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双向情感障碍,你需要知道的

关于双向情感障碍,你需要知道的,第1张

        在继续更新《母亲一点点找回她自己》连载的过程中,我接连遭遇卡壳。于是决定,在没有灵感时不硬写,尽可能多读点书,积累一些基本的有关双向情感障碍的知识背景。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母亲与我都患上这病,为了减少复发甚至住院的可能性,我需要知道得病后该如何自救、向他人寻求帮助,我将面对的敌人(双向情感障碍)究竟有多可怕等基本信息;二、连载更新不能太过主观,只局限于描绘母亲和自己的心绪,这样有点太过自说自话的嫌疑。

        以下是《双相情感障碍——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第二版),David JMiklowitz 著,陈幼堂 译, 这本书中我摘录的信息:

        阅读类似有专业知识背景和行医经验的专家面向普通读者撰写的心理自助读物,是快速了解特定的精神障碍的方便途径。如果早点去了解,认识你或你家人罹患的疾病,那在与疾病共存、抗争、陪伴的路上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由于母亲被诊断为偏躁狂,因此,我对书中有关躁狂的部分比较感兴趣。母亲每次发作达到必须紧急住院程度时,家里总会出现一些色彩特别艳丽的东西,比如一束向日葵、几十条五颜六色的丝巾等。那种时候她的思维是奔逸的,会对墙上的一个污点展开各种联想。

      去年母亲第四次双向病发住院,医生告诉我,她这回偏抑郁了。这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没想到一向生存意志顽强的母亲也会抑郁,而且是那么幽深的抑郁。读到书中有关“抑郁自我管理”部分,获知以下这一个知识点,让我意识到患者的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假设母亲没结婚生儿育女,一直离群索居,独身工作;或者结婚后成为全职妈妈没出去工作过一天,那么她的核心人际支持圈子可能会很狭窄,难以想象她要怎样面对这一绝对不是靠单打独斗就能赢的疾病。

双相情感患者口中反复念叨我要死了是不是想自杀?本文是一份双相情感障碍自救手册。

适用于所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帮你理解它到底是什么,还为你提供自救及如何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方法。

如果你是双相障碍患者的亲友,这本手册可以教你怎样帮助TA。

“躁郁症(Manic Depression)”,学界又将其称为“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或“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这种障碍与情绪密切相关。

全球大约有六千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年轻人发病率更高。

患者自杀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5倍以上。

在所有自杀死亡中,双相障碍可能占到1/4。

本文目录:

“躁郁症/双相障碍”有什么样的表现?

“躁郁症/双相障碍”的类型

哪些人容易出现“双相障碍”?

我是“双相障碍”患者,我可以如何自救?

作为“双相障碍”患者的朋友或家人,我能做些什么?

双相障碍应该怎样治疗?

“躁郁症”有什么样的表现?

著名的**演员,**《乱世佳人》扮演“郝思嘉”的演员费雯丽,她曾两获奥斯卡奖,堪称**史上最优秀、最美丽的天才演员之一。

但她同时也是一位双相障碍患者。

在她的传记《费雯丽传》中,作者安妮·爱德华兹描写道:“费雯丽发起狂来是蛮横、执拗的,忧郁的时候就像是一个受惊吓的、需要怜爱的孩子,其余时候才是朋友所熟悉的甜蜜迷人、聪悟豪爽的夫人。”(安妮·爱德华兹, 1983)

费雯丽在**《乱世佳人》中的扮相

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一、概述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躁狂型先兆

病情性格多呈循环特点,即兴奋性病前性格与抑制性病前性格相交替。

1.早期先兆 本病以失眠、头痛、烦躁、易兴奋激动、话多,以及无原因的、持续性的、高涨的兴奋激动为先兆。

阻截治则 以平肝解郁、养心涤痰为原则,方宜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木通、泽泻、茯苓、法半夏、枳实、竹茹、胆南星、生姜、菖蒲。

2.典型征兆 以无原因的、持续的兴奋躁动、活跃乐观为典型征兆。即“情感高张、思维奔逸、意志增强”为三主征,无幻觉、妄想,本能亢进(食欲、性欲)。

3.处理 以平肝泻心、豁痰开窍为原则,凡邪壅上焦的以瓜蒂散或莱菔子涌吐痰涎。服法: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研细为末和匀,每服0.6~3克,不吐者,以翎毛探喉,但只能用于实证。湖北省沙市精神病院,用莱菔子30~50克,为末温水调服,比瓜蒂散平稳。邪阻下焦皆可酌情选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控涎丹、龙胆泻心汤、防风通圣散、涤痰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白金丸、朱砂白金丸。发作后、休止期又须以养心阴、益心气、舒肝解郁为辅。

(二)抑郁型先兆

1.早期先兆 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忧抑、悲伤、孤癖、消极迟顿,为该病早期先兆症状。

阻截治则 宜舒郁豁痰、化瘀开窍,方予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或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酌加化瘀开窍涤痰之品,如桃仁、丹皮、菖蒲、郁金、竹沥、牙皂(一次量,半克)。女性患者伴有经闭者,可用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化瘀通经开郁。属阳虚者,可酌用壮阳刺激法,方用起抑饮羊藿、仙茅、仙灵脾、甘草。

2.典型征兆 从忧郁、悲伤,发展至悲观失望,消极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杀或木僵,即所谓“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

3.处理 以涤痰疏郁、化瘀开窍、壮阳兴奋的原则,方宜涤痰汤加味:茯苓、法半夏、橘红、枳实、竹茹、胆南星、菖蒲、郁金、远志、牙皂、细辛、苏合香丸、三圣散:瓜蒂、防风、藜芦、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阳气虚的用壮阳刺激法,予起抑饮化裁: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仙灵脾、鹿角霜、壮阳汤:巴戟天、*羊藿、陈皮、黄芪、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熟地、仙茅、龟板、砂仁、甘草。有瘀象的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三棱、莪术等。

第五节 神经官能症先兆

神经官能症为大脑非器质性疾患,主要病理为兴奋与抑制失调。由于患者的自知力较强,愿意积极就医,因此客观上对本病的早期诊治有利。体质预报,所谓神经质,具有超早期先兆意义,本病主要特点为躯体症状大于精神症状,故先兆信号首先来自躯体方面的不适……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大脑功能暂时失调的疾病,虽仍属于精神方面的疾患,但无精神错乱,尤其是对疾病的自知力较强,而不像真正的精神病人否认自己有精神病。该病共分为八型:神经衰弱,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癔病,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恐怖性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神经官能症、疑病性神经官能症、人格解体性神经官能症,本文仅择其发病率较高的三种类型进行叙述:

(一)神经衰弱症先兆

神经衰弱症是一种长期大脑超负荷(包括工作过度紧张和心理矛盾)之后,出现的大脑衰弱。主要为兴奋与抑制的失调,易于兴奋亦易于抑制,并且躯体症状较为明显,如乏力、失眠、头痛、食欲不振等。

神经衰弱症发病率很高,且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常互为恶性循环,对生产力影响很大,因此早期发现及早期阻截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早期先兆 患神经衰弱症的人常早期即有神经质的素质,弱型、强而不均衡型皆易得此症。易罹素质约为两类,一类为纤弱质倾向,怯弱、敏感、多疑、自卑;一类为不均衡质倾向,即易于激惹,自制力弱,易发脾气,主观,任性,易“冷热病”,一段时间热情,一段时间消极。

先兆症的类型在上述两种易罹质的基础上表现为兴奋型先兆及衰弱型先兆,前者以焦虑、敏感、易激动为特征,后者则以沮丧、萎靡、暗疑为征兆,二者都有植物神经功能症状。如出汗,食欲不振,睡眠不好,性功能减弱以及头部的神经衰弱三主症:头昏、头重、头痛。发病前早期信号集中表现在睡眠障碍方面,以失眠,尤其入睡困难为特征(包括早醒、醒后不能入睡),其次为不易抑制,情绪不稳定,焦虑急躁为信号。

2.神经衰弱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先兆鉴别 由于精神病也有类神经衰弱症,因此二者必须进行鉴别,神经衰弱多有心理矛盾史,情绪焦虑,忧心忡忡,但生活兴趣浓厚,对疾病有自知力,积极治病。精神分裂症则精神创伤不明显,情感冷漠,对生活无兴趣,不承认自己有病。此外,某些患有慢性躯体疾患的人也可能出现症候性神经衰弱,其他,脑力劳动过度同样也可出现一时性神经衰弱。

3.阻截治则

(1)兴奋型

先兆阻截治疗 宜柔肝益心舒郁,方用一贯煎加减:柴胡、白芍、杞子、川楝子、沙参、生地、茯神、远志、炒枣仁、寸冬、龙齿、辰砂。

典型征兆 发病为易虚性兴奋、激动,紧张焦虑,旋即倦怠萎靡,神经过敏,多疑,注意力不集中,顽固性失眠,头昏头痛头重,食欲不振,即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

处理 必须打破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之间的恶性循环,以突破失眠大关为第一要义。主要立法为交通心肾,佐以化瘀通窍,方宜百合饮子肉、丹皮、菖蒲、远志、黄连、肉桂。

(2)衰弱型

先兆阻截治疗 宜益气养心、安神解郁,方予天王补心丹加味: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菖蒲、郁金,另服朱砂安神丸。

典型征兆 忧郁寡欢,乏力自汗,失眠食欲不振,在躯体症状与精神症状的相互作用下,逐渐由神经衰弱导致躯体衰弱。

处理 关键在于阻止向躯体衰弱的发展,立法为补肾扶阳,其中,属肾阳虚者,用壮阳兴奋法,方予起抑饮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鹿角霜。久郁多挟瘀,则当服鸡血藤饮:鸡血藤、丹参、党参、麦冬、五味子。

(二)癔病先兆

癔病即歇斯底里,多发生于青年女子,包括精神,神经、躯体三方面的病症,中医称为脏躁、梅核气、奔豚、暴瘫、暴瘖、暴盲、暴聋等,如《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篇》曰:“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其病机认为系心血虚肝郁,神魂无所依所致。临床特点为情感性强烈(包括富于幻想),易接受暗示,高度自我中心,症状千恣百态,变幻万端等。

癔病病机的最大特点为心理性,心理因素占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心理治疗及暗示治疗作用,比药物治疗有效。

1.早期先兆 癔病大多出现于弱型神经类型兼有艺术型的人。早期多感情丰富、脆弱、敏感、多疑、自尊心强,且躯体症状较明显。其中,尤以植物神经失调为明显,如恶心、食欲不振等。

阻截治疗 以滋润五脏之阴为主,用甘麦大枣汤合地黄汤:甘草、小麦、大枣、百合、生地。

2.典型症状 癔病症状的特点为突然性、暂时性和可恢复性。如突然丧失某种感觉,包括失嗅、失听、失明;突然丧失某种运动能力,如单瘫、偏瘫、截瘫;突然出现震颤、惊厥;突然精神出现障碍,如意识丧失,痴呆,精神错乱等,以及突然出现躯体内脏功能紊乱,如忽然出现气喘、厌食、咽堵、抽搐、仆倒、吐白沫等,但都可经心理暗示或药物暗示而得以缓解。

3.处理 除加强心理治疗之外,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进行辨证立法。

(1)症状表现为抑制性的:如突然失听、失明、失语的以豁痰开窍为治则,而突然丧失运动能力的以解郁通络为治则,突然意识丧失的以疏肝开心窍为原则。

(2)症状表现为兴奋性的:如突然痉挛抽搐或哭笑奔走,怒恚叫骂或腹如豚奔,又当以平肝泻火、养心敛神为治。在发作间歇阶段则须侧重养阴解郁、豁痰逐瘀的原则,防止复发。临床可酌情选用甘麦大枣汤、温胆汤、涤痰汤、天王补心丹、龙胆泻肝汤和礞石滚痰丸、朱砂安神丸等。

(三)强迫性神经官能症先兆

主要症状是存在强迫观念、强迫动作,和精神病的区别在于,对病有自知力,但无法摆脱,在疲劳、静止、疾病后加重。此类疾病,其病机主要为肝胆虚,肝主藏魂,胆主决断,肝胆虚则逐渐胆怯多疑,不能决断而成病。

1.早期先兆 患者多为内向型,但过于谨细认真,发病前忧柔寡断没有主见,多疑善虑,伴犹豫不决进行性加重。

阻截治则 此型多呈肝胆虚先兆,治疗当补益肝胆,方宜滋肝益胆汤龙眼肉、菖蒲、远志、郁金、大枣、小麦、甘草。

2.典型征兆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是强迫观念,即被迫思维、强迫心理,主要为惊恐综合征以及强迫行为,如做一些无聊的动作。和精神分裂症的区别为,前者为对疾病的不知性,本病为可知性,但不能自制,前者淡漠,不愿治病,本病则疑病,愿意治病。

处理 宜滋肝益胆、养心宁神,方予滋肝益胆汤3.生脉饮加味:当归、白芍、柴胡、枣仁、百合、合欢皮、龙眼肉、菖蒲、远志、郁金、党参、麦冬、五味子、龙齿、辰砂。

家人和朋友应如何支持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一、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叫躁郁症,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二、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抑郁发作期可能的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睡跟增多、兴趣减退等躁狂发作期可能的表现:心境高涨、易激怒、精力旺盛、不知疲惫、睡眠需求极少、过度自信、注意力容易转移,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和妄想。

轻躁狂发作期可能的表现:与躁狂相似,但症状有所减轻,持续时间也可能更短,自己通常感觉状态良好,但周围人能察觉出异常当自己经常出现以上这些症状的交替时,则要怀疑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并及时就医诊断。

三、家人朋友如何陪伴和相处

1、坚守三不守则

不鼓励:不要一直对患者说“要加油、要正向思考”之类的话语,这会让TA感觉压力更大,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不责备:千万不要责备躁郁症患者。患上躁郁症不是TA的错,责备只会加重TA的病情。

不反驳:躁郁症患者必定会在情绪低落时说出无数沮丧的话语,作为身边人,只需倾听就好,不要一直反驳对方说的都是错的。

2、耐心聆听

跟TA携手面对,让TA知道你就在身边,告诉TA「我一直都会陪着你」或「有事都可以跟我说,我会听你讲」,或是什么都不说,陪伴已是最安慰的举动。

3、助对方发展兴趣与爱好

如果情况较轻微,即没有自杀倾向及影响日常工作或生活表现的话,其实可以先提点患者靠自己方法自救。例如建议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加入一些能令自己愉快或增加掌握感的活动,争取养成多运动、多玩乐、多发展兴趣爱好、多和人交流的习惯。

4、协助求诊

有较多情况出现的是躁郁症患者不知道自己有病,而当你发现身边人已出现自杀倾向或严重影响生活或工作,则需尽快帮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5、鼓励病者积极治疗

情绪病常被误会为精神病,所以即使你有协助患者求诊,看个医生一次半次后可能也会变得抗拒,拒绝服药,所以身边人要鼓励TA积极治疗。

对他人来说,双相障碍可能只是出现简单的情绪变化,但是对患者而言,他们随时都会出现不合理的想法和情绪,你要做的就是保持良好的态度,去倾听,让他感受到被理解,支持和包容。在他平静的时候,询问他在躁狂发作的时候需要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尽可能让他提出自己的想法,避免他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另外,帮助他保持规律、健康的饮食和睡眠。大多数躁狂和抑郁发作前都是有“信号”的,如果你注意到了一些之前发作的典型行为,你可以以温和的态度告诉他,和他交流,及时进行沟通。

在照顾双相障碍患者的时候,多多少少能发现一些规律,但不是所有的情绪变化都会转变为抑郁发作或躁狂,不要过分的敏感和警觉,可以先和他谈一谈,以便确认是否真的不对劲。包容理解关爱是主要的,取得他的信任,这点很重要。定期去医院做心理疏导还有服药,自己的心态也要调整好,因为他会影响你的心情,你自己要找到缓解和发泄情绪的方法,要不然容易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导致自己的精神也不正常了。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着急和跟他讲道理,因为他自己有自己的人生观,而且一定比一般人深刻。

所以不要跟他讲这些,用你的关爱让他体会到温暖就好,通过你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让他自己做出反思,定期治疗服药,因为只有自己想去治疗,想去改变现状,你才能帮到他。要不然他会在自己的世界里打转,永远也出不来。无论何种双相障碍,都不具备致死的能力,更不存在无法治愈的情况。常见的所谓难以治愈的精神疾病都涉及到器质性病变,而即使是器质性病变,只要谨遵医嘱按时用药,一样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71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