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计算的“情感计算”的相关研究

情感计算的“情感计算”的相关研究,第1张

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它的研究内容也在逐步扩展和延伸。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是人工智能的高级阶段,它的研究将会大大促进拟人控制理论、情感机器人、人性化的商品设计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进展,为最终营造一个人与人、人与机器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心理学家认为,人工智能下一个重大突破性的发展可能来自与其说赋予机器更多的逻辑智能,倒不如说赋予计算机更多的情感智能。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是在人工智能理论框架下的一个质的进步。因为从广度上讲它扩展并包容了感情智能,从深度上讲感情智能在人类智能思维与反应中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智能。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必将为计算机的未来应用展现一种全新的方向。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主要包括情感计算(Affective Computing)、人工心理(Artificail Psychology)和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等。

人工心理理论是由中国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心理与人工情感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志良教授提出的。他指出,人工心理就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心理活动(着重是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创造)的更全面再一次人工机器(计算机、模型算法等)模拟,其目的在于从心理学广义层次上研究人工情感、情绪与认知、动机与情绪的人工机器实现的问题。

日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了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的研究。所谓感性工学就是将感性与工程结合起来的技术,是在感性科学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类的感性,把人的感性需要加入到商品设计、制造中去,它是一门从工程学的角度实现能给人类带来喜悦和满足的商品制造的技术科学[4]。日本已经形成举国研究感性工学的高潮。

欧盟国家也在积极地对情感信息处理技术(表情识别、情感信息测量、可穿戴计算等)进行研究。欧洲许多大学成立了情感与智能关系的研究小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日内瓦大学 Klaus Soberer领导的情绪研究实验室。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D Canamero领导的情绪机器人研究小组以及英国伯明翰大学的A Sloman领导的 Cognition and Affect Project。在市场应用方面,德国Mehrdad Jaladi-Soli等人在2001年提出了基于EMBASSI系统的多模型购物助手。EMBASSI是由德国教育及研究部(BMBF)资助并由20多个大学和公司共同参与的,以考虑消费者心理和环境需求为研究目标的网络型电子商务系统。

我国对人工情感和认知的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部分研究工作是针对人工情感单元理论与技术的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多功能感知机,主要包括表情识别、人脸识别、人脸检测与跟踪、手语识别、手语会成、表情合成、唇读等内容,并与海尔公司合作研究服务机器人。清华大学进行了基于人工情感的机器人控制体系结构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多功能感知机和情感计算的融合研究。中国科学院自动比研究所主要研究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

当前国际人工智能领域对人工情感合认知领域的研究日趋活跃。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在1998,1999和2004年连续组织召开专业的学术会议对人工情感和认知进行研讨,国内的研究者也开展了许多的研究工作和学术活动。2003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及智能交互学术大会。2005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和智能交互国际学术会议,集合了世界一流的情感计算、人工情绪和人工心理研究的著名专家学者。这说明我国的人工情感和人工心理的研究在逐步展开并向国际水平看齐。

对情感计算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情感识别、情感建模和情感反应三大部分,这其中情感识别无疑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综上所述,对人的情感和认知的研究,包括对情感识别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经受到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最终推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人机和谐的目标。

写作就是写话题,作者的话题能引起读者的关注 ,读者就会参与 评论。

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有哪些呢 ?

(1)热点话题 。

通常来讲 ,重大事件 、名人动态、传统节日、天灾人祸、社会不公平现象 ……都是大众关注的话题 。利用热点话题写作 ,写出爆款文的概率更大 。

(2)情感话题。由婚姻、爱情、亲情、友情等衍生出的彩礼、出轨、代沟、随份子、情感破裂与修复、婆媳关系等话题,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屡试不爽的题材。

(3)生活话题。 涉及普通人生活的小确幸、小惊喜、小技巧、小困惑、小八卦…………只要对改善普通人的生活有帮助,通常就容易获得读者好评。

(5)文化话题。 任何行业、 任何领域的事情,一旦和文化挂上钩,立即就有了高大上的感觉。 比如, 曾经很火的一个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就是因为节目内容不仅是讲美食, 还结合风土人情把美食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 这样一来,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美食节目了,而是一个宜传饮食文化的节目。任何行业都可以和文化挂钩, 写作的“域”很宽。

(4)职场话题。 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如何提升职场能力; 如何做职业规划; 如何要求老板涨工资;要不要辞职、跳槽、调换工作岗位··……这些都是职场人士最关注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针对这些话题提出解决方案以及实用建议,那么通常可以拥有一批“粉丝”。

(5)文化话题。 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事情,一旦和文化挂上钩,立即就有了高大上的感觉。 比如, 曾经很火的一个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就是因为节目内容不仅是讲美食,还结合风土人情把美食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 这样一来, 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美食节目了,而是一个宣传饮食文化的节目。任何行业都可以和文化挂钩,写作的“域”很宽。而且,只要我们能把写作的话题和相应的文化匹配好, 就更容易在精神上打动读者。

(6)历史话题。有时候,对过去的向往比对未来的懂更其有魅力,所以。人们总爱谈论过去, 因为历史不仅是今天的显照, 也是未来的参考。历史中的人物、发生的大事小情, 都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兴理, 因为人们总喜欢探究历史背后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在文章中对历史人物的背景、 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进行深人分析, 结合当今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 启发人们思考或者提供给人们解决某类问题的参考建议,那么读者不仅会点赞,还会忍不住在评论区写上他们的见解。

(7))冷门话题。 可以颠覆大众常识、 深层次挖掘问题真相的话题。特别是能唤起读者的好奇心。

冷门话题不仅能提升文章的吸引力, 还能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阅读积累、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逆向思维,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冷话题。关键还是要多读书,大量的输入才能促进输出。

这六个层次是递进的。

布鲁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该教育方法指出,问题有简单和复杂,按照学习目标进行提问。

知识:能从长时记忆中找到和识别接受到的信息。

举例能够叙述能量守恒定律。

理解: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

一、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来表达所学的内容。

举例对一个抽象概念举例、古文或外文的翻译等。

二、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括。

举例对文章大意的概括等。

三、推断发展的趋势。

举例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曲面上的小球受到一个推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等。

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举例运用所学的电学知识安装电路电灯。

分析: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

举例分析记叙文构成要素分析。

综合: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举例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公式。

评价: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做价值判断的能力。

举例能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目的正确性。

扩展资料

另外两个领域的层次:

一、情感领域(active domain)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以克拉斯沃尔(Krathwohl DR)为首,于1964年提出,分为5个层次:

1、接受

2、反映

3、形成价值观念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5、价值体系个性化

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

布鲁姆在创立教育目标时仅意识到动作技能领域的存在,未制定出具体目标层次。1972年Simpson EJ提出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分7个层次:

1、知觉

2、定势

3、指导下的反映

4、机械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映

6、适应

7、创新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总有情感在心头。

1情感定义

情感是指人类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一系列主观体验,反映出人类对世界和事物的态度、价值评价和生理反应。情感可以是高兴、愉悦、悲伤、愤怒等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

2情感分类

情感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从强度、质量和表达方式等角度,可将情感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基本情感和混合情感、自我体验和他人感知等。通过情感分类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人类内在情感的特点和规律。

3情感与人类行为

情感是人类内心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行为和决策的重要依据。根据情感的不同程度和内容,人们会做出不同的决策,并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在科学研究、商业营销、社交交往等方面,情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4情感管理

情感管理是指通过拥有和表达积极情感以及减少和应对负面情感来有效地支持自身和他人行为的过程。有效的情感管理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增强人际沟通交往等方面的效果。

5情感影响力

情感对人类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在社交和政治领域中尤其明显。政治家、演说家和社交名人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强大的影响,也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情感和言语来驱动和激发人群。在现代社交网络和舆论场中,情感也是成为了许多网民热议话题的核心。

6情感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情感分析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即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等手段,对文本中包含的情感进行分析和分类。情感分析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产品评论、社交媒体情感分析、**评论等等。

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爱情心理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爱情心理研究论文篇一

《关于爱情心理研究综述》

摘 要:从上世纪70世代形开始,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近年来,我国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也逐渐展开,本文拟从爱情的概念、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测量、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 总结 了国内外的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爱情心理;爱情的概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

1引言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Wstson(1924)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Freud(1922,1952)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Frommn(1956)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Rubin(1970)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Swenson(1972)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Centers(1975)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Skolnick(1978)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 文化 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爱情是人生的重大课题,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处在青春妙龄、充满着幻想与浪漫色彩的大学生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31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

身处大学校园的爱情,由于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对爱情真谛缺乏理解。2恋爱动机的偏差。3恋爱道德观念的弱化。4恋爱行为的非理性化。而对于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王素珍(2003)认为主要有:1爱情价值观错位;在其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后,发现大学生在爱情价值观方面,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但调查同时显示,也有一些人存在一些问题:①看重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②为了爱情影响学业。③推崇“爱情至上”。④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排他性”认识错位。2爱情挫折。3恋爱行为不当。。让人关注的是:如今的大学生“恋爱族”中,真正为爱情而相爱的人并不太多。詹灶福,汪琴(1997)据一项对11所大学近千名大学生的关于“你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学生回答的依次顺序是:满足生理和发展的需要、充实课余生活、双方接触产生爱情、作为一种消遣、寻求一种刺激、孤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对一行的好奇心、积累 经验 、为建立理想的家庭而选择伴侣。这一结果应该说是令人担忧的,。黄家兵(2005)认为有必要结合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探讨其中的心理问题:1、恋爱普遍化与焦虑感并存。2恋爱“过程体验”的空虚感。3恋爱轻率而导致的无聊感。

3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面对如今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1深化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增强恋爱道德观念。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3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4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王素珍(2004)则从爱情价值观、爱情挫折和恋爱行为不当方面阐述了调适 方法 ,认为在爱情价值观方面应该做到以下自我调适:1要学会思考。2要学会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成才的关系。3提高爱情的道德修养。在爱情挫折方面,要做到:1要端正爱情认识。2要分析失恋的原因。3要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爱是道德的表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大学生的爱情必须健康、文明、高雅、大方,有利于促进身心发展。

4爱情的测量

综观国内外有关爱情的测量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爱情观念的测量、爱情成分的测量、爱情类型的测量。

41爱情观念的测量

Rubin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的测量。Rubin(1970)认为爱情是可以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Rubin通过项目分析、信效度考验建立了13个项目的爱情心理量表和13个项目的喜欢量表,这是第一个区分喜欢和爱的研究;并确定了恋爱中人们思想的三个主题:依恋、关心和信任。这三个主题创造的爱情心理量表可用来测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情思想强度的大小。研究者们常在问卷研究和实验室实验中评估RLS的有效性。

42爱情成分的测量

1)Davis(1985)曾对爱情和友谊进行了比较和区分,认为友谊之中的喜欢包括8个主要元素:欢乐、互助、尊敬、无拘无束、接纳、信任、理解和交心;而爱情除这些因素外还包括集束:激情和关怀。研究发现这可以让人觉察到什么时候友谊已经转化为爱情关系,或爱情关系正在逐渐降格为普通的友谊。Davis和Todd在此论基础上设计出了关系评定表(Relationship RatingForm),此量表共包括6大方面由19个分量表组成,它被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友谊,并能预测不同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哪种类型的友谊。2) Sternberg(1997)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 (decision/commitment)。Sternberg通过比较爱情类型的结构模型和评价这些模型中对多种亲密关系的有效性发展了36个项目、3个分量表的三因素爱情心理量表。3)Yela(2006)使用stemberg的模型作为指导,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最常使用的爱情维度:关爱、性欲、激情、亲密、尊重、承诺和依恋这些维度可以被合成为只有四个成分:性爱激情、浪漫激情、亲密和承诺,并编制了相应的爱情测验量表。量表包含55个项目用来测量爱情模型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用15个项目来评价,每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作答。4)李朝旭等人则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爱情”一词为刺激,让27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再基于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内隐爱情理论包含以下5个方面:①伦理与责任;②浪漫体验;③冲突及痛苦; ④理性;⑤朋友式关爱。5) 王娟(2006)采用问卷法,以中国五个地区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为被试,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5个维度。编制了包含26个项目的中国人爱情心理正式问卷,采用6点计分,4个项目设为反向计分。

43爱情类型的测量

关于爱情类型的测量主要是爱情态度量表(loveattitudesscale,LAs)。美国心理学家Hendrick和 Hendrick(l986)依据 Lee(1977)爱情类型理论,编制了包含42个项目,每个类型7项目的爱情态度量表,包括浪漫爱、游戏爱、伴侣爱、现实爱、占有爱和奉献爱6个分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的作答方式。

5爱情的影响因素

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

51不同文化中的性别因素

David(2003)的一项涉及52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世界十个主要地区中的人们,男性普遍比女性要求性方面的变化和多样性。Roy,Jean(2002)认同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女性的性行为都是受到压抑的。国内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例如__和彭建国(2000)在对婚前性容许程度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常常使用“双重标准”,即男女标准不同,男人可以比女人更开放些。

52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因素

Donnellan,Larsen-Rife,Conger(2005)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青春期的家庭特点如何预测成年早期的爱情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关系状况会导致爱情关系能力的不同。家庭中父母的冲突对青少年的恋爱中的认知和情感都有影响。并且,早期的家庭关系能预测人们恋爱关系和婚姻是否持久。王娟(2006)采用Olsont等1982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量表第二版,共16个项目,后由我国研究者费立鹏等(1991)对该量表进行了三次修订,使其适用中国的家庭环境状况。该量表为5点计分,根据被试得分的高低,家庭亲密度量表将被试的家庭亲密度分成四种类型:松散、自由、亲密和缠结。研究发现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5个维度: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来自于亲密度过高家庭的被试在爱情心理上更倾向于对各个维度有高的感受。

53其他因素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他一些因素也对爱情心理产生影响,比如恋爱状况、恋爱目的和动机、家庭收入等。根据王素珍(2004)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发现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动机大多是为了情感的寄托。大部分学生认为,谈恋爱是情感的依恋,他们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对恋爱以后有什么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6爱情心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普遍,而国内爱情心理研究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爱情心理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研究就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61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大多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而研究中学生和研究生的爱情心理的较少。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发育成熟较早,中学校园频频出现学生早恋现象,有关其对爱情的认识,因此,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而研究生虽然在年龄和心智上都比较成熟,但现有很多研究生处于单身,并从而有过恋爱关系,其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62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对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存在问题和 教育 对策的理论研究和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上,对于爱情心理形成的原因机制的分析较少,也没有具体探讨不同社会人群中的爱情心理。如何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以当今中国人的爱情恋爱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国人幸福满意度应该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63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单一

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质的研究虽然能够发现和说明一些问题,但要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做出大量的实证研究。从研究工具来看,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量表可以使用,大部分测量工具要么借鉴国外的量表,要么是研究者自编的量表,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来研究结论上的差异,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

针对以上不足,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爱情心理的理论问题,如恋爱观、爱情心理教育、结构模式、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关注,但是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的爱情心理原因机制。同时,对爱情心理的教育对策的效果评估也同步展开。

第二、探索并编制出结构合理、信效度高的中国人爱情心理量表,为有效地诊断和预测不正确的爱情观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第三、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将量表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结合起来,相互验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娟(2006)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张于(2009)爱情心理及其与人际关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武汉:化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常泓,侯赞华(2008)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与对策中国商界,10,223-224

[4]王素珍(2004)大学生爱情心理调查与思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4-17

[5]林艳艳,李朝旭(2006)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40-44

[6]黄家兵(2005)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与心理健康 经济与社会发展,6,87-89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爱情心理研究论文  

亲情,爱情,友情…一切以情绪做基础的,其实都可以归纳为情感。

有的太短暂,有时候是接触不多,不放在心上,就称不上情感了。

情感就是和我们接触比较多,让我们上心了,或者伤心了的人或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92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