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大陆》表达了自己的有生之年不能见到海峡两岸统一的失望之情,也流露出了一位八十三岁的飘泊孤岛的老人对大陆的强烈的眷恋之情,也表达了自己想落叶归根的感情。
诗词原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表现作者生前活着时的痛苦,作者明确实写了自己的悲哀情感,暗示虚写了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现状。读者可以通过诗中明确地抒情,在头脑里再现出一个活生生的慷慨悲壮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全诗用语自然生动。如“高”字,出语自然天成,而富于哲理,耐人咀嚼。站的越高,望的越远,这是常识。诗人一定希望葬的更高些,那样会望得更远,了解更多,更能缓解思恋之苦,满足思恋之需。作者情之急、情之浓全被这一字传出。
扩展资料:
《望大陆》在音韵节奏方面特点突出,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句式上,长短错落,读来时慢时快,恰当的表达了感情。 前两节采用了重章复沓的手法,具有很强的咏叹意味。
从情感发展上看,“望我大陆”所传达的情与“大陆不可见兮”所传达的情又截然不同,构成突转,发人深思。 第三节每句三字,音步一致,节奏分明。
四句诗紧锣密鼓式地排列,读来沉郁顿挫。前两句使用叠音词“苍苍”“茫茫”,渲染了景象的寥廓,音韵上也具有美感。
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的诗被我们传承下来进行诵读和欣赏,有不少千古名句,至今被人们运用到语言和书本当中,而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这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至今仍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那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对以往生活的眷恋。
李煜自号莲峰居士,他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南唐末代的国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在李煜被毒死之前写的,写完这首诗三年之后被唐太宗毒死,所以可以算得上是李煜的绝命词。这首诗之所以能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是因为这些字里行间象征性的比喻,将心中的忧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刻画了李煜心中的亡国之痛,以及对以往生活的眷恋
春花秋月表现生活的美好,何时了表达的是此刻正在勾起自己伤心的往事,往事知多少,体现的是以前的许多事情都历历在目,“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现诗人深陷牢狱之灾还能感受春风的吹拂,而自己的国家却已经沦落到要灭亡的程度,“雕栏玉彻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虽然自己国家的宫殿都还在,但是人的容颜已经改变,那你就深深体现了诗人亡国之痛的叹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心中的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如波涛汹涌。
这首诗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并且同时用拟人,比喻,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将诗人心中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感情的深厚,犹如一江春水,十分大胆的将诗人自己心中的亡国之痛,丧国之心,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那种眷恋和向往,真实的展现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