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从什么和什么一句中可以感受到?

寒食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从什么和什么一句中可以感受到?,第1张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

寒食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关注

成为第51621位粉丝

寒食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皇宫里的情形,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特权的腐败现象。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全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如下: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点蜡烛的轻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创作背景如下:

寒食是中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皇恩。

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

唐代诗人窦叔向有《寒食日恩赐火》诗纪其实:“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正可与韩翃这一首诗参照。

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有意见认为此诗正是因此而发。

问:寒食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寒食》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春天的长安城

寒食:寒食节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之宫中传赐的新火

五侯:这里泛指豪门权贵

1寒食节指的是清明节前一两天,在寒食节,家家禁火,只能吃冷食。但是帝王却可以违反规定。

2传蜡烛看似是从空中传赐新火,实际上是指天子赐予的荣耀。

所以⬇

答:这首诗通过寒食节禁火,委婉的讽刺了唐朝后期的腐败。通过汉宫来借古讽今,传赐新火看起来是天子赐予宠臣的荣耀,但从内在表达出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不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74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