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

简述韩愈《师说》的主要内容。,第1张

答案:《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 著,集中体现了韩愈尊师重道的思想。《师说》也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 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 具有新意的。具体表现为: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 必有师”。 韩愈的“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论点,直接否定 了“生而知之”。韩愈得出了“人非生而知之者" 的论点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者必有师”这个观点有了充分牢靠的理论依据。《师 说》在认识论上倾向唯物主义,"人非生而知 之”,因而人人都有学习的必要,学习一定要有教 师指导,教师是社会必要。 (2)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韩愈总结了以往教师工作的经验,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规定的教师工作的 三项任务,都有它特定的时代内容。三项最主要 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三者都要贯串 “传道",为“传道”服务。韩愈在历史上首先提 出教师的基本任务,其文字表达比较概括和明 确,有主有次,一经提出,流传为共知的名言,也 为以后的教师所接受。 (3)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韩愈认为,求师的目的是为学"道",办法是 “学无常师”。韩愈针对时风,认为教师教学的主 要任务在“传道”,学生求学的任务主要在"学 道”,能否当教师也就以“道”为标准来衡量。谁 先闻道,谁就有条件给人传道,在实际上起教师 的作用。因此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地位的贵 贱,凡有道就可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社会上有“道”的人不少,皆可以为师,求学的范 围就不应受到限制,而应当“学无常师”。 (4) 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年龄有差别,而闻道则不以年龄大小定先后,学术业务也可能各有专长。“弟子 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如果有专 长,也可以为教师,教师也可以向有专长的弟子 学习,教师与弟子相互学习,教学相长,是理所当 然的事。

总起来看,《师说》的中心思想,着重在论述师道的重要性,严正地驳斥士大夫们的恶意诽谤,抨击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思想障碍。作者在本文中所发表的如何求学的见解是极其精辟的。他对于读书求学的议论,很能够启发后人。

《师说》所提出的关于师道的主要思想是: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任何人都可以为师,不应该因为地位、贵贱、年龄的差别,就不肯虚心向人学习。韩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提出这样的见解是很有胆识的,他对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不良风气,确乎起了挽救和校正的作用。韩愈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虽然具体指的是儒家之道,但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能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说法,也是很有魄力的。他把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归结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提倡师生教学相长,这也确实可以鼓舞大家相互学习的风气。

一。《师说》在写法上的特点 1、下定义,作结论: 作者一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层层衔接,一气贯通。 2、对比论证: 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 3、引用论证,事例论证: 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二。《师说》中的哪些说法反映了作者的历史局限性 1、传道的“道”,为封建伦理道德。传道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秩序。 2、文中还是流露出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思想。

《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和作用的句子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意思是: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1、作品简介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世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韩文公”。韩愈25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安)刺史、国子博士、吏部侍郎等职。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里。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作品鉴赏:

作者对自己的理论主张高度自信,对事理又有透彻的分析,因而在论述中不但步骤严密,一气旋折,而且常常在行文关键处用极概括而准确的语言将思想的精粹鲜明地表达出来,形成一段乃至一篇中的警策,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如首段在一路顶接,论述从师学道的基础上,结尾处就势作一总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圣人无常师”一段,于举孔子言行为例之后,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无常师”的现象一下子引出这样透辟深刻的见解,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韩愈《师说》全文的中心论点应是“要倡导从师的风尚”。

《师说》一文可以说是说理文的典范,是作者写给李蟠的一篇赠言。在这篇赠言中,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要倡导从师的风尚,就是说应该恢复师道。中心论点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从韩愈提出问题的针对性来看,韩愈生活的时代,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一种鄙视教师、嘲笑从师的不良风气。士大夫的子弟,不管品德、智能如何底下,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他们不需要学习,看不起老师。不但自己不从师学习,还反对像韩愈这样公然从师的人。

2从逻辑推理过程来看,第一自然段的推理是比较严密的。老师的职能是“传道、受业、解惑”的,所以古之学者没有不经过从师而成为学者的。因为人人都有惑。这一个推理过程可以表示为如下:(因为师能解惑)凡有惑应从师。(因为人非生而知之)人都有惑。所以,人都应从师。从结论上可以看出作者是要阐明要恢复师道的道理的。

扩展资料: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59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