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资本主义。这句话怎么感觉不实在?

万恶的资本主义。这句话怎么感觉不实在?,第1张

这句话是冷战时代结束以前资本主义批判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领袖们常说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揭露。这句话是具有时代性的,早期资本主义由于生产力水平远不如现在,主要依赖的是高强度而非现在的高科技,所以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压榨非常残忍,因而那时的导师们用这句话批判资本主义。到二战结束,资本主义世界大多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同时又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力水平较自由发展时代有了极大飞跃,因而工人在相同时间内比以往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所以工人能够分得的也更多,资本家的剥削不再血淋淋。这时的“社会主义国家”领袖们说的话多是对资本主义阵营的异端攻击,而非发自内心的批判。所以才有了你的感慨。世界上迄今为止并未出现过完整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过是借社会主义之名行独夫统治之实,甚至像中国这样在经济上搞资本主义了。因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力远不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整个世界大多对社会主义持否定态度。你说的这个理念很好,人类的最美好的理想就是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至于生产力等因素,则是人类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而假借的工具手段罢了,它们不可能成为人类社会的决定因素,因为有机生命体不可能永远成为生产的奴隶。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三位思想家从社会发展的观点或从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出发,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们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成果为前提的,因而包含了很多积极合理的因素。

但他们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运动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且指望依靠剥削者的自愿来消灭剥削制度,这突出地反映了他们的社会主义学说的空想性。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 资本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 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问题二:为什么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理论时代。

那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初步发现了资本的运作原理,但社会远比这些经济学家所想的复杂。斯宾塞之前提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受到空前的挑战,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可以自发的调节自己。而实际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

正是处于这个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他断定,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他借鉴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同时精辟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

在凯恩斯提出凯恩斯主义并在美国成功实践后,原始的资本主义,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逐步消亡了。

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通过经济、行政、司法等力量适当干预,已经不是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问题三:关于资本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是怎么解释的 对马克思,资本主义则被定义为一种在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社会关系,导致了劳工市场的产生,大多数人为了生活而必须出卖他们的劳力。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则主张,由于经济自行组织的现象,没有经过 计划和指引的经济将会有更优越的效率。许多人将资本主义作为市场经济的同义词。

一些资本主义的拥护者(如米尔顿・佛利民、艾茵・兰德、和阿伦・格林斯潘)都强调自由市场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相信自由市场能提升个体间的合作、创新、经济成长、以及自由。一些人(如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认为资本主义的枢纽在于一个能让产品和服务于市场进行贸易的经济制度,而资本产品属于非国家的实体所有,在全球的规模之上运作。

问题四: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会蠢蠢欲动,后面的几句话是啥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问题五:马克思为什么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的批判 (一)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和谐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

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他们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

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

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封建社会

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

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生产力,

它变成了束缚生

产的桎梏。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想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

度,资产阶级孕育而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财富私有化,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本应有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独自占

有;

由劳动人民生产出来本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用的劳动产品也被资本家独自占

有。

在利益的趋势下,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只有把更多的人口密集

起来,

把更多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

结果是财富愈发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拥有生

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与拥有生产力的无产阶级之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生产不断

扩大与消费者购买力萎缩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

另一方面,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指出,人类社会存在

着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即“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这一理论深刻影响着当

下的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初的小分工已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生产

规模,

有组织,

有规模的社会生产大分工开始出现,

这必然导致了生产的组织性

与整个社会无 状态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尖锐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

的周期性爆发,

从而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周期性的破坏,

无法使资本主义社会潜在

的巨大生产力发挥出来。

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无力解放在自己身体中孕育

起来的生产力,

而必须由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来继承已经孕育并不断成熟起来

的生产力。

(二)

社会文化价值的不和谐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一方面比以往社会有进步意义,

因为

它带来了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极大提高,

促使人的主体性日益觉醒,

促使自由、

主等现代观念逐步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又表现出颓废的倾向。

《 宣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崇拜金钱、亵渎神圣、拒绝崇高、

排斥感情等颓废倾向进行了尖锐批判,

对他们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极力进

行鞭挞。

总之,

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得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

业的神圣光环都被抹掉了;

一切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

一切神圣的

情感发作都被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淹没了;

乃至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也被变成了

裸的金钱关系,

于是人们

“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们

的相互关系”

”一切神圣、一切崇高、一切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都被消解了,实

在是太现实、太世俗、太粗鄙了。>>

问题六: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 工人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后,资本的聚集导致生产力过剩或者投机行为等因素造成经济危机,或者利润下降,工人技术失业。

经济危机,或者利润下降,工人技术失业。这三个因素都导致失业工人增多。无产阶级更为贫困。

通过经济危机和利润下降,资本和财富重新分配聚集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财富的不断高度聚集,无产阶级的持续贫困,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导致社会动荡。阶级矛盾不断尖锐。从而产生阶级斗争。

问题七:“资本主义”不是马克思使用的概念吗 然而,上世纪70年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却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马克思本人从未使用过“资本主义”这一名词,而人们却以为“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对此展开研究和争论。经考证,马克思果真极少地在术语的意义上使用“资本主义”这一名词!这无疑动摇了人们的既有认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难道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竟是后人人为建构的产物?显然,问题不可能依赖文献考证进行最终裁决,而是直接关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深度反思与重新理解。换句话说,透过概念之争,布罗代尔将一个更加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课题摆在人们面前:马克思究竟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我们能否以及如何立足马克思主义,深化对“资本主义”的理解? 遗憾的是,四十多年过去了,布罗代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大挑战,始终没有得到系统而有力的回应。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张一兵教授主编的《资本主义理解史》(六卷本)成功问世了。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布罗代尔之问的第一次系统回应,也是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作出的新贡献。 《资本主义理解史》的思想考察之旅,围绕“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派关于资本主义理解的历史发展”这一专题,从马克思恩格斯起步,经过第二国际时期和苏俄马克思主义,直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派的资本主义批判话语。从马克思主义研究史的角度来说,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学术概念史的全程考察。当然,其中根基性的部分,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科学批判构架的历史生成过程的重新考察。作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的深入剖析,重建了马克思恩格斯不断推进资本主义理解的鲜活思想原像。 翻开《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不再被僵化为两张自始至终保持深刻的不变面孔。实际上,年轻的马克思恩格斯并非一开始就批判资本主义,相反,这种取代封建的民主社会恰恰是他们的政治理想。在遭遇了现实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冲击之后,通过历史研究,马克思才发现了这种“市民社会(bürgerliches gesellschaft)”中自发经济关系的力量。1844年,马克思在经济学的初步研究中,第一次尝试以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武器批判私有制,这是其批判性地理解资本主义的开端。只是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才确立了从物质生产出发的科学分析方法,并将新世界观与立足“市民社会”的旧哲学彻底界划开来。由此,他们才可能发现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与内在本质。随着理解的深入,“现代资产阶级社会(modernen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资本主义的世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bürgerlichen Produktionsweise)”等新的概念逐渐出现。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科学理解的最终形成,则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新一轮经济学研究。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sweise)”在现代社会的布展,《资本论》及其手稿集中展现了对“资本主义”理解的经典形态。这样,马克思恩格斯理解“资本主义”的全过程便被清晰梳理出来。尽管马克思很少使用名词的“资本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正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批判地洞察了“资本主义”这一现代世界的本质。 成果的独到基于方法的自觉。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相比,《资本主义理解史》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概念“考古”的方式,对各个阶段原始文献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全面挖掘>>

因为当时经济大萧条对牛奶的市场需求大幅缩小,但当时信息的不对称造成需求信息不能很快得到达奶牛户那里。造成了大量的生产过剩这些过剩牛奶如果投向市场势必会影响现有市场的牛奶价格。所以他们宁可倒掉也不卖掉。

提示:一、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疯狂的20年代”暗藏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另一方面,约60%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任。继威尔逊后的3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有美国史学家认为,“这3届政府在美国历史上构成了一个时代”,“在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连负责公众利益的影子也说不上了。”

“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意在讽刺胡佛总统。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罗斯福的“新政”处方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就职后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这是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步。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13日至15日,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经过财政部审核,在政府监督下,分批陆续恢复营业。罗斯福对惊魂不定的美国人民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6月16日,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

在整顿农业方面,从1933年5月开始,新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保持平价的比例从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罗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

“新政”功过众说纷纭

“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Raw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the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theSuccessful)。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另外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美国经济学家对“新政”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业的信心方面没有成功,资本主义秩序成功的基本条件是鼓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诱发这种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补偿,“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这种精神的。另一派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或半追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大胆的增大开支的赤字政策,才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复兴的轨道,而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1929—1933年的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

启蒙学者把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永恒的正义和理性的化身,这样的观点在当代也依然存在,例如,上世纪末日裔美籍学者福山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就认为人类社会终结于资本主义社会。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社会绝不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人类社会也不会永远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最早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批判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等人。这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还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和反人性的方面已经充分暴露了出来。关于这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有句很经典的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过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道德层面,在理论分析方面所做的工作有所欠缺。

比起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批判要深刻很多。马克思不单单从道德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反人性,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能够历史地去看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反动性的同时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很经典的这句话谈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但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却伴随着破坏生产力,伴随着无产阶级的堕落和贫困的扩大,伴随着劳动的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所导致的;无产阶级的堕落和无产阶级的贫困是资本积累过程中所必然发生的,资本积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劳动异化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必然导致的,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

资本主义社会破坏生产力的方面和使人堕落贫困的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铁的必然,带有规律性,是必然要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人类应当永远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吗?当然不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自我否定产物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马克思一生都在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思考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的问题。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并且考察了社会主义实现的诸多条件。例如,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资本积累必将导致的无产阶级的贫困的扩大,进而无产阶级会起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

不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社会主义并未在实践上实现,巴黎公社仅仅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一次尝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后,也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但不管怎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列宁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批判,列宁所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后的经济运行状况,其代表作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对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这些批判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很大的价值。列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主要是在政治经济学层面。

在列宁之后,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马尔库塞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和列宁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又有了很大的不同。马尔库塞处在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发达的阶段,处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后工业阶段。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新的特点,不仅劳动异化,而且消费异化,强迫消费和“虚假需要”普遍存在,工具理性普遍泛滥成灾,无产阶级逐渐丧失了革命意识。

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现象的出现使得马尔库塞不在从政治经济学层面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而是从意识形态层面,利用当时的心理学和美学的最新成果进行批判。马尔库塞所作的工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受社会科学发展的限制,马尔库塞并未从原理层面把很多现象解释清楚。

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比马尔库塞时代更加普遍,人们很轻松就能够获得物质产品,但早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在商品消费中获得的幸福感是非常有限的。“高消费的社会,正如奢侈生活的个人一样,消费再多也不会得到满足。消费者社会的诱惑是强有力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但它也是肤浅的。”“关于幸福的研究也同样是一个难以捉摸的事实,生活中幸福的主要决定因素与消费竟然没有关系——在这些因素中最显著的是对家庭生活的满足,尤其是婚姻,接下来是对工作的满足以及对发展潜能及闲暇和友谊的满足。”《[美]艾伦▪杜宁:值得怀疑的消费回报》

这些现象该如何去看待?资本主义国家深受精神痛苦折磨的人的出路在哪里?我想,丁小平先生关于资本主义批判最新研究成果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丁小平先生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马尔库塞等人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美学、政治经济学等层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了批判。丁小平先生从填充市场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重新划分,提出了后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的观点;利用心理学最新成果,从原理层面解释了虚假消费以及后现代社会精神痛苦的机理。在批判后现代社会的基础上,丁小平先生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思考。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能够克服后现代社会的所有弊端,而且还能够继承后现代社会的合理内核,即社会化大生产,以及在社会化基础上产生的大量的物质财富。社会主义社会的控制参量是为人民服务,将不再生产精神痛苦。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不仅依托于深受精神痛苦折磨的无产阶级,同时也依托于深受精神痛苦折磨的资产阶级。

当然,以上丁小平先生的观点仅仅是笔者简单的概括,读者们如果对这些问题比较关注的话,最好能够深入阅读丁小平先生的研究成果。关于丁小平先生的研究成果,可参看知乎 “孺子牛”账号发布的文章 《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 我想,只要是以真诚的态度认真思考阅读,是会有很大启发的。当然,丁小平先生对于任何真诚的批评意见自然也是欢迎的。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任何科学的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因为“科学的批评意见”对学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社会的进步是离不开学术的发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00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