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风意象的诗句表达愁
关于风意象的诗句表达愁 1关于风的诗句的意象和列句
古诗词中“风”的意象解析
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的生命。意境也叫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表现在诗词中就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比如“月”、“水”、“花”等。展开浩如烟海的文卷,有关“风”的诗词也比比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是借以抒发对大千世界的赞颂。
一、以风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比如: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中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冬日的风伴着雪搅碎了思乡人的心。元代刘秉忠《江上寄别》中的“好风到枕客愁破,残月入帘归梦醒”,夜风袭来,孤客梦醒,再也无法梦回家园,这是何等凄苦之情。却用“好风”来说,与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汉代刘彻《秋风辞》中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落兮雁南归”。唐代刘禹锡《秋风引》中的“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都写到了秋风,风吹过,花飘落,雁南飞,在这番境地里不会有他种情绪,只有思乡的情。满天的秋风带来满目的萧条又引出满心的相思。
二、以风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愁苦的情怀。
“风潇潇,雨潇潇,便作陈抟也睡不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等等,这许多的诗句寄寓了文人墨客的身世感伤和流离之苦。悠悠而来的风吹出满腹的萧瑟孤寂,读来无限凄凉,真是“风飘万点正愁人”。
三、以风展现豪气。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这是豪气冲天的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塞外无垠的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又是悲壮的风。在这些意境中愁苦、凄清已经全然消失了。风不再是柔婉、哀思的意象,而是幻化作一只无形的大手拨动着人世间豪迈旷达的琴弦,让人不由得激情澎湃,豪情万丈。这样的风是气势,是力量,是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精神的载体。
四、以风彰显生命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东风夜放花千树”;“风吹柳花店满香”,风把阴霾一扫而光,带给人们的是生机盎然,是舒展身心的动力,所以此时的春风“更比路人忙”,把春日的生命力撒播开来。“风”又成了欣欣向荣的生命力的象征,此时,世间万物只有风最早吹开文人的心灵,让他们聆听人间的喜悦,即景抒情把春的美好跃然于纸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这一意象常常成了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由于作者心境不同,在不同的古诗词中,表现出的意蕴也往往不尽相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词人的不同情怀。内心的思想情感与风互为辉映,又将诗词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2古诗文中有关“愁”的意象
落花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
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
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
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捣衣”和“砧声”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
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
(杜甫《捣衣》)“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月亮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3急需一些以风为意象的诗
春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王安石《元日》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唐·李白《春思》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秋风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冬风si=4东风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寻芳:游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东风:春风。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
4古诗中描写愁的诗句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简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来源于李白的著名诗歌《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该诗以送别为题,却不写叙别,不写楼,直抒郁结,表达诗人在经历了人生太多的荣辱和悲欢之后,仍然不能忘怀那十年前于长安呼风唤雨的得意,虽然它早已是过眼的烟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销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5古典诗词中用什么意象写愁
那“残月”,读来,使人深受感染。
借残月言愁的诗词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 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曹组《青玉案》
2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晚霞。——僧仲殊《南柯子。忆旧》
3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 惆怅小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荷叶杯》
5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二 以“明月”写忧愁古人常用明月来营造清丽、冷寂的氛围,用明月与亲人相离,恋人相隔等心境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烘托相别之意,感伤之情。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词人为倾吐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便营造一种凄冷静寂的氛围,作者心中那因思念而引发的感伤,也借助月亮这一意象,比较委婉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借助明月写忧愁的词句也很多,下面再举几例:
1、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2、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筠《菩萨蛮》
3、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
4、谁共我,醉明月?——辛弃疾《贺新郎》
5、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
三 以“淡月”写忧愁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谢逸《千秋岁》
词人借助淡月这一意象,来写人们散去后的那莫名的惆怅。可谓形单影只,淡月相共,伤感无限!
借助淡月来咏愁的词句还有:
1、啼春细雨,笼愁淡月。——卢祖皋《安清都。初春》
2、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陈亮《水龙吟。春恨》
四 借“新月”写忧愁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已《鹊踏枝》
作者借助新月这一意象,把那在风中伫立,由朝至暮的难以抛却的新愁 写得淋漓尽致。
五 借“缺月”写忧愁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词人借助缺月这一特有的意象,将晴空幽绝的境界,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境界也正是作者被贬之后,寓居时愁闷难遣的生动体现。
六 借“皓月”写忧愁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
作者借助皓月洒下的清辉,营造出清冷的意境,同时,很自然的将难以排解的忧愁流露出来,使读者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
七 借“斜月”写忧愁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晏几道《蝶恋花》
词人借助斜月这一意象,在点明长夜难眠的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凄婉的气氛。于是,早对故旧往事的执着追怀中,抒发了缠绵的忧愁和感伤之情。
此外,还有借助“秋月”“素月”等意象,来抒发词人心中的无限感伤和凄婉惆怅之情的,这里不再例举。
总之,古人把那份悲愁的情愫,寄寓空中不同姿态的月亮。无论“残月”“明月”“淡月”“新月”“缺月”“皓月”“斜月”“素月”等等,在古人的笔下都含悲带愁,通过这些意象,使那多愁善感的一个个古人跃然纸上。
-----------以上复制
但我觉得诗歌中的意象太多了 要依具体语境来判断的
同一物体 比如“叶” 在不同的诗歌中会带有不同的寓意的
还是要多看些例子 重点理解文字背后的意境为好
6有哪些表达愁苦意象的词
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2 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3 流水。
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 猿猴。
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宋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等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另外,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7关于愁的古诗,最好有意象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作者:李煜 无言独上高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添字采桑子 作者: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作者: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诗歌鉴赏感情类型归纳
一、别离诗
1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别恨离愁。
2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3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乐观旷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4表达自己的志向。
5离愁别意: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二、贬谪诗
1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贬官谪居之恨、愤世嫉俗、报国无门之激愤、怀才不遇之寂寞、孤苦无依、贫病潦倒、天下之大无处容身的忧怨和愤懑之情。
2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3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三、爱情怨女诗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四、思乡怀人诗
1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2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思乡怀人、思乡念亲、相知相思、游子迁客之凄凉,思念亲友、边关思乡等。
3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4思乡诗往往和战争联系,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思念家乡亲人,渴望与家人团聚,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五、咏物抒怀诗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贞洁自守,不逐流俗的高尚品格。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六、山水田园诗
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或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
3通过对景物描写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或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时光易逝
七、咏史怀古诗
1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世事变迁。
2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讽喻现实。
3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或自比自况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等。
4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八、边塞征戍诗
1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2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情感,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山河沦丧的痛苦、
3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4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5抒发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表达“欣赏”的诗句有哪些?
表达“欣赏”的诗句有
1《陪晦翁游玉涧》
年代: 宋 作者: 李吕
夜琴空山,临流水方折。
老仙何处来,欣赏共清绝。
不知仝家,还有月。
2《巢云》
年代: 宋 作者: 李吕
幽栖寄山隈,欣赏亦何有。
时许巢白云,纷然入窗牖。
3《移居 其一》
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
昔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水调歌头·江涨解网雨》
年代: 宋 作者: 李流谦
江涨解网雨,衣润熟梅。高何事,乘兴寄五湖船。听咚咚叠奏,呕轧撸声声齐发,几别故州山。转盼青楼杪,已在碧云端。渡头月,晚霁,泊清湾。水空天静,高下相应总团圞。遥想吾家更好,尽唤儿曹泛扫,欣赏共婵娟。应念思归客,此不成眠。
5《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年代: 唐 作: 浩然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
欲知临泛久,荷露渐成珠。
6《游镜泊湖》
年代: 当代 作者: 董必武
泛舟南
表达欣赏的诗句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泫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兰若生春夏,芊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
形容俩个臭味相投互相欣赏的句子那两个家伙交情这么好我并不感到怪,他们相互夸赞,真是臭味相投的
有没有韵律很美的现代诗 自己写的最好 互相欣赏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见现在的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也惧
现在 正是
我最美丽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欢乐一直都记得的成语 一直记得的成语 下一篇:第46关成语消消看答案 成语消消看答案第46关女友和她一异性朋友都很有才情,他们时常对诗对句子,而且互相欣赏互有好感,我该怎么办?
才情就是有所对比,方可显示才义高超,你有有才的女朋友应该自豪,君子之赋夺小人之爱
古诗词对联欣赏 第六组厕所对联(则)
上联:脚踏黄河两岸手拿机密文档
下联:前面机枪扫射后面炮火连天
横批:爽
上:最适低吟浅唱
下联:不宜滥炸狂轰
横批:讲究卫生
上联: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下联:世间贞女子进来衣解裙
横批:天地正气
上联:凤落梧桐梧落凤。
下联:珠联璧合璧联珠。
上联:羊上山,山碰山羊足,咩咩咩。
下联:水牛下水,水水牛角,哞哞哞。
上联:狗牙蒜上狗压。
:枸杞树上狗骑树
联:鸡冠下鸡观花。
上联: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境。
下联: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情。
此联为明太祖赐金陵秦淮河联。
上联:一竹一兰一石。
下联:有节有香有骨。
此联为清郑夔题斋联。
上联:苦荼若荠,萝卜软如,爽人喉吻。
下联:水藻绿于蓝,山菰红似血,快我情怀。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
下联: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情真。
此联为某教师贺两位数学老师结婚所作。
上联:横批:公理定律。
上联: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
下联: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互吸。
此联为某教师贺物理教师与数学教师结婚所作。
上联:一盏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下联:五言绝诗,施施主之才。
这些下联中对的最好的应是乐府句,但是上联三个解三个读音。第一读
(jiě)三声,‘解渴’的思。第二读(xiè ),氏。第三读解(jiè)
四声,‘解元’是人称。而乐句只有两个读音,是个宽对。对读音的话则只
有‘半矢流羽,中中行盔。’对上。第一读(zhòng)声,‘击中’的意
思。第二读(tóng),姓氏,即佟姓的姓源,汉后就很到了,先秦这是
一个大姓。第三读(chóng), 中行> 是一个官名。因此上联为假托明
解缙的。但解缙并未得过解元,而且解姓无人得过解元。以对此联不必
要有史实。但中字联要找个姓的当过中行一职的应该有。因为中行、
姓都是先秦是比较普遍流传的。
联:遇丧事,行婚礼,哭笑乎,细思想,哭笑不得。
下联:辞柩,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难。
某人新婚日母病亡,人题此。
上:今日过断桥,断桥何日断。
下联:明朝奔明月,明月几时明?
此联为李仕彬对其师联。
上联:无为仁义兼爱,老子道,老子儒,老子墨。
下联:太史宣王温公,马迁,司马懿,司马光。
此联为我所。上联的前句分别是道、儒、墨三家的教义,而春秋时
共有三个老子,一个是李耳,道家;一个是胡公,儒家,子思之徒;一个
是段子干,魏人,向禽滑学习家。我原想用齐国的三邹生来对。下联为
新华字点所对。对的很妙,以复姓对称号,以别称对教义,奇思!后来他
人仿此对夏侯叔侄,诸葛兄弟则多余了!第一个把鸡蛋立起来才是天才。
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关情,滕子京
百废俱,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吏耶?儒耶?耶?
前见古人,使我怅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杨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
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
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此联为清窦序撰岳阳楼联。
拆合字对
开源节流(成语)形毕露
孟母邻处(医学词语 )转因子
故国不堪回首(离合字 )亡王望月
李逵来了就开船 (见风使舵)
“主任,您的电话”(交头接耳)
一批一批富起来 (层出穷)
馒头未熟莫揭锅 (别生面)
丑人只好交笔友 (因陋就简)
千年树下贩陈酒 (倚老卖老)
只怨放翁唐婉 (光怪离)
移动电话 (道听途)
风波亭泪垂千古 (飞短流长)
影迷座谈会 (只言片语)
爆竹声中除旧岁(机名词) 载
放眼二月风光好(古科学家) 张
和字谣
换脚射门 易踢
乞贝利相帮 求球王
随大流 人从众
无不俯首贴耳 人从
金乌耀眼 日光晃
姑娘十八一朵花 少女妙
樱桃 如女口
巾帼赞 女好
了血本还说好 夸大亏
一篇篇授奖 分页颁
有人在家吗 门问
油漆未干 莫摸
百花争妍 丰色艳
育秧座谈会 ?言青
儿童节 自小省
猫哭老鼠 非心悲
分道扬镳 足各路
铁拐李转圈 折足踅
荒冢一堆草了 土里埋
铜雀春深 关二美
自助餐 包食?
高干餐厅 官食
之子于归 家女
不应暴尸 理一埋
慢慢遛达着 亍行
尺所短 寸之过
二丫的容 次女姿
劲砸 大力夯
朋友给我传福音 人言信
昔人已黄鹤去 禽人离
新媳妇揭盖头 夫见规
抗洪排措施 去水法
严令打假 法去水
引而不发 长张
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怅
众里寻他千百度 分目盼
妹妹的诗今何在 土里埋
如今文稿打印多 少手抄
还得好箭配 弓虽强
抱拳施礼 共拱
行刑(谜底四字) 刀至人倒
令出多头(谜底四字)个个官管
朝中文武皆相互掣肘(谜底七字) 个个官管他人也
云长秉烛读兵书(谜底六字) 心不怀二夫人
历代华章出谁手(谜底六字) 古文故人
贿赂县太太(谜底四字) 腐府内人
未若锦囊收艳骨(谜底六字) 纳丝土里埋
莺莺只爱张君瑞,英 恋梁山伯(底九字) 好女子心不怀他人也
杜甫草堂(谜底四字) 一古人舍
泥沽酒拔金钗(谜底四字) 良人欠?
特首领会总理意(谜底六字) 董心懂相心想
为救许郎淹山(谜底四字) 白放水激风景名联
上联: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下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此为州九曲十涧路亭联。
上联:无可奈何花落去。
下联:似曾识燕归来。
此联为宋晏殊和王琪所。上联晏殊一直数年无法对出,后与王琪谈起。
琪应声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非常赏识,并把此联收入的词中。
上联: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
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宙奇观,绘吾斋壁。
下联: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司马史、薛涛笺、右军帖、
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上联:缘何邀月问天,想是平生知己少。
下联:只可把酒看花,懒开醉眼人忙。
上联:人心无算
有哪些让人感到极致孤独的古诗词翻开唐诗宋词,吟咏柳和月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千百年来,柳和月意象特别受到文人墨客的钟爱,成了我国古代文人感情抒发的重要内容学文新教材中,也收录了多首吟柳赏月的古诗词,根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目标,我们必要认真搞好古诗词的教学,有必要带领学生一起去认真欣赏中学古诗词中的柳和月 一、吟柳 以柳赠别,“此时无声胜有声” 柳,谐“留”古人送别用“折”,表示离人的难言难分之情“折柳”赠别之风,尤其是在唐、宋朝时盛,因而,“折”也就成为赠别的代称 《陆太祝》中的“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写的就是以柳赠别之情北朝乐府民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写的也是以柳赠别之情《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是以杨柳婀娜多姿的美景,衬征夫离乡背井、抛妻别子的哀愁,可谓“此时声胜有声” 以柳言愁,“秋风秋雨愁煞人” 人遇悲心事,景暗万念灰婉约词派的表人物柳永,是以柳言愁的高手,他的《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柳岸晓风残月”,堪称愁景写愁情的千古句人在这里设想,人生最痛苦的莫于酒入愁肠,梦醒时分竟不知身在何处词人在里勾勒了一幅“清秋图”:晓风轻拂、残月朦胧、杨柳依依,晓风、残月、杨柳三个意象罗列,构成一幅哀愁的景观,引起们对词人深秋旅途的无限遐想:一舟临岸,但见习习晓风轻拂萧萧杨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枝头,风景之凄凉,客情之冷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清秋图之中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读后令人倍感然神伤 以柔为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柳的形体特征,具有阴柔之美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丝绦”诗句,写的就是柳的这种内在特质之美“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折腰”,这里把美女的身腰比作柳枝,通过女子的腰之美反映女子的形体之美因为柳“细、长、柔”的内在特质之美,恰古代人们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统一的尤其是宋词人继发扬这一美传统,现了大量阴柔美的婉词作 二、赏 以月抒怀,“何人不起故园情” 月亮,别称很多,诸如“银钩、玉盘、玉兔、蟾宫、桂宫”等月光、月辉在古诗词中常常成为思念家乡、盼望团圆的标志看到月大地,下清辉,人们常常生起故园情结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故乡”这首诗短短四句,20个字,却把远离故地、思念故乡的情怀,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是一首脍炙人口、流芳千的名思乡诗 李煜词《虞人》,也是一首以抒怀名篇开头两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写的是眼前之景,望“月”而生悲,“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月缺月圆”,给词人带来的是什么呢只能是绵绵无尽的长恨而已“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又由感叹现实,转入写身边事情在那皎洁的月光下,回想起自己早已破灭的国家,精神上的巨痛苦,实在承受不住啊!“是故乡明”,囚“小楼”的词人见皓月当空,自然会引起他对昔日“故国”月下种种故的无限眷恋然,“月明”无殊,但江山易主,一切都今非昔比了,一切都成为无可追挽的“往事”了 以月言情,“说心中无限事” 李清照的词《一剪梅·别愁》,其中有三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以月言情,的是词人西楼盼书的殷切之情古时候,对分离两地的亲
《老相逢》 相思不如相见好,何时相见何时老。若待相逢不相识,悲风吹尽人寂寥! 人间无处话情悄,面似 10分”再繁复华丽的景致里,也总有那么一个人格格不入。“大乔能拨春风。晏小山有著名怀人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薄幸名”,此欣赏,相处甚欢;人们最为熟知当数柳永,他专职就是为歌女填词。姜夔这一辈子,反反复复。琵琶弦上说相思“一曲笙歌春如海,写给青楼 小苹,“记得小苹初见,几重心字罗衣,吹箫,千门灯火夜似昼,他与她都通音律,此相互垂怜,小乔妙移筝”,能够象那时风光旖旎,曾照彩云归”;为众人所知的另有杜牧,她抚琴,路过合,偶遇她;他仍年少,气贯长虹,絮絮叨叨,翻来覆去地说了一遍又一遍的,也只有那么一段感情。古人都有调笑青楼的习尚,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落魄文人,谁未摸到端倪,不料老来却是祸根,受尽折磨,不得解脱,当时明月在,亦为歌女,
怎样赏析儿童诗歌儿童诗的欣赏及其写作
一、什么是儿童诗
儿童诗是诗的一个分支,是以儿童为对象的,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用最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包括成人创作的儿童诗以及儿创作创作的诗歌。
童诗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激发儿童的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提高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赏力。
二、童的特征
(一)心童趣
由于读象的特殊性,儿童诗必须逼真地传达出孩子美好的情、善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饱含着童真的 去描摹夏天绿意的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地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表上诗人在赞美大自然那绿的生命力,实际上是在赞美“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绿阴的窗口,看书的学生,……”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充满绿意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让儿童受美的熏陶,更能增加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对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
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洋溢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那童心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十四岁,蓝色的港湾》(膝毓旭)写岁这一特殊年龄段儿童爱的理解、心事与天真、性格差别、心中的渴望,以及他们的理想与冒险精神等等,情感抒发得自然、贴切、生动、有趣。其中有这样的诗句:“要说男孩勇敢真是勇敢,就是枪子飞来也不眨眼;要说女孩胆小真够小,看见豆虫一蹦老远。希望多有几个叹号,大们都刮目相看,可脑子里问号总也拉不直,古怪的问题常让老师为难。……”人于幽风趣的描写中,把儿童独有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渲泄出来,使人感到这就是活泼快乐的儿童所具有的,盎然的儿童情趣溢于言表。
应当注意的是,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儿童诗人采撷发现进行形象化描而已,而不生硬的外加的成。
(二)儿童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因此,儿童诗必须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奇妙姿的世界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感悟诗的题旨。这就要求儿童诗要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如邵燕祥的儿童诗《小话》:“在云彩的南面,/遥远的方,/有一群树叶说:我们/像花一样开放。/有一群花朵说: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有一群孔雀说:我们想/像树一样成长。……”诗歌起语就把小读者从现实引发到想象的“遥远的地”,并在想象中完成“叶子花”、“小蝴蝶”、“孔雀杉”这些美丽形象的再创造,展开丰富的遐思。然而诗人的用意也不仅在于此,而是继续和孩子一同展开想象的翅膀,由物及人感悟出意之所在。“遥远的地方”“傣家的村寨”,“那花朵,蝴蝶和孔雀杉/都变成小姑娘”,从想象的世界再回到现实,而现实中傣家小姑的美丽形象仍然需要小读者进一步地联想,并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三)构思新颖巧妙
童诗所抒发的情感不论在丰富性上,还是在深刻性上,都远不如成人诗歌,这是儿童的情感特点所决定的。如何才能在不甚阔的情感层面上表达情趣并创造独特的表达效果呢?这主要依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要从哪些方面(1)平淡,也叫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易近人。(2)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3)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4)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5)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意赅。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字、炼句,物象描写中的动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的修辞色彩等。(6)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诗歌是语言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力作具体的、深入的挖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
标签:作文经典 上一篇:欢乐一直都记得的成语 一直记得的成语 下一篇:第46关成语消消看答案 成语消消看答案第46关
一、情韵美:唐诗的整体风貌
唐诗在整体情调上气韵酣畅,情味醇美,这与唐人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呈清新愉悦的风貌有关。唐代经济空前活跃,文化繁荣,周围的事务在人们心目中显得分外亲切美好,反映在唐诗中,表露出来的总是进取、乐观、开朗和昂扬奋发的情怀。因而唐诗在集体面貌上给人以神行语外、语浅情浓、丰神毕现之感。
李白的浪漫使我们感受到酣畅淋漓的情韵。他的“烟花三月下扬州”有“千古丽句”之誉,文字绮丽,意境优美,烘托出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氛围,透露出盛唐时代繁华鼎盛的时代气息,隐含昂扬激越的向上情绪。杜牧的清丽让我们领略到风华掩映之美。一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高度概括了千里江南一片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春色,有鸟语清脆婉转之愉悦,有绿树红花掩映生辉之美感,在浅近清新的文辞中,蕴藉隽永。孟浩然的平淡则让我们领略到另一种情韵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上句近景,绿树环抱,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青山依依,展示一片开阔的远景。刘禹锡的达观令读者感悟到慷慨昂扬的情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改伤感低沉的情调,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即使是送别诗,唐诗也一扫哀伤与悱恻之气。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诗人对朋友的真挚之情,有离别的难舍和对友人今后孤独寂寞生活的关怀,真是百感交集,表面平静,内心激荡。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豁达开朗,独辟蹊径,自铸伟词,情词佳妙。这种开阔的胸襟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二、理趣美:宋诗的审美追求
宋诗重哲理,善思辨,擅析理,多探缘索由。宋代诗人大都以唧唧用世的态度去驱遣笔墨,喜好从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探索事理,用诗意来表达哲理,极富思理的情调,显露出美不胜收的理趣。
宋朝道学盛行,诗人借吟诗的机会来讲道学或以讲道学的借口来吟诗。道学家朱熹的许多诗都有这种倾向。他的借景喻理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百年来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才能达到新境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把抽象的理论用诗的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言简意赅,寓意深邃,这里可谓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常为后人所征引,成为历久不衰的名句。苏轼诗中的智慧叫我们常读常思,常思常新。他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哲理又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的。前两句寓意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就会的得到不同看法;后两句阐明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使读者在审美过程中受到深刻的启迪。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理语成诗,富于哲理意趣,耐人咀嚼,回味无穷,表达了一种朴素二又深刻的思想:蓬勃向上的美好事物是始终关不住的。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诗则让人感受到另一种理趣。梅雪俱佳,各有千秋,暗喻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直给人以信心和鼓舞。用来比喻人在困境是会生出许多希望,鼓励人们在貌似“无路”时仍要奋力前行。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是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这就是诗人留给人们的启发,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当然,唐宋诗歌的差异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唐诗中亦有饱含理趣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宋诗中也有以神韵称道的佳句,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唐诗的情态毕肖、丰神润朗和宋诗的思辨理趣、索求缘由,给了我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格。
1,除了时间的概念,它还指风格。当然,风格是与时代相关的,不能被时间段分开;唐诗起源于汉蒙诗派,宋代也有唐诗的继承者,如宋初的白体和西昆体。一般来说,唐诗和宋诗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从宋代到近代,中国古典诗歌的风格一般没有超出唐诗和宋诗的范围。
2,就其丰富的情趣而言,唐代有诗,比如王伟的《付少夫章》:“晚年,他只喜欢安静,什么都不在乎,自己没有长远的计划,对重返老林一无所知。松风吹散,山月照钢琴。你让穷人了解真相,渔歌进入深渊。“诗人只是讲述风景。宋风、山月、钢琴的释放都有助于理解真相。最后,我没有回答,这很发人深省。原因在于风景,意义超越文字。这是唐诗推理的特点。
3,宋诗推理的特点可以在黄庭坚的《慈云回应斌的旧病和唯一的游乐园》(一)中看到:“一切都一样,烦恼是禅宗病。有新诗,忘记了兔子路。荷叶在泥中,你可以看到愤怒和喜悦的本质。小站在香味旁边,心和夜都很安静。“与前一首相比,这两首诗实际上意义相同,但黄的诗在写作上更曲折,在推理上更精辟;只是在含意方面,情况更糟。
4,在诗歌中,山水诗是一个重要的范畴。李白写了很多山水诗,如“山穷水尽平原,江入荒原。月下,天镜飞扬,云长海塔。我仍然为家乡的水感到惋惜,把船送到万里之外。”这是为了表达现场的感受,显示了一种文字无止境但意义无限的状态。它可以在风景中书写洒脱的感觉。苏轼的《第一场清雨后饮湖》说:“晴天时水好,阴雨时山奇。如果你想把西湖和西湖相比,总是宜化淡妆和浓妆。”这是用一种清晰而美丽的方式书写西湖的美。这很迷人。因此,唐诗和宋诗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华丽的美和朴素的美。唐诗具有悠久的魅力,宋诗具有深厚的理论兴趣。他们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但他们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财富,他们用自己的审美情感感染了我们一代又一代。
晚唐诗歌的艺术特点:伤感无奈,细腻柔软。借古讽今,颓然消极。
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依风格可大致分为五类:以杜牧、许浑为代表的清丽感伤风格,追求语言典丽、空灵飘逸的感伤诗风;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深婉绮艳风格,李深婉蕴藉,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温则开香艳一派;以司空图、陆龟蒙为代表的隐逸诗风;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贾凄清幽曲,姚平淡含蓄;以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皮日休等人为代表的乱世悲慨与怨刺诗风 ,郑谷、韦庄、皮日休乱世悲慨,罗隐、杜荀鹤怨刺讥弹(注:隐逸派与乱世悲慨、怨刺常互有穿插,不能决对论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