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毕业论文答辩稿的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为了搞好毕业论文答辩,在举行答辩会前,校方、答辩委员会、答辩者(撰写毕业论文的作者)三方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谈谈毕业论文答辩稿格式要求有哪些,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论文答辩栏目。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论文答辩格式要求有哪些,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般说来,一篇毕业论文要具备相对固定的格式。这些提到的毕业论文格式仅供参考。学校有具体规定的,则按规定办。这里以文件中规定的毕业论文格式为准。
①论文题目,有的含副标题。题目之下是作者署名,署名之前或下边一行写作者的校、院、系、年级。
②“摘要”与“关键词”(或称“内容提要”),一般为300字左右。位于作者署名之后,正文之前。关键词,结合标题和正文内容一般选取3至5个。
③引论。用“o”标示,常写作“引言”、“引论”、“绪论”,引言较短时可不标出“o。引言”类小标题。引论的内容一般是交代选题背景,主要有:课题来源,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状况。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选题的意义,讨论的问题。本文分几部分,从哪些方面进行讨论,以及指导思想、论证方法等,均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写在引论中。
④正论。正论常分几部分写,分别标示“一”“二”“三”“四”等,有的加小标题,或以分论点的形式出现,以凸现论述的观点或主要内容。这部分是对研究过程及分析、归纳、概括的表达,体现出分析方法与思路,充分有力的论证。正论还要体现出明确的指导思想。
⑤结论。一般用“结语”“小结”“余论”等标示。也可不标示“结语”之类的词儿,在正论之后空一行直接写结论或总结。 在毕业论文格式中,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归纳、综合或概括,也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若是在正论之后,对相关联的问题还想简短论述一下,或是对较为重要的问题再说一些想法,可写成“余论”。
⑥毕业论文致谢。接上文另起一段。简述自己撰写毕业论文的体会,并对指导老师以及有关人员表示感谢。“毕业论文致谢”并非形式,也不是走过场,是一个大学生修养的表现。
⑦注释与参考资料。注释专指“本文注”,即作者对论文有关内容所作的解释,一般用脚注(放在本页末)(属毕业论文格式的非必备项)。 参考文献专指“引文注”,即作者对引用他人作品的有关内容所作的说明,在引文结束处右上角用[1][2]等标示,序号与文末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同一著作或文章被多次引用时只著录一次。
⑧附录。收录和论文有直接关系的文字材料、图表、数据、试验结果等。中文方面的毕业论文 格式中作附录的情况似乎不多见(属毕业论文格式的非必备项)。
以上是一篇毕业论文格式要求,是一般撰写毕业论文必需的表达形式,其中除“注释”和“附录”可有可无外,其他部分的毕业论文格式是必备的。
知识拓展: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xx,来自xx班,学号xx,我论文的题目是《纪念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以重庆为例》。本篇论文是在欧阳桦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欧阳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她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一、研究背景。
纪念空间是传承社会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集体记忆的空间体现。它具有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作用。随意翻开一部城市的建设史,纪念空间都占据着非常大的篇幅。从当代纪念空间的建设情况来看,世界各地对于纪念空间的营造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资金,创造出了许多代表民族精神的优秀纪念性场所。
一方面,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人们出于缅怀或者庆祝而建造纪念性构筑物以示纪念。如在二战时期的南京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等事件,涉及世界的和平问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和较高的关注度;三峡大坝的顺利截流,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也掀起了纪念空间的建设热潮,如云南宁洱县 6。4 级地震抗震救灾纪念园、甘肃舟曲泥石流纪念园、汶川地震纪念园、北川县城地震纪念旅游区、北川抗震纪念园。2013 年的雅安芦山地震后不久,便兴建了雅安 420 大地震纪念馆,由此可见人们对纪念空间建设的重视,并期望这些纪念空间能对后人起到启迪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日益重视,因而出台了许多推动纪念空间建设和发展的措施,比如 2009 年,在南京中山陵举行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出台的《南京宣言》中,就提出将各地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纪念建筑统一打包,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遗。
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集体记忆也随之丧失和消逝。导演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来感动观众;历史学家根据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来陈述史实。作为设计师,我们同样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纪念空间的建设,再现历史片段和记忆影像,为人们创造感受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场地。早期的纪念形式较少,主要是陵墓、纪念碑和记功柱等,其中植物的应用也一般以点缀为主,作用有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空间的形式逐步增多,植物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当代的许多纪念空间中,如纪念公园、烈士陵园等,植物都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纪念环境的重要构景元素。因为植物本身线条柔和,且与环境的协调性好,应用灵活性强,其自身不但可以形成空间,也可以结合其他景观元素共筑空间,在对空间进行丰富、限定以及点缀上有巨大作用。纪念空间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纪念性构筑物、地形、植物、水体以及环境小品等,由于植物具有最多样的形态和颜色,使其成为纪念空间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元素。
在纪念空间中,适宜的植物类型和植物配置方式,能充分地衬托出纪念主旨和场地精神。如位于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整个碑墙被置于开阔的草坪中,纪念墙前为一片槭树林,中间夹杂着红枫、白桦和其他低矮小乔木,丰富的植物层次和色彩的和谐搭配充分衬托出了纪念墙的主体性。植物景观因其自身属性及蕴含的象征性,在营造纪念氛围上,发挥着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作用,纪念空间植物景观配置的效果对纪念性情感的传达也有很大的影响。现今纪念空间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植物景观在纪念空间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供人们缅怀纪念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为人们提供休闲和旅游活动场所的职责。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我进行了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
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分析与回顾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概述,对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了植物在纪念空间中的主要作用,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分析。
第三章,分析,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功能属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植物的文化内涵因素、植物的观赏特性因素、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因素和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融合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四章,以重庆为例,选取不同类型的纪念空间进行调研,将上一章总结归纳出的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要素应用于具体案例中进行分析。
第五章,基于案例分析,提出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设计过程。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思考。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范文二:
论文答辩提纲:
一、写作该题目的意义;
二、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的研究现状;
三、你搜集资料的范围;
四、该论题的难点;
五、你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六、对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关系要十分明确;
七、该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答辩提纲注意:
不要把原论文简单的压缩,要另外写一个独立的东西,要争取达到脱稿论说,这样效果会好些。
绝对不可以超时,但也不要用时太短,那样对你是损失。
着装要正式,干净、整齐、美观、大方。
论文答辩提纲:
一、写作该题目的'意义。
研究油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也就是对古典园林的更深入分析。
该选题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我国正处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当下,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成为其中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开放,我们在城市建设及景观艺术方面的国际化程度就愈加明显,不管是景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园林建筑与小品的设计观念与方法,都逐步在与国外发达国家接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过于盲目的追随国际化浪潮,必然会给我们自己环境艺术的正常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干扰。因此,客观的对待国际化中的种种影响,保持传统建筑与园林文化的本质特色,便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在这里我们所提倡的应该是辩证的继承观,并非是不加选择的在现代景观环境中复制传统园林模式及其园林建筑。因此认真的研究分析传统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的设计要素,可以使我们更加透彻的理解其美学与文化实质,并把研究成果推及到现代园林建筑小品设计中来,以检验该研究的实践意义是否成立。
同时,中国有许多古典园林传世,而园林中的建筑小品因不像其他古建筑那么引人注目,因此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修缮,如香山静宜园中就有许多破败的园林建筑,这是建筑的毁坏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并且传统装饰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艺术性和某些实用性上是不可替代的。本文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相关研究唤起人们对具有装饰美的园林建筑重视。并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油漆彩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普遍应用,并为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定借鉴。
二、毕业论文答辩自述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园林景观绿地在城市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而且对于园林景观环境,人们的内心始终有着古典化民族化的追求,这也使得有着古典园林元素的景观设计不断涌现,包括古典园林建筑形象的再现与借鉴。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大多具有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些表现形式除了建筑本身的造型外多是通过装饰得来,油漆彩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我国是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最初,为了木构件防腐防蠹的实际需要,以及掩盖木材表面的结疤、色泽不匀等自然缺陷,人们普遍在木材表面涂以矿物原料的丹或朱,以及黑漆桐油等涂料。早在尧舜时就有用漆髹涂器物的做法,从战国文献中可发现相关记载: 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 输之于官, 以为食器,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星染其外, 而朱画其内。从考古发掘中, 证明新石器和商周时期已有随葬的漆器实物,应用漆液作为涂饰。商周时已把漆液用作髹饰木做建筑,“若作梓材,既勤朴斫,惟其涂丹艧”。至北宋李诫的《营造法式》将油漆彩画归纳为油漆作和彩画作,合称油漆彩画。油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无论是恢宏气派的北方皇家园林建筑, 还是典雅脱俗的江南园林建筑,彩画都成为其最为重要的装饰手段, 但就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而言, 最高的当属北方皇家园林建筑彩画, 其在用色、构图、题材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但是目前传统漆艺与彩画装饰的研究多集中于室内及器具、宫殿建筑方面,油漆彩画对于古典园林建筑小品的装饰性还是一个空白点。
三、该论题的难点。
在研究油漆彩画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时,不仅要了解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需要同时借由对古典园林进行的更深入分析,来分析油漆彩画在古典园林中应用时的深层次内涵,以及油漆彩画与古典园林的相互关系。
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或独到见解。
本文由总结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历史入手,归纳出油漆彩画装饰的应用特征,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形式内涵,并借由这些分析来推导出油漆彩画装饰的造型特征、设计原则、内在规律及审美内涵,并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为弘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五、论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关系。
园林建筑油漆彩画装饰指的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装饰中的油漆彩画装饰部分,包括施于各类型建筑木结构上的油漆与彩画,涉及到两方面的相关内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与传统油漆彩画装饰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普遍意义中的建筑装饰风格的引导,因此需要首先对这三个基础概念做一个了解。
六、该论文的研究方法。
分类研究方法:首先要研究内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为单纯的理论思考并不能使研究课题得到深入,必须加强对学科内相关门类的研究,如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的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等,它们都是作为本研究内容的重要内容。分类研究的角度很多,本文侧重根据若干第一手资料或第二手资料,关注园林建筑中的油漆彩画装饰问题,思考、探讨其设计原则、造型规律以及其它具有一定共性的问题。
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研究的方法包括对比和类比两种基本形式,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存在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在所属者的社会构成、艺术样式及风格上,都存在着可比性,从历史各个阶段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油漆彩画装饰的图案色彩、从属者不同阶层的油漆彩画特征不同表现形式两个方面寻找对比。这种比较研究的方法不是高低之分,而是在着眼于装饰中的本质意义上的差异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可以解决单一研究分析难以处理的问题,使研究结果更全面。
工科毕业论文答辩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我叫x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在xxx学校任教六年级语文,兼备课组组长。我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论《围城》方鸿渐形象的现实意义,我的指导老师是进修学校副校长xxx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题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谌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选择《围城》这本小说作为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题材,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这本小说比较的喜欢,包括由这本小说改篇而成的电视剧。的确,《围城》是一个富有人生哲理和重大社会意义的命题,它向人们说明40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黑暗和病态,使恋爱、结婚、家庭成为“鸟笼”和“城堡”,寓意只有冲破自身的局限和昏暗社会的“围城”,把个人的命运和整个民族、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新的生路。《围城》不愧为一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好作品。另一方面,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许多的现象也与《围城》中的描写场景有一些的相似,揭示其中的联系,警示世人,以倡导真、善、美的人性和理性的人生,也是我想通过自己的写作给社会的一次贡献。
我在这篇论文中,主要采用了内容分析和现实对比的写作手法,各阶段安排依照先典型分析(即具体事例分析),具体对照现象,展现警示,再综合论述,阐明现实意义的层次进行。具体结构如下:
一、方鸿渐“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造成的影响对现实社会的警示意义 !
1、xxx的后果与不学无术
2、对爱情的“玩世不恭”造成的苦果与性开放
二、方鸿渐复杂思想性格的现实指导意义。
1、表现在爱情生活方面的复杂,分析及现实意义。
2、表现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复杂,思想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3、表现在事业方面的复杂性格的分析及现实意义。
第一个方面,着重从方鸿渐两件典型的事例,联系到当今社会两种不良现象(即不学无术和性开放),以警示世人,这部分用词颇多,篇幅较长。第二个方面,综合阐述方鸿渐在社会大背景下的爱情、家庭、事业三个方面的思想性格,意图说明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如果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有为的精神,缺乏坚定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是很容易被环境和他人左右的,一个人只有将自身的发展置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熔炉里,事业才会有所成功;一个家庭,只有在安定平和的社会大环境下,削除了社会的重压,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谅解,家庭生活才会真诚和自由。这部分语言精练,立意高远。
在提纲的完成过程中,我得到了谌老师的详细指导,观点进一步得到了提炼,对现实社会某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也进一步深入。初稿完成后,谌老师又详细地审阅了全文,对一些用词不当的地方,观点不明朗的地方提出了指正。最后正式定稿后,谌老师又认真地提示了论文打印的格式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正是在老师的着力指导下,在本人细致的研究下,我结合当今社会现实的某些现象,发现了《围城》所蕴含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关于《围城》的有关论著相当地多,但以其人物形象的现实融合来确定研究方向,应该是我的一个创新之点。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虽然不是很尽人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
;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
论文摘要本文从情感因素入手,简要介绍了情感因素及其内容,阐述了情感因素中的个体情感因素和人际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最后进行了小结。以期对广大中学英语教师开展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一、引言
我国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颁发了新《英语课程标准》,从其对英语课程的情感教学目标的要求看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它不仅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和形成学生的积极情感,做到认知教学目标与情感教学目标的和谐和统一。情感因素涉及中学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涉及中学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它不仅能优化中学英语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英语教育中的情感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要解决中学英语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情感因素问题。
二、情感因素及其内容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Rogers)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的时候,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不能得到发展和实现。依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得知,情感因素包括情感、情绪以及情操三大组成要素。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感受与态度,它反映了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个体的需要。如果事物能够符合或满足人的某种需要,那么人此时就会产生出积极情感,例如愉快、振奋、喜悦等等。积极情感不仅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而且还能比较有效地促进中学英语教学。反之,就产生出消极的情感,譬如沮丧、焦虑、紧张等等。消极情感会大大影响英语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中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须要帮助学生克服。笔者认为虽然诸多情感因素会影响到英语学习,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中学生的个体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态度、自尊等几个方面;第二大类是师生之间的人际情感因素,主要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等。接下来,笔者将从个体情感因素和师生之间的人际情感因素两大方面论述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三、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个体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枯燥乏味而且艰辛的`过程。中学英语过程更是如此,它需要我们的中学生坚持不懈练习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仅能他们学习英语时情绪高昂、精神饱满,而且还能大大提升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仅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而且还能促进广大中学生学习智能的提升,使其逐步具有一定的探索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气氛。例如在时间允许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教授经典英文歌曲,观看奥斯卡原声**,举办英语小品话剧比赛等。
2降低焦虑感,激励赢得成功
作为90后的一代,很多中学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一遇到难题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继而对英语学习产生严重的焦虑。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成功的感觉是中学英语学习中非常珍贵的一种情感体验,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出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基于此,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多采用鼓励、表扬,尽量不使用批评、惩罚,尽可能为中学生创造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更多地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二)人际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和谐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到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中学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感情投资”,使学生对自己产生好感,为和谐教学氛围的构建奠定基础。教学过程不仅仅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要让学生喜欢并认真学习你讲授的英语课,必须要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们对这位老师自然就会有好感。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舒心,师生双方都能体验到英语教学的乐趣。
2移情教学,潜移默化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移情主要是指个体的意识通过想象投射到另一个体身上的活动。移情可以简单理解为人类思想、情感及观点的相互理解。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思想、情感帮助学生获得移情的情感体验,即通过自身的情感改变学生的认识与情感,使其产生新的认识及情感,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自己的真情去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促使中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升。
四、结语
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有许多的运用,笔者只是就其一点展开了论述,力求为后来研究者提供些许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情感因素目前已经逐步被广大研究者所关注,部分教师也在英语教学实践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融入了自身情感因素。但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提升中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效果。
参考文献
[1]方体跃情感因素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6(4)
[2]胡俊杰情感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08(4)
[3]李晓荣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1)
;1.在剧场里,作者不以自己的身份说话,而把各种各样交谈的人物引上场来。话不过是形式的最初的外在基础。
2.戏剧的魅力,来源于“行动”。
3.只有剧中人物在对话中互相较量、互相影响,而导致各自的心情和相互关系的变化,才是有“戏剧性”的。
4.在日常用语中,“戏剧性的”这个词的意思有三种:①戏剧的材料;②能产生感情反应的;③在剧场条件下完全可以上演的。
5.把人物性格用明确洗练的舞台动作(性格的动作性)表现出来,就产生了区别于其他文字形式的“戏”的因素。
6.剧本的基本的构成因素是语言,绝大部分篇幅都是人物的对话,或语言。
7.在剧本中,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仅仅是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台词。
8.作家对人物形象的构思,只能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对话、独白、旁白)体现出来。
9.剧本的语言要更富有动作性。动作性是语言首要的、基本的特征,是关系到“戏剧性”的首要问题。
10.恩格斯:要使人物的“动机”更多地通过剧情本身的进程,生动地、积极地、也就是说自然地表现出来,要使那些论证性的辩论逐渐成为不必要的东西。
11.戏剧,就其本质来说,是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表演艺术的基础。“以动作为中心的艺术,是雅俗共赏的”
12.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
13.动作和语言是人物内心、性格、教养的外化表现。
14.通过演员的表演,把人物的动作在舞台上直观再现出来,使观众获得直接、具体的感受,是戏剧区别于小说的最基本的界限。戏剧根本排斥叙述。
15.剧本是供演出用的。剧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变成生动、鲜明的舞台形象;只有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把人物的生活、斗争在观众面前直观地再现出来,产生特殊的艺术力量。
16.演员扮演角色,使剧本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活起来,主要靠的是人物自身的动作。
17.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化动作,不仅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也是创造舞台环境的手段。就连舞台的时间与空间,也不依靠舞台美术的效能,而是依靠演员的程式化动作,启发观众的联想,形成具体的舞台环境。(比如摇浆便是划船,挥舞马鞭便是骑马)
18.戏剧的主要之点就是避免冗长的对话,使每句话都从动作中表现出来。
19.动作,应该是构成剧情发展的一个有机部分,又推动剧情的发展;观众能够通过可见的外部动作洞察人物隐秘的内心活动。
20.舞台上的心理描写方式:剧本的“舞台指示”中所说的“沉默”,或曰“停顿”。
21.独白和旁白都是用以揭示人物内心“隐秘”的手段,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前者是人物独处时内心活动的披露;后者则是某个人物在同其他人物交往时的“自语”。
22.舞台法则在很多方面却允许违反“物理的可能性”(物理的可能性就是指现实中真是存在的事物)。
23.戏剧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方式: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内容(如回忆、幻象、梦境等等)化为直观的视觉画面,这是被普遍运用的主观表现方式;在现代和当代**中,展现人物心理活动内容的重要手段还有“内心独白”——“画外音”。
24.对话作为戏剧动作的一种方式,不仅应该体现出人物潜在的意愿,而且应该对谈话的另一方具有一定的冲击力或影像力。“对话”本身就意味着双方的交往,两颗心灵的交往及相互影响。
25.如果争论的双方彼此都想占上风,努力刺痛对方性格的某个方面,或者触伤对方脆弱的心弦,如果通过这个,在争论中暴露了他们的性格,争论的结果又使他们产生新的关系,这就已经是一种戏了。
26.两颗心灵的交往,可以是由意愿抵触而构成的内心冲突,也可以是意愿共同时内心情感的交流。
27.话剧,对于作家来说,是语言的艺术,对于导演来说,却是行动的艺术。
28.在舞台上,塑造人物形象、揭示剧作主题的唯一手段,是舞台动作。包括外部动作、静止动作和语言动作,都可能具有戏剧性。语言动作(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是更重要的。台词包括对话、独白和旁白,是展示内心动作的基本手段。
29.从演员的表演艺术来说,台词和形体动作,是话剧表演艺术的两根支柱。
30.台词是体现人物内心动作的形式,也是戏剧动作的基本形式。
31.“音响效果”可以为人物创造一种客观环境的气氛。音响效果还可以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情调,用以烘托剧中人物的主观情绪。(如奥尼尔的《琼斯皇》)
32.把那些似乎是某人确实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记录下来是不够的,必须借助一种象征的语言和表演,加上布景和灯光,把他的思想,他的下意识的心灵、他的行动简括地表现出来。
33.戏剧动作地本性,首先在于它具有直观性。外部动作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语言动作是观众可以直接听到的。在戏剧艺术中,只有当直观的动作包容着非直观的心理内容时,这样的动作才是戏剧性的。
34.就人的动作的全过程来看,它总是沿着从外到内、从内到外的轨道发展的。
35.动作乃是动机的产物及其外观方式。对戏剧艺术来说,它要求通过具有直观性的动作揭示出人物的这种心理过程。
36.在高度精练的动作中寄寓着丰富的心理内涵。所谓“内涵”正是戏剧性的一个重要属性。
37.台词是内心活动的体现形式。对话、独白,必须具体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并不是说,人物必须在台词中把内心活动无保留地通通讲出来,使观众一览无余。真正具有戏剧性的语言,恰恰是寄寓着丰富的潜在的内心活动的对话。
38.太露必浅。“露”和“浅”也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大毛病。
39.形象是文艺特有的反映生活的方法。含蓄则是形象的属性之一。
40.戏剧性是剧作主题的体现者,它使冲突成为客观实在,它使情节得以具体展开,它又是戏剧结构的内容。
" 3.只有剧中人物在对话中互相较量、互相影响,而导致各自的心情和相互关系的变化,才是有“戏剧性”的。"
这就是ACTION的几种表现方式。
“6.剧本的基本的构成因素是语言,绝大部分篇幅都是人物的对话,或语言。”
剧本的构成因素是语言所暗示的ACTION(相互推动的事件和故事情节),是情节,不是语言。
“7.在剧本中,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仅仅是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台词。”
语言,潜台词和ACTION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人物的性格往往是通过同别人相互作用(ACTION),和这个人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体现出来。比如我扔石头砸了你的窗子,你慢悠悠走出来,四处观看。或者你一下子从窗子跳出来,就体现出不同的性格。
“27.话剧,对于作家来说,是语言的艺术,对于导演来说,却是行动的艺术。’
“话剧”是没有翻字典就给英语“play”做翻译。
作家用“语言艺术”写出来的剧本,应该很适合于电台广播,或印出来读,在舞台上就会显得废话连篇。
演剧是通过所有的舞台表现艺术来通过ACTION 呈现一个感人的故事。 语言和行动是舞台语言的一部分,用于通过ACTION 体现故事情节。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那它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模板,谢谢你的阅读。
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模板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
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4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
关于研究的毕业论文
以表征与意指实践为切入点的文化研究
摘 要:表征理论作为当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实践,其中斯图亚特·霍尔对“表征”的论述堪称代表。“表征”一词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关键词,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表征”意义的人类行为。在霍尔提出“文化即表征和指意实践”后,表征理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关键词:表征 文化 意义
对符号学、表征、语言学等都涉猎不深的人来说,初次阅读斯图亚特·霍尔的《表征》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再次阅读时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至今笔者也不敢说我就读懂了《表征》,但至少我对伯明翰学派的理解又进了一层。“表征”作为当代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之一,在文化研究以及实践中都极具关注度,以之为中心也形成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其中斯图亚特·霍尔对“表征”的论述堪称代表。
斯图尔特•霍尔编著的《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是本难得的好书,它是一部传播学和社会文化理论的教科书,认为文化是通过表征和意指实践构造出来的,它所使用的符号具有任意性,因而与外部的物质世界不存在符合的关系,它是一个解释的意义的世界。表征过程的所有参与方都卷入了意义的争夺,但这种争夺是通过话语的方式进行的。意义不可能是纯个人的,而是各方协商和表征运作的结果;意义总是有偏向、有优先方面的。本书先概述“表征运作与表征社会”的文化研究理论,甄选了五个专题的个案研究:战后平民主义摄影中的法国和法国性、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他者”的景观、展示男人味、文类与性别:肥皂剧个案分析等,个案的选取角度侧重虽有不同,但都是用来表达“表征”理论的重要的理论观察,本书的大量插图都是这一理论的精彩分析对象。
一、文化和表征的权利思考
霍尔从福柯的“话语”理论出发,探讨了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认为话语建构了意义以及有效的主体位置,而无所不在的弥散的权力是隐藏在意义背后的动力和深层原因。文化也是种种权力关系运作的场所,文化客体生产者不再具有独断的权力,受众可以通过自身的解读来行使其反抗的权力。话语主体是在话语内生产出来的,这一主体不能身处话语之外,因为它必须在话语中被主宰,它必须服从于话语的规则和惯例,服从于其权力的处置。我们之所以看不见主体是因为他们并未被直接表征,但他们的“缺席”被表征出来了。话语自身建构了使它因此而有意义和有效的主体的位置。个人也许在阶级、性别、民族方面各不相同,但他们只有在认同话语所建构的那些位置,使他们自己受制于其规则,并因而成为其权力/知识的主体,才会取得意义。
二、表征通过语言产生意义
表征是在我们头脑中通过语言对各种概念的意义的生产。它就是概念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既能指称“真实”的物、人、事的世界,又确实能想象虚构的物、人、事的世界。霍尔认为 “在文化产生意义过程的核心,存在着两个相关的‘表征系统’。通过在各种事物与我们的概念系统,概念图之间建构一系列相似性,这些符号被安排和组织到代表或表征那些概念的各种语言中。各种‘事物’概念和符号间的关系是语言中意义产生的实质所在。而将这三个要素连接起来的过程就是我们称之为‘表征’的东西。”“表征”通过符号的意指性实践来生产意义,构成了个体对于世界的意义系统,并且使得同文化中的个体以及不同文化的个体之间达成意义的交流,“表征”构建了我们的意义世界。霍尔对构成主义的两种途径——符号学和“话语”进行了借鉴研究,对表征、意义和语言之间关系的阐述借助于对索绪尔语言学、巴尔特符号学理论的批判性吸收,尤其受到了索绪尔语言学、巴尔特符号学关于语言/言语、表层结构深层结构的理论从几个方面的影响。
三、文化循环的模式
霍尔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循环观出发,探讨了文化循环的模式,并将“表征”看作文化循环的主要环节加以论述。文化循环理论提出,“文化”生产就是符号生产。文化已经从原来要根据另外一些因素才可得到实体性解释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与社会文化基础或社会“深层”文化符码相关的原文化问题。表征意义事实上产生于几个不同的情景,并通过几个不同的过程或实践进行文化循环,以不同方式把它们结合进每天的日常定规仪式和实践活动中,以这种方式赋予意义。意义有助于建立起使社会生活秩序并得以控制各种规则、标准和惯例。因此,意义也是那些想要控制和规范他人行为和观念的人试图建立和形成的文化循环。
四、文化客体意义在表征过程中的争夺
霍尔认为,符号的意义总是在一个文化语境和另一个文化语境之间变动,意义不仅仅跟文化客体的生产者相联系,文化客体的接受者也参与了文本意义的生产。文化是一个解释和意义的世界,表征过程的所有方均参与了意义的争夺。我们不可能认为文化意义完全存在于文化的客观性之中,或是认为它仅仅存在于文化生产者的孤立意识中, 再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接受者是文化意义的被动方,相反,接受者自己参与到文化运作之中,而且这种运作不仅仅是作为“接受者”的表征角色。诸如我们在阅读小说,欣赏**的过程中,不再单纯的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意义。
表征过程中的意义争夺是激烈的:一、文化客体的表征外相并不总能自行表现出其意义。因为不同的人会关注其不同的意义方面。人们往往外在的赋予表征现象以意义,而不是内在的理解表征现象的意义。二、意义
被赋予的本身,就是一个接受与再造的过程。三、知识储备和即时环境对意义的赋予有很大影响。对文化客体的解读不仅仅是被动的“领会”过程,相反,接受者基于各种有关的考虑,对文化客体生产者所赋予文化客体的意义有自己的自定义,这是种变相的争夺。
在批判吸收索绪尔、巴尔特等理论基础上,霍尔提出:文化即表征和指意实践,结合实践性的概括了“表征”的三种具体运作方式——反映论的、意向性的和构成主义的。从表征的概念、构成主义的途径、表征的意识形态论及表征的实践等方面全面阐述,从马克思到新葛兰西主义,拓展了“表征”与“接合理论”的关系。作为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霍尔的研究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传统的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的基础上,还转向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分析。其研究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绝大多数的文化领域,如:大众文化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大众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评的对象涉及影视、广播、广告、畅销书、漫画、流行歌曲,乃至室内装修、休闲方式等。伯明翰学派和霍尔表征理论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学术理论,将一直散发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文化研究有志者前赴后继的钻研探讨。
参考文献:
[1][英]斯图亚特霍尔编、徐亮, 陆兴华译,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
[2][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2004
作者简介:徐嘉(1983-)女,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传媒文化。
看了“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模板”的人还看:
1 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怎么写
2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完整版
3 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模板
4 完整版论文格式模版
5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以及范文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13论审美变形
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论朴素美
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20论审美现代性
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22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
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12《腐蚀》的艺术特征
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31胡风的诗和诗论
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36瞿秋白杂文论
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42试论高觉新形象
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45苏青小说研究
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49论徐志摩的诗
50论闻一多的诗
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52论穆旦的诗
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54论沈从文的《边城》
55萧军小说研究
56论田汉的戏剧
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58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2 《吕氏春秋》与杂家
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7 《战国策》名篇研究
18 老子的思想
19 《老子》的艺术特色
20 《庄子》的艺术特色
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30 曹操与诗文革新
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47谢灵运与山水诗
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62唐诗的精神风貌
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65论李贺诗的怪诞
66李贺诗与屈原赋
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71杜牧的史论诗
72论韩愈散文的“气”
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75唐传奇与佛教
76唐传奇与道教
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90唐代散文家研究
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95苏洵散文研究
96论苏轼的“超然”
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103论杜牧的咏史诗
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106苏轼各体词研究
107苏词的风格
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111论咏物诗
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123明代散曲与民歌
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125《郁离子》研究
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128《花间集》风格论
129《花间集》题材论
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134《水浒传》风格论
135《水浒传》接受史
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7张平《抉择》的意义
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3当代笑话论
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17 论洪水神话
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19论神话的影响
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21论×地的人物传说
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23论×地的英雄传说
24论×地的历史传说
25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32论×地的嘲讽笑话
33论×地的幽默笑话
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42论×地的民谣
43论×地的民歌
44论×地的山歌
45论×地的民间小调
46论×族民歌
47论×地的劳动歌
48论×地的农民苦歌
49论×地的长工歌谣
50论×地的工人苦歌
51论×地的妇女苦歌
52论×地的讽刺歌谣
53论×地的情歌
54论×地的仪式歌
55论×地的儿歌、童谣
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57论×地的政治谚语
58论×地的劳动谚语
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60论谜语的历史
61论×地的谜语内容
62论×地的谜语分类
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64论×地歇后语分类
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66论×地相声
67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目 录
一、会计稳健主义的哲学思想……………………………………………(5)
(一)稳健主义原则的唯物内涵—风险的客观存在………………(5)
(二)稳健主义原则的历史内涵—稳健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 …(6)
二、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8)
(一)稳健原则已被普遍接受………………………………………(8)
(二)稳健原则存在的前提使会计中的不确定性…………………(9)
(三)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是考察稳健原则的根据………………(10)
三、稳健原则与其它会计原则的冲突…………………………………(11)
(一)稳健原则与真实性原则的冲突……………………………(11)
(二)稳健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的冲突…………………………(12)
(三)稳健原则与可比性原则的冲突……………………………(13)
(四)稳健原则与一致性原则的冲突……………………………(13)
四、稳健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实际应用……………………………(13)
(一)对稳健原则的认识……………………………………………(13)
(二)稳健原则在我国股份制会计制度及准则中的体现…………(17)
(三)稳健原则在具体实务中的运用情况…………………………(18)
(四)对稳健原则的运用情况的分析及解释………………………(20)
(五)对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启示……………………………………(21)
结语……………………………………………………………(23)
参考文献……………………………………………………………………(25)
论稳健原则在中国的应用
王月萍
摘要:稳健原则,也称谨慎性原则.它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采取保守的做法,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快回收资本并减少难以确定的风险.稳健原则在很多国家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影响相当之大.
本文首先从稳健主义的哲学思想入手.稳健主义原则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它体现于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其中:稳健主义原则的唯物内涵---风险的客观存在.稳健主义原则的历史内涵--稳健主义原则的曲折发展的过程.
关键字:
稳健原则 风险 不确定性 损失 收益
本文通过论述稳健原则的哲学思想、存在前提及与其它会计原则的冲突,说明了其存在现状;又通过一些理论和实例的分析,充分论述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及实际运用.
一、会计稳健主义的哲学思想
美国会计学家罗伯特.斯特林(Robert Sterling)曾称:稳健主义是“最古老、也是最普及的会计计价原则”.实际上,稳健主义(稳健性原则)是早在帕乔利的《算术、几何和比例概念》编著之前就以使用多年的古老概念.
从理论上讲,稳健主义又称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是保守主义观点在会计中的突出体现.稳健主义是会计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在会计处理上,时刻保持谨慎小心态度的一种做法.即要求会计充分估计到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同时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应该说,稳健主义原则的确立是随着企业外部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复杂化而出现的必然产物.日本的《企业会计原则》中指出:“稳健主义原则是‘在有可能对企业财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场合,应有所备而进行的适当健全的会计处理.’它要求:为防止不确实的将来所带来的风险,必须根据适度而审慎的判断进行会计处理.”这倒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勿临渴而掘井,宁未雨而绸缪.
稳健主义原则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它体现于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在现代会计中,稳健主义原则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及各个方面的稳健性内容.从会计确认上看,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从会计计量上看,要求不得高估资产、利润的数额;从会计报告上看,则要求会计报告为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特别是要报告有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可见,对稳健主义原则的分析必须从风险的分析开始:
(一)稳健主义原则的唯物内涵—风险的客观存在
稳健主义原则是以风险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中,竞争和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企业既面临机遇,又要经受考验.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风险是个阴魂不散的恶魔;但受到风险威胁的企业可以通过精明且不懈的努力来取得充分的犒赏—这就是收益.风险与收益是密切相关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对企业而言是动力;收益越大,随之而至的风险也就越大,甚至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对企业而言是压力.
风险与收益是对形影不离的生死冤家,而会计的稳健主义原则正是解决这对矛盾的良药.由于会计职业本身就是在“破产、倒闭、舞弊和争议‘的企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是会计人员时刻充满了”强烈的灾难意识“,即危机感.这就是会计低估资产、收益而高估费用和损失的坚实基础.作为企业的”领航人“,会计人员责无旁贷的承担起驯服风险这个恶魔的使命,而会计人员的法宝正是稳健性原则.实际上,相当数量的会计原则和方法,虽然不是直接由稳健原则派生而来,却始终受着稳健原则的支配和支持.
一句话,企业经营风险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的客观存在性,决定了会计稳健主义原则的客观存在.可以说,稳健主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稳定器”.
(二)稳健主义原则的历史内涵—稳健主义原则曲折发展的过程
稳健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轨迹.应该说,稳健主义原则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以美国为例),是20世纪初至经济大萧条之前.当时的稳健主义原则,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那时的稳健主义是一项占支配地位的会计原则,其他原则与之冲突都要服从于它.这主要石油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造成的:一是当时的会计蓄意少报资产价值,可以抵制其他管理人员虚报业绩并维护股东权益.二是这样做给公司董事已投资本以广泛的伸缩余地.三是由于当时的银行家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群会计报表使用者,稳健原则为他们对付债务人虚增抵押品价值提供了保障.另外,1990年后持续仅三十年的价格下跌,更是助长了稳健主义原则的使用.因为,这使得资产更新更加容易,并能与资产负债表的低估相符合.可见,稳健主义在当时做为一种传统的法则是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
当时稳健主义原则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其中一位就是劳伦斯.R.迪克西,作为一家特许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伯明翰大学的会计学教授和伦敦经济学院的讲师,他指出当时的稳健主义原则不要求计提折旧,以及对资本耗费不应超过资产重置率的假定是不合理的.
……………………
(五)对准则制定和实施的启示
以上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分析了稳健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性,而且以实例说明和分析了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执行的现状和原因.不难推断,出于多种原因,上市公司往往并不欢迎稳健原则;对于其他披露要求更低、风险意识更差,所处经济环境相似的国有企业来说,更要将之弃而不用了.如此看来,制度和准则中的种种体现稳健原则的规定,要认真的贯彻执行起来,恐怕有一定难度,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现象令人深思.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在准则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能不评价分析准则执行造成的经济后果和涉及的集团利益.
结 语
通过理论和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1.稳健原则在中国并不过时,它应当成为中国具体会计准则中重要的信息质量原则.2.稳健原则在我国的运用呈阶段性发展.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要从过去的主要考虑国家的利益转向综合考虑投资者利益和企业自身等各方的利益.进而要为资本市场提供真实公允的信息.因此,将稳健原则写入会计准则具有现实意义.3.对于我国企业而言,真实公允和稳健之间并非绝对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企业的账面资产水分很大.采用稳健原则,提取各项准备,核销早已不存在的资产,可以使会计信息更为可靠、真实、公允.4.对于因不用稳健原则以及因滥用这一原则而损害信息的真实公允,
一方面应加强独立审计的监督;另一方面在会计人员的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适度稳健原则及遵循充分披露原则(Full disciousure).而提高投资者的水平,培育成熟的证券市场也是非常必要的.5.现阶段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司应有不同的政策.从信息质量的可靠、相关、可比出发,对于上市公司(不区分A股还是NHB股公司)可以适用新的制度和准则,允许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稳健的会计政策,关键要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作用.而对于其他非上市公司,应该有步骤的实行,同时要遵循充分披露原则.
参考文献:
[1]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大出版社,1997年版.
[2]Hendriksen,E.S&Van Breda,M.F.,Accounting Theory,Fifth Edition,RichardD.Irwin,lnc,1992.
[3]娄尔行编:《中级财务会计》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收入》.
毕业论文格式统一要求:
学术论文有比较严格的格式规范,现将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具体化为以下事项,请大家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遵行。
一、论文文本的组成及编制要求:
第一项:封面:
第二项:目录(单独用一页)
样 式
目 录
中文摘要……………………………………………(页码)
引言………………………………………………………(页码)
一、标题 …………………………………………(页码)
(一) 标题………………………………………(页码)
二、 标题……………………………………… (页码)
(一)标题……………………………………………(页码)
(二)标题………………………………………(页码)
三、标题…………………………………… …(页码)
结语………………………………………………………(页码)
参考文献(包括引文注释)…………………………(页码)
第三项:文章题目
第四项:作者姓名
第三项:摘要与关键词(只用一页)
中文摘要、关键词 (摘要不得多于200字。关键词最多5个,以国家颁布的《汉语主题词表》为准,不能随意选取) 免费论文范文网http://wwwcncaclcom
第四项:正文(不少于3000字)
内容包括:文章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引言、主体、结语(见上面目录),注意:
1、引言应交待两个问题:一是本文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二是本文准备探讨什么问题(可分几个方面讲)。
2、每页右下角注明页码
3、结语至少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本文论述进行简要归纳总结;二是对本文的探讨进行自我评价(如:哪些问题由于什么原因,还需要继续深入探讨;哪些相关问题需要另案研究,等等)。
第五项: 参考文献 (包括引文注释)(另用一页)
要在4种以上,网上资料不要超过3种(有印刷型的就不用网上的)。
格式如下:
1、报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名报刊名称,出版年(月日),(期号(版次))
示例:
[1]王君琦全球化不会消解法律的文化冲突社会科学报,2002-2-21(1)
[2]刘星西方法学中的“解构”运动中外法学,2001,(5)
2、图书:
[序号] [著者所在国(中国的不注)]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示例:
[3][罗马]卡贝利亚 论犯罪与刑法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3、网上资料:
[序号]作者文献名网址时间
示例:
[4]曹诗权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的探讨 http://wwwlaw-libcom/lw/lwmlaspflh=h3 20001115
二、打印装订要求:
1、以上内容除封面外,全部用word文件打印,A4纸, 正文为小四字,上下边界各2cm,左右边界各3cm,行间距“固定值”为20磅。
2、以上第二至七项先完成并简装起来,定稿后与第一项封面一起按先后顺序装订成一册,一式三份(自留一份,上交两份),另准备手写稿一份。
也可以看看参考资料
如果在看这部**的时候,不知道是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那么看完之后就更不会把这部**和拍《黄土地》、《霸王别姬》时的陈凯歌联系起来了。耐着性子看完之后,只留下以下几点印象。
一、无气无灵魂
陈版《赵氏孤儿》没有把那种“气”拍出来。这里的气,既有侠气、义气等具体的个人之气,也有比这范围大的多的那个时代整体的社会之“气”。从大的范围来说,这个气就是年代感。“气”的表达,可以从诸种方面来体现。比如服饰、语言、形体、表情、眼神、外景等等。**本来可以借助这些手段把那个时代的人和社会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然而陈凯歌硬生生的把它拍成了现代剧。除了服饰、外景之外,里面的人的语言、表情、眼神大多是现代化的,而且是太现代化的。仅以台词为例,大段大段的京片子就不用多说了,里面有两个让我觉得非常有印象的片断,其一是韩厥看到小赵武跑了,对着程婴无赖似的说了一句“孩子跑了,怎么弄啊?”其二是,8岁的小赵武对着程婴生气“你烦死了!”。语言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并不反对在历史剧中使用现代语言,但总得把握一个度,距离产生美,在历史剧中,台词与现代生活语言稍微有一点距离,只要处理得当,就象老版《三国演义》那般,不仅不会造成理解障碍,还会使年代感立刻体现出来。相比之下,梅尔•吉布森为了达到这种年代感,展现出与时代相符的“气”,经常使用现代已失传的语言,即使观众不明白台词,但很容易感受到影片中那种精神内在的东西。这可从吉布森导演的《耶稣受难记》、《启示录》等影片中观察到。
连基本的年代感都没能产生,至于更高层次的各种人物所应分别具有的那些气如侠气、义气、忠勇之气、戾气、暴虐之气等等更是无从谈起。在这一点上,同是拍古代片,在造“气”方面,陈凯歌的这部**连给黑泽明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在《罗生门》、《乱》、《七武士》、《用心棒》等一系列古装片中,黑泽明通过每位演员的眼神、台词、说话的声音、语调、肢体动作等等,把故事所处时代的“气”,以及每个人物所应具有的那种“气”,展露的淋漓尽致。中国姜文的《鬼子来了》,在造气方面,不输黑泽明。胡金铨的一系列武侠片,如《龙门客栈》、《侠女》、《山中奇缘》、《忠烈图》等,在对白、外景、服饰等各方面也无一不充盈着明代所特有的气。退而求其次,由与陈凯歌齐名的冯小刚导演的备受争议的《夜宴》,除了象“都母仪天了了,晚上睡觉还蹬被子”等台词稍显雷人之外,整体上在“气”的塑造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陈版《赵氏孤儿》中,程婴侠气不足、韩厥义气不足、屠岸贾戾气和霸气不足。最失败的当是韩厥的角色。未必是黄晓明的演技不好,因为他是受导演的指挥,只能说是陈凯歌导演的失败。程婴夫人海清以及赵朔夫人范冰冰只起到了吸引眼球的效果。葛优和王学圻表现平平,没给人带来惊喜。倒是三个小角色,演的不错。一是屠岸贾的谋士,能用眼神和表情带给人这部影片中少有的那种真实感。可惜在各种官方宣传资料中,我们很难找到这位扮演者的具体资料。后来在影片的末尾演员表中,发现了他的名字“王劲松”。二是晋灵公的扮演者彭波(这位演员很有潜质),就是《疯狂的石头》中演谢小盟的那位。注意,这位演员也因为不够大牌而没被宣传者加以宣传。三是鲍国安演的赵盾,出场时间不长,但气场十足。
“气”是**的灵魂,没了这气,**就如同行尸走肉,衣着再考究,演员再大牌,外景再华丽,都难以掩盖**本身的苍白无力与空洞无物。很不幸,陈版《赵氏孤儿》最缺少的,就是这“气”。
二、无真无逻辑
早已有学者考证,赵氏孤儿的故事本来就是虚构的。我们不追求历史上的真实,但作为**,最起码应当把故事讲的象真的似的,这样才会打动观众。谁都知道《阿凡达》是虚构的,但凡是看过阿凡达的人,都会被影片所打动。所以,虚构本身不是罪,错在虚构无逻辑。几乎所有的人,看完陈版《赵氏孤儿》都会有这样的疑问:程婴和屠岸贾有杀妻之恨(表面上的)与杀妻杀子之恨(实际上的),同时程婴在屠岸贾与赵氏家族的政治斗争中“站错了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屠岸贾没把程婴杀掉已经是天大的怪事,为何又会那么轻易的收程婴为门客并那样信任程婴,还把赵武收为干儿子?实际上在原版故事中,是有所交待的,程婴与公孙杵臼设计,公孙故意把程婴的儿子藏起来,声称是赵朔的儿子,然后程婴故意象屠岸贾告密,目的很明白——为了获取赏金,背上卖友求荣的骂名,以使屠岸贾不疑。然而**中的程婴,带上孩子和家当,来到屠岸贾那里,发了个将要终身追随屠岸贾的誓,就轻易的当上了门客。这让我们不禁怀疑那个智谋能足以弑君,并且能打败晋国第一流政治家的赵盾的屠岸贾的智商,进而怀疑导演和编剧的智商,进而怀疑这是不是导演和编剧故意侮辱观众的智商。
更可质疑的是,前半场,除了少数几个场景之外,每逢屠岸贾出场,基本上都是左呼右拥,身为高级官员、高级将领,这当然是必须的。但到了后半场,乃至直到最后屠岸贾与赵武决斗时,屠岸贾偌大一个人物,偌大一处官宅,竟然看不到任何一个家人,看不到一个仆人,看不到一个随从,看不到其他任何一个门客。屠岸贾何时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类似这样的不合逻辑之处,**中比比皆是。建立在这样层层断裂的逻辑链之上的故事,不会让人感到可信,更不会表达所谓什么精神了。必需得有活生生的打动人们感官的素材作为支撑时,才能进一步谈所谓的“精神”、“思想”、“情怀”。缺少了逻辑真实的故事,断然不会表达什么“思想”。
三、“我只认大牌”
很早就注意到,作为大牌导演的陈凯歌,对那些身处二三线乃至不入流的演员,是傲慢的。在他的眼里,只会关注到那些当红的影星或有地位的演员,在他的人才观里,各种演员之间存在着一个强固的等级体系。因此,在《梅兰芳》里,我们看到,尽管余少群表现的极为出色,如果能在**下半段继续使用这个演员,人们对这部**可能会是另外一种评价。但是他断然的选择了黎明,这是《梅兰芳》中最大的败笔。虽然余少群有才,但未必能带来商业价值,黎明作为大牌名星,是票房号召力的保障。因此陈凯歌在用人时宁舍才,而不舍财。宁信虚名,不信功力,不仅仅是不信演员功力,而是不信自己的导演功力。
在这种演员等级观念的影响下,在《赵氏孤儿》一片中,陈凯歌采用的仍然是大牌战略。然而面对一张张熟的不能再熟的脸,我们却很难产生原有的那种激动。老实说,演员们自身的演技都没得说,但有时,演技不能代表一切。葛优那张脸,几乎没有哪个中国人不认识,一出场,就有强大的“喜感”,这极不利于赵氏孤儿作为“悲剧”氛围的塑造。尽管葛演的很卖力,但他深深烙在每个人脑海中的那些先在印象,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他这一新角色的认同。王学圻在《梅兰芳》中的演出,可谓出神入化,无可挑剔,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是他自己还是观众,要想摆脱王版十三燕这个角色,并不是太容易。另外,在形象上,王学圻缺少屠岸贾作为武将所应具有的那种霸气。王学圻最近接的活比较多,从十月围城到剑雨,再到赵氏孤儿,每个导演都想从他那儿获取些什么。然而王学圻并不是那种万金油式的演员,他的潜质已被挖掘迨尽。有必要给他一段时间,让他好好恢复功力。黄晓明版的韩厥是角色方面的最大的败笔,既缺少忠义之气,又无刚烈威武的武将气势,一句“怎么弄啊”,使得这个大将军倒象是个打架吃了亏却没有本事扳回脸面只能满腹牢骚的街头混混。大概是黄晓明太大牌了,陈凯歌不敢命令他太多,或者,陈凯歌心目中根本就没有自己固定的每个角色的定位,因此他只能放任每个演员自我发挥。每个演员自我发挥当然是有必要的,但只能限于一定的程度,导演应该对每一个角色有一个大体的定位,否则可能会导致角色与剧情格格不入的局面。象吉布森、黑泽明、胡金铨等,在他们心目中,早已有了各种人物的定位,因此在演员作表演时,大都贯彻了导演的精神,而导演的精神乃是全部影片精神的主线索。
赵文浩演的少年赵武,形象颇佳,然躁气冲动有余,沉静稳健不足。这并非是对一个15岁孩子的苛求,因为历史上的赵武,作为大政治家,是以沉静稳健著称的。海清出镜次数不多,真身出镜的几秒钟给两个孩子喂奶的镜头竟然也成了影片宣传的一个热点,用这样的手法来促销,实在是自我降低品位——更何况影片本身品位并不高。对于海清的表演,除了喂奶这个镜头因为宣传得力而深入脑海之外,再无其他深刻印象。范冰冰版的庄姬,除了美丽,身体还很强壮,生孩子前后几乎没什么区别。张丰毅版的公孙杵臼,让我们隐然看到了换了服装的曹操。赵文卓、鲍国安、李东学、彭波、王劲松等人,分别打了一次酱油,不过是路人甲的角色。尽管如此,鲍国安还是那样的气场十足,王劲松和彭波给人的印象更是远比其他几人甚至几位主演深刻。这个王劲松,在某个方面象极了倪大红,两个人都极其适合出演古装剧。如果不刻意提起,赵文卓极容易被忽略,因为他的本行是功夫片,这个戏总体上是文戏。李东学版的提弥明让人印象深刻,但与其说是因为演技,不如说是因为情节。不管换了谁,去饰演个人肉车轱辘,再加上几秒钟的特写镜头,都会让人印象深刻。
或许是导演傲慢,或许是商家傲慢,在对外宣传时,出场没多长时间的赵文卓、张丰毅、范冰冰、海清等一线明星以及地位很高的鲍国安,都被加上“主演”或特别演出、友情出演等称号,单独打出他们的名字。而出场时间不比上述人少,表演又比上述人出彩的饰演晋灵公的彭波,饰演屠岸贾谋士的王劲松,我们在官方宣传的海报中看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字只列在演员表中很靠后的位置。
一个好的导演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一个不好的导演可以化神奇为腐朽。在梅尔•吉布森的《启示录》中,所有的演员都是非专业的,都是第一次拍**,但每个人的表演都令人震撼。在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中,演员多为非著名演员或群众演员,但每个人的表演却都很到位,影片也相当成功。其实,为**或角色吹入这令人震撼之气的,不是演员自己,而是导演。演员无分好坏,只有导演选取和执导的恰当与否。当一个导演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演员的演技甚至仅仅寄托在演员的名气、地位身上,而不是寄托在自身的独立创作精神之上的时候,他也就江郎才尽了。陈版《赵氏孤儿》向我们展示的,便是一个江郎才尽的导演的失败的作品。它告诉我们,陈凯歌已经离大师越来越远了。
字数很多,自己取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