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翻译,第1张

1 始得西山宴游记 原文及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 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灏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 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2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及翻译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余自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编辑本段翻译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幽泉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指点并感到奇特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一体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仿佛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3 《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翻译

原文: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为类。悠悠乎与灏(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tuí)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参考译文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4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 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5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翻译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唐朝: 韩愈——以尊儒反佛为主的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有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

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宋朝:。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唐朝: 韩愈——以尊儒反佛为主的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有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等。

宋朝: 欧阳修——《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伶官传序》 苏洵xún——《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等;散文有《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苏辙——,《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曾巩gǒng ——《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 韩愈倡导了“古文运动”,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为了让大家更好记住他们有个顺口溜:韩(韩愈)柳(柳宗元)加欧阳(欧阳修),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并曾(曾巩)王(王安石)。

或者:欧阳修忘记(王安石)了曾经(曾巩)在韩国(韩愈)的一棵柳树下(柳宗元)吃三苏饼干(苏轼、苏洵、苏辙)。 或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或者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王(王安石)曾(曾巩)欧阳修。

再或者,韩柳三苏修(欧阳修)石(王安石)拱(曾巩)。 柳宗元柳州八记中《小石潭记》最著名。

6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那里;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嘹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 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 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灏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这年,是元和四年。是岁元和四年也。

7 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及赏析

全文翻译 自从我成为受刑戮的人,就居住在这永州,常常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幽泉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

喝的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

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起身,起身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指点并感到奇特。

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了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

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一体。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仿佛遨游于无边无际的天地宇宙之间,与浩渺广大的自然之气合而为一。

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赏析 本文构思精巧,结构非常严谨。

开始先概写平日游览之胜,继而再写西山之宴游,在这里作者采用曲折入题的方法,欲写今日始见西山,先写昔日未见西山;欲写昔日未见西山,先写昔日得见诸山,即先写未得西山之游,然后笔锋一转,折入始得西山之宴游。铺垫充分,转折自然,说明西山之游,既是昔日游遍诸山的继续,又是一系列新的宴游的开始。

文章紧扣“始得”,前后照应,气脉贯通,可谓新颖、巧妙、匠心独具。 比照与映衬。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表明了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这与游山玩水的赏心乐事恰成鲜明对比,给“山水之乐”定下了一个悲凉情调。自然景物的美好与社会现实的黑暗,不协调地激荡着作者的情感。

作者对游山的描写,也多从比照和映衬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写“未得”西山的“漫漫而游”,正是为了反衬一识西山的惊喜;写万物的渺小,更显示出西山的“特立”。

寄情于景,托物寓志。本文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 彩,表现了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例如,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正是他孤寂性格的表现;写西山“特立”,正是他傲世蔑俗的写照。实际上,柳宗元所描写的西山一带,只是一般的丘陵,并非崇山峻岭。

他不过是借景抒怀,在山水之间浇灌自己的情感,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8 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 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9 现代文翻译

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 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

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 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这篇游记主要是写游山感受,以舒抑郁,并不着意于描写山水。它构思精深,而结构平常,重在写意。实质上,这是作者贬谪永州后遨游山水的一个思想小结,主题是探索一条真正遣闷舒怀的道路。因此文章一开头就明确交代自己贬谪永州,心情压抑,亦即说明自己游山玩水的目的原为遣闷排忧。接着便概括叙述游西山前的遨游情形,然后着重记叙宴游西山的经过和乐趣。显然,这样依先后顺序记述的结构是一般的,也自然,但其实质是在对比两种遨游的特点和收获。以前的遨游是无远不到地搜幽索怪,追求醉梦以获一时忘忧,满足于“皆我有也”。但思想上没有自觉地领会、思索山水的真正美妙动人的所在,因而“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梦中和醒时的心情一样,不获真正遣闷。游西山则不同。虽然从发现西山到渡水登山时,目的依旧,但当攀登高峰之后,俯视四下,仰望天外,看到“尺寸千里”,“四望如一”,感到胸襟开阔,目光远大,这才懂得“是山之特立”,真正体会到西山的美妙所在和游山的真正乐趣,那就是“悠然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在于恒久不懈的精神和宽广无限的胸襟,亦即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达到这样的思想境界,获得这样的高尚乐趣,作者真正陶醉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一切个人的抑郁烦闷都消除了,思想真正自由,心情十分舒畅。因此作者觉悟到“向之未始游”,也可见其主旨在说明思想收获。而其艺术特点则可谓“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获得山水乐趣的真谛所在,也就不注意山水形态的奇丽壮美,所以写意而不描物。

永州是个荒凉的地方,柳宗元生活在这里,与自己的战友隔绝,音信皆无,所以感到政治前景暗淡,心情当然是常常恐惧不安的。这几句说,这是我成为朝廷罪人以后,住在永州这个地方,常常恐惧不安。 这个开头,包含了许许多多长久积压在内心的悲愤心情,当然其中就有一种无声的抗议。自己是这样一种罪人的特殊身份,处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处境里,怀有这样的心情,因此当他游山玩水的时候,那种感受自然同那些风流闲雅的士大夫很不相同。他是要在游览中,排解内心的忧愤,在游览中忘却现实处境,想在精神上寻找某种寄托。所以他写:“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慢慢而游。”“其隟也”在句中充当状语。“隟”,空隙,闲下,空闲。这是说,每当自己政务之余,偶有空闲的时候,到处走走、玩玩。

一、落寞的灵魂,惆怅的自白

文章开篇便讲述了作者自己罪人的身份,一位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获罪被贬,而且改革成员有的已被杀的,居无定所的官员,这样的身份不能不让他的言与行变得小心谨慎,生怕被别人汇报后会引来杀身之祸,进而心情也变得抑郁忧惧,正是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心情与背景,所以才使得作者把政治上的失意痛苦之情,交织渗透在精妙入微的景物描写之中。例如:他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及“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等,这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使得文章的第一段便蒙上了凝重的色彩,也为永州八记的写景埋下了悲凉凄清的气氛。

二、西山的惊喜,孤傲的抒怀

当然,这种心态在一次外出游玩时改变了,这正是西山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作者对西山的描写,正是采用了步步逼近的写法,有坐法华寺西亭始,经过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来到了西山的最高点,用俯视的角度来观察山下的一切,这令作者突然感觉到了什么,有一种感觉让作者充满于胸,那种压抑在自己心头的阴霾突然不见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它是一切的最高点,任何东西都在他的“衽席”之下一种王者的风范,一种做人的自尊在这一刻达到了极点。这时再也不必在意别人的眼神,更没有必要在乎自己的言行,眼前的一切变得“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这种景物描写,极力铺陈了作者自我的形象的高大,正是这种高大,使作者感受到作者同西山一样具有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尤其是那句“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语言,使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的志高品峻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的情景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的享受。

三、醉后的坦然,不归的冲动

作者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想法,所以才有了醉不思归的想法,因为作者深知到这种刚才的感觉一旦离开就会全无,就会又变回为一位罪人而又要寄人篱下,不敢有自己的观点,不存在自己的位置,政治上的失意又会笼罩在心头,所以作者醉不思归正是那种不愿从梦境中走出来回到现实生活的体现。

四、游后的决定,文坛的留名

的确,这一次的游览也让作者在思想上也作了以深深的转变,不要始中沉沦于政治失意中,要奋发,要突起,做一番体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于是作者把这种孤寂疏放和怀才不遇的性格便留在了优美的“永州八记”中,当然这一次的心态的转变,也让他在文坛上的光芒更加闪亮。

本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内心的感受。为了突出“始得”西山宴游之乐,作者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首先概括描写平日一般的游览和一般的感受,然后着力描写西山的“怪特”和特殊的感受。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西山之高,“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这使他感到“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这实际上是作者不苟世俗、傲然特立的性格的写照。二是写在西山顶上见到的“尺寸千里”“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宏大境界。这宏大的境界,使他感受到了自然界的“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的宏大气势。——这实际上是作者宽阔胸怀和巨大抱负的表现。在这种境界中,他“引觞满酌,颓然就醉”,并在“无所见”的暮色中,感到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就是这样忘掉“惴栗”,把自身的遭遇、思想感情与山水融合在一起了。

这篇文章在表现手法上,除了对比映衬、融情于景之外,在结构上首尾照应:开头是贬官后“恒惴栗”,结尾则是西山宴游之后,大自然使他“心凝形释”,忘掉恐惧。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如在第一段,为了使概括描写避免平淡,作者运用“顶针”修辞方法,如“……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种修辞方法是用前句的结尾(如“到、醉、卧、起”)做下句的开头,它可使句子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此外本文还用了许多偶句和排句,如“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这些句子,节奏鲜明,音调铿锵,并且气韵流畅,使人爱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99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