让路,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的经费不到位等;第二,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
(2)德育内容滞后,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质改革的推进,商品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然而德育内容显得
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
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
德育的本质是灵魂的教育,它不仅塑造人的行为,还要培养其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灵魂。但是现在的德育工作往往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期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盛行
当前,德育形式化主要表现为德育量化的滥用,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比如做好事加分,做坏事减分,年终评定,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
德育包括下面这些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和整个上层建筑之中,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
2、理想教育: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3、集体主义教育:长期以来,人们凭直觉认为,私的概念是具体的,个人主义的定义容易理解,即是私利,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对此讲得也比较透彻。而公的概念则被泛化,对于集体主义,则被视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这是由集体主义的属性决定的。
4、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人道主义和文明行为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6、自觉纪律教育:指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纪律的意义,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品质的教育,其履行《学生守则》。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增强他们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使他们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与自己生活直接有关的法律,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是使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并以其为指导,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的教育。
9、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扩展资料:
现行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
1、生活化。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
2、综合化。每一学段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多重价值,整合多种学科内容。《品德与生活》包含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3、生本性。课程内容主张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4、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参考资料:
学校构建德育课程体系,一般从认知性德育、活动性德育和隐性德育课程进行系列化、结构化,通过故事、图示、问题、情感等一一落实。当然,德育也可以换一个视角,从社会情感学习(SEL)这个可能比德育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大的、实践更具体的,依托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情感学、社会学等理论依据形成的研究成果,来思考如果改善中国学校的德育有效性、长效性。
01什么是社会情感学习(SEL)
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是由戈尔曼(Daniel Goleman)和格罗沃尔德(Eileen Rockefeller Growald)1994年创建的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的非营利性组织“学术、社会和情感学习”(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Social,and Emotional Learing,简称CASEL。CASEL把社会情感学习定义为一个旨在帮助儿童和成年人发展和提高有效生活所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这些技能包括:认识并管理我们的情绪,学会关爱他人,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做出负责任的决策,有建设性和有道德地处理具有挑战性的状况。这些技能能够帮助儿童在生气的时候学会冷静下来,使他们学会交朋友、有礼貌地解决冲突、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选择,等等。
伊利诺斯州学习标准强调的SEL公民技能,这个标准是基于三个目标:
——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来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运用社会意识和人际技能来确立和保持积极的关系;
——显示决策的技能以及在个人、学校和社区背景下的负责任的行为。
其目标被扩展为15个技能,被包含和促进于SEL之中:
02 社会情感学习的意义
03社会情感学习的内容
以下是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基会SEL项目研究组编制的社会情感学习模块
结语:
学校,学校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因“情通”、“情醇”而整合,而协调发展,因为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其它社会活动的时候,获得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人们在进行交往活动时的自尊感、同情心、是非感、羞愧感。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一个学校的发展、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效性,取决于人的情感互动的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