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王勃“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怀?,第1张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这句话的意思是:积水消尽后寒潭显出一片清澈,傍晚时分,淡淡的云烟凝聚着重重的暮霭,水天之间呈现出一片盈盈的紫光。

这两句在静止中表现了光影色彩的变化,将湖光山色写得极富生命力,在色彩浓淡的变化中描绘秋意正浓的晚景,一个“寒”字写出秋高气爽, “寒潭”与“暮山”一近一远构成了错落的景致,这一句被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所作的骈文《滕王阁序》,原文较长,节选如下:

原文节选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白话译文

时值九月深秋,积水消尽,潭水清澈,云烟凝结在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j这里山峦重叠,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深不见底、白鹤、野鸭栖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迂折回环之势,威严的宫殿,依照起伏的山峦而建。

扩展资料: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于上元二年(675年)所创作的一篇骈文。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作者南下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了这篇序。

全文行思缜密,紧扣题目,不拘一格。文章由洪州的地势、人才写到宴会;写滕王阁的壮丽,眺望的广远,扣紧秋日,景色鲜明;再从宴会娱游写到人生遇合,抒发身世之感;接着写作者的遭遇并表白要自励志节,最后以应命赋诗和自谦之辞作结。

全文表露了作者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心情。文章除少数虚词以外,通篇对偶。句法以四字句、六字句为多,对得整齐;又几乎是通篇用典,用得比较自然而恰当,显得典雅而工巧。

从内容上看,《滕王阁序》拓展了骈文的艺术境界。在艺术形式上,《滕王阁序》接受了六朝抒情小赋的传统,又在骈文的形式上加以散文化,达到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滕王阁序》既是六朝骈文之新变,也是唐朝骈文通俗化格律化之先声。

参考资料:

-滕王阁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早慧,被誉为神童,高宗麟德三年(666)应制科,对策高第,授朝散郎。总章二年(669),入蜀漫游,诗文大进。咸亨四年(673)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王勃赴交趾探亲。次年秋,渡海溺水,惊悸而死。诗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四库全书》收《王子安集》十六卷,《全唐诗》录其诗二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其诗十六首又一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少府”,县尉的别称。“杜少府”,生平不详。“蜀州”,今四川崇庆。

首联扣题。起句写送别的地点是在首都长安。“城阙”原为皇城上的望楼,这里借指皇宫所在地京城长安。“辅”,护卫。“三秦”相当于现在的关中地区,古为秦地,项羽灭秦后,将其分为雍、塞、翟三国,统称“三秦”。“辅三秦”是倒装句,实际的意思是被三秦所护卫。次句写杜少府的目的地。“五津”指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用以泛指四川的山山水水。用“风烟”来形容四川迷濛的渡口是恰当的,同时也会让人觉得前程遥远。

颔联承上写送别。三句点出“离别”两字,表明送别之意。四句是宽慰朋友,其办法是找出双方的共同点,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有着共同的感情基础,对惜别之情很理解,也很珍惜,同时暗逗“知己”两字。

颈联转出新意,知心朋友不会受到距离的限制。这两句诗也许受到了曹植《赠白马王标》“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的启发。但是王勃采用对比的方法,运用对仗的手段,将这层意思表现得十分简洁与鲜明,因此广为流传。后来张九龄在《送韦城李少府》中说过类似的话“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也没有流传开来,所以学习前人,还要超过前人。“比邻”,近邻,古代五家为比。

尾联以劝慰朋友作结,不要在分手时像小儿女一样流泪。南朝江淹《别赋》开头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依依惜别,实属正常情况,看来杜少府在临别时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而这恰好说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之不同凡响。“无为”,不要。“歧路”,叉路口,分别的地方。“沾巾”,眼泪沾湿衣巾。

此诗好在从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体现了初唐风格,如清胡本渊《唐诗近体》卷一说:“前四句言宦游中作别,后四句翻出达见,语意迥不犹人,洒脱超诣,初唐风格。”清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卷八总评:“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

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王勃在旅居巴蜀期间写了多首客中送客的诗。下面是其中的《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在《王子安文集》中,可以与这两首诗参证的有《别人四首》、《秋江送别二首》等,也都是江边送别之作。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只收录了一首王勃的五绝,就是选的上面两首的第一首。但这第一首并不是王勃的佳作。诗中用来表达离情的是最后“谁见泣离群”一句,就抒情的要求而言,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在称赞它“为正声之始”时,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至于在写景方面,或者说在以景烘情方面,诗的第一句“江送巴南水”和第三句“津亭秋月夜”,写的是送别当时的眼前实景,而在这两句间 一句带有遥想或虚构成分的“山横塞北云”,把一南、一北的两个地理概念,一实、一虚的两种描写手法杂夹在一起,而又没有成功地使之融合为一个完整的意象,就在景与景、景与情的接应、映带上使人感到不十分浃洽。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又说:“诗以身经目见者为景,故情得融之为一,若叙景过于远大,即与情不关。”他举李梦阳《乔太师宅饮别》诗中“燕地雪霜连海峤,汉家箫鼓动长安”一联为例说:“大且远矣,与当时情事何涉?虽有哀乐之情,融化不得。”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他指出许浑《凌歊台》诗中“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一联就是“乌合”的例子。应当说,诗并不一定以身经目见为景;叙景也并不是不能远大,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在一首诗中,实景与虚景、眼前景与想象景也不是不能并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联就是一个结合得很成功的例子。但就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的第一首来说,虽然不能把它说成是“乌合”,其中“山横”一句也不能说完全“与情不关”,可是,这一句至少没有做到与上、下句水 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景合、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

在艺术上达到了上述要求的,应推同题的第二首诗。在第二首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通过“泣离群”之类的话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间接表达的。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和谐、富有情味的江干月夜图。通篇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这才称得起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与美感。

这首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后两句“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环境的冷寂。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指出这首诗的“‘寂寂’句根首句,‘江山’句顶次句”。这是说,一、三两句都是写离亭,而门户深掩之景是与烟笼碧砌之景相照应的;二、四两句都是写从离亭眺望所见,而江山夜寒之景又是与中天月驰之景相绾合的。这是一、三两句之间与二、四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其实,一、二两句之间与三、四两句之间也有其内在联系。对月夜景色有体验的读者会知道,地面的烟雾往往随夜深月转而加浓。杜牧《泊秦淮》诗中的“烟笼寒水月笼纱”句和李存勖《忆仙姿》词中的“残月落花烟重”句,都是如实地写出了烟雾与夜月的关系。同时,对送别有体验的读者也知道,当行人未去、匆匆话别之际,是无暇远眺周围景色的,只有在行人已去、惘然若失之时,才会从凝望中产生这种江山夜寒之感。谢逸《千秋岁》词中的“人散后,一弯新月天如水”句,所写的感受也与此相似。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还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之妙,指出:“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这个“寒”字的确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字,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但诗中的任何一个字,都不可能离开句和篇而孤立地起作用。这个“寒”字在本句内还因“此夜”两字而注入离情,说明这不是通常因夜深而感觉到的肤体寒冷,而是在这个特定的离别之夜独有的内心感受。而且,这首诗中可以拈出的透露离情的字眼,还不止一个“寒”字。首句写烟而曰“乱”烟,既是形容夜烟弥漫,也表达了诗人心情的迷乱。次句写月而曰“飞”月,既是说明时间的推移,也暗示诗人伫立凝望时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第三句写离亭掩而加了“寂寂”两字,既是写外界的景象,也是写内心的情怀。从整首诗看,诗人就是运用这样一些字眼点活了画面,把送别后的孤寂怅惆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而这首诗的妙处更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603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