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一书中转述了诗人柯勒律冶怎样的观点?

柯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一书中转述了诗人柯勒律冶怎样的观点?,第1张

柯林伍德在其《艺术原理》一书中转述了“湖畔”诗人柯勒律冶的如下观点:“我们知道某人是诗人,是因为他把我们变成了诗人这一事实;我们知道他在表现他的情感,是基于他在使我们能够表现我们自己的情感这一事实。”

艺术家能够自己解决如何表现的问题,而常人每每只在艺术家作给他示范时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这样,常人就通过艺术家而成为艺术家。这是柯林伍德在其《艺术原理》一书中所主张的理论,我们认为它是正确的。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艺术家的情怀,也都有作诗绘画的潜能,然而,却是诗人和画家才使我们的潜能转化为现实。

表现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雪莱、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列夫托尔斯泰、维隆、乔治科林伍德、苏珊朗格等人。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在他的《美学原理》中主张:造型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直觉的创造,是造型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的活动”。他说:“造型艺术是幻象或直觉”,“直觉只能来自情感,基于情感”,“造型艺术的直觉总是抒情的直觉。”②他的理论核心是直觉,把直觉与表现、创造、造型艺术和美看成是一种东西,而直觉又是表象以下的,“毫不带理智的关系”,“也还未成为理性的概念”③。克罗齐在哲学上强调精神是唯一的实在,认为历史只是精神发展的过程,直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否认人能凭借感觉、理性和实践活动去认识世界。

法国反理性主义哲学家柏格森也是直觉主义的代表之一,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造型艺术的理论鼻祖。他的理论同克罗齐的理论有相似之处,也认为直觉即是创造,即是造型艺术。不过他认为直觉的境界是与上帝合而为一的境界,而“绵延”是自由的创造意志,其向上的运动创造精神,也创造生命的形式,物质只是“绵延”这种意志的结果。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则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的理论,把主观的表现看作是“真正造型艺术”的特征,是造型艺术的本质,否认技巧与目的,否认客观的再现。他和克罗齐一样,主张“表现活动”可以仅仅在造型艺术家的头脑中发生,认为“表现是种不需要技巧的活动”,“当一件造型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事物的创造仅仅在造型艺术家心灵中的时候,它已经被完美地创造出来了”。①科林伍德在其《造型艺术原理》一书中,有一段话系统地论述了造型艺术是种表现:“当说起某人要表现情感时,所说的话无非是这个意思:首先,他意识到的一切是一种烦躁不安或兴奋激动,他感到它在内心进行着,但是对于它的性质一无所知。处于此种状态的时候,关于他的情感他只能说:‘我感到……我不知道我感到的是什么。’他通过做某种事情把自己从这种无依靠的受压抑的处境中解救出来,这种事情我们称之为他的自我表现。”②可以看出,科林伍德的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主体的情感表现,而他所谓的造型艺术就是“自我表现”。

  20世纪西方一些现代主义造型艺术家接受了克罗齐、柏格森和科林伍德的表现说,主张造型艺术就是主观感觉、情感、心灵的表现。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曾说:“我首先所企图达到的是表现”,“我的道路是不停止地寻找忠实临写以外的表现的可能性”,因为造型艺术就是一种表现,“它服务于表现造型艺术家内心的幻象。”②德国表现主义造型艺术家更是强调“自我表现”,强调直觉感受,强调主观创造,如克尔希奈说:“我的画幅是譬喻,不是模仿品。形式与色彩不是自身美,而是那些通过心灵的意志创造出来的才是美。”

“造型艺术的本质就是自我表现”这一说法,在30年代和”70年代末也被引进中国造型艺术界或被重新提起。这一说法有其合理的成份,也有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义,但在理论上却是片面的。造型艺术创作中不可能没有作为创作主体的造型艺术家这个“我”,但如果把哲学上的“自我”表现作为造型艺术的本质来看,其理论上的错误就很明显了。“自我”本是德国18世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的用语,他批判了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成分,否认有所谓“自在之物”的存在,认为世界上只有“我”,“自我”是唯一的实在,是万能的创造力量,这种力量创造一切,创造整个客观世界。费希特的“自我”是认识的主体,又是意志或活动的主体,“自我”为了活动,就设定或创造了跟自身对立的障。碍物——“非我”,即自然界或客观世界。他认为“非我”为“自我”所设定,即是说,客体是主体所建立或创造的。费希特的这套理论,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达于极端的“唯我论”,即认为世界上只有“我”是存在的,其他一切都是“我”的表象或“我”的主观意志所创造的。把这种“唯我论”引入造型艺术理论,就必然要否认造型艺术与外界事物或社会生活的关系,而主张造型艺术只是“自我”的表现,是“我”的意志、意识、感觉或情感的表现。

第五章 抒情作品

 -名词解释-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为成三大类: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抒情作品: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情感:人对与之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

 审美情感: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态度和体验。

 艺术情感:对客观现实与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表现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托尔斯泰传达论:借助“外在符号”“传达”“感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抒发情感;观,反映社会生活;群,沟通人与人;怨,批评时政。

 抒情原则: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有意无意遵循的原则。

 古曲主义:拥护王权;理性绝对化,否定感情的意义;运用民族规范语,恪守“三一律”;明显的保守性。

 灵感:文思敏捷、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很顺利的创作心境。

 抒情策略:创作时,在语法或修辞采用某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效果。

 原型意象: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抒情母题:在某种抒情传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题。

 抒情小品文: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

 抒情的语法策略:从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抒情的修辞策略: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简答题-

 一、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特点有哪些?

 1 表现情感的方法、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

 2 表现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

 二、表现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人物?

 1 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2 首倡,法国弗尔龙;意大利克罗齐;英国科林伍德;3 情感与表现是互动的。

 三、什么是抒情原则?有哪些种类?

 1 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有意无意遵循的原则。

 2 古曲主义抒情原则。

 3 浪漫主义抒情原则。

 4 象征主义抒情原则。

 -论述题-

 一、抒情性作品的一般性原则是指什么?

 1 诚挚性原则。

 2 独特性原则。

 3 感染性原则。

 二、抒情作品的抒情途径有哪些?

 1 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2 以景结情、情景交融。

 三、抒情小品文的特征是什么?

 1 在内容上高度自由。

 2 在形式上灵活多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290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