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问题描述:
“阿Q正传”再文学的作用?地位,和历史作用?
3Q3Q
解析: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既是中国文学园地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学园地的杰作。鲁迅塑造的阿Q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早已是妇孺皆知,在世界也是公认的典型形象。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全文选取了《阿Q正传》供学生阅读,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由于作品所描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社会现实,所以青年学生读起来难免有些隔膜。怎样理解阿Q这个人物,怎样理解小说的内涵,这里谈几点看法,希望能有助于学生的阅读、欣赏。
一
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一直用两手来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精神奴役就是用种种封建说教来毒害被统治者,使被统治者愚昧、麻木,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的奴隶地位。这种精神奴役给被统治者造成的“内伤”是惊人的,封建毒素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许多人的灵魂之中,使他们成为畸形的人,任帝国主义宰割,任统治阶级蹂躏。中华民族后来已是集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为了挽救中国危亡的局面,孙中山先生披荆斩棘,不屈不挠;辛亥革命者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革命先驱的救国热忱、献身精神,的确是可歌可泣的。但是辛亥革命终于失败了。这一是因为革命者对封建阶级采取了妥协的态度;二是因为革命者没有注意宣传、教育、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处在不觉悟的状态,没有起来支持和参加这场革命。所以,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依然如故,处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状态中。
鲁迅深切地感到,中国必须来一次彻底的变革,而变革要取得成功,则必须唤醒“昏睡”中的国民,改变他们的精神状态。所以,鲁迅一生以笔作刀,解剖中国社会,解剖国民的灵魂,对他们精神世界的落后面、消极面作彻底的暴露和无情的批判。对于被统治者,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写作《阿Q正传》就是要给被统治者以启蒙,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看清自己身上恶劣的品性,从而摆脱精神上的枷锁,奋起抗争,去“制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所以他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
鲁迅在《阿Q正传》中,正是通过阿Q这一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当时许多国民畸形的心态,无情地鞭挞了他们种种恶劣的品性。
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阶级压迫和剥削的赤贫、地地道道的农村无产者。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被统治者剥夺得一无所有,连姓名、籍贯都很渺茫。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别人叫割麦便割麦,叫舂米便舂米,叫撑船便撑船。命运是够悲惨的。但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者的欺压竟麻木健忘,以自欺来 。他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可在精神上却一次又一次地“胜利”。他因为说他也姓赵,被赵太爷叫去打了嘴巴。可挨打之后,他想的是:“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他想到赵太爷这么一个威风八面的人物现在竟成了他的儿子,便得意起来。一方面在现实中处处碰壁,饱尝辛酸,一方面又在幻想中自欺 ,自傲自足,这就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个人身处奴隶地位,却这样心安意得,那他怎么会起来抗争?怎么会去改变自己的奴隶地位?鲁迅正是从阿Q实际的失败受辱和虚妄的胜利自傲这两个方面来描写他的性格的。在这里,悲惨和得意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现实和幻想形成了尖锐的对立。阿Q越是获得精神胜利,我们越是感到悲哀,阿Q越是洋洋自得,我们越是感到痛心。
“精神胜利法”已成为阿Q性格的代名词,但“精神胜利法”并不是阿Q性格的全部内涵,阿Q还有其他种种恶劣的品性。
他欺软怕硬,狡滑无赖。别人欺负了他,他无可奈何;受欺之后,他又去欺负弱小者,“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以此发泄他被欺后的不平之气。所以他要调戏小尼姑,扭打小D。他偷尼姑庵的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死不认账,并耍起了无赖:“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
他盲目自大,狭隘保守。所有未庄人,他都不放在眼里,连赵太爷、钱太爷他也不格外的崇奉。未庄人少有进城的,他进了几回城,便更加自傲了,嘲笑未庄人没见识,没见过城里煎的鱼。他的名言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他又狭隘保守。凡是不合乎未庄老例的,他都看不惯,说城里人不该把“长凳”叫成“条凳”,煎鱼时不该把葱叶切成了丝。
他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仿佛是个“正人”,认为男人女人应该严守“大防”。看见一男一女在那儿说话,便认为是有勾当了,所以要怒目而视,甚至要躲在冷僻处朝他们扔小石头;看见女人一个人在外面走,便认为是在勾引男人。其实,他巴不得有女人勾引他,他还曾在戏台下的人丛中拧过一个女人的大腿哩。
他忌痛护短,以丑为美。他头上长有癞疮疤,颇为此而苦恼。而人们又偏偏爱拿他的癞疮疤寻开心,这时他竟又说“你还不配”,觉得自己头上的癞疮疤非同寻常,是高尚光荣的。他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而自豪,因为状元也是“第一个”。
此外,他还有安于现状、趋时附势等等恶劣的品性。总之,阿Q就是这样一个畸形的人物,这样一个可悲的角色。
鲁迅刻画阿Q时,是用一个个喜剧性的外套包装着一个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遭遇是悲剧性的,他的结局是令人同情的。但这一切又是通过他日常生活中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例如,他同小D扭打时,双方抓住对方的辫子,时进时退,显得那样滑稽可笑;他到尼姑庵偷萝卜,遭到大黑狗的追赶,吓得连滚带爬,显得那样狼狈不堪……所以人们在读《阿Q正传》时,常常被阿Q可笑的言行逗得忍俊不禁;可掩卷沉思,又不免悲从中来,为阿Q的不幸遭遇而唏嘘叹息。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被压迫者的地位、阿Q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劳的品格以及他要通过革命来改变自己景况的愿望等等,无疑是“有价值的东西”。但他的欺软怕硬、狡猾无赖,他的盲目自大、狭隘保守,他的假装正经、护卫道学,他的忌痛护短、以丑为美等等,尤其是他的“精神胜利法”,这些都是恶劣的、“无价值的”。鲁迅把他“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把他“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在悲剧性和喜剧性的相互映衬下展开艺术的描写,使作品读起来更加令人心酸,令人颤栗,同时也更能催人醒悟。
三
前边已经说过,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阿Q正传》就用活生生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这场革命是场失败的革命,反映了阿Q在这场革命中可悲的遭遇,令人心寒的结局。
革命党要进城了,举人老爷惶恐至极,深更半夜用船将家产偷偷运到未庄寄放在赵太爷家里。未庄人并不是由于革命党对他们的宣传、发动而知道革命党的,只不过是因举人老爷这件事才知道有革命党,才知道革命党要进城的。
不仅如此,未庄人还把革命党谣传成“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可见,他们把辛亥革命这样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误解成一幕“反清复明”的复辟闹剧了。
阿Q由于听信了统治阶级的宣传,一向对革命是“深恶痛绝”的,认为革命就是跟他过不去。但这次由于看到举人老爷对革命这样害怕,看到未庄人对革命如此慌张,才“神往”起革命来。他又是怎样理解这革命的呢?第一是杀“仇人”。而他的“仇人”不仅有赵太爷、假洋鬼子等,还有小D、王胡等同是被压迫者。第二是抢东西。他认为,革命就是“要什么就是什么”,他要把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宁式床等等统统搬到土谷祠来。第三是抢女人。革命了,女人可以由他挑,想要谁就是谁。
上述种种说明了什么呢?一方面固然说明包括阿Q在内的未庄人愚昧、落后,对革命缺乏起码的认识;另一方面正说明革命者没有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而是严重地脱离群众。广大人民群众不知道这场革命的对象、目的,不知道这场革命与他们的关系,那当然就谈不上起来支持和参加这场革命了。
赵秀才和假洋鬼本来是互不买账、“素不相能”的,在革命到来时,他们勾结到一起,到尼姑庵砸了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后,便宣布他们已经“革命”了,是“革命党”了,这反映了封建阶级对革命的投机。阿Q找假洋鬼子,想“投降”革命党,却被假洋鬼子赶了出来。
革命党进城后,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还是先前的老把总,举人老爷等等摇身一变都成了“革命党”。政权、军权仍落在封建阶级手里,作威作福的仍是这班人。辛亥革命给未庄带来的唯一变化是许多人将辫子盘了起来。赵秀才他盘而不剪,为的是有一天能放下来,阿Q盘起来,只不过是“学样”罢了。
赵家遭抢,说明辛亥革命后未庄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阿Q遭赵秀才的诬陷被当作抢劫犯抓了起来。革命前压迫他的是封建地主,革命中不准他革命的是封建地主,革命后审问他的仍是封建地主。最后,阿Q被枪决了,成了一具冤魂。看客们反认为枪毙了比不上杀头好看。鲁迅对辛亥革命前前后后的描写,不正说明辛亥革命是一场悲剧么?鲁迅对阿Q在辛亥革命中的遭遇和辛亥革命后的结局的描写,不正说明他死得可悲,至死都没有觉醒么?
阿Q所处的时代已经一不去不复返了,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已是今非昔比了。读读《阿Q正传》,我们会越发感到我们是生活在美好幸福的时代。但我们仍应注意克服自身的缺点、弱点,仍应注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未来。
网校简介 | 诚征加盟 | 招聘信息| 经营许可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1-2006 湖北黄冈中学网校
(⊙o⊙)…····高中课文木有上过咩?一个可怜可悲只能自我安慰的旧社会的牺牲品。欺善怕恶,不务正业,随波逐流,最后被随便抓起来游街处决,游街的时候还在自我安慰总算出风头了一回。只是为了体现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没有什么很深刻的事情发生。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阿Q本身是个非常卑微而且贫贱的人物,但是他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是家乡有钱有势的赵太爷,他也认为,“我的儿子将来比较阔的多”。而且因为去过城里,甚至连城里人也看不起,拿别人的缺陷肆意嘲笑,然后引起为荣。
自欺欺人是阿Q常常用于安慰自己的表现,以让自己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比如被别人打,他可以想象成自己被“儿子”打了,认为整个世界不像样,没了伦理,于是又按照自己的意愿转败为胜,心满意足。
扩展资料
《阿Q正传》是鲁迅对旧中国病态国民性的一次集中展示和系统的大清算。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阿Q要被杀头了,也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杀头的苦楚。用鲁迅的话解释精神胜利法:“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阿Q正传》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暴露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国民的弱点,而且也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阿Q的失败不仅是国民性的失败史,也是民族的失败史。通过阿Q这个典型,鲁迅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时也渗透了作者对民族和人民伟大的爱。
《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一点也没有减退,反而日见其浓烈日显其尖锐,“未庄”的国情并无根本改观,“阿Q精神”仍然到处可见。《阿Q正传》就是一把解剖刀,通过“解剖自己”而剖析中国人的精神危机和国民性格。
-阿Q正传 (鲁迅小说代表作)
个人看法 一个拿国家事件为背景,刻意回避深刻的**,在平静的有些惨淡的叙述中将一个民族的辛酸血泪慢慢展开,笑中含泪,欲说还休。 它的成功不在于艺术的创意,而在于民族情感的共振,与其说是唯美的国家自述,不如说是一次歇斯底里的情感宣泄,它感动了一个时代的人,却不仅仅是美国人。
没有,鲁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国民的麻木,吴妈是认识阿Q 的,可是她却依旧以看热闹的心情去看阿Q 砍头,她是一个缩影,为了表现国民的劣根性,而阿 对她的描写,不过是为了反衬他的悲哀
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发表已经八十多年了,主人公阿Q这一旧中国底层劳动者形象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深深地烙在广大读者心中阿Q是鲁迅先生塑造的中华苦难群像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的身上体现着鲁迅先生对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各色人等的深切关照,体现着先生改造国民性的强烈愿望本文将就《阿Q正传》一文来简单探讨一下鲁迅先生创作的思想深度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和性格:他“懒洋洋的瘦伶仃的”,“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疤”,还有一条“黄辫子”;被人打后,“每每说出口来的一句‘我总算被儿子打了’”;他性格软弱,却又常常欺侮老弱妇孺……无论从外貌举止上看,还是从心理状态上看,阿Q都是一个穷苦落后的下层劳动者他的精神支柱是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又有着“轻视妇女”这样严重的落后意识作为一个典型人物,阿Q同样具有人的一般本性,具有强烈的自我满足、自我安慰意识比如,阿Q他很穷,穷得连自己都难以养活,但作为一个男人,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他需要干活来挣钱活口,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去谋生阿Q虽然落后愚昧,却也有着反抗意识他与地主阶级存在矛盾,他仇恨赵太爷不准他姓赵,不准他革命,他有着革命的要求和愿望(尽管他并不懂什么是革命)可见,鲁迅先生并没有把阿Q塑造成一个扁平的人物其次,让我们重点看看阿Q给人印象最深的“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夸耀先前的阔,设想儿子的阔;第二,忌讳头上的癞疮疤,又说别人还不配;第三,被人打了,不能反抗,说是“儿子打老子”;第四,把个人自轻自贱的行为认为是天下第一;第五,痛打自己的嘴巴,认为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人,结果仍是自己胜利了;第六,把对自己的欺侮很快忘却;第七,被捕之后,他仍然能心安理得;第八,画圈时,一心想画圆,画不圆了,立刻想到孙子才画的圆;等等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当时民族自卑和民族劣根性的一种集中体现鲁迅先生对阿Q这一形象及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精神胜利法是持批判和否定的阿Q身上的种种特质折射出了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阶级、特定的民族所共有的人类普遍性鲁迅先生塑造阿Q这一形象的根本用意就是要唤醒民众,起来与封建社会的制度、思想、行为进行斗争,敲响中华民族的警世之钟当然就阿Q的遭遇来看鲁迅还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的,对于他的反抗精神给予了肯定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阿Q正传》艺术手法上的成就首先,鲁迅先生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人物“在阿Q的世界中,包括了整个封建文化的特征,同时也包括了封建社会中各色人等的精神因素;阿Q是一格人,同时又是封建时代的所有人……鲁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人,同时也就展示了整个现实世界,表现了一种文化弊害和在这种文化窒息中形成的国民性的弱点”[1]第二,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把悲剧与喜剧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阿Q正传》中,一切可笑的,同时也是可悲的,又都同时是可笑的,……这种艺术手法,极好地体现了鲁迅对阿Q,对软弱而又不知进取的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2] 可以说,《阿Q正传》这样的文学精品既能给读者无尽的艺术美感,又能使读者深思而获得意味无穷的启迪从《阿Q正传》的不朽中,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作品所具有的永恒魅力,体验到了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