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于大麓——徐霞客的人生境界

纳于大麓——徐霞客的人生境界,第1张

一个零零后的孩子说:“我现在游过的地方,比徐霞客到过的地方还多,国内各省都游遍了,日本、欧美也都去过了,如果徐霞客在世,应该佩服我了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是中国治学修身所奉行的方式。现在,带孩子旅行以开阔视野也是很多父母培养孩子的选择。由此,这样的孩子太多了,还未满20岁,已经有条件到处打卡了。有人甚至认为,好玩的地方都去过了,再过几年,我还能到哪里?哪里还能吸引我呢?

是的,在当今交通通讯条件下,徐霞客的足迹所至,已经不算什么了。就是他所辗转求索的山脉水文也可以在卫星云图上一目了然,所经历的奇闻轶事也可以由度娘更丰富的提供,足不出户也可以阅知天下。

就是在今天, 旅游 比起读书来得更加轻松愉悦。一些人未必读过万卷书,却已经“行过万里路”, 旅游 的分量反而变轻了。当“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什么也不知道。”类似的戏谑轻薄了严肃的“行万里路”后,有一种低沉的声音,提示我们有必要亦步亦趋的去拜望“游圣”徐霞客。

如果把徐霞客作为了 旅游 的符号,或是自诩为“霞粉”,抑或是要以“行万里路”来修身,那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徐霞客的名山境界,也才能明白中国为什么要尊徐霞客为“游圣”。徐霞客又为什么能跻身于世界名人。

这是徐霞客游历永平宝台山途中,从厂街随水寻路时的一段经历记述。徐霞客进入永平后,多次迷路,多次遇雨而浑身湿透。深山老林,迷途遇雨,徐霞客内心世界的风景返照是:如纳大麓。这也是徐霞客 旅游 境界的最好描述。

“纳于大麓”来自中国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故事,也是修身成功的经典范例。

《尚书舜点》记载:中国远古明君尧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极为慎重,他怕所托非人,殃及江山社稷,祸害黎民百姓,于是用了各种方法从多个方面考察他拟定的接班人舜。

尧为了考察舜的心智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适应力,就让舜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进入深山密林,看舜能否战胜得了自然中的各种考验。惊雷、暴风雨、黑暗、密林、毒蛇猛兽,人要战胜这一切需要有顽强的心智和卓越的能力,否则就会迷失在浩瀚森林中。天亮的时候,舜神采奕奕的回到尧的身边。舜“纳于大麓,烈风暴雨弗迷。”尧决定把帝位传给舜。

舜是上古帝王中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的功劳为九州一统,华夏永续奠定了基础,是对中华文明极有影响力的帝王。他一生的修为十分符合儒家“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的修身八目。也是历代贤达尊崇“内圣外王”的典范。《史记五帝本纪》中记到:

“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 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

尧考察舜,从四岳举荐舜开始,尧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与舜为妻,考察他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情况。同时尧又派了九个男子与舜相处,考察他的能力德行。这样全方位的立体考察,持续了三十年。最终尧用“纳于大麓”来考察舜的能力和心智,“纳于大麓”等于是尧对舜帝王教程的毕业考。“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 ”尧决定以舜为接班人。舜五十岁开始“摄行天子事。”六十一岁登上帝位。

在舜的治理下,九州统一,四海升平。由此开启了中国的明德之治,也奠基了中华的文明本源。打开整部《史记》,开篇为《五帝本纪》。太史公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虽然是介绍五帝,但大量篇幅都用来介绍舜,突出记载了尧考察舜的事迹。

后来著名的岳麓书院化用了这一经典,作成天下名联:“纳于大麓;藏于名山”。

徐霞客登临佛教名山宝台山,深山迷途,大雨浇身,身处逆境的时候,想到的是舜曾经历过烈风暴雨的磨练,最终匡助他成就伟业。徐霞客以此开释激励自己,可见他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襟怀。

宝台山是徐霞客西行的名山信仰。宝台山藏迹于茫茫原始森林,路途艰辛,徐霞客把它看做是达到信仰的考验。他在山脚路过厂街。厂街繁华,有酒肉卖。徐霞客很想吃顿酒肉,几天来,每天步行数十里,体力付出都很大,生活又都极为清苦。但是,为了即将上宝台山参佛拜寺,尊重佛家戒律,徐霞客坚持着吃素,以示对名山和信仰的尊敬。

舜是徐霞客最尊敬的先贤。徐霞客在云南丽江留下了一篇《山中逸趣跋》,是他为木增土司所写的《山中逸趣》所题写的跋,此文手稿最初由丽江木府所藏。这篇跋并没有收录到《徐霞客游记》中,是几经周折后,才呈现给世人的一篇精彩文章,也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徐霞客关于山水、人生、 社会 治理的一篇哲理性跋文。文章是徐霞客用篆文写的,辨识起来特别不容易,它是经过许多古文大家考证后呈现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文章,也是徐霞客留给云南的珍贵文物之一。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文章或许与徐霞客的原意还有一些出入,但是就目前能辨识的内容,就已经十分厚重了。因此,我在此文中做了全文摘录,它对我们认识徐霞客的 旅游 境界具有很大帮助。

文中谈到:“千古帝王,莫不以舜为兢业,自乃鼓琴被袗,其得力于深山者固趣。”

舜被徐霞客推崇为千古帝王之最。他认为,舜的修为来自于他深深感受到了山川本来的逸趣。从山脉的形态中悟出了人的修为之道,上升到君王之道。

徐霞客说,对于山脉,一般人只是看到了它沉静秀美的姿态,并不能感受到山的超脱飘逸的内在神采。山来自于天地两仪的肇分,它是鳌身演变来支撑天地的力量,只有它的安泰才有了天空的超脱,云朵的飘逸。所以,历代先贤都在深山中隐逸摹形,修炼自身。如伊尹、姜太公、谢安、陶潜等,虽然以耕、钓、奕等不同的呈现形式来隐逸,但都是在沉静中修炼,成为大才之流。

若要论起他们中最出色的,还是舜。舜才是真正从山川中修悟到精髓的人。

舜与山川木石、虎狼同游,所获取的智慧让他获得了强大的能镇能定的力量,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最终,舜成为了一个像山一样使得国泰民安的杰出帝王,这才是大逸。

但是,很多人都悟不到这种智慧。一些君王驱驰百姓,民生劳苦,并不是自然正道。天下正道该是:即以天下之劳壤还之天下,而我不与之搆;以我之镇定还之我,而天下阴受其庇。

徐霞客所倡导的国泰民安、爱惜民力的民本思想,在封建 社会 是很有进步意义的管理哲学。

徐霞客谈到他为什么要选择游历山水的人生形式,这是认识徐霞客的关键。有人说,徐霞客是失意于政治,寄情于山水以自遣;也有人说,徐霞客抛家舍业,浪迹天涯,放荡潇洒。而他说:非天下皆劳。而我独逸,天下俱悲,而我欲趣与山之不能相者,我欲迹之。

徐霞客已然感受到他所生活的大明王朝已经民力疲惫,朝廷腐败。一种浮华流气虚笼在 社会 ,实事求是,镇定人心的力量无处可寻,因此他转向了山川,想以此影响世人,寻找如山一样能镇能定的力量。

在整部《徐霞客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徐霞客在访名山的同时,也在访名人,企图在那个大厦将颓的时代寻找治世力量。在他眼里访山如访友,访友如访山;山如人,人亦如山。

即纳之大麓,又何与于舜庭之飏歌

高山大川如舜帝的庭院,在这里放飞行迹,自由歌唱才是徐霞客认为的真正逸趣。

徐霞客所感受到的山水逸趣既是镇定人心和 社会 的力量,这是最本源的对自然的敬重和热爱,又具有激荡人心的魅力。沉醉于自然的魅力,如山间白云的卷舒,雪影飞舞、像天边的莹玉,泉水的奔流;这种逸趣,是左右逢源,也是宫商和韵的音律。山水的逸趣是天地最初始的形状,是金石的协和,它是上古帝王的家园

徐霞客对山水的热爱与理解是天地人的和谐,是 社会 运行的大智慧,是亘古未变的哲学,徐霞客体会到了自然真正的逸趣。这种境界与襟怀足以叫世人仰视。

求知的路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本该是一对孪生兄弟。真正的学问是要用这对兄弟的同气连枝来合力固筑,可是很多时候他们也都各奔家业,甚至分庭抗礼。

中华民族是幸运的,上下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留下了数万卷的书籍,以飨求知者。中华大地幅员辽阔,提供给人们行万里路的无限空间。自古以来,读过万卷书的人也多,行过万里路的人也多,能把书与路结合起来探究的人就不多了,徐霞客就是这不多者中的佼佼者。

徐霞客生于浙江江阴“辟田若千顷,藏书数万卷”的名门世家。徐家代代积极入世,积淀了诗书耕读的遗风,积极济世的思想。徐霞客自小饱读诗书,深得家学厚养,20来岁时就因为文才出众而闻名一方。徐霞客不止文才出众,书画、佛学、茶道、棋艺都有相当的造诣,被文风浓厚的江南名流称为“博雅君子”。徐霞客不仅读尽了家中藏书,又买了未见之书,无论到哪里,都要寻访地方的志书古籍。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阅览介绍这个地方的书籍,携带着方志边行边读。徐霞客的 旅游 行囊中,大部分都是书籍。

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徐霞客发现了问题:书解答了问题,也出现了问题。渺小的个人相对浩瀚的世界,时空极大地限制了我们,而书籍正是可以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与智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书中都能解答,也并不是书中的解答都正确,因为书籍也是由这些有限制的人在撰写。

让徐霞客触动最大的就是明朝以前的书籍中,对中国最大的水系长江、黄河的基本流程、发源地各执一词。他在《江源考》中记述说:长江、黄河是中国南北的最大水流。我的家乡(浙江江阴)就在长江的入海口,我的家乡就以长江取名。作为生长在长江边的我,只是知道长江的广阔,在长江中泛舟,都不知道他的源流。我最初在 探索 书籍中考证,看到书籍中记载黄河从青海的积石山流入中国。至于对黄河源头的考证情况,最早的记录是汉朝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对汉武帝描述了黄河的源头,《史记大宛传》有记录。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命都实为招讨使,赐金虎符, 探索 黄河的源头,其成果是《河源志》。可是这两本书中对黄河源头的记录都不一样啊!国界内大的水系都弄不清楚,那整个国家大致的地形也就都弄不清楚了。

据考,其实张骞与都实都没有亲自到过黄河源头,他们也是靠别人的介绍得来的结论,但是结论一旦写进典籍中,人们就信了。徐霞客前三十年几乎都在读书,读的书多了,反而开始对书产生了质疑。

吴国华为徐霞客做的《圹志铭》写道“盖人所能言者,非据见所及,则按之图经,参之志籍。霞客所谓山川面目,多为图经志籍所蒙,故穷九州内外,探奇测幽”

明代云南名流唐泰属于最了解徐霞客的人物之一。唐泰在歌咏徐霞客的《天游曲》一诗中写道:

皇图去远界全迷,黑水穷源可在西。

分野怪来多错落,得无吊古问玄书。

唐泰在诗中其实是转述了徐霞客的思想:一个国家,连自己国界内的大概情况都弄不清楚,国家重要的书籍中对自己的版图都含混其词,相互矛盾自己弄不清楚,却去问诸如《山海经》这种上古奇书,这未必不是一件极大的荒唐事。

唐朝的《水经》、元朝的《河源志》、明朝的《一统志》历来都是 历史 上人们认识山川河流的重要书籍,可是这些书中也是有互相矛盾的地方。据后来徐霞客的勘踏,的确发现了这些书籍中一些与实际不相符的说法。

因此,徐霞客决定用自己的双脚,亲自去丈量山河,躬身实践,求证自然真相,获取真知。这是最为朴素的,也是最为难得的科学精神。

当人们阅读《徐霞客游记》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徐霞客对他所经过的一座普普通通的山,一条普普通通的小河,其中的一凹一凸,一弯一拐都记述得十分详细。

对书籍中记录的内容,或是人们口中所述的都要亲自求证。

如徐霞客游雁宕山,他寻根究底要弄清所谓“雁宕”的由来。当地人说因为山绝顶处有一个大雁喝水沐浴的地方。徐霞客就要找到这一处绝境。当时看到山如刀背,峭峰剑隙,人迹罕至,徐霞客越要弄清楚,高山绝顶不能容足,怎么容湖。此时,导游止步,朋友不前,徐霞客与两个仆人登上垂空悬崖,险象环生,险些丧命。他通过亲眼所见,证实了人们所说的雁湖不在这里。

可是,没有找到“雁湖”还是不甘心,于是,徐霞客又第二、第三次从不同的方向游雁宕山,最终找到了“雁湖”,确定了“雁湖”的具体位置。“雁湖”地处高山绝顶处,天然形成几处洼地,青青弥望,人迹罕至,四周麋鹿逡巡,景致似乎绝尘天外,有湖证实了雁宕山得名不虚。

徐霞客也通过实地勘察,纠正了《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的说法,雁湖高出天表,湖水南北坠成梅雨飞瀑,却与大龙湫风牛马不相及。

徐霞客游湖南茶陵麻叶洞,当地人一直认为这个洞里有神龙,从来没有人敢进去。徐霞客旅行中很注重对溶洞的考察,坚持要进洞,弄清这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说法。他的举动引来当地百姓的围观。男女老幼,耕樵织牧接踵而来。徐霞客进出麻叶洞,证实了洞中无龙,当地多年的说法是误传。

这些例子在他的游记中太多了。徐霞客实事求是的记录,因此《徐霞客游记》被称为“真文字”。这种躬身实践的科考精神,无论是放在古今中外,都是十分值得推崇的!

徐霞客进行了“万里遐征”的西南之行后,写成了他经过躬身勘踏考证的《江源考》。《江源考》中,徐霞客就是用自己的双足和双目,考证了中国的大江大河以及三大干龙的发轫,走向,勘误了《禹贡》《水经》等记述的部分错误,廓清了中华版图大山大水形式。

但可惜的是,徐霞客在旅途中记述,写作条件十分艰苦,遗失的文字也较多。《江源考》据说有上万字,应该记述得很详细,可惜只流传下数百字了。要不,此文会是徐霞客留下的最珍贵的科考文章。《江源考》的残缺也是中国名著的又一大遗憾。

《徐霞客游记》一书激起千重浪。一方面是《徐霞客游记》为世人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美丽的面貌,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一方面是它对书斋学问发出了冲击。就是徐霞客所生活的年代,广大学子们也对徐霞客科学实践的精神十分佩服,深受震动。如陈继儒是当时很受推崇的学问大师,名显朝野。他在给徐霞客的信中说道:与你相比,我就像“桃虫壤蚓”。走出书斋治学,强化了当代及后世学问家注重实践的求知精神。这一点对于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较为重视思想修为,科学实证精神相较欠缺,无疑具有革新性的深远影响。正是这种影响,不断完善着中华文化体系。

论及徐霞客 旅游 的方式,后人总结为“躯命游”和“汗漫游”。

世界公认的六大旅行家:唐玄奘、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郑和、哥伦布、徐霞客。除了徐霞客,其他几位旅行家的旅行都有国家或宗教力量的支持,他们都基本没有为行旅费用操过心,也几乎没有过数日空腹,忍饥挨饿到近乎乞讨的经历。徐霞客进行的是纯属于靠个人及家庭负担,没有其他保障的长途旅行。

徐霞客刚开始走上旅行之路的时候,也曾鲜衣怒马,仆从围拥,但很快就发现,由于境界不同,一般人难以与他共践山水,同历艰险,不要说人,就是马都无法攀爬高山,涉险境,马都成了累赘。因此除了担行李的挑夫和经常照顾他生活的顾行,几乎都是他一人独行。

徐霞客年届五十,决定西行,完成“万里遐征”的夙愿。

他的好朋友陈继儒十分了解他,明知无用,还是语重心长的给了他一封信,《答徐霞客》。信的大意是:兄长是一位不贪慕钱财,把生命置之度外,热爱山水的人,我无法与您相比。但是国家形式极不稳定,官兵、流寇横行。现在应该考虑的是安身立命,不是出游的时机。就是文、林两位相国想去泰山一游,都没有成行,

况且你要以血肉之躯徒步到豺狼虎豹、妖魔鬼怪出没的地方,太危险了。

徐霞客感觉到天不假年,必须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理想。 好友及家人的苦苦劝阻都没有动摇他出游的决心。事实证明,这次出行是徐霞客取得毕生最大成就的远征,也是惊心动魄的苦旅,盗匪流寇的洗劫,荒郊绝粮的窘迫、蛮烟瘴气的侵蚀他都一一劫历。路途的艰辛消耗尽他的体力,最终虽然勉强回到家乡,但已经是风烛残躯,不久就离世了。

徐霞客说:“吾荷一锸来,何处不可埋吾骨耶!”陈继儒描述徐霞客:“置万里道图于度外,置七尺形骸于死法外。”徐霞客使用自己的生命奔赴山水,践行理想。

唐泰为徐霞客做了《汗漫歌》,既真实,又浪漫的表达出徐霞客以两脚奔赴远大理想的壮举。

正是有“纳于大麓”的人生境界,徐霞客已经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家园,以身奔赴理想追求。这样的 旅游 方式及境界位列“游圣”,实至名归。

十一日走过二十里路,登上盘山岭。遥望雁宕山的那些山峰,就像木芙蓉直插蓝天,片片花瓣般的景色扑进人的眼里。又前行二十里路,在大荆释用饭。向南渡过一条溪水,见西边的山峰上点缀着一块圆石,奴仆们认定是两头陀岩,我则怀疑即是老僧岩,但又不很像。走了五里路,经过章家楼,才看清楚老僧岩的真实面目。穿着袭装,头上秃顶,形象逼真地直立着,高约百尺。其侧边又有岩石像一小孩童弯腰曲背地跟随在后面,不过平时被老僧所遮掩罢了。从章家楼走出二里路,在山半腰处找到石梁洞。洞门东向,洞门口有一石桥,从洞顶斜插于地上,有如飞虹下垂。由石桥侧面‘尸的缝隙中一层一层地拾级而上,上面高而宽敞、空阔。坐下休息了好一会,才下山而去。由右边的山麓越过谢公岭,渡过一条溪涧,顺着溪涧岸向西走,就是去灵峰的道路。刚一转过山腋,就见两边的岩壁陡峭笔立,直亘云天,险峰重重叠叠,形态万千,有的像刀削般直立,有的像群峰簇拥,有的像并列的竹笋,有的像挺拔的灵芝,有的像笔一般直立,有的像头巾一样倾斜。山洞洞口有的像卷起的帷帐,水潭有的碧绿得像澄清的蓝靛一般。双莺峰如羽翼相接的双飞莺犷五老峰酷似五位联肩并行的老翁。走过景致如此幽奇的一里多路,到达灵峰寺。顺灵峰寺侧的山道登上灵峰洞。灵峰中部是空的,很特异地耸立于灵峰寺后,其侧面有缝隙可以进入。从缝隙处走过数十级石瞪,直达窝顶上,深远处的平台方圆而宽敞,其中有十八罗汉等塑像。坐在平台上玩赏景色,直到暮色降临才返回灵峰寺。

《徐霞客游记 》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blogcn

第一段: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2530bmp

第二段第一部分: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126bmp

第二段第二部分: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21bmp

第三段: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225bmp

第四段: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35bmp

-------------------------------------------------------------------

以下是其它资料:

作者简介

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文章主旨

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勘探实践的精神。

第一段交代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风翳净尽”,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澄碧如洗”是叙述中的描写。向东上山,开始登山时比较轻松,“土冈浅阜,无攀跻劳”。简略叙述了登恒山之初的情况

第二段详写了上山登顶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一步一景,描写生动,景物、地名,景物间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目之所见,都细致记录。

上山一里后向北走,看到山上有埋藏不深的煤炭,再走一里,看到土石都呈红色。之后他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每处景观写得各有特色。如:写松,用了“松影筛阴”,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生动形象;写牌坊内,细致地写到了官房里的厨房、水井;写北岳殿,“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对偶句式把殿的气势渲染出来;写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景物的形象如活现在目前。

登顶的经过写得最为详细。先表明登顶的决心:“欲跻危崖、登绝顶”。再写山崖的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写攀登的艰难:“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入洪流中,没在急流里不能出来。山崖险峻攀登艰难,可见登顶之不易。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吓退登山者,“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亲历祖国山河,勘查地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登上山顶,重见天日,心情也愉快,“日色澄丽”,再回看来路,“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攀途险恶。然后开始观察,写了山北的特点:“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土山没有树,石山才有树,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后来有人解释,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阳多蒸发,虽土山也少有树;山北是阴坡,化雪时间长,又少蒸发,所以较湿润,虽然多石,也长了许多树木。这是科学的分折。徐霞客亲临实地,准确、细致地观察,为后来的科学分析提供了依据。山北的浑源城,一笔带过。向南看,“南惟龙泉”;向西看,“西惟五台”。两山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还有向西横贯的龙山,支峰与恒山相连。这些对四围山峰的介绍把恒山的地理位置写得清清楚楚,整个山系一目了然。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到飞石窟的情况。上山难,下山更难。找以前上山的路径,竟然找不到了。俯瞰一片茫茫,不敢往下走。“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向人求助,才找到上山的原路。下山也细致观察,发现先前从山顶远望松柏林,“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感叹“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视角不同,距离不同,所见景物大有出入啊。按照指路人的指点,下山很顺利,从山崖隙缝直下,恰好到寝宫的右边,就到了飞石窟。

文章结构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写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记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作者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再写登顶的艰难。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最后写下山情形。

2.详略得当。

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

3.观察细致。

作为一个以勘察地貌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处对一些细节观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细致。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

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徐霞客小时候对八股文、经书等不感兴趣,常读一些山经地志之类的书,渐受影响,立下了壮游山河的志向。他的壮游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鼓励儿子“志在四方”,甚至“为制远游冠,以壮其行色”。

徐霞客的旅游勘察大致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万历三十五年到崇祯八年(1607~1635),因老母健在,不宜远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先后西到华岳,南游九鲤(福建境内),北游盘山(今平谷、蓟县之间),又南访罗浮(广东境内)。这一时期,出游的时间较短,所游之处也是交通较方便的地方,出游目的偏重于游览名山大川。游恒山就是在这个时期。

第二阶段,是崇祯九年到十三年(1636~1640),这是他长途跋涉艰苦旅行的时期,足迹由浙、赣、湘、桂的平原、丘陵、山区,直到云贵高原的深山峻谷、人迹罕至的荒僻地区。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志在探索自然奥秘。这一阶段有了更多的科学考察因素。

徐霞客一生的成就,集中在他的游记里。这部巨著内容丰富,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的沿革和风土人情等等,无所不记,而且详尽真实,分析精辟,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学文献和文学作品。可惜,霞客所记散失较多。他逝世后,他的朋友收集到部分遗稿,辑为《徐霞客游记》问世。后来,他的小儿子又访得旧本参校刊行。清乾隆四十七年编入四库全书。近代更广为发行,版本较多。据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三年版,全书十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实为二十卷,四十多万字。它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民族风俗和游记文学的珍贵资料,为国内外所注目。

这部巨著,是徐霞客在旅途中用日记形式写成的。他白天登山涉水,夜间握笔作文。有时一天步行百余里,晚上野居露宿,在破壁枯树下点起油灯或燃起枯草,抖擞精神,把当天的考察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在西南地区,环境日益艰苦,他的写作热情却与日俱增,坚持着“走笔为记”,一天中常有写千余字、甚至几千字的,可算得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书了。

徐霞客的写作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早年他曾经批评从前的地理书“多以承袭附会”;以后在《盘江考》一文中,又嘲笑有些人“不辨端末巨细,悍然秉笔”的轻率态度。对于要写的事物,总要经过实地观察、弄清始末端详。至于范围较广、比较复杂的问题,则调查得更加周密,并参阅前人论述,综合分析研究,反复推敲,悟出道理,然后落笔。所以,他的记述,绝大多数做到无证不信,提出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关于怒江、澜沧、红河的流向,他怀疑《一统志》的记载不准确,为了得到明证,他于崇祯十二年四月,从保山到腾冲。再从腾冲到顺宁、云州,往返四月,沿途深入凋查,广博考证,并访问群众,最后证实了三江分流入海,才写入游记。至于他写《江源考》、《盘江考》一类专文,则更是经过长期调查研究的精心之作。

徐霞客写书,非常注重内容的真切详实。他说:“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所以他下起笔来,朴质自然,不事雕饰,不讲浮泛的话,也无夸大之言,句句精细切实。例如他描写地形,从不滥用词藻,总要精细分析各种地形的不同形态,选择精确的语言来表达。他在《鸡足山成》第二章“名胜分标”中,把鸡足山的所有地形,分作峰、岩、洞、台、石、岭、梯、谷、峡、菁、坪、林、泉、潭、瀑、涧、温泉等十七种,可见他观察入微、分析精细的功夫是相当深厚的。

他的文章,在真实的记述中又有丰富的想像和浓厚的感情。他描写祖国河山,不是采取“隐士”式的超然欣赏的态度,而是处处流露着热爱、惊喜和向往的感情。他在描写福建九祭的奇景时,就情不自禁地说:“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把自己的情感和祖国河山融为一体了。正因为这样,他能深入到山川景物的本质中去,抓住它们总的特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特征,用秀整的词语,表现出景物的生命气息,创造了很多自然界的艺术形象。所以,他的作品抒情性很浓,感染力很强,使一山一水一洞活现于读者眼前。他的游黄山日记,以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千岩竞秀、松涛云海的壮丽图画;游雁宕山日记,则着重描绘了“峰峰奇峭,离立满前”的奇峭景象;而游天台山日记,写的是“荒草靡靡,山高风冽”的另一番景色;他在游九鲤湖日记中,清秀地描写了九漈之间“万马初发”、“澄碧一泓”、“玉龙双舞”、“瀑流交映”、“颓波突浪”等不同奇景。他把广西桂林的江上奇峰比做“青莲出水”,称阳朔周围是“碧莲玉笋世界”,对石灰岩形成的圆锥形山峰则描写为“石峰离立、分行竟奋……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即使所谓“不毛之地”的腾冲等地区,他也热情地、传神地加以描绘,把祖国河山勾画得壮丽妖娆。因此,不少文学界人士认为,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书,而且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继承和发展了自《水经注》以来的游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课后习题解答

(一)提示: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了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这些山相互连接,形成整个山系。

(二)提示:可以看出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三)略。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他的旅行,并详细记录了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徐霞客游记》自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初版到1985年朱惠荣的校注本。已出版38次,相关的研究论文有139篇,让人刮目相看。

作品目录

游天台山日记

游雁宕山日记

游白岳山日记

游黄山日记

游武彝山日记

游庐山日记

游黄山日记后

游太华山日记

游太和山日记

闽游日记前

闽游日记后

游天台山日记后

游雁宕山日记后

游五台山日记

游恒山日记

黔游日记一

滇游日记一

游太华山记

滇游日记二

盘江考

永昌志略

丽江纪略

法王缘起

溯江纪源

徐霞客游记全文阅读

作者:徐弘祖〔明)

第一篇 游天台山日记

第一篇游天台山日记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此为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公元1613年,在公元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低洼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

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炽,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

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堆砌填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qiè满足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yù门坎,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级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意指攀住树枝爬上高岩,莲舟不能从。

暝色夜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雷轰河隤kùi原意为垮塌,此处指河水奔流迅猛,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

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声音响亮而清远,亦山中一清响也。是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路多迷津,遂谋向国清。国清去万年四十里,中过龙王堂。每下一岭,余谓已在平地,及下数重,势犹未止,始悟华顶之高,去天非远!日暮,入国清,与云峰相见,如遇故知,与商探奇次第。云峰言:“名胜无如两岩,虽远,可以骑行。先两岩而后步至桃源,抵桐柏,则翠城、赤城,可一览收矣。”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

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索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一溪从东阳来,势甚急,大若曹娥。四顾无筏,负奴背而涉。深过于膝,移渡一涧,几一时。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隐身地,两山回曲,《志》所谓八寸关也。

入关,则四周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wēngcōng草木茂盛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入寺。饭后云阴溃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岩顶上,对之清光溢壁。

初六日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视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阔八十步,深百余步,平展明朗。循岩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脚,逼身而过,神魄为动,自寒岩十五里至步头,从小路向桃源。桃源在护国寺旁,寺已废,土人茫无知者。随云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堕,竟无宿处,乃复问至坪头潭。潭去步头仅二十里,今从小路,返迂回三十余里。宿。信桃源误人也。

初七日自坪头潭行曲路中三十余里,渡溪入山。又四五里山口渐夹狭窄,有馆曰桃花坞。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飞泉自上来注,为鸣玉涧。涧随山转,人随涧行。两旁山皆石骨,攒簇拥峦夹翠,涉目成赏,大抵胜在寒、明两岩间。涧穷路绝,一瀑从山坳泻下,势甚纵横。出饭馆中,循坞山洼东南行,越两岭,寻所谓"琼台"、"双阙",竟无知者。去数里,访知在山顶。与云峰循路攀援,始达其巅。

下视峭削环转,一如桃源,而翠壁万丈过之。峰头中断,即为双阙;双阙所夹而环者,即为琼台。台三面绝壁,后转即连双阙。余在对阙,日暮不及复登,然胜风景已一日尽矣。遂下山,从赤城后还国清,凡三十里。

初八日离国清,从山后五里登赤城。赤城山顶圆壁特起,望之如城,而石色微赤。岩穴为僧舍凌杂,尽掩天趣。所谓玉京洞、金钱池、洗肠井,俱无甚奇

第二篇 游雁宕山日记

第二篇游雁宕山日记

雁宕山,省称雁山,今称作雁荡山。山顶有积水长草之洼地。故称"荡"据传秋时归雁多宿于此,山亦名为雁荡山。其山在浙江温州地区,并分为南、中、北三段,北雁荡山面积最大,灵峰,灵岩,太龙湫为雁荡风景三绝。此日记所记乃北雁荡山游程,对其三绝皆有记叙。

该记主要记叙了作者游览北雁宕山一路所见。记中对北雁宕山主要景观灵峰、灵岩、大龙湫三绝加以了详尽描绘,并对许多细微奇景如龙鼻水、老僧岩、独秀峰等也进行了描绘。该记层次分明,语言奇峻,尤其对山形水势之细微区别的把握极见功夫。写景亦非单独写景,而是极大地融进观察者的主观感受,读起来倍增真实感,其艺术感染力也得到加强,特别是13日、14日两日记,文字奇峻中见优美,具形具象、亦景亦情。

自初九日别台山,初十日抵黄岩。日已西,出南门三十里,宿于八岙aò。

十一日二十里,登盘山岭。望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又二十里,饭大荆驿。南涉一溪,见西峰上缀圆石,奴辈指为两头陀,余疑即老僧岩,但不甚肖。五里,过章家楼,始见老僧真面目:袈衣秃顶,宛然兀立,高可百尺。侧又一小童伛偻于后,向为老僧所掩耳。自章楼二里,山半得石梁洞。洞门东向,门口一梁,自顶斜插于地,如飞虹下垂。由梁侧隙中层级而上,高敞空豁。坐顷之,下山。由右麓逾谢公岭,渡一涧,循涧西行,即灵峰道也。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挺立,如幞头巾之欹倾斜。

洞有口如卷幕者,潭有碧如澄靛者。双鸾、五老,按翼联肩。如此里许,抵灵峰寺。

循寺侧登灵峰洞。峰中空,特立寺后,侧有隙可入。由隙历磴数十级,直至窝顶洞。

则窅yǎo深远然平台圆敞,中有罗汉诸像。坐玩至暝色,返寺。

十二日饭后,从灵峰右趾觅碧霄洞。返旧路,抵谢公岭下。南过响岩,五里,至净名寺路口。入觅水帘谷,乃两崖相夹,水从崖顶飘下也。山谷五里,至灵岩寺。

绝壁四合,摩天劈地,曲折而入,如另辟一寰界。寺居其中,南向,背向屏霞嶂。

嶂zhàng高险如屏障的山顶齐而色紫,高数百丈,阔亦称之。嶂之最南,左为展旗峰,右为天柱峰。嶂之右胁介于天柱者,先为龙鼻水。龙鼻之穴从石罅直上,似灵峰洞而小。穴内石色俱黄紫,独罅口石纹一缕,青绀gàn红青色润泽,颇有鳞爪之状。自顶贯入洞底,垂下一端如鼻,鼻端孔可容指,水自内滴下注石盆。此嶂右第一奇也。西南为独秀峰,小于天柱,而高锐不相下。独秀之下为卓笔峰,高半独秀,锐亦如之。两峰南坳,轰然下泻者,小龙湫也。隔龙湫与独秀相对者,玉女峰也。

顶有春花,宛然插髻,自此过双鸾,即极于天柱。双鸾止两峰并起,峰际有“僧拜石”,袈裟伛偻,肖矣。由嶂之左胁,介于展旗者,先为安禅谷,谷即屏霞之下岩。

东南为石屏风,形如屏霞,高阔各得其半,正插屏霞尽处。屏风顶有“蟾蜍石”,与嶂侧“玉龟”相向。屏风南去,展旗侧褶中,有径直上,磴级尽处,石阈限之。

俯阈而窥,下临无地,上嵌崆峒。外有二圆穴,侧有一长穴,光自穴中射入,别有一境,是为天聪洞,则嶂左第一奇也。锐峰叠嶂,左右环向,奇巧百出,真天下奇观!而小龙湫下流,经天柱、展旗,桥跨其上,山门临之。桥外含珠岩在天柱之麓,顶珠峰在展旗之上。此又灵岩之外观也。

十三日出山门,循麓而右,一路崖壁参差,流霞映彩。高而展者,为板嶂岩。

岩下危立而尖夹者,为小剪刀峰。更前,重岩之上,一峰亭亭插天,为观音岩。岩侧则马鞍岭横亘于前。鸟道形容道路险绝盘折,逾坳右转,溪流汤汤,涧底石平如砥。沿涧深入,约去灵岩十余里,过常云峰,则大剪刀峰介立涧旁。剪刀之北,重岩陡起,是名连云峰。从此环绕回合,岩穷矣。龙湫之瀑,轰然下捣潭中,岩势开张峭削,水无所着,腾空飘荡,顿令心目眩怖。潭上有堂,相传为诺讵jù那观泉之所。堂后层级直上,有亭翼然。面瀑踞坐久之,下饭庵中,雨廉纤不止细雨下个不停,然余已神飞雁湖山顶。遂冒雨至常云峰,由峰半道松洞外,攀绝磴三里,趋白云庵。人空庵圮,一道人在草莽中,见客至,望去。再入一里,有云静庵,乃投宿焉。道人清隐,卧床数十年,尚能与客谈笑。余见四山云雨凄凄、不能不为明晨忧也。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dié丘垤即小土堆,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

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

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同“陡”,下同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zhì登。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破,寻湖之兴衰矣。

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

坐至暝日落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五日寺后觅方竹数握,细如枝;林中新条,大可径寸,柔不中杖太柔软不宜作拐杖,老柯斩伐殆尽矣!遂从岐度四十九盘,一路遵海而南,逾窑岙岭,往乐清。

第三篇 游白岳山日记

第三篇游白岳山日记

徐霞客遍游白岳(今称齐云山)时,正是公元1616年正月,记中记载他“冒雪蹑水”不畏艰难,不仅尽享山色美景,更得以观赏“冰花玉树。”

该记对具体景致的记叙不甚详细,此山有36峰、72崖,文中皆无具述。文章语气急促,可见当时游历的匆匆与作者渴望遍游全山的心情。尽管如此,作者对某些胜景诸如香炉峰、天门、石桥岩、龙涎泉、龙井等都有较细致的描绘,更兼天气恶劣道路艰险,作者仍能如此尽力游览并作记,殊为不易。

丙辰岁(1618年),余同浔阳叔翁,于正月二十六日,至微之休宁。出西门。

其溪自祁门县来,经白岳,循县而南,至梅口,会郡溪入浙。循溪而上,二十里,至南渡。过桥,依山麓十里,至岩下已暮。登山五里,借庙中灯,冒雪蹑冰,二里,过天门,里许,入榔梅庵。路经天门、珠帘之胜,俱不暇辨,但闻树间冰响铮铮。

入庵后,大霰xiàn雪珠作,浔阳与奴子俱后。余独卧山房,夜听水声屋溜,竟不能寐。

二十七日起视满山冰花玉树,迷漫一色。坐楼中,适浔阳并奴至,乃登太素宫。宫北向,玄帝像乃百鸟衔泥所成,色黧黑。像成于宋,殿新于嘉靖三十七年,庭中碑文,世庙御制也。左右为王灵官、赵元帅殿,俱雄丽。背倚玉屏即齐云岩,前临香炉峰。峰突起数十丈,如覆钟,未游台、宕者或奇之。出庙左,至舍身崖,转而上为紫玉屏,再西为紫霄崖,俱危耸杰起。再西为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阁据其前。五老比肩,不甚峭削,颇似笔架。

返榔梅,循夜来路,下天梯。则石崖三面为围,上覆下嵌,绝似行廊。循崖而行,泉飞落其外,为珠帘水。嵌之深处,为罗汉洞,外开内伏,深且十五里,东南通南渡。崖尽处为天门。崖石中空,人出入其间,高爽飞突,正如阊阖chānghé传说中的天门。门外乔楠中峙,蟠青丛翠此句描绘树木挺拔苍翠繁茂的样子。门内石崖一带,珠帘飞洒,奇为第一。返宿庵中,访五井、桥崖之胜,羽士即道士汪伯化,约明晨同行。

二十八日梦中闻人言大雪,促奴起视,弥山漫谷矣。余强卧。已刻,同伯化蹑屐jì木头鞋二里,复抵文昌阁。览地天一色,虽阻游五井,更益奇观。

二十九日奴子报:“云开,日色浮林端矣。”急披衣起,青天一色,半月来所未睹,然寒威殊甚。方促伯化共饭。饭已,大雪复至,飞积盈尺。偶步楼前,则香炉峰正峙其前。楼后出一羽士曰程振华者,为余谈九井、桥岩、傅岩诸胜。

三十日雪甚,兼雾浓,咫尺不辨。伯化携酒至舍身崖,饮睇边饮边看元阁。

阁在崖侧,冰柱垂垂,大者竟丈。峰峦灭影,近若香炉峰,亦不能见。

二月初一日东方一缕云开,已而大朗。浔阳以足裂留庵中。余急同伯化蹑西天门而下。十里,过双溪街,山势已开。五里,山复渐合,溪环石映,倍有佳趣。

三里,由溪口循小路入,越一山。二里,至石桥岩。桥侧外岩,高亘如白岳之紫霄。

岩下俱因岩为殿。山石皆紫,独有一青石龙蜿蜒于内,头垂空尺余,水下滴,曰龙涎泉,颇如雁宕龙鼻水。岩之右,一山横跨而中空,即石桥也。飞虹垂蝀dōng仍为虹,下空恰如半月。坐其下,隔山一岫xiù山洞特起,拱对其上,众峰环侍,较胜齐云天门。即天台石梁,止一石架两山间;此以一山高架,而中空其半,更灵幻矣!穿桥而入,里许,为内岩。上有飞泉飘洒,中有僧斋,颇胜。

还饭于外岩。觅导循崖左下。灌莽中两山夹涧,路棘雪迷,行甚艰。导者劝余趋傅岩,不必向观音岩。余恐不能兼棋盘、龙井之胜,不许。行二里,得涧一泓,深碧无底,亦“龙井”也。又三里,崖绝涧穷,悬瀑忽自山坳挂下数丈,亦此中奇境。转而上跻jì登,行山脊二里,则棋盘石高峙山巅,形如擎菌,大且数围。登之,积雪如玉。回望傅岩,屼嵲wùniè高耸之意云际。由彼抵棋盘亦近,悔不从导者。石旁有文珠庵,竹石清映。转东而南,二里,越岭二重,山半得观音岩。禅院清整,然无奇景,尤悔觌面失傅岩也。仍越岭东下深坑,石涧四合,时有深潭,大为渊,小如臼,皆云“龙井”,不能别其孰为“五”,孰为“九”。凡三里,石岩中石脉隐隐,导者指其一为青龙,一为白龙,余笑颔之。又乱崖间望见一石嵌空,有水下注,外有横石跨之,颇似天台石梁。伯化以天且晚,请速循涧觅大龙井。忽遇僧自黄山来,云:“出此即大溪,行将何观?”遂返。

里余,从别径向漆树园。行巉石乱流间,返照映深木,一往幽丽。三里,跻其巅,余以为高埒齐云,及望之,则文昌阁犹巍然也。五老峰正对阁而起,五老之东为独耸寨,循其坳而出,曰西天门,五老之西为展旗峰,由其下而渡,曰芙蓉桥。

余向出西天门,今自芙蓉桥入也。余望三姑之旁,犹殢tì滞留日色,遂先登,则落照正在五老间。归庵,已晚餐矣。相与追述所历,始知大龙井正在大溪口,足趾已及,而为僧所阻,亦数也!

第四篇 游黄山日记

第四篇游黄山日记

黄山,原名黟山,唐代天宝年后改为今名。相传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同在此炼丹,故名黄山。位于安徽歙县与太平县间,面积约154平方公里。黄山风景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最著名。徐霞客在此日记中对黄山松及云海推崇备至。

此记是徐霞客初游黄山时所作。黄山是他游白岳山后所游览的又一名山。该记颇为详细地记叙了黄山的几大旅游资源和景色特点,如黄山温泉、黄山松等。同时也记录了一路游程的艰险,如踏雪寻径、凿冰开路等。对天都、莲花二峰也有侧面描绘,对石笋矼、天平矼等胜景赞颂备至。

该记颇能显示徐霞客写景状物的功夫,用词遣句都很精当巧妙,其章法开合得度、松紧适中,对雪光山色的渲染也使具体各景相得益彰。该记可以看作是对黄山胜景的总体描绘,有此基础,他的第二篇黄山日记便会有更多的余地来细述黄山天都、莲花二峰以及黄山雾海。

初二日自白岳下山,十里,循麓而西,抵南溪桥。渡大溪,循别溪,依山北行。十里,两山峭逼如门,溪为之束。越而下,平畴颇广。二十里,为猪坑。由小路登虎岭,路甚峻。十里,至岭。五里,越其麓。北望黄山诸峰,片片可掇duō拾取。又三里,为古楼坳。溪甚阔,水涨无梁,木片弥满布一溪,涉之甚难。二里,宿高桥。

初三日随樵者行,久之,越岭二重。下而复上,又越一重。两岭俱峻,曰双岭。共十五里,过江村。二十里,抵汤口,香溪、温泉诸水所由出者。折而入山,沿溪渐上,雪且没趾。五里,抵祥符寺。汤泉即黄山温泉,又名朱砂泉在隔溪,遂俱解衣赴汤池。池前临溪,后倚壁,三面石甃,上环石如桥。汤深三尺,时凝寒未解,面汤气郁然,水泡池底汩汩起,气本香冽。黄贞父谓其不及盘山,以汤口、焦村孔道,浴者太杂遝tà即杂乱出。浴毕,返寺。僧挥印引登莲花庵,蹑雪循涧以上。涧水三转,下注而深泓者,曰白龙潭;再上而停涵石间者,曰丹井。井旁有石突起,曰“药臼”,曰“药铫”diào即小铁锅。宛转随溪,群峰环耸,木石掩映。

如此一里,得一庵,僧印我他出,不能登其堂。堂中香炉及钟鼓架,俱天然古木根所为。遂返寺宿。

初四日兀wù坐枯坐听雪溜竟日。

初五日云气甚恶,余强卧至午起。挥印言慈光寺颇近,令其徒引。过汤地,仰见一崖,中悬鸟道,两旁泉泻如练。余即从此攀跻上,泉光云气,撩绕衣裾。已转而右,则茅庵上下,磬韵香烟,穿石而出,即慈光寺也。寺旧名珠砂庵。比丘为余言:“山顶诸静室,径为雪封者两月。今早遣人送粮,山半雪没腰而返。”余兴大阻,由大路二里下山,遂引被卧。

给你全文翻译吧

十四日,天忽晴朗,乃强清隐徒为导。清隐谓湖中草满,已成芜田,徒复有他行,但可送至峰顶。余意至顶,湖可坐得,于是人捉一杖,跻攀深草中,一步一喘,数里,始历高巅。四望白云,迷漫一色,平铺峰下。诸峰朵朵,仅露一顶,日光映之,如冰壶瑶界,不辨海陆。然海中玉环一抹,若可俯而拾也。北瞰山坳壁立,内石笋森森,参差不一。三面翠崖环绕,更胜灵岩。但谷幽境绝,惟闻水声潺潺,莫辨何地。望四面峰峦累累,下伏如丘垤,惟东峰昂然独上,最东之常云,犹堪比肩。 导者告退,指湖在西腋一峰,尚须越三尖。余从之,及越一尖,路已绝;再越一尖,而所登顶已在天半。自念《志》云:“宕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今山势渐下,而上湫之涧,却自东高峰发脉,去此已隔二谷。遂返辙而东,望东峰之高者趋之,莲舟疲不能从。由旧路下,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同“陡”,下同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zhì登。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主仆衣履俱敝破,寻湖之兴衰矣。遂别而下,复至龙湫,则积雨之后,怒涛倾注,变幻极势,轰雷喷雪,大倍于昨。坐至暝日落始出,南行四里,宿能仁寺。 十四日,天忽然晴朗了,于是强拉清隐的徒弟作为向导。清隐说湖中长满了杂草,已经成为荒芜的土地,徒弟还有别的地方要去,但可以送我们到山顶。我意图到山顶去,可以坐在湖边看看,于是每个人拄一根竹杖,从深草中向上攀登,走一步喘一口气,走了好几里,才终于到得高高的巅峰。四面八方触目所及皆是白云,一色弥漫,一直铺呈到峰下。峰峦叠立,只露出一个峰顶,在日光映照下,好像冰壶仙境,分辨不出哪里是海面,那里是陆地。然而海中的玉环岛遥遥一抹,好像可以俯下身去拾起来一般。从北面俯视,山坳像墙壁一样耸立,里面有繁密的石笋,高矮参差不齐。三面都被碧翠的山崖环绕,比灵岩还要更胜几分。只是山谷幽静,地处偏僻,只听得到水声潺潺流过,分辨不出是什么地方。望见四面峰峦迭起,向下看去就像小土堆伏在地上,只有东边的山峰昂然挺立,独上云霄,最东边的云朵,如同肩高。 向导告诉说要离开了,指给我们湖在西腋的一座峰头,还需要翻越三座尖削的山峰。我听从了(他的话)。待到越过一座尖峰,路已经走到了绝处,再越过一座尖峰,而所登上的山顶已经在半天处。自己心想《雁宕山志》说:“雁湖在山顶,龙湫瀑布的水就来自雁湖。”如今山的坡势渐渐向下走,而流向龙湫的山涧,却源于东边的高峰,距离此地已经相隔两个山谷。于是返回往东,遥望东边高耸的山峰而去,莲舟疲惫不能继续跟从,从来时的路下山了。我和两个奴仆向东越过两道山岭,人的足迹已经全然不见。不久山越来越高,山脊越来越狭窄,两边几乎直立,如同走在刀背上一样。又有棱角尖利的石片突起,每过一道山脊,就是一座陡峭的山峰,都好像从刀剑的缝隙中攀援而上,这样的情况多次遇到。只见山顶甚至容不下一双脚,怎么可能容纳一片湖水呢?过了一会儿在高峰穷尽处,一块巨石如刀劈一般;先前担心石头的锋刃划伤人,到这里甚至连脚踩的石锋都没有!在山崖上犹豫不决,又不敢再返回原路,向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一台阶,就让奴仆解下绑腿的四条布带系在一起,从悬崖上吊下去,先垂吊一个奴仆到下面,其余的人依次垂吊下去,意图这样来寻找攀援的路。等到了下面,只能容下双足,没有多余的地方。俯视山岩下面,深约百丈,打算再向上攀登,而上面的山崖也陡立直上有三丈多高,不能飞跃而上。把布带扔上去试试,布带被突出的石锋所勒,忽然从中间断开。再续上布带悬空,竭尽全力向上拉,才得以重新登上山岩。脱离了危险,回到云静庵,时间已近傍晚。主仆衣服都破了,寻找雁湖的兴致已然衰减。于是告别(庵中人)下山,又到了龙湫,则是在雨后积水甚盛,波涛汹涌倾盆而下,千变万化气势逼人,若雷鸣般水花飞溅,与昨天相比甚为壮观。坐到黄昏才离开,向南行走四里,在能仁寺过夜。

望采纳,谢谢!

  游恒山记

  第一段: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2530bmp

  第二段第一部分: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126bmp

  第二段第二部分: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21bmp

  第三段: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225bmp

  第四段:

  http://imagesblogcncom/2006/4/12/12/akfucc,2006041222335bmp

  -------------------------------------------------------------------

  以下是其它资料:

  作者简介

  徐霞客,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隶江阴马镇南阳岐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览群书,鄙弃权贵,摒绝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总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他的实地考察,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乳等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是我们著名的古代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学实践中,以惊人的毅力,敏锐的观察力和朴实的文字,记下行履所至,观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实践、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文章主旨

  本文选自《徐霞客游记》。文章叙述描写了作者游恒山登顶的经过,表现了他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勘探实践的精神。

  第一段交代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风翳净尽”,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澄碧如洗”是叙述中的描写。向东上山,开始登山时比较轻松,“土冈浅阜,无攀跻劳”。简略叙述了登恒山之初的情况

  第二段详写了上山登顶的经过。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一步一景,描写生动,景物、地名,景物间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目之所见,都细致记录。

  上山一里后向北走,看到山上有埋藏不深的煤炭,再走一里,看到土石都呈红色。之后他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每处景观写得各有特色。如:写松,用了“松影筛阴”,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生动形象;写牌坊内,细致地写到了官房里的厨房、水井;写北岳殿,“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对偶句式把殿的气势渲染出来;写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景物的形象如活现在目前。

  登顶的经过写得最为详细。先表明登顶的决心:“欲跻危崖、登绝顶”。再写山崖的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写攀登的艰难:“满山短树蒙密,槎桠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像坠入洪流中,没在急流里不能出来。山崖险峻攀登艰难,可见登顶之不易。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吓退登山者,“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亲历祖国山河,勘查地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登上山顶,重见天日,心情也愉快,“日色澄丽”,再回看来路,“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攀途险恶。然后开始观察,写了山北的特点:“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土山没有树,石山才有树,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后来有人解释,山西干旱少雨,山南向阳多蒸发,虽土山也少有树;山北是阴坡,化雪时间长,又少蒸发,所以较湿润,虽然多石,也长了许多树木。这是科学的分折。徐霞客亲临实地,准确、细致地观察,为后来的科学分析提供了依据。山北的浑源城,一笔带过。向南看,“南惟龙泉”;向西看,“西惟五台”。两山一派青色,跟恒山做伴。还有向西横贯的龙山,支峰与恒山相连。这些对四围山峰的介绍把恒山的地理位置写得清清楚楚,整个山系一目了然。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到飞石窟的情况。上山难,下山更难。找以前上山的路径,竟然找不到了。俯瞰一片茫茫,不敢往下走。“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向人求助,才找到上山的原路。下山也细致观察,发现先前从山顶远望松柏林,“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感叹“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真是视角不同,距离不同,所见景物大有出入啊。按照指路人的指点,下山很顺利,从山崖隙缝直下,恰好到寝宫的右边,就到了飞石窟。

  文章结构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写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记涉及的景点、地理位置较为复杂,但全文贯穿着一条线索,那就是游踪,亦即作者足迹、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逐一描写。再写登顶的艰难。然后是登顶后远眺四周的景色,把整个山系都清晰地展现出来。最后写下山情形。

  2.详略得当。

  全文有详有略,处理得恰到好处。略写出发时间和天气情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间的情形都写得极为详尽,又以登顶的经过写得最详,把过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写了出来。下山的过程详写了寻找下山之路一节,其余的下山过程就一笔带过了。

  3.观察细致。

  作为一个以勘察地貌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处对一些细节观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细致。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颜色等,写到每个景点,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势、周围环境等。

  4.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

  记叙中注重实际,如实记录所见之景,而且观察细致,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学的严谨性。同时,景物描写也各有特色,生动形象,如“松影筛阴”、“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都将景物的形象活现于笔下,读后历历在目,颇具文学的形象性。

  徐霞客小时候对八股文、经书等不感兴趣,常读一些山经地志之类的书,渐受影响,立下了壮游山河的志向。他的壮游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鼓励儿子“志在四方”,甚至“为制远游冠,以壮其行色”。

  徐霞客的旅游勘察大致可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万历三十五年到崇祯八年(1607~1635),因老母健在,不宜远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先后西到华岳,南游九鲤(福建境内),北游盘山(今平谷、蓟县之间),又南访罗浮(广东境内)。这一时期,出游的时间较短,所游之处也是交通较方便的地方,出游目的偏重于游览名山大川。游恒山就是在这个时期。

  第二阶段,是崇祯九年到十三年(1636~1640),这是他长途跋涉艰苦旅行的时期,足迹由浙、赣、湘、桂的平原、丘陵、山区,直到云贵高原的深山峻谷、人迹罕至的荒僻地区。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志在探索自然奥秘。这一阶段有了更多的科学考察因素。

  徐霞客一生的成就,集中在他的游记里。这部巨著内容丰富,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的沿革和风土人情等等,无所不记,而且详尽真实,分析精辟,文笔优美,引人入胜,成为一部优秀的科学文献和文学作品。可惜,霞客所记散失较多。他逝世后,他的朋友收集到部分遗稿,辑为《徐霞客游记》问世。后来,他的小儿子又访得旧本参校刊行。清乾隆四十七年编入四库全书。近代更广为发行,版本较多。据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三年版,全书十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实为二十卷,四十多万字。它是研究我国历史、地理、民族风俗和游记文学的珍贵资料,为国内外所注目。

  这部巨著,是徐霞客在旅途中用日记形式写成的。他白天登山涉水,夜间握笔作文。有时一天步行百余里,晚上野居露宿,在破壁枯树下点起油灯或燃起枯草,抖擞精神,把当天的考察收获及时记录下来。在西南地区,环境日益艰苦,他的写作热情却与日俱增,坚持着“走笔为记”,一天中常有写千余字、甚至几千字的,可算得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万言书了。

  徐霞客的写作态度是十分严肃认真的。早年他曾经批评从前的地理书“多以承袭附会”;以后在《盘江考》一文中,又嘲笑有些人“不辨端末巨细,悍然秉笔”的轻率态度。对于要写的事物,总要经过实地观察、弄清始末端详。至于范围较广、比较复杂的问题,则调查得更加周密,并参阅前人论述,综合分析研究,反复推敲,悟出道理,然后落笔。所以,他的记述,绝大多数做到无证不信,提出的见解也有独到之处。关于怒江、澜沧、红河的流向,他怀疑《一统志》的记载不准确,为了得到明证,他于崇祯十二年四月,从保山到腾冲。再从腾冲到顺宁、云州,往返四月,沿途深入凋查,广博考证,并访问群众,最后证实了三江分流入海,才写入游记。至于他写《江源考》、《盘江考》一类专文,则更是经过长期调查研究的精心之作。

  徐霞客写书,非常注重内容的真切详实。他说:“得趣故在山水中,岂必刻迹而求乎。”所以他下起笔来,朴质自然,不事雕饰,不讲浮泛的话,也无夸大之言,句句精细切实。例如他描写地形,从不滥用词藻,总要精细分析各种地形的不同形态,选择精确的语言来表达。他在《鸡足山成》第二章“名胜分标”中,把鸡足山的所有地形,分作峰、岩、洞、台、石、岭、梯、谷、峡、菁、坪、林、泉、潭、瀑、涧、温泉等十七种,可见他观察入微、分析精细的功夫是相当深厚的。

  他的文章,在真实的记述中又有丰富的想像和浓厚的感情。他描写祖国河山,不是采取“隐士”式的超然欣赏的态度,而是处处流露着热爱、惊喜和向往的感情。他在描写福建九祭的奇景时,就情不自禁地说:“数里之间,目不能移,足不能前”,把自己的情感和祖国河山融为一体了。正因为这样,他能深入到山川景物的本质中去,抓住它们总的特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具体特征,用秀整的词语,表现出景物的生命气息,创造了很多自然界的艺术形象。所以,他的作品抒情性很浓,感染力很强,使一山一水一洞活现于读者眼前。他的游黄山日记,以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千岩竞秀、松涛云海的壮丽图画;游雁宕山日记,则着重描绘了“峰峰奇峭,离立满前”的奇峭景象;而游天台山日记,写的是“荒草靡靡,山高风冽”的另一番景色;他在游九鲤湖日记中,清秀地描写了九漈之间“万马初发”、“澄碧一泓”、“玉龙双舞”、“瀑流交映”、“颓波突浪”等不同奇景。他把广西桂林的江上奇峰比做“青莲出水”,称阳朔周围是“碧莲玉笋世界”,对石灰岩形成的圆锥形山峰则描写为“石峰离立、分行竟奋……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即使所谓“不毛之地”的腾冲等地区,他也热情地、传神地加以描绘,把祖国河山勾画得壮丽妖娆。因此,不少文学界人士认为,徐霞客游记,不仅是一部地理书,而且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继承和发展了自《水经注》以来的游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课后习题解答

  (一)提示:上山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地方。在山顶上看见了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还有浑源州城,南边有龙泉山,西边有五台山,近处还有龙山。这些山相互连接,形成整个山系。

  (二)提示:可以看出徐霞客不畏艰险,不怕辛苦,勇于实践求实的精神。

  (三)略。

  满井游记

  《满井游记》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过了花朝节,冬寒还没有褪尽,经常刮起冷风,一刮冷风就扬起满天沙尘。(我)只好躲在屋子里,想出去走走也出不去。每次顶着风坐车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转了回来。

  二月二十二日那天,略微暖和些,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成排的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无比轻松)。这时河上的冰开始溶化,水波突然闪出亮光,泛起一层一层鱼鳞似的波纹,水清澈极了,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天镜子,冷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过后,是那样美好、光洁,呈现出迷人的风姿,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表苗出土了,高一寸左右。游人还不算很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可以见到。风力虽然还很猛,但走路就汗流浃背。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儿,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情态,毛羽、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我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教授」这种官职。而满井这地方刚好和我的居所距离近,我的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乙亥年二月。

  赏析

  本文作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满井是北京安定门东三里外的一口古井,井中飞泉喷礴,冬夏不竭。井旁苍藤丰草,掩映着清清的渠水,错落的亭台,景色优美,是当时京郊探胜的好地方。

  开首点出时地节令。燕地,指现在的北京和河北省北部,古代属燕国。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五(一说为二月十二或二月初二)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这一天人们要到野外去玩赏春光。可是,这一年过了花朝节,百花还没有消息,余寒仍然很厉害,可见北方天气寒冷,春天来迟了。

  下接几句承上文“馀寒犹厉”,着重写风沙的厉害。风是“冻风”,有起冻结冰之感;而且时常刮,一刮风,就沙砾飞扬,简直没法出门。一出门,冒风快走,不到百来步就挡不住要回头。这是写渴望出游与不能出游的矛盾。作者是一位喜游爱动的人,如今花朝节已经过了,也不知花事如何,因而探春出游之意早已按捺不住,但却被寒风沙砾所阻,不得不“局促一室之内”,其懊丧和郁闷可想而知。

  以下,作者记叙了廿二日偕友游满井时所见的融融春光。“廿二日天稍和”几句,状写天气和心情。一个“和”字,既写天气的和暖,也透露出作者心情的解冻,于是立即同几位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去。“高柳夹堤,土膏微润”,是出郊所见;一个“局促室内,欲出不得”的人,忽然来到野外,看到堤岸两旁高高的柳树,闻到滋润的泥土芳香,心头不禁漾出一股春天的喜悦。他四望郊原,一片空阔,快活的心情就像脱笼之鸟之样,飞向那辽阔的春天原野。“若脱笼之鹄”,鹄就是天鹅,这是着力描写从局促困居的境况下解脱出来的喜悦。

  “冰皮始解”几句写春水之美。“冰皮解,波色乍明”,用对偶的句式,点出余寒已退,薄冰初消,春水开始呈现出澄明的色泽。“始”、“乍”二字扣紧早春景象,十分贴切。“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是写微风吹过水面,漾起鱼鳞般的波纹,清澈的流水闪闪发光,好像清晨刚打开镜匣,反射出镜子的清光一样。“镜之新开”、“冷光乍出”的“新开”、“乍出”,与“冰以始解,波色乍明”的“始解”、“乍明”,一是形容一天的起点,一是形容一年的起点,相互呼应,同一机杼,很有节候感,足见作者观察的细致和刻画的工巧。另外,用新开匣的明镜来比喻明亮的春水,也显得优美熨贴;同时还可以使人联想到晨妆对镜的美人,从而具有表里相关的两层意蕴。

  “山峦为晴雪所洗”几句,是写春山之美。山峦的积雪被晴日所融化,青葱的山色如同经过洗试一般,显得格外鲜妍明媚,好像刚洗过脸的美人正在梳掠她的发髻。“始掠”的“始”字,表明美人晨妆刚罢。这个比喻,与上面开匣明镜的春水的比喻,虽然分别指山和水,却一气相通,由明镜而带出对镜梳妆的美人,这就把春山春水融成一体,给人以相互生发的和谐美感。

  写水写山之后,转笔写植物。杨柳是敏感的春天使者,也是春色的象征。“柳条将舒未舒”,写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宛如朵朵蓓蕾,欲开还闭,别有一种风韵。“柔梢披风”,则写出杨柳的动态美。轻柔的柳梢,虽然还没有垂下万缕金丝,却已经迎着和暖的春风低昂而舞了。用一“柔”字、“披”字,写早春杨柳的风姿,很传神。这几句写杨柳,回应前面“高柳夹堤”一句,而作进一步的领略观赏。“麦田浅鬣寸许”,则回应前面“土膏微润”一句,视线由高而低:那一望无际的平畴上,浅绿的麦苗已经从芳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刚刚只有寸把长呢,整齐得像短短的马鬃一样。作者以极其简练的文字,把景物的特征和自己的审美感受鲜明地表现出来,每一句都渗透着明朗而喜悦的感情色彩。

  以上几小段,从初到野外的第一印象写起,进而逐层展示春水之美,春山之美,杨柳之美,麦苗之美,构成了一幅北国郊原的早春风光图,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这是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一大层次。

  接着写早春的游人。余寒刚过,盛春未到,游人也还不多。但是春天毕竟来了,第一批郊游者也跟着来了。作者写了游人的几种情态:“泉而茗者”,是饮泉水煮茶的,显得清雅而悠闲;“罍而歌者”,是边喝酒边唱歌的,显得豪爽而痛快;“红装而蹇者”,写穿着艳丽服装的女子,骑着毛驴缓缓而得,显得从容而舒适。“亦时时有”,是说经常可以看到。这一句反接“游人虽未盛”一句,说明游春者已颇有人在。作者对这些最早到郊外来寻春的游人,显然是欣赏而怀有好感的。“风力虽未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这两句是抒写自己的感受,尽管郊原的风还很有点劲道,但徒步而游,从背上沁出的汗水中,却分明可以感到暖融融的春意了。这一节从游人着笔,写出各得其乐的种种情态,无异是一幅郊原春游图。他们既领略着最早的春光,又给余寒初退、大地回春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和暖意。这一倒叙之笔,成为描写早春风光的第二大层次。

  “凡曝沙之鸟”几句,写大自然中的生物。“曝沙之鸟”,指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呷浪之鳞”,指在水波中呼吸的鱼儿。曝沙,描写鸟的安闲恬静;呷浪,刻画鱼的自由天真。作者通过鱼鸟一动一静的情态,概括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春光中的悠然自得之感。他甚至发现和感受到鸟的羽毛和鱼的鳞鳍之间,都洋溢着一股“喜气”。这真是体察入微,化身为鱼鸟的代言人了。所谓“替山川写照,为鱼鸟传神”,作者以画工的手段、诗人的敏感,把早春景色写活了。这一节着眼于大自然的生物,构成了春光描写的第三大层次。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描写,得出一个审美结论:“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春在郊田之外,而居住在城里的人还不知道。辜负春光,岂不可惜!这几句与开头“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对照,可以感到作者由衷的欣慰之情。他在郊田之外,呼吸领略到初春的气息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心头的郁闷荒寒到这时便为之一扫。另外这与前面的“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的景象,也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这是作者郊游满井的结论。“始知”二字,得之于目接神遇的深切感受,也就是说,当他站立在郊田之外,沐浴着大好春光的时候,对于那些长期蛰居城内,感受不到早春气息的人,很有几分感慨。辛弃疾《鹧鸪天》词中说“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袁中郎的感慨在这一点上颇有共同之处,因而其寓意似乎也不局限在感知春色上,而含有引发人们摆脱尘俗,向往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以上写景,写人,旁及鱼鸟,然后拍入到人自身。“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这几句是说: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山石草木之间,而不至于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只有我这个官员啊。当时他正在作顺天府学教官,是个闲职,因而有时间纵情遨游,不怕耽误公事。“惟此官也”的“惟”字,颇有自傲和自慰之感,他不因官小职闲而懊恼,反而为此深自庆幸没有那种庸俗的封建官场习气,流露出袁中郎独特的性情与个性。

  结尾“此地适与余近”,从字面上是说此地刚好与我的住处接近,但这个“近”字,不仅指空间距离的相近,也指性情品格的相近。山水也有性情,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这里就体现了物我交融、如逢知己之感。“余之游将自此始”,表示这一次满井之游,将成为一个值得纪念的开端,怎么能不记下这美好的第一印象呢?把感受化为文字,是为了巩固记忆,时时回顾,充分流露了作者的眷眷珍惜之情。事实上,作者在写这篇游记的前一年(万历二十六年),已经游过满井,而且写了一首诗;但他在这里却说“余之游将自此始”。这大概是因为这一次的感受特别深刻,所以把它作为一个美好的开端吧。最后点明写这篇游记的时间是“己亥二月”,也就是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篇末记时,是古代游记的一种常见格式。

  这篇游记描写北国早春气象,既能传达出山川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作者从城居不见春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并逐层写出郊原早春景色的诱人,而最后归结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回应开头困居局促之状,迥然有苦乐之异和天渊之别,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通篇写景都渗透着这种洒脱而悠然的感情,使文字具有一种清新恬静的田园节奏。而简练的白描和贴切的比喻,更为行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

  记承天寺夜游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注释

  (2)[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

  (3)[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念,想到

  (4)[张怀民]作者朋友,也贬官黄州

  (5)[相与]共同,一起

  (6)[中庭]院里

  (7)[空明]形容水澄澈

  (8)[藻、荇]均为水生物

  (9)[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清闲的人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鉴赏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有一篇古文,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80余字: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读后,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渐渐领悟。

  这“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这“美”来自语言的“纯”。笔记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警之处,但却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

  这“美”来自结尾的“精”。从文章结构看,结句属“合”,就此打住。从语意上看,它包蕴丰富。“闲人”一词切合当时的情境,苏轼其时遭排挤打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张怀民也正谪居黄州,岂不是两个闲人?但作者是怀抱雄才大略的人,既如此,自嘲之意、怨愤之情也不难想见。此外,在一副幽美的静物画中,平添两个人物的剪影,这是多么有意境,这样的结尾,称的上“如撞金钟”了。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1)选自<<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卷一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现在湖北黄冈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30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