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情感塑造民族民间舞蹈人物形象

如何通过情感塑造民族民间舞蹈人物形象,第1张

一、舞蹈作品中体态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

  体态即身体的姿势,形态。然而舞蹈虽然是作为一种无声的动态活动,但是通过对肢体语言的展现,同样具有语言表达明确含义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然而体态在优秀舞蹈作品《老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的尤为明显。首先光是听《老伴》这个名字,就应该能够猜出其大致内容是想要表达:每一个人都会经历从幼年―青年―中年最后步入老年阶段的这样一个自然规律。舞蹈从头至尾都是在以老年人的体态融合在整个作品里,弯腰驼背、步调缓慢这些特点都是体现出了舞蹈作品的手法新颖且吸引观众的地方。比如蒙古族舞蹈《喜悦》就是为了单一体现出蒙古少女对春天到来时的心理感受;然而维吾尔族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个作品不仅仅只是去表现出热闹的场面,同时也加入了非常丰富的剧情与之融合在一起,使得整个作品内容即丰富饱满却也不显多余、拖沓。《掀起你的盖头来》以维吾尔族舞蹈为核心,其体态的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窜、脚下不离散与《老伴》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同样都是塑造人物形象,但在不同的环境、情境下,都是会有所差异的。只有先通过对体态上的塑造,才能从外表去更好的认识人物,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更显丰富。

  二、舞蹈作品中心态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心

  (一)女性角色的心态在《老伴》舞蹈作品中的呈现

  作为一个年老的角色把握,创作者首先把人物形象的范围限定在了一个头发花白、逗趣的这么一对老夫妻的一个表现区域里。舞蹈一开场便以模仿老年人走路的形态呈现,贯穿舞蹈始终的是老年人的形态特征,比如佝偻驼背,步履蹒跚等典型特征都能充分表现出老年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而女性角色表现出的时而生气、时而追逐打闹等风趣幽默的心态,都是对演员从心态上面去刻画人物形象提供了更丰富的想象力。虽然作品中女性角色大多时候都透露着的大女子主义,却也依旧能够在很多细节之处看出女性角色对对方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比如,擦汗、煽扇子等细节描写,都是出于爱的关怀。而手持芭蕉扇的形象特征,也是为了能更好的让演员从心态上去刻画人物。因为芭蕉扇是最能代表特定市民阶层的属性,是指那些生活在社会比的较低阶层,经济上不是很富足的,但却能自愚自乐的群体。除了对心态理解的同时,通过体态的变换、心态的转换,再加上胶州秧歌特有的风格韵味,在符合整个舞蹈剧情发展的前提下,使得舞蹈作品本身即不失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风格特点,又能加入创新后的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演员能更好的在舞台上去诠释舞蹈《老伴》中所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男性角色的心态在《老伴》舞蹈作品中的呈现

  在舞蹈《老伴》中,男性角色其实就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即要为舞蹈烘托氛围,又要与女性角色完美的配合,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试想一下,舞蹈中要是缺少了男性角色的逗趣、哄闹,就不可能会产生女性角色与之互动的场面效果了,无论是相互间的斗嘴或是挑逗对方;还是为对方捶捶腿、整理衣服甚至哪怕只是相互间对视后的一个浅浅的笑容,都是作者为了能够更好的去表现刻画出来的两位老人一起风风雨雨这么些年后,当激情逐渐的褪却,人生的大喜大悲都已成为过眼云烟之时,厮守相伴就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所以整个作品都是在互动的情况下去完成的。而男性角色在鼓子秧歌的运用上也恰到好处,通过鲜明的风格“脚颠膝微颤、手臂走弧线、跑蹬跳拔窜”使风格即要在传统的民族民间舞的基础之上,又要能保持其独特的个性与特点,再加上创新的发展内容,才能使作品本身达到对传统的保留、区域的特征、人物的塑造形象等不同的体现方式。

  三、舞蹈作品中风格与塑造人物形象的关系

  (一)风格在舞蹈作品中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把握

  舞蹈的风格就决定了舞蹈的种类,风格就是特点、是个性,同时也是具有独特性的。舞蹈风格性的不同不但体现在舞蹈的语汇上,同时也是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物个性的不同都会有所体现。

  舞蹈《孔雀飞来》便是这一典型风格的舞蹈作品。在傣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表演性舞蹈就是孔雀舞。孔雀舞又是能够为傣族人民带去美好生活愿望的舞蹈。舞蹈首先牢牢的把握住了傣族舞蹈的审美核心,在对传统风格的保留下,大胆突破其原有内容,对节奏、动律、体态都做出了很大的调整,同时又借鉴了较多现代舞蹈的技巧元素与之相融,使得整个作品即不丧失傣族孔雀舞中的柔美、灵巧,又能带有一种强烈的现代气息感揉在其中。整个作品的风格都是以灵巧、轻快作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丰富的舞蹈语汇和对孔雀形象的饱满想象,都让这一即脱离了传统傣族舞蹈单纯的形态模拟却又不失本民族风格性的舞蹈作品,焕发出了一种新的感觉,使整个作品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前进道路。

  (二)风格在舞蹈作品中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风格在民间舞蹈中处于重要的地位,要是舞蹈中没有了风格的区别就不可能会产生舞蹈之间的差异性。舞蹈中要想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必须要大胆的突破传统意识观念,在时刻保证风格的完整性的同时,加入创新的元素,这样即能保证风格的不丢失,同时又能使塑造出的人物形象表现的更加的有活力、有张力,给观众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作为一个好的舞蹈成品,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离不开演员与编导的共同努力之外,更应该要通过演员对心态上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孕育出即拥有风格又能突出主题内容的这样的一个舞蹈作品。

  四、结语

  在舞蹈作品中去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风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真正去体会其内心最为真实的情感,才能很好的把握住角色的内在心理情绪以及表情上的复杂多变。因此,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要想呈现在观众眼前,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中心态、体态和风格缺一不可,只有巧妙的运用其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真正地在舞蹈作品中去诠释心态、体态与风格对塑造人物形象即有联系又有着差异的关系。

最早的爪哇人信仰万物有灵,当时大多数舞蹈都是以单纯地模仿动物的形态为主。印度尼西亚的佛教传说更是深受人们的推崇,因此许多舞蹈的情节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并侧重表现人物的情感。爪哇的宫廷古典舞更是别具一格,它主要来自宫廷,通常故事情节贯穿始终,配着歌词、舞蹈来讲述历史上经典的爱情故事及神话传说,被后人称为古典宫廷舞。舞者主要运用刀剑、面具,以模仿的方式进行表演。爪哇岛的古典宫廷舞蹈根据地域的不同又分为不同的流派,如西爪哇的古典舞以巽他族一个流派为主,而中爪哇古典舞则有日惹和梭罗两个流派。不过所有的流派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要在重要的仪式上表演。

爪哇古典宫廷舞蹈的动作形态:两腿保持半蹲,身体不能前俯后仰,头部要保持直立,视线一直在斜下方,只有在特定的场景才可以眼随手动。与泰国古典舞一样,爪哇族的古典舞中含有丰富的手势,每种手势都有约定俗成的寓意,通过不同的手势变换来表达舞蹈的情感。

大多数的历史资料已经无法得到考证,但我们从印尼的雕刻艺术也能捕捉到一些爪哇古典舞的独特迷人风采。木雕是巴厘岛的特产之一,《黄杨木雕舞女像》更是木雕艺术中的经典之作。雕刻者选择了舞者舞姿中最美的一瞬:舞者明眸顾盼生辉,修长而饱满的体肢,柔软的身体曲线,头部恰到好处地侧靠着举过头顶的左臂,充满动感的飘带又与双臂相呼应,传达着舒展有度的分寸感,腰、臀近乎完美地侧曲着。细细观看这雕刻的作品,似乎又把观众带入到音乐响起的时刻,摇曳的舞姿已在脑海里放映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肢体语言都与心跳相呼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

说起爪哇入神舞蹈的风格特征,从资料记载来看,印尼每个爪哇族群对于这种入神舞蹈都有着当地不同的诠释,因此各地区衍生出其地方特色,并发展出了各种形式的入神舞蹈,它们的命名因区域不同、语言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关于舞蹈的起源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记载。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必然会在社会变迁中发生一定的变化。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意识形态,文化之间的冲突都会在长时间的交融过程中有新的概念。入神舞蹈的表演者是穆斯林,因而穆斯林文化也会自然融入伊斯兰教思想。同时,他们也在尝试维护入神舞蹈的原创性及正统性。

入神舞蹈之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自然离不开音乐风格的特征。音乐在舞蹈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不仅能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很快地将观众带入舞蹈表演的意境,更是舞蹈演员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只有搭配着入神的音乐,其表演才更具有仪式感,舞者才能更好更规范地进行队形以及动作节奏的变换。入神舞蹈发展至今,一味地传承并非长久的生存之计,随着舞者表演经验的增加,舞蹈的形式也会不断地创新与改变。在演出时,音乐风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曲风有爪哇混搭的歌曲、街头流行的音乐、民间传统的民歌等。伊斯兰歌曲也时常被用来配合演出,显示出其努力融入以穆斯林为主的社群。

一般来说,肯当鼓、吊锣、铜板琴、乳锣、西方爵士鼓、电子琴等都是入神舞蹈的常用乐器。以敲击乐为主,由简单的旋律进行重复或加以变奏而构成,节奏一般根据舞蹈的动作与风格来命名。各种节奏模式皆以循环变奏的方式为声部部分伴奏,并作为舞蹈动作的背景音乐。

肯当鼓用来把握整个音乐演奏的主干,它不仅掌控节奏的速度变化,同时也会配合舞者的舞蹈动作进行变换,在仪式的各个环节都极为重要,为仪式营造出一股充满奇异与神圣的氛围。在表演的过程中,肯当鼓反复循环的节奏给舞者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这种催眠的作用能够更好地让舞者进入入神的状态。对观众而言,肯当鼓的节奏变换也能激发他们在每个仪式阶段不一样的情绪转换。肯当鼓把仪式的每个环节都紧密地联系起来,让整个仪式一气呵成。肯当鼓的灵动性在于仪式没有结束,音乐也不会终止,它掌握着整个仪式的氛围、舞蹈的动律、舞者的步伐和情绪,也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敬畏心。

空间。分为1、2、3个空间。舞者直立所处的位置属于第2空间。深蹲及地面动作属于第1空间。跳起为第3空间。

调度。指的是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舞台的运用。以及位置的流动。位置流动的是否合理,观众看着是否舒服。

人物形象。演员通过自身的情感去塑造的一个所要表现的形象,而这需要舞者经过长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的一个过程,并且还需要有艺术家特有的灵性。

情感表达。在塑造出人物形象的同时,充分融入到形象中去,也包括应该有的情感。在对内心情感做处理的时候要注意不做作,能用动作表现出来的,绝不要用面部表情去表达,因为舞蹈本身就是通过肢体动作为语言去传递信息的。

动作素材:比如音乐剧《猫》其中舞蹈演员全部扮演猫的形象,将猫的各种形态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便是动作素材。

凡是舞蹈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你看街舞那么酷炫感觉只是在耍花样,但这又何尝不是一颗青春而又富有激情的情绪的流露;你看民族舞那么隆重而又欢乐,又何尝不是在表达对名族的认同感;你看芭蕾舞姿婀娜优美,又何尝不是在表达对美的追求;退一万步来讲,你看大妈跳那广场舞不也是在表达自己热爱生活的情感吗?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其实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不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由此可见,什么舞蹈都是可以表达情感的,只是你想表达什么情感就选什么情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0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