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无效数据就是,不能正常记录数据,或者记录的数据不太准确,就需要进行传感器的诊断。
具体解决方法:
打开keep软件,点击页面左上角的用图标,如图所示。
点击页面右下角的设置。
点击运动设置。
点击传感器诊断。
然后就可以看到诊断的步骤,根据步骤来诊断。
最后检测完毕,就可以回到keep进行查看数据是否正常了。
Keep软件在大部分情况下,记录的数据都是很准确的,可以放心使用。是一个很好记录运动的软件。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 教学设计 ,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引导学生认真默读,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义方面的作用,进而理解内容,受到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迫在眉睫、查看、休克、草垫、呜咽、拳头、竭力”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文本内容,抓住描写阮恒献血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朋友”情谊,唤醒阅读期待
1 “朋友”,一个多么熟悉、亲切、温馨的词语。说说生活中你曾为朋友做过什么事,或者朋友曾为你做过的让你感动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分享你们之间的友情故事。(学生交流。)
2 同学们的朋友可真不少,对朋友都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有关朋友之间的故事。(板书并齐读课题。)
3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她”是谁?“我”又是谁?“她”和“我”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她是我的朋友?”……)
(设计意图:以“朋友”为话题,引出课题,既勾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和对友情温馨的内心体验,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唤醒了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朋友情
1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主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 谁愿意把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两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学生展示读,师生评价,注意读准多音字“血”等。)
3 你觉得哪些段落比较难读?试着把它读通、读熟。
4 学习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认读、扩词。)
5 通过读文,谁能尝试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指名回答。)
6 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同桌练说,指名说。)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环节通过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愉悦、轻松地达到了把课文读通、读正确,整体感知文本的目的。同时学生学到通过质疑、解疑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三、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 总结学法:通过这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哪些阅读的方法?(提出问题,自主阅读课文,解决问题;朗读理解课文……)
2 布置作业:①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抄一抄、记一记你认为难写、难记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词语:休克、输血、迫在眉睫、阮恒、草垫、擦拭、捂住脸、掩盖痛苦、竭力制止。
2 导入新课:谁能用上刚才听写的部分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表达。)
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走进阮恒的内心,仔细体会“朋友”的深刻涵义。
(设计意图:听写词语,以词语串联文章主要内容,不仅整体回顾了文本内容,而且顺势引领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二、潜心品读,感悟朋友情
(一)体验阮恒献血前的内心世界
1 指名读第1~4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找出最能体现小姑娘处境危急的词语。(迫在眉睫)
2 “迫在眉睫”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生活实际,用“迫在眉睫”说一句话吗?
3 课文中哪些词句表达了情况“迫在眉睫”?
4 谁能把当时情况的紧急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这里紧扣关键词“迫在眉睫”,让学生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同时,进入课文情境,以利于深入理解、感悟。)
过渡:献血迫在眉睫,阮恒是怎样做的呢?请看课文第5自然段。
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1 指名读,想想:你有过举起手来又放下去或者举起来放下去又举起来这样的经历吗?谁来具体说说?
2 阮恒为什么这么做?请你根据阮恒的表现,联系下文读一读,想一想此时阮恒心里会想些什么?(内心很矛盾,害怕,犹豫,想献血又怕献血,最后下定决心献血……)
3 是啊,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阮恒终于坚定地举起了手,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啊!同学们,请用朗读来表达你此刻的内心感受吧。(学生练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举――放――举”三个无声动作细腻地刻画了阮恒当时矛盾的心情。教学时,紧扣这三个动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加深情感体验,感悟阮恒内心活动。)
(二)感悟阮恒的美好心灵
过渡:“举起来――放下去――举起来”真切地再现了阮恒献血前的复杂心情。在接下来的输血过程中,阮恒一直很少说话,作者更多的是描写他的表情和动作,让我们一起透过表情和动作去理解阮恒的美好心灵。
1 默读第6~11自然段,画出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反复朗读,细细品味,用心感受。
2 交流,出示:
①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②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③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④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⑤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⑥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3 请反复朗读上面的句子,找出描写阮恒“哭”的词语。(板书: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4 请你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几个词语分别描写了怎样的一种哭。(啜泣:抽抽搭搭地哭。呜咽:低声哭泣。抽泣:一吸一顿地哭。)
5 自己根据意思,试做做“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动作,并体会它们的不同状态。
6 啜泣、呜咽、哭泣、抽泣这一表达顺序能变换吗?为什么?
7 是呀,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抽泣”表达了(阮恒越来越害怕,哭得越来越伤心的心理活动和表情,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阮恒当时的心情?(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8 当针扎进阮恒的血管后,他“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内心充满矛盾,但他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看着屏幕,仔细观察阮恒的神情、动作,走进阮恒的内心,倾听他的心声。完成以下填空。(课件展示,配乐,学生练习。)
①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心想:____,但是,他又想:___,于是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②他又开始呜咽,心想:________,但是,他又想:________,于是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③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在想:________。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④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这是因为________。
9 同学们,阮恒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挽救朋友的生命,这是一份多么难能可贵的朋友情啊!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回读课文第5~11自然段,再次感受阮恒矛盾、痛苦的内心,以及他那勇敢、无私的抉择。
(设计意图: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领学生紧扣描写阮恒动作和表情的句子,与文本对话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理解他所受的困扰,感受他的美好心灵,学习他的优秀品格。)
过渡:尽管阮恒极力掩饰自己的痛苦,还是被医生察觉了。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想想医生会说些什么。(针对学生所说,引导学生领会虽然献血不会死,阮恒的担心只是一场虚惊,但他愿为朋友牺牲自己的崇高品格令人敬佩。)
10 请轻声读课文第12~14自然段,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阮恒“以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小组交流:推举代表班上交流。)
11 阮恒以为输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自己就要死了。既然这么认为,阮恒为什么还要选择献血?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学生表达。)
12 “她是我的朋友。”这句朴实的语言,蕴含着一份多么真诚的朋友真情,阮恒的勇敢行为让所有的人为之动容。(教师:阮恒之所以在害怕的同时毅然举起了手,是因为――生接读:她是我的朋友。教师:阮恒之所以在输血过程中极力抑制自己的哭泣,是因为――生接读:她是我的朋友……)
三、拓展文本,升华“朋友情”
阮恒勇敢、善良、无私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千金难买是真情”。同学们,让我们真诚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用爱心丰富我们精彩的生活!
1 搜集与朋友真诚相处的歌曲、格言、文章,与你的朋友共同分享。
2 想象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写成一段话,和自己的伙伴合作表演。
3 以“朋友”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4 亲手制作友情卡,在卡上写上赠言,送给你的好朋友。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生活,把读、写、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中心小学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安厚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输入错误、系统故障、网络问题、缺失信息等原因。微信群点歌无效数据是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没有意义或不可用的数据。无效数据是由于输入错误、系统故障、网络问题、缺失信息等原因而产生的。无效数据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数据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避免使用无效数据。
1其实是对“查找替换”功能掌握不够导致的。
点击“查找替换”中的“选项”。
2在“查找范围”里,可以将查找范围改成“值”。
3下面再查找一下,是不是发现25个这个单元格是可以找到了。
4下面分析一下原因。其实可以发现单元格内容“25”其实是一个公式计算结果。
Excel默认的“查找范围”是“公式”,也就是查找公式表达式里的字符,但不查找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所以就出现了明明存在的内容为什么查找不到的现象。
给教师的信读后感篇1
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是因为招聘考试中经常会涉及到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相关知识点。说来惭愧,当时我只为应付考试死记知识点而未能深入其思想,认为这只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书籍。而且从教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去读这样难懂的教育专著。在这个假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每天在微信群打卡,大年初一也未曾间断,激励着自己阅读,渐渐养成了习惯。夜深人静时,我翻开书籍,仔细品味,慢慢的我有如获至宝的感觉,仿佛遇到了知音。全书为苏霍姆林斯基从教32年来的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书虽未读完,体会却很多,我就读过的建议粗浅的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会学生阅读,做他们的引路人。
阅读,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将近三十个章节都讲到了阅读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第60条建议写道“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受到阻碍。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多么触目惊心的问题啊!阅读能力的作用之大竟到了如此程度!让我们深思一下这样的现象:有些少年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从阅读开始。阅读是改变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手段。阅读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施教者要明确阅读之于受教者的价值。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本书中对阅读能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做了如下的归纳:阅读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打好基础,可以激发探索的兴趣,唤醒困难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智力。使是学生的思路清晰,能够促进思考;发现自身的爱好和优势,产生自豪感。了解过阅读对学生的这些益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同时也应关注学生在阅读是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的表现。
暑假开学初,我会带领学生参观周口图书馆,让他们感受图书馆安静的阅读氛围,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把他们吸引到阅读的道路上来。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学校把图书柜设置在学校的教室里,方便学生借阅。把书架的书变成学生手中的书,把学生手中的书变成学生心中的书,让书不只成为收藏品,陈设品。同时开展亲子共读,帮助学生创设家庭阅读氛围,教师指导阅读方法。在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时,其间经历了很多的摸索和困惑,比如:读着读着,有的学生就不读了,为此我利用阅读课和学生一起分享读书的感受,与学生一起欢喜,一起悲伤。阅读,阅读,不停地阅读!教师要会阅读,更要教会学生阅读,做学生阅读的引领人和同行者!在陪伴阅读的同时,其实我们也同样获得阅读的愉悦。
二、参加实践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为了贯彻实现全面和谐的教育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自然风光、校园文化、教学场所、室内陈设以及图书资料等方面。校园外,他把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作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他坚信,大自然是美育的重要源泉,而赞赏家乡自然美景、祖国山川是德育的起始内容和有效途径。变化万千的自然现象则是综合训练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手段。他要求学校的老师带领学生去“旅行”,到城市、到乡村、到草原、到伏尔加河。利用学生所置身于其间的大自然环境和周围社会生活环境进行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与周围事物及人的关系和作用中批判吸收。“给儿童以能动的有益的影响,以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的习惯”。
担任班主任多年以来,我一直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环保组织,到图书馆整理书籍,到博物馆参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做交通安全小达人,亲手种植植物。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扩大对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学生的情操。让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都受到教育,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知识的教育。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教材,让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接受基本教育和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实现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提高师德修养,和谐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心理相容,心灵相互接纳,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师要俯下身子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从决定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学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文明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只有教师的师德高尚,以身作则,以德动人,学生才能有样可学,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效果。为此,为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我报考了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班,通过深入学习,了解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改变了我的认知。今年又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学会沟通技巧,和学生建立同理心,将有助于更好的和学生交流。同时也明白了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四、多元评价学生,促进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活动而无评价,学生就不能获得最佳的,积极的和有效的发展。因此,他不仅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还注意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来引导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幸福中发展。不唯分数,不唯知识,而唯学生的全面发展,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精神生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当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更难受,小心翼翼地去触动他的心灵“,在处理差生的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认定的差生要么属于”思维尚未觉醒“的学生,要么属于“天赋面纱尚未揭开”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一贯建议教师采用信任和尊重的原则,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要求在实施评价时,要十分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几年来的不断尝试,不断摸索,让我对教育的评价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体会。评价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我们要重视激励性的评价,如有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好样的”、“学得不错”、“继续努力呀”;“你看这位同学的眼里一直有苏老师,他听得多认真啊!”“这位同学写字的姿势真好看,谁能像他那样?”。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全面提高。使课堂出现了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教育素养,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的一条最好的建议。读书,我们一直在路上。
给教师的信读后感篇2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我也一直在进行着网络教学,对于这种上课的方式我是陌生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同时也感到了一些压力,我一直都对自己的教学是非常的严格的,我也一直在寻求着更加身层次的东西,我是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个好的动力,让自己在这条路上面不断的加强,有了这方面的经验肯定就是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让自己走的越来越远,保持好状态,时刻的认识到周围有哪些优缺点,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也在不带您的要求自己,让自己时刻的保持好的状态,虽然没有尝试过这种上课方式,但是这段时间下来我也适应了很多,我认为自己也是得到了不小的收获。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面我也进步很多,有着这些前提我是不断的在努力着,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自己对这方面也在不断的提高着,有这些前提在支撑着我也是相信我能够做到更好,记得第一天的时候我还是非常紧张的,不知道怎么去进行讲课,因为我是在进行直播上课,过去是从来没有尝试过这种方式的,所以我也是感到非常的新鲜,但也是这样的上课方式让我感到非常的不适应毕竟我以前都是在对着学生上课,这一次就突然是对着手机在上课,那种感觉着实是怪怪的真的是不知道怎么去表达了,我也一直在尝试着新的事物,有些事情一定要落实好才是,我愿意让自己保持好的状态,在工作当中不断的突破,有了这些经验,我真的是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
在工作当中我也愿意让自己处在一个好的状态下面,这对我来讲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尝试着一种全然不同的教学方式,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不带您的成长着,我也一直都在落实好这些,我徐爱你个心我是能够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当中继续保持下去,我一直都有不断的在落实好相关的工作制度,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去保持好状态才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我也一直都有在努力的要求自己,在网络教学的这段时间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在直播上课的时候,也会遇到的网络卡顿的问题,不光是我自己,有的时候学生们的网络也是这样这就给上课造成了不便,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我当然是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一方面能够做好,当然我也在不断的在克服这些问题,也得到了了一些有效的回报,这段时间正的是感触很多,对我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给教师的信读后感篇3
这段时间读了吴菲先生先的一本书《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教师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他那一个个精彩动人,朴实无华的故事,让我从中学会了很多。教师的言行举止一定会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老师讲他们的真实故事,那不仅是经验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无形中都牵动着我们的心。作为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我们有思想,有情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比起语言的教育,更好的方法也许就是真实的袒露教师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感染学生。
二、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份阴暗。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会向老师学习,包括教师身上的不足也一并吸收,给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很重要。这是一种生活的氛围,当我们身边人总是处于一种忧郁的状态,我们自己的心情也会受影响,更何况是学生,他们还不具备完全判别好坏的能力,更应该给他们一个优良的环境。。
三、说学生听得懂的话。说学生听得懂的话在教学上尤为重要,当我发现一个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没反应,这时我会想到我的教学语言是否有问题?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的耐心和勇气去实现,如果我们每次和学生接触,都能考虑到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考虑到他们人格的养成,关系到他们个人的生命价值,我们可能会更加注重我们的语言表达,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给教师的信读后感篇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按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总是在低一级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寻求高一级的需要,而爱与归属的需要排在求知需要的前面,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当中,爱是核心。爱是师者之魂。
**《热血教师》是根据美国教师罗恩・克拉克的一段真实故事改编的。长久以来,克拉克一直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要有梦想,要敢于冒险,现在践行自己信念的时刻到了。他放弃了私立学校的优厚待遇,来到纽约最差的社区、毛遂自荐执教于一所学校最差的班级,一切都是因为他觉得这里的孩子应该更需要他。这个班级里的孩子已经连续气走六个老师,在大人眼中,他们简直无法无天,上课乱成一片,与老师当众顶嘴,嘲笑甚至谩骂老师。他们的家庭背景也极为复杂,有的单亲,妈妈在14岁就生下他;有的被养父毒打,与社会渣滓整日混在一起;还有的长着天使的面孔却有着魔鬼的心肠,桀骜不驯……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克拉克没有灰心,他制定班规,告诉孩子们我们是一家人,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他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补缺补差,甚至帮美莎卡烧饭照顾他们一家人;他为了让学生专心听课不惜让自己出丑――15秒喝一瓶巧克力牛奶喝到吐;他课间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艰难学习“双跳”,只为学生能学会一点东西。克拉克平等地与学生相处,不停强调“我们是一家人”,让孩子们心里上对这个班级、对这个老师产生很强的归属感与依恋感。他对学生的爱护、理解与尊重在学生心中产生巨大的作用,事实证明,他们不是不能学,而是不愿学,不爱学,一旦心中产生动力,他们可以加倍用功,可以规规矩矩看着老师视频上课,不自觉地对自己的要求就提高了,最差的班级考出最好的成绩,他们创造了奇迹,这一切源于克拉克爱学生胜过一切!
研究数据表明,87%的学困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是心理方面的,而非智力问题。真正地关爱、关注、赏识学困生,发现其闪光点,将其放大,帮助其体验成功,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激励,老师的爱会让他的内心产生向上的动力,这种动力是无穷的、是汹涌的,是不可小觑的!关爱、赏识教育正是以生为本理念的一种体现,先关注学生再关注教材,先关注教的对象,再关注教的内容。先让孩子爱你,才会爱上你教的东西。
给教师的信读后感篇5
一、读“登上人生幸福的三层楼”有感。
幸福人人追求,只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和方式不同。有的人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在作者看来这是幸福的第一层楼。但物质生活是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获得的,而且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需要人们为此付出代价。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一旦成为人的惟一目的时,人将会迷失自己。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物质生活都有了保障,平时大家在一起诉苦的不是什么经济困难问题,而是做教师的工作压力问题。现在学校领导、家长、社会对教师工作要求很高,学生也越来越难教,我们常常为此而苦恼。这时作者告诉我们要学会用艺术来“宣泄”,可以将音乐、美术、小说、**等作为自己人生的精神导师,通过欣赏艺术来获得幸福感,忘却暂时的烦恼。其实更幸福的是创造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自己艺术的眼光和心灵,更应把教书当作是一种艺术创作。享受艺术生活就是作者所提出的幸福的第二层楼:“单纯的物质生活其实是一片沙漠,精神生活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使人永葆年轻之心。”
幸福的第三层楼是独立思想。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为教师我们思考更多的应是教育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探索,经常求教于书本和理论,进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就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幸福的第三层楼。
作者就是用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三层楼的比喻,告诉了我一个优秀教育者所追求的人生目标。这个比喻也像一面明镜,让我对照自己,令我惭愧:我常常徘徊于第一、二层楼之间;也令我奋进:我不能再徘徊不前,我应努力登上第三层楼。
二、读“顺乎人性是最美”有感。
在这条建议中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是在教育民主化平民化的今天,不应再将教师的职业神圣化,也更应告诉所有人:每一个教师都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神。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首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当老师,首先是当回自己,不要刻意扮演,更不要老想着证明自己像个老师。其实你无须证明,你就是老师。如果你真实,如果你善良,如果你有学问,那么就尽情地在学生面前表现你自己吧。当你表现自己的时候,在学生心中,尽管你不高大,也不漂亮潇洒,但是你最美。”这使我想起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所有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一个老师能把他自身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传给了学生,那是他最成功的教育。扪心自问,我留给了学生什么?我又为学生做了什么?在读了作者的另一条建议“为了孩子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后,我深受启发。
三、读“为了孩子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有感。
作为校长,作者不仅为他的教师搭建“幸福的三层楼”努力,而且提出教师应为孩子们当下的人生幸福服务。作者提出教育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培养领袖、科学家、企业家等有身份的人,教育必须要为学生的人生幸福服务,尤其是为当前的人生幸福服务。人生是由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一个个阶段组成,童年和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任何一个阶段的缺憾都是一生的缺憾。许多人的一生不幸福源于他童年的不幸与受到的伤害。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应该为我的学生童年时代的幸福服务。我想这种服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寻找到自己的正确的幸福源泉。对那些乐于学习、擅长学习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各种学习更多知识的机会,让他们不断获得学习成功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自信心;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就要分析他们学习差的真正原因: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就要及时帮助他端正学习态度;是学习能力的问题,教师除了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外,更应引导学生寻找另一条到达幸福的道路。譬如,有的学生在绿荫场上寻找到了幸福,有的学生在歌舞台上寻找到幸福,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为何还要在学习上苛求他们取得同样的成功呢。诚如作者所说:“我们要真正去感受每一名孩子的处境,了解每一个孩子的需求,成为孩子们学会把握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力的守望者”。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读书则可使人顺畅。”《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这本书确实值得一读,尤其是从事教育的工作者们。从这本书中,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此书给了我很多的启迪,也让我深思。以上只是我的几点感想,其实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将这些教育智慧赋注于教育实践中,努力成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