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

《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第1张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这首诗以情为主,融情入景,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饮酒(其五)》全诗赏析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饮酒(其五)》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饮酒(其五)》翻译: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4]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即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这首诗也是陶诗艺术风格的一个典范代表。它除了具有陶诗的一般特色之外,更富于理趣,诗句更流畅,语气更自然,情貌更亲切。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就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主要描写隐居生活的情趣,表现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原诗: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释义: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扩展资料: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在他的《饮酒》之五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中国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平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

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

“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饮酒·结庐在人境

全诗清新自然,无任何矫情,写出诗人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感情。若是没有他超凡脱俗的品性,和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如何能有如此海阔天空的诗作。欲 人都有欲。人欲无忌,而人欲有异;人欲无边,而人欲有限。活到哪种年纪就有哪种欲望。无欲望便无希望。但欲因人生,人因欲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造就不同的人。立欲必正,验欲必果。人生如何,重在立欲。欲系福祸,各自把握。唯非分之欲是过。欲壑难填,莫坠其渊!

中心思想:全诗情味深永,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原文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文学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

-饮酒·结庐在人境

这首诗意象最集中的应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涉及的意象有“菊,南山,夕阳,飞鸟”。前一句通过在采撷菊花猛抬头看见南山,这个画面幽闲自在,如在眼前;后一句夕阳西下,飞鸟归巢,借万物回归,表达自己回归田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br> ``<br> 序<br> <br>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br> <br> 其一∶<br>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br>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br>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br>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br>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br> <br>其二∶<br>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br>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br>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br>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br> <br> 其三∶<br>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br>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br>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br>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br>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br> <br> 其四∶<br>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br>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br>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br>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br>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br>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br> <br> 其五∶<br>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r>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br>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r>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r>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br> <br>其七∶<br>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br>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br>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br>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br>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br> <br> 其八∶<br>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br>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br>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br>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br>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br> <br> 其九∶<br>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br>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br>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br>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br>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br>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br>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br>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br> <br> 其十∶<br>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br>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br>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br>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br>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br> <br> 十一∶<br>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br>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br>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br>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br>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br>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br> <br>十二∶<br>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br>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br>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br>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br>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br>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br> <br> 十三∶<br>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br>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br>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br>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br>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br> <br>十四∶<br>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br>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br>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br>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br>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br> <br> 十五∶<br>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br>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br>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br>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br>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br> <br> 十六∶<br>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br>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br>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br>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br>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br>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br> <br> 十七∶<br>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br>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br>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br>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br> <br> 十八∶<br>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br>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br>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br>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br>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br> <br> 十九∶<br>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br>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br>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br>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br>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br>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br>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br> <br> 二十∶<br>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br>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br>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br>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br>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br>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br>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br>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br>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br>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br> <br>第五首赏析:<br> 试看起首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何等平淡,何等自然,似乎是诗人不经意地在与你谈话,然而,那内涵、那滋味却又是相当丰富的。首先,它蕴涵着诗人对田园生活深深的喜爱。"结庐在人境",而又能不受车马之喧的侵扰,这里满含着诗人对人境之喧闹、官场仕途的厌恶和对安静田园之赞美;其次,诗人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一矛盾状况所作的解答,是"心远地自偏",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只要"心远",就自会去寻求偏远之地,从而达到无车马之喧的境界;再是只要"心远",无论地之实际上的偏远与否,都会达到心灵的宁静,这与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境界已很相似。<br> <br>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对上句"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坐实。它不是抽象地论证,而是由虚入实,信手拈出诗人田园生活的一个最典型、最形象、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场景,给予了最完美、最艺术而又最自然的表现。诗意深醇,却又元气浑成,融和冲淡,又能天然入妙,遂成千古绝唱!苏东坡对此曾有一段精彩评论:"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语句间求之。今皆作‘望南山'觉一篇神气索然"(《竹庄诗话》)。在宋代,陶诗此句,诸版本皆作"望南山","望"与"见"虽字义相同,却有"有意"与"无意"的细微区别,大概自苏东坡有了这段精彩的分析之后,"望"字遂罢。此二句,除"采""见"两个动词,悠然天成,趣闲累远,其余动词,"菊""东篱""南山"等,亦无不佳。以至于这些物象以后成为田园、归隐与情趣高雅,不同凡响的象征物,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构成。它们初看上去,如此随意散缓,但如细品,则滋味无穷。这种感觉亦如东坡所评:"(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而要想品出个中滋味,则又"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景物虽在目前"而"此味不可及也"。(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br> <br> 诗人采菊东篱,有如倾听着大自然美妙的音响,观赏着大自然美妙的画面,那里一定有着清清的泉水,奏着庄严的天籁,那菊花一定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使诗人陶然欲醉,意与境会妙不可言。悠然之间,诗人举首展望,远远的庐山映入了眼帘,这时,诗人才发现,天色已是傍晚,一层淡淡的暮霭笼罩着远处的山景,使它更具绰约朦胧之美,在这绝美的日夕山色之中,飞鸟们结伴而归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佳"字好,它恰如其分地透露处了诗人对"山色日夕"的感觉和体会,发人联想到那傍晚的山色;"飞鸟"二字,既是眼前之实景,为这平淡的画面增添了一点动感,同时,它又使人感到具有某种象征意味,使人感到它既是客体之物象,有时诗人主观之<br> 自我。它是"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那只倦于车马之喧而皈依山林的飞鸟吧!<br> <br> 结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由实化虚,以虚涵实,妙极!就其思想来说,当源于庄子:"辩者也,有不辩也,大辩不言"(《庄子·齐物论》);"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诗人说自己从大自然里得到了许多启示,领会到人生之真谛,但又感到无法用言语表达,当然,也无须用言语表达。诗人由"欲辩"而达"忘言",这也是一种新的人生境界吧!就艺术而言,它涵盖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各中滋味,就留给读者自己品味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8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