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与姜白石《扬州慢》中的名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与姜白石《扬州慢》中的名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第1张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忽然向花发问,此问虽奇,但亦有本依,唐人《惜花》诗说 :“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尊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大慨是最早的开了问花之风。秦少游的老师苏东坡,在《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一诗里说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对花无信花应恨 ,直恐明年便不开。”足见在诗人眼中花是有感情的,它可以专为某人而开。东坡又在《述古闻之明日即至坐上复用前韵同赋》诗里说 :“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不仅问了花,而且花还作了回答。秦少游把问春花改为问秋菊,不止是为了表明时令,和下边几句联系来看,它还有更深刻的意义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是一句久经苦难的词人的肺腑之言,中间蕴蓄着词人的无限辛酸。这几句和上边两句初看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实际上是紧密相连。从词人的发问语气里可以判断出他已无心赏花,无心把盏,因为即使吃醉了酒,也解不了愁,“酒未醒,愁已先回”。就这样,把黄花与酒以及解愁与否联系起来,感情跌宕,喷涌而出,步步进逼,最后说出一句最深挚、最动情的话:酒敌不过愁。这样的回肠荡气的词境 ,在婉约词人中很少能够达到。

姜夔的《扬州慢》“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中的“红药”正是扬州市花芍药,诗句的大意是经过战乱,人们都以离去,而芍药呀依旧在那桥边开放,你是为谁而开呢?芍药包含一股寂寞情怀,物尚如此,人何以堪。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附近盛产红芍药花。这句是说,想桥边的红芍药,还是一年一度地盛开着,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可见已经无人来欣赏它们了。经过战乱,这里的人有的死去,有的逃亡,即便留下来的,也没有赏花的心情了。芍药花的情怀是多么的寂寞啊,物尚如此,何况是人?结处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经过扬州城,(本来繁华之地,)现在却是一片荒凉。

(春风十里,引用自杜牧的诗句,指扬州城)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出自宋代词作家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扬州慢 词牌名。南宋姜夔自制曲。双调,九十八字,押平声韵。

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①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②名都,竹西③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④,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⑤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⑥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⑧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⑨,年年知为谁生。

注释

①千岩老人:宋代诗人萧德藻,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向他学诗。

②淮左:宋在苏北和江淮设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淮南东路又称淮左。

③竹西:扬州城东一亭名,景色清幽。竹西佳处,扬州城东禅智寺旁有竹西亭,曾是著名风景区。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④春风十里:借指昔日扬州的最繁华处。

⑤胡马窥江: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 重破坏。这首词作于1176年。

⑥杜郎:唐朝诗人杜牧 ,他以在扬州诗酒清狂著称。

⑦青楼梦:杜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⑧二十四桥:在扬州西郊,传说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

⑨桥边红药: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桥边生红芍药。

[作者简介]

姜夔(kuí)( 1155— 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往来于湘、鄂、皖、苏、浙之间,与范成大、杨万里诸人相酬唱。精通音律,常作自度曲。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词》。

简析

尽管姜夔一生以游士终老,但白石词并不仅仅是游士生涯的反映,展现在他笔下的是折射出多种光色的情感世界。诚然,由于生活道路和审美情趣的制约,较之辛词,姜词的题材较为狭窄,对现实的反映也略显淡漠。但他并不是一位不问时事的世外野老。姜夔身历高、孝、光、宁四朝,其青壮年正当宋金媾和之际,朝廷内外,文恬武嬉,将恢复大计置于度外。姜夔也曾因此而痛心疾首,深致慨叹。淳熙二年,他客游扬州时便有感于这座历史名城的凋敝和荒凉,而自度此曲,抒写黍离之悲。在作年可考的姜夔词中,这是最早的一首。

上片由“名都”、“佳处”起笔,却以“空城”作结,其今昔盛衰之感昭然若揭。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虚处传神,城池荒芜、人烟稀少、屋宇倾颓的凄凉情景不言自明,这与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春望》)用笔相若。“春风十里”,并非实指一路春风拂面,而是化用杜牧诗意,使作者联想当年楼阁参差、珠帘掩映的盛况,反照今日的衰败景象。

“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早已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陈廷焯《白雨齐词话》认为:“‘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姜词以韵味胜,其佳处即在于淡语不淡,其中的韵味反倒是某些浓至之语所不及的。

“清角”二句,不仅益增寂凄,而且包含几多曲折:下有同仇敌忾之心,而上无抗金北伐之意,这样,清泠的号角声便只能徒然震响在兵燹之余的空城。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从怀古中展开联想:晚唐诗人杜牧的扬州诗历来脍炙人中,但如果他重临此地,必定再也吟不出深情缱绻的诗句,因为眼下只有一弯冷月、一泓寒水与他徜徉过的二十四桥相伴;桥边的芍药花虽然风姿依旧,却是无主自开,不免落寞。

“二十四桥”二句, 愈工致,愈惨淡,可谓动魄惊心。萧德藻认为此词“有黍离之悲”,的确深中肯綮。

《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万树《词律》)此词作于淳熙丙申(1176年)冬至日,距金人兵临扬州已有十六年。当年繁华都会,如今满目萧条,引发词人抚今追昔之叹。千岩老人读后,"以为有《黍离》之悲也。"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述扬州眼前萧条的景况:以"淮左名都"之昔日繁华对比今日"尽荠麦青青"之荒凉,以"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极写伤乱之感。最后三句以"暮色、军角、空城",描绘眼前凄凉。下片侧重对扬州史事的虚拟。词人想象风流俊赏之杜郎今日重游扬州之"难赋深情",并多次化用杜牧歌咏扬州昔日景物的诗句,构成风月繁华与萧条颓废的意象对比。

  宋诗词中月的意象

  在古诗词的相关教学中,经常会用到“意象”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意象的英文为:Image,有图象、映象、影象、形象,译为意象最好。意象就是情意融注在形象中,而这形象是包涵并体现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义和客观意象的统一,是情景交融的美学呈现状态。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月亮作为唐宋诗人最钟爱的诗歌意象,频繁出现在唐宋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中。为什么浪漫的诗人们都对“月”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呢月的意象与诗歌意境的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像苏轼《水调歌头》中所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们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下面就从“悲”“欢”“离”“合”四个层面分析唐宋诗词中“月”的意象。

  一、悲——永恒、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杜牧《润州二首》中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等等,传达的都是永恒与无常之悲。

  二、欢——美人、爱情

  1、月与美人

  在古代文人的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再如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就是以月比人,写歌女用扇子遮面的娇羞模样,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天上美月,地上佳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至此诗人将天上人间巧妙融合,可望不可及的美月似乎相伴左右,身旁的佳人宛若天上仙子,如月的佳人带给诗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慰藉,这里的月是欢乐的意象。

  月不但像美人,月宫中就住着一位绝世独立的美人——嫦娥。对嫦娥曾有微词的李商隐也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嫦娥和青女在夜凉如水的月光中,争着显示自己的美好姿态。诗人的想像一改嫦娥在人们心中孤傲的形象,赋予嫦娥更多凡人的心理情感,甚至是炫耀自己美貌的虚荣心理,此时,嫦娥已不是神仙,而是一位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美人。月是嫦娥的家,月是嫦娥的广寒宫,因为嫦娥的美家喻户晓,月也经常被当作美人的象征。

  2、月与爱情

  唐宋诗人在爱情诗词中常常用到“月”的意象:一是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特别适合烘托恋人间的柔情蜜意、勾勒有情人的缠绵缱绻;二是因为月亮的皎洁无暇、亘古长存可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天长地久。

  在这类诗词中,“月”暂时摆脱了传统的悲愁意象,变得温柔而朦胧,清新而明朗,正如人们常说的“花前月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晏几道《六么令》中“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一句交代了恋人幽会的地点环境,渲染了情境氛围。再如张先的《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全词用花、月的意象贯串而成,借“花前月下”象征昔日相恋,借“花谢月朦胧”象征爱情受阻,借“花不尽,月无穷”象征对爱情的美好期愿与执着追求。天上月,地上花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优美、花好月圆的图画,此时的月是爱情誓言的见证,是甜蜜欢愉的见证。

  总之,在唐宋诗人的笔下不论是描绘美人,还是抒写爱情的作品,都频繁使用“月”的意象,将款款深情和欢欣喜悦寄托于明月。此时的月不是冷清,不是悲愁,而是在诗人含情脉脉的眼中幻化为温情与喜悦。

  三、离——分别、思念

  白居易曾叹息“商人重利轻别离”,可生性浪漫的诗人们正好相反,常常为生离死别而叹息不已。不管是与亲人、友人、恋人还是与故国家园的分离,当时的情怀都会在诗人心中久久萦绕——成灰亦相思,从而创作出大量的离别诗,其中不乏借助“月”来寄托离情别绪的作品。另外,此类作品中的月都不是“满月”“圆月”而是“残月”“新月”,取残缺、不得团圆之意,这与诗作传达的离愁别绪分外吻合。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应是境界最开阔的,诗人遥祝天下饱受离别之苦的亲人、友人、恋人可以身心无恙,共赏月光。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思念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清风代劳去夜郎转达自己的问候,寄托自己对老友的牵挂与思念。又如:自居易的《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与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能罢休。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惟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倾诉,这里的月是相思之物。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风流子》中的“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苏轼《江城子》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月作为恋人间相思的意象不胜枚举。

  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不约而同选择“月”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

  四、合——团聚、团圆

  新月如钩,满月如镜,与“残月”“新月”相对的“满月”“圆月”历来象征着团聚、团圆,也因此华夏儿女至今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传统,对中秋的满月有一份长久的期待与珍惜。唐宋诗人在咏叹团聚的作品中多用到“月”的意象,这里就不赘言了。

  在浩瀚的唐宋诗词里,众位诗词巨匠将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是悲、欢、离、合,都融入朗朗的明月,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以至于今天的我们读来仍余韵袅袅,荡气回肠……

词,“别是一家”,李清照的横空出世,使词坛大放异彩。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表现对丈夫的钟情(如《一剪梅》)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如《如梦令》),代表句子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些词韵调优美,热情明快,天真活泼,而又委婉含蓄。后期词主要反映她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和孀居之苦,《声声慢》最为典型,要想准确鉴赏这首词作,了解词人经历、弄清写作背景应是当务之急。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知书能文。丈夫赵明城,宰相赵挺之之子,北宋末年出任过莱州(今山东掖县)、淄州(今山东淄博市)知州。夫妻志趣相投,诗词酬唱,共同收集了大量金石书画,婚后生活颇为美满。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美满的爱情婚姻便成了她主要的人生理想。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赵明城被罢官,八月因病去世。从此以后,李清照流落江南,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金兵大肆南侵时,她曾一度由江宁、杭州、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一直逃亡到台州(今浙江临海市)、温州(今浙江温州市)。此间在孤寂中度过晚年,怀着沉痛的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中死去。这首词作于词人丧夫后不久,其中无不隐含着情感上的巨大悲痛,表达了她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鉴赏这首词,一定要仔细品味女词人这种深深的悼亡之情。

上阙着重写词人心情的悲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一开始就出手不凡,连下七对叠字,“寻寻觅觅”者,寻而又寻之意也。女词人一大早起床便若有所失,满屋子到处寻找,寻找什么呢?寻找快乐,寻找希望,寻找昔日美好时光……由于丈夫刚刚去世,更由于夫妻感情笃深,所以词人根本不相信丈夫已经离去,思之愈深,见之愈切,恍恍惚惚之中总觉得丈夫仍在家中,于是找了又找,寻了又寻。然而“死者长已矣”,人死不能复生,如此反复寻觅,其结果只能是:“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潘岳《悼亡》)失去了丈夫,她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自然看什么都“冷冷清清”,了无生气。在这样的景况下,一幕幕令人伤心的往事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凄惨是遭遇,戚戚是忧伤至极。词人先感于外后感于内,写出了自己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的孤苦。这七对叠字,既细致地刻画出女词人丧夫后的心理变化过程,又高度地概括了她深深的悲哀和晚年的凄凉。仅此三句,便为全词定下了凄惨悲凉的感情基调,如此愁情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演绎出来的,那是百感交集、长期积累的结果,有不吐不快之感觉。“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在亡国失夫之痛的非常时期,在天气寒暖不定的紧要关头,词人本应保养身体抑止悲痛,可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生离死别却让她无法摆脱。既然摆脱不了,能淡化点儿也好,于是就想到了借酒浇愁,不料晚风忽起,寒气砭骨,使她意绪全无,她很清楚,“三杯两盏淡酒”根本无法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的。怎么办?百无聊赖之中,想问苍天。谁知刚一抬头,便看见一群大雁缓缓飞过,这南去的秋雁不是别的,正是在北方时见到的旧时相识。过去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与慰藉,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现在大雁还在,可丈夫却不在了,并且永远的不在了,自然产生“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念头,引发的是无尽的绝望和“欲语泪先流”。

下阕进一步写词人的孤寂、凄苦。抬头望天心中不快,那么俯首看地又如何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从前见菊花,虽人比黄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之潇洒,还可以以愉悦的心情去观去赏去采去摘;如今见黄花,花仍盛开而人已憔悴,“以乐景写哀情”可见一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人去了,花开还有什么意义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人不赏花,花当自开;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何等荒败何等凄凉!这里既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出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词人以花写人,感叹自己如同那饱受风雨摧残的黄花,护花使者没了,将来还有谁关爱自己呵护自己呢?客观环境凄凉倒也无妨,只要心中有太阳照样可以走向光明,而偏偏心情又是抑郁的悲伤的,既有家国之恨,又有个人之愁,如何走出困境,心中一片茫然。仰首是愁,俯首是愁,想到心里还是愁,面对苦日子,女词人感到分外难熬,万般无奈,只好独自“守着窗儿”,盼望快点天黑,快些让这些触动她生死殊途之恨的景物被夜幕淹没,可这种等待这种煎熬如何能消受得了。“屋漏偏逢连夜雨”,视觉上的痛苦还未解决,听觉上的痛苦又接踵而至:“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本来郁闷的心情因绵绵细雨更加潮湿,潮湿就潮湿罢,它还“点点滴滴”,没完没了地打在窗前的梧桐树叶上,那哪是打在树叶上啊,那简直是打在她那破碎的心上……词的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意思是说女词人此时此刻的感情决非笔墨所能形容,也许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许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到底如何,女词人没有明说,是不忍心说,还是说不清楚,显然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试想一下,偌大一个世界,词人的满腹苦水居然没有一个人甚至一只动物听她的倾诉,不仅如此,漫天的黑幕正一步步向她逼来,秋风蹂躏她瘦弱的身躯,细雨啃噬她滴血的心灵,表面上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实际上展示给读者的是“这愁情,怎一个女子受得”。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在《声声慢》中就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①巧选意象。词人因情设景,巧妙地选取了几个颇有代表性的意象:消愁的“淡酒”、急促的“晚风”、南去的“大雁”、满地的“黄花”、黄昏中的“窗儿”、细雨中的“梧桐”……每个意象的背后都有一个伤感的故事,而词人精心地把这些意象一一组织起来,真切地表现出年老寡居所独有的生活情态和寂寞心境。②使用叠字。开头连用14个叠字,从动作到环境再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又四顾寻觅、恍惚悲凉的心态,更是千古创格。李清照不仅在婉约派中光彩照人,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正如清人李调元所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

附: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68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