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音乐的一组诗句, 并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音乐的一组诗句, 并分析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第1张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问题一:情景交融是什么意思? 情景交融

解释: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示例:好的诗篇必然是情景交融,理在其中。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问题二:情景交融是什么意思 情景交融释义: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

问题三:情景交融是什么短语 言情

问题四:什么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一.抒情的含义

抒情是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表露感情的一种表达方法。二.抒情的要求

(一)要有深切真挚的感情;(二)感情要丰富细腻;(三)情的表达要自然和谐

三.抒情的方法

抒情的方法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前者直抒胸怀,后者往往依托于叙述、描写和议论,在叙事、写景、状物或论理中抒 感。

(一)直抒胸臆;(二)即事抒情;(三)寓情于景

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

(四)即物抒情

这种写法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写作者的某种情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露出来,使文章蕴含深厚,情深意远。

(五)寓情于理

这种写法是将感情融注于议论之中,这是一种富有情感色彩的议论,或者说是一种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抒情。既能以理服人,又能以情感人。

借景抒情是指让感情依附于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它是间接抒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达到物境与我情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

借景抒情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把情与景分开写。可以先写景,后抒情;或者先抒情,后写景。也可以是把景和情穿插起来写。另一种是把景和情糅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写法,不必添加任何词语,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描绘的景物中看出人物(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寓情于景即通过写景来抒发作家的内心之情。可以看看这:

古代文人“寓情于景”论

古代文人认为:文学语言作品在表情达意时,不能直接点破,而必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中。如司空图在《诗品》中谈“含蓄”时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已,若不堪忧”孙联奎在他的《诗品臆说》中解释时说:“纯用烘托,无一字道着正事,即‘不著一字’,非无字也”。此解释深得原文之精髓。本来“不著一字”,不是不要文字,而只是说不直接地抒发胸中之意,而以景物烘托之,这也就是“含蓄”。宋代的梅圣愈还进一步把文学语言作品的情与景之感觉与“言外之意”联系了起来,他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如在目前”,突出了文学语言作品所构造的情与景之感觉世界必须极其鲜明而生动,可感性极强,而这也正是产生“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首要条件,使人产生想象于无穷之境界的艺术效果。所以,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隐秀》中说:“隐”字,也是与“秀”并举的。但什么是秀呢?刘勰说:“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也记其佚文:“情在词外日隐,状溢目前日秀。”“状溢目前”不正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一样,强调文学语言作品所描绘的“寓情于景”么?只是把情感化为可感的景,才能做到“情生词外”,因此笔者认为刘勰和司空图将景的情感与文学语言作品的言外之意相提并论,也并不是偶然的。

清代的沈详龙在他的《论词随笔》中谈到:“感时之作必借景以形之。如稼轩云‘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不言正意,而言外有无穷感慨。” 稼轩这几句词见其《摸鱼儿》,表现痛惜、孤独、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的情绪,但他却选择了一个画檐蛛网在春风中尽日飞舞,招惹飞絮的特写镜头,这就把诗人的情感致于景中了,情溶于景,情的意味就变得藏而不露,丰富而耐人寻味,所以叫“言外有无穷感慨”。又如司马光认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并举杜甫的《春望》为例子分析道:“……山河在,明无馀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

问题五:“情随境迁”、“情景交融”是啥意思?试举例说明。 情随境迁:环境改变了,人的感情也随着环境发生变化。

比如在繁华的大街上看感到热闹,到寂静的山间感到冷清。

情景交融:人的感情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比如感到悲伤,正好在秋风落叶残花,感情加深情景,情景烘托感情,互相交融,融为一体

问题六:啥叫情景交融?情景交融的文章怎么写? 情景交融指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 =========================================================================== 教你个最简单的方法,前面写景,最后一段抒情发表议论,看过赤壁赋么,就这样

问题七: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再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再时间和空间上优先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中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吧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的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境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再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二十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中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他不仅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时间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作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的诗的特点是“既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的诗则能取直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他给人的美感,实际上他包含了人生中的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中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他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他引起了全世界听众共鸣。 (摘编自叶郎《说意境》)

问题八:情景交融到底是 写作手法还是意境特点? 是写作手法,意境特点就是说这个用了写作手法后,体现了环境什么样的特点,是清幽啊,还是美丽啊,或是什么什么的。

因为《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 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 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 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 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 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 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 “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 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 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 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 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 《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 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 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 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 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 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 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 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 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 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 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汨”、“搴”、“莽”、 “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 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 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 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 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 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 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 的评价。 而史记大部分都是记录历史,对后世的影响要比离骚小。假如说离骚是我们现在可以很直白的理解它的意思,那么你会发现离骚比史记要重要得多。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柔声细语的问候,就如春风一样让人感到温馨,而一句粗气恶声的大吼就会给人一种寒流突袭的般的冰冷打击。因此,掌握好说话的语气与言词的分寸是何等的关键!

一个人的魅力很大程度是通过语言体现出来的,我们知道语言是最主要的人际沟通工具,而且语言本身也是人们个性的表现。柔声细语会让人感受到春天般的温馨和舒适,能赢得大家的认同和好感,而粗声恶言只能让人感受到冬天般的冷酷和无情,使人讨厌或恶心。

在我们与人谈话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人的感情。即别人在听了我们说出的话之后的反应,也就是他心理上的承受力。如果我们不管他人的感受如何而一味的说下去,就可能会伤害的他人的感情与自尊心,引起谈话的不愉快或恶化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因此,一个人恰到好处地应用语言是他成功的关键。语言的艺术包括互相关联的两个方面:自我表达方式与谈话的内容。

如果我们想要改掉某些生活中的坏习惯,如果我们想更有效地说服他人,就不妨听听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意见。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叙述他如何克服自己争胜好强与人争辩不休的坏习惯,又如何使自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能干的外交家。

在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

“本杰明,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与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变得太珍贵了,弄得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自在得多。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能再教你什么。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这话使富兰克林感到震惊,他接受了这位老朋友的建议,他开始下定决心要改掉傲慢、粗野争胜好强的习性,极力培养谦恭、自我克制的性情。富兰克林后来说:

“当时,我立下一条规矩,决不正面反对任何人的意见,也不允许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或‘我想象’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者‘目前我看来是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象稍有不同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仅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但是富兰克林与任何人一样,要改变固有的习惯总是要付出努力与代价,可是他终于慢慢地克服了。他回忆说:

“我一开始采用这套方法时.确实觉得和我的本性相冲突,但久而久之就愈变愈容易,变成我自己的习惯了。而也许50年以来,没有人听我讲过些什么太武断的话(在正直做法前提下的)。这个习惯,使我在提出新法案或修改旧条文时,能得到同胞重视,并且在成为议会的成员后,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原因。因为我并不善于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疑,还会说错话。但一般来说,我的意见还是得到广泛的支持。”

富兰克林可算是最成功人士之一,他的看法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他的勇于改变的态度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不少研究语言和沟通技巧的专家认为:“你怎么说比你说什么更重要。”丽说话语气就是怎么说的一个重要方面。你说话的时候不仅传达了你的字面意思,还传达了你的情感,而说话语气就是我们的情感与个性的反应。你用不同语气而说相同的话,所能起到的效果则完全不同。所以,你要控制自己的说话语气,以其所传达的句子能达到你所要讲的目的。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听众、就不同的主题,你的说话语气也应该是不同的。比如:

邀请你在一个授奖大会上发言,那么你的基调应该是热烈而情绪高昂的。如果上司要求你对一个问题做出解释,那么就应该是诚恳而富有见解的。如果一所商业学校要求你出席他们的开学典礼,而你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你不妨“教导”一下下面的学生。

总之,要学会控制自己说话的语气,听一听自己的发音方式,就更有说服力。

对一个出色掌握语言艺术的人来说,仅仅学会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思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还需要学会与别人交流,并且要通过这样交流来表达自己的目的——这种目的可能是希望对方与你合作,也可能是希望对方对你目前的处境表示理解与同情,还可能是要对方同意你的看法,也可能是希望对方提升你的职位。但无论这些目的能否达到,你都要注意一些更为一般的原则。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这种一般的原则是:

在谈话过程中要尊重别人——从他的人格到判断力与智慧,不要引起对方的不快,哪怕是轻微的不满,更不用说怨恨.了。无论这次谈话的目的是否达到,都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以利于下一次合作,不因为一时的分歧而伤害长期的友谊与合作。

美国总统林肯很重视这一点。有一次一位青年军官与同事发生了激烈争吵,林肯对他说:

“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争执的后果不是他所能承担得起的,而后果包括发脾气、失去了自制。要在跟别人拥有相等权利的事物上多让步一点,而那些显然是你对的事情就让步少一点。”

卡耐基更是告诫我们:论我们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或者用语言来直接告诉别人他错了——或者我们告诉他错了,他会同意我们吗绝不会!因为我们这样做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我们搬出柏拉图或康德的所有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己见,因为我们的做法伤害了他的感情。

如果我们想要改掉自己与人交谈时的坏习惯,比如好争论、不顾他人意见等,要时时提醒自己,即使常常因一不小心又旧病复发,也不要气馁。想想富兰克林,想想卡耐基的告诫,他们是如何做的是如何经过努力才得以克服的。这样我们的心里就舒畅的多了,行动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5口语表达的魔方

言语词汇可以说千变万化、奥妙无穷,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都可以有几种说法。且表达的意思不同,也起到了不同的效果,这就是言语变化的“魔方”!

在人们说话的口语表达中,不同的语序排列能改变人们思想感情信息的性质和力度,并对交际后果产生不同的反响。也就是说,口语表达的效果不仅与所表达内容本身的性质和分量有关,而且与这些内容展开时的语言顺序和结构方式相联系。

对它进行巧妙的拆分组合,可以变出各种花样,产生不同的效果,也能达到不同的目的,最终征服对手而成功!我们来看下面这一则利用三寸之舌,变化言词花样,达到自己多种目的的故事:

张仪与苏秦是战国时代提倡“合纵连横”的策士。张仪主张的是“连横”政策,他曾经到楚国游说,但受到楚怀王的冷遇。楚怀王昏庸无能,驱逐了忠贞的屈原,又十分好色,特别宠爱南后和郑袖两个美人。

张仪以此为突破口,胸有成竹地谒见楚怀王。他说:“我在这里也呆一段翳子,一直没有什么成就,因此我想前往晋国试试看。”

“好吧!”楚怀王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么,晋国的物品有什么是您想要的”张仪说。

“在我的国家里,黄金、宝石、犀角、象牙……样样都有,我没有想要的。”楚怀王说。

张仪单刀直入地说:“美女也不想要郑、周等地的美女,简直就像仙女下凡一样。”

楚怀王动心了,他说:“楚国是个偏僻的小国,这里的女人无法与中原诸国的美女相提并论。如果有出色的关女,我当然是喜欢了。”

于是楚怀王赐给张仪珍贵的珠宝以及到晋国去所需的费用。

而张仪却又巧妙地把他要去晋国为楚怀王带回美女的消息传播出去,南后与郑袖听说整日焦虑不安,生怕张仪真的带回来比她们还美的美人,使自己失宠。于是,她们也派人给张仪送来了贵重的礼金。

面对这种情况,张仪毫不为难,他以辞别为借口谒见楚怀王。请楚怀王赐他一席离别之酒。在宴席上他又进一步提出:“席上只有你我二人,着实有些寂寞,是否能请出你所宠爱之人来相陪”

楚怀王就让南后和郑袖出来,斟酒作陪。

于是,张仪仔细打量着这两个美人之后,便很恭敬地对楚怀王说:“在下有一事,真是抱歉。”

“什么事”楚怀王说。

“我走遍天下,至今未看见像南后、郑袖这般美女。而我却又不自量地要为怀王您到晋国去找美女,真是愧对怀王的厚爱。”张仪认真地说。

楚怀王一听张仪盛赞自己所宠爱的两个美人,也喜不胜喜,高兴地说:“你的想法和我一样,我也觉得她们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张仪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楚怀王、南后、郑袖三人的宠信与宝物。

在与人交涉时难免会被人冷落,这时候不妨以退为进,表面上说自己犯了错误。实际上是间接赞扬对方,这样比直接表扬,会让他人心里更舒服。

故事中张仪的说辞采用的是以退为进的方式,在受到冷遇的情况下,他先说可以为楚怀王找到美女,得了楚怀王的一批珠宝。但他又设法让得宠的两个后妃得知,从她们那害怕失宠的心理上又捞到一笔重金。

然后,就恭维楚怀王说自己找不到比他的两个后妃更美的女子,这样,又满足了楚怀王的虚荣心。因此,他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楚怀王与两个后妃的宠信与厚礼。张仪的语言“魔方”可以说运用的精彩之极,巧妙之极!变化莫测的口语魔方

口语变化的效果不仅与所表达内容本身的性质和分量有关,而且与这些内容展开时的语言顺序和结构方式相联系。因此,语序的变化组合如同智力魔方一样,巧妙地转动它,就可以变换出多种花样、形式,把说者的思想感情色彩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终征服对手。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口语变化魔方:语句变序增强表达效果。为了谋求理想的表达效果,不仅需要对口语表达中的个别词序和句子的顺序加以考虑,而且还应从宏观上对表达内容的先后顺序做通盘的策划和设计,可以使表达更切题旨。

著名作家盖达尔旅行时,有个学生认出了他,便抢着为他扛皮箱。可是当发现皮箱有些破旧时,学生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为什么用的皮箱是‘随随便便’的”

盖达尔接过对方的话,巧妙措辞说道:“这样难道不好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更糟”

他的答对十分有趣,又寓意深刻,学生笑了。

有时讲话更要精心谋篇,安排层次逻辑顺序,以追求强烈的整体表达效果。颠倒词序建构闪光点。有些词组本来有着固定的位置,表达特定的含义。如果把其词语的位置加以变换、颠倒,其意义就会发生质变,或使强调重点转移,因而能获得强化表达的效果。比如:

在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次迎奥运文艺晚会上,主持人这样勉励中国足球队:“中国足球队虽然屡战屡败,但影响不了他们屡败屡战的意志和精神……”这里把“屡战屡败”这个词组中的词序加以颠倒,改成“屡败屡战”,意义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说明客观事实的同时,将足球队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突出来了,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有时,个别词语顺序的颠倒、变化,如果孤立地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一旦纳入到特定的口语表达的语境中,就能产生神奇的作用。

调换成分突出感情色彩。按照一般的表达习惯,句子成分是有一定位置的。为了表达特殊的思想感情,可以把句中的某些成分加以互换、位移,以创造特定的表达效果。

比如:说:“你怎么了”表达的是疑问和责备之意,显得比较生硬。改成倒装句“怎么了,你”着重表达关切之意,显得和蔼可亲。“你快点!”表示命令,催促。”而“快点,你!”表示不耐烦,斥责之情。

很显然,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会带来所表达思想感情的微妙变化。

掌握和运用语序变化的技巧,要为交际宗旨服务,绝不是无目的地玩弄文字游戏。如果离开了交际宗旨的需要,任意颠倒说话的语序,不但不能增强表达的效果,反而让人感到语无伦次,不知所云,那就事与愿违了。因此,我们掌握好分寸。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实用口才全书》

赏析: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

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

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

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

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

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邈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1084—1151)这位颇具文学才能的女作家,在宋代众多词人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如徐虹亭语:

  “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可知她在金兵入侵、南渡避难之前的生活一直是优裕、安宁而美满的,而写作此词时,已是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生活一下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这种情形与“乍暖还寒”的天气是多么相像啊,它让作者的身心一时都难以承受。怎么办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可是酒的滋味却又那么淡。

  “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这里酒味为何那么淡是酒淡吗不是。酒性依旧是烈的,只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李清照在前期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也写到过为驱寒消愁曾饮酒之事,然而却是“浓睡不消残酒“。酒力显得那么大,让作者浓浓地睡了好长时间都没有消下去,这里的酒力之所以大,是因为作者此时没有什么切入肌骨的愁病,有的只是作为一个年青贵族女子的闲愁,闲愁不痛,所以才会有“浓睡不消残酒”之说。两相对比,一个“淡”字,表明作者晚年是何等的凄凉,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本欲借酒浇愁,可谁想“举杯消愁愁更愁”,反而勾来了自己一阵阵的伤心,正当作者独自对酒伤心伤神之时,猛然间抬头看到南飞的大雁,再细看,那大雁不就是自己以前曾多次看到过的大雁吗?不就是曾为她和丈夫捎过信笺的大雁吗而今大雁依旧,人却不是那两人了,也不会再有什么书信捎来了,真乃“物是人非事事休”。尤其是“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种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这哀鸣,听来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满地黄花堆积,慌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话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是爱花的,在过去有丈夫为她摘花,但是在这残秋之季,作者所见、所感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它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多像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对花自怜,不由又黯然神伤。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更进一步抒写作者寂寞难耐的痛苦。常言说“人老伯孤独”,更何况作者是位感情丰富的文人,这样独守窗前,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那境况自是令作者甚感凄凉、惨淡和愁苦的,可怎么捱到天黑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像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即这情形,怎能用一个愁字写得尽呢!这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作者的哀愁又何止这些呢?作者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痛,家国之痛,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包括得尽,概括得了。正如她的词作《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所写: “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既是收,又是放,自然而又别致,可谓言尽而意无穷,欲说又休,罢、罢、罢!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

  综观全词,作者以通俗自然的语言、铺叙的手法写景抒情,而抒情又比较含蓄曲折,心中极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这一愁情作者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渲染,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围,给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间。全词写来尽管没有一滴泪,然而给人们的感党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这比直写痛哭和泪水涟涟更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要注意的是,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氛围。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它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政腐败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

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解释

原文如下:

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译文如下:

其一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其二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的思想感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表达了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后一首重在抒情,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扩展资料: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

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81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