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哪根筋让我想起这个词,总之,觉得于我贴切至极。
我似乎时时刻刻都在追寻,又时时刻刻都在抛弃,抛弃我得到的,寻求我抛弃的,周而复始,长此以往……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最懂珍惜的人,却从未好好扞卫过拥有的任何东西。
谷子说我是个喜新厌旧的家伙,我毫不觉得有何愧疚,人总是会在不同时段,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东西,喜欢不同的东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妈妈玩笑说:那哪日将我们也换了得了!这个我们当然是她和爸爸,而我也爽快地应到:没问题!只是我们都清楚,这个哪日是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我更知道我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弃了我!
一直自以为身边的人事也会如父母般宽容,执着,永远呆在原地关注我,等待我……
而现在才明白,好多东西在你向它招手的时候,它来到了你的身边,却也在你向另一些东西招手的时候离你而去。它们的离开,不是它们的背弃,而是我的不知好歹,曾经有那么多的爱将我温暖,无论它们以何种名义。而我却像摆脱麻烦一样将之抛至十里开外,自己又如一块冰一样奔赴于一场火的盛宴,说是飞蛾扑火也好,无私奉献也罢,再崇高的冠冕也扭转不了自己此时此刻的惨淡,以前也爱找些理由为自己开脱,什么年少无知,什么很傻很天真……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人欺骗我,只是自己太相信自己!
看到雪、芳芳还有同同三口子样的甜蜜,我就知道自己错过了太多,这种差距不免有时间和空间的因素,但永远的破灭往往原于心的不坚定,我不知道自己对这份友谊算不算执着,也许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我还算真诚。芳说:我以为我们之间的`友谊永远会像橡皮筋一样无论伸或缩都不会变质不会断,可如今我们却仿佛越来越远……
我也常常在想,我们到底是怎么了,或者说我到底是怎么了,以前隔得那么远也是无话不说,如胶似漆,而今彼此只是咫尺之间却好似千里之外。我不愿把物是人非这样的字眼强加在我们身上,是我不好,我实在太任性,我总是以为你们永远会包容我,纵容我,却没顾及你们的情感,和你的敏感,我无法不承认自己的改变,这些年来自己经历了一些你们看不到的东西,让自己变得过于理智又过于疯狂,我可以在伤害你之后的一秒落泪,却再不会像以前一样给你一颗糖说对不起,尽管自己心里早已自责得没办法。我常对你说我好嫉妒同同,嫉妒你们一起寻找四叶草,一起淋雨,一起吹风……但我比你更清楚,我是不可能和你们成为四口子的,对那样的浪漫,我是越来越受不起……
芳芳,我知道现在写的这一切你都不会看到,之所以写下来,或许是对自己的一份检讨吧,提醒自己多么应该学会珍惜……
我是一个可怜的拾荒者,我在为当初所做的一切背负,好的,坏的,能够挽留的,无法挽回的……
当初那些对我说爱的孩子,请你们不要恨我,不要对我漠然,对你们说不,是我唯一的正确,祝你们幸福……
我,一个无奈的拾荒者。
关于 日记 。把日常生活的某一侧面,通过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把它记录下来,可以写零碎的片段,不讲究 文章 的结构,也可以写得比较完整,类似一篇 记叙文 。了解相关精彩内容,接下来请参考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100字的短篇日记1
星期一,我去上补习班,老师出了一个问题,只有我一个人举手,老师夸我很聪明。放学了,妈妈来接我走到路上,有一位阿姨骑自行车摔倒了,她坐在地上起不来,我赶紧跳下车子去扶她,我一边扶起来一边问;“摔到哪了” 然后又赶紧把阿姨身上的灰拍干净 。阿姨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高兴极了!
100字的短篇日记2
一天,我跟爸爸到文体中心的广场玩。爸爸正要把喝完的矿泉水瓶子扔掉,我一把夺过来,爸爸不解地看着我。我跑到一位拾荒的老奶奶面前,双手将瓶子递给老奶奶,老奶奶先是一愣,看来看我,又看了看我手中的瓶子,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回到爸爸身边,爸爸说';“老奶奶行动不方便,你主动把瓶子送过去,做的真棒!爸爸应该向你学习。”然后我和爸爸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100字的短篇日记3
今天心情非常开心,因为宝宝给我们说今天终于攒够了十朵小红花跟老师换了一棵小松树,虽然开学已经三周了但是宝宝非常努力,感觉比以前懂事了好多,爸爸妈妈真的很开心,希望宝宝以后能更加努力,为自己以后的人生路有一个好的开端!
100字的短篇日记4
中午,我和妈妈一起完成了 数学 手抄报 。
以前都是我自己做,今天妈妈帮我,太开心了,我们很认真也很仔细的做,我画的画,妈妈给我出题,然后我再写答案,最后我们一起涂了颜色,过了一会就完成了。
我就拿给奶奶看,奶奶说:真好看,画的非常美。然后我拿给爷爷看看,爷爷说:题目全做对了,你太棒了!爷爷奶奶都喜欢我和妈妈一起做的画。
100字的短篇日记5
快放学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的作业,作业是:把书上的四字词语写成一段 句子 。
我想了想,很快就写出来了。
夏天的晚上,我透过窗帘一看,看见了美丽的夏夜。中午我和爸爸坐在沙发上看了精彩的球赛,我很开心。一天,松鼠到森林里摘了一个可口的松果。夏天,蜻蜓立在荷叶的角上展开了透明的翅膀。
100字的短篇日记6
清早,爷爷和奶奶就回老家了。
因为爸爸忙没空在家,家里只剩我们三个人,爷爷奶奶还说了:星期一下午才来,我也想回老家去,可是我更想去上课,我都跟老师说好了要说话算话,我还是没有跟奶奶回去。
在老师家听了一晌课,回到家我就饿了,我和弟弟玩儿着,妈妈给我们做了好吃的,我跟弟弟都吃的饱饱的,可我还是想让爷爷奶奶赶快回来,奶奶做的饭更好吃。
100字的短篇日记7
今天早上,妈妈对我说:我们去崔老师家,我说:干嘛妈妈说:去学习。
到了崔老师家, 我觉得院子很大,还很美观,老师种了很多植物有:仙人掌、梨树、芦荟等等,梨树开花了,是白色的花有五个花瓣,可漂亮了,仙人掌的刺很多,芦荟开了就要变黄了,我最喜欢梨树,因为它很漂亮,主要的是开的花好看,引的蜜蜂也来采蜜,老师的家可好看了。
参观完院子,我和妈妈就进去认真听课了。
100字的短篇日记8
今天,松鼠妈妈领着他的松鼠宝贝去松树林。
到了那里,小松鼠说:这一片松树是谁种的松鼠妈妈回答:这是你爷爷种的这片地,因为以前到处光秃秃的,我们没有地方住,你爷爷想了个好主意,就是吃一个,在土地里种一个。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就变成了茂密的松树林,就像现在这样。
小松鼠明白了,它说我也要像爷爷那样,吃一个再种一个,妈妈说:你真懂事。小松鼠听了很开心。
100字的短篇日记9
晴朗的星期天,斑马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山上种花草树木。
大灰狼也跟来了,斑马他说:喷嚏,有力气,多帮助小朋友们。大灰狼说:可爱的小熊妹妹我来帮助你拿锄头,可爱的小熊妹妹回答:谢谢你。
一夜,小河里有湖水了,看来我们要经过小河走,大灰狼就放下锄头,过河了,大灰狼说:跳啊跳过河了!
熊妹妹说:喷嚏,我的锄头呢我怎么知道呢
100字的短篇日记10
今天,妈妈对我说:明天就要开学了,我一听到这件事,就赶紧奔跑到我屋认真的写起了作业。
作业写完以后,就把书包准备了起来,书包里有:语文拼音本、数学口算题、语文日记本、数学日记本、铅笔、橡皮还有
然后我又检查了一遍,全都准备好了,我就放心了。
100字的短篇日记一年级相关文章:
★ 一年级日记大全100字
★ 一年级100字日记10篇
★ 小学一年级100字日记10篇
★ 一年级100字日记大全
★ 小学生一年级日记大全10篇100字
★ 一年级小学生100字日记10篇
★ 一年级生活日记100字10篇
★ 小学一年级日记10篇100字左右
★ 100字一年级日记大全7篇
★ 一年级小学生日记大全100字10篇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
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
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
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
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
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
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
“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
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
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
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我们回首百年来并未如烟消散的往事……
比较两组句子,我们会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形象可感,颇有文采。究其根本,正是有话不直说,以联比之法说出的精妙处。
其二,泛灵。有一种哲学学说――物活论,它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生命的特性,首先是有感受性,有感觉和知觉的能力。物活论正确与否并非本文所要论证的,但一个作者作文时,却应该有“物活”的意念,即相信“万物有灵”。惟其如此,作者的灵魂才可能与笔下万物交流情感,心与物相知,达到不知庄周梦到了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了庄周的境界,文字自然就灵动可感。古代诗人观飞雁而起愁,睹落花而见伤,固然脆弱了些,但也正是这种“物我合一”的认知方式造就了一些优秀诗篇。请看下面两个句子:
1夏季的豆荚长满门的四周。
2夏季的豆荚挤在门的四周。
第二句生动些。表面看,只是换了一个词,而实际,却是反映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第一句的豆荚死掉了,因为它与作者没有情感交流;第二句的豆荚则有灵魂了,作者将其当作“人”来交流,所以,作者用一个“挤”字表现出豆荚的可爱,豆荚也不辜负“知遇之恩”,助作者传达了愉悦的心情,这“挤”字,做是做不出来的,但有了“泛灵”意识,却能不假思索,自然流出笔端。我们的文章枯干生涩,多由于极度缺乏“泛灵”意识。
其三,换元。数学中常用换元法将问题简捷化,其实换元思想并不单是运用在数学领域,神经学家为研究人的神经而用白鼠做试验,生活中用塑料替代木头做桌子……自然,我们的文字也可借助换元思想而增色。因为换元可以给读者大脑输入新信息,激起大脑的“自主化”加工。不妨看下面两组句子:
1我的生活还是老样子。
2我的生活“涛声依旧”。
两句情趣完全不同,第二句见达观,形象感强,读者大脑获得“自主化”加工的快感。借流行歌词、成语典故、诗文词曲等来换元,语言的厚重感甚至文化感也就有了。
其四,倒错。汉字是世界上是美妙的文字,有时仅仅是倒错一下词句的语序,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则完全变了。“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倘若将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倒错回正常语序,即“女人啊,你的名字是脆弱!”,则高下自分。前文所举的李白诗句“峨嵋山月半轮秋”之所以诗意盎然,也正是倒错的作用。其实,诗歌中常借助倒错获得新奇妙语。“黄叶蝉吟晚”是诗,而“黄叶晚蝉吟”只是文;“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儿孩儿的门/于是我便来敲你的夜晚……”是诗,而“是你教我学会了敲女孩儿的门/于是夜晚我便来敲你的……”只是文。
其五,强化。强化其实是通过增加修饰成分或换取称谓将事物细化、形象化。举例便知,“一只狗”自然不如“一只卷毛狗”形象,而“一只**的卷毛狗”自然又具体些。“一束花”不如“一束玫瑰”,“一个滑雪者”不如“一位含苞欲放的滑雪少女”。又如,“她在巴士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一句不能为我们提供除现成文字之外的任何信息,但,如果将书的名字写出,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读《围城》和读《第一次亲密接触》的高下自然不同。
一根毛线,两支竹签,可以织出各样的毛衣;几粒石子,几条经纬,可以下出像人生世相一样复杂的棋,更何况我们拥有几千上万的汉字呢?掌握一些实用的技术,写作便不再“谈虎色变”。但是,若以为技术就能拯救一切,那便是泥而不化。因为写作背后生命状态的获得才是写作的根柢。而养根之法在于三种对话:
一是通过阅读与大师们对话;
一是通过参与与生活对话;
一是通过灵魂让原我与超我对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