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孩子没有心心相印,你对孩子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失败了

你和孩子没有心心相印,你对孩子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失败了,第1张

作为父母和教师,有了爱才能打动孩子的心灵。

学生来说,父母和老师的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 缺少爱的心灵,犹如北方的沙尘暴,所到之处皆是冷漠。试想,一个冷漠的心灵,对未来还能抱有美好的梦想吗?

而心心相印的爱,正如沙漠中的绿洲,能带给心灵清泉,带给孩子更多的激励。在孩子心中,父母老师的爱是一颗闪耀着璀璨光芒的钻石,它的光辉可以为孩子树立一面不断前进的旗帜,为他们指明航行的方向,为他们的人生旅程点亮一盏盏明灯 。

两年前,瑶瑶转学到我们班。起初,她课上从不举手,课下也不与别人交流。她对学习和生活表现出的胆怯畏缩,让我以为那只是因为她对新环境陌生和不适,只要老师和同学多加以关心和帮助,她就会很快适应。

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虽然瑶瑶开始和同学们交谈了,但是她仍然不愿意和老师们交流,甚至拒绝老师们的关心。有时候我主动找机会和她聊一些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可是她的眼睛总是紧张的四处张望,根本不敢与我对视,更不用说和我交谈了。

我与他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之后才知道,她在原来的学校就是如此,和老师非常抵触,平常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在家也很少和父母交流。

如果父母或老师因为一点儿小事批评了她,她就会立刻大哭大叫,老师和父母感到很无奈。

“老师就让他当生活委员吧!”

“同意!”

“同意……”

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中,只见瑶瑶双手紧紧的握着,脸涨得通红,她使劲低着头,似乎想掩盖什么。我想,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她除了意外,更多的是惊喜和感动吧。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于是进取的心便失去了平衡,消极的对待学习和生活,他们往往信心不足,形成自卑心理 。瑶瑶正是如此。

现在我发现了她的长处,他感动之余,对我的抵触情绪也开始减弱。我走到她身边,摸着她的头对她说:“ 小家伙,有信心做好吗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紧接着,同学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奇迹终于出现了。把头抬起来,和我的目光相对,用一种近似于在嗓子眼儿里发出的声音说:“行。”她声音虽然很小,但是我听到了她发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接下来我利用他每一个突出的表现来增强她的自信,让她变得大胆、勇敢。

第二天早上,我一进教室,发现瑶瑶正弯着腰扫地,我立刻发出赞叹:“ 瑶瑶这位班干部当的很称职啊!身先士卒,起到了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啊!”同学们也跟着称赞起来。

从那以后,我经常在她付诸行动为班级做事之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每当那时,她总会不好意思的低下头。

渐渐地,瑶瑶不再封闭自己,而是慢慢的向我敞开了她的心扉。

一次郊游时,我和学生们在一起享用着可口的饭菜,不知什么时候,瑶瑶走了过来,往我的怀里塞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我刚想和说话,她却转身跑掉了,边跑边回过头对我嫣然一笑,瞬间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我知道瑶瑶真的变了,她终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向我——教育者,敞开了自己的心灵之门。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用最真挚的心去全面的了解孩子。特别是问题比较多的孩子,在他们有了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小小进步时,都要用最大的真诚,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用真诚去拆除孩子戒备心理的障碍物,让他们能与老师和家长在 情感 上融洽起来,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只要倾注爱心,那涓涓的爱,就会如清澈溪流,洗去孩子心灵上的恐惧与畏缩 ;就会如春天的细雨,滋润孩子稚嫩的童心;就会如温暖的阳光照耀他们的心田。

我们应该多观察,善于抓住孩子身上的优点,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去信任他们、鼓励他们。孩子在爱的春雷中才能,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和指引。只要我们能用心去爱,和孩子心心相印,就能为孩子成长之路开垦出一片的沃土,就能为他们创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真正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我们只要以爱心相待,就能敲开孩子心灵之门,而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美好未来!

教学视野广阔,善于把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

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关心学生的点点滴滴,情感教育运用恰当。

教学语言生动、富有时代特色,易于为学生理解。

善于创设教育情境,不露教育痕迹,富有一定的教育艺术。

一、以家园配合为依托,营造“情感教育”氛围

洛克的《教育漫画》中指出:“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出来的。”成人在幼儿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家里,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则更持久、更深远。老师和家长应该互相配合互相督促,努力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让孩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浸润在情感教育的环境里,通过师长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将所受教育逐渐地内化于孩子的人格之中。

二、以一日活动为依托,渗透情感教育

1利用晨间谈话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思想。每天的晨间谈话是很好的教育时间。幼儿园的孩子小,给他们讲大道理是听不懂的,我们就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讲感恩父母、关爱他人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一起眼含泪花。慢慢地,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的不易,行为上发生了变化:知道在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向他们祝贺;回家的时候,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爸妈下班回家,给爸妈拿拖鞋、倒水、捶背等。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关心父母,培养了孩子的爱心,增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教育。幼儿园教学活动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如:我在组织大班社会活动《亲情树》和《我当爸爸妈妈》时,孩子们通过我创设的环境,借助具体生动的事例,体验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幼儿了解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家里的亲人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爱心,鼓励孩子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回报亲人。另外,我还把情感教育渗透在幼儿游戏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实践活动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体验“情感教育”的内涵,促进了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

3通过游戏活动捕捉情感教育契机。游戏是幼儿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体验情感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只要教师方法得当,组织得好,就能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到情感教育的存在。如在组织角色游戏“妈妈生病了”时,我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启发幼儿思考:妈妈生病了,我们该如何照顾妈妈呢?有的说:给妈妈倒杯茶;有的说:帮助妈妈揉揉酸痛的地方,要比平时更乖巧;有的说:要和妈妈聊聊天,让妈妈多笑……

4通过照顾植物,体验关爱之情。在班级的自然角内,摆放着幼儿自己种植的小植物。每天清晨,孩子们进园第一件事便是观察自己的植物,看看发芽没有,是否需要浇水了,有没有长虫子。在照料自己植物的同时,有的孩子见自己临近的植物还没浇水的,也会帮助别人的植物浇上水。大家互帮互助,在他们悉心的照顾下,自然角郁郁葱葱,一派生机。

三、以节日为依托,进行情感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结合不同时段与季节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八”妇女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些传统的节日将民族之光闪于眼前,寓社会人生于瞬间,是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和美德的真实写照。如在“三八”节前夕,我先请小朋友讲讲自己的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再说说妈妈为你们做了什么事情。孩子们有的说:妈妈为我织毛衣;有的说:妈妈为我洗衣服,烧香喷喷的饭菜……我接过孩子们的回答,顺势推舟:妈妈这么爱你们,为你们做那么多的事情,那你们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呢?要谢谢妈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响亮地回答着。在“庆三八夸妈妈”活动当天,孩子们为妈妈献上歌曲和赞美诗,并献上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整个活动始终洋溢着一股温情,体现着孩子对妈妈的爱,活动使孩子们了解妈妈的辛苦,知道感恩母爱,并能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妈妈的爱,是很好的情感教育活动。

四、以幼儿生日为依托,进行爱心教育

班里的孩子经常带生日蛋糕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庆祝自己的生日,我就抓住这机会,让孩子明白妈妈把自己养这么大,多么辛苦,多么不容易,请妈妈来园跟孩子一起庆祝生日,然后,由孩子亲口跟妈妈说出感谢妈妈的话,或让孩子给妈妈打个电话,说出感谢妈妈的话。记得班里的明明小朋友是离异家庭的孩子,生日那天,明明的妈妈终究抵不住思念,一路风尘仆仆赶来了。当时一见到明明就满眼充满泪水,有很多很多的话要讲,但一张口,眼泪像开闸的水直泻而下。明明抱住妈妈边帮妈妈擦着眼泪,边对妈妈说着:妈不哭。孩子们被温馨感人的场面感动,当天的生日歌唱得特别地深情。

五、以关心弱势群体为依托,体验关爱别人的感受

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一些需要我们关爱、帮助的人群。如:山区的孩子、因灾难家破人亡的孩子、残疾儿童……对于这样一些人,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关爱他们。不仅从物质上,更应从精神上关爱他们。在为四川地震受灾的捐款活动中,孩子们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给灾区孩子带去了光明和温暖。对于生活中的智残儿童,我们更应该尽力帮助他们,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巧手义卖献爱心”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全园孩子把义卖活动中的所用收入,捐给了六位品学兼优的聋哑儿童。孩子们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来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陶行之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我们的孩子,把爱的种子播到他们的心中,让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地球充满爱。

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 高尚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合理调控自身的情感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 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首先教师要把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 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大 胆的做。其次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手势等手段来激励感化学生。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我们知道中央电视台有个综艺节目叫“幸运52”,主持人运用自己 那情绪化的语言,幽默的表情、手势使在场的观众为之沸腾。教师的在课堂上也应该适量的采用一些表情、手势,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教师的手势即能渲染课堂气 氛,又能成为教具。如小学二年级数学中《除法的认识》一课当中,教师讲授时用手势画一个大圆表示八只鸭子,接着用手势象征性的拿出两个放一堆,再拿出两个 放一堆……。学生看到教师这样夸张性的手势,自己也不由自主的跟老师一块做起来,课堂气氛及其活跃。再次,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操积极的影响学生,以陶冶 学生相应的情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分的利用课堂上的情感目标、情感体验,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感情丰富、求 知欲强烈;同时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水平会越来越明显;从而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情感伴随着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然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们多数时候都认为情感教育与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等联系的比较紧密。其实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没有情感教育就没有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教育同样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是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树立为之而奋斗的远大理想的前提保证。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注意有意识地去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让情感教育成为教学的催化剂。如何让情感教育随数学教学课堂同堂行,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创造愉快的教学情境,让情感教育随堂行

首先,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投入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也是情绪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带着什么样的情绪进入课堂,学生就会以什么情绪接受本节课的内容,所以说教师的情绪感情对整个课堂气氛影响很大。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有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无论遇到任何烦心、气恼之事,都应拒之于教室之外,以饱满的教学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从容微笑。以微笑为载体把情感教育带进数学课堂。

其次,导入新课时,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近代教育学家斯宾塞指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如“二分法”的导入由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主持的“非常6+1”中有一个栏目叫“竞猜价格”,你知道如何才能以最快速度猜准价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议论,趁机我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同名同学相互合作猜生日,看哪一组能用“最少的次数”猜出对方同学的生日你共用了多少次通过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增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情感教育融入有情趣的举例中。

再次,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每当有家长问自己的臻子“你最怕哪科老师”时,回答常常是“数学老师”。学生脑海里的数学老师时常就像“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严格的样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压抑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态度民主型、思维开放型、自由讨论型的课堂氛围,让自己由“正方形”变成“圆形”,学生在课堂上不必拘束,只要与学习有关,想什么都可以,想到什么就大胆地说,说得精彩,给予鼓励,说得不对,可以重说,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似甘泉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气氛民主宽松,这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

二、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情感,感染情感教育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作为一种创造活动,还具有艺术特征,这就是对美的追求。罗素说过:“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尚的美,一种冷峻严肃的美,就像是一尊雕塑,……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样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洁到崇高的程度,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家才能显示的完美境界。”数学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枯燥无味、令人生厌。然而它却具有一种深邃的、理性的美。数学中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有知识联系结构的美,有思路动态简洁的美,有几何图形的形式美,有数学公式的概括美,它们以其简洁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奇异性为特征表现出它们的美在教学中,教师提示数学美的时候,一定要投入浓重的感情色彩,用发自内心的激情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引导学生领略数学的美妙,使学生在享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对数学美的强烈追求,让数学美成为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三、多渠道的评价方式,渗透情感教育

新课程中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教学既是知识信息传递和反馈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双方情感交融与共鸣的过程。评价方式有许多,比如:课堂观察、口述法、书面测试、调查报告、一帮一情况反馈、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作业批改 评语 、建立数学成长记录袋等等方式。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作为我们教师要注意,不管你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关键词:真实、及时、对比、激励、表扬为主。就算批评也要语言委婉一点,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更要在评价中引起高度的重视。这些对我们学生的言、行、举、止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只要有心,处处皆教育”。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可见,情感教育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无疑是必不可步的“营养素”。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激发学生的情意,使学生具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品格;通过兴趣、动规的激发,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通过意志培养,使学生具备正视困难、不畏挫折、主动进取、自信自尊的性格品质。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情性修养,同时实现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

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健康与否将严重影响到成年期的行为表现,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已被纳入到正式的学校教育中去,为了孩子的健康,顺利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

1、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小学阶段是人生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健康与否将严重影响到成长期的行为表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其重要性具体包括:

(1)智能训练能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能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能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是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6)性心理教育是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2、矫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从学校方面来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的变迁、社会的氛围,产生了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着消极的影响作用。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又基础的影响,随着“单亲家庭”,“问题家庭”等的上升,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机会随之增多,适当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从学校方面来分析,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从社会方面来分析,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暴力色情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3、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的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笔者在从事语文教学当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的团体辅导,引导和启发学生应用于生字词汇记忆当中,尤其是对于部分语文成绩低下,缺乏兴趣的学生,效果极佳。在笔者语文教学工作过程中,根椐笔者调查,有些同学非常勤俭,刻苦认真,但成绩老是不能进步,而有些同学平常表现尤为突出,但考试就是不高分,更有些同学平常模拟考试时非常优秀,但到关键考试时却屦遭败绩。之后笔者把他们分类别集中到心理辅导室,联同心理老师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团体辅导,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力得以完善,学生得以全面发展,成绩稳步提高。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综合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观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可将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知能力发展正常,智力水平在正常值以上。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认知能力的综合。小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和知识能力发展正常,是小学生就学阶段的重要心理条件,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衡量小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关键在于看其能否正常发挥出效能。主要标准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能动性;智力各因素在活动中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

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愉快。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小学生情绪健康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使自身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情绪反应适度,有适当的引发原因,反应强度与引发情境相符合;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质、量、度,使其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恰如其分地表达,即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地压抑。

3、意志健全,有较强的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意志是人们自觉确定的目的,并根据目的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主要表现为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即在活动中有自觉的目的,而不是缺乏主见或盲目决定,一意孤行;执行决定中能及时决断,并根据变化的外界环境随时调整决定;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和挫折,实现既定的目标;同时能有效地控制、条件自身的心理和活动,使之符合实现目标的要求。

4、自我观念正确,具有健全统一的个性。自我观念是人对自身环境以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个人总是在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只有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才能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其一致的标准是: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不能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能愉快地接受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现状和未来有一定的满足感和发展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个性的核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总是处于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个体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离不开群体背景,受认识倾向调节,并且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乐于与让你交往,既有稳定广泛的一般朋友,又有无话不说的知心朋友;在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个性;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有必要地心理准备,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保护和发展自己。

6、较强的适应能力。这里的适应能力包括社会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等。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具有一种积极地适应机制,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当环境发生变化,个人就要做出行为上的变化,以调整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这种适应能力的标准是:能和集体保持良好的接触和同步关系,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与社会的要求、集体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自我调节,谋求与社会协调一致,对社会现状有教清晰的认识,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学会调控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能够优化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能够调控自己的学习心理状态,开发潜能,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学校应该发挥教育整体优势,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不失时机地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发展,从而为民族素质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1、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小学语文教材涵盖的内容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还包含着各种丰富的心理因素信息。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体验并内化自身品质。直接与文本对话,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材心理教育因素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教学《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我让学生先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小马为什么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过了河呢”再角色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进行对话。通过反复朗读小马与老牛、松鼠、妈妈的对话,学生体会了小马两次过河时的不同心态,同时也感悟到面对困难要思考,勇于实践,不能依赖别人。这样,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树立自立意识,有助于他们消除凡事都依赖父母、老师等人的心理。寻找结合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教材所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明显,就需要拓展,努力找出言“此”与“彼之间的结合点,例如《落花生一文,教学时,我采用中央电视台人生AB剧栏目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落花生组和苹果组,并进行讨论和争辩:在当今社会,你愿意当苹果那样的人,还是愿做花生那样的人呢学生在辩论中各抒己见,通过争辩使学生领悟到:像苹果那样的人和像花生那样的人两种人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各有自己的缺点:像苹果那样的人美丽大方,勇于展示自我,但显得浮华,而花生朴实无华、品质可贵,但缺乏自信、缺乏展现自我的勇气。最后,我指出:像花生、苹果这两类人都是需要的,就看你怎样去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教师巧妙的设计和引导,以教材为载体,把心理陡康教育寓于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客观全面地去评价别人,领悟到做一个新世纪的孩子既要做到外表美,又要做到内心美,要勇于展示自我,恰当地表现自我。

2、捕捉课堂中的教育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课堂教学占据的时间最长。那怎样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间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般来说,教材出现心理健康渗透因素的时候,自然是最好的契机,但有时候又不能割裂课堂教学的整体,把语文课上成健康教育课,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恰当的教学契机。课堂上的教育契机,往往出现在四种时候:其一是兴趣激发的时候。有了兴趣,才会使思考更主动,产生的教育效果就好。其二是在情感勃发的时候。当情感处于饱满状态的时候,激昂、敬佩、震憾等都有助于学生去选择键康有益的心理品质。其三是在思维萌发的时候。其四是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的时候。总之,教学中的契机的出现有时是偶然的,随机的,这就要教师自己去用心捕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3、开展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愉悦性、自主性和活动性的特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同样蕴含着许许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机。老师要善于把握机会,随时随地进行心理教育渗透,这种见缝插针的教育渗透,耗时少,针对性强,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小学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于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制作、设计、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我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例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让我来露一手”的实践活动,把自家的炊具拿到劳技教室来,让学生分组合作,自备材料,进行烹调大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他们既分工又合作,有的煮面条,有的炒菜,有的包饺子五花八门。在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体会实践感受: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遇到挫折的懊丧这样的实践活动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不仅有利千提高每个学生与人共事的能力,更为重要的,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合作心理品质的养成,使他们从小便能树立起集体主义的观念。

教学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而这就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开辟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片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就像古诗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像春雨润物那样,悄无声息地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运用的同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智育、德育与美育的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10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