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初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第1张

#教案# 导语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初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初中法治专册主要通过讲授宪法的核心价值及其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信念;通过详细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通过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基本制度,引导学生树立制度自信,增强国家认同;通过阐述自由平等的真谛、公平正义的价值,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通过学习研究本册教材,我认为法治专册教材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结合案例分析,以讲 法律规范为主

 教材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实现由感性到理性,从而达成对法律知识的领悟。选择的案例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直接从未成年人的案件中撷取素材,通过这一方式,使学生对于宪法文本做到入脑、入心。

 (二)以法律知识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法治思维养成与实践能力提升

 教材在阐释法律规范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教材在讲国家权力时,强调权力有边界,“法无授权不可为”,在讲公民权利时,同时强调权利义务对等,有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从而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培养公共精神。

 (三)适当渗透道德教育

 教材强调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紧密结合,使学生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从而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四)追求内容科学、逻辑严谨与表述生动的统一

 教材在坚持内容科学、逻辑严谨的前提下,力求表述生动。例如,教材选取的案例,尽量保留一定的故事情节,讲究叙述方式,使其生动可读;单元、课的导言以散文风格呈现,增强可读性,保持一定情感张力。

 (五)设计开放的问题情境,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教材一方面强调逻辑严谨、观点科学,另一方面也十分关注观点得出的思维过程,力求设计开放的情境,引发思想碰撞,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归还失物要求物主“请客”的活动,引导学生围绕“拾物归还,索取报酬该不该”展开讨论。

 增强学生宪法意识,我们任重而道远!

2初二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进入新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正式进入了法治专册的学习。八年级下册着重学习我国宪法相关的内容,新教材的编写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差别,因此对老师、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对此,针对这一段时间的教学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准备、出现的问题、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党的xx大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党的xx届xx全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进一步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本册教材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重点进行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的教育。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宪法的核心精神就是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因此,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成为构建本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第一单元的逻辑起点。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宪法原则,帮助学生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认同宪法价值,理解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

 本单元还讲授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制度、国家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我国人权事业的进步、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规范和限制等内容的基础上,本单元有意识的进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使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发展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在初中阶段,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经验的增长以及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不仅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还要在国家生活中以公民身份面对和处理与国家的关系。在生活实践中,他们更深切的感受国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更深刻地体会公民身份的含义,更深入地思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宪法规范因其原则性,似乎与学生生活难以发生具体联系。学生首先会问:宪法是什么?宪法与我有什么关系?宪法有什么用?宪法是如何实施的?作为公民,我与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因此,在这一时期,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使之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公民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在课前需要准确把握教学定位,认真熟悉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把握好初中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教师还需要一定的宪法知识储备。第一单元涉及到宪法学概论方面的内容。事先学习中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真研读我国现行宪法,掌握我国宪法的作用和价值。

 课前要了解学情,可以通过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教材涉及的宪法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生活中队宪法性实例的关注情况,根据学生是实际情况来开发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预习,不仅要预习本课教材内容,而且要阅读教材目录,初步感知初中法治专册的内容,初步思考教材课程内部之间的联系。如果有条件的话准备宪法文本,将本单元所引用的宪法法条标记出来,并认真阅读。最后在课前可以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例,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

 四、出现的问题

 (1)法律语言的不熟悉

 本册为法治专册,是初中法治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册。在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宪法法律条例,其中还有很多与宪法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因为比学生更为熟悉法律条例,能熟练使用法律语言来进行教学,但很多学生可能第一次大量接触法律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法律语言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过渡阶段中教师能明显感觉的学生的“反应慢”、“听天书”的问题。

 (2)陌生的知识体系

 与七年级的学习内容相比较,八年级的知识学习的更加深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与人交往相关的知识以及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道德方面的内容学的要更多一些,与法律知识相比较,道德内容在自小学习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学生们理解起来更为容易。但进入八年级我们开始学习法律知识,再思考问题方面我们不在第一时间过多的思考道德方面的影响,大多数是以法律依据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第一单元学生刚接触庞大的法律体系,他们的知识框架还在构建中,部分学生可能因此学习法律知识觉得有些困难。

 (3)历史遗留的坏毛病

 在进入八年级之后,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某些问题。如: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度不高、get不到老师讲解的重难点等。这一类问题的出现有一定阶段性表现,与班上学生最近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教导都有联系,现阶段这个问题不太严重,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反而会对接下来的教学埋下隐患。

 五、教学反思

 (1)针对学生对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慢,法律语言不熟悉的问题,需要老师更加耐心和细心的教授和指导。可以小组内学生们自己制作知识框架图,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一方面学习新知,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2)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不可否认对班级制教育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教师始终怀着对教育的热忱,耐心思考现阶段的教学问题以及适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使学生们在进入八年级之后各方面能力有所提升,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老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方面的变化,及时沟通引导,很多时候思想工作做到位了这些“小毛病”也会随之化解。

 最后,对于教育事业,对于学科教学工作,教学理念和方法永远都在更新,教师应该跟着学生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不断改进。希望通过这次反思能够给下阶段的教学提供清晰的思路,通过反思和改进使我的教学变得更好。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应有功能对于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成长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学习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以来,对我国教育教学实践及理论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学习科学的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评价相结合,促使课堂教学评价朝科学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在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及意义、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变革及特点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所特有的功能与价值。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及意义

何谓课堂教学评价?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虽然他们的研究侧重点及描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体现了以下三个要点:其一,课堂教学评价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价值判断;其二,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其三,课堂教学评价是对实然的教学效果和应然的目标要求之间差距的一种衡量。这三者是把握课堂教学评价内涵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本质所在。

课堂教学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就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导向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能够获得自己“达标”的水平与层次,并能知晓自身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潜力以及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为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另外,课堂教学评价也能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和焦虑,但只要这些压力和焦虑适度,都有益于学生学习及成长。

其次,就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导向、诊断及激励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判断自己的教学活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可以直接影响教师日后教学的准备、实施和结果。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既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也会因未实现目标的遗憾而感到压力和紧张。快乐和满足、适度的压力和紧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及专业发展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就教育管理者而言,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管理功能上。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包括学校)把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当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的根据之一,而且能够看到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并以此调整学校教育发展的布局、方向,改进教育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评价为教育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及工作方针的制订提供了依据。

二、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相关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已克服传统教学评价的诸多不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学术界对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过分推崇,犯了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错误,课堂教学评价陷入了新的误区,使得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挣扎在传统与后现代的博弈中曲折发展。下文中,笔者将从评价理念、评价功能、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五个方面分析目前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阐述相关思考。

(一)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是指对课堂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评价理念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一,忽视评价的作用,视其可有可无,认为它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不大;其二,评价中心论,神话了课堂教学评价,将其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将许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都归结到评价本身。

自拉尔夫•泰勒(RW

Tyler)将评价正式纳入课程编制过程之时起,评价问题就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而受到广泛关注。就我国而言,课堂教学评价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评价问题更是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出现了评价中心论。目前,有人认为,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分数主义、升学主义和高分低能是其基本特征。但实际上,诸如分数主义、升学主义、高分低能等问题的产生,其主要原因是教育发展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即当前的教育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无法满足大众的教育需求,因而才会出现“唯分数、升学是瞻”的畸形现象。也就是说,一些不良的教育问题并不是评价体系本身造成的,而是教育发展中的必然。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使其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而不是将一切问题都归咎到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上来。正如有研究者所言:“教育的首位工作是育人,是文化传承,应该多在这方面下工夫,至于怎样评价人(才),应该是第二位的事情,不要让评人淹没了育人。”

重视并关注课堂教学评价本无可厚非,但将其抬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将其视为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则是过犹不及,无论是对课堂教学评价本身而言还是对整体教育发展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评价功能

评价功能是对评价作用的认识,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一直存在“甄别与发展何者优先、重要”的争论。部分学者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诸多不足,在新世纪必须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师、学生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基于此就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甄别和发展功能完全对立起来,将诸多评价问题归因于甄别功能,这不仅不符合事实,也是不理智的。甄别功能是评价的基本功能,只要存在评价,就一定存在着对某种差距抑或不足的衡量,那么甄别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相关研究者之所以坚决反对、排斥课堂教学评价的甄别功能,或许是因为他们将诸多不良的教育现象(如升学主义、高分低能等)都归因于评价的甄别功能。殊不知,甄别本无所谓好坏,那些教育问题是因为甄别功能的误用、滥用而产生的,并非甄别本身的过错。相反,甄别功能是评价最基本的功能,是评价其他各项功能的基础,通过评价的甄别功能,“准确地了解教学活动的得失,师生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善教与学的行为,这就是评价的调节功能;从评价的结果中,师生可以知道自己过去所教和所学哪里得当、哪里不当,这就是评价的强化功能;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再次认识知识、进行思维、体验情感等,这就是评价的教育功能”。如果没有评价的甄别功能,那么包括发展在内的评价的其他各种功能都很难存在。

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国内外研究者对此基本达成共识,都一致肯定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内在价值。正如上文所分析,甄别与发展也并非不可融合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评价,我们一方面要继续重视并充分发挥其促进师生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理性对待其甄别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甄别是基础,发展是最终旨趣,甄别为发展服务,这是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三)评价主体

关于评价主体,发展和变革的整体趋势就是从“一”到“多”。我国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权”基本上是教育行政领导和专家的“特权”,这部分群体根据一些相对客观的、细致人微的评价标准从各方面对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并以此来制订相关决策,决定教师的薪酬待遇,裁定学校及学生的发展水平与层次。随着各种评价问题的反复出现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产生,这种由单一主体来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机制已经走进“死胡同”,受到各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冲击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逐渐发生变化,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群体也逐步参与到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与学生、领导与同行、骨干与专家、社会与家长等构成了评价的多元主体。多元主体的参与,一方面打破了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垄断”局面,这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都具有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多元评价主体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整体课堂教学评价的低效甚至无效。部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单纯地强调多元主体平等参与,人人都是主体无异于没有真正的主体,使评价最终流于形式。

由此看到,强调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是评价改革的必经之路,但这种多元主体一定是有“重点”的主体,而不是形式主义地一味强调“平等”的主体。

(四)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回答的是“评什么”的问题。教育评价的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测量时代、描述时代、判断时代与建构时代四大阶段。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也遵循同样的发展历程。在不同阶段,评价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是有差异的。

就我国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狭窄,主要是智育,只关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成长所需的其他方面。随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日益凸显,加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评价内容方面的变革也开始进行。教学评价不再局限于对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考查,而是拓宽了考查的范围,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变化无疑为课堂教学评价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对于这些非智力因素的考查由于缺乏恰当、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很大程度上走向形式主义,甚至出现仅根据学生纸笔测验分数判定其道德发展水准的现象。总体上看,课堂教学评价对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的关注仍以知识考查为主。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评价对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在“拉锯式”的状态中反复,但中心仍是智力因素。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追求,因此我们必须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纳入到课堂教学评价中,这也是评价发展的必然,同时还应高度关注评价内容的个性化。中小学生是不断发展着的、存在着巨大差异的群体,倘若以一种固定的标准(评价内容)贯穿始终,并以此评价所有学生,那么必然导致整个评价的无意义,更无法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五)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回答的是“怎样评”的问题,它是评价由理念走向现实的桥梁。评价方法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评价的成效,是评价中极为关键的组成要素。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以纸笔测验为主,评价方法单一。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诸多不足,各种新的评价方式层出不穷,最突出的表现是“档案袋”等质性评价方法走人人们的视野。质性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纸笔测验等量化评价的不足,使道德、情感、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也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评价。但是,由于经验的缺乏及传统思想的束缚,这种方法仍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有学者在调查基础上指出,“档案袋”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误区,“致使档案袋异化为‘学校评价改革的标志’‘学生成绩的汇集册’‘学生间比较与竞争的平台’‘家长对孩子监控的媒介’”,等等。此外,在一线教学中有的教师一味采用表扬而忽视了必要的批评;有的教师则滥用“代币制”进行奖励。长此以往,这种评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学生也会渐渐失去激励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必须由单一的量化评价走向量化、质性评价相结合。其关键是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正确、科学地使用量化和质性评价,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合力”,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三、学习科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虽然经过新课程改革的浸润,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有所发展,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顽疾”至今仍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评价成效及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学习科学的相关理念和系统理论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新的视角。学习科学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产生以来,对学习的本质、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有效地学习等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多种方式影响着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笔者在下文将围绕环境创设、技术支持性评价及师生的自我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创设适宜的评价环境,摆脱评价“去情境化”的现状

学校的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环境,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没有使研究者和实践者给予高度重视。学习科学理论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个体在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在与经验世界对话中建构起来的。不同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习者不同的思维和行为。课堂教学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教师、学生在一定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中互动、沟通,进行精神交流,从而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真正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一定的境脉而存在,否则只能是一场“作秀”抑或是一种格式化的“模板”。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如此,必须立足于一定的情境中,在情境中进行。情境的真实性、不可模仿性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持久的生命力和内在价值。

由此,教师关注的重点从以什么方式进行最有效的信息传递转变到如何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优化学习环境中蕴含的丰富资源,以便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给养以影响他们与环境的互动和意义的认识,满足学习者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支持学习者对知识的积极建构。

在一种真实的境脉中,评价者依据符合该境脉特征的评价标准,采取与之相匹配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对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深入评价,而不是局限于用外在于评价对象的所谓的“客观标准”、划一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师生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便真正地实现了自身完整和自我认同,真正地成为评价的主体而非纯粹的、被动的客体,课堂教学评价才会得到师生的深刻认同而不会流于形式,其价值也才能得以彰显。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那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成为一种外在于评价对象的压力与负担,凭一堂课确定教师的专业水平,靠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以一个等级划分学校的层次,这充其量是发挥了评价的甄别与诊断功能,而其最终旨趣——发展则被遗忘于“角落”。

基于此,课堂教学评价就应当而且必须重视自身的情境化特征,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高效开展。在物质环境层面,课堂教学评价要保证环境的真实性,使师生以真实的面貌出现,而不是成为表演者或是作秀者。而适宜心理氛围的营造则成为课堂教学评价更为关键的环节。一方面,评价者要制订并明确相对严格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做到“有章可循”,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评价不能完全受制于这些外在的标准,必须尊重师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创设开放、自由、轻松的精神环境,使师生能够真实、充分地展现自我,彰显人文性。如此,课堂教学评价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采用技术支持性评价,以丰富并完善形成性评价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一向较为关注终结性评价,而对形成性评价是“口头上重视,实践上忽视”。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发现不足,从而为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已得到高度认可,但在实践领域却很难落到实处,这也是课堂教学评价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棘手问题。而学习科学所倡导的技术支持性评价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制胜法宝。

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过程,而是学生已有错误概念不断转变、科学概念不断形成的过程。传统研究认为,教学应以科学概念取代错误概念。但是随着研究的进展,研究者逐渐发现,错误概念中也包含正确、合理的解释,可以作为新知的生长点,促进学习者在已有观念的基础上发展、建构新的知识与观念。从学习科学的视角来看,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概念转变,具体到课堂教学评价中,即形成性评价的价值和功能就在于明确学生已有的错误概念(迷思概念)。技术性支持评价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谓技术性支持评价,就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计算机软件评价系统,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以诊断学生已有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而找到学生错误概念(迷思概念)背后的原因,为概念转变提供科学依据。在学习科学的这方面研究中,一些研究者指出:“形成性评价的目标不是确定一个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而是揭示学生关于问题或主题的思维方式……评价服务于认知诊断。”学习科学所提供的这些理念,一方面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另一方面利用这些先进的软件评价系统,许多难以操作的评价问题也得以解决,这就为课堂教学评价迈向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桥梁。

(三)重视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作用

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和理念也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即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作用。

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一方面,教师和学生作为当事人,他们有明确个人优点与不足的迫切需求,他们能够把握自己内在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只有教师和学生对评价最具有发言权,他们的自我评价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效度。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置身于评价中,他们既是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对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免会受到各种现实利益的驱使而无法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这就对评价的信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无法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两者间的张力导致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始终没有受到重视,更无法予以落实。而学习科学所提供的某些软件系统保证了学生和教师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及科学性,提升了自我评价的信度,这就有效缓解了自我评价中的“张力”。针对此,学习科学仍有很大的发展和完善空间,理论上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可行性,技术上要继续弥补诸多不足,开发出更多个性化、易操作、严密性高的软件评价系统。

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重建课堂成为实施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建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教学,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思维中,而且应该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更应该体现在现实的课堂中和学生当下的学习和发展中。为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依据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规律,制定“新课程背景下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意见”,运用行政力量予以实施。下面介绍我们的具体做法:

1.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的陈腐,教学观念落后。也就是说,传统教育观念中的不合理部分还相当严重地支配他们的行为。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因此,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5-10篇相关论文,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理论学习,要使教师转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

(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

(6)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2.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努力提高教学预设水平。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无疑是教学预设的结果。教学预设构成预期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展开则构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现场。一般来说,教学预设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也决定着教学现场、教学各环节和教学细节。没有好的预设,很难有好的过程、现场、环节和细节。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的预期教学。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要求,教学预设应突出教学设计的环节,要强化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教研,使教学预设落到实处。我们除每周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1次,讨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进度,探讨教材教法、重点难点疑点外,同时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及时开展研讨活动。教学设计和备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如何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二要对形成新的师生关系,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设计。三是要对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自身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此外,强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形成相互听课制度。行政人员、年级组长每周必须听课3节,其他教师每周听课2节,新教师原则上要听1节上1节。听课后要开展评课活动,及时与授课老师交换意见。

3.加强师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其特殊性表现在,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的桥梁和主要形式。在师生交往中,必须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同时,教师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中起主导和示范作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在平等的原则下,具体做到:

(1)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海,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2)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满腔热忱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我安排学习时机的机会。使教师和学生互教互学,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宽容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上允许学生出错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我们组织行政人员、***员和班主任与后进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特殊家庭学生结成对子,“一对一”助学,帮教助困,组织任科老师与班内学生建立导师关系,实行导师制,目的就是为了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双方精神敞开和接纳,情感平等与沟通,从而在教学对话中实现师生间的平等交往和民主互动。

4.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开展师生教学互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师生间开展教学互动。而所谓教学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做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的过程。为了能有效地开展师生教学互动,我们对教师作了如下要求:

(1)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新课程强调课前的预习。预习本身就是一种自主探究。任科教师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布置预习提纲或预习练习,促使学生预习,并在课前或课堂上作适当的检查。

(2)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状况确立每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明确、有层次、可操作,既要有知识、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可在预习提纲中呈示。

(3)创设情境并设问:围绕学习目标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小黑板、现代教育技术、实物、图示等)呈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设置有层次、能促使学生探究的问题,设问应具体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

(4)诱思探究:启发、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自主性学习活动。每堂课至少组织学生开展2次小型讨论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在10人次以上。教师讲授总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学生思考、探究时间不少于15分钟。

(5)归纳检测:对所讨论、探究的问题,教师要作适当归纳小结,也可让学生自己来归纳。每堂课至少预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即时检测,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

每堂课必须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回顾、总结、反思、提问。

主动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什么?怎样组织学生探究?这是开展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提出有效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有效的问题是主动探究的起点。学生不同于成人,他们一般不可能很自觉地进行学习。他们更不是科学家,他们的探究活动可能是幼稚的、漫无目的的。他们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需要问题的激发和调动,有效的问题能创设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情境,能造就一个充满诱惑的现场,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第二,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去经历探究过程。这一探究过程包括以下连续且形成回路的七个环节:面对问题情境→产生探究欲望→出现探究行为→接受反馈信息→调整探究行为→获得探究成功→尝试拓展学习。在每一个探究环节中,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此外,我们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辅导及教学反思和课改论文也作了具体规定:

课后作业及辅导:下课后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内容及复习要求,课后作业要精选,量要适中,要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作业必须全批全收,对部分学生要面批,对有典型性错误的题目要进行个别或集体讲评、辅导,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细致运算的习惯。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

教学反思: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每位教师至少写20篇教学反思,每篇字数不得少于150字。

课改论文:结合教改实践,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教改实验论文或经验总结,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总的来讲,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怎样做到新颖、独特和工巧,我们也只是处在初步探索阶段,这也实在是任重而道远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1.在教学总体目标上,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的培养。教师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有了成就感,就有了自信心,学生就会渴望学习英语;在课程实施上,重环境、重频率、重效率。教学中特别强调语言环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和开发电视、录音、录像、光碟等多种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尽量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的情境,克服课时少的困难,并且按排早读课及时复习,保证学生高频率的接触英语,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条件,提高学习效率;在语言教学目标上,重语感、重语音语调基础、重交流能力。学校和教师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设备,通过提供大量的感知、体验、模仿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语感。语音语调的学习包括发音、重音、语调、节奏和语流等多方面,教学中要求教师防止以单音准确为目的的教学,通过多听、多模仿,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进行训练,奠定语音语调的基础。强调要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就要创设交流的情景,使学生通过交流发展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重体验、重实践、重参与、重创造。要求教学设计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韵律诗歌、寓言故事、会话表演、游戏等;教学的语言材料要真实、实用。学生在课上通过用中学、学中用,反复实践,学用结合。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做到有机结合;以话题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目标安排各单元或各课的教学;通过视、听、说、玩、唱、画、游、读、写、译等饶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接触足够量的语言材料,保证输入量,“习得”与“学得”结合,使学生逐步培养起初步的语感;通过大量语言材料的输入,特别是声像材料的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拼读的习惯。设计任务型活动,开放空间,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思维。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进行特定的语言活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教学方法要多样,且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实践中,我们发现每当孩子们进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们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兴趣倍增、信心加强,动机和情意受到了很大的激励。同时要求布置的练习形式要多种多样,做到手、脑、口、耳、眼、肢、体并用,静态、动态相结合,基本操练与自由练习相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扩展英语教学的时空。

⒈灵活安排教学组织和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只有开展这些活动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才能体现出语言的交际性,才能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课堂上课桌椅的摆放形式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圆式、全圆式、双圆式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做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起互相关心,合作的团队精神。

⒉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优化教学过程。利用英语教学音像资源——图画、图表、投影、录音、录像、cd、vcd、dvd等多媒体软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还可以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的示范,即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对象等,而且还有体态语——手势、动作、表情等的示范。多种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持久记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这一点对我们农村学校课时少的小学英语课尤为重要。

⒊把英语学习从有限的课内时空扩展到无限的课外时空,成立小小英语角、学校布置英语走廊、让学生制作英语画刊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无处不在、无时不学。

三、努力总结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实践,不断探索,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身心特点,总结规律,认真思考,不断摸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应变机制。以下图表是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从中我们可能会有所提示。

学生特点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典型案例

学习内容教学对策

学习动机浅近、单一,学习凭兴趣。①学习过程要有趣味性、有意义,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②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让学生交流,使他们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及时、正确地给予评价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学习的新动力。greetings常常采用师生问答形式,学生感到枯燥、厌烦。教师让学生与长毛绒动物握手交流,学生兴趣倍增。

numbers开展溜溜球比赛,学生在动感的活动中很快边能学会。

学whoshe/she

he/sheismy…语句学生将家庭成员的照片带进课堂,互相讨论照片中的人物,兴趣盎然。

以形象思维和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为主,理解力差,模仿力强。

①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使用有限的语言,用英语做事。

②注意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将所学内容相对固定模式,训练学生根据某一特定情景,说出相应内容的条

件反射能力,为日后灵活运用语言奠定基础。

③坚持使用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直观教具,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直观教学手段

④进行直观教学,充分发挥形体、动作、语言的表现张力。学习语言项目

letsgoto…教师让一名学生扮成导游,挥着小旗到戴着旅游帽的学生中去招揽游客,边走边说letsgotojiaoshan/jingshanparketc

如对aglassofmilk的应答。yes,please/no,thanks教师进行固定的模式操练,把所学的单词、句子

套入歌曲,或编成小歌谣,让学生边学边演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分散,无意注意占优势同一语言项目安排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做到动静活动相搭配、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相搭配如学习

namesoffunitures教师安排了以下系列活动:⒈拿出微型家具向学生介绍名称。⒉用微型家具布置房间让学生说名称⒊把微型家具放入布袋中让学生摸、猜、说⒋出示双面卡片做快速反应应答⒌根据听到内容将卡片贴到相应位置⒍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马赛克”猜词游戏等

四、认真进行质量监控、积极推进评价改革

采用人本与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念的核心,即尊重个体和个体

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全人教育,为个体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实施新的评价理念,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做到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要求教师尊重和爱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适时地加以肯定。采用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如奖给小红花、红星、纸制奖牌、课文中的人物卡通等。特别要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要求评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采用学生平时教学活动中常见的方式进行,重视学生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努力的程度、交流的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等。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讲故事、说歌谣、唱歌曲、表演对话或短剧等),与学生交流,学生的自评、互评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很多学校建立了学生的评价档案。如学生的语音、书写记录,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情况记载,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拓展情况等统统作为学期总成绩评定的指标参考。由于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除形成性评价外,小学三年级期末或学年考试以口试和听力考查为主,五、六年级采用口试、听力、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主要考查学生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听和读的技能以及初步的写作能力。评价采用等级制或达标方法记成绩,不对学生按成绩排队或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教学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有效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为此我始终从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中的可测性。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掌握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做出相应的决策,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

情境学习理论异军突起,在当代学习论领域催生了一场新的革命。国外对成人情境学习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高涨,威尔逊(A L Wilson) 、汉斯曼(C A Hansman)等奉献了一批学术成果。相比之下,国内对成人情境学习的研究,无论是精力投入,还是成果产出,都略显滞后,只是近年才偶有涉及。事实上,初以改革青少年学校教育为旨归的情境学习理论对于成人学习而言,更具有理论解释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视角,从学习的动机、本质、内容、过程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对成人学习作一解读。 学习动机的形成,是学习理论研究的基础性领域。国际上关于成人学习动机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 年代。几代学者数十年的孜孜探求,为我们留下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也让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成人的学习动机,源自于现实情境。

米勒(H Miller)根据马斯洛(A H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勒温(K Lewin)的场地论和甘斯(H Gans)的社会阶级论,提出了如下观点:成人参与教育活动的动机与其生活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势力密切相关;社会结构和社会势力不仅影响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也决定成人学习动机的水平。鲁宾森(K Rubenson)建构的期待价量模式认为,成人的学习动机是个体对外界环境的知觉交互作用而产生期待价量的结果。而且,个体参与教育活动时,参照团体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其学习动机的水平。(高志敏, 1997a)诺尔斯(M S Knowles)的研究表明:成人的学习动机必定与其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要求相一致,而其学习需求又必定与其工作、生活等现实要求相关联;个体越趋向成熟,其学习动机、学习需求与其“社会角色”和“发展任务”的联系越紧密。(M S Knowles, 1980)说到底,使自己与“发展着的社会”、“变化着的任务”保持平衡,是成人学习动机形成的最重要源泉。

博希尔(R Boshier)等通过“教育参与量表”所得到的数据,清晰地反映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形成是基于社会现实情境的特点。这些情境包括: ①职业进展类:提高职业能力、掌握职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取得职业晋升、实现职业转换;②外界期望类:顺应他人要求、实现外界期望、遵从权威人士忠告; ③社交关系类:结交朋友、寻求友谊; ④逃避或刺激类:逃避烦恼、追求刺激; ⑤社会福利类:服务社会、服务社区; ⑥认知兴趣类:获取新知、增进技能、充实自我、完善自我。(高志敏, 1997b)

情境学习理论将个体视为情境的组成要素,这是情境学习理论彰显其前提特征的基本假设之一。这一更具创新色彩的基本假设,其所要阐发的核心意涵是: (1)任何个体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之中,且系其所处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情境对个体的行为选择、行为实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定的谋划与约定,进而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言行。(2)任何个体绝非静态、孤立地存在于情境之外,而与情境形成简单的主客体关系。事实上,个体是其所处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于持续的发展进程之中;个体的发展带动情境的变化,情境的变化复而又对个体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此互为因果,周而复始。

若将此与成人学习动机的形成问题关联起来, 可以得出:

第一,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与成人学习动机形成的前述论断一脉相承,即成人的学习动机与个体所处的情境密切相关,它往往孕育于能够诱发、引领和支持学习行为的情境之中,往往发轫、形成于个体对其所处情境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相承性,反过来又支持了成人学习动机源自现实情境的基本论断。

第二,情境学习理论的以上观点可以为人们对成人学习动机的形成,乃至维持与培养的认识带来全新的突破。也就是说,研究成人的学习,从其初始的关切到最后的归宿,务必要从单一着眼于实现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拓展到同时关注并促进其所在情境其他因素的共同进步之中,即应对自己所处社会情境的演进或发展奉献智慧和力量、增添意义和价值。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既蕴涵着一整套生理、心理及其认知因素,又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物理因素。

其一,学习往往发生于社会环境中的某一活动或行为,即人们常常并非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而调节其行为,恰恰相反,它是通过与情境的接触、互动中选择或决定自身的行为。因此,唯有将学习镶嵌于它所维系的情境之中,学习才会被赋予真正的意义。

其二,在基于情境的行动中,潜隐在个体行为模式或个体感知深处的默会知识,将在其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进而言之,学习绝非仅仅是为了习得一些事实性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的思维与行动,即要求学习者置身于知识产生的特定情境之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真实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实践活动中。

基于以上思考,情境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情境与实践,与他人及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培养参与实践活动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是一种文化适应及获得特定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姚梅林, 2002)

由此可见,“参与”是情境学习的核心要素。其意涵是:学习是通过与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相互对话、彼此互动而发生于真实的实践活动之中的。对于“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学习理论对它的解释是: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所(要)从事的各种相关活动。这些真实的问题情境,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这些需要从事的活动,就是日常生活力求摆脱问题情境的活动。在情境学习论者看来,所有这些力求摆脱问题情境的活动,都极有可能转化为一种具有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规划,指向一定目标,且需要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说到底,真正的实践活动往往以问题为基础,真正的学习活动不能与现实的日常生活需要相脱节。

作为社会文明传承与创新的绝对主角,成年个体每天生活在社会、社区、职业、家庭、人际往来的真实情境中,且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他们必然期待自己的学习活动能够更多地以解决各种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传授传统或经典的学科知识为中心。

情境学习理论还指出,日常生活中,学习与行动(实践)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学习已成为一种基于社会情境、延续个体终生的过程。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生活情境的变迁中,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在亲历亲为的实践中,成人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因此,成人是“天然的”学习者,学习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当代成人生活的必需,即所谓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而这一切,又诚如终身学习理念所倡导的那样:“知识是在人的一生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人,实质上就是在连续的探索中展开学习活动的一种时间性存在”(高志敏, 2005) 。

但问题在于:长久以来,社会、学界乃至成人学习者本人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几乎都深深陷于狭隘的泥潭之中,甚至到了“唯学校为学习”的地步———人类学习的本原,已为一座学校所湮没;人类学习的本真,已为一间课堂所遮蔽。情境学习理论将我们从对“百年学校”与“传统教育”的深度痴迷中唤醒,并开始关注实践学习与终身学习。由此,整个社会乃至成人学习者个体需要能尽快突破“学习”概念的传统解读,并坚定地树立如下意识:试图仅仅通过学校、课堂情境来百分百地解决生活情境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是靠不住的,不切实际的。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并将参与生活世界、生命旅程中的每一项、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珍视为可以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学习行动,而不必刻意去寻求那些所谓的“学习机会”。 情境学习理论把知识类分为四类,即“知道是什么”的知识———以数据、事实为基础;“知道为什么”的知识———以原理、规律为基础;“知道怎样做”的知识———以经验、能力为基础;“知道是谁”的知识———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前两类知识易于文字记载、进行编码,属认识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 ,学习者可以通过查询数据、阅读材料而获得;后两类知识则难以进行量化以及文字记载、信息编码,属经验类知识,有人又称其为“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 ,学习者需要通过亲历亲为的实践或人际互动来获得。

情境学习理论对于知识诠释的更大贡献,应归于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等人在“情境理性”知识哲学观基础之上对知识特性展开的深入观察与思考。“情境理性”的核心思想是:知识通常是理性的代表,但先验、抽象、普适的理性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之中的,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每一情境又都是人类在特定时空下所发生的认知过程与人生体验(胡庆芳, 2006) 。由此,知识或理性乃至情境本身的特性是:知识源于情境、变化于情境;情境蕴含着认知,折射着体验。说到底,知识与情境、情境与知识,理性与情境、情境与理性,它们之间既彼此包容,亦互成因果。

倘若结合成人基于社会角色及其实际生活,来进一步阐述其学习的内容或知识,将更加具体而鲜明地呈现出以下特点,并要求未来为成人提供的学习内容,能够加以体现:

其一,知识的情境性。与学习一样,知识也根植于情境。知识不是心理内部的表征,而是个体与情境发生联系,并依其变化而变化的产物。换言之,知识具有个体与情境联系的属性,它产生于在真实情境中,并用于知识的活动之中。毫无疑问,知识同时也是情境的组成部分,在知识社会的时代情况尤为如此。

其二,知识的动态性。“知识”通常有两种指代: 一是“Information”,用作名词,指的是“信息”或“消息”等;二是“Knowledge”。它虽类属名词,但却充满着“动”的底蕴,所要表达的是“知道”、“认识”或“掌握”的过程的含义。情境学习论者更加青睐第二种理解,认为知识就其特质而论,并非仅仅是抽象、静态的东西,而更是一种基于社会情境,鲜活而充满动感的事实。

其三,知识的互动性。知识不仅是个体与情境发生关联、并在动态中建构,更是个体与情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正因为个体与情境、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互,才协调了人类的一系列行为,形成了种种认知、体验,以及适应与改善、更新与创造环境的知识和能力。

其四,知识的工具性。知识如同生活中的工具,需要通过运用知识才能更好地加以理解、运用和传承,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其五,知识的分散性。知识分散是在人们大脑中的,而不是集中在某一专家或教师的头脑里。此外,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其性质、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没有一个人能掌握所有的知识。不仅如此,知识还分布于生命的不同阶段,任何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必须学习,以拥有相应的知识。

其六,知识的共享性。如前所述,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分散在学习者个体身上的知识可以在学习者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实现彼此共享,由个人知识转化为公共知识。 通过对学习本质、知识特性的诠释,情境学习理论主张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脱离真实情境,学习便无意义。学习只有发生在个体与情境的互动之中,才会彰显其价值。正如哈贝马斯所言,学习者之间只有采取理解对方的态度来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个体“局部时空中的知识”才能得到不断的扩展。当人们将这一思想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展开进一步思考与设计的时候,便逻辑而自然地提出了“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实践共同体”概念。

“实践共同体”(Communities of Practice) ,并非是一种因某一项目而临时凑合在一起的松散团队,而是一个没有社会角色限制,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其成员有共同愿景、学习愿望、乐于分享经验,追求共同的事业,能够在目标明确、意义清晰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来确定其需要进行的共同学习或共同实践。( Lave &Wenger, 1991)“合法的边缘性参与”(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2tion)所要表达的是,在真实情境中,共同体学习成员开始由边缘或外围开始,之后逐渐进入核心地带,进而不断深入参与实践,其特点是正向、积极、多元、包容。它所阐发的是,在“实践共同体”中,随时间的推移与学习者经验的增加,学习者能够合理分享和利用共同体所积累的相关资源,而分享与利用的程度随学习者之间或者个体与情境之间互动的水平而异。

总之,在情境学习论者看来,学习过程应当设计成为一个以团队方式展开,逐步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由远至近、由浅至深、彼此互动、合法利用资源、合理分享经验的过程。学习过程如此设计,得到了许多成人学习研究者的青睐,并基于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拓展性演绎。其原因显然在于,由情境学习理论来设计学习过程的前提、目标、思路、方法等,更适合于已经承担社会职责、深入参与社会实践的成人学习者,更适合于围绕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基轴而展开的成人学习活动,但要把它在成人学习中加以运用,还必须重申以下几点:

首先,应充分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情境学习理论看来,学习者是实践共同体的主动参与者,而非被动的旁观者。在共同体内,这种主动性被受到充分尊重,也正因为此,每位参与者与其成员之间的互动方能保持足够的张力,从而有助于所有学习者实现其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严格来说,成人学习者往往更能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鉴于“主动性”在成人建构知识和意义中的巨大作用,任何为成人学习而准备的项目,都应当尊重他们的主动性,而体现这一点的最佳行动,莫过于在成人学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切切实实地关注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其次,应充分承认和利用成人学习者的经验。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经验的意义与价值,要求在所有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与尊重学习者的经验,尤其在新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应对其加以充分的发掘与利用。因为相比于未成年人,成人拥有丰富、多样的经验,而尤为重要的是,这些经验不仅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实际职业需求,还深深地融入了他们的个性与人格之中。成人学习者是带着这些经验参与学习活动的。因此,经验既是其开展学习的基础,又是其深入学习的资源;既是其理解知识的前提,又是其应用知识的基础;既是其分享经验的条件,又是其知识创新的源泉。

第三,应充分认识并重视成人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实践共同体内的任何成员,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成员之间通过团体“协商”、群体“对话”等互动,使彼此之间的兴趣和特长得到交流和分享,逐渐形成一种集体智慧,进而确定一种普遍认同的“外个体”模式,共同达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促进每位成员都得到发展。基于此,成人教育———无论是方案设计、课程规划,还是教学实施,都必须以促进成人学习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为准则和旨归。第四,应彻底转变成人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和行为。实践共同体成员如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合作的,而非竞争的,他们都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Resnick,1988)由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人学习者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自尊意识,所以,当他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愿意教育者以“权威人士”的姿态出现,而更希望他们能够扮演协助其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成人教育者必须适应新的学习文化,从权威的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为成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咨询者和帮助者角色等,与学习者建立伙伴关系,并乐意向学习者学习。 传统的评价机制往往脱离真实情境,强调考查所谓的最终学习结果,而忽略评价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得到的成长与发展。具体来说,传统评价的重点,在于评价学习者对事实知识的回忆,而对学习者在实践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水平、思维品质、行动改进及其过程,则关注不够甚至无所关注。此外,传统评价的旨意,往往不是为了促进学习者认知与能力的增长,而仅仅是为了确定这种增长的外部表现或表面意义。凡此种种,在情境学习论者看来,是一种莫名的扭曲和异化,其最终反映出来的所谓学习成就,是不完整、不全面,有时甚至是毫无意义的。

遗憾的是,在成人学习领域,传统评价机制不仅被长期袭用,而且至今依然主导于市。对此,人们有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成人学习评价应该在承认传统评价机制部分有效的基础上,依据情境学习理论的逻辑,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如下原则,以建构一种更为全面与真实、客观与有效、富有促进意义与形成价值的成人学习评价新机制:

其一,成人及其学习是其所在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成人学习活动比较多的是基于真实情境展开的,因此,对成人学习的评价应置于实际情境之中,以确切反映成人学习的成效。

其二,成人学习的评价不应该是一种在成人学习之后进行的孤立而终极的活动,而是一种镶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延伸的活动。此外,评价的重点应定位在成人学习者身临动态实践情境而表现出来的理解水平、思维品质、行动改进及其过程之上。

其三,成人系学习活动的核心,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推演,更是一种实践反映。事实上,成人的学习意向是广泛的,学习内容是多样的,学习方式是多变的。更重要的是,成人已经具有自律的意识,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有可能也有能力对自己学习行为的选择、实施及结果进行评判。因此,评价活动应当有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其次,评价的角度、指标、标准、方法等不能绝对或固化,而应该更多地依据其个人独特的学习目的,以及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获得的成效来确立或选择。

其四,成人学习的评价在关注成人学习者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观察其对学习伙伴、学习指导者乃至整个实践共同体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据此来进一步考量或评定这些影响的正负面意义,以及相关的广度与深度等。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就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新的亮点。

课堂教学情境是以无形的“情”和有情的“境”的有机融合。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也就是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物理学科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渲染出物理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学习物理,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 。

1.教学情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创设合理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学习不仅是观念形态的认知活动,它还要求学习者必须全身心的参与。人处于轻松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悦,处于悲愤的情境中可以产生痛苦,处于快乐的情境中可以兴致勃勃地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内容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当然学生如果有了兴趣,学习时才能集中精力,积极思考,发展思维,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创设合理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们轻松地认识物理的本质,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增强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学物理有很多知识是比较难理解的,有的甚至非常抽象,这对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是比较困难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想办法将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创设物理情境,展现物理过程,认清物理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学生可切身体会物理概念、规律产生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几种常用的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

21利用学科特点,创设实验情景。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合作能力方面,物理实验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应该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和学生对实验非常有兴趣的心理,精心筛选和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实验,在演示过程中,创设情境,学得知识。同时,在物理教学中,许多基本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论证,重点的巩固往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有利于认知过程的物理境界。设计一些有悬念的实验,这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2巧设矛盾,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思维。

  创设矛盾,在师生共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愉快的接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矛盾的问题或矛盾的结论,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故布疑阵、巧设悬念悬念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3运用现代手段,模拟物理现象,创设过程情景。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领域的热点,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功能,代表了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教学中也将会得到迅速开发和利用。在课堂上采用电教媒体,借用幻灯、录相、电视及电脑多媒体等手段,用生动、形象、具体的方法引起学生感观上的视觉效果。这些现代手段对模拟物理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实现问题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动画模拟点的绝对运动、相对运动以及相对动参考系的运动,使这些难以分清的复杂运动形式能非常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动态模拟功能,由表及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物理现象出现的时间极短,当学生还没来得及看清时,该过程就已经结束。学生就理解不了其中的本质,给教学带来困难。得用多媒体控制运动过程,还可以定格,或设置水平初速度,使学生认识其过程,了解运动规律,教学中的难点就容易突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4借助物理史话,创设历史情境。

物理史话包括物理学史,科学家小传以及与教材有关的传说,成语及自编故事。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物理史话,不仅能使学生增长见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书,当然育人也很重要。物理学史上一些优秀的物理学家,他们本身的生平和事迹就是一部绝好的材料。中学物理中涉及上百个物理学家,这些物理学家虽然他们所处的历史年代不同,但是他们都具有许多共同的美德,如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操,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集体精神,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中学物理课本与物理史话相结合,可以用这些物理学家的精神激励学生,让他们的思想更加积极健康,感染并积极效仿,从而培养他们的优秀品德。

25建立和谐的氛围,创设人文学习情境。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现代教育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师生这种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课堂环境形成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理解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是创设学生心理上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情境的关键。教学的成败,归根到底归结于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一种求知若渴的状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这就需要我们去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

3.物理教学情境创设应注意的事项

课堂教学是中学物理的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部分,其中教是通过学起作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包括完成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的情况、学生的听课情况、学生的学业成绩等。下面我结合一些课堂实例来分析为了创设合理的物理教学情境,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31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诱发性

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如:在学习惯性时,把硬纸片弹出后,鸡蛋落在了杯中。这个实验平淡无奇,而实验结果却出人意外,学生们会迫切地要求老师再做一遍。接着老师可以因势利导,猛地把事先铺在讲桌上的桌布抽出,而装有鸡蛋的杯子纹丝不动。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最高点。最后,惯性这个知识点不仅得到了突破,同时老师精心创设的这个物理教学情境也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32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适度性

成功的教师会精心设计课堂,提出准确的问题,创设适度的情境,让学生有自己的思维空间融入课堂中。在创设课堂情境的过程中要注意,过多的课堂教学情境不等于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太多,太难反而学生会接受不了。创设问题必须针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创设,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与主题有关,达到教学内容与问题情境和谐统一。

33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渐进性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允许学生出错。有时候教师刻意地创造一些陷阱,让学生在反思和讨论中多次地“上当受骗”后顿悟,能够起到吃一堑长一智的作用。这样子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肯定比老师直接讲解题目要来得更深刻。

34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和谐性

实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是保证愉悦、和谐课堂环境的基础。每个老师上课都有自己教学风格,有的严肃,有的风趣,有的生动,有的实在。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具有和学生亲近的能力,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多应用类比、讲故事、实验、多媒体等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喜欢上他上课的风格。使学生感觉上课是种享受,一堂45分钟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

35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具有真实性

在创设情境时,所创设的情境最好是尽量接近自然或接近真实的,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突破问题情境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如果某些教学目标无法创设实际情境,也可以用现代技术创设逼真的间接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如:在《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中,给同学带来了吉他、小提琴、小鼓、笛子等乐器让同学们演奏,用手去感受乐器的振动。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而且有真实的体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差别,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求知欲。这样伴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学生可以亲自参与的真实可感的有趣的物理情境,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会显著的。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因而,情境设计的方法必须针对本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每一堂课都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课而用,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从而达到创设最佳的物理教学情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总之,在物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创设合理的课堂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引导学生轻松地学习,做到“动之以情”,使物理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 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

 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

2提高教学质量的新举措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最开始的学习阶段,小学阶段所养成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从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受益。习惯都是一点点养成的,是在人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逐步养成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能够轻松教学。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 课前预习 、规范书写、认真写作业、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多少差生的学习习惯都不好,上课不专心听讲,也不会独立完成作业,所以,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抓好考试和后进生的学习

 考试前给孩子们讲答卷的要求,从一年级时,就给孩子们 总结 考试要做到"字迹工整、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反复检查、不准漏题"这20个字。阅读题怎么答,说话写话怎么审题,写 句子 要加标点。考试当天的早上,我们还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如发现谁精神不振作,一定要及时鼓励,让每个孩子都精力充沛地参加考试。考试后及时总结,对成绩出色的、进步大的孩子给予鼓励和嘉奖。

 教师要备好课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设计好教学的情境,还要设计灵活多变的 教学 方法 来应对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遇到的特殊情况;还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教师的素质有很大的提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要设计一些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用鼓励的目光来让学生变得胆大,这种亲切和信任的感觉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课时候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面向所有学生,以人为本,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还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放下架子,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还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作用,要积极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自己的 经验 寻求更加合适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营造语文课堂良好氛围

 营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 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 语文学习 ,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特别是与老师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我认为”。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4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影音相结合进行导入

 在教学《火烧圆明园》这篇课文之前,我就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中清政府与英法联军两方势力交涉时的不同丑态,交战时清政府的节节败退,英法侵略者强取豪夺园中珍贵物品时的贪得无厌,火烧圆明园时的火光冲天等。对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愤慨与无奈,对侵略者的愤怒与反抗以及当时社会环境下普通百姓的懦弱与胆小怕事,学生都会在观看**时体会出来,并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心里,想用自己的力量将我们的祖国母亲建设的更加强大、不再受外国侵略者欺侮的美好愿望。影视画面有时所起到的作用要远远超过文字。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让学生的视野不仅仅区停留在白纸黑字上,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妙语佳句吸引学生

 语文不同于数学的理性,它具有很强的历史承载性与情感性,极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妙语佳句。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我就给学生朗读一段朱自清的《春》,让学生在朱老先生的“春风”里,软绵绵的草地上去感受春天的生机盎然,让学生带着春的气息走进“春风又绿江南岸”时另一种势不可挡的春的生命力。让学生懂得语文不是一潭深不可测的死水,而是一股清澈流动的小溪,能够给人带来灵动与欢乐,是我们能够去接近与喜欢的。

 3通过 故事 引入新课

 在 八年级 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模糊的,如果学生对其没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就不会对罗布泊这个仙湖究竟是如何消逝的产生学习兴趣。我想,如果在讲课前给学生讲一个有关余纯顺等探险家的冒险故事,就会使学生对罗布泊抱有一种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课本中进行一次解密罗布泊探险活动。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很好。由此可见,好的课堂导入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 文章 :

1 小学语文教学核心论文

2 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个人感悟五篇

3 小学2017-2018学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4 小学教师心理教育培训感悟五篇

5 2020年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五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38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