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走心讲一个故事。
36岁的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气场十足,颇有御姐范,她逻辑思维缜密,讲起话来铿锵有力,像一个天生的演讲家。
她的咨询目标是改善亲密关系,她不理解为什么丈夫对自己越来越疏离,她淡淡地说:“我们两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们白手起家,共同创业,十几年来也没有太多矛盾,如今该有的都有了,他却对我越来越冷漠了。”
在初始访谈阶段,我在收集晟的成长经历时,问她小时候有没有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小时候?”她微微仰起脸,尝试搜索记忆:“小时候也没经历过特别的事情……哦,对了,有件事印象比较深,在我八岁的时候,有次我爸突发心脏病,我妈刚好不在家,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我和哥哥两个人迅速把老爸送进了医院,我哥那时候十一岁吧,医生说还好送得及时,要不我爸可能就没命了。我哥都慌了,我都没慌。”晟将这件事陈述了出来,脸上挂着笑。
八岁的女孩面对父亲突发心脏病,一点慌张感都没有,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我问她:“你那时候什么感受呢?”
“感受?没有感受,就思考怎么把老爸送到医院。”
我轻声问:“你愿意再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感受一下当时的感受么?”
她安静了下来,尝试进入感受,过一会,她说还是没有感受,并表示这样专门去体验感受好尴尬啊。
看到晟还很不习惯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我不再勉强她继续在这个点上深入探讨下去,便继续收集她的成长经历:“小时候还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经历么?”
她皱起眉头,继续搜索记忆,片刻后说:“印象很深的……哦,我大伯去世那天,我妈急匆匆赶到他家,她也把我带过去了,我当时很害怕不敢进去,也不敢一个人在外面等着,妈妈就骂我,怎么这么胆小,妈妈一骂,我哇一下就哭了。我妈就冲我脑袋用力拍了一下,说,不许哭,再哭你大伯就要把你带走了,当时吓得我就没再哭。好像从那之后,我就没再哭过,反正我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还哭过。”晟讲这段话的时候,脸上依然面带笑容,好像在讲一件很有趣的事。
“那时候你几岁了?”
“快上小学的时候,六岁吧。”
“这之前你爱哭么?”
“嗯,爱哭。之前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哭,每次哭我妈都骂我怎么又哭,再哭就要挨打了,有时候我能控制住不哭,有时候控制不住。”
“控制不住的时候,妈妈真的会打你吗?“
“会,总是拍一下我的头,我妈后来说她都是轻轻拍的,但我记得是很疼的。小时候我好像很怕老妈打我,但就是控制不住哭,大伯去世那天,我爱哭的毛病总算给治好了。大伯刚去世乱死了, 我再哭,我妈哪顾得过来啊 。”然后,晟拖长声音打趣笑道:“哎呀……不容易……那时候自己太弱了,哈哈哈哈。”
接下来,晟借着哭这个话题,抱怨起现在公司的小年轻们太娇惯了,说工作上遇到点挫折都能哭,她又讲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素养的人才,现今企业喜欢什么样的员工等等……
她轻易控制了谈话的内容和方向,她远离了童年。
晟讲着这一切,有理有据,语速飞快,富有感染力,我在旁边完全插不上话。
我的大脑听着她鸡汤味十足的演讲时,我的心还停留在她六岁的时空。
眼前强势干练的晟与六岁爱哭的她,有一种分裂的感觉。
哪个才是更真实的她?
初始访谈之后,晟表示愿意进行一段长程心理咨询。
在我与她咨询前期,她谈话的内容多是围绕婚姻中或者工作上的琐事,每次她讲到应该很有感受的事情时,都给我一种感觉: 分明是自己的故事,但她总是以第三者的身份,淡漠理智地在陈述一件其他人的事。
好在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咨访关系更稳固,晟的自由联想渐渐走到了与父母相处的点滴,重新又折回到童年的话题。
在我们咨询进行到第二十多周的时候,晟再次触及七八岁时父亲突发心脏病的经历。
“那时候我大脑高度警觉,每一个动作都做得很急,老爸被抢救过来后,我妈夸我是小救星……当时不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好像不知不觉就把一件事情完成了,现在突然感觉,我那时候才多大啊,确实挺了不起的。”
“那时候你除了大脑高度警觉外,还有其他感受吗?“
“感受?”晟皱着眉看了我一眼,又茫然地看向对面的白墙,一两分钟后,她开口:“我刚才忽然感觉,其实,我很害怕,特别特别害怕。”
“怕什么?“我问她。
“怕爸爸死了,我很急地在想该怎么做,就觉得要快点要快点,我很怕爸爸会死掉,我真的好怕,大伯就是突发心脏病死去的。”晟讲到这里,眼泪突然掉了出来,她慌忙抽纸巾擦眼泪,有些尴尬地说:“哎哟,这么大的人了,居然哭了。”
原来,六岁经历的丧失,也是因为心脏病突发。
八岁的晟,唯有把所有感受系统都关闭,只留大脑高速运转工作,这样,才有机会救活爸爸。这是一个八岁女孩的应激反应,在那一刻,她也达到了妈妈期待的状态。
时隔28年,那些被关闭在身体深处的感受,总算被释放了出来。
自此,感受的主人也不必再紧绷着,不必再高度警惕着做一个看守人。
感受获得了自由,看守人不再是看守人,也获得了自由。
晟还是很不适应眼泪,她尴尬地猛擦眼睛,我忍不住说:“ 你是可以哭的。 ”
这句话她听进了心里。
她突然泪如泉涌,声音有些颤抖地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可以哭,我一直都不敢哭……”
在下次见到晟时,她告诉我说:“上周末我去了教堂,我坐在下面听大家唱圣歌,我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然后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整整哭了一个多小时…… 我从来没有那么痛快地哭过 。”
又隔了一周,晟又告诉我:“前几天,我和我老公聊天,我聊到了自己和他相处中感受到的委屈,我忍不住哭了,我老公居然也哭了。他说认识我十多年,第一次看到我哭,他太感动了,那一刻,他感觉很欣慰,忍不住也哭了。”说到这里,晟又抽纸巾擦眼泪,同时又笑,但她这次笑得很由衷,是那种很开心,很有感染力的笑。
眼前的她,变得像个小女人,沉浸在幸福的喜悦里。
后来,晟表示她实现了咨询目标,她说:“以前我太强势,过于理智,从来都感受不到我老公, 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强大,其实那个强大,好像一件华丽精良的盔甲,而盔甲下真实的我,好小好小,特别柔弱 。”
我接了一句:“ 柔弱的你,是你;强大的你,也是你。 ”
“ 没有盔甲,我可以强大,也可以柔弱。 ”她粲然一笑:“盔甲卸下来,感觉变得好自由,好轻松。”
晟的故事讲到这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晟的故事里,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爱哭的小女孩不被妈妈接纳,最终,她总算活成了妈妈喜欢的样子,还成了一个拯救者,自此她强大、理智、有超强的行动力。
强大、理智与超强行动力这些特质,帮助她度过应激事件,让她更好地适应了社会,更快地收获了现实层面的成功,但她也付出了一个代价,就是需要隔离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深锁在身体最深处。
晟特别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指一个人将情绪从认知中剥离开来,以应对焦虑和痛苦,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情感隔离,在我们的文化里,无处不在。
中国人实在太擅长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像魔咒一样,在我们文化里代代相传。
父母对孩子情感的淡漠,往往会导致孩子不得不学会隔离自己的感受,孩子长大后又变成下一任情感淡漠的父母。
感受一下,你是否也是那个擅长情感隔离的孩子?
如果是,在某个一瞬间,你是否会觉得自己很糟糕?
亲爱的,不是这样的。 当我们在谈某种心理防御机制时,不是在评判好或不好。
情感隔离陪伴你那么多年,几乎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当你认为它不好的时候,很容易会认为自己也不好。
我们首先要肯定,情感隔离也是有好处的。
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一个人都有保护作用。
情感隔离在晟的童年,很好地保护了她,并让她的命运避开了可能存在的更大的风险。
在情感隔离的机制下,晟在最危急时刻,立即封锁了感受系统,得以让她远离了恐惧与慌乱,得以帮助她与哥哥一起及时挽救了父亲的生命,这让她避开了一次更为严重的丧失创伤经历。
回望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到底经历了多少苦难啊。
如果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充分地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在战争,饥荒和瘟疫面前,我们如何继续前行?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我们顽强地走过五千年,苦难没有消灭我们,反而让我们更睿智,让我们更勤劳,最终,我们华人的身份在世界各地节节升高, 情感隔离真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们不是要消灭情感隔离,而是要与其和解。
当你看见了自己情感隔离那部分的价值,你也就肯定了那些年,自己在隔离之下的价值了。
任何时候的你,都是有价值的。
然后,你觉察到当下的环境是安全的,你感到自己更有力量了,你希望今后可以更轻松快乐。
那么,你便可以回归感受了。
回归感受是一条苦涩与甜蜜并存的路,也是一条值得一步一个脚印、细细去探索的路,路的终点是与最自由的自己在一起,那是平和与喜悦。
在这条路上,如果你能找一位与自己匹配的心理咨询师,陪你一起探索半年以上,会很有帮助的。
如果你还不愿意做心理咨询,或者还不够有条件做咨询,你也可以找到适合你当下的方式去一点点链接你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每天坚持正念冥想,多做瑜伽呼吸练习,每天睡前静静感受一下身体各部位的感受,也可以与自己的身体各部分做一下心灵对话。(因篇幅有限,这部分先简写,以后我会专门写一篇“如何回归感受”的文章。)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坚持一年看看,一定会有些变化的。
是的,是一年,不是一天,也不是一个月。 因为感受被锁太久太深了,它需要时间才敢于重见阳光。
给它时间,慢慢来。
(备注:写作也是创作,文中案例已被360度改装。)
强迫型人格者往往贬低情感、情绪、欲望这些合理的人性体验大脑价值,把这些表达都视为软弱或者失去控制,这会使得他们的亲密关系乏善可陈,他们很难表现出依恋和柔情的一面,他们的语言主要是掩盖情感而不是表达情感。
从成长经历看,强迫型人格者在童年时,家长大多赏罚分明。但如果执行的标准过高过严,或者与年龄不相衬,遭遇惩罚的时候,受到压制的不仅是他们的行为,也包括他们的情绪、感受和幻想。不难理解,这样的成长烙印会在他们心理形成一个强大的超我,让那个放荡不羁的本我不敢越雷池一步。但也不排除,有的强迫型人格者出身于家教没有规则的混乱环境当中,因为这种条件下的孩子也可能自己按照一个想象的标准要求自己,极力摆脱父母无纪律无约束的生活模式,但过犹不及或者缺乏现实生活当中一个恰到好处的行为榜样,他们被自己的标准约束成了强迫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者多半具有选择性焦虑,无论是生活伴侣、职业规划还是旅行计划的选择都会让他们头疼。他们把各个选项的利弊得失,即便考虑多少遍,也依然无法决断。他们的应对方式通常就是拖延,最后让紧迫的时间进度迫使他们决定。这跟他们想要控制的心理需要有关:通过不选择或拖延选择,让多种可能性保持开放,他们能获得某种控制感,他们总希冀十全十美,不敢犯错。
感情中的情感隔离,形容的过程如下:
1、无人分享
两个人在热恋期的时候是有说不完的话的,吃了什么早餐,看到什么人,买到什么东西,事无巨细都想要跟另一个人分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起时间久了,激情就会慢慢的退却。可能两个人从无话不说就会变得很少交流。
即使其中一个人还有满满的分享欲,但是当她每次分享之后得不到回应之后,就会逐渐产生感情隔离。人之所以愿意分享就是因为有人可以倾听,但是当在感情中已经无人分享的时候,或许另一半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再愿意告诉你了。这就心理上的变化就会产生情感隔离,所以当你身边还有一个人愿意跟你分享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时候不要不耐烦,至少证明对方依然很爱你。
2、信任危机
产生情感隔离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信任了,在感情里面,信任是最基本的。当你对自己的另一半非常信任的时候,你是不会对他的任何行为产生怀疑的。即使他没有立刻回消息也好,没有回家吃饭也好,出去和朋友聚会也好,你都会特别的放心,在这样的模式下相处,感情也会继续升温。
但是一旦你们的感情出现了信任危机,那么就会产生很多的猜疑,就算是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回复消息,你都会脑补出一场出轨大戏,一段感情如果没有信任了,自然就会产生隔离感。双方都不愿意开诚布公的交流,这段感情就变得不再真诚,甚至会出现很多的套路。
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感情出现了情感隔离,那么这个隔离就会像一道裂缝一样,永远存在。就算之后你们的感情能够得到修补,可是这条缝不会完全复原,一旦出现了任何的动摇,裂缝就会再次显露出来。
情感隔离是一种与儿时家庭经历有关的心理障碍,但并不一定只会在原生家庭里出现。如果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各种负面影响或遭受了心理创伤,也有可能出现情感隔离的症状。例如,有些人可能因为自闭、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而出现情感隔离症状,同样会出现情感隔离的征兆。因此,情感隔离并不局限于家庭环境,也可能与自身心理状态有关,包括不良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等。如果出现情感隔离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机构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1你说你之前面对了一些事情,因为不知道如何处理,用了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导致你后来感受不到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了,在想改变之前,你先要感谢自己,感谢这个情感隔离让你有勇气面对事情,能做到很好的保护自己,虽然现在的确出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关系。
2感谢完自己以后,你需要跟情感隔离做一个仪式上的告别,跟自己说感谢那个情感隔离的自己曾经保护了你,然后你现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需要和情感隔离说再见了,好好和过去道个别。
3尝试做一些情感链接的练习,比如发生一件事后,说出当下的感受,说不出可以买一些情感卡片来对照着找相似感觉的词,慢慢找到情感链接。
4 多做冥想和3的练习。
5多尝试去交一些朋友,多走出去,哪怕不是交朋友,能跟别人打个招呼也是好的开始。
情感隔离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封闭自己情感断绝与外界的来往,如果两人之间发生了情感上面的隔离,说明你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出现了问题。
两个人的相处能否体验到双方彼此的情感,关乎到这段感情能能否继续走下去。一段感情中,对自己的爱人非常陌生,不清楚对方心里想的是什么,行动上也无法揣测对方的意图,宛如有一堵墙立在两人中间,隔绝了两个人的交流,两个相互深爱的人,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呢?因为你们把自己封锁起来了。
每个人都有一道自己的心理防线,随着另外一个人加入到生活中,心里防御机制就会被激活,但这种防御不是敌对的,而是相安无事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抵触。生活的改变使得他变得焦虑,不知道怎么去适应新的生活,从而形成了对自己的封闭。
发生情感上的隔离,有可能是单方面个人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双方共同产生的问题。不管问题出在谁的身上,需要你们共同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感情是两个人的生活,不能沿着以往自己个人的生活模式来相处,你的生活模式只适合你个人,放在两个人身上肯定会发生冲突。
有效的沟通是缓和关系的有效方法,如果察觉到两个人产生了情感上的隔离,不妨好好聊聊,将心中所想的表达出来,沟通才能找出问题所在,才会清楚存在问题的根本,沟通也是两个人情感上的接触,通过沟通两种陌生情感的桥梁搭建起来,才有融合为一的机会。绝对不能过于在乎对方的想法从而选择忍让,这样只会让隔阂更大。
情感上的交流是稳定感情的重要条件,发生情感隔离并不可怕,只有敞开心扉,互相接纳,我们的情感就能得到交流,隔阂就会消失。
自我的防御机制:在我有一段痛苦的经历或者情绪的时候,我可以调动我的自我功能,把它排斥在意识范围之外。也就是说有那些痛苦的东西在,但是我却感觉不到它。
一个人在面临危险或者说面临痛苦的时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内心的?如果没有这些防御机制的保护,一个人可能就崩溃了。
那些 从楼上面跳下去的或者是用其他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人,实际上就表示他们的防御机制不再起作用,所以他们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凡是现在还要在活着的人,我们都可以说,他使用了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些东西就是 防御机制 。
我有一段痛苦的体验,这个体验正在我的能够觉察的范围里面发生,因为它过于痛苦,所以我需要采取一种办法,把它排斥到潜意识里面去。
举例:在地震的灾难发生之后,有些人的亲人去世了,但他还能在这种状态下救别人,这就需要高度的情感隔离。
也就是说他让自己暂时体会不到亲人离世的悲痛,把这些悲痛压到潜意识里面去,使自己的整个人格的力量不受这些痛苦的情绪的冲击,从而使自己处于能够救别人的状态中间。
我们天然的具有所有的防御机制,但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间,因为早年的时候我们跟父母亲的关系,就可能使我们学会了某些防御机制,或者是学不会某些防御机制,或者是在我们应该学习更高级的防御机制的时候,我们丧失了机会,而仍然处在一个使用早年的防御机制的状态中间。
成人的防御机制比婴儿的防御机制更加成熟,如果一个成人还在使用某些婴儿的防御机制就可能会是一个神经症或者是人格障碍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防御机制也是我们对一个人的人格,或者是整个精神状态作出诊断的标准之一。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精神分析专业词汇)
下意识subconsciousness
我下意识摸了下我的脑袋
→我潜意识支配我摸一下我的脑袋
一个人受邀去参加一个聚会,但他有对人际关系冲突的恐惧,所以他拒绝了这次聚会,他通过这种方式保护自己使自己不要处在增加自己焦虑的状态中,这是意识层面的防御;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对人际关系的焦虑,这个人已经养成习惯在家看电视、上网,过的很舒坦,这就是潜意识层面的防御了。
在婴儿期的时候,如果有巨大创伤的话,我们就可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所使用的防御机制的阶段上面。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成年人,他们还使用婴儿般的防御机制。而这样的人,他们可能就可以被诊断成患了某种疾病。
在面临巨大创伤性事件时,我周围有没有人利用以及怎么被怎么利用,这都是跟之前他使用的防御机制有关。
有些人比较积极,有些人比较悲观,他们其实已经是进入到不同的防御机制里了。
所谓乐观积极的人就是能使用更加成熟、有效的防御机制;而所谓悲观的人是使用更加不成熟、不利的防御机制,乐观和悲观都是后天习得的。
在中国的多子女家庭中间,往往女孩发展的比较好,虽然男孩得到比较多的重视但是发展的不太好。有更多世俗成就的往往是女孩。
如果一个人使用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就表示这个人已经到了情感发育的相当成熟的阶段。这是神经症性的防御。
如果一个人使用压抑、情感隔离、反向形成,这样的一些防御机制的时候,我们就会认为,他处在人格发展最高级别的阶段。
精神分析师眼里只有三种人:
一、严重的精神病 缺乏现实检验能力
二、人格障碍
三、神经症(有神经症性的内心冲突:男和女的冲突、生和死的冲突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和害怕成功之后的惩罚的冲突) 人格发展的最高级别
防御机制分为原始的和成熟的防御机制,情感隔离属于成熟的防御机制。
否认、投射性认同就是原始的、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转换的灵活性: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防御机制,如果一直使用神经症性的或者是成熟性的防御,这跟特定场景有可能是不适合的。
举例:一个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使用隔离的防御机制使自己更好的工作,这就是好的适应的防御机制;但是一个人如果把情感隔离的防御机制用在和家人中间,这就是非适应性的了。
将军:慈不带兵
要成大事者心狠手辣,成更大事者要柔情似水。
战争、袭击、性骚扰、虐待、意外事故、侵入性医疗手段、自然灾难、亲人丧失。
有机体面对上述震感事件能够改变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平衡性。使得对这类特殊事件的记忆占统治地位,破坏对其他经历的记忆,也破坏对当下时刻的感知和感受。过去的暴行产生的结果是干扰了人们对新的或熟悉情景的注意力。
我们的主观体验中总是包含躯体感受的部分,就是躯体体验包含着心灵感受的部分。
大脑程序由内心体验所编制,内心体验由躯体表现出来。例如愤怒时我们握拳、咬牙切齿;恐惧时呼吸变浅、肌肉紧绷。
人的思维和情感总会随肌肉紧张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改变习惯的模式,必须改变身体的循环,这种循环联结着感觉、思想、记忆和行为。
心理创伤的痕迹不是被储存为过去发生的坏事情的描述,而是被体验为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身体感觉,这种威胁会被感知为发生在此时此刻。
一创伤和记忆
11、记忆概述
亚里士多德:我们都是一系列记忆烙下的产物。用我的话说:人是记忆的连续体。
记忆形成了自我认同的基础,帮助我们定义什么对于人类是有意义的。记忆就像指南针指引我们走过新的旅程,在新的体验来临时,记忆提供一个背景环境。例如学习新的舞蹈,和陌生人建立关系,学习一个新的技能时,我们一方面利用过往记忆中的经验,一方面组织新的信息。
记忆最显著特点是,会被身体感觉和情绪所渲染。记 忆中的情绪冲击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开始和增强的动机。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模式,情感、行为、知觉的输入,以及从过往经验中建构、满足当前需要的记忆痕迹。
补充:三位一体脑的概念
简而言之:记忆把握的未来受到我们过去历史的影响。乡村歌手基尔曾这样唱到:“没有不存在于过去的未来”
111记忆的概念
神经学家这样来描述记忆的神经机制:细胞串联在一起,缠绕在一起,每一个记忆都起源于脑细胞之间联结的变化。
记忆传递是通过神经元的突触之间的化学递质将电信号传递给下一个临近神经元的树突(接收器)。
112记忆的分类
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前者是意识中,后者在无意识中,但意识到潜意识这个区分,也不是截然一分为二的,它是个连续轴。
111外显记忆
1陈述性记忆
我们脑海中详细信息的分类目录。让我们有意识的记住事物,概念。让我们有条理的回顾一个有开端、有过程和结果的故事。
总体作用是和他人交流互不关联的信息流。可以说是一种语义符号学上的交流,这样的语义的记忆是客观的,没有感受和情绪掺杂其中。
例如:火车、电脑、自行车这些概念。没有陈述性记忆,我们就无法掌握火的使用方法。技能也就无法传播。
陈述性记忆是相对有序且整齐的,主要由大脑皮层负责,是陈述性记忆的操作系统,是载体。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说利用陈述性记忆最多。但以深层次探索为目的的心理动力学来说,就意义很小。
陈述性记忆也可以说是冰冷的。
2情境记忆 (自传体记忆)
可以说是温暖,触摸起来有温度的。因为情境记忆通常会融入情绪基调和活力。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它将理性(外显/陈述性记忆)和非理性(内隐/情绪记忆)动态的联结起来。这种联结促成了条理清晰的个人故事。
原始的情绪,微妙的感受、事实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对从创伤转化为一种建立在新的体验,信息和可能性上开放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情境记忆不是主动唤起的,某种程度上它是自发出现的,就像生活中的小插曲。一般它会传递一些模糊的情感基调,朦胧如梦幻。
情境记忆比陈述性记忆更加自动化,更引人注目和让人愉快。
例如有一天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突然有人拍了你的肩膀一样,你转头一看,第一眼你觉得你不认识,然后你再一看,是你多年之前的某个朋友。 也许在那一刻过去的经历很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 也许你无法回忆起某个时期的全部内容,但是你和这位老友之间的一些轶事你感觉历历在目的感觉。
情境记忆帮助我们定位时间和空间。从过去经历中挑选突出而有利的结果进入到未来。动物中也有很多表现。例如老马识途,采蜂蜜的工蜂,能记得花在哪里,能采取最近的路线。
人们普遍相信我们最早的情境记忆可以追溯到3岁左右。此时人类的海马体开始发挥作用。
112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热烈的,是难以抗拒的。这种记忆无法有意识的唤起,无法像梦境一般地回放。
它是由一系列的感觉、情绪、行为拼接起来的。它总是偷偷出现又消失,很难被我们意识到。可能是一种程序,或者叫行为模式,即身体自动产生的行为。
情绪和程序性记忆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尽管情绪记忆对我们的行为有很大影响,但程序性记忆对我们的生活轨迹有更深层的影响
1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的功能是为一些重要的经历贴上标签,进行编码,从而为日后能够立刻和有效的提取提供线索。就像书签一样,情绪就是一个信号,帮我们选择和提取某种书本之外的记忆。
当然情绪会和程序性记忆(身体记忆)进行交流,情绪会提供与生存和社会交往相关的信息,帮助我们在特定情境中能够做出恰当的反应。
情绪记忆通常由当下的情境特征引发,在这个情境中有相似的情绪类型和感受强度。这些情绪在过去曾经由程序性记忆引发。
例如猛冲过来的汽车,我们会紧张,然后跳开。这无疑是为了生存的恰当的行为反应。但一旦创伤事件来临时,反应可能失败。
有研究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共享的积极情绪有很重要的意义。
基于社会基础的情绪发挥着两个首要功能:A)向他人传递信号,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感受B)向自我传递信号,让自己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这两个功能让两个人互相参与到彼此的感受中,亲密的分享内在世界被称为“主体间性”。情绪让我们分享彼此的感受,感知对方的需要,指导我们如何与他人互动。例如宝宝哭,你就去抱起TA,给TA喂奶。
情绪是一种精确的关系交换,社会情绪的核心作用促进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成为相互合作和传递社会规范的方式。
情绪还可以将我们自我深处的部分连接起来,它作为一种内在线索的一部分。连接了我们的内在感知,以及内在的声音和直觉的一部分,连接着真实的自我。
令人最为烦恼的是一种心理困扰 述情障碍 情感隔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无法对自己的情绪命名,无法用情绪进行交流。这类情况常和心理创伤有关。
2程序性记忆身体记忆
心中已经遗忘的事情,身体从未忘记。---弗洛伊德
如果情绪记忆比喻为旗帜,身体记忆就是冲动和身体内部感觉,它能告诉我们如何做出各种动作和完成各项技能,例如冲锋还是躲藏。
程序性记忆分为3个大类
A)习得的动作
骑自行车,性交、通过练习这些行为模式被大脑的高级区域不断修正。
这些技能的学习经历了大量的尝试和犯错。它不需要我们掌握物理和数学的外显知识。很多**总是上演失忆后仍能用刀或开枪等桥段。
B)与强大的应激反应相关
当我们在面对威胁时唤醒基本的生存本能,例如 战斗、逃跑、僵直 ;收缩退缩,以及设立和维护自己的领土边界。
这些强烈的本能反应在创伤记忆的形成和解决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趋近和回避
吸引和排斥,我们可能趋近促进我们成长的东西,回避带来伤害的东西。
趋近机制包括:伸展、靠近;这个模式包括靠近与我们亲密的人获得生命中想要得到的东西
回避机制包括僵硬、退缩。也是一种排斥,包括避免品尝不对劲食物,回避对我们情绪上有敌意的人。
趋近和回避的行为模式形成了我们生命中基本的原始动力,它是生命有机体的行动蓝图。是指导我们生活的指南针。它的功能就像红绿灯。
很简单的例子,有时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我们自然身体有时会产生一个反应,或者是恐惧,或者是恐慌。或者我们遇到某一个领导,我们会紧张。如果是一个童年时期的熟人,也许你想不起来对方是谁,但一开始你可能也有明显的反应,能够分辨出对方是敌是友。直到你能回忆起一些过去,这部分程序性记忆转为情境记忆,进而你能描述,转为外显陈述性记忆。
著名的神经病学顾问安东尼奥设计了一个实验---“好警察、坏警察”。
几组护工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一个叫大卫的人, 例如一组是友好的,乐于助人的。 一组是不友好的,第三组是中立的,不冷不热的
注:大卫是一个大脑边缘系统受损的人,日常行为都正常,认知能力也是正常的。但当事情涉及情绪和体验时,大卫就出现一些反应,例如遇到不友好的人,身体开始发抖,甚至僵直。
然后大卫被邀请做一个指认活动。观看4组照片。 分别是上面三组人 加了一组从未出现的人。
结果:大卫身体趋向和选择动作都靠近友好的人-认做好警察,回避不友好的人-当做坏警察。这个实验让我们明白对过去遇到的人,我们有很好的程序性记忆。
大脑颞叶严重损伤的一个结果就是大卫失去了我们记录情感和关系的部分。这部分对应的大脑部位是杏仁核和海马体。这部分涉及情绪、短时记忆和学习技能。但大卫能作出趋近或回避的行为,这说明这部分能力未受损,这部分推理发生在脑干中,包括丘脑、小脑、非自主椎体外动力系统。
从内隐记忆转化为外显记忆的能力,从较少的觉知到更多的觉察能力,是整合创伤经历的一个重大议题。
12、内隐记忆和创伤的结构
121内隐记忆
在所有的记忆子系统中,内隐记忆,尤其是其中的程序性记忆,本能的生存反应是最深层次,无法阻挡的。在面对威胁和压力时,它会先于其他内隐和外显记忆作出反应。
例子1:
当我们在学骑自行车过程中如果不幸压到石头而跌倒,可能我们的平衡受到干扰,下次也许我们会恐惧。如果我们基于本能反应去回避,不在练习,或者作出过度反应。这都不是最好的。 这也是程序性记忆带来的糟糕状况的例子, 我学开车都延迟了很多年,因为我小时候学开摩托差点出事。拖延症很多时候是这样的创伤记忆。
持续存在的非适应性程序和情绪记忆是所有创伤形成的核心机制,也是许多社会和关系问题的形成原因。
例子2:
安娜童年时遭到继父性侵,在她成年后当丈夫爱抚她时,她感觉到身体是僵硬的,退缩的,并最终在恐惧和厌恶中奔溃了。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由于本能带来的偏差会把表面的相似性看做是危险的象征。
情绪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信号的作用,会提醒我们危险的来临。情绪并不都是坏的。但当极高的激活水平和强烈的情绪接管了大脑,他们就会扭开开关。将我们的模式调整到程序性的生存模式下。战斗或逃跑模式启动,或者让我们陷入羞耻、恐慌、绝望的深渊里。
程序性记忆是保护我们生存,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作出迅速的反应。但是有时候可能也会出现偏差。例如狼来了的故事。同时还会出现漏报,
就是事实上是有危险,但我们当做没事发生。可能也会让我们遭遇致命的危险,甚至死亡。不过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从进化优势的角度看,第一时间自动化的假定是致命威胁依然是更好的。
所以需要我们主动的将自己的情绪状态调整到放松而警觉的流动状态中。如果我们能够后退一步,观察并减轻这些情绪的紧张度,我们就存在选择和修正生存反应本身的可能性。
没有现在和未来,只有过去,一遍又一遍上演。---尤金-奥尼尔
创伤记忆是固定和静止的,这些深刻的记忆痕迹镌刻在受害者的大脑、身体和心灵上。
通过研究发现 普通记忆和创伤记忆之间的差异是负责建立"自传体记忆"的大脑系统损坏的结果 。
我们需要明白记忆以多种形式存在,不同的记忆系统必须共同合作才能产生有效的功能运转。
通过大脑扫描,我们 从躯体自我部分观察到单独的神经束:PTSD患者在负责自我觉知(内侧前额叶)和身体觉知(脑岛)的大脑区域会出现面积缩减--身心灵学会自我关闭,这种关闭承担巨大代价,传递痛苦和焦虑的大脑区域同时也负责传递快乐、意志力的感受和相关的情绪联结。
创伤记忆是一种内隐的,由身体和大脑共同运载的,感觉、情绪和行为的混合物。不像故事记忆,而是像躯体自动化运行那样,一种心理自动化的机制。
创伤记忆常以片段式的记忆碎片形式出现,例如难以整合的感觉、情绪、影像、气味、味道、想法等。例如一次重大事故幸存者,在加油站闻到汽油味道时,心跳加速和恐慌感包围。
创伤记忆可能会表现为无意识的行为,例如反复经历意外事故,无意识的让自己暴露于危险的境地。
很多童年期受过性侵的儿童,成年后做了妓女。一些战争老兵退役后,立刻申请加入反恐队,他们沉溺于兴奋与危险中
人与人之间都可能受彼此内隐的情绪性记忆影响而神奇的吸引或排斥。这些程序性记忆可能来自和早期的父母依恋关系,肯能来自童年或青少年期的发展性创伤的烙印或痕迹。治疗师总是能在临床上观察到这种移情混乱。 我们每个人都携带了我们由过去经历组成的人生脚本,我们可能选择和父母很像的人做伴侣。
有时候因为我们缺乏自我认识,我们从他人的反映中寻找自我认同,就像过去我们从父母那里寻求认同一样。我们带着渴望,带着锯齿状的伤口,沉溺于安全的港湾和臂弯,而对方可能也在我们身上寻求同样的安慰。这种向他人投射不是一个适应的策略,最终可能在失望和互相指责中分崩离析。我们应该学会看到对方本来的样子。
122、创伤结构
1)引起注意并有所戒备 与好奇心有关
2)变的紧张并定位方向,与聚焦注意力、产生兴趣和准备状态有关
3)评估,与强烈的兴趣、冲动有关。我们基因里的记忆库和个人经历为评估提供信息
4)趋近或回避,与愉快和不愉快的感觉有关,在更强烈的刺激下,出现不可阻挡的情绪状态,如愤怒、恐惧,进而爆发出全部力量的反应,僵直或崩溃。
5)战斗或逃跑 害怕的体验。肾上腺素会激发能量去应对紧急情况。
6)僵直,当上一个反应带给我们挫败感时,就呆住了,与恐惧的感受有关
7)蜷缩和情绪崩溃 ,与令人惊恐的无助感和绝望感有关。这时我们的躯体和心灵彻底崩溃,新陈代谢停止。这种停止状态会通过原始的(无髓鞘的)副交感神经经过迷走神经传达。这种状态下,油门和刹车同时踩了下去。我们处在过度唤起和无法唤起状态中,不知所措,处于爆发阶段时,就陷入了创伤的深渊里。
如果治疗师没有很好的掌握创伤记忆的多维结构,就像它存储在大脑中也发生在躯体内,治疗师就容易陷入模糊和不确定的沼泽中挣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