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 情感教育论文

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 情感教育论文,第1张

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篇一

《语文教学呼唤情感教育》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仅仅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更要注意情感目标的渗透。语文学科的特点告诉我们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师生角色定位,同时开发最优化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等。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感人至深的父母之情,朋友之谊,也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认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

1 形成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养成大语文教学意识,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主动营造一种学习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父爱的录像带。或放一曲《父亲》歌曲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2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2 结合课文内容,加强课外比较阅读,寻找感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积累

教材中所选文章,诚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对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思想素养,不无裨益。但教材中的阅读量对中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比较阅读。如读了《背影》,可推荐散文《父亲的信》、《父亲》;读了《芦花荡》,可推荐《荷花淀》;读了《月球上的足迹》,可推荐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这样,学生在与课文相关的比较阅读中,更容易找到情感的触动点,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

3 诠释不一样师生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我们教师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我有这样的深刻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4 探索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课标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组织学习八年级上册的《老王》时,分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第一步,走进课文。首先,引导学生圈点生字,在小组内分工查阅工具书,互相学习。其次,认真读书,读准字音,互相纠正字音,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再次,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大意。第二步,探究小说中的人物。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回答:①小说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王对别人的“善”②我们对老王的“善”又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三步,探究作者写作意图。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就在全班发言。最后质疑问难;在有感情的朗读中结束教学。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各界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社会才能不断走向进步。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浅谈论文 

孩子的情感教育非常的重要,而且这样的教育甚至比一些学习上的教育更为必要。作为爸爸妈妈应该尽可能地给宝宝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宝宝体验到吃惊、热情、喜欢、高兴,害怕、气愤、好奇或者是厌恶等情绪。让宝宝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对于宝宝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爸爸妈妈还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宝宝学会同情和关心,而且要激发孩子的同情心,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现实生活当中的事情来进行引导。

教育方式

比如说在现实生活当中存在着很多流浪小动物,而爸爸妈妈在宝宝懂事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宝宝对这些小动物进行救助。当然爸爸妈妈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宝宝,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宝宝和这些野生的动物所接触,因为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所以一旦被这些细菌所感染的话就非常的麻烦。因此爸爸妈妈可以选择用吓到的方式让宝宝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而且让宝宝感受到同情心和爱心的存在。

以身作则

除此之外爸爸妈妈还可以适当地鼓励自己的宝宝进行相应的表演,比如说宝宝今天学会了一首新的诗歌或者是听老师讲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爸爸妈妈可以鼓励自己的宝宝在自己面前将这些故事或者是诗歌讲述一遍。如果宝宝能够完整地完成的话那么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宝宝进行相应的奖励,这些都能够鼓励小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会让小孩子更兴奋一些。

爸爸妈妈对于宝宝应该有着正向的情绪反馈,不要让宝宝在非常激动的情况下收获到爸爸妈妈的敷衍,这样的话对于宝宝的情感教育是非常不利的一种因素。所以说爸爸妈妈在教育小孩子的同时也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情绪来带动宝宝的情绪。

《情感教育》([法] 福楼拜)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jy3k

书名:情感教育

作者:[法] 福楼拜

译者:王文融

豆瓣评分:89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1-1

页数:528

内容简介:

《情感教育》的副标题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莫罗出身于外省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十八岁那年来到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只对文学艺术感兴趣,试写过小说和华尔兹舞曲,还跟人学习绘画,但都半途而废。他深深爱上了画商阿尔努的妻子玛丽。玛丽虽不爱丈夫,但恪守妇道。后来,她终于被莫罗的一片痴情所打动,答应与他约会。时值一八四八年二月,巴黎爆发了革命。莫罗为了这个约会,没有去参加民众的游行。但玛丽因儿子突患假膜性喉炎,未能赴约。绝望之余,莫罗投入交际花萝莎奈特的怀抱。两人同居并生下一个儿子,不久儿子不幸夭折。莫罗与出身贵族的实业家当布勒兹交往,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他成为当布勒兹夫人的情夫。实业家去世后,两人准备结婚。但在破了产的阿尔努夫妇的家具拍卖会上,当布勒兹夫人的举动深深刺伤了莫罗的心,于是他与这位贵妇人一刀两断。他万分沮丧地回到家乡,心里尚存一线希望:与一直爱恋他的乡下姑娘路易丝共结连理。可是在教堂的广场上,他恰遇路易丝与他的老同学戴洛里耶举行婚礼。莫罗羞愧难当,返回了巴黎。一八六七年的一天傍晚,阿尔努夫人突然来访,两人万分激动,互诉衷肠。她剪下一缕白发留给莫罗作纪念,与他诀别。

《情感教育》也如作者所说,是“一部发生在巴黎的现代风俗小说”。围绕弗雷德里克·莫罗这个主人公,小说家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属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透过这些芸芸众生相,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特别是一八四八年革命前后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所以,《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的情感史,它也是一部社会小说,一部记录一八四八年革命的形象的编年史。

作者简介:

福楼拜(1821—1880),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圣·安东尼的诱惑》《纯朴的心》等。

译者简介:

王文融(1941—),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后留校任教,曾任北大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译著有《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时间与叙事》等学术著作,以及《情感教育》《贝姨》《乡村教士》《暗店街》等文学作品。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在听、说、读、写中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情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感教育;思考运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功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心理反应。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呢?

一、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应该具备情感素质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关键在教师。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要有发自内心的爱。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保持积极、深厚的情感,自我动情、移情体悟,调控情感。教师在是非、好坏、善恶、美丑、爱憎、荣辱等问题上要有正确的观点、鲜明的态度。唯能如此,语文教师才能言传身教,通过教学,在学生身上培养出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其次,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做到入情、入境、入化,充分进入角色,适时适度地把握、调控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再次,教师要善于表情达意,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艺术,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把课文里的和自己心里的思想情感、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总之,要花气力上好语文课,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技巧,还需要有良好的情感调控力。

二、加强情感教育,语文教学题中固有之义

从语言的具体运用来说,“言为心声”,任何人说的话都反映他内心的某种情感,从文章学上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教材可说涉及了过去和现在人类情感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的主体和客体来说,师生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面对充满情感涟漪和波涛的教材,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不可能不产生种种情感体验。如课文《一件小事》,这是一篇用第一人称写的小说,小说中的“我”反映了作者的某些思想,如谴责军阀统治,严于解剖自己等。文中的心理描写对表现“我”的思想感情起到很好的作用。作品中的“我”对车夫的举动产生敬佩之情,同时感到自己的渺小,赞扬了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和“我”严肃的自我批评的精神。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听、说、读、写教学时,都应该遵循语文教学“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的规律,加强情感教育,并把它与语言、思维的教学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进行情感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新举措

我国著名语言专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课堂关注的应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语文学习的幸福感。初中语文课情感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多彩,我们应该把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当做一个重点。因为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崇高的情感,它包含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赞美,对勤劳勇敢的祖先的崇敬,对以乳汁和血汗哺育我们的广大人民的感激,对国内外一切敌人的仇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执著追求……一个人只有热爱祖国,才能不遗余力去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甚至为了祖国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初中语文教材里有关爱国主义的篇目约占30%,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这部分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应贯穿于课文的讲解之中,教师讲解课题,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包括情感的熏陶。如在讲解课文《回忆我的母亲》时,笔者始终抓住中心词语“爱”字来创设情境,母亲爱我、爱孩子们、爱叔伯妯娌、亲戚邻居,更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爱民族并支持革命;我爱母亲,更爱民族与革命,并决心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的“爱”。抓住这个中心词语,渲染以“爱”为核心的情感基调,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以激发。所以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进入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以展示课文中的形象、意境为手段的情感教育,其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容易形成教学的感情基础。而根本的是,美育能使人的思想、性格、语言、行为更加“完美”。语文教材是美的丰富宝藏,里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美,千姿百态的社会美,巧夺天工的艺术美,缜密深邃的科学美,准确生动的语言美,高尚感人的行为美,值得我们把它们开掘出来,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责任编辑 一 觉

  摘 要:大学生情感问题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视情感和情感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本论文立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功能及实现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情感问题反映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视情感和情感教育不仅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功能

1动力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积极的情感能引起人的兴奋、激动、愉快的情智体验,使人充满活力,积极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活动;消极的情感会使人感到痛苦、厌恶、烦躁、悲观、心神不定,无力从事正常的活动。而适当的情感教育则能使人克服消极情感,激发积极情感,从而使人的情感转化为人进行各种有益

活动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对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精神愉快地自觉学习,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感染功能。感染功能是指教育者的情感通过表情、语言和动作等外在信号来传递情感内涵。人都是有感情的,而感情富有感染性。情感的这一功能可以使情感教育发挥出说理教育所不能发挥的作用, 进而让个人的情感对他人情感具有施加影响的作用,即个人的情感能感应他人,使之具有类似的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想使学生在思想上被触动,必须首先使学生在情感上受感动。由于情感的强烈震动,常常能激起学生“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意志驱动力,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某种思想,并表现出导向实践的趋向。因此,情感的感染功能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3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个体的认知过程具有组织或抵触的效能。情感是人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即是人与客观事物的中介,又是人与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产物。情感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的情绪尽力调节到一定的愉快状态,让他们对教育者及思想教育的内容产生积极的情绪倾向。在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相互关系中,情感因素对个人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因为人们既需别人对自己的赞同性情感,也需要有人接受自己的情感表达。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实现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意在情感,重在语言,它们是构成情感教育的两个主要因素,有如灵魂和血肉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以生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好情感教育的原则。一是情理结合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仅仅从“爱”的角度出发,无原则地迁就、迎合学生或从大学生一些肤浅的爱慕反应中获得满足,而应该把全心的热爱与关怀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严”“慈”结合,严中有爱,爱中体现出严。我们在情感教育中要坚决反对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温情主义。既要讲究沟通,坚持平等,更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在原则问题、大是大非面前切不可只求团结而放弃真理,只有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才能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二是针对性原则。任何情感都是由一定对象所引起的,而情感教育的教育对象从实际情况看来,又是存在着客观差别的。因此,我们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力求做到因人施教。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情感教育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选择与教育对象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只有因人、因时、因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三是适时有序原则。情感教育是贯穿整个教育活动全过程的原则和方法。在情感交流过程中,教育对象由于自己的内部主观原因以及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情绪的多次反复, 导致情感交流的阻碍、中断。这时,我们就要克服急躁情绪和实用主义的短期行为。南宋时期的教育家朱熹就明确提出了“教育有序”的循序渐近原则,他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则提出“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同样情感教育也要求综合考虑人们的思想基础、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适时适度地实施教育,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最好的可接受性。

2选择好情感教育的途径。一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长期渗透。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班(团)会、板报等各种宣传渠道,以学生喜闻乐见而又深入浅出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持续进行,以长期的正面引导,达到耳濡口染、 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二是灵活利用课堂的理论宣传阵地。传统的课堂说教式教育,有它固有的理论教育优势,只要避免枯燥单调的空谈式理论教学形式,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优势,适当的采用深入浅出、引用实例的方式,使理论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深入人心。三是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实践活动是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多形式的,内容丰富而广泛,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允许学生自我探索,在实践活动中通过真实体验,进行自我分析判断。

3掌握好情感教育的方法。一是以情育情法。是指发挥人的情感相互感染的作用,用某一种或一些道德情感去影响、感染、同化教育对象,从而使教育对象建立起相应的道德情感的情感教育方法。二是以行育情法。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或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让教育对象亲身参与和感受,从而达到影响、 感染和培育被教育者确立一定的道德情感的情感教育方法。三是以境生情法。 情感的产生具有情境性和针对性,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产生道德情感。因此,以境生情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来唤起教育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目的的情感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2]王婷婷,孙志伟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实务类课程整合的研究[J]新闻界,2011(8)

作者简介:包卓,长春工业大学,学生处思想教育科。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进情感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加强学习与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相信,我们会在教学育人生涯中少一些遗憾之事,多一些美好回忆。

关键词 情感教育;情感动力;感染共鸣

马卡连柯在《家庭和儿童教育》中说:“爱是一生中伟大的感情,他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类,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可见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西方学者把情感教育看成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将它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教育形式。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

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其中的“心”就是指学生的心理或心灵,情感则是心理心灵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讲,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我们人类的高级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当别人和自己的言行符合自己的道德观念时,就会产生满意、愉悦、赞赏、敬佩、尊敬等肯定的情感;当人在认识事物或研究问题时,对于新的还未认识的东西就会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等情感;当人依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事物进行评价时就会产生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爱心与教育》中提出“情感动力”思想,即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保证个性全面发展,保证个人天赋才能的充分表现,使学习富有成效。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在与建立学生学习的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

在一项对青少年的实验中,让一组男女青少年进行400米跑,其中一组给予情感上的鼓励,而另一组则给予情感上的挫折。结果鼓励组无论男女,成绩均获提高,而挫折组无论男女,成绩均下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情感对人的各种行为活动的动力效应。由此我想到,对于数学教学,如果我们能融合进我们的情感教育,注意情感陶冶,如一声亲切的称呼,一道期待的目光,一个充满爱意的微笑等,把我们的情感化作涓涓流水,沁入学生的心田,给予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给学生启迪的思维,我想,一定会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发展,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和育人任务。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呢对此,我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第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如果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就可以使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主动,学得有趣的效果。自己对所授科目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相应学科的情感。第二,教师要以平等的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和学生交流,给学生以鼓励,关心、信心和帮助,“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培养学生和自己的情感。不能喜“优”厌“差”,要真诚地给学生以信任、鼓励。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一般规律是他一定会把情感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中,形成一股积极的向上的动力。在我教的学生中有这样一位学生,可以说她对于数学怎么学也学不会,因此我很少注意她。但有一次我不经意的说了一句鼓励她的话,之后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天天问问题,并积极回答问题,从而数学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表面看是自己的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语,但实际上却是学生期待已久的你对他的真诚与关心。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而是以简单、漠视的态度对待学生,我相信,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到抑制。第三,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努力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创造性地组织课时教学内容,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比如,数学教学的设计方法要灵活多样,要环环相扣,疏密相间,起伏有致。一是要抓住导入环节,精彩的富有感情的导入语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氛围更加优化,教学活动更加流畅。二是要抓住过程环节,教师要投入情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点拨引导,使学生在激情中明理,获得新知。三是要抓住结束环节,要让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获得成功体验,要设计悬念保留其探索的兴趣和精神,使学生感到课虽尽,意无穷,留下难忘印象。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内心情绪的积极体验,引起师生的情感共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进情感教育,是我们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因为我们所担负的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着眼于现代教育的需要,着眼于青少年的未来,着眼于我国的稳定发展,它的现实作用不可低估。只要我们加强学习与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相信,我们会在我们的教学育人生涯中少一些遗憾之事,多一些美好回忆。

近年来“失恋博物馆”一直是众多年轻人们乐于打卡的地点,在其中人们可以感受别人爱情中的心酸,了解很多爱情故事。近日,河南郑州一高校设失恋博物馆的消息引起众多网友关注。在“博物馆”中陈列了上百件展品,里面都是失恋的同学们捐赠的带有前任记忆的物品,在展品旁的纸张中写着他们与这件物品难忘的回忆。据校心理咨询主管老师讲,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对于“失恋博物馆”的存在,有人表示不理解,认为一段感情结束了就早点忘记,何必拿出来纪念。大学生作为青年人,除了学习爱情也是人生路上的必修课,谈恋爱不但可以相互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在陪伴中获得成长。失恋博物馆的存在可以让对爱情一无所知的小白感受爱情中的心酸,可以让正处热恋中的情侣们理性看待双方关系,可以让失恋的人平心静气去思考这段感情到底问题在哪里,自己又在这段感情中学到了什么,最后再彻底的和这段感情告别

有网友很认可河南郑州这一高校做法,他们认为于情感教育是必要的,等到出现问题再来重视就需要耗费更多时间与精力。失恋博物馆的存在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们去感受感情,失恋不代表这段感情是失败的,在一段感情中学到了道理获得了快乐就是值得的感情。但这并不代表谈恋爱只在乎过程,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与想法,喜欢但因为不合适而最终分开的情侣也不在少数。对待男女感情问题我们提倡的是理性、豁达而不是随便。

河南郑州一高校设失恋博物馆,里面陈列了百余件同学们在男女相处中有着共同回忆的物品,失恋博物馆的存在让大家感受到感情心酸的同时告诉大家要学会面对感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82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