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竹子清廉的诗句

形容竹子清廉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竹子清廉的诗句

关于竹子清廉的诗句 1用竹子表达廉洁的诗有哪些

1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 清代:郑燮

2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3 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薛宝钗·雪竹 清代:环山樵

4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唐代:李煜

5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代:杜甫

6 洁如凤食竹,乐若鱼在藻。——范仲淹

7 竹性本孤洁,况在只园中。——苏颂

8 首阳山下路,孤竹节长存。——张祜

9 纷纶草木变喧寒,竹节松心故凛然。——范成大

2清正廉洁的诗

石 灰 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咏竹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人一生阿直不阿,所以他笔下的竹子显得坚定、挺拔、苍劲。竹子这种宁折不弯的精神,又是诗人“清为官、勤为民”的亮节志向的生动写照,表现了诗人坚强不屈的豪迈气概。

3谁有关于廉洁的诗

据《五总志》记载,北宋一位地方官以为本朝宰相王安石善于诗文,自然喜爱“文房四宝”,为投其所好,送来一方砚石,并当面夸耀道:此玉“呵之可得水”!王安石一口拒绝,并笑吟:“纵得一担水,又能值几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从未收受贿赂或向地方索取名贵物品,在其离任还乡时,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遂写成一诗追悔已过。

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宋代诗人林稹的《冷泉亭》一诗,以泉寓意,颇有特色:“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如。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此诗意讲泉水出山流向西湖,浮载着游船画舫,沾染粉污脂腻,已不似在山谷时的洁净了,借以指人要注意洁身自好,不做不应做的事,不追求不应得的财

还有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反行贿的《入京》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他的“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惜,留得清白在人间”更是脍炙人口的咏廉绝句

明代况钟,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由京外放苏州知府。赴任后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建修学堂,大兴水利,放粮赈灾,关心黎民疾苦,被苏杭人民称为“况青天”。正统5年(公元1440年)他任职期满回京,临行前写诗与苏州百姓话别,体现了他在老百姓面前的坦坦荡荡,磊落襟怀:

捡点行囊一担轻,

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

事事堪持天日盟。

明代信阳知府胡守安,自律甚严,认为官吏在薪水之外谋取一分一文,都是于百姓有害的。从他任满写的《任满偈城隍诗》里可见其思想面貌之一斑:

一官来此几经春,

不愧苍天不负民。

神道有灵应识我,

去时还似到时贫。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人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据说,晋代吴隐之受任广州刺吏时路过石门,闻听此处有一“贪泉”,相当灵验。当地人说无论怎么清廉的人,只要饮了此水,就会变作贪得无厌之徒了,吴违众劝,亲临泉边酌水而饮,后写诗道:

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在陕西蒲城作知县,正直清廉,重士爱民,勤政为官。离任时,百姓拦道挽留,蔡知县大为感动,吟诗抒怀:

罢郡轻舟回江南,

不带关中一点棉。

回看群黎终有愧,

长亭一别心黯然。

4有关梅兰竹菊松荷的诗词,跟廉政有关的,有哪些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是郑板桥在公元1746~1747年(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5描写竹子的诗

题吾友梁铁君侠者画竹(清)康有为生挺凌云节,飘摇仍自持。

朔风常凛冽,秋气不离披。乱叶犹能劲,柔枝不受吹。

只烦文与可,写照特淋漓。竹诗词自序周芳纯1991年元旦安居三年半,静坐读诗篇。

华夏竹文化,源远数千年。诗词如潮海,无力仔细看。

浏览逾万卷,选编万余言。古今诗竹者,常学竹风格。

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

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竹帛留青史,竹箭射熊罴。

衣食住行用,无不劳此君。贡献愈卓越,砍伐更加烈。

此风若不止,竹林尽毁灭。我编竹诗词,奉献给读者。

劝君爱惜竹,弘扬竹风格。“水调歌头·咏竹”钱樟明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七律·答友人毛泽东 1961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年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病中见窗外竹感赋董必武 1952年3月4日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题竹叶剑英 1963年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咏竹方志敏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竹(题画诗)邓拓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岁寒三友(题画诗)陶行知万松岭上松,鼓荡天风,震动昆仑第一峰。

千军万马波涛怒;海出山中。竹绿梅花红,转战西东,争取最后五分钟,百草千花休闲笑,且待三冬。

《萧湘竹子诗词》代序熊文愈 1991年4月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

诗词书画卷,卷卷有竹篇。多少高雅士,情寄幽篁间。

竹溪六君子,竹林七大贤。东坡有三绝,板桥更超前。

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郁郁婆娑叶,经冬不凋残。

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群承竹风格,研竹数十年。

业余集诗画,选纂万余言。宏扬竹文化,四海共仰瞻。

我亦爱竹者,相逢庆有缘。聊聊记数语,以电竹诗篇。

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水浸沙一万枝。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应是怪归迟。

摘自《132名中国国画家》春江晓景宋·惠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宋·王元之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谢刘仲行惠笋宋·朱子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竹唐·李建勋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庭竹唐·李中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唐·郑谷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唐·韦式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

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订本》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寄题江外草堂唐·杜甫我生性放诞,雅欲逃自然。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衡阳道中二绝宋·范成大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宋·范成大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唐·杜甫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远游长儿子,儿地别林庐。

堂成唐·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绿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食笋诗唐·白居易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竹里清·蒲松龄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咏竹清·吴昌硕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清·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长竹唐·陈陶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竹石清·郑板桥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清·郑板桥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咏竹著明·陈良规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

摘自《健康报》198971咏竹宋·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咏 竹宋·文同(忽忆故园修竹因作此诗)故园修竹绕东溪,占。

满江红·用前韵

[作者] 赵磻老   [朝代] 宋代

西郭园林,湖光净、暮寒清溢。明日上,近环山翠,远摇天碧。粉泽兰膏违俗尚,岩花磴蔓从谁觅。问近来、铛脚许何人,吾其一。

欢乐事,休教毕。经后夜,思前日。想无心不竞,水流云出。物外烟霞供啸咏,个中鱼鸟同休逸。又何须、浮海访三山,寻仙迹。

赵磻老的其它作品

○ 南柯子·和谢洪丞相送竹妆_

○ 水调歌头·和平湖

○ 生查子·答洪丞相谢送小冠

○ 生查子·再和丞相

○ 赵磻老更多作品

  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一 诗

  1卢仝,自号玉川子,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即《饮茶歌》是他在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是一首著名的咏茶的七言古诗: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月团喻指茶饼)

  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为世人称奇。

  诗中描述诗人关闭柴门,独自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

  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

  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胶 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蓬莱山,在何处?”诗人要乘此清风而去!

  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诗人把茶饼比喻为月,于是后代诗作反复摹拟其意。如苏武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特别是“唯有两 习习清风生”一句,文人尤爱引用,梅尧臣“亦欲清风生两 ,以教吹去月轮旁。”卢仝的号玉川子,也因而为人们津津乐道。陈继儒“山中日月试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诗》在描绘饮茶好处之时,同时对帝王们凭借显赫权势为所欲为的骄横也作了巧妙的讽刺:“天子欲尝阳羡茶,百草不放先开花”,既把贡茶采制的季节(在百花开放之前采摘)烘托显示出来,又把帝王凌驾一切的嚣张之势暗示出来。

  2齐已的《咏茶十二韵》是一首优美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齐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沩山同庆寺,复栖衡岳东林,自号衡岳沙门。

  这首五言排律的茶诗共有十二联。前二联首先介绍了百草之灵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联分别描绘了茶的生长、采摘、入贡、功效、烹煮、寄赠等一系列茶事,语言上的对仗堪称一绝,除首尾二联外,每联上下两句都对仗工整,极显语言的优美整饬。

  3唐朝诗人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道饶有趣味的诗,在描写上,有动人的芬芳:香叶,有楚楚的形态:嫩芽,曲尘花,还有生动的色彩:“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饮茶之时,应是夜后陪明月,晨前对朝霞,真是如神仙般的生活,可谓“睡起有茶饴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痴绝翁》);而茶可洗尽古今人不倦,又是何等的妙用啊。

  4关于采茶的,我们来看唐朝刘禹锡的《西山兰若试茶歌》(节选):

  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暮春时节的清晨,那时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在山寺后的绿茶丛中采摘形如鹰嘴的嫩芽,让人感受到的是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和风雅发生。

  煮茶、煎茶需要洁净的茶具,

  5“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唐·陆士修《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6“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茶盏》);

  讲究用轻清之水煎茶,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清高鹗在《茶》中就曾写道:7“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分乳即泡茶),寒夜客来时”;更需水沸适度:

  8“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唐·皮日休《煮茶》),因此煮茶的过程是别具情趣的,

  其中宋代苏轼的那首9《汲江煎茶》,刻画情景细致入微,又兼传神写意,颇有独到处: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到江边汲水,江畔寂寥无人,正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景象。踩在钓石上,用瓢舀水,月影随入;小杓分江,江水入瓶……归到家中,生炉煎茶。看那水沸如雪乳,蟹目生、鱼眼起;听那煮茶声,嗖嗖如松风带雨鸣,未饮便先心神俱荡,孤窗外,偶尔传来长长短短的更声。这样的一个夜,真是“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宋朝杨万里亦给了此诗以高度评价:“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诗人以我观物,虽为我之境,然情景交融,可谓言有尽而禅意无穷。

  10烘豆茶,更是待客的上品。

  有古诗《烘豆》为证:“乍收豆荚已齐檐,薰豆初添火一杯。生怕点茶滋味淡,不妨稍下水晶盐。”

  11"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一联古诗千古流传。九州华夏,大凡品茗者,对此联无不知晓。联中所指的蒙山,即为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之一的蒙顶山,名山县也因此而得名。又有古诗云,12‘蒙山之巅多秀岭,不生恶草生淑茗”。

  13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序略)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楚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触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诗天。

  此诗是一首咏茶名作,字里行间无不赞美饮茶之妙,为历代咏茶者赞赏不已。

  公元752年,李白与侄儿中孚禅师在金陵(今南京)栖霞寺不期而遇,中孚禅师以仙人掌茶相赠并要李白以诗作答,遂有此作。

  它生动描写了仙人掌茶的独特之处。前四句写景,得天独厚,以衬序文,后入句写茶,生于石中,玉泉长流“根柯洒芳泽,采服润肌骨”好的生长环境培养了上乘的品质。最后八句写情,以抒其怀。

  诗仙李白自号“酒中仙”,他的诗作中咏酒诗占一半多,颂茶的诗只有一首,而这首诗赞颂的正是峡州茶。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白有一位远在三峡地区玉泉寺为僧的族侄李英(法名中孚),将玉泉寺出产的“仙人掌”茶带到金陵(南京)栖霞寺给他品尝,李白饮后诗兴勃发,挥毫写下了《答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并附诗序:“……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返童振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数十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掌,号为仙人掌茶。”中字禅师仅给李白送去数十片,可见当时玉泉仙人掌茶之稀贵;李白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对于茶亦可谓见多识广,唯独对玉泉仙人掌茶如此青睐,足以证明三峡地区出产茶叶品质之魅力。

  14白居易的《琴茶》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 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

  15皎然的《访陆处士羽》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 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 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 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17著名诗人郑谷游历三峡时,曾亲自品尝了峡茶,并即兴写了《峡中尝茶》一诗:“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前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菊里休夸乌嘴香,入座半瓶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18北宋范仲淹作《斗茶歌》描绘了茶文化在当时的盛行。

  19清郑燮的诗句:“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20茶圣陆羽和他的朋友耿湋欢聚时所作的《连日多暇赠陆三山人》诗:

  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 (湋)

  喜是樊阑者,惭非负鼎贤。 (羽)

  禁门闻曙漏,顾渚入晨烟。 (湋)

  拜井孤城里,携笼万壑前。 (羽)

  闻喧悲异趣,语默取同年。 (湋)

  历落惊相偶,衰赢猥见怜。 (羽)

  诗书闻讲诵,文雅楼兰荃。 (湋)

  未敢重芳席,焉能弄绿笺。 (羽)

  黑池流研水,径石涩苔钱。 (湋)

  何事重香案,无端狎钓船。 (羽)

  野中求逸礼,江上访遗编。 (湋)

  莫发搜歌意,予心或不然。 (羽)

  21午后昏然人欲眠, (唐伯虎)

  清茶一口正香甜。 (祝枝山)

  茶余或可添诗兴, (文征明)

  好向君前唱一篇。 (周文宾)

  22唐代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在浙江湖州刺史任上时,曾邀请友人月夜啜茶,与陆士修等人即兴作《五言月夜啜茶联句》: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 (陆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 (张 荐)

  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 (李 崿)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 (崔 万)

  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 (颜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 (叶 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陆士修)

  23苏轼的茶回文诗有《记梦二首》。诗前有短序:

  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茶团,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写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吐碧衫。”意用飞燕吐花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

  序中清楚地记载了一个大雪始晴后的一个梦境。在梦中人们以洁白的雪水烹煮小团茶,并有美丽的女子唱着动人的歌,苏轼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细细地品茶。梦中写下了回文诗。梦醒之后蒙眬间只记得起其中的一句,于是续写了两首绝句:

  其一:

  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其二: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这是两首通体回文诗。又可倒读出下面两首,极为别致。

  其一:

  岩空落雪松惊梦,院静凝云水咽歌。

  衫碧吐花余点乱,纤纤捧碗五颜鸵。

  其二: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24清代的黄伯权(清本着名诗人黄遵宪之侄)还创作过一首《茶壶回文诗》,其诗如下: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其诗又可回读为: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25此外,清代诗人陈琼仙曾以秋天的景物为名创作27首回文诗,总标题名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诗,它写诗人于月下泛舟,树木与山峦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动着,诗人品茗弹琴,在竹声中诗兴颇浓。诗云:

  轻舟一泛晚霞残,洁汉银蟾玉吐寒。

  楹倚静荫移沼树,阁涵虚白失霜峦。

  清琴瀹茗和心洗,韵竹敲诗入梦刊。

  惊鹊绕枝风叶坠,声飘桂冷露浸浸。

  其诗可回读为:

  浸浸露冷桂飘声,坠叶风枝绕鹊惊。

  刊梦入诗敲竹韵,洗心和茗瀹琴清。

  峦霜失白虚涵阁,树沼移荫静倚楹。

  寒吐玉蟾银汉洁,残霞晚泛一舟轻。

  26在回文茶诗中,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张奕光的《梅》:

  香暗绕窗纱,半帘疏影遮。

  霜枝一挺干,玉树几开花。

  傍水笼烟薄,隙墙穿月斜。

  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

  其诗倒读为:

  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

  斜月穿墙隙,薄烟笼水傍。

  花开几树玉,干挺一枝霜。

  遮影疏帘半,纱窗绕暗香。

  由于回文诗的用韵、形式要求苛刻,所以历代留传下来的绝大多数回文茶诗诗意不够新鲜、完整,有的甚至莫名其妙,辞意混乱,成为一种无聊的文字游戏。

  [批注] 玉连环

  回文诗的一种,由八字首尾连成环形,每四字一句,或左或右,以任何一字为起端,皆可成文。

  竹枝词

  竹枝词是原唐代巴蜀一带的民歌,自刘禹锡仿作后,成为文士竞相习用的文学形式。

  竹枝词专以泛咏地方风土为分,其中有不少是反映茶乡、茶市、茶俗的。如以下几首:

  27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

  白头老媪簪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28元人马祖常的一首竹枝词:

  红蓝染裙似榴花,盘蔬饤饾芍药芽。

  太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

  29明 王稚登一首,专咏西湖龙井:

  山田香土赤如沙,上种梅花下种茶。

  茶绿采芽不采叶,梅花论子不论花。

  30清康友祥一首专咏茶器:

  州西陶老制茶垆,赤日行天雨伞舒。

  一至官场人送礼,陶垆名已传江湖。

  31清佚名作《上海洋场竹枝词》咏高大雅致的上海丽水台茶楼:

  台名丽水上三层,龙井珠兰香味腾。

  楚馆秦楼环四面,王孙不压曲栏凭。

  32清周顺侗《篿川竹枝词》描写了当时西乡茶户的生活:

  三月春风长嫩芽,村庄**解当家。

  残灯未掩黄粱熟,枕畔呼郎起采茶。

  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

  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白芙蓉。

  六水三山却少田,生涯强半在西川。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二 词

  从宋代起,诗人把茶写入词中,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以1黄庭坚最为有名,如《品令》: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下快活自省。

  2《满庭芳》:

  北苑春风,方圭圆壁,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3《看花四》:

  夜永兰堂醺饮,半倚颓玉,烂熳坠钿堕履,是醉时风景。花暗触残,欢意未阑,舞燕歌珠成断续,催茗饮,旋煮寒泉,露井瓶窦响飞瀑。纤指缓,连环动触。渐泛起,满瓯银粟,香引春风在手,似粤岭闽溪,初采盈掬。暗想当时,探春连云寻篁竹。怎归得,鬓将老,付与杯中绿。

  4另外,苏轼有一首《行香子》: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放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三 元 曲

  元曲中有相当部份是与茶有关的,如李德载《喜春来,赠茶肆》小令十首,下面节录其中的三首:

  (一) 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胜维扬。非是谎,下马试未尝。

  (七) 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满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十) 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闻无。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四 茶的散文、小品文、书信,著名的有

  柳宗元《为武中丞谢赐新茶表》

  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

  吕温《三月三日花宴序》

  皮日休《茶中杂咏序》

  苏东坡《叶嘉传》

  唐庚《斗茶记》

  张岱《闽老子茶》

  张岱《阳和泉》

  张潮《中冷泉记》。南京扬子江金山寺的中冷泉历来有“天下第一泉”之称。清代著名小品文作家张潮生动地描写了自古到金山寺吸中冷的僧侣、道士胸中皆带仙气。金山寺上有一口中冷泉井,有瓦亭覆盖,盘龙石栏,寺僧纷纷汲水,为当时来到烧香拜神的几万香客备茶。那根本不是真正的中冷泉。一位道士带领张潮攀登嶙嶙的乱石,到山顶看见一面石壁,刮去青苔,露出几行字,说真正的中冷泉,在郭璞墓间,必须在子午两个时辰,用特制的铜瓶,用长索拴住,放下郭璞墓间的石窟中汲取。张潮跟随道人答乘夜行船,两天后到了闰州。午夜,小舟直奔郭璞墓,在江心石堆中,有一个黑洞洞的石窟,道人大喊“这就是中冷窟!”。

  一、《琵琶行》写得是由音乐产生的联想,注重对声音的描写,用联想来表现声音的美妙。

  《李凭箜篌》引写的是由音乐产生的想象,注重自我想象的描写,用自身的想象来衬托乐曲的美妙 。

  两者的相同点是都用了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突出音乐的美妙。

  二、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附原文:

  李凭箜篌引

  (唐)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给人们的感受、描绘乐声艺术效果时,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乐声。这里试以新诗的形式,把它翻译出来。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们也被乐声紧扣心弦。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以及它奇妙的艺术效果,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引起丰富的幻想。

  诗人的想象是奇特的、与众不同的。例如音乐引动鱼鸟,前人也曾写过,《列子》一书说:“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这种描写还是一种常规的思维轨迹。然而,李贺却是写“老鱼”写“瘦蛟”,这样的艺术形象就十分奇异了。又如,诗中写到“教神妪”,如按一般思维程式,就会说李凭的技艺高超,是神女所传授的,这样的说法就已经是夸张了,这样的描写很多,不用例举。但李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奏,这就不同寻常。再如,白居易写乐声“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样描写思维轨迹是一般读者能把握的;但李贺却说乐声把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处震破,引出一天秋雨,这样的写法就新颖了。此外,芙蓉哭泣、香兰笑,这样的描写也不一般。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李贺想象奇异,描绘意象新奇的艺术特色。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幻想、联想,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跳跃性。这首诗诗人的思维活动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他叙述的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样写法,既在内容上使诗的意境内蕴丰富,变幻多样,也在形式上使诗的意境具有一种流动摇曳之美。神异的美,奇特的美,流动摇曳之美,这就是李贺这首诗具有的艺术美感。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诗人以这种手法,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类似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艺术幻觉”的真实之中,其实这也跟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十分重视的艺术形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有相通之处,正是在这种浪漫主义的“离形得似”的艺术境界中,我们获得了一种类似康德所说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得以和谐合作与自由运动的快感。你看,诗人写李凭弹奏的乐曲,不论是“江娥啼竹素女愁”,也不论是凤凰叫,香兰笑,融冷光,动紫皇,舞鱼龙,逗秋雨,吴质不眠等等,这些情景,意象,如前所说,无不具有双重的或多重的含义,并不只是单纯从效果上来表现音乐。清人王琦就因为不太懂得这种“似景似情,似虚似实”、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的艺术辩证法的奥妙,把这首诗的几乎每句都当成了“显然明白之辞”,他自然就难以把握这首浪漫主义音乐诗的美学特征了。

  三、白居易的《琵琶行》赏析: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张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白居易这种主张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江州的州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听起来也像是不错,但实际上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其多。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和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左迁:指降职、贬官。湓浦口:湓水与长江的汇口,在今九江市西。京都声: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有。善才:唐代用以称琵琶演奏家。命酒:派人整备酒宴。悯然,伤心的样子。恬然:安乐的样子。迁谪意:指被降职、被流放的悲哀。作者说他被贬到九江一年来,每天都很快乐,只有今天听了琵琶女的演奏,才勾起了他被流放的悲哀。这种说法是写文章的需要,读者当然不会相信他。长句:指七言古诗。

  《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浔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当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括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云篦:指用金翠珠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云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子。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巳经湿透了。促弦:紧弦,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衫。

  这首诗的艺术性是很高的,其一,他把歌咏者与被歌咏者的思想感情融而为一,说你也是说我,说我也是说你,命运相同、息息相关。琵琶女叙述身世后,诗人以为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诗人叙述身世后,琵琶女则“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女再弹一曲后,诗人则更是“江州司马青衫湿。”风尘知己,处处动人怜爱。其二,诗中的写景物、写音乐,手段都极其高超,而且又都和写身世、抒悲慨紧密结合,气氛一致,使作品自始至终浸沉在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里。其三,作品的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概括力,而且转关跳跃,简洁灵活,所以整首诗脍炙人口,极易背诵。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都是多么凝炼优美、多么叩人心扉的语句啊!

  白居易本来就是一个关心下层人民,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这次他又用浅近流转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动人怜惜的风尘女子形象。由于这首诗,白居易的名字也就更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三十年后唐宣宗在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连少数民族的儿童都能背诵,稍有文化的汉族人就更不用说了。

《黄冈竹楼记》以竹楼为核心,先记叙黄冈多竹,可以用来代替陶瓦,且价廉工省。继而描写在竹楼上可观山水、听急雨、赏密雪、鼓琴、咏诗、下棋、投壶,极尽人间之享乐;亦可手执书卷,焚香默坐,赏景、饮酒、品茶、送日、迎月,尽得谪居的胜概。藉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各名楼反衬竹楼的诗韵,表明作者甘居清苦、鄙夷声色的高尚情怀。继而写奔走不暇,眷恋竹楼之意。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黄冈竹楼记》古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黄冈竹楼记

作者:王禹偁

黄冈(1)之地多竹,大者如椽(2)。竹工破之,刳(3)去其节,用代陶瓦(4)。比屋(5)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6)西北隅,雉堞圮毁(7),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8)通。远吞(9)山光,平挹江濑(10),幽阒辽夐(11),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12)然;宜投壶(13),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14)也。

公退(15)之暇,被鹤氅衣(16),戴华阳巾(17),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18)也。彼齐云、落星(19),高则高矣;井干、丽谯(20),华则华矣;止于贮妓 女,藏歌舞,非骚人(21)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22);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23),丙申,移广陵(24);丁酉又入西掖(25);戊戌岁除日(26)(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有齐安(27)之命;己亥(28)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29),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1]

重点注解

(1)黄冈:今属湖北。

(2)椽(chuán):椽子,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

(3)刳(kū):削剔,挖空。

(4)陶瓦:用泥烧制的瓦。

(5)比屋:挨家挨户。

(6)子城:城门外用于防护的半圆形城墙。

(7)雉堞(dié)圮(pǐ)毁:城上矮墙倒塌毁坏。雉堞,城上的矮墙。圮毁,倒塌毁坏。

(8)月波楼:黄州的一座城楼。

(9)吞:容纳。

(10)濑:沙滩上的流水。

(11)幽阒(qù)辽夐(xiòng):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

(12)丁丁(zhēng):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

(13)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以矢投壶中,投中次数多者为胜。胜者斟酒使败者饮。

(14)助:助成,得力于。

(15)公退:办完公事,退下休息。

(16)鹤氅(chǎng)衣:用鸟羽制的披风。

(17)华阳巾:道士所戴的头巾。

(18)胜概:佳事,美景。

(19)齐云、落星:均为古代名楼。

(20)井干、丽谯:亦为古代名楼。

(21)骚人:屈原曾作《离骚》,故后人称诗人为“骚人”,亦指风雅之士。

(22)稔(rěn):谷子一熟叫作一稔,引申指一年。

(23)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955年(宋太宗至道元年),作者因讪谤朝廷罪由翰林学士贬至滁州。

(24)广陵:即现在的扬州。

(25)又入西掖:指回京复任刑部郎中知制诰。西掖,中书省。

(26)戊戌岁除日:戊戌年除夕。戊戌,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

(27)齐安:黄州。

(28)己亥:999年(咸平二年)。

(29)嗣而葺(qì)之:继我之意而常常修缮它。嗣,接续、继承。葺,修整。

译文

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

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琼乱玉的敲击声;这里适宜弹琴,琴声清虚和畅;这里适宜吟诗,诗的韵味清雅绝妙;这里适宜下棋,棋子声丁丁动听,这里适宜投壶,箭声铮铮悦耳。这些都是竹楼所促成的。

公务办完后的空闲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执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楼中,能排除世俗杂念。这里江山形胜之外,但见轻风扬帆,沙上禽鸟,云烟竹树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炉的烟火已经熄灭,送走落日,迎来皓月,此亦是谪居生活中的一大乐事。那齐云、落星两楼,高是算高的了;井干、丽谯两楼,华丽也算是非常华丽了,可惜只是用来蓄养妓 女,安顿歌儿舞女,那就不是风雅之士的所作所为了,我是不赞成的。

我听竹匠说:“竹制的瓦只能用十年,如果铺两层,能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元年,由翰林学士被贬到滁州,至道二年调到扬州,至道三年重返中书省,咸平元年除夕又接到贬往齐安的调令,今年闰三月来到齐安郡。四年当中,奔波不息,不知道明年又在何处,我难道还怕竹楼容易败坏吗?希望接任我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我爱楼之意而常常修缮它,那么这座竹楼就不会朽烂了。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撰记。(丁如明)

文本赏读

1、结构明晰。文章开篇即写黄州多竹和用竹造屋的好处,为下文详写竹楼作下铺垫。接着作者以声写楼,以声抒情,详写了在楼中可以领略到的种种别处无法领略的清韵雅趣。“远吞”四句写幽静辽阔之景,“夏宜”四句言作者四季不同之感,“宜鼓琴”八句,述竹楼特有之趣。第三段写作者悠闲自得、幽雅飘逸的谪居生活,既回扣上文,又为下文言志张本。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借竹楼的命运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自信,并交代了写作时间。

2、寄慨深远。黄冈竹楼,是作者狷介人格和高远情志的载体,是作者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是作者苦闷心灵聊以栖居的寓所。作者把竹楼写得情趣盎然,实际上抒发了自己的飘泊无定之苦、仕途失意之叹;同时也传达出作者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信念以及庄重自持的思想情操。宦海沉浮的不幸遭遇,不但没有消弥作者积极入世的热情,反而使他有竹楼“听雨如瀑”“闻雪若玉”的从容,有“岂惧竹楼之易朽乎”的自信。

3、修辞精警。对比。作者将简易的竹楼与四大名楼对比,以“贮妓 女、藏歌舞”的腐朽与“焚香默坐,消遣世虑”的儒雅对比,抒写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磊落的襟抱。象征。四大名楼的高贵象征着朝廷的腐 败,竹楼的寒伧却是作者当下自身地位的写照,尽管地位卑微,却拥有高洁的心灵。排比。“夏宜急雨,有瀑布声”以下,连用六“宜”,以三个两两相对的句式,构成有力的排比,生动地写出了竹楼主人的雅洁崇高。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短短的四句诗,同样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帧形象鲜明的画卷:乱崖之下,几枝青竹傲立风中,顽强地生长着、扩争着,其坚韧挺拔之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纯为写景,但又绝不是自然景物的写生和翻版。这个画面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乱崖恶风,压制摧残着竹枝的生长,联想到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这不正是当时社会环境的象征和写照吗?竹枝“咬”住青山,扎根乱崖,挺立风中,虽经千磨万击,不管是在炎夏还是在残冬,仍然节节向上,傲然屹立,这不正是作者那种不屈不挠的高尚人格的映射吗?乱崖恶风是凶残的,但在恶势力的催残中,竹枝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更加坚劲挺拔。从这强烈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对恶势力的强烈憎恶,更能体会到作者对竹所象征的那种刚强人格的崇高赞美。

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和纯熟的艺术语言,使所描写的竹,具有人格化的特征,这不仅体现在“咬定”、“不放松”等具体拟人手法的具体运用上,还表现在对竹枝形态描绘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里的竹,分明是坚韧顽强的斗士!人格化的手法,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不仅为诗中的自然美陶醉,更为其性格美所感染。诗人的语言尤其准确、生动、形象,“千磨万击”写恶势力之甚,“东西南北”写恶势力无处不有,准确地概括了那个黑暗时代的特征。动词的运用,更是功力不同寻常,“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表现出了倔强和坚韧的性格,还显示出了无穷的韵味和奇妙的意境。以“咬”字开篇,突兀奇峭,入手不凡,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任”字,多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傲竹凛风而立,斗恶不止的英雄气概!

作者描绘了一幅坚韧、刚直、不屈的竹枝形象,通过这鲜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刚烈、不屈不挠和高风亮节的品格。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作者: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

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

千丈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

自昔佳人多薄命,

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赏析: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春,杜叔高从浙江金华到江西上饶探访作者,作者作此词送别。题云用前韵,乃用作者前不久寄陈亮同调词韵。杜叔高是一位很有才气的诗人,陈亮曾在《复杜仲高书》中称其诗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气,而左右发春妍以辉映于其间。只因鼓吹抗金,故遭到主和派的猜忌,虽有报国之心,但亦无请缨之路。作者爱其才华,更爱其人品,词中蕴含着的深情厚意即能反映出来。

上阕头句至毛发数句盛赞叔高诗作之奇美。

头句细把君诗说,足见非常爱重。因为爱之深,所以说之细。恍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言杜诗气势磅礴,读之恍如听到传说中天帝和黄帝的乐工们在广阔旷远的宇宙间演奏的乐章的余韵,动人心魂。

千丈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乃熔裁唐人李咸用《览友生古风》诗一卷冰雪言,清泠泠心骨语意,言杜诗风骨清峻,读之宛若望见尘土都不到的高崖之上的冰雪,不禁毛发生寒。

如此说诗,不但说得很细,而且说得极美,比喻新颖,想象奇特,既富诗情,亦有画意。接下至调瑟数句哀叹叔高的萧索境况。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化用苏轼《薄命佳人》诗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二句,以古来美妇多遭遗弃隐喻才士常有沉沦:金屋冷,夜调瑟则借汉武帝陈皇后失宠,进一步渲染了被弃的凄苦。这里纯用比兴,虽为造境,却甚真切,艺术效果远胜于直言。

下阕写叔高之怀才不遇而转及其家门昔盛今衰。

去天尺五君家别乃隐括《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一语,谓长安杜氏本强宗大族,门望极其尊崇,但叔高一家却有异于此,是然足弟五人皆有才学,但只因不善钻营而都未有所成就。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则变化《易乾。九五》云从龙,风从虎之语,假托鱼龙纷扰、腾飞搏斗于风云开合之中的昏惨景象,暗喻朝中群小趋炎附势、为谋求权位而激烈竞争。一看字有冷眼旁观、不胜鄙薄之意。群小疯狂奔竞,反映了朝政的黑暗腐败。叔高兄弟不得进用,原因即在于此;北方失地不得收复,原因亦在于此。故接下乃兴起神陆沉的悲慨: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昔日衣冠相望的中原路上,如今唯见一片荒凉,纵横满地的战骨正在白日寒光中逐渐消损。然而当国者却只顾偏安享乐,对中原遗民早已一切不复关念(陈亮《上孝宗皇帝书》),许多官僚也微有西晋风,作王衍阿堵等语而讳言恢复(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三此宋孝宗赵语),借以掩饰其内心的怯懦和卑劣。叹夷甫诸人清绝即对此辈愤怒斥责。朝政如此腐败,士大夫如引腐朽,词人的爱国之心却仍在激烈搏动: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中原未复,愁思难眠,夜半狂歌,悲风惊起,听檐间铁片铮铮作响,宛如千万匹冲锋陷阵的战马疾驰而过。此时词人亦仿佛在挥戈跃马,率领锦突骑兵奔赴疆场,他满怀异常畅快的心情。但这只是暂时的幻觉,这幻觉一消失,那虚生的畅快也就随之消失了,代之而来的必然是加倍的痛苦。歇拍南共北,正分裂便是在幻觉消失后发出的惨痛呼号。

细读此词,乃于慰勉朋侣之中,融入忧伤时世之感,故虽为送别之作,但有悲壮之情。然而其运笔之妙,则在于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范开《稼轩词序》)。说诗思之深广,则钧天洞庭,浑涵悠远;言诗格之清峻,则阴崖冰雪,奇峭高寒;状境况之萧寥,则冷月哀弦,凄凉幽怨;刺群小之奔竞,则风云鱼龙,纷纷扰扰;悲神州之陆沉,则寒日残骸,惨不忍睹抒报国之激情,则神驰战阵,铁骑铮铮;痛山河之破碎,则声发穿云,肝胆欲裂。凡此皆有性情,有境界(《人间词话》),故独高格而不同凡响。

辛弃疾 贺新郎·赋琵琶

《贺新郎赋琵琶》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

自开元。

《霓裳曲》罢,

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

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

望昭阳宫殿孤鸿没,

弦解语,

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

琐窗寒轻拢慢捻,

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

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

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弹到此,

为呜咽。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咏物抒怀词。借说琵琶故事,来抒发国家兴亡和个人失意的感叹。上片用三个典故来议论和抒情。自从开元盛世过罢,《霓裳羽衣曲》经历了多少代风清月白,杨贵妃的琵琶弹走了盛唐的繁华,从此国运衰微。最愁苦是自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为听琵琶妙曲,等待出发的高高画船在江边停泊,白居易听琵琶,感受被贬谪的悲凉。王昭君远出塞外,天上黄云覆蔽,马前冰雪堆积,她在马上弹着琵琶诉离愁,去国离家三万里,遥望昭阳宫殿的方向,离群的孤雁隐没了踪迹,琵琶弦善解人意,昭君恨难以尽叙。王昭君手抱琵琶出塞是朝廷的屈辱(历史另作别论),结句恨难说,家事、国事,身前、身后事,真的从何说起呢!下片借思妇弹琵琶表达对辽阳征人的思念,抒发对北国的怀念。北方传递音信的辽阳驿使已经断绝,雕花窗透入了寒气,她轻拢慢捻地弹奏琵琶,泪珠儿盈满双睫。辽阳的陷落引起思妇的哀怨。她弹《梁州》不仅因为它乐曲音调激越,更是因它在北方,这才声音哀彻。最后以回忆唐朝琵琶高手贺老和沉香亭中玄宗和贵妃玩赏的故事作结,供以呜咽宋朝的衰亡。

辛弃疾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作者: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

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

不至,飘然东归。

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

复欲追路。

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

不得前矣。

独饮方村,怅然久之,

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

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

闻邻笛悲甚,

为赋《贺新郎》以见意。

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

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

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

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

铸就而今相思错,

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赏析:

作者与陈亮(字同父)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始终主张抗金,恢复中原,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和朱熹(字元晦,又号晦庵)在哲学观点上虽然不同,但彼此间的友谊却很深厚。公元1188年(淳熙十五年)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访问作者与他共商恢复大计;并寄信约朱熹到紫溪(江西铅山南)会面朱熹因事未能前去。作者与陈亮同游鹅湖寺(在铅山东北);后到紫溪等候朱熹,由于朱熹没有来,陈亮遂东归。作者于别后次日欲追赶陈亮回来,挽留他多住几天。到鹭鸶林(在上饶东)因雪深泥滑不能再进,只好怅然返回。那天夜里,作者在投宿处写了这首词。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上阕开头回叙在驿亭饮酒话别的场面。显然,当时双方都说了许多相互推许的话。作者在这里只举了自己对陈亮的称赞,说陈亮的才能和文采既像陶潜,又象诸葛亮。因为陈亮长期住在家乡,没有作官,故以陶渊明、诸葛亮作此。这个评价自然很高,但倒也部分符合陈亮一生言谈、行事和学问的实际,并非夸大溢美。作者不仅理解自己的好友陈亮,而且把历史上两位着名的人物陶潜和诸葛亮(表面看,他们是多么不同!)联系在一起,一并谈论,这是极有见解的。写朱熹对陶潜的看法也是一致的。朱熹《清邃阁论诗》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来得不觉耳。后来,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就融合了作者和朱熹两人的见解。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这三句骤看起来像横空飞来,与上文毫不相干;细思便能理解:此乃词人挪开话题,把主题转到写个人和国家的命运。鹊踏松梢,雪落破帽(自东晋孟嘉龙山落帽传为美谈后,文人往往喜以破帽自诩),引发了对满头白发的联想。这时,这时与陈亮都近五十岁了。岁月蹉跎,报国无门怎能不触起他们无尽的感喟呢?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这几句表面写冬天的景色:水瘠山枯,四野凄凉;仅凭几枝稀疏的梅花妆点风光。暗里写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不肯锐意恢复中原,因此只能落水剩山残。疏梅,暗指力主抗金的志士。但他们犹如掠过长空的两三只雁儿,不成阵队,力量过于单薄,只能使人感到萧瑟。词中语意双关,景中藏情,以比兴见意,抒发出无穷感慨,蕴涵着深远的忧国情意。

下阕又回叙别情。佳人重约还轻别;佳人,指陈亮作者既推许他重约来晤,又微怨他急于告归(轻别)。这是全词主题,但点到即止。接下去便竭力地铺陈和渲染。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群来愁绝?清江,泛指今江西信江上游;时因天寒,水深冰合,行人已无法渡江。雪深泥滑,道路艰阻,车轮像长了角似地转动不了,语本于陆龟蒙《古意》愿得双车轮,一夜生四角的诗句。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指出:这是写别后的景况,又是对眼前局势的影射。此地行人,即词人目谓。销骨,用孟郊《答韩愈李观因献张徐州》富别愁在颜,贫别愁销骨诗意,极言离愁的销魂蚀骨。接着又以问谁使的设问句式,含而不露地道出友人陈亮(兼指自己)的极度愁怨。他们的愁怨,当然不仅是因朋友离别引起,而且更主要是由国家的危亡形势和他们在南宋朝廷里的不幸遭遇所促成。这样,最后几句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就不致使读者觉得词人在小题大做了。

最后几句,暗用了好几个典故。前两句用《资治通鉴》卷二六五载罗绍威的故事。罗绍威联合朱温击败田承嗣后,为供应朱温的需求,把积蓄都花光了。他后悔说: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也。后两句用《太平广记》卷二○四所记独孤生的故事。唐代独孤生善吹笛,声发入云,及入破,笛遂败裂。又承接小序闻邻笛悲甚,用向秀《思旧赋》的典故。错,本指错刀,这里借指错误。料,作岂料解。诗人感叹说:哪里料到当初费尽九牛二虎的力量,竟铸成而今的相思错呢?这相思错,当然不仅限于指朋友间的思念;实际上也暗寓着为国家统一奋斗的想法。长夜一词显然是针对时局而发,非泛指冬夜之长而言。在那样一个长夜难明的年代里,如龙似虎的英雄人物如辛弃疾,陈亮等,哪能不声喷霜竹似地发出撕裂天地的叫喊呢?

全词感情浓郁,忧愤深广。典故虽略嫌过多且僻,此辛词之病。但大都能就景叙情,或即事写景,因此形象鲜明。王国维在谈到辛弃疾词的妙处时说: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人间词话》卷上),这首词就是这样。词前小序。记述辛、陈二人相会、同游和别后的情思。非常感人。

由此词倡始,词人和陈亮一连唱和了五首。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称得上是一桩盛事。

辛弃疾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

更那堪鹧鸪声住,

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啼处,

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

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

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

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

醉明月?

赏析:

这是一首很负盛名的送别词。辛茂嘉是作者族弟,他南归宋室本为北伐抗金,结果反被贬到更南的广西。本词非一般赠别,而是借题发挥,抒国家兴亡之感。此词开头由三种禽鸟悲啼,啼到春归花谢起兴,酝酿成一种悲恻气氛。未抵翻进一层,提出人间离别题旨。列举昭君出塞、陈皇后失宠幽居、庄姜送归妾、李陵诀别苏武、易水饯荆轲五事,佳人薄命,英雄末路,生离死别,哀凄悲壮,宣发尽人间别恨。啼鸟还知如许恨,挽结前文,回应开端,比较春恨与别恨,断言啼泪必将变为啼血,沉痛之至!谁共我,醉明月,一笔陡折,收归题旨。由春恨到别恨,归到如许恨,实际是在感叹人间恨。面对人生种种恨,亲人远离,哀伤可知。其中自当涵盖无限时代恨、家国愁。

1 关于怜惜鸟的诗句

关于怜惜鸟的诗句 1关于鸟的诗句全诗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看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境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翠碧鸟

唐韩偓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桐花鸟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咏鸟

唐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闻百舌鸟

唐梁锽

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

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

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浴浪鸟

唐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赋百舌鸟

唐严郾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

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

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

听百舌鸟

唐王维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闻春鸟

唐韦庄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百舌鸟二首

唐无则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水鸟

唐吴融

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

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

山鸟

唐郑谷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仙鹤

分明两色再加朱

常伴苍松益寿图

自在白云山野处

闲情雅趣气俗无

麻雀

谁言翼短不搏天

且看白鸽送信笺

志小那知鸿鹄意

一生注定寄屋檐

孔雀

常开绿扇傣家楼

富贵祥和仪态优

疑是恋凡天上物

韵吞千鸟站鳌头

鹦鹉

绿羽镶红小丑裳

人云亦语信雌黄

囫囵吞枣不知味

曲解歪说坏雅章

苍鹰

筑巢虬枝育幼雏

含辛茹苦雨风途

一朝翼满冲天去

欣喜儿孙万里浮

2关于鸟的古诗词

关于鸟的古诗

鹭鸶 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觜,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晓风。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天净沙①·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②,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③。夕阳西下,断肠人④在天涯⑤。

唐]韦应物的《闻雁》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3关于鸟的古诗

翠碧鸟

唐韩偓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抄莫近市朝飞。

桐花鸟

唐可朋

五色毛bai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咏鸟

唐du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zhi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dao华。

浴浪鸟

唐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4关于鸟的诗

双鸟诗 韩愈 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

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 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

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 春风卷地起,百鸟皆飘浮。

两鸟忽相逢,百日鸣不休。 有耳聒皆聋,有口反自羞。

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 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

雷公告天公,百物须膏油。 自从两鸟鸣,聒乱雷声收。

鬼神怕嘲咏,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

虫鼠诚微物,不堪苦诛求。 不停两鸟鸣,百物皆生愁。

不停两鸟鸣,自此无春秋。 不停两鸟鸣,日月难旋輈。

不停两鸟鸣,大法失九畴。 周公不为公,孔丘不为丘。

天公怪两鸟,各捉一处囚。 百虫与百鸟,然后鸣啾啾。

两鸟既别处,闭声省愆尤。 朝食千头龙,暮食千头牛。

朝饮河生尘,暮饮海绝流。 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翠碧鸟 唐韩偓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桐花鸟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咏鸟 唐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闻百舌鸟 唐梁锽 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浴浪鸟 唐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赋百舌鸟 唐严郾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 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

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

听百舌鸟 唐王维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闻春鸟 唐韦庄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百舌鸟二首 唐无则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水鸟 唐吴融 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 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

山鸟 唐郑谷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在古诗词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意象,这些意象以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常能使一首简短的小诗来传达更多的意韵,如果这些象征物用它所象征的意义平白直叙得写出来,不但会使诗词少了韵味,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要表达清楚也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莺歌燕舞所要表达的意思了,这源于毛泽东那首诗里一句话:到处莺歌燕舞。

莺与燕在这儿成了心情舒畅象征物了。

但在古诗词中,莺与燕更多象征着爱情,或者说对爱情的向往: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正是因为双飞的燕,更让独立的人显得那样落寞,那样孤独。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以莺与燕的幸福美满反衬了上阳宫女独处寒宫的辛酸与悲凉。

杜鹃因为蜀国王杜预的那个凄美的传说,再加上它的鸣叫声被理解为:不如归去。常常被流落在外的诗人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杜鹃声里斜阳暮。化作啼鹃带血归,这些诗句无不传达出强烈的故国之思。

我想四九年到台湾的那些人思念大陆时,如果用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已的感情时,一定会想到杜鹃的。鹧鸪的歌声被诗人理解为:归不得也哥哥。

听起来就很有趣。正因如此,鹧鸪被诗人们作为有家不能回的象征。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江晚正愁预,山深闻鹧鸪,这是典型的南宋诗人的口吻,大好河山,已为他人所占,想回也回不去了,听到鹧鸪在说:归不得也哥哥,道尽了诗人心中的无奈和悲哀。我们的文化缺乏阳刚之气,孟子的善养浩然之气到了后来只有在被砍脑袋时用作喊口号了。

诗人们是很少感悟它了,正因如此,博击长空的鹰很少出现在我们的古诗词中,偶尔出现以下也多含贬义,左牵黄,右擎苍。苍鹰好不容易在诗人们的手下露一次脸,也是和黄狗相对,后人将鹰犬喻为小人或奴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般认为,诗不可译。诗之所以不可译,就是因为诗里有太多的一个民族特有的象征符号,如果对这个民族的文化不是有很深的理解,就很难理解诗中那些象征符号所蕴含的意义。

如果让西方人去理解深山闻鹧鸪那首诗,大概会认为诗人既然回不了家,只好跑到深山听鸟叫去了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5赞美鸟的诗句

山鸟

唐郑谷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咏鸟

唐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

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浴浪鸟

唐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翠碧鸟

唐韩偓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桐花鸟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听百舌鸟

唐王维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闻百舌鸟

唐梁锽

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闻春鸟

唐韦庄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水鸟

唐吴融

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

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

越鸟

唐郑谷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好鸟鸣高枝

唐郑衮

养翮非无待,迁乔信自卑。影高迟日度,声远好风随。

云拂千寻直,花催百啭奇。惊人时向晚,求友听应知。

委质经三岁,先鸣在一枝。上林如可托,弱羽愿差池。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啼鸟

宋欧阳修

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言宜可憎。

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

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交朋。

花能嫣然顾我笑,鸟劝我饮非无情。

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

可笑灵均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6关于鸟的古诗有哪些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游湖》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送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梦游天姥吟留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村居》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渔歌子》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村居》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望月有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送上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九章·哀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春行即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寄左省杜拾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春宫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7有什么关于鸟的古诗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唐·杜甫《遣兴三首》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杜甫《薄暮》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杜甫《绝句二首》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人若耶溪》)

8与鸟有关的话诗句

翠碧鸟 唐韩偓

天长水远网罗稀,保得重重翠碧衣。

挟弹小儿多害物,劝君莫近市朝飞。

桐花鸟 唐可朋

五色毛衣比凤雏,深花丛里只如无。

美人买得偏怜惜,移向金钗重几铢。

咏鸟 唐李义府

日里飏朝彩,琴中伴夜啼。上林如许树,不借一枝栖。

闻百舌鸟 唐梁锽

百舌闻他郡,间关媚物华。敛形藏一叶,分响出千花。

坐爱时褰幌,行藏或驻车。不须应独感,三载已辞家。

浴浪鸟 唐卢照邻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赋百舌鸟 唐严郾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

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

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

听百舌鸟 唐王维

上兰门外草萋萋,未央宫中花里栖。

亦有相随过御苑,不知若个向金堤。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万户千门应觉晓,建章何必听鸣鸡。

闻春鸟 唐韦庄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百舌鸟二首 唐无则

千愁万恨过花时,似向春风怨别离。

若使众禽俱解语,一生怀抱有谁知。

长截邻鸡叫五更,数般名字百般声。

饶伊摇舌先知晓,也待青天明即鸣。

水鸟 唐吴融

烟为行止水为家,两两三三睡暖沙。

为谢离鸾兼别鹄,如何禁得向天涯。

山鸟唐郑谷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孤雁(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可自疑。

卜算子 苏 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9鸟的诗句 资料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当春间二三月,轻(si)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同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波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于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么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沈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翻翻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

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

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

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

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家乡的鸟是有灵性的,懂得人情世故,像朴实的乡民。

每次在城里上班,我都会想起她们,我想她们也会想起我。我每每走在上班的路上,抑或溜达在郊外的田野里,看见三五只蹦跳在路边或枝头上的鸟,我想那定是家乡的鸟,我喊她们,她们也不搭理我,她们怕我伤害她们似的,远远的躲着,用敌视的眼睛瞅我,我只好知趣地走开了。

她们也许不是家乡的鸟。 我很闷的时候,终于回家了,刚下车,几只鸟就在庄头的大树上朝我疯狂地鸣叫,接着母亲出来了,家里的花猫和黄狗都来了,像搞个仪式似的纷纷迎接我,我欣喜若狂,内心深处的郁闷瞬间荡然无存,脸上的笑容说出了我的激动和感恩。

母亲说,你看,还是家乡好吧,鸟啊狗呀,一瞅到你,就叫,它们见你多亲!是呀,来到乡下,我仿佛是个老者,浮躁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我听见鸟的鸣叫就像听见母亲喊我乳名一样温暖。我开始关注家乡的鸟了。

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鸟,像跟屁虫似的跟在母亲的背后要小鸟鸟,我那时就喊它们小鸟鸟,母亲忙农活,哪顾得捉啥小鸟鸟,母亲不捉,我就闹,我一闹,母亲急了,就打我,母亲一打我,我就狠狠的哭,我一看母亲望我,我哭的声音就大些,眼泪就多些,我一看母亲不望我了,我就哭小点,干脆就不留眼泪了,伙伴这时跑过来,笑话我,干哭没眼泪,黄狗来舔里,我那时也不知道是母亲叫他们来的,他们一笑话我,我就跟他们斗,我一跟他们斗,他们就说,你别跟俺们斗,咱们去掏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94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