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人的情感的四字词语

表现人的情感的四字词语,第1张

一、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三、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四、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五、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六、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七、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八、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兴高采烈,乐不思蜀,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描写表情的四字词语: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描写心情的词语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大惊小怪: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感到惊讶。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妨害。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感顽艳:顽:愚笨;艳:慧美。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动。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爱莫能助:莫:没有谁,不。语出《诗经》“爱莫助之”。(爱:隐藏)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爱:同情。

暗送秋波:指女以目传情(秋波:秋水清澈明净,比喻明亮的眼睛),喻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心情忧伤(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白头如新:白头:老年,这里形容时间很长;新:新近。相识已久,还同才认得的一样。形容交情不深。

百无聊赖:(思想感情)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聊赖:依赖,寄托)。

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落叶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不动声色:话音和表情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变动。多形容冷静、镇定。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不露声色: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不能自已:自己无法停止(已:停止)。多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情之请:不近人情的请求。常用作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无着落,事情不好办。

不省人事:省:知道。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不为已甚:为:做;已甚;过火的事。指不做过分的事情。

藏头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侧隐之心:同情遭受不幸的人而引起的怜悯的心理。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对人鄙视、憎恨或畏惧。

插科打诨:穿插进一些逗趣的动作、表情或话语(科: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恢谐逗趣的话)。

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

怅然若失:心中迷离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心情忐忑的样子。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表情。

痴男怨女:沉醉于情爱中的青年男女。

愁眉苦脸:皱着眉头,苦丧着脸(苦脸:愁苦的面容)。形容忧愁苦恼的脸部表情。

愁眉锁眼:双眉紧锁,眼皮下垂。形容忧愁苦恼的表情。

楚楚有致:整洁鲜明,富有情趣。

楚楚动人:鲜明整洁,洒脱出众,使人觉得生动可爱(楚楚:鲜明整洁,洒脱出众的样子)。

楚楚可怜:原指幼松丛生柔弱可爱,后形容姿态娇美妩媚,令人怜爱。

捶胸顿足:敲打胸口,跺着双脚。形容悲伤、悔恨的情态。

春风得意:旧时形容士子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现亦形容事成后心满意足的情态。

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死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

打情骂俏:相互假意打骂,借以调情。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惭:害臊,惭愧)。

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抵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多愁善感:善:好(hào)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恩断义绝:恩爱、情义断绝。多指夫妻间感情破裂,而致离异。

恩重如山:恩情像山一样深重。

儿女情长:青年男女恋情缠绵,难分难舍。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旁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比喻声势或力量巨大,也比喻情绪、心思波动得厉害。

甘极如饴:像饴糖似的甜美。比喻甘心情愿受苦或就死。

甘心情愿:完全出于自愿。形容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浆。像饴糖似的甜美。比喻甘心情愿受苦或就死。

肝脑涂地:形容人惨死的情景。也表示尽忠竭力,万死不辞。

高歌猛进:大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大踏步地前进。

槁木死灰:槁:枯干。枯干的树木,冷了的炉灰。比喻毫无生气或心情极端消沉。

耿耿忠心:非常忠诚的思想感情。

古道热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形容待人真挚、热情。

归心似箭:形容返回的心情十分迫切。

海誓山盟:男女指山、海发誓,表示爱情要像山、海那样永恒不变。

含情脉脉:深沉的温情从眼神中流露出来。多形容女子微含娇羞而又无限关切的情态。

含饴弄孙:嘴里含着饴糖逗小孙子(饴:麦芽糖)。形容老年人的闲情乐趣。

豪放不羁: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

豪情壮志:豪壮的心情,雄伟的理想。

好景不常:景:光景,时机。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常用来表达感伤的心情,现多用于贬义。

好景不长:美丽的风景不能永远存在;表示对美好的光景消逝的感伤、惋惜。

呼天抢地:呼喊苍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的情状。

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情态。

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指同在一起经历忧患、困难的朋友。

灰心丧气:丧失信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魂牵梦萦:在梦魂中还在牵挂萦绕。形容思念情切。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忍耐。形容形势紧急、心情急切。

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语句。形容心情急切或形势紧迫时没有把话说清或说对。

疾言厉色:言语急迫,神色严厉。多形容发怒或发窘的情态。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情意融洽在聚集在一起(堂:大厅)。

交浅言深:言深:话说得恳切。指对交情不深的人恳切地加以劝说。

桀骜不驯:性情倔强暴烈,不顺从人,不服管教(桀骜:性情倔强暴烈)。

戒骄戒躁:警惕防止骄傲或急躁的情绪的产生(戒:防止,警惕)。

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金兰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金:喻坚固;兰:喻芬芳)。后也指结拜兄弟。

惊魂未定:受惊的灵魂没还有安定下来。形容受惊之后,心情尚未平静。

精神焕发: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高涨。

慷慨陈词:情绪很激动地发表意见。

慷慨激昂:精神振奋,正气凛然,情绪激动,意气昂扬(慷慨:精神振奋,充满正气;激昂:情绪激动,昂扬)。

口惠而实不至:惠:给以好处。口头上虚情假意地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在实际上却不兑现。

狂奴故态:狂:纵情任性,不受拘束;奴:这里是亲狎的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指所谓狂士的老脾气。东汉隐士严光跟光武帝刘秀本来是同学。

老牛舔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情。

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在旁边看(冷眼:观察事物时的冷静或冷淡的神情)。

冷言冷语:从侧面或反面说含有讽刺意味的冷冰冰的话。讽刺讥笑的话语。

冷若冰霜:冷淡得跟冰霜一样。形容人不热情或不温和。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可接近。

礼轻人意重:礼品是很轻微,情意却很深厚。参“千里送鹅毛”。

两厢情愿:双方都出于本心地愿意。

六亲不认:六亲:指所有亲属。形容不通人情世故,跟任何亲属都不来往。有时指对谁也不讲情面。

略变原情:撇开表面的事实,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旧时指恋爱事)。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反应迟钝或情绪淡漠。

满面春风:满脸是和蔼愉快的表情(春风:春天的风,比喻喜悦舒畅)。

谩上不谩下:谩:蒙蔽,隐瞒。原指一种民间打击乐器,用皮蒙住上头,不蒙下头。后用以泛指官场上在上级面前隐瞒真情,对下则无所顾忌地公开做坏事。

眉高眼低:指脸上的表情、神色。形容从脸部表情上流露出来的待人好坏的态度。

眉来眼去:用眉眼去传递达情意。

眉目传情:用眉眼的活动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情意。参“眉来眼去”。

描写心情的词语有哪些

一、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三、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四、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五、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六、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七、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八、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兴高采烈,乐不思蜀,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描写表情的四字词语: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兴高采烈,乐不思蜀,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描写表情的四字词语: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大喜过望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暴跳如雷 心有余悸

惊魂未定 心安理得 心如刀割 心如死灰 心驰神往

心旷神怡 心乱如麻 心胆俱裂 心神不定 心神恍惚

心悦诚服 心惊肉跳 心花怒放 心慌意乱 心烦意乱

心惊胆战 心猿意马 心潮澎湃 乐不可支 乐以忘忧

百感交集 感慨万端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悲痛欲绝

忧心如焚 忧心忡忡 闷闷不乐 欣喜若狂 怏怏不乐

胆战心惊 柔肠寸断 悔恨交加 惊喜交集 喜不自胜

喜出望外 愤愤不平 悲喜交集 提心吊胆 悲不自胜

悲愤填膺 痛不欲生 痛心疾首 痛快淋漓 痛哭流涕

胸有成竹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七上八下 心急如焚 心惊肉跳 眉开眼笑

心花怒放 哀思如潮 百念皆灰 百感交集

自鸣得意 自惭形秽 自愧不如 惴惴不安

战战兢兢 怨气冲天 欲得而甘心 郁郁不乐

忧心如捣 忧心如焚 忧心忡忡 怏怏不乐 心灰意懒

心花怒放心胆俱裂心不在焉喜逐颜开

喜不自胜喜笑颜开哀痛欲绝

开心、伤心、激动、感激、懊丧、愤怒、忧愁、烦乱

得意洋洋\神采飞扬\目瞪口呆\大吃一惊\勃然大怒。

黯然神伤 安心乐意 巴巴劫劫 百感交集 悲欢离合

碧海青天 不紧不慢 屏气敛息 屏气慑息 悲喜交集

愁多夜长 春风得意 茶饭无心 莼羹鲈脍 春晖寸草

莼鲈之思 澹泊寡欲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低回不已

夺眶而出 凤狂龙躁 废然而反 挂肚牵心 感激不尽

槁木死灰 观望不前 归心如箭 归心似箭 寒毛卓竖

鹤怨猿惊 急杵捣心 久旱逢甘雨 襟怀洒落 惊魂未定

近乡情怯 开怀畅饮 柳泣花啼 灭此朝食 满腹牢骚

满脸春风 闷闷不乐 满面红光 面如死灰 面若死灰

捏一把汗 迫不及待 平心定气 平心而论 平心静气

七拱八翘 泣血稽颡 求贤如渴 迁延观望 人逢喜事精神爽

人莫予毒 人琴俱亡 如释重负 若释重负 神清气爽

肃然起敬 搔首踟蹰 赏心乐事 赏心悦目 爽心悦目

痛定思痛 唾壶击缺 痛快淋漓 徒乱人意 陶情适性

吐气扬眉 体贴入微 挖耳当招 无可奈何花落去 万念俱灰

惘然若失 望云之情 笑傲风月 心潮澎湃 熏风解愠

心广体胖 心焦如焚 心焦如火 心宽体胖 朽木死灰

心平气和 掀拳裸袖 闲情逸致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欣然自得

心神不宁 喜上眉梢 新亭对泣 谢天谢地 饮冰茹檗

倚闾望切 意懒心慵 悦目赏心 倚门倚闾 怡情悦性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以日为年 悠然自得 娱心悦目 抑郁寡欢

语重心沉 坐而待旦 坐立不安 孜孜汲汲

冁然而笑 大喜过望 大喜若狂 得意忘形 怫然不悦

抚掌大笑 忽忽不乐 欢呼雀跃 横眉吐气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含笑九泉 欢欣若狂 皆大欢喜 酒酣耳热

惊喜交集 惊喜欲狂 近悦远来 开眉展眼 哭丧着脸

乐极悲生 乐嗟苦咄 乐极生悲 利灾乐祸 眉飞眼笑

眉花眼笑 眉欢眼笑 眉开眼笑 亲痛仇快 人莫予毒

受宠若惊 杀风景 手舞足蹈 谈笑风生 他乡遇故知

闻过则喜 无精打彩 喜不自胜 喜出望外 心花怒放

喜眉笑眼 喜怒不形于色 喜怒无常 欣喜若狂 喜笑颜开

喜行于色 心悦诚服 心痒难挠 幸灾乐祸 笑逐颜开

一悲一喜 宜嗔宜喜 眼开眉展 扬眉吐气 悦目娱心

一嚬一笑 怡情悦性 怡然自得 怡然自乐 眼笑眉飞

抑郁寡欢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春风得意 回光返照 回光反照 欢呼鼓舞 豪情逸致

哗世取名 酒酣耳熟 惊喜欲狂 眉飞色舞 眉花眼笑

眉欢眼笑 神采飞扬 忘乎其形 忘乎所以 忘其所以

描写心情的词语

一、激动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激昂慷慨 慷慨激昂

二、感激

感激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三、懊丧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懒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四、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五、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忍

六、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采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七、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缩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心急如火 郁郁寡欢

八、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 忐忑不安 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 长吁短叹 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 火烧火燎 抓耳挠腮

一、短歌行写作手法——引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引用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二、短歌行写作手法——用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本是宴宾客的诗,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这里作者借用典故来再次表达自己欢迎贤才的心情。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非常懂得人才的重要,认为“将贤则国安”,“天地间,人为贤”。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曾亲自颁发《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实行“唯才是举”的政策。诗中一再表露的这种求贤若渴的心情与他的远大政治抱负是完全一致的。

三、短歌行写作手法——比兴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贤才难得而忧虑不绝的心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乌鹊南飞中以乌鹊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诗人惟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

《短歌行》赏析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这是流行歌曲里写给曹操的两句歌词,由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奸雄”到京剧舞台上白脸“奸臣”再到这里的“英雄”,曹操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然而,在文学史上,曹操才华横溢,给后人留下很多上乘之作。上高中时,我就学习过他的《短歌行》,现在重读经典,心中似升腾起万丈豪情,一股英雄气让我有了鉴赏的冲动。

《短歌行》共128个字,“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了战场上硝烟的味道,也没有了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实意”的胸怀。

第一段两个“忧”,“忧思难忘。何以解忧”一前一后,再加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再加上“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形象比喻,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然而这一悲凉,不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将至”的消极嗟叹,他对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担忧, 他又看到晨风吹干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暂,想到时间紧迫,他的“人生几何”的慨叹,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积极态度,这一“人生几何”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老者发自心底的最良心的呐喊,怎能不对这种英雄之气油然而生敬意。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曹操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没有显赫的身世,不象袁氏出生名门望族,也不像孙氏一家出身世家,更没有刘备的整日挂在嘴边的那么一点点的皇室血统,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接下去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仿佛是随口吟咏《诗经》中的名句一般,如女子对待情人般痴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只因为你的缘故,让我渴念到如今,又进一步明誓自己心思。“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先起兴,“野鹿呦呦呦呦地叫,欢快地吃着野地里的艾蒿”再表心情,“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我的尊贵的客人啊,你要到来,我一定在席间弹起琴瑟,吹起笙乐欢迎你。这一“求贤若渴”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大展宏图的老者对待贤才的最深沉的期待,又怎能不被这种真诚渴求之心所打动。

第二段一个“忧”,“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而接下来的四句,同样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月”,比喻人才。“掇”,拾取,摘取。意思是:贤才有如天上的明月,我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由于求才不得,内心不禁产生忧愁,这种忧愁无法排解。想想此时曹操已53岁高龄,他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看着皎月当空,以“欲上青天揽明月”之心求贤,然而贤才什么时候可以得到啊这一“贤才难得”之“忧”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对良臣的呼唤看看接下来的语句,你能想象出来诗人心情。“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此时,诗人将感情推向了高潮,一切进行了小说般虚构境界。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驾来访。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的情谊。他想象着与贤才欢饮畅谈的情景,爱贤之情也油然而生。前四句,表明求贤不得的苦闷和忧思;后四句,描写贤才既得,喜不自胜,欢乐无穷的情景。诗人在求贤过程中既喜又忧的曲折心情,通过一唱三叹,吞吐往复的手法,以鲜明的形象表现出来了。不是英雄,就没有这种打江山的抱负,不是英雄,就没有这种求贤才的热情。

这种抱负,最后终于从“天下归心”中得以体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最后四句诗,“匝”,周,圈。意思是:明月朗朗星星稀,乌鸦向南高高飞。绕树飞了多少圈,不知哪根树枝可栖息。这四句是说那些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无所适从,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这一“贤才前途”之“忧” 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对良臣的前途的担忧。

接着作者把这种担忧具体话,用心来证明,“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心愿和胸襟,当然也是希望人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借用典故,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看那周公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能心悦诚服地来归顺,自己愿意像周公那样,虚心接受天下贤人志士,希望贤才全部归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宏图大愿。这几句画龙点睛,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将文章推入高潮。这一“统一天下”之“忧”不能不说是一位明主渴望贤才的坦荡胸襟。到此,读者已被他的真诚与豪爽所折服。而这最后一“忧”才是笼罩全篇的忧思“人生苦短”之忧、“求贤不得”之忧皆由它而来。

由此,我们读懂了曹操。实现统一大志,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诗中,他向世人证明着自己的广博胸襟,有容乃大,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各位贤才,还犹豫什么呢他的忧患意识愈强,更看出他的只争朝夕,他的惜时如金,他的心情是多么地迫切,全诗的出这种大气磅礴之势,这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之气,正是靠“忧”字传达。所以,曹操之“忧思”,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 ·王风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yì),不知其期,曷(hé)至哉?

  鸡栖于埘(sh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ó)?

  鸡栖于桀(jié),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经 · 郑风 ·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 · 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qí),衣锦褧(jiong炯)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ti),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yue)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fén)镳镳(biāo),翟(dí)茀(fu)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gu)濊濊(huo),鱣(zhan)鲔(wěi)发发,葭(jiā)菼(tan)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qie)。

  采薇

  小雅·鹿鸣之什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mǐ)家靡室,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ku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小雅·鹿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小雅》的首篇。这是一首宴饮诗,历来对其主旨多有争论,大致有美诗和刺诗两种意见。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歌唱主人的敬客,嘉宾的懿德,以及宴享活动对人心的维系作用。从内容上看正大平直,从风格上说中和典雅,既丰腴又婉曲,一派祥和气象,特别是开篇以鹿鸣起兴,清新质朴。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3、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4、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婉转、柔和、轻快、悠扬、高雅。

一、婉转

(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歌声婉转,也作宛转。

词义:形容言辞委婉含蓄或声音委婉而动听。婉转还可引申为辗转、曲折、绵密貌等意思。

引证: 聂绀弩《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婉转呻吟,披发大叫,遍体搔抓,捶床顿足,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什么。”

二、柔和

词义:柔软,温和。柔和的光线。性情柔和。

引证解释:茅盾 《子夜》三:“ 雷参谋用柔和恭敬的声音回答。”

三、轻快

轻松愉快:轻快的曲调,音乐中多指音调轻快的歌曲。

词义:不费劲儿、轻松愉快

引证解释:老舍 《牺牲》:“她走得极轻快,好像把一片阳光忽然全留在屋子外边。”

四、悠扬

形容声音高低起伏、悦耳和谐而传播很远,多指歌声悠扬。古诗词中也有久远,连绵不断;夕阳西下貌(也作悠阳); 起伏不定,飘忽;缓慢,慢慢;形容诗文韵味无穷等意思。

引证解释:咏簪 《武昌两日记》:“ 宪章 听了,接着一面向外走,一面口里说道:‘我是穿的军服,怕他做什么?’说时也就悠扬而去。”

五、高雅

高尚,不粗俗:格调高雅。谈吐高雅。

词义:表现受过良好教养的高尚举止或情趣。比喻高超雅正。与“平庸邪恶”相对;也比喻高尚风雅,与“猥琐粗俗”相对。

引证解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他同尘俗人处,他一样的尘俗;同高雅人处,他又一样的高雅。

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情感,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第一节主要抒写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中有两处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晋时期,多受到魏晋诗人的喜好。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本诗中,第一句话就用酒来作开头引出诗人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最后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中“杜康”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也是指代酒的意思。其中我们如去何理解诗人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乱世局面,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二节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第三节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课本中“掇”的解释为:拾取,采取。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最后“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诗人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641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