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思维区别

情感与思维区别,第1张

情感

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一般的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思维

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

个人认为情感偏感性,思维偏理性。

 mbti中f和t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T思考通过逻辑推理做出判断,他们的陈述常常包含因为,所以,首先,其次,F情感通过价值取向做出判断,他们的陈述常常包含这件事对我很重要,T做出判断的依据对事不对人,F做出判断的依据通常考虑了周遭人的感受。

f和t的含义

MBTI的字母中T代表思维型,MBTI的字母中T与F表示思维型或情感型,思维型的人日常更喜欢用逻辑判断,情感型的人日常更喜欢用情感判断,这是思维型与情感型最基础的定义,T型因为事业需要,很容易在工作场合做到应对周到。

mbti中t代表思想意志坚定的,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喜欢通过客观分析作决定评价,例如,理智,客观,公正,认为原则比圆通更重要。

我是一名心理系大二在读生。

看到最近的MBTI测试大火,我是既开心又难过。开心是因为大众对人格测试的兴趣终于迈出了星座的那一步。而难过则是因为在心理学中,单一的测试具有局限性。看到很多人将此测试作为唯一参考,把自己画地为牢地限制在这16种人格里,实属不值得。总而言之,今天的我还是决定重新梳理一下MBTI性格理论,大家可以以作参考。

由于最近大火的MBTI人格测试在各个社交平台刷屏,相信大家通过测试也知道了自己的人格类型,这些人格类型均由四个字母组成,也就是四大维度,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四个字母的含义吧!

第一种维度:外倾(E)-内倾(I)

外倾:从与外部事物或别人的互动和行动之中取得动力

内倾:从自身反思自己的想法、记忆和感受之中,通过内省取得动力

第二种维度:感觉型(S)-直觉型(N)

感觉型:喜欢专注于眼前事物,使用五感获得的资讯及其实际应用

直觉型:着眼于未来,重视可能性并关注模式及联系和可能的含义

第三种维度:思维型(T)-情感型(F)

思维型:轻视人的感受,从而根据逻辑和因果关系的客观分析来做决定

情感型:根据价值观和感受做决定及考虑什么才对人重要

第四种维度:判断型(J)-直觉型(P)

判断型:以结构化的方式认识世界,并有计划有条理的生活,喜欢井井有条地安顿一切事物

直觉型:以非结构化的方式认识世界,有灵活性和即兴的方式,喜欢事情自然发生且具有选择性

通过对照这四个维度的描述,相信大家已经能够识别出自己的每个维度上的偏好,那么取每个维度上偏好类型的代表字母,即可构成你的性格类型。

在通过测试后,最终可以得出16种组合的结果(如上图所示),每一种都是独立存在的类型,没有哪一种类型最好,也没有哪一种类型不好,要记住,这就是你,具有独特风格的你!

最后,mbti测试只是让大家更好认识自己、发挥自身优势的工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缺点,可以用来了解部分自己,反思自己,但千万不要代入自己成为一种固定人设然后对自己的能力和发展做限制,那就太过于片面了。

MBTI是一种4维人格评估指标,是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性格类型为基础,延伸的4个维度,这4个维度就是一个坐标。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越靠近哪个端点,就意味着有着哪方面的偏好,现常用于职业规划咨询中,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想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工作,仅需做到2步:偏好测试和结果匹配。

主要包含以下4个维度:

1、维度一:内向(I)——外向(E)

内向的人倾向于于自己独处,喜欢自己思考问题,善于倾听,比较关注自我内部的情况,外向的人喜欢把精力投入到外面的人或事上,善于社交。

2、维度二:感觉(S)——直觉(N)

在面对同样的场景和问题时,感觉性人才和直觉型人才的注意力和信息获取渠道是不一样的,感觉型人格更加注重事物本身,注重细节,擅长记忆,能清晰的记录大量数据、概念、定义,对待任务会按照规章办事。

直觉型人格更加注重“第六感”,善于通过零碎的信息分析事情的发展趋势,喜欢跟着感觉走,善于突破显示,也容易失败重来。

3、维度三:思维(T)——情感(F)

从决策方式上来看,思维型人格相较于情感型人格更加理性。情感型人格更喜欢从自我价值观出发,做自己认为对的决策,而思维型人格则更加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坚持一视同仁,不会轻易被情感左右,做决定时也不会注重决策过后人的情绪体验。相较于思维型人格来讲,情感型人格更具有人情味。

4、维度四:判断(J)——理解(P)

从生活方式来看,在工作中,有的人的桌面相对整洁,办公用品摆放也井然有序,而有的人则杂乱无章。前者则是典型的判断型人格,他们的目的性较强,喜欢有计划、有条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理解型人格,则更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比较灵果也比较开放,但是容易优柔寡断。

mbti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

1,外向型(E)VS内向型(I),从一个人接受外部信息时,是更看重能看得见摸的着的事实。数据,还是更看重感觉和“第六感”之类的东西,将人分为:感觉型(S)VS直觉型(N)。

2,从一个人做决策的方式是理性占主导还是感性占主导的维度,可以将人分为:思维型(T)VS情感型(F)。

3,从一个人喜好的生活方式是更有目标、计划和条理,还是更加灵活、随意和自由的维度,人还可以分为:判断型(J)VS知觉型(P) 。

4,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每一个维度都存在一个倾向,比如你更倾向于外向型(E),那么就不可能同时更倾向于内向型(I),如此一来,四个维度的一个组合就是一种性格类型,比如ESTJ。

从一个人会更多将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外部世界还是自身这个维度,可以将人分为:

外向型(E)VS内向型(I);

从一个人接受外部信息时,是更看重能看得见摸的着的事实、数据,还是更看重感觉和“第六感”之类的东西,将人分为:

感觉型(S)VS直觉型(N);

从一个人做决策的方式是理性占主导还是感性占主导的维度,可以将人分为:

思维型(T)VS情感型(F);

从一个人喜好的生活方式是更有目标、计划和条理,还是更加灵活、随意和自由的维度,人还可以分为:

判断型(J)VS知觉型(P) 。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每一个维度都存在一个倾向,比如你更倾向于外向型(E),那么就不可能同时更倾向于内向型(I),如此一来,四个维度的一个组合就是一种性格类型,比如ESTJ。

数学好的同学就可以排列组合一下,最终就得出16种性格类型。

“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戴维·梭罗《瓦尔登湖》

性格类型(MBTI/十六型人格)的评估体系是基于人类性格的四个方面,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维度。

第一维度:获取能量的来源,是内倾型I还是外倾型E

第二维度: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直觉型N还是感觉型S

第三维度:作决定的方式,是思维型T还是情感型F

第四维度:对待生活的态度,是计划型J还是感知型P

其中,第三维度,我们作决定的方式,是指在第二维度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如何进行加工、分析、处理并最终 作出决定、得到结果 。

什么是作决定?

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问的问题。人人都会作决定,人人都在作决定。我们的 日常就是在无数个决定中度过的。

吃饭:选择吃什么,在哪吃,拍什么样的照片发到朋友圈。

工作:选择如何对待一项任务,是全力以赴快速完成,还是拖延到最后期限。

休闲: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消遣?健身、看书、看**还是聚会、聊天、KTV。

这些行为都和我们的决定有关。

不管是日常无关紧要的随意的决定,还是重大问题或困难前深思熟虑的决策,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选择、判断、给出决定。

有时,我们自以为中立客观,想的周全,殊不知,在潜意识层面,是有一股力量在控制着我们的想法和行为!

这股影响我们作决定的力量,从性格类型角度来看,就是我们 作决定时采用的系统(方式) ——是思维型(Thinking)还是情感型(Feeling)。

什么是思维型VS情感型?

思维:即 客观实际、符合逻辑 的

情感:即 感性主观,个人价值 的

因此,不难看出,思维型偏好的人,是用客观的、非个人的逻辑分析来作决定的。他们注重因果关系并寻求事实依据,较少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

而情感型偏好的人,期望自己的情感与他人保持一致,以个人价值,即什么是对自己和他人最重要的为依据作出决定。

简言之:思维型是用客观的方式思考并作决定,情感通常以个人价值为基础做决定。

那么,观察我们身边的人,思维型偏好的,生活和工作中常表现为:理性客观、公平公正、富有逻辑、冷漠果断,偏好明显的会给人一种没有人情味、不好商量、难以接近的高冷范。

而情感型偏好的人,常表现的感性主观、情绪化、富有同情心、友好热情、好说话好商量、能通融的平易近人感。

还有哪些细节可以看出这两者的偏好差异呢?我们还是从 生活/交际 以及 工作/职场 两大领域来深度分析和鉴别。

一、生活/交际领域

01 形象展示偏好差异

思维型:

●行为 冷静 ,和人有距离感

●待人接物 生硬 ,不老练

● 喜欢和别人争论 ,直截了当,脸皮厚

●看上去缺乏情感的,较少关注情感类型题材的文学、影视作品

情感型:

●行为 温和 ,待人友善

●温柔委婉, 顾及他人感受

●不喜争辩,尽量 避免冲突和矛盾 ,脸皮薄

● 情绪化 ,容易陷入感人至深的影视作品中,感动流泪

注意:

1、思维型和情感型偏好在数量占比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约 2/3男性偏向于思维型 ,约 2/3女性偏向于情感型 。总体上,思维型待人冷静,情感型对人温暖。

2、思维型的行为通常不带太多感情色彩, 情感不外露 ,也很少向人倾诉自己的感想情绪。

3、情感型关心别人的感受, 对情绪的敏感 ,使他们不愿拿人开玩笑,或者将人置于尴尬的境地,更 不愿伤害别人 。因而他们通常不喜欢看暴力的**,而对故事、**中的感人情节,常深陷其中,感动流泪,显得 多愁善感 。

02 交流习惯偏好差异

思维型 :

●习惯性认为别人是错的,抱着 怀疑 的态度,求证错在哪里

●自带“ 批判 ”属性,“鸡蛋里挑骨头”

●不习惯被夸赞,也不习惯、 不常赞美别人

●对于他人言行举止有破绽的地方,倾向于 直言不讳 指出,甚至力争到底

●谈话中,首先注意并处理分歧,再谈共识

情感型:

●习惯性认为别人是对的,再求证对在哪里

●自带“ 认可 ”属性,很容易看到别人的好

●对于别人的闪光点,不吝啬于开口 赞美 ,也喜欢被夸赞

●对于无关紧要的话题,即使不认可也可能装作认可对方的样子,追求 气氛和谐

●谈话中,首先寻找双方共同点,建立和谐气氛后,再讨论分歧

注意:

1、思维型的理性思维讲求“逻辑性”,天生追求“ 符合逻辑、批判、怀疑 ”。因而,更容易本能地发现别人做事、说话、计划中不合逻辑的地方,言辞中让人感觉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2、情感型的感性思维讲求“认可、赞赏”,天生 追求友好和谐,注重他人感受和情绪 的。因而,常本能地看到别人身上好的一面,习惯性夸赞别人,创造友好的交流氛围。

3、所以, 思维型 更容易 发现别人的不足 , 情感型 更容易 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 思维型 倾向于 批判、纠错 , 情感型 倾向于 鼓励、赞美 ; 思维型先批评 后较少赞许; 情感型先赞许 后委婉批评。

03 身体语言偏好差异

思维型:

●沉着、冷静、从容、 面部表情较少

●阐述问题 逻辑清晰 ,故讲话常用一个分析的 手势 ,“一二三”来展开话题

●即使和人亲近,肢体动作也较少

情感型:

●爱笑爱皱眉、 面部表情丰富 、情绪自然流露

●好用 肢体语言 ,谈论感兴趣的话题时, 手舞足蹈

●对人表示亲近时,喜欢用拥抱、亲拍别人后背、挽住别人胳膊表达好感

04 人际交往偏好差异

思维型:

●朋友伤心时,倾向于 给出理性建议 ,教他们如何尽快解决问题,甚至会批评其行为愚蠢

●给失落的朋友建议和支招, 说教 多于鼓励

●对于弱势个体,倾向于 一视同仁 ,没有特殊化

●对待陌生人的求助,通常抱着 怀疑 的态度,求证对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

情感型:

●朋友伤心时,倾向于 倾听、同情、安慰 对方,给予对方陪伴、支持、拥抱和鼓励

●经常鼓励失意落魄的朋友, 给予关怀 和正能量, 鼓励 多于指点

●对于弱势个体,倾向于 包容心疼 ,提供更多关爱和鼓励

●对于陌生人的求助,倾向于能帮尽可能帮。也许会被骗,但万一对方是真的需要帮助呢

注意:

1、思维型帮助别人的主要方式是找出关键点, 解决根本问题 ;情感型则更多的给予精神和心灵上的慰藉,报以 同情和理解 。

2、 思维型信奉弱肉强食 ,能者居上,一视同仁,没有例外; 情感型相信美好 ,相信主观情感支持比客观事实逻辑重要。

3、因此,情感型容易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怜悯感动,因此对他人的请求、求助通常难以拒绝,偏好严重的情感型多有讨好倾向。

以上,列举了思维型和情感型在生活/交际领域中的具体差异,以及解析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个人在做判断和决定的时候,都需要用到这两种方式,都会用到这两种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也不存在百分百思维型或百分百情感型的人。

最主要的是看 在大多数情况下 , 在绝大部分时间里 ,在 自然而然 习惯舒适的感觉中,我们是偏向思维型还是情感型来作出决定的。

——未完待续,下文将介绍在工作/职场领域中思维型和情感型的偏好差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8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