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会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好处?

丰富孩子的道德情感,会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好处?,第1张

不管做什么事情,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对他传授了什么,孩子就会学什么,所以以身传教先自己吧,道德的事给理解正确过后你的孩子也会把这个道德理解正确。要想儿童有德,必须以道教之,但何为道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姑且把我国的当代算为多元文化时代,那么哪一家的理论才算是合乎道的呢?人类历史可以说是对人性检验的历史,合乎道贴近道的阶段,人们就会有比较好的德行表现;背乎道远离道的阶段,人们就会大显贪腐的败坏性情。儿童的德育应该包含这样几方面:敬天,爱人,律己。因为敬天所以心含敬畏,存敬畏之心才能谦卑做人。

因为爱人所以心怀邻舍,存慈悲之心才能相处人群,因为律己所以心有所守,存自守之心才能不越雷池。让儿童正确理解道德首先要大人重视道德,而且重视到首位,形成以道德为本的舆论和生活习惯,这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儿童就懂得道德的重要性了。从小学阶段开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都逐渐渗入了人际关系、社会道德情感的内容,此时家长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伙伴关系的友谊影响,社会文化特点和亚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媒体和文化传播产品的导向,对孩子情感的养成和调整都具有重要暗示作用。

加强社会公德、传统美德、高尚品格、崇高理想教育,让孩子树立崇高的目标和追求,会影响孩子终生甚至延续到下一代。让孩子感觉父母是可以信赖的可以依靠的,父母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包括情绪表达的方式。包括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道德感、价值感。所以要与孩子一起,在日常中观察和教会孩子识别情绪,接纳情绪,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

在大多数父母眼里,孩子的成绩很重要,因为考上理想的大学,能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孩子的能力也很重要,因为,孩子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天起,关于分数的高低,已然无人问津,孩子要靠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对于孩子的情感教育---孩子是否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我们没有来得及去关注更多。甚至于认为,情感,对于孩子来说可有可无;更有甚者,认为孩子对人、对社会的冷漠,更能够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能不说,这种对孩子情感教育的淡漠的态度,是孩子成长的悲哀。

记得一位未来学家说过一句话,未来的人工智能,几乎能学会人类的所有智能。甚至能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而产生与之匹配的认知模式。也就意味者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同与人工智能之处,是否会学习,已经不是区分的标志。那么,人类与人工智能区分的指标有哪些呢?那就是人类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恰恰是人工智能无法具备的。

我们生而为人,正因为爱自己,而推及爱父母及社会,乃至爱自然万物,才能热爱生活,创造美好。如果没有了这些美好的情感体验,即使孩子学富五车、富可敌国,又能如何?无非是能挣钱的机器而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丰富的情感?那就要注意引导孩子学会爱自己,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有一颗感恩之心。

怎么爱自己?爱自己的前提是自尊,自尊就是自己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认识到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让孩子明白:我不需要任何证明,就具有独有的价值。这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可。有了这样的自我接纳和认可,就会有善待自己的动力。因为孩子认识到自己是如此有价值,自然就会好好的爱自己。爱自己,孩子就愿意去讲究卫生、就愿意去锻炼身体、就愿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就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就愿意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

因为孩子学会了爱自己,孩子就能够持续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样,孩子就更有能量去回馈父母的爱,也就是学会了爱父母,进而爱同学,爱社会。

怎样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呢?当孩子学会了爱自己以及爱社会,孩子就比较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妈妈煮的一碗粥,孩子就会感受到妈妈的爱意;家里的一盆花,就会让孩子发现生命的美好;家里干净的地面,都会让孩子感觉到珍惜;同学的一次帮助,就会感觉到同学的朋友之情。而这些美好的情感,都是在自爱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父母需要做的,就是爱孩子,唤醒孩子的自尊。

感恩,是最美好的一种情感。据说,哈佛大学的心理教授曾经做个实验,实验发现,在诸多的美好情感中,能量最强大的情感就是感恩,感恩的能量甚至超过了爱的能量。具有感恩心的人,其幸福指数总体都比较高。

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感恩的情感。从我的经验中,就是先从父母的身教开始,父母面对亲朋好友的帮助,要有感恩的态度。特别是在家庭自然生活状态中,要经常把这种感恩的事情进行分享,父母这种感恩的心态,就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进而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的劳动,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会由衷的说:妈妈,今天的饭菜真好吃!即使饭菜的味道不太可口,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付出的劳动,对妈妈的劳动表示尊重的感恩。由近及远,由此及彼,孩子的感恩心就会生发出来。

有了感恩心的孩子,就会更容易和朋友同学友好相处,孩子就更有机会获得帮助和成功,也就更有可能对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愿我们的孩子成为爱自己、爱生活、懂感恩的孩子。

幼儿的行为是充满情绪色彩的,有的人甚至认为,幼儿是“情绪的俘虏”,不少心理学家都承认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动机作用,认为情绪不只是心理活动的伴随现象和副现象,情绪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他心理过程中所不能代替的。它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它的这种作用在学前儿童身上更为突出。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的作用非常明显。情绪直接指导着幼儿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6岁男孩对老师指定的图画内容不感兴趣,他愿意按自己的意愿去画。老师检查时,问他画的树叶在哪里,他说:“风都刮跑了。”记得有一次,班上小朋友抓了蜗牛,老师强制他扔掉,谁也不肯,爱不释手。于是老师用纸折了一个“房子”,让他们把蜗牛都放进去,并答应他们吃完饭可以带回家去。那一天孩子们吃饭都特别快。可见,强制会使孩子们产生不良情绪,而适合幼儿需要的措施,则使他们产生良好的情绪从而表现出积极的行动。

情绪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幼儿心理过程中也有明显的表现。情绪对幼儿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不少实验研究已证明了情绪对认知的作用。张述祖的研究说明: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在识记上效果比较明显,保持效果更显著。武进之的研究说明:情绪态度对幼儿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孟昭兰的研究中证明: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愉快强度和操作效果之间的相关为倒“U”形关系,即适中的愉快情绪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惧怕和痛苦的程度与操作效果之间为近似的直线关系,即惧怕和痛苦的程度越大,操作效果就越差;强烈的情绪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幼儿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他在学前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活动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成人对新生儿的了解几乎完全依靠表情动作。幼儿在掌握语言之前主要以表情作为交往的工具。婴儿最初的情绪表现,也有帮助他适应生存的作用。婴儿必须依靠成人而生存,天生的情绪反应能帮助他呼唤和影响成人,使婴儿得到照顾。例如,新生儿在饥饿或疼痛时会哭叫,温饱、舒适时会出现面部微笑,对恶臭的气味会产生厌恶的表情,对大声震动会出现恐惧反应,并迅速转为大哭。在幼儿期,情绪往往不是单向的表达,而大多数是有沟通对象的。例如,两三岁的孩子就知道,爸爸在家的时候不哭,奶奶在的时候哭,“哭给奶奶听”。幼儿常常用表情代替语言来回答成人的问题或用表情辅助自己的语言表达。

另一方面,幼儿在与父母、同伴和教师的交往中,逐渐体会到必须遵守不同交往情境中的“情绪常模”,有时表现出与其真实情感不同的表情(即情绪外壳)。这样,幼儿在多样的交往情境中,逐渐掌握了一些交往的技能技巧,社会交往水平也会不断的提高。

  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时候,一般都有自己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际关系和行为的一定态度,儿童也是如此。对这些态度的体验,就是情感。简而言之,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就是情感。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幼儿情感发展有自己的特点,易变性便是其第一大特点。

我国有句成语“破涕为笑”,源出晋朝刘瑶《刘越石集.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觖对膝,被涕为笑。”这是表述转悲为喜的意思。这种情感在成人身上只有在大悲大喜的转换时才会发生,但在幼儿身上却是经常可见。你看那小小的脸蛋上还挂着品莹的泪珠,但悲哀却早巳消失,满腔洋溢着笑意。

幼儿的情感为什么这样易变呢首先,这同他们的个性不成熟有关。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幼儿由于个性不成熟,容易造成需要不稳定,需要不稳定则必然引起情感的易变性。幼儿的需要常常受周围情境因素的支配,如看到一只蝴蝶就高兴,看见一条小虫就害怕;吃不到想吃的东西要哭,拿到了好玩的东西又会乐。总之,他所处的情境,对他的情感有巨大的支配作用。由于情境是极活跃、易变的,特别是幼儿所处的情境,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就容易引起他们情感的易变性。其次,与幼儿的认识水平不高有关。幼儿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很肤浅.常常以自己的具体需要,做为判断客观事物价值的依据,而不能以概括的原则、社会的需要,做为判断客观事物价值的标准。他们常常只注意现象,而忽略本质。因而他们的认识容易变化不定,从而使情感也变化不定。今天,你给我一块

糖吃.或者给我一本连环画看,我就喜欢你,乐于同你玩,明天,你吐我唾沫,或者打了我一下,我就不喜欢你,不愿意同你玩。不过,如果你能马上给我一个好玩的玩具,我就可以立即变不喜欢为喜欢,同你一块玩。

幼儿情感发展的第二个特征是易感性。由于个性不成熟、不稳定,认识水平不高,模仿性强,情感很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和感染。孩子越小,这一特点越突出。例如,一个孩子因为某件事高兴地拍起桌子来,周围的孩子也会跟着拍,而且情绪也和第一个拍桌子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至于为什么高兴?后来学拍桌子的孩子并不清楚,也许拍本身就成了他们高兴的原因。又如他们对人的情感态度也是这样,一个小朋友喊:“叔权好”、“阿姨好”,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喊;一个小朋友拉着叔叔的手,亲眼地表示要和叔叔一块玩,其他小朋友也会围上来,做同样的表示。他们的情感十分热烈,但不够深刻,易受感染,也容易改变.例如,暑假期间,父母把孩子送到姥姥家住一段时间,开始两天,他哭哭啼啼要找奶奶。可是,过两天,跟姥姥有了感情,便不找妈妈了。相反,当妈妈要带他回家时,他反而不肯定。一旦回到家中,他又哭哭啼啼要找姥姥.

培养孩子高尚道德情操的意义

培养孩子高尚道德情操的意义,你知道是什么吗?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高尚道德情操可以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下面为大家分享培养孩子高尚道德情操的意义,一起去看看吧。

培养孩子高尚道德情操的意义1

1、道德是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

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操。对于小学儿童来说,就是要教育孩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养成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劳动、讲文明、懂礼貌的优良品质,培养他们具有诚实、正直、厚道、谦虚等高尚情操。那么,培养孩子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都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2、培养儿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每个社会,每个阶级,都要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道德,并教育年轻一代,使之具有本阶级所需要的品德,以便更好地为本阶级服务。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知识、智力、技能,它表明一个人为社会服务所具有的本领:一个是思想品德,它标示一个人运用一定的本领为社会服务的阶级方向性。有了这两个方面,才能更好服务于社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还要实现共产主义。根据这种客观的需要,就必须培养年轻一代具有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目前我国有一亿多少年儿童,他们的精神面貌在数年之后将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从儿童入学的第一天,就是百年树人的一个新起点。

3、培养儿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他们成才的需要。

一切时代的大科学家都是品德高尚的人,都很重视道德修养,他们把思想品德既看成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又看成是成才的需要。例如,爱因斯坦认为。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而道德行为则是“对全人类更加幸福的命运的善意的关怀“。献身科学、造福人类,这就是爱因斯坦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也是他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他认为,一个人的理想决定一个人

4、生活的方向和道路,又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呈现的一种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仅仅靠个人奋斗要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和突破,那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大英百科全书,(1746年版)开始只由两名科学家编写,而后来的“大英百科全书,(1967年版)则由一万名专家共同编写,它是集体劳动的结晶。而在今天诺贝尔奖金获奖者中,靠合作研究取得成果的就占75%。科技人员通过友好合作和互相支持来取得事业和工作上的成就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年轻一代必须加强集体观念,才能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5、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既是品德修养的需要,又是成才的需要。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它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只有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掌握科学,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资本主义国家多数科学家不是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但他们自发地倾向唯物主次和辩证法,有的则通过科学实践逐步接近辩证唯物主义。因此有人说,作为科学家,他的第二专业就应该是哲学家。

培养孩子高尚道德情操的意义2

怎么培养高尚道德情操

1、”道德情操“指的是情感道德和操守的结合,同时也是道德品质的'体现,而“高尚”则指的是社会交往中超越自我层面的表现,可以说是他人对品质美好的人的一种评价。首先要从自己的思想觉悟上出发,多读一些道德情操高尚的名人名传,树立起自己心中道德榜样。

2、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有着需要我们去帮助的人,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多帮助他们,哪怕是帮别人捡一个东西这样很小的事情,久而久之会渐渐发掘出我们内心中坚强的一面,道德感也会有所提升。

3、控制自我的私欲也是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关键,因为往往我们为人处世时都太多的时候只想自己,把个人排在最前面,或是只想自己的感受,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私念,多想想其他人,多看看这个世界上比自己弱小的人,多给予、多奉献。

4、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说不是一种交际能力,它常常是一念之差就去坚持的某种动力,想要这种动力源源不断,就用爱来充实自己,当我们心中充满爱的时候,我们就会强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9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