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分,共30分)
1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
A3~5岁
B5~7岁
C8~10岁
D11~13岁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 )。
A讲解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指导法
3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是( )。
A人际排斥
B人际吸引
C人际合作
D人际竞争
4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
A示范
B讲解
C练习
D反馈
5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实现的,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称为( )。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写作技能
D操作技能
6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A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程度是(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8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
9于l994年受邀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发展成果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加涅
D布鲁纳
10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也是人格核心的是( )。
A情感
B意志
C性格
D气质
11( )目标是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A应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的功能。
A培养动机
B激发需要
C促进和维持
D培养纪律
13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是( )。
A心理测验
B心理分析
C心理辅导
D心理咨询
14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 )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A知识
B领会
C应用
D分析
15生理自我的基本成熟是在( )左右。
A4岁
B3岁
C5岁
D7岁
16将学业的成败归因于个人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是指归因于( )。
A能力
B运气
C任务难度
D努力
17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 )。
A布鲁纳
B维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18下列内容中不能发生迁移的是(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情感和态度
19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比较
B变式
C概括
D直观
20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 )。
A维果斯基
B加里培林
C加里宁
D赞可夫
2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立者是( )。
A巴甫洛夫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华生
22。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
A计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23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学会用绳子打结不属于问题解决,其理由是( )。
A它所要求的心理活动太简单
B它不必克服认知障碍
C它不是在人的头脑内完成的
D它不需要复杂的认知活动
24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 )。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低级动机
D外部动机
25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26( )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27对程序教学贡献的是( )。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加涅
28(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表
29我国学者廖世承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于( )出版。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0年
3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l5分,共30分)
1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E社会风气
2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即( )。
A直接转变
B间接转化
C间接改变
D直接发生
E自然形成
3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 )。
A获得
B同化
C顺应
D转化
E评价
4下列属于健康概念的有( )。
A自我意识正确
B获得他人肯定
C身体健康
D心理健康
E社会适应良好
5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 )。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联结
D原型整合
E原型内化
6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 )。
A实物直观
B感知直观
C模象直观
D本质直观
E言语直观
71 994年布鲁纳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成果概括为( )。
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探索性研究
E社会文化研究
8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操作技能分为( )。
A细微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
D器械型操作技能
E闭合型操作技能
9元认知监视策略包括( )。
A设置学习目标
B阅读时对注意力加以跟踪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E分析如何完成任务
10CAl的优越性体现在( )。
A交互性
B即时反馈
C所呈现的信息生动形象
D机器规定速度
E自定步调
11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
A知识的获得
B知识应用
C知识巩固
D知识编码
E知识提取
12教学环境包括( )。
A基础条件
B师生关系
C上下级关系
D物质环境
E社会环境
13学生的学习内容有( )。
A知识技能的掌握
B学习策略的掌握
C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D道德品质的培养
E健康心理的培养
14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 )。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5以下内容中能发生迁移的有( )。
A知识学习
B技能学习
C行为规范学习
D态度与情感学习
E气质
16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 )。
A符号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下位学习
E命题学习
17对技能分类的较典型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 )。
A言语技能
B操作技能
C记忆技能
D心智技能
E体育技能
18在学习一份书面材料中,记忆效果的位置往往是( )。
A结尾部分
B都一样
C开始部分
D中间部分
E不一定
19问题解决具有( )的基本特点。
A目的性
B结构性
C序列性
D主动性
E认知性
20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有( )。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和责任感
D事业感
E自尊感和羞耻感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1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 )
2苛勒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 ( )
3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是知觉水平的概括。 ( )
4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 ( )
5操作者自身的感觉系统提供的感觉反馈是外部反馈。 ( )
6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表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 )
7教师自己的观点对学生而言是正确的答案。 ( )
8创造性是少数人的天赋,一般人不可能有。 ( )
9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儿童达到道德的自律。( )
10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成绩没有差异。 ( )
11学生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 )
1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味着教授学习策略能提高迁移的意识性。 ( )
13概括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 ( )
1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整合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十扰减少,多余动作却有所增加。 ( )
15以合作学习方式学习的学生比独自总结或简单阅读材料的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 )
16个体好奇心、求知欲越强,知识经验越丰富,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则越能发现常人所发现不了的问题。 ( )
17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没有关系。 ( )
18心理健康是绝对的。 ( )
19教学活动中,教师按领域原则和功能安排课堂空间,这两种方法并不相互排斥,可以组合使用。 ( )
20班级规模越大,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 )
四、情景题(每道情景题后有4个问题,在每个问题给出的备选答案中,有至少一个或若干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情景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
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新闻宣传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教师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1局长解聘崔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 )
A妥当
B不妥当
C不好说
D比较妥当
2我国教师法对于学校解聘教师的情形规定有哪些(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自行为学生补课的
3依据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崔某在放学后义务为张某补习数学是违法的
B崔某不应该掐张某的左脸
C张某的父亲大闹学校是对的
D记者大肆渲染该事件是对的
4案例中,学校赔偿学生3000元,属于( )
A民事赔偿
B行政赔偿
C刑事处罚
D行政处罚
(二)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1该案例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的什么研究方法( )
A现场实验法
B调查法
C教育经验总结法
D个案法
2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
A客观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实践性原则
3荣格将人的性格分成( )。
A独立型
B内向型
C顺从型
D外向型
4在教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
A重视早期性格习惯的培养
B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C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D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一、单选题
1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2C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
3A解析题于是对人际排斥的解释。
4C解析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练习。
5D解析题干是对操作技能的解释。
6B解析这是记忆术的一种方式,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7A解析题干是对信度的解释。
8D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对同一个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不同方向去探索,才可能发现新奇独特的内容,因此,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9D解析l994年布鲁纳接受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并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对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发展成果作了高度概括。
10C解析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11D解析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内容,并需要基于准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12C解析根据对课堂管理的解释,应选C。
13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14C解析“应用”这一目标是在对材料进行深入加工基础之上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过程,因此代表了较高水平的理解。
15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16D解析四个选项中属于个人内部因素的是能力和努力,而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努力因素是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故选D。
17D解析奥苏伯尔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18B解析几乎所有习得经验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生迁移。四个选项中,气质不是习得经验,所以不能迁移。
19B解析题于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
20B解析加里培林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21A解析巴甫洛夫从生理学的角度,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提出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说。
22B解析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23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24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25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26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27A解析斯金纳论证了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使其更科学。
2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2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l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新科书。
30C解析专家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细节的纠缠。
二、多选题
1BCD解析AE两项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
2BD解析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是新的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主要途径。
3ADE解析布鲁纳将学习分为获得、转化和评价三过程。
4CDE解析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指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5ABE解析此三项是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划分。
6ACE解析实际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方式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7ABCE解析布鲁纳认为十几年来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四个方面。
8CD解析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9BCD解析AE两项为元认知计划策略的内容。
10ABCE解析机器不能为学习者规定速度,除此之外,其余均为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的体现。
11ACE解析知识应用不属于加工过程,而知识编码属于获得与巩固过程。
12DE解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13ABCDE解析这五项均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14ABCDE解析这五项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五个层次的需要。
15ABCD解析气质不是习得经验,不能迁移。
16ACE解析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是根据知识学习的复杂程度和知识的存在形式划分的。
17BD解析言语技能与体育技能属于操作技能,记忆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18ACl解析中间部分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双重影响,一般记忆效果不好。
19ACE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三个基本特点。
20ABCDE解析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这五项均为道德情感的内容。
三、判断题
1×解析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2×解析这是奥苏伯尔的观点。
3×解析理性概括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是思维水平的概括。
4×解析画线是复述策略的一种具体方法。‘
5×解析题干所述为内部反馈。
6√解析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的不同观念多,则说明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具有变通性。
7×解析教师自己的观点只能作为一个范例,而不是正确的答案。
8×解析创造性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人人都有。
9√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水平是自律道德。
10×解析采用掌握学习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仍有差异,不过这种差异表现在他们学习所花的时间上。
11√解析学生的学习与人类的一般学习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是一种特殊形式。
12√解析研究证明,学习策略及其元认知策略具有广泛的迁移性,它们能提高学习者迁移的意识性。
13×解析直观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理解知识的起点。
14×解析此阶段,各动作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减少的同时,多余动作也随之减少。
15√解析见大纲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阐述。
16√解析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思维比常人活跃,因此能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问题。
17×解析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18×解析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19√解析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可以互相补充。
20√解析班级规模过大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因此,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就越低。
四、情景题
(一)
1B解析局长解聘崔老师的做法不妥当,没有法律依据。
2ABC解析《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3B解析略。
4A解析题干所述符合民事赔偿的内涵。
(二)
1A解析案例运用的现场实验法,又称为自然实验。
2ABC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客观性、教育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3BD解析荣格将人的性格分成了内外向两种。
4ABCD解析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应注重学生早期性格习惯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进行个别指导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道德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心理学,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交叉学科。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篇一《道德心理学理论综述》
[摘要]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和柯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理论为道德认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艾森伯格从亲社会的独特视角研究了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理论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良知理论和移情理论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探讨道德的心理机制和道德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心理理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刘亚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吴荣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
道德心理是指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人类对道德心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休谟和达尔文,国内最早可追溯到荀子和孟子。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道德心理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算起,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道德心理学理论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理论出现。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道德心理学理论进行论述,旨在为道德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争论的平台。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心理学家、道德学家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而且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一)皮亚杰的三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道德阶段(0~5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对道德的概念还很模糊。第二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8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也只是认为道德即规范和规则,遵守规范和规则便是符合道德的,反之就是违反道德的,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因此他又称此阶段是道德现实主义;此时的道德就是服从权威。第三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8岁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体验到了规范之外的东西,如责任、公正、动机等,因此皮亚杰又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此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本质区别就是儿童逐渐形成了“良心”,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升华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皮亚杰是第一个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应用实证的方法对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这是其最大的贡献。但由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是从属于他对一般人类认识发展问题的研究的,因而他不可能对儿童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理论
柯尔伯格在1980年提出了他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他认为,道德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依据行为的实际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否道德。这一水平分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所谓对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而避免惩罚的,他不考虑他人的动机和利益,把自己的观点和权威观点混淆。阶段二: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阶段。所谓对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利益,他能把自己的、权威的、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区别开来。水平二: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的。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的观点。阶段四: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人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关系或动机相区别,依据自身在社会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人际关系。水平三:后习俗水平。此时个体认为道德决策不仅取决于原则、利益、动机,还必须为社会所赞同,社会是按公平和仁慈来运作的。阶段五: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人采纳的是一种超越的社会观点,理性的个体意识到权利和价值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人真正懂得了道德本质,将用于社会治理的普遍伦理内化为一种道德的崇高境界。
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道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理论源于皮亚杰但又发展并超越了皮亚杰,他整合了传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在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外他还进行追踪研究,不仅有对美国本土被试的追踪研究,还有对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跨文化的追踪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普遍性。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
艾森伯格对道德心理的研究是从亲社会道德情景方面开始的,她认为“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和需要帮助的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艾森伯格认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自我关注的享乐主义推理;阶段二: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赞许和人际赞许的定型取向推理;阶段四:包含有两个小阶段,即自我投射的移情推理阶段和过度阶段;阶段五:深度内化推理。
艾森伯格开辟了道德研究的一个新的通道,即从亲社会道德方面做了理论研究,弥补了前人单一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弥补了柯尔伯格从道德禁令方面研究的不足。但是她的研究多是通过对儿童的口头报告分析得到的,可靠性值得置疑。另外她的研究因为是在亲社会的情景下进行的,所以难以在一般情景下推广。
二、道德情感理论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现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道德知识经验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主体有意识的评价性的心理反应。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心理激动—分析评价一形成定势。
(一)孟子的道德情感理论
孟子认为,凡人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心”首先含有情感之义。恻隐之心,一般表现为同情心,羞恶之心表现为一种羞耻感与憎恨之情,辞让之心表现为一种宽容大度之情,是非之心更多表现为对善恶的情感认同与拒斥。有鉴于此,朱熹认为,孟子“所谓四端者,皆情也”。“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在善恶分析中,不仅有
理性的分辨,而且有情感的认同:好善恶恶已不单纯是理性判断,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接受或拒斥。正是德性所蕴含的情感之维,从一个方面构成了向善的内在动因,并为知转化为行提供了一个过渡平台。
孟子对最基本的人性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道德情感的朦胧的描述,这些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道德情感中最基本的四种。人只有形成了这些情感,才会去做道德的事情。
(二)王阳明的理论
王阳明主张“无心则无身”,强调道德主体的情感品格;主张“心外无善”,注重道德行为的情感驱动;主张“致极良知”,开发道德自律的情感机制,由此形成了他系统的道德情感理论。王阳明注重内心体验,强调精神生活优越于知识性活动;强调直觉,而不是分析;强调人的情感本质。
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繁盛时期提出的道德情感理论,是理论界的一朵奇葩,改变了中国当时理性研究独占鳌头的局面。他的“心外无善”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道德已经内化到人心中,做事只需随“心”。此心是道德化了的,它有自己的原则。“致极良知”是指在个体心中已形成了良知,道德情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三)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霍夫曼的道德情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移情。他认为,移情在道德情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提出了移情的四种水平,即普遍移情、自我中心的移情、对另外个体的移情和超越情景的移情。霍夫曼还解释了内疚在移情性苦恼中的作用,并将它与惩罚的焦虑和弗洛伊德的内疚做了区分。另外还试图确定移情和道德原则的关系,认为移情情感的唤起可以激活道德原则。 霍夫曼的研究解释了移情的产生和发展,阐释了内疚和移情情感的关系以及移情与道德原则的关系。他第一次对道德情感理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研究,然而,他没有解释儿童如何学会在对他人的关心和自私自利动机之间平衡。
三、道德行为理论
道德行为是在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基础上,自由选择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面对利益时的道德冲突;二是面对冲突时的道德选择。
有道德冲突才有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道德冲突的大小同所选择的道德行为价值是成正比的,道德冲突越大,所选择的善的行为价值就越高。
道德行为过程一般分为发动、进行和终结三个基本阶段。与此相适应,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道德心理的激活、道德心理持续和道德心理平衡三个过程。在道德境遇的外在诱因和道德情感的内在驱动下,道德行为被激活,而道德行为是一个持续的活动,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行为的持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行为完成以后,道德冲突解除,道德动机得到了实现,此时道德心理重新平衡,道德行为终结。因此也可以说,道德行为是解决个体内心冲突、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道德行为成分,他认为道德行为是习得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模仿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儿童会模仿社会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是这种只强调模仿学习的理论,使得道德行为好似失去了主体的能动性。而道德行为是由个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识发动的。不过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这点是道德行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它不仅和道德认知有关,还和道德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另外道德行为还和环境因素、个人目标等外界因素有关。目前中外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还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观点水平上,很少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出现,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综观中外对道德心理的研究,道德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特别是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研究。另外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水平上,还应该进一步对这三个维度细分,应该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目前对三者关系的研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阐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道德心理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与个体有关,还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道德心理的研究还要与社会环境相联系。总之,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
什么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列举西方许多学者的一件,例如心理学者齐格勒强调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通过社会知觉,人们觉察他人的想法,向他人表达行为的动机和目的;通过社会行为的学习,人们掌握约定俗成的举止方式、道德观念,从而能够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社会。美国一位影响颇大的心理学家墨森则认为,社会化是儿童学习社会性情绪、对父母亲人的依恋、气质、道德感和道德标准、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亲善行为、对自我和攻击性的控制、同伴关系等等。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表现形式:
①自我认识,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知道自己的名字。对“我”字的掌握;
②自我情感体验,包括自尊,自信,自我价值感,成功感,自我效能感等等,比如3岁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自信,常要求自己独立干一些事情。
③自我控制与调节
④自我管理
2、社会认知的发展
表现形式:
对自我的认知,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3、社会行为的发展
表现形式:
亲社会行为,包括帮助、合作、共享、谦让等行为。
攻击性行为,包括言语和身体侵犯。
社会退缩行为,撒谎行为,嬉戏行为,告状行为等等
这些社会行为不是割裂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4、 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表现形式: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独立克服困难、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等
5、 社会情绪情感的发展
表现形式:
依恋感,同情心,责任感,羞愧感以及各种情绪的表达和控制。各种情绪包括高兴、生气、伤心等。
6、 道德品质的发展
表现形式:
道德认知,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三、我国《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
①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②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③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④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⑤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1利用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情境的营造能够使小学生在增强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认真感知情感内容。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有着多样的情境设置。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实现道德情感培养。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对交通问题产生思考,并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了解与交通相关的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其次,通过模拟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真实感受情感。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多元化的教学设备为模拟情境的教学提供了便利。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内容教授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及特征,在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情感,将现实实际与课本内容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道德认知的基础上提升道德行为。例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我们的班干部选举》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引导学生进行一次选举活动,通过与学生交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选举方案设定,在强化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
2融入情感加强情感交流
教师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引导者,其情感态度与人文素养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培养自己的情感,以耐心的态度对小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自身道德情感的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培养,通过交流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认知。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等形式的图像展现,和学生产生情感交流,在加强学生美育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只有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这一内容教学达到效果。
3利用实践实现情感内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情感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将道德情感融入情感行为中。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真正将学到的情感内容融入情感实践中,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参观等形式激发学生情感实践体验,促使情感培养内容实现内化,进而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