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锦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锦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表达了悲慨、愤懑的心情。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幽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扩展资料: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

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锦瑟》这首诗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中的原因感到惘然。透过这种悲剧心理,我们可以看出那个趋于没落的时代对才人志士的摧残,以及象李商隐这类封建知识分子的时代阶级的局限性和思想性格的软弱性。

李商隐的《锦瑟》是一首广泛传诵的诗歌,它的艺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典故的运用:《锦瑟》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如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等,这些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让诗歌显得凝练而深沉。

2 丰富的意象: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锦瑟”、“无端五十弦”、“望帝春心”、“蓝田玉”、“夜雨”、“珠泪”等,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使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

3 语言的优美:李商隐的诗歌一向以语言优美著称,《锦瑟》也不例外,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式,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等,这些语言让诗歌显得优美动人。

在表现情感内涵上,《锦瑟》主要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怀念和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诗人通过对“锦瑟”、“庄周梦蝶”、“杜鹃啼血”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望帝春心”、“蓝田玉”、“夜雨”、“珠泪”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专题,精选唐诗经典四首,此为其一。

作为唐代极具代表性的诗人,李商隐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由于李商隐的人生经历坎坷,这位青年时就以才华闻名当世的诗人,在政治上长期遭受压抑,精神上多次蒙受打击,随之产生的期待与失望、痛苦与留恋、执著与彷徨交织的矛盾心理和怅恨的人生情怀,必然渗透到独具风格的诗歌创作中。他在诗坛上独辟蹊径,开拓出寄情深婉的新境界。这首《锦瑟》就是极具独特风格和艺术魅力的一篇。

诗作以其迷离的意象、朦胧的意境、迷惘的情思,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深刻的审美享受。因而认识意象、感悟意境、享受美感是引导学生鉴赏和研习本诗的基本目标。

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本诗所表现的情绪,是时过境迁之后,诗人对以往生活的刻骨铭心的感情追忆,这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莫名其妙的情绪,诗人善于把心中的迷茫图象,化为多个恍惚迷离的意象从而形成诗的朦胧意境。因此,只有认识意象,感悟意境,才能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内涵。

那么,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在《锦瑟》中,意象的“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也就是诗人要传达的情绪;而“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是“意”的寄托物。诗人把自己的情绪通过物象外化出来,即形成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诗人创设的,同时又是读者对意象的感受,通过联想和想象而产生的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感悟意境,使读者的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才能真正得到诗的艺术美的陶冶。

首联中“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的“锦瑟” “五十弦”“一弦一柱”则属于具体的物象。“无端”“思年华”是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思绪。上句的意思是,锦瑟呀,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根弦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锦瑟的埋怨和责怪。但是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根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要责怪它,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这其实是诗人心意的表达和情绪的宣泄,是借助于“瑟”这个物象来完成的。

下句“一弦一柱思华年”,是说弹奏锦瑟的一音一节都引起诗人对青春往事的回忆。

此句的关键在于“思华年”三个字。笔者认为,这是全诗的主题。而“华年”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美丽青春,是诗人情感思绪的核心。诗人因“思年华”之往事,而产生怅惘莫名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用锦瑟“一弦一柱”的具体物象来传达的。因此,锦瑟和它的“一弦一柱”就是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

传说上古时代,这种五十弦的瑟,弹奏起来其音悲不可禁。不由得使人产生“弦弦掩抑声声思”的联想。这时诗人听到一弦一柱的弹奏,也必然是哀怨悲切的,因而心驰神往,思绪万千。

这里,有锦瑟这个本身就含有复杂寓意的意象,有表现弦弦柱柱所奏出的音乐境界,有因此产生的由思年华而引起的联想和想象: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诗人悲剧性的人生经历,想象他产生迷惘、哀伤、寂寞、怅惘思绪的“年华”往事,进入到虚实相生、深邃幽远的意境中。

颔联上句,“庄生晓梦迷蝴蝶”用“庄生梦蝶”的典故。是说人生的变幻迷离,有如庄生梦蝶,不知身世是人是蝶。可以理解为诗人因聆听弹奏锦瑟的乐音而思绪翩翩,不知身在何处,美梦醒来,梦境不在,终致心绪繁乱,怅然若失。晓梦本身是虚幻的、朦胧的。蝴蝶的飞翔是自由、无拘无束和变幻不定的。晓梦、蝴蝶这些具有迷离特征的意象,寄托着诗人梦幻般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此句读后,读者也仿佛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看见诗人在梦一般缥缈的境界里化成了蝴蝶翩翩起舞。

下句的“望帝春心托杜鹃”也是化用典故。是说古代蜀国望帝杜宇失国身死之后,化为杜鹃而啼血悲呜。此句意为人生的伤痛,有如望帝的伤春情绪,托于杜鹃的悲鸣而表达出来。可以认为,瑟声的哀怨凄迷,像杜鹃啼血一样,表达出诗人的感伤。杜鹃是哀怨悲切的象征,是寄托人们悲苦哀伤思绪的意象。杜鹃可以用来寄托望帝的伤春情绪,当然也毫不例外地能够用来隐寓诗人难言的愁绪与怨愤的情思。此句仿佛使人感到,杜鹃身上既有望帝的形象又有诗人的影子。杜鹃鸟凄切啼号的情景,以至于口中流血的画面,时隐时现,因此而形成的朦胧的意境,使读者对诗人不幸人生经历的同情油然而生。

颈联的上句“沧海月明珠有泪”,用了古人传说。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又说南海之外有鲛人,能泣泪成珠。此句是说,在惨淡的月光下,沧海之珠,带着晶莹的泪水。沧海、明月的意象透出诗人寂寥凄清的心绪;明珠、珠泪的意象用人格化写法,表达诗人对人才处境悲苦而沉沦废弃,才能不能为世所用而流露的哀怨与悲伤。

诗人凭借联想把交融起来的意象沧海、明月、明珠、珠泪连在一起,幻化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又带有哀婉色调的美妙意境。

颈联的下句“蓝田日暖玉生烟”, 意思是蓝田山在日光煦照下,冉冉升腾起一股玉气。“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理想景色,但只有远观才能见到。

诗人借用具体的物象玉烟,喻指锦瑟所奏出的音乐意境是朦胧的、虚无缥缈的,像暖日映照下蓝田玉山上升起的丝丝轻烟,可望而不可即;玉烟这一意象象征诗人平生所向往、追求的美好境界,不能把握,也是无法亲近的。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的全部情感。

颈联的两句,诗人创设了阴阳冷暖不同的意境,向读者展现了高洁的情感、执著的期待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尾联收束全篇,大意是,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在当时就是如此,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呢?就在当时就已经让人不胜惘然无措了。

这里,“惘然”指心中凄然失意的精神状态,与首联的“无端”相呼应,是诗人表达的情感和思绪。而“追忆”呼应首联的“思华年”,暗示本诗是追忆年华所感,为点题之笔。尾联这两句应该是,诗人在锦瑟弹奏结束后如梦初醒的怅惘和沉思。

纵观全诗,诗人因聆听弹奏锦瑟产生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等情思,是用锦瑟、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这五个意象传达的。这些意象是迷离的,又分明有某种象征意义,而究竟象征什么又难以确切的解读。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却具有共同特点,那就是都被诗人心灵化了,是多种体验的复合,富于非客观的色彩,因而表现的情思是迷惘的。这些意象在构成诗以后,形成雾里看花般的朦胧意境,具有凄美费解的艺术风格。

总之,李商隐的这首诗,以因意象迷离、意境朦胧、情思迷惘而难解著称。鉴赏和研习本诗,对此并不一定要做出,而且也很难做出准确的解读。应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用心灵捕捉诗的意象和意境,按照自己的生活体验去驰骋想象。通过反复体味,含英咀华达到豁然贯通,从而把握诗中隐晦深邃的意蕴,欣赏凄婉朦胧的艺术风格,享受美感。

同时,由于鉴赏者的心理、情感状态不同,存在审美鉴赏中的差异性是必然的。因而理解“诗无达诂”的理论真谛,在教学中启发和鼓励学生见仁见智,对提高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世界尤为重要。

锦瑟》赏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在月夜弹响了他的《锦瑟》。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倾倒了后世无数的聆听者,历来也曾经引起过很多不同的解说和猜测,金人元好问在其《论诗绝句三十首》中便曾说过这首诗是“一篇锦瑟解人难”。 对于《锦瑟》一诗的主旨,历来歧见纷纭,有人以为这首诗的内容是咏“瑟”这种乐器的,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句是分别写了瑟的适、怨、清、和四种乐调,还有人把“锦瑟”猜想做一个女子的幻化,疑为“令狐家青衣”……此外,许多人倾向于悼亡一说,认为诗人是在孤独凄凉中思念亡妻,躬自悼矣! 这首诗虽然在理性方面难于加以确切的解说,但在感性方面却极易于引起读者的感动和喜爱。诗很具感性,是因为它的形象;诗又很难懂,也是因为它只绘形象,扑朔迷离。要读懂这首诗,我以为主要应去分析诗的形象,看它给予我们的感发、感动及联想是些什么,而不必去比附事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以“锦瑟”起兴,既写瑟之华美,又写弦之细密繁复,“锦瑟”二字,给了读者一个美好而又幽怨的直觉。《汉书·郊祀志》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为二十五弦”,谁曾想“五十弦”之“锦瑟” 比之琴、筝,原来竟附着有如此悲切的情愁。无端,莫之为而为,莫之治而治的意思,“无端”一词使锦瑟一下子就有了生命,这抑郁的感叹像是在说并非瑟自己情愿有这五十根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呀。“一弦一柱思华年”,这瑟上的每一条弦、每一根柱都牵引着诗人藏埋心底的一段伤痛。“弦”、“柱”承上一句“五十弦”而来,两个“一”字,更加强了“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了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了悲哀的沉重缠绵。每一弦每一柱的抚弄都会引起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华年”二字与前面的“锦瑟”相应,既见“华年”之美好,更见今日回思时的惆怅哀怨。诗人以瑟之华美暗喻自己才华出众,又以瑟之“无端五十弦”暗示华年悄然流逝,伤痛之情,悲愤之意,隐隐含于“无端”之感叹中,这两句可以说是这一首诗的总起。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颔、颈两联承首联中的“思”字追忆往昔,诗人慨叹怀才见弃,自伤一生遭际。对于李商隐来说,往事是不堪回首的,年少才高,却卷入晚唐的政治漩涡中进退维谷,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颔联寄情于物,将“晓梦”、“春心”之情借“蝴蝶”、“杜鹃”之物来表现。颈联借景生情,以“沧海月明”、“蓝田日暖”之景象来写“珠有泪”的悲哀与“玉生烟”的迷惘。神话里说,月满则珠圆,可是,月夜下的沧海明珠依然有泪,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每一颗珍珠都是一个泪点,蓝田山中出产美玉,有玉之处烟霭蒙蒙,而人们只见山中烟霭,不知玉在何处,美玉如同沧海遗珠一样无人赏识。 李商隐的用典有他自己的特色。有时用其本义,例如《安定城楼》中,他以“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言说自己不得施展怀抱的悲愤。有时他又将典故当作一个特殊的形象来使用,并加以创造性的引申。“晓梦”、“春心”便是后一种用典的写法。庄周梦为蝴蝶的典故本意在于阐述一种“均物我,外形骸”的道家哲理,而李商隐却借“蝶梦”之形象为自己所用,抒写了自己对于仕宦之途的追求梦想以及此梦想失败落空后的无尽感慨。“晓”字所暗示了梦境的短暂,“迷”字暗示了梦者的痴迷。这种痴迷沉醉、怅然若失的情意才应该是诗人所欲表达的本意。“望帝春心托杜鹃”,用了望帝去国怀乡,魂化杜鹃,悲鸣寄恨的典故,李商隐又加以引申。什么是“春心”?春心就是追求、向往、执着之心。多么痴迷的梦境,多么深挚的情志!此诗的幽婉即在于诗人对自己的情意完全不做明白的叙述,而只是用种种不同的美丽且繁复的形象和曲折宛转的章法来给予读者一种直感和暗示,使读者可以因之而产生无数的感动和联想。 晓梦”与“春心”,多情易感也;“蝴蝶”与“杜鹃”,引起翩飞、悲啼的联想;“月明”与“日暖”,引人入苍凉寥阔、温丽凄迷的情境。诗人化实为虚,连用四个典故,以四幅清丽、静谧、迷离而又含带凄切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难以指实言明却又有所感知,从而吟咏于口而思索于心,那是一种富于感动兴发之作用的诗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自问自答,点出此诗系追忆往昔,痛定思痛。所谓“此情”者,指的正是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 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之时,便已体味到了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一次不胜嗟叹: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当是他回忆往事,对一生坎坷而发的感慨,尽管描写委婉,旨意朦胧,但显然有其寄托。李商隐在诗中隐去了平生所历具体之事,以缘情造物的写法,含蓄委婉地从多个不同角度抒写了自己坎坷的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痛惜华年流逝、抱负成空。 一曲《锦瑟》弹罢,一个憔悴的背影消逝于凄婉的琴韵,留给读者的是那无尽的怅惘

麻烦采纳,谢谢!

关于这首诗的解读主要分为两类:

是认为这是一首评悼妻子王氏的诗,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颔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颈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宝玉为之忧伤;尾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二是认为这是诗人对逝去年华的追忆,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喻人生之五十年华;颔联为比“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颈联为“转”,以明珠宝玉比喻自己的才能;尾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

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扩展资料

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

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全诗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李商隐天资聪颖,文思锐敏,二十出头考中进士,举鸿科大考遭人嫉妒未中刷下,从此怀才不遇。在“牛李党争”左右为难,两方猜疑,屡遭排斥,大志难伸。中年丧妻,又因写诗抒怀,遭人贬斥。

此诗约作于作者晚年,对《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悼念追怀亡妻之作,或以为是自伤身世、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之笔。

-锦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73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