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介入与共情的区别?

情感介入与共情的区别?,第1张

情感的方式支持和帮助客户缓

情绪问题。情感介入着重于维

寺和加强情感联系,以促进演进

式和催眠疗法治疗的效果。而共情则是指感同身受地理解客

中的情感体验,而不是试图介入

和影响它们。共情强调的是接纳

和倾听,帮助客户感到被理解和

支持,以便他们能够自我探索和

发展。希望本方案能够帮助您解决困难

那么,说到跟情绪相关的能力,你第一反应会想到什么?

很多人会直觉想到共情,或者说,同理心。

共情的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也是情绪智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情绪智力的4个侧面,基本都建立在共情之上。

如果缺乏共情,你基本就不太可能具备高情商。

那么问题来了:按理说,敏感的人会更容易共情。

但在我们的直觉之中,我们通常不会觉得敏感的人普遍高情商,

反之,我们总是比较容易把敏感和低情商联系起来。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因为敏感的人,往往使用的是情感共情,而不是认知共情。

我们可以把共情大致区分为两种,

分别是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

这两者分别激活的脑区是不一样的。

情感共情系统主要位于前岛叶和中扣带皮层,

它的作用是唤起你类似的情绪和感受。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比较敏感时,我们指的其实是:

他很容易在相似的情境之下,唤起过往的情绪和感受,

从而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对方的感受。

而认知共情呢,它主要位于内侧前额叶、额下回、前扣带回等一系列脑区。

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是帮助你理解对方的想法。

换言之,认知共情的作用是:

当你经历一个场景时,唤起你对应的记忆,从而告诉你,

对方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打个比方。

面对同样一个尴尬的场景,情感共情能力强的人,

会回想起之前遭遇过的情境,再一次陷入那种尴尬的感受之中,

从而设身处地地体会到对方此刻很可能就是这种感受。

而认知共情强的人呢,则是回想起之前的记忆,让自己瞬间明白:

这样的情境,是会令人尴尬的,所以,对方现在很可能正处于尴尬之中。

所以,到这里就很清楚了:

敏感的人往往情感共情能力很强,

这就导致他们常常遭受情绪的袭来和波动,

而这种情绪的袭来是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去消解的。

因此,他们往往会缺乏认知资源,

去思考在这样的情境下,我该做些什么。

更进一步,敏感的人往往对情绪的承受能力较弱,

所以一旦遭遇到情绪的袭来,

他们很容易就会失去对思维和行动的主导权。

换句话说就是,还没开始行动,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但认知共情强的人呢,

他只是调用起了场景和情绪的联系,

并不需要让自己沉浸入那种情绪之中。

因此,他受到的影响更小,

可以更加好整以暇地应对当前的场面。

那么,如何让我们从情感共情,过渡到认知共情呢?

一个最有效的锻炼方法,是进行视角的转换和抽离。

简单来说:

当你沉浸入某种情绪之中时,不要任由自己身处其中,

而是试着把自己抽离出来,问自己两个问题:

1、如果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处于这种状态中,我会对他说些什么?

2、如果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或者是未来的我看见我这样,他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不一定要有答案,不一定非要能够解决目前手头上的问题,

单单只是练习这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对我们大有裨益。

这样做,可以非常有效地抑制情绪相关的脑区,

激活理性思考相关的脑区,

从而不断锻炼我们在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之间来回切换的能力。

作者 | Lachel

来源  |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共情的表达方式有言语激励、重复关键字词或语句、概括性重复、非言语表达

共情(empathy),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意义

1、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材料。

2、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3、促进了求助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的自我了解和咨询双方更深入的交流。

4、对于那些迫切需要获得理解、关怀和情感倾诉的求助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

答案:影响咨询关系的主要因素。 共情是指咨询师设身处地从来访者的参考标准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感悟其思想、观念和情感从而达到对当事人内心世界的心领神会。共情的要领主要有5点: (1)转换角度,真正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来访者,用他的眼睛和头脑去知觉、体验和思考。 (2)投入地倾听来访者,不仅要注意他的言语内容,更要注意非言语线索所传递的情感信息。 (3)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来,把你从来访者那里知觉到的东西做一番清理,理解它们。 (4)以言语或非言语的行动做出反应。 (5)在反应的同时留意对方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应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自己被理解了。

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对方,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扩展资料:

共情,是看透别人的内心和灵魂、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他人的情绪的能力。你的共情能力越高,说明你越能对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这种能力有先天遗传成分,也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

注意事项:

1、咨询师视角需要转变,务必要从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

2、共情的基础不是有与求助者相似的经历和感受,而是要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问题。

3、表达共情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异,视情而定。

4、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该适度,才能恰到好处。

5、表达共情要善于实现咨询师一求助者之间的角色转换。

6、表达共情还应善于使用躯体语言,注重姿势、目光、 声音、语调等表达。

7、表达共情应考虑求助者性别、年龄、文化习俗等特征。

8、咨询师应不断验证是否共情,得到反馈后要及时修正。

——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