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楼遇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春日登楼遇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第1张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题解] --------------------------------------------------------------------------------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 “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 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

萧萧:随风摇动的样子。

太华:指华山。

迥:远。

河:黄河。

帝乡:京城长安。

(1)“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2)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

(1)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爽感; (2分)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之开阔起来。 (2分)

(2)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2分)委婉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2分)

二:

1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勾勒了一幅秋日行旅图,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参考答案:

1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渔樵生活的留恋和怀念之情。(2分)

2(1)远近结合(由近到远)。先从近处着笔,写枫叶在秋风中的沙沙响声和长亭夜宿独自饮酒的情景,再描绘四周的远景,写华山的“残云”,中条的“疏雨”,随山远伸的“树色”,在远处奔腾激荡的“河声”。(2)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赋予华山、中条山等以动感,显现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反衬环境的空旷、悠远、宁静。(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三:

(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分)

(2)颔联中的两个动词历来为人称道,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 分)

(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的分析。(4 分)

参考答案:

(1)借景抒情(1分),通过秋日萧条悲凉之景透露出羁旅行役的苦况(1分)。

(2)“归”字写远处的云彩渐渐地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过”字写出稀疏的细雨缓缓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新之感(2分)。诗人的情绪也从离愁别苦中陡转过来,胸襟也因此开阔起来(2分)。

(3)诗人以到“帝乡”和“梦渔樵”相对照,含蓄地表达出自己并非是一个热衷功名之人(2分),写出了诗人出仕与归隐的矛盾心态(2分)。

四:

4.中间两联对仗是这首五律的精华之所在。请用概括性的语言作简要分析。

解析 中间两联都是写景,首先要分清诗人写的是大景还是小景,再结合这首诗的风格,就能做出完整的回答。

答案 景物描写,气象壮阔,雄浑苍茫,笔力雄劲,有高屋建瓴之势;且富有动感,富有变化,富有气势,富有非同寻常的境界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5.诗人以“犹自梦渔樵”作结给人一种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一感觉?结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志趣?

解析 苏轼的《赤壁赋》中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运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回答这一问题,也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答案 给人一种意外的感觉。京城在望,明日就到,可诗人却不想升迁,反而想到要去过一种“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喜爱自然的志趣。

五: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开篇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对萧萧红叶的描写透露出作者一缕悲凉的意绪。

B.颔联写山间风雨,“残云”与“疏雨”相应,绵绵秋雨让深秋的凄寒萧瑟更深一层。

C.颈联亦写景,诗人站在高处,望树色茫茫,听黄河远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D.尾联中的“帝乡”与题目中“赴阙”照应,长安不远,作者心中又生出别样的情愫。

2本诗第二句“长亭酒一瓢”蕴含着惜别的离情,阅读下列诗句,将你认为没有表达这种情感的两项诗句序号选出来,填写在

内。(4分)

A.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B.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C.东风未晓放船行,卧唱阳关出渭城。

D.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E.目断归帆何太疾,风吹柳絮正愁人。

3上面这首《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另有一个版本,题为《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内容与前诗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歌内容,比较这两首诗尾联所表达感情的不同。(4分)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唐许浑

南北断蓬飘,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劳歌注此分手,风急马萧萧。

注:“劳歌”即忧伤离别之歌。

参考答案

1B

2B

D

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的尾联表现了诗人出仕为官和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留恋。《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的尾联表现了诗人与故友于他乡相遇,又不得不各自奔波,依依惜别的深情。

1.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从修辞上来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归”字写出来“残云”对太华山的依恋(2分);②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诗人用“残云”的“归”来点染华山,用“疏雨”的“过”来烘托中条山,这样,太华山和中条山就不是死景而是活景,静中有动,意趣盎然(4分)

2.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并不感兴趣(2分),时刻惦记着去过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意欲归隐的思想感情(3分)。(意思对即可)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苏轼 系列:宋词精选-经典宋词三百首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1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2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3吟啸:诗吟、长啸。  4芒鞋:草鞋。  5烟雨]:烟波风雨。  6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7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洒脱地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著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濛,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赏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徐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著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著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著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诗人来到寺院之后,天空中忽然飘起了小雨,他们也没太在意,依然饶有兴致地继续赏景。可是雨越下越大,诗人们只好跑进庙里躲雨。

首联描绘了雨势之急,“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乌云压水、雨打叶片,作者从视听两个方面,展现出云色之重、以及雨声之繁,炼字精准,落笔有力。

接下来刻画水面上的动植物,在湖边栖息的水鹭,似乎受到了惊吓,赶紧振翼高飞;狂风吹动荷叶,都朝一个方向倾斜。“双飞、一向”,对仗巧妙,分别描述了白鹭和荷叶在疾风暴雨中的情形,意象鲜明,也极具视觉冲击效果。

过了一会,雨势渐弱。作者在窗前远眺,只见蒙蒙细雨模糊了湖岸,还能清晰地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东边的小阁。“空 濛、萧飒”,既描绘了凄清的环境,也委婉地道出了诗人远离京城、心绪不平的状态。

一场大雨,让他们暂时无法继续游玩,乐天颇觉扫兴,他估计朋友们也未尽兴,于是就决定暂时将船停泊在寺门旁,晚上借宿于寺院,等到第二天雨过天晴再作打算。全文到此结束,却留下余韵,也让读者浮想联翩。

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情感

自古带上雨的诗句,句子总是让人不禁联想到忧伤、离别。雨好像就是这样给人们赋予了悲伤的色彩。

可是尽管如此,它还是得到了人们的钟爱,因为它带着的情感是我们避免不了的情绪,而雨却带着我们的愁绪把感情抒发出来,它用一种优美的调调呤读出了我们的情怀。

想来,古时的文人墨客无不偏爱它,那一首首绝唱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即使是忧伤的情调,我们也用着一颗真挚的心去品读它。

今天小篇就收集了《关于描写雨的诗句》想遥志同道合的你一起赏读!

——题记

1、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秋思》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5、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7、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逊相送》

8、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题潼关楼》

9、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

10、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秋雨夜眠》

11、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春日》

1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1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14、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

1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1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西江月》

18、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19、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春寒》

20、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点绛唇》

2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听雨》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

23、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苏秀道中》

24、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25、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

26、巴东船舫上巴西,波面风生雨脚齐。——《竹枝》

2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2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29、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3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3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雨霖铃》

3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卜算子·咏梅》

3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3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瞑》

35、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3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

37、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38、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秋宿湘江》

3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40、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浪淘沙》

41、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长恨歌》

42、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杨柳枝》

43、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棹歌》

4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4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

46、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4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4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4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

50、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上阳白发人》

5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

52、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北斋雨后》

53、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春日游湖上》

54、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别严士元》

5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56、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饷开。——《春日田园》

57、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洛阳清明日雨霁》

58、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

59、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柳枝词》

6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6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仃洋》

6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6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64、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即事二首其一》

6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芙蓉楼送辛渐》

66、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6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

6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69、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0、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上邪》

文章西汉两司马 经济南阳一诸葛 说的是写文章好的是西汉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 经纶济世好的是南阳的诸葛亮 由此看出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非凡 然而并非军事才能 诸葛亮一生参与的比较大的战役只有赤壁之战 然而赤壁之战还不是诸葛亮指挥的

诸葛亮妄自尊大 数次伐魏均为成功 是因为没有使用魏延的计策 连年征战导致蜀国空虚 而且其继承人姜维更是继续诸葛亮的老路 这才让蜀国真正走向死亡

诸葛亮还架空刘禅 所有权利君在诸葛亮手中 满朝文武全部都是诸葛家的人 刘禅只是一个摆设 谁也不敢保证诸葛亮不是第二个曹操 第二个司马懿

诸葛亮闭塞贤路 不招贤纳士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廖化只能算三流武将 多搞笑啊 唯一一个年轻将领还是姜维 其实姜维肚子里也是有点东西的 只是姜维受诸葛亮影响太深 诸葛亮死后 姜维继续伐魏 导致蜀国覆灭

我们的心情和天气有点关系,当下雨天的时候,人的心情会随着天气的变化变得情绪低落,而且很伤感。

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因为天气影响自己的心情,但是有的人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发作,有的人却不行,在下雨的日子里,情绪特别多愁善感,容易哭泣。

上学时,有个女同学就像林黛玉一样的性格,总会多心,使小性子,遇见下雨,下雪天,就会表现得特别低落,伤感到不行了,低着头,不爱搭理人。我们都不敢和她说话,生怕哪句话把她得罪了。后来,一个学习心理学的朋友说,这样的人内心特别脆弱,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天气自然也会影响她的情绪。

有段时间,我也会在下雪的日子,会觉得很悲伤,觉得自己像被世界抛弃的人,会落泪。后来,慢慢调整,走出了这种心境,其实下雪,下雨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和我们的心情没什么关系的,你们说对吗?不要把自己弄的那么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606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