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欲望等形容词的翻译窍门

情感、欲望等形容词的翻译窍门,第1张

 英语中一些表示知觉、情感、欲望等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同连系动词构成复合谓语时,翻译时可将形容词译成词。

1 you are ignorant of the duties you undertake in marrying

你完全不懂你在婚姻方面承担的责任。

2 such criticisms have become familiar in his later commentaries on america

类似的批评在他后来写的评论美国的文章中屡见不鲜。

3 he is truly sorry for his past, and he has undertaken to give up motorcars entirely and for ever

他诚恳地忏悔过去,并保证永远不再玩汽车。

由于语言习惯不同,英语里的形容词有时译成汉语副词。

1 i am going to be good and sweet and kind to everybody

我要对每一个人都亲切、温顺、和善。

2 he asked me for a full account of myself and family

他详尽地问起我自己和我家里的情况。

3 another war will be the absolute end of our country

再来一次战争将彻底毁灭我们这个国家。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译好形容词是使译文通顺、 流畅的一个环节

her skill was more than her ability to write about struggling black people

我们先来拆分句子 write about struggling black people 写关于黑人斗争的

her skill was more than her ability =她的技巧曾强于她的能力

综合一下,在描写关于黑人斗争的部分,她的写作技巧远强于她的写作能力。

根据上下文还可以意译。

当她描写黑奴斗争的时候,她的写作能力压不住她丰富的情感与技巧。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妙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清王夫之《萱斋诗话》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

 意象是指出现在诗歌之中的用以传达作者情感,寄寓作者思想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使用意象繁复密集的特色。中国古代不少诗人常常在诗中紧密地排列众多的意象来表情达意。马致远此曲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特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着十种意象,这些意象既是断肠人生活的真实环境,又是他内心沉重的忧伤悲凉的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意象,这首曲也就不复存在了。

 与意象的繁复性并存的是意象表意的单一性。在同一作品之中,不同的意象的地位比较均衡,并无刻意突出的个体,其情感指向趋于一致,即众多的意象往往共同传达着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调。此曲亦如此。作者为了表达自己惆怅感伤的情怀,选用众多的物象入诗。而这些物象能够传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情与景的结合,便使作品中意象的情感指向呈现一致性、单一性。众多的意象被作者的同一情感的线索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意象的繁复性与单一性的结合,是造成中国古典诗歌意蕴深厚、境界和谐、诗味浓重的重要原因。

 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安排往往具有多而不乱,层次分明的特点,这种有序性的产生得力于作者以时间、空间的正常顺序来安排意象的习惯。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天净沙·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到流水,到古道,再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步步拓开。这也是意象有序性的表现之一。

 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小令中出现的意象并不新颖。其中“古道”一词,最早出现在署名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张炎《壶中天·扬舲万里》词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董解元《西厢记》中有一曲仙吕·赏花时:“落日平林噪晚鸦,风袖翩翩吹瘦马,一经入天涯,荒凉古岸,衰草带霜滑。瞥见个孤林端入画,蓠落萧疏带浅沙。一个老大伯捕鱼虾,横桥流水。茅舍映荻花。”其中有六个意象出现在马曲之中。

 又有元代无名氏小令《醉中天》(见《乐府新声》):“老树悬藤挂,落日映残霞。隐隐平林噪晓鸦。一带山如画,懒设设鞭催瘦马。夕阳西下,竹篱茅舍人家。”也有六个意象与马曲相同。

 十分明显,《醉中天》是从《赏花时》中脱化而来,模拟痕迹犹在,二曲中出现的意象虽与马曲多有相同之处,但相比之下,皆不如《天净沙·秋思》纯朴、自然、精练。

 马致远在创作《天净沙·秋思》时受到董曲的影响和启发,这是无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审美目光进行了重新创作。在景物的选择上,他为了突出与强化凄惨凉悲苦的情感,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景色,最能表现羁旅行人孤苦惆怅情怀的十个意象入曲,将自己的情感浓缩于这十个意象之中,最后才以点晴之笔揭示全曲主题。他删了一些虽然很美,但与表达的情感不合的景物。如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残霞,一带山如画,使全曲的意象在表达情感上具有统一性。

 在词句的锤炼上,马致远充分显示了他的才能,前三句十八个字中,全是名词和形容词,无一动词,各种景物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动态与形状,全靠读者根据意象之间的组织排列顺序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把握。这种奇妙的用字法,实在为古之所罕见,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马曲用字法相似,但其容量仍不如马曲大。马曲用字之简练已达到不能再减的程度,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情感,这正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人们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悲哀忧愁的情绪体验,由于秋景(特别是晚秋)多是冷落、萧瑟、凄暗,多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亡的象征,故秋景一方面确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寒感,另一方面又能引发人心之中固有的种种悲哀之情。宋玉首开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形式的感伤主义文学先河,他通过描写秋日“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萧瑟景象,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而且他将自己面对秋色所产生的凄苦悲凉的意绪形容成犹如远行一般,“僚僳兮(凄凉),若在远行”,“廓落兮(孤独空寂),羁旅而无友生”。这就说明悲秋与悲远行在情绪体验上有着相同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最为普遍的审美体验形式之一,而且将悲秋与身世之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便是一例。马致远这首小令也是如此。虽然曲中的意象不算新颖,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算新鲜,但是由于它使用精练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因此它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后世文人的共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天净沙·秋思》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之中最为成熟的作品之一。尽管它属于曲体,但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体现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童话故事# 导语童话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语言知识。童话故事不仅能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也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特点。孩子的世界纯白无暇,他们对未来世界充满憧憬和幻想,喜欢小故事,也爱经典童话故事阅读。下面是 考 网整理分享的简短英语童话故事及翻译,欢迎阅读与借鉴,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1简短英语童话故事及翻译

The dolphins quarrelled with the whales, and before very long they began fighting with one another The battle was very fierce1, and had lasted some time without any sign of coming to an end, when a sprat thought that perhaps he could stop it; so he stepped in and tried to persuade them to give up fighting and make friends But one of the dolphins said to him contemptuously, "We would rather go on fighting till were all killed than be reconciled2 by a sprat like you!"

海豚与鲸争吵起来,他们之间已经争斗了很久,战争一步步升级,并且越打越猛烈,根本没有一点要停的迹象,有一条西鲱鱼认为自己或许能够调停他们的战争,便过去准备劝他们停止斗争,成为朋友。但是,海豚轻蔑地对他说:“我们宁可争斗到同归于尽,也不会让一条像你这样的西鲱鱼来调解”。

2简短英语童话故事及翻译

A long time ago, there was a Bo Luo Nai City in the State of Jia Shi Outside the city was a large forest, where 500 macaques lived

One night the 500 macaques wandered around and came to a ni ju lu (bodhi) tree Under the tree was a deep ancient well The water in the well was very clean and reflected the full moon in the sky

The leading macaque bent1 over the well and watched carefully for a while Then it jumped onto the edge of the well and said to the others: "Alas2! Today the moon has died and fallen into this well Let us scoop3 it up together; otherwise the nights will be dark forever"

All the macaques tweaked their ears and scratched their cheeks, saying:"The well is so deep How can we scoop up the moon"

The leading macaque had a sudden brainwave and said: "I have it! I will climb up the tree and grasp a branch, then another one grasps my tail In this way, one following another in succession4, cant we hang down into the well"

When the other macaques heard this, they jumped with joy So they linked their heads and tails together, extending5 longer and longer until they almost touched the surface of the well water At this moment, the branch broke with a big crack and all 500 macaques fell into the ancient well

很久以前,在伽尸国有一座波罗奈城。城外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生活着五百只称猴。

有一天晚上,五百只称猴到处游逛,来到了一棵尼俱律树畔。树下,有一口很深的古井,井水清悠悠的,映出了天上的一轮圆月。

领头的称猴俯在井边仔细看了一阵,然后跳到井台上对大家说:“不好了,今天月亮死了,就落在这口井中。让我们一起把它捞出来,不然的`话,夜晚就永远黑暗了。”

众猴听了,个个抓耳挠腮,说:“井这么深,怎样才能把月亮捞起来呢”

领头的称猴灵机一动,说:“办法有了!我爬上树,抓住树枝,然后另一个抓住我的尾巴,这样一个一个接下去,不就可以垂到井里去了吗”

大家一听,都高兴得欢蹦乱跳。于是,猴们头尾相连,越接越长,眼看就要碰到水面了。这时候,只听见咔嚓一声巨响,树枝断了,五百只称猴统统掉进了古井。

3简短英语童话故事及翻译

In spring, the mother pig took the little pig LuLu to the foot of the mountain They planted some watermelon

When summer came, there were many big round watermelons in the field

One day, the sun was burning like a fire, it was terribly hot on the ground The mother pig said to the little pig:"Lulu, go to the field to pick a watermelon back,ok" Lulu said happily:"Ok! No problem"

Then he ran to the watermelon field When he got to the field, he was happy to find so many big green watermelons He chose one of the biggest watermelon and picked it from the vine Then he held it with his hands trying to lift is on his shoulder to carry it home

"Wow!Its so heavy!" Lulu tried several times, but he failed And he was socked with sweat He wiped his sweat off and decided to have a rest

Suddenly he saw the monkey Pipi He was playing with a hoop Lulu patted his head and said:"Ive got it" He thought,the round hoop can roll, the watermelon round too,then it can roll tooHe then put the big melon on the ground and rolled it forward quickly

At last he got home with the watermelonThe mother pig knew the story, she exclaimed:"My child, youre really clever!"

春天的时候,猪妈妈带着小猪噜噜,在山坡下种了一大片西瓜。到了夏天,西瓜地里结满了又圆又大的西瓜。

有一天,太阳光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啊,可热了。猪妈妈对小猪说:“噜噜,你到咱们的地里摘个大西瓜回来解解渴吧!”小猪噜噜高兴地说:“好吧!”说完就往西瓜地里跑。到了地里一看。呵,到处躺着大西瓜,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噜噜挑了个的摘了下来。它双手搂着西瓜,想抱起来放在肩上扛回家。“哟,好重呀!”噜噜试着抱了几次都没有抱起来,还累得满头大汗。 它直起身来,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想休息一下,再去试试抱西瓜。突然,它看到小猴皮皮在山下边的马路上滚铁环玩呢。小猪噜噜一拍后脑勺高兴地说:“有了,我有办法了。”什么办法呢小猪噜噜心想:铁环是圆的,可以滚动。西瓜也是圆的,不也可以滚动吗想到这儿啊,小猪噜噜顾不上休息,把大西瓜放在地上。咕噜噜,咕噜噜地向前滚,一直把西瓜滚到家里。

猪妈妈看到小猪噜噜把又圆又大的西瓜搬回家,夸奖噜噜是个爱动脑筋的猪娃娃!

4简短英语童话故事及翻译

Apelles meeting with the little ass1 invited him to tea that very right The little ass was trembling with delight He prances2 through the wood; he pesters3 all who pass: 'Apelles bores me so He will not let me be, you know! Whenever him I see, he asks me in to tea I'm sure he wants to paint a Pegasus from me'

'Oh no!' Apelles said as he happened to be near, 'I am painting the judgment4 of King Midas I'm acquainting with you because you seem to boast the proper length of ear So if you'll come to tea, most happy I shall be For long-eared asses5 are not rare, but with the ears that you can show, no little or big ass either ever could compare!'

Consumed with vanity, the fool admires himself for that which others ridicule6, and often makes a boast of that which ought to shame him most

阿佩莱斯遇到一只小小的毛驴,当晚就请它去喝茶。这小驴子高兴得全身颤抖,它在森林里高视阔步,和所有路过的人唠唠叨叨地说:“阿佩莱斯烦死我了,你知道,他死缠着我不放,不论什么时候遇到她,他总是叫我去喝茶,我想他一定是要按我的模样画一匹天上的飞马呢。”

“不,哪有那么回事!”阿佩莱斯说道(他正好在旁边),“我画的是国王米达斯的审判,我认识你,是因为你似乎在吹嘘你的耳朵长度合适。所以如果你来喝茶,我高兴之至。长耳朵的驴子并不稀奇,可是你生的那副耳朵,无论大小驴子都不能和你相比!”

蠢才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恰恰是受人嘲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常常把应该引以为奇耻大辱的事情大吹大擂。

5简短英语童话故事及翻译

A little panda picks up a pumpkin1 and wants to take it home But the pumpkin is too big The panda can't take it home

Suddenly she sees a bear riding a bike toward2 her She watches the bike "I know! I have a good idea" she jumps and shouts happily, "I can roll a pumpkin It's like a wheel"

So she rolls the pumpkin to her home When her mother sees the big pumpkin, she is surprised, "Oh, my God! How can you carry it home" the little panda answers proudly, "I can't lift it, but I can roll it" Her mother smiled and says, "What a clever girl! Use you heard to do something,"

一只小熊猫摘了一只大南瓜,想把它拿回家。但是这只南瓜太大了,她没有办法把这么大的南瓜带回家。

突然她看见一只狗熊骑着一辆自行车朝她这边来。她看着自行车,跳着说:“有了!我有办法了。我可以把南瓜滚回家去。南瓜好像车轮。

于是她把那瓜滚回家。当她妈妈看到这只大南瓜的时候,很惊讶:“天啊!这么食的南瓜!你是怎么把它带回家来的”小熊猫自豪地说:“我拎不动它,可是我能滚动它啊!”她妈妈微笑着说:“真聪明啊!记住:只要你肯动脑筋,没有难办的事。

 秋浦歌是李白的组诗,共有17首,那么相关的翻译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秋浦歌古诗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秋浦歌十七首

 唐代: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译文

 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站

 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

 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

 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青溪虽非是陇水。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秋涌河畔的树丛中多产白猿,其跳跃飞腾如一团白雪。

 它们在树枝上牵引着儿女,在玩水中厉月的游戏。

 愁作秋浦之客,强看秋浦之花。

 秋浦的山川就如剡县一样优美,而其风光却像长沙一带的潇湘之景。

 我像晋朝的山简一样大醉骑马而归;我像春秋时的宁戚一样倚牛角而歌。

 空吟着《牛歌》而无人知遇,便只有像苏秦那样泪落黑罗裘了。

 在秋浦的干重山岭中,唯有水车岭的风景最为奇特

 。天空好像要随着大石一道倾倒下来,山石上的松萝兔丝在顺水飘拂。

 巨石江祖耸立在清溪河畔,就像是直扫青天的一幅天然画屏。

 上面古人的题诗千年犹在,其在绿字之上长满了美丽的苔藓。

 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

 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

 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

 逻人石之高踱,上只有飞鸟才能飞过。江祖石上有渔人筑起了捕鱼的小堤坝。

 急流使得客舟飞快地行驶,山花挨着人面,散着阵阵香气。

 水如一匹静静的白练,此地之水即与天平。

 何不乘此舟直升云天去一览明月,一边看赏两岸的鲜花,一边在舱中饮酒呢?

 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

 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炉火隔彻天地,柴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秋浦的田舍老翁,为捕鱼而睡在水上的船中。

 他的妻子在竹林深处张结鸟网,捕捉林中的白鹇。

 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赏析

 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秋天的样子。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三四句承上写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诗人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中国古代的文人一听到猿声,马上就会愁肠百结的,这其中的例外恐怕还只有李白一人,不过那也是他晚年在长流夜郎的途中,在三峡中得到大赦,乘舟东归的时候,曾经欢快地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是在眼下,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猿声一“催”,他满头的青丝,不管是长是短,统统白了,这个“催”字可谓是用得惊心动魄,本来头发就在一夜之间白了,那里还禁得住猿声的催促!这首诗由于用了“一朝”和“催”这两个词来着重强调自己头发白得异乎寻常地快,不由得让人想到他在《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的表层意义是诗人对进入暮年的喟叹,深层意义是抒发一种匡时济世之大志而又无门可报,欲罢而又不能的矛盾情怀。

 第五首诗前两句“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说明了地点和描写的对象,并塑造出白猿欢乐嬉戏的群像;后两句“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则是对白猿母子戏月的特写,把白猿的动态写得活灵活现。

 第六首诗开篇以“愁”字领起,展现出诗人面对残酷现实和即将爆发的战乱一筹莫展的苦闷心情和深广忧愤。”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连观赏秋色也要强打精神,与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受相似,可见情绪是比较低落的。

 第七首诗可以说是这十七首诗的纲领,它真挚深切地抒发了诗人畅游秋浦时的心境。诗中以山简、宁戚、苏秦自况,抒发了自己抱负、境遇和不平。从”白石烂“和”黑貂裘“这两个典故上,读者不难明白,在长安时失意于最高统治者其实一直是李白心中抹不去的隐痛。”白石烂“是宁戚在不得志时,抓住齐桓公出行的机会,牵牛叩角而歌时唱的歌词,”南山灿,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长夜漫漫何时旦!“从而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而最终得到了重用;”黑貂裘“则是说的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策士苏秦在一开好游说秦惠王失败后,穷困潦倒的处境,”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战国策·苏秦始以连横说秦》)李白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而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

 第八首和第九首,诗人描绘了秋浦的'奇特景观:水车岭和江祖石。在艺术处理上,两首也很相似。第八首除一句”天倾欲堕石“略带夸张外,其余都是如实描绘;第九首也是除”青天扫画屏“一句用比外,纯用白描手法,不以词语惊人而以意境取胜。

 第十首诗,李白以轻快的笔调描写山乡的自然风光:嘉木成林,满山葱翠,白鹭横飞,白猿长鸣。但末二句笔锋陡转,劝诫人们不可去观赏这里的山光水色,因为那凄厉的猿声使人愁肠寸断。

 第十一首诗,诗人选择了两块不寻常的岩石,描写它们雄奇峻峭的姿态,绘制了一幅十分壮观的画面,倾诉了诗人对秋浦山水的爱慕之情。

 第十二首诗,写的是平天湖的夜景和诗人观赏夜景时的感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想象丰富,韵味无穷。

 第十三首诗,写江南水乡之景和民间采菱男女之情,也是先写景,后写情,而景和情又是相互关联、渗透、交融的,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语近情逸,令人神远。

 第十四首诗,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开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通明。诗人用了“照”、“乱”两个看似平常的字眼,但一经炼入诗句,便使冶炼的场面卓然生辉。透过这生动景象,不难感受到诗人那种新奇、兴奋、惊叹之情。接着两句“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转入对冶炼工人形象的描绘。诗人以粗犷的线条,略加勾勒,冶炼工人雄伟健壮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赧郎”二字用词新颖,颇耐寻味。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结句“歌曲动寒川”,关合了上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冶炼工人一边劳动,一边歌唱,那嘹亮的歌声使寒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他们唱的什么歌,诗人未加明点,读者可以作出各式各样的补充和联想。歌声把寒川激荡了,当然不会,这只是诗人的独特感受,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如果说,“赧郎”句只是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那么,这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情操,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的赞美歌颂之情。

 这是一幅瑰玮壮观的秋夜冶炼图。在诗人神奇的画笔下,光、热、声、色交织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第十六首诗,李白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眼光,再现了秋浦人家的生活情调:渔家在夜以继日地打鱼,而他的妻子也不肯闲着,在竹林深处,张网捕鸟。一家人都在为着生活而忙碌,但是心态却是非常平和的,这首被人赞为颇有王维《辋川诗》格调的诗作,显然是在一种轻松自在的心境下创作出来的。正是这种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接受新事物的健康心理,才使得李白不论身处何地,都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华彩辞章来的重要主观因素。

 第十七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

表达"深厚的感情"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因为可以是友谊感情,对国家的感情或其它等等。

举以下几个例句为你说明:

1两性之间互相吸引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a deep feeling of sexual desire and attraction

2他们深厚的友情使我们深受感动。

Their deep friendship moved us deeply

3中苏两国人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友谊。

Between the peoples of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re is a profound friendship

(注:指国家之间深厚的友谊,用profound,而不用 deep)

4他对他老家怀有深厚的感情。

His attachment to his old home is very great

希望以上解释,有助于你对“深厚的感情”在英文用法上的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08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