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有几样感情是比较重要的:亲情、友情、爱情。而我们最先感受到的是亲情,并且亲情在我们的人生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我们与家人之间相处的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而父母会孩子的教育也是可以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等。而民主型的父母对家庭关系的处理是比较合适和健康的,而我们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的地位都是比较平等的,会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
一、平等家中的成员的关系是比较平等的,有什么意见也都会说出来,也不用担心父母会责备,甚至相处的像朋友一样,有时候还会相互开玩笑,一些父母之间的感情故事我们也会知道。有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聊聊天。
二、民主型父母是比较民主的,会尊重我们的意见,去买衣服或者是出去吃饭,都会询问我们的意见,会征求我们的意见。我们有什么比较难抉择的时候,会向父母求助,而父母有时候做什么决定之前也会询问我们的看法等,感觉这样就十分好。
三、相处十分融洽跟父母相处十分融洽,中学上学会住宿,所以可能要一个星期才能回家,回到家也会跟父母先聊一聊,说一说最近在学校发生的事。经常跟他们沟通的话,和父母的关系也会非常好。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其实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若是原生家庭有”问题“的话,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比较消极的影响,甚至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童年的阴影可能是是一辈子也弥补不了。你在感情中,和亲人的关系如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在与对象打交道的整个过程中,沟通情况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完全信任和依靠自己,他们能理解得更多。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难免会发生争执。两个人要想舒适、满足地交流,必须保证以下几个方面:给对方足够的室内空间。都说没有共同的事业就没有共同的事业,尤其是在爱情中。不管两个人的爱情有多火热,他们一定会觉得奇怪,否则吸气的时候会觉得低沉。
有空间的时候会有新鲜感,这样可以保持自己的风格。如果彼此之间的所有缺陷都一直暴露出来,那么对方就会变得不感兴趣。无视对方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隐私,别人无权提问。即使你是他的女朋友,也要注意他的个人隐私。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涵养。只有适度关注对方,对方才能更欣赏你。我和男朋友相处的时候,从来不看他的手机。因为我觉得他有维护个人隐私的权利,不管能不能在一起,都不能只靠个人隐私来维护。只有两个人足够重视对方,互相理解,才能维持这种关系。
接受对方的朋友如果你爱一个人,你需要锅称之为黑。如果他周围的朋友都很好,你要学会接受,融入他的社交圈。因为你们两个迟早会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在一起,彼此融合得更强烈,那么你们就可以说一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想多多照顾对方或者享受对方的照顾。不在一起的时候,好好做事,好好生活。我们可以谈论一切,从童年的乐趣到分离的情感经历,从人类历史到休闲娱乐。我不会担心让他知道我非常黑暗的一面和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不会因为我的邪恶而感到慌张和无聊。
他当然可以表现出他的敏感和悲观,我不想规定他总是很顽强。每个人都向对方展示了一个新世界,无论是好是坏。明白对方说了什么,想听听对方说了什么,猜猜对方没说什么。我们可以一起尝试没有尝试过的主题活动和食材,看到升级后的一切都是这样的。把好的纳入后保存,把不好的变成可以聊的爆笑笑话。习惯了对方吃饭时的口味和爱好。
超越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第四种感情可能是一种非常深厚的情感连接,它可能包含以下方面:
1 理解和尊重:这种感情关系建立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双方互相欣赏和支持,彼此尊重对方的个性和价值观。
2 信任和支持:这种感情关系建立在高度的信任和支持上。双方彼此信任,互相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3 共同的追求:这种感情关系可能涉及到共同的追求和信仰。双方可能一起追求某些价值观或者目标,例如对知识的渴望、对探险的热情等等。
4 亲密的沟通:这种感情关系中的双方会建立起深度的沟通。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倾听对方的想法和建议。
这种第四种感情可能出现在各种关系中,例如知己、好友、同事、伴侣等等。它可能比亲情、友情或爱情更加深厚,但并不一定取代它们。每个人之间的关系可能包含不同的情感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因此第四种感情也可能是一种混合体,包含多种情感元素。
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
1、个体性:在人际关系中,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成为主要问题。
2、直接性: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
3、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分离的情感,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如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
你好,在婚姻中,当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懂得去包容对方,忍让对方,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如果当发生矛盾的时候,没有容忍性就很容易吵架发生冲突。夫妻之间相处的关系,如果一方可以忍让,两个人的感情才会更融洽。因为夫妻在一起是要相互懂得换位思考,要谅解对方有时候生气了,因为忍一忍就不会发生,冲突夫妻之间就会相处的更好。主题的意思也是很适合夫妻之间相处的关系,不是说一直要忍让,但是在忍让的过程中自己可以主动跟对方沟通,因为夫妻在一起很多时候会发生一些矛盾,但要懂得去沟通,让对方能够理解啊,也就不会发生争吵。
只有不断的改变自己,接纳对方,包容对方的缺点,两个人在一起才会更默契。夫妻的感情会才更好。一、“婚姻就是长久的忍耐”
婚姻幸福不在于现实生活中不吵不闹,没有矛盾和冲突,而在于如何处理吵闹、处理矛盾、处理冲突。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情绪是不讲逻辑对错的,因此你能忍耐到什么程度,就能感受到多深幸福。婚姻中的磕磕碰碰,矛盾冲突,依然需要忍耐。婚姻关系中,忍耐不是无能,正相反,忍耐是强者才能做到。
二、“婚姻就是坚定的认同”
幸福婚姻,除了忍耐力强大,这时候还需要坚定认同。这是对于婚姻关系中相对弱势者来说的,这个弱势未必就是挣钱少的一方,很可能是善于觉察自己不足的那一方。也就是说,婚姻关系中,必然要有至少一样让对方认可认同的,可以是事业成功,可以是赚钱能力,可以是能说会道,可以是关心体贴,反正要能打动对方。
三、接受。
接受对方是发展良好关系的前提,这个接受更多是接受自己看不惯的地方,包括各种不足,缺点,短处。
四、理解。
能把互动中对方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达出来,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试着去做,会发现真的不同以往。
五、尊重。
夫妻之间应该懂得尊重对方,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一直做一个强势的人,对方就算是忍让也是有限度的,只有懂得沟通,理解,婚姻中靠两个人去维系,家庭才会和谐幸福。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全球化所引起的国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日益引起政界、学界的重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国际关系,希望大家喜欢!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国际关系篇一
《国际关系中的道德》
摘 要:关于国际关系中的道德问题,不同理论流派的学者观点迥异,同一理论流派内部也存在分歧。通过语义学对道德的分析,可以看 出国 际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并非牵涉“有”、“无”的“道德存在”问题,而是如何看待与应用的“道德选择”问题。各个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反映出国际关系中道德的实在性与道德选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国际关系 道德 国际伦理 气候变化
关于国际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无”与“有”是学界争论通常的焦点。一种颇为流行的分析方式是把“非道德”(amoral,或译无涉道德或超道德)标签贴在现实主义身上,将其与“道德主义”作为对峙的两端加以比较,哈里斯(Own Harries)采取的就是这种 方法 [1],国内学者石斌也认为,以“非道德”著称的现实主义与法理-道德主义双峰对峙,是影响最大的两大国际伦理传统[2]。在注重科学方法和价值中立的美国,也有很多学者把理性主义同道德主义对立起来,作为不可调和的矛盾[3]。更多的中国学者则强调国际关系中道德的复杂性与伦理传统的多样性,并认为应对此采取更加灵活和宽容的态度[4]。
本文首先列举有关国际关系中道德问题的流行观点,然后从语义学角度即道德概念的内涵与作为这一概念外延的国际关系中的道德入手,对上述争论进行分析,认为国际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并非牵涉“有”、“无”的“道德存在”问题,而是如何看待与应用的“道德选择”问题。第三部分将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案例,简要说明这一观点。 文章 的结论是:道德选择,从根本上讲只有观点分歧而不存在绝对的是非对错,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或者“优中取优”而非绝对的善恶比较。
1争论的观点
在谈到国际关系中道德时,不同理论流派的学者观点迥异,同一理论流派内部也存在分歧,但大概有六种观点,可以被学界普遍接受。下面简要列出的观点,前四种通常被视为包含在现实主义框架之内,后两者可以被归纳为理想主义的论点。
最极端的立场可以定义为“非道德主义”。这一立场认为,在国际政治中根本没有道德的位置,国家考虑道德义务非但不必要,甚至很危险,这还意味着“不道德”的行为有时也是必要的[5];“在国家外交政策中没有道德可言”,“外交政策与国际政治本质上是非道德的活动”[6]。
第二种观点则主张“道德相对”论。该观点怀疑道德原则的普世性,或者虽不赞成道德相对论,但仍然认为具有普世性质的道德原则较之国内政治领域极为有限,也殊少约束力。例如卡尔认为:“这些所谓的绝对和普世原则根本就不是原则,它们只不过是在特定时期、根据对国家利益的特定解读而制定的国家政策的下意识反应而已”[7]。凯南则指出:“不能认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对任何地方的人都必定正确有效”[8]。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国家理由”。它强调“个人道德”与“国家道德”的区别,把国家作为道德诉求的对象,使国家人格化,并赋予国家利益以道德内涵[9];认为国家本身乃价值之源泉,而非实现其他目的的必要手段。国家本身就是道德力量和高层次的善[10]。从这一观点看,“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是从“不打仗”或“不杀人”的道德观念出发,而是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国家利益需要。
较温和的观点可以称之为“有限道德”。该观点认为国家及其政治代理人可以充当有限道义角色,但必须有利于增进国家利益,或者至少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度 [11]。
第五种观点是“形势伦理”(situational ethics) 或非完美主义。从坚持道德原则出发,该观点既讲求实际、又坚持道德伦理的适当指导作用, 并且按照具体情况来具体判断政治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具体决定道德伦理态度。
最后一种立场可以被称作理想主义或道德主义。“坚持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政治手段都必须符合根本的道德伦理”[12]。“应用于个人道德的共同原则――同情、慷慨、宽恕、仁慈、容忍――同样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13]。康德缔造永久和平的思想就是以普世道德作为基础,受其影响发展至今的“民主和平论”,也是把民主视为可以推广至全球的一种价值取向。
在图1中,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各执一端,被认为是不可调和的两大派别,是国际关系中道德问题争论的焦点。在其间的广阔范围内,存在着各种温和的、偏左或偏右的派别。为了不被繁杂的标签所迷惑,从语义学角度开始厘清国际关系的道德概念,是有必要的。
2道德与国际关系中的道德:概念内涵与外延
道德(Morality),在《柯林斯英语词典》(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中的解释有三,a道德是关于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和可以接受的以及哪些是错误的一种信念;b道德是被某一社会或特殊人群所普遍接受的有关人行为的原则和价值体系;c道德指某行为正确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概括出道德概念的三种内涵:第一,道德是一种信念,此信念认为凡事或行为有是非对错之分,有善恶美丑之别,人们必须以道德的眼光看待事物和行为,必须在各种价值判断中做出选择。第二,道德是信念的体系,当一个群体(无论个人还是社会)中出现被大家广为接受的某种或某些信念时,就形成普世或一定程度上普世的道德观。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群体与道德认同互为条件:群体中的互动既形成又调整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认同又为群体的维系提供基础。第三,道德是评价标准,个人或群体根据自己的道德观或普世道德观对某一社会行为作以评价。从历史唯物论看,不同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不同个人或群体的评价标准必然不同,从辩证唯物论看,同一个人或群体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其评价标准也可能不同。
我们再把这一概念延展到国际关系领域。根据道德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延展出这样的道德定义,国际关系中的道德是:a关于国际行为的是非与可否接受的信念;b一些国家或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原则和价值体系;c对国际行为作出的道德评价。
首先,凡是承认国际行为是可以评价的,即是承认国际关系中有道德存在。从这一点说,即使是“非道德主义”,也是有道德观的,实际亦是如此。马基雅维利在否定君主该受道德约束的同时,同时就是积极地对君主(国家)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只不过他对国家道德评价的标准与个人道德不同而已。同时,他也不曾忘记普世道德观的影响力,他认为“仁慈、守信、诚实、人道、虔诚”等品质,君主没有必要具备,但却“很有必要显得具备”[14],为什么要“显得具备” 显然是因为人们都认同这些品质,认为其是好的,是对的,是应该具备的事情。上文列出的所有观点实际上都是不同程度地承认行为有是非对错之分。“道德相对论”怀疑的是道德原则的普世性,但并不否认有道德;“国家理由”所强调的“国家利益”本身就是一项道德原则,相信只要坚持“国家理由”就是好的,是正确的事情;“有限道德”及“形势伦理”原则也肯定了道德的存在。总之,同个人行为相比,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行为也是有是非对错之分的。
其次,国际关系中的普世道德。国内道德规范依据的是国内大多数人的认同,因而成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而如果存在国际道德规范,它所依据的也应该是国际社会大多数行为体的认同。那么实际上存在这样的道德规范吗哈里斯在其文章中列举“国家道德”观点时讲道,“国家存在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和保护自身及国民的利益,它的道德必须与那个目标协调一致。” “实施外交政策的人其首要责任不是阐释自己的道德观点或偏好,而是要确保其服务对象的利益。” “一个政治领袖的责任就是他的人民的福利、国家健康发展,而非纯洁他自己的灵魂,这两者并不必然一致”。“道德主义”立场则与其有本质不同,“国家行为没有什么不好判断的,因为应用于个人的道德判断标准同样适用于国家”[15]。可见,他们列举的或阐释的都只是某一部分群体的价值体系,而非“普世”的被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体系。从这一方面考察国际关系中的道德,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尽管国际上存在着由一些国家、甚至大多数国家认同而形成的道德原则和价值体系,但严格意义上的普世道德,在国际关系领域中尚不存在。不仅如此,不同国家对不同道德原则和价值体系的认同,还有可能相互冲突,更为严重的是,这种基于认同导致的冲突,远比基于利益所导致的冲突更难和解。比如“人权高于主权”与“不干涉内政”这两种道德观念产生的冲突,还有以宗教认同为基础的种族冲突等等。第二,并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随着人类交往的日益密切,国家供给个人道德认同的能力逐渐削弱,逐渐受到更为广大的群体(国际社会或世界社会)的挑战,这个更广大群体有机会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道德认同,而更广泛的道德认同又将会为真正的普世道德观念的形成创造条件,人类就有可能建筑一个道德的“巴别塔”。
再次,国际关系中的道德评价,是国际关系主体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对国际行为做出价值上的判断。这种评价是主观行为,不同国家做出的判断会有所不同,即使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是持“国家理由”观,但对国家利益的定义和国家需要的价值取向,可能在不同的时期有很大差异,那么国家在对国际行为的评价也会相应变化(如美国在不同时期对待阿富汗政府和伊拉克政府行为的评价)。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采取不附加条件、不干涉其内政的政策,这在中国和非洲等大多数国家看来,是正确的、道德的国际行为,然而让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评判,就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国际道德的行为。道德评价上的主观性,不仅存在见仁见智的层次,甚至会导致严重分歧、对立与对抗。
综上所述,从其涵义的第一个方面来看,国际关系中道德的存在是毋庸质疑的,然而,关于道德认同即普世道德的存在,以及道德评价方面,由于国际关系的国家中心特性以及道德标准的主观化等原因,存在各种相互竞争甚至冲突的观点也有合理性。因此,关于国际关系中的道德争论,不是简单的存在或不存在问题,而是更加复杂的“道德选择”问题。正如汤普森(Kenneth Thompson)而言,这“并非是对与错之间的争论,而是对与对(rights and rights)之间的争论,而这就使问题的解决变得无比复杂[16]。
不能否认的是,国际关系中的道德,其存在的痕迹总是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道德与价值、经济与利益、政治与权力常常作为国际行为的多种属性混杂一起,很难区分。当小布什宣布对伊拉克的战争时,很多人认为他是为了石油,也有人认为这是美国全球争霸的重要一步,而小布什公开的理由之一,则是“自由”。国际关系和价值判断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很难对一种国际行为做一定论。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上的各国分歧,很多学者都从国家利益等非道德角度入手研究,当事国家的所作所为,也让人感觉在此问题上很难找到道德解释的立足之地。本文接下来将简要分析这一问题,对国际关系道德的实在性加以说明,并应用上文所列六种观点对该问题加以解释。
3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看国际关系中的道德
人类对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的关注,源于温室效应理论,而该理论在近200年前便已经由法国科学家提了出来,1908年,瑞典科学家阿兰纽斯出版专著,首次提出人类活动将会极大影响地球气候,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比重将在未来几个世纪增加到引人注目的程度[17]。但此后半个多世纪,人们对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仍然采取“可接受”的态度,甚至给予“道德”的评价[18]。
相比之下,减排在当今世界几乎成为一种普世道德,就连一向对此无所作为的美国也于2008年4月17日发起第三次“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会议”并提出在2025年前使本国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加的目标。
尽管国际上对减排问题几乎形成共识,但是谁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却没有定论。原因很简单:各个国际行为体都有自己难以割舍的利益。此时的“国际道德”让位给国家利益。欧盟在世界排量中的份额总共只占15%并且从趋势上还将减少,而门槛国家所占份额自然会有所增加。也就是说,谁也不能躲避开这个全球责任”。这种共同责任,建立在“形势伦理”的基础之上,因为欧盟的排放量本身就比较少(15%),加上今后新能源的使用,减排对欧盟国家自身利益的影响并不算大,提出“共同责任”,既不削弱自身利益,又坚持了道德伦理,这是欧盟国家积极倡导减排的原因之一。
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此则采取了“有限道德”的态度。提出“算总帐”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算总帐”基于排放时间和总量的计算,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区别对待,发达国家要率先减排,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这样的原则,是在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履行道德责任1。
各个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问题上的共识与分歧,反映出国际关系中道德的实在性与道德选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共同的道德压力下,不同的国家根据各自的价值判断、观念与原则,在“责任”、“义务”与“利益”间作出不同的道德选择,它们的国际行为从根本上讲只有观点分歧而不存在绝对的是非对错,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或者“优中取优”而非绝对的善恶比较。减排问题上是如此,其他的国际行为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Own Harries, “Power, Morality, and Foreign Policy”, Orbis, Fall, 2005, pp 599-612
[2]石斌:《“非道德”政治论的道德诉求――现实主义国际关系伦理思想浅析》,载于《欧洲》2002年第1期,第1-11页。
[3]Fred M Frohock, “Rationality, Morality, and Impossibility Theorem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4, No 2, 1980, pp 373-384, and Viktor J Vanberg and Roger D Congleton, “Rationality, Morality, and Exi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6, No 2, 1992, pp 418-431
[4]何怀宏:《国际伦理的特殊性和必要性》,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第5-7页;时殷弘:《民族伦理传统与中国的伦理观》,载于《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3期,第19-20页。
[5][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3-75页。
[6]Own Harries, “Power, Morality, and Foreign Policy”, p 600
[7][英]爱德华卡尔:《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8]George F Kennan, G (1954) Realiti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4, p 47
[9]楚树龙,耿秦主编:《世界,美国和中国:新世纪国际关系和国际战略理论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10]Jack Donnelly, “Twentieth-Century Realsim”, in Terry Nardin and David R Mapel, eds, Tra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85-111
[11]石斌:《“非道德”政治论的道德诉求――现实主义国际关系伦理思想浅析》,第2页。
[12]时殷弘:《历史道德利益观念――关于国际关系理论思想的谈话》,载于《欧洲研究》2003年第5期,第143-149页。
[13]Own Harries, “Power, Morality, and Foreign Policy”, p 600
[14]马基雅维里:《君主论》,第74页,第84-85页。
[15]Own Harries, “Power, Morality, and Foreign Policy”, p 601-605
[16]Kenneth W Thompson, “Moral Value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88, No 3, 1973, pp 368-374
[17]徐再荣:《从科学到政治:全球变暖问题的历史演变》,《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第115页。
[18]阿兰纽斯还期待着由二氧化碳比重增加带来的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更加丰富的作物,并为迅速增加的人类造福,见徐再荣:前引文,第115页。
注 释:
1秦大河:《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我国的对策》,载于《 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关于国际关系篇二
《国际关系中的情感》
摘要:国际关系中的情感问题成为当下国际关系理论微观研究的 热点 。目前研究情感基本有两大路径:一是动态的分析,主要包括情感如何生成,生成的机制有哪些,情感如何导致合作与冲突,变量间的因果机制是什么,情感如何建构身份或认同等问题的分析;二是静态的分析,包括情感的类型学分析(即人际间或国际间存在多少种类型的情感)和情感的性质分析。本文认为,存在三种性质的情感,即作为交换资源的情感、作为行为动机的情感和作为互动结果的情感。三种情感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国际关系;情感;交换资源;情感动机;互动结果
一、引言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维持者,也是一种能够分裂社会的力量。情感在所有的层面上,从面对面的 人际交往 到构成现代社会的大规模的组织系统,都是推动社会现实的关键力量。然而,情感研究并非受到本应有的重视。著名的情感研究者特纳(Jonathan Turner)说:“……对情感的研究一直是隐形的——至少到最近几十年。在这门学科(指社会学)经典的创始人之中,较少研究情感的任何细节。”直到20世纪70年代,情感研究才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之前“情感主题被完全忽视”。[1](12)情感研究在国际关系学的境况更为糟糕,直到冷战结束后,尤其是2000年以来,才有为数不多的学者探讨情感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例如克劳福德(Neta Crawford)、罗斯(Andrew Ross)、麦克德莫特(Rose Mcdermott)、罗森(Stephen Rosen)、利博(Richard Ned Lebow)、郝拓德(Todd Hall)、默瑟(Jonathan Mercer)等。①近几年中国学者也在情感研究方面有所建树[2],归纳起来,已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具有情感基础,国际关系理论并不排斥情感要素。建构主义的集体身份理论、自由主义的合作命题和民主和平论、现实主义的均势联盟学说等都必然含有情感的成分,因而,用情感分析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具有正当性。[2]
第二,情感有助于而非有害于理性,理性决策需要情感的辅助,甚至在看似完全理性的状态下也有情感在发挥作用。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指出,我们可以假设存在纯粹理性的人,他们的行为仅受到自我利益的驱动,那么新的问题产生了: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而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话,社会秩序如何维持弗兰克认为,情感可以解决行动者对集体目标和社会价值的承诺问题,情感将调整理性,培育助人行为。弗兰克还主张,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多种微妙的线索交流他们的情感,并且这些线索对预测他们将如何行动发挥着重要的符号作用。因此,理性甚至是自我利益都要关注情感方面。[3]
第三,情感对合作与冲突均具有重要的影响。情感导致合作集中体现在情感促成内群体认同和联盟的研究上。[2]与之相对,情感也往往导致冲突。著名的情感社会学家舍夫(Thomas Scheff)和雷辛格(Suzanne Retzinger)结
以上研究丰富了人们对国际关系中的情感的认识。本文拟从一个静态的视角来认识国际关系中的情感,这个视角便是情感的性质界定,当然这个界定不是罗列国际关系中存在多少种不同的情感,而是从性质判定上概括国际关系中的情感形式。笔者打算首先分析情感和理性的关系,尽管这是情感研究的老问题,但确实是所有情感研究必须明确和肯定的根本性问题;然后分析三种形式的情感,即作为交换资源的情感、作为行为动机的情感和作为互动结果的情感。
二、理性与情感
尽管国家之间的情感互动十分频繁,但总体上国际关系研究排斥情感关注,深刻的原因在于国际关系的理性统治,情感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甚至是反理性的,情感和欲望、意志一样,被认为是国际冲突与战争的根源,因此唯有依赖国家和***的理性及其内含的逻辑、审慎和推理方有可能实现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秩序。不得不说,情感确实具有消极的国际政治效应,比如憎恨往往带来不加思索的战争冲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心理学家和情感社会学家在人类有多少种基本情感的问题上莫衷一是,但基本共识是高兴(如愉快、欣悦、满意)、恐惧(恐怖、焦虑)、愤怒(憎恨)和悲伤(忧伤、哀愁)构成人类四大基础情感,[5]可见人类的基本情感中绝大部分都是消极的。但是,消极情感的数量优势不能掩盖情感的积极效应,一方面,消极情感能够带来某种积极动力,如愤怒和悲伤同样可以带来发奋图强;另一方面,积极情感本身具有极大的良性效应,如情绪性信任是维系(内)群体认同、凝聚力以及团结的根本动力。
进一步分析,很容易发现国际关系理论对理性与情感的绝对划分是有问题的。帕累托(Vilfredo Pareto)强调,理性是一个中性词,所以,非理性也非贬义词。非理性即情感,它并不需要理由(即理性)的支撑和证实,情感自身具有自在和自足性。换句话说,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别并非是人们所简单理解的“好的和精明的”与“坏的和愚蠢的”,理性和感情可以各司其职。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认为,分化的社会为人的理性和感情的分化及其作用提供了前提,由于社会分化为系统与生活世界,因而支配系统的是理性原则,支配生活世界的则是感情,由理性来安排利益和效率,由感情赋予我们协调和平衡[6](138)。
如果以上只是说明感情具有独立的空间和运作过程的话,更为彻底的倾向则是把理性和情感融合起来。实际上,情感和理性绝非泾渭分明,著名的政治心理学家马库斯(G E Marcus)认为:“ 短语 ‘情感与认知’(affective and cognitive)可能给人这么一个印象,即一方或者另一方占统治地位。然而,更为可能的是,不是在情感评价和认知评价之间进行比较,而是在只有情感(affect—only)的评价和认知加情感(cognitive plus affective)的评价之间比较。几乎不可能存在缺失了情感内容或情感影响的思考对象。”[7]马库斯的话实际上说明,不管是行为体的心理(如认知、需要、态度和评价)还是行为,其中都必然包含感情的要素,而且感情的效应还相当重要和明显。这又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具有情感能量②的人和国家,并非仅仅严格按照事实或逻辑采取行动,无论在什么情境之下,即使是理性的行动也掺杂着感情因子。实际上,当前的个性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情感社会学存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情感是行动的动机中很有力的因素,情感发动理性、支撑理性并且帮助理性找出目标,只要有目标行动,就总会伴随相应的情感付出和回报。卢梭认为,人的理性和情感是相互施惠的,一方面,人的理性通过情感的活动才得以完善,因此很难想象“既无所畏惧又没有欲望的人会劳心费神的进行思考”;另一方面,情感的发展又受动于人的知识,对于任何事物,人是有了概念之后才会去希求或畏惧它,“否则就是纯粹出于本能的冲动”。[8](8283)培根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人的理智不是干燥的光,而是有意志和情感浸透在里面。”
猜你感兴趣:
1 关于2016-2017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2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
3 2016-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
4 2017年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5 2017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
表达爱意在情侣关系中确实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增强情感连接、建立亲密关系,并为双方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以下是为什么表达爱意很重要以及我个人在情侣关系中主动表达爱的看法:
1 建立情感安全感:通过表达爱意,我们向伴侣传达了我们的情感和关怀,让对方感受到被珍视和被接纳的重要性。这种情感安全感有助于促进信任、亲密和情感稳定。
2 增进情感连接:表达爱意可以加深情侣之间的情感连接,让彼此更加了解和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是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表达爱意,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期望,同时也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3 提升幸福感:表达爱意可以给予对方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彼此的幸福感。当我们表达爱意时,不仅让对方感到快乐和满足,也会促使自己感受到爱的回应和喜悦。
4 增强关系质量:定期表达爱意可以增强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它是关系中的积极互动,能够加深情感的亲密度和情绪的正面共鸣。
5 培养感恩和赞赏:表达爱意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对方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感恩之心和对对方的赞赏。这有助于营造积极的关系氛围,增进互相尊重和支持。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主动表达爱意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尽力通过行动、言语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我对伴侣的爱和关怀。我会尽量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传达爱意,例如说一句温暖的赞美、给予一个拥抱或亲吻,或者做一些特别的举动来让对方感受到我的爱。
总而言之,表达爱意对于情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建立情感安全感、增进情感连接、提升幸福感,并促进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个人认为主动表达爱意可以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充实和美满。因此,我会尽力去主动表达爱意,让伴侣感受到我的深情和关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特殊的时刻,我都会用真诚和温暖的方式向伴侣表达我的爱,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密和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