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是什么意思。

自画像是什么意思。,第1张

自画像本意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

如果你这作业是语文课留的,就应该是写一篇描述你自己的作文,应该包括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等,全方位的介绍下你自己。

如果是美术课留的呢就应该是给自己画个画

眼睛是心灵看世界的窗口,不同眼睛的画法,呈现不同的内心世界。

眼睛画成漫画中的样子,意味着以梦幻化的视角看世界。

世界如同一部永续播放的剧集。以梦幻化的视角看世界,就像拿了一块布,直接遮住播放屏幕的一半,或者是看到出现了与预先设想不一样的场景,事件,就赶快用布遮盖住全部屏幕。不想看,不愿看。长此以往,就只看到了这个世界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难得一趟的人生,当能够看见世界的全貌,看到原来有这么多不一样的形态,并且将看到的存储在自己的资料库,将这些初始的信息提炼出养分。用梦幻化的方式去表达,也许是一幅画,也许是写下的一段文字,也许是一首歌,也许是拍摄的一张照片,也许是亲手用材料制作的手工。也许,哪怕只是随口说出的:“哇,天空有好多棉花糖!”都会成为纯然的存在。

自画像非具体个案,仅为自画像中可能出现的绘制情况进行阐述

从年少成名到跌落圣坛,伦布朗都在自画像中表达情感,捍卫着自己的尊严的。

伦布朗是荷兰非常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在同时期画家都在忙着画风景的情况下,他的画体裁范围非常广泛。风景画、宗教画、风俗画和历史画都运用纯熟。他也很喜欢画自己的自画像,通过这个方式来记录自己整个人生历程。

在走向成名的路上,强调自己的个性。

伦布朗家庭环境比较好,很早就能追求自己的爱好,在自己的家乡开设了画室。年少时期,伦布朗初期很喜欢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的手法,塑造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并在人物的神情上处理的非常逼真。伦勃朗的自画像非常多,早期铜板的自画像只有黑白线条,如实描绘了自己一头的卷发,但是阴影整体处理得非常干净。

当他迁居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虽然还在成名的路上,自画像已经非常注意自己的表情特征,光影处理方式也已经更进一步。还能通过这幅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忧郁、热情、骄傲等,虽然还没成名,但是已经有自己的小个性。

巅峰的自画像,充满了贵气。

伦布朗中期的自画像,他的艺术天分足够让自己的自画像显示出富贵的气质,也算是一种对自己的宣传。这时期的自画像,有时还会和家人在一起描画,充满贵气和欢快,这是伦布朗有地位有尊严的时期。

晚期落寞,有意修饰自己五官,大量输出来维持尊严。

妻子的失去和事业的打击,让天才跌下了神坛。虽然这时候他的艺术造诣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但是生活走向困苦,自画像处理的时候有意修饰自己的五官,来减少困苦感,保持自己的尊严。伦布朗到了后期,疯狂输出大量的艺术作品和自画像,创作了名画。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蒙田自 1572年开始,直至他逝世的1592年,在长达20年的岁月中,他一直断断续续地在写他的随笔。他以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对随笔体裁运用娴熟,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写得亲切活泼,妙趣横生。你很难相信然而又不得不信的是,在我们与蒙田之间,竟然有着四百年的时差,却似乎没有任何对话的阻隔。

法国散文发展到蒙田手里,进入到一个转折期:散文登堂入室,终于在法国文坛上取得了一席之地。《随笔集》倾注了蒙田毕生的心血,它集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之大成,行文跌宕有致,议论风生,娓娓道来,亲切随和,旁征博引,知识渊博。

这在《自画像》里也可见一斑。特别是那些随手拈来的诗句,恰到好处地用来描写与说明自己的情形,非常贴切、生动。所以,这篇《自画像》,从行文这个侧面,也同样表现了蒙田学问渊博、性格随和晓畅这样的特点。特别是对性格的展示,正如他自己在《自画像之一》里讲的那样:“因为我性爱悠闲,而且十分喜欢无拘无束,我是有心要这样做的。”

《自画像之二》,紧随着上文,写自己“尽量密切观察自己,眼睛不停地盯在自己身上”,然而,这里笔锋陡转,将笔触放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描画上:

我发现自己的懦弱和虚荣心好不容易才敢于直说出来。我立足虚浮不稳,觉得会随时摇晃,失却平衡。我的目光无定,自感空腹,饭后却不一样……

接着写到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品格和感觉,譬如沉重与轻快、很短与很长、有趣与乏味、乐趣和烦恼等。

“千种易变无常的行为,万般反复不定的思绪,集于我一人之身。”这一句,对自己作了概括性的描写与刻划,引起下文,使文章由分而总,谈及自己性格的各个侧面。不仅如此,作者甚至对自己的写作,也进行了截然不同的两方面的展现。从而将一个“不断前进,复又折回,反反复复”和思想上“总不能笔直前行,它飘忽无定,东游西串”的人文大师真诚奉献于读者的面前。

两篇《自画像》,其实分别从外形与精神两个维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十分真实而又非常完整的自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蒙田固然有种将自己呈现出来的写作欲望,然而,你不得不承认,这里的“蒙田”,已经更多的被注入了人文主义的东西,它在一个新的高度上,以随笔这一文学形态,令读者信服地表明了这样一种思想:“每个人都包含人类的整个形式。”所以,就这篇文章而言,它的两个部分,完美地表达了关于人的哲学思想与人性定位。

蒙田在他生活的时代已成大名,但一些著名作家,如卢梭等人指责他的作品充满了“可憎的虚荣心”“表面的真诚”,然而,他却受到了伏尔泰和狄德罗的推崇,他们赞扬他的作品 “明哲善辩”、“精于心理分析”, “文风简朴流畅,琅琅上口。”

无论先哲们如何评价法国散文源头的这位大思想家,在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之后,我们认为,历史证明了蒙田与培根、莎士比亚等伟大作家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世上同类体裁中绝无仅有的”伟大作品。

蒙田

之一

本人身材矮小粗壮,面部丰满而不臃肿。性情嘛,半开朗半忧郁,合乎多血质〔多血质〕古代生物学用语,属多血质的人可能有忧郁症。与激动之间。

“双腿、前胸,满布浓毛,” ①

身子结实,体魄强壮,虽则年事相当,但极少受疾病之苦。也许这是我暂时的情况,因为我正步入衰老之年,四十大寿早已过去了……

“年岁渐长,体魄日衰,

盛年不再,暮境即来。”②

今后的我,将不是完全的人,再不复是原来的我。我一天天消逝,已再不属于自己。

“岁月之流,渐次将我们的一切带走。”③

我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二者十分相称。我并不活跃好动,但精力充沛、持久。我能吃苦耐劳,但只有我主动去接受劳苦生涯的时候是如此,只有我乐于去这样做的时候是如此。

“乐然后不知艰辛。”④

否则,倘若我不能被某种乐趣所吸引,倘若不是纯粹出于我个人的意愿,而是受别的什么支配,我就会一事无成。因为我是这样的人:除了健康和生命能令我担忧之外,我是什么都不想去操心的,而且我也不愿意以身心之苦去换取任何东西。

“如果竟以此为代价,

我宁愿不要那

奔流入海的塔古斯河

夹带而下的全部金沙。”⑤

因为我性爱悠闲,而且十分喜欢无拘无束,我是有心要这样做的。

之二

我尽量密切观察自己,眼睛不停地盯在自己身上,就像一个没有什么身外事的人那样。

“不管北国谁家君主施威,

不问底里达特王因何失势”⑥

我发现自己的懦弱和虚荣心好不容易才敢于直说出来。我立足虚浮不稳,觉得会随时摇晃,失却平衡。我的目光无定,自感空腹,饭后却不一样。当我身强体壮或是风光明媚的时候,我便和颜悦色、喜气扬眉。但如果我的脚上长了鸡眼,我就会愁眉苦脸,对人不予理会。

同一匹马的步伐,有时我觉得沉重,有时则觉得轻快。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我又觉得很长。同一样事物,有时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够做,换另一个时候我什么都做不了。今天我认为那是乐趣,明天也可能变成烦恼。

千种易变无常的行为,万般反复不定的思绪,集于我一人之身。我既郁郁寡欢又暴跳如雷。有时是愁肠百结,不能自已,有时却满怀欢畅。某一时候我捧起书本,读到某些段落,会觉得美妙之极,激起内心的波澜,换一个时候再读这些段落,不管我如何反复翻阅,如何琢磨,我总觉得晦涩难懂,兴味索然。

即使就我自己所写的东西来说吧,我也有许多时候体会不出原先的想法。我不知道自己想说的是什么,我打算修改一下,加进一点新的意思,往往弄得更糟,以致失掉了原来较丰富的含义。

我不断前进,复又折回,反反复复。我的思想总不能笔直前行,它飘忽无定,东游西串。

“宛如大海上一叶扁舟,

在狂怒的风暴中漂流。”⑦

任何人只要像我那样观察自己,在谈及本人的时候,都会说出差不多类似的话来的。

注:①古罗马诗人马提雅尔的诗句;②古罗马诗人、思想家卢克莱修的诗句;③④⑥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⑤古罗马诗人尤维纳利斯的诗句;⑦古罗马诗人卡图卢斯的句子。

(选自《法国经典散文》。郑克鲁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

画中自有千秋事,图中自有颜如玉。

经查询得知,画中自有千秋事,图中自有颜如玉。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画像能够延续和传承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同时也彰显了诗人对于自己形象的自信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突出个性特征和色彩和纹理的丰富性。

1、突出个性特征:明明的自画像可能会突出自己的个性特征,例如眼神、嘴唇、发型等。这些特征会被夸大或进行变形处理,以表现出自我意识和自信。

2、色彩和纹理的丰富性:明明的自画像中可能会运用各种色彩和纹理,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状态。

我的自画像的写法如下:

先介绍为什么选择自画像为主题,然后描述自己画自画像的过程和体验,最后结合具体情境谈自画像对自我的影响与启示。下面将详细为大家介绍。

一、为什么选择自画像为主题

选择自画像为主题,需要阐述一些观点和想法。自画像是一种个人表达方式,更关注的是自我认识和归属感的体验,还有一种探索自我表达力的方式。

通过画自画像可以让自己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因此,自画像可以认为是一种艺术类型,同时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精神体验方式。

二、描述自己画自画像的过程和体验

在画自画像的过程中,遭遇模型的不完美让自己不断反思发现了自己的缺陷也有所提高了,从而可以不断地进化自己的艺术语言。当然全程是充满惊喜和挑战的。

首先要通过观察判断出对方的外貌特征,并且不断地进行勾画、润色和填充,反复修改直到与现实中几乎一模一样,并非易事。自画像还要遵从形势、色彩和细节的考虑,并且需要不断的技能实践和学习。

除此之外,在画画的过程中,有了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有时陶醉于喜欢的发现和成就心情,有时惊自己的作品自己都会很惊讶。

三、结合具体情境谈自画像对自我的影响与启示

最后,在写作文的结论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来谈下自画像对自我的影响与启示。例如,自画像可以提高自我意识,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差异性和潜力。

同时,自画像也可以加深自身对美的追求,促进个人品格和精神内涵的美化。总之,画自画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不仅是一种技巧类的艺术行为,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和发展的探索性思考。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比较通用的自画像写作方法。自画像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和表达,通过动笔涂色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自己。写作文也同样是一个发现和表达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把自画像做到淋漓尽致。

幼儿园美术活动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认识自我、感知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形式。中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越丰富、清晰,其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也会更客观和积极。

“十三五”期间,我园申请了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以主题性美术活动为载体开展幼儿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实验班,我班从“自画像”切入,开展了主题性美术活动“独一无二的我”。近两个月时间里,孩子们共同经历了从欣赏到感受、从粗画到细琢、从完成活动到爱上自画像的质变过程。

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在对幼儿的创作过程以及自画像进行记录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得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画像”背后所展现出的幼儿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

“自画像”作品体现 幼儿心中对“美”的天然趋向性

“自画像”看似简单,但体现在画纸上却并不容易,它需要幼儿对自己有观察、有了解。活动实施初期,我们将感受和欣赏名人自画像作品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多次欣赏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并积累有关“自画像”的经验。每次欣赏之后,都会让幼儿画“自画像”。幼儿初画“自画像”时的状态和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认识到每个幼儿的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大多数女孩的作品都把自己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头上有皇冠,身上是公主裙,有的甚至给自己加上了耳环、涂上了红脸蛋儿……而大多数男孩画的形象都是嘴巴上扬、面带微笑、身体姿态端正、衣服色彩单一……对于老师提出“这是你自己吗”的问题,女孩的普遍回答是“我觉得这样漂亮,我喜欢自己这个样子”。男孩子通常会说“我就是这个样子,镜子里的我也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女孩儿更希望突出自己的美丽,男孩儿更希望强调自己的友善、端庄,虽然男孩和女孩侧重和突出表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背后所体现的共同之处就是幼儿对美的追求,孩子们都希望自己是美丽的、开心的、友好的。活动对幼儿自我评价的积极暗示、对幼儿审美情操的熏陶,为我们在美术教育中实现“美善相谐”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画像”作品体现出幼儿作品的“独特性”

我们除了让幼儿感受、欣赏艺术家的作品,从中了解自画像作品中用色、构图之外,也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自己不同表情下的面部特点,了解五官位置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同时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自画像的创作。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幼儿表达的“独特性”——每个幼儿的作品都与他们的思维、生活经验、情绪情感相连接,是幼儿带着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体验所形成的独特作品。

1同一种材料中,幼儿独特的“自我”表达

为了让幼儿了解情绪与五官特点的关系,我们请幼儿观察并体验不同的表情,还通过投放教具“拼拼凑凑的脸”,让幼儿体验不同情绪下五官的位置。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孩子们开始尝试用超轻黏土制作自画像。

乐乐创作时,先把黏土搓成细条,然后围拢成与自己脸型相接近的椭圆形,边围边说:“我的脸型是尖下巴,我觉得挺像我的脸。”之后他取出一些黑色的超轻黏土,分成若干团,依次搓揉出细条。我问他这是头发吗,他点头。他做了一些头发粘在最上方,紧接着用剩余的黑色黏土做了耳朵。最后他开始照镜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对我说:“李老师,我喜欢我严肃的样子,因为我觉得这样很酷。”他边照镜子边捏黏土,认真地完成了作品《严肃的我》:下拉的嘴角、紧蹙的眉头、聚焦的小眼睛以及根根竖立的头发,传神地表现了他严肃时的神情。

笑笑的自画像,不仅表现了他笑起来好看的酒窝,还体现了他当天所穿衣服上的图案细节,这正是源于孩子对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豆丁创作的时候,我一直在一旁观察、记录。他选择了孩子们普遍不太愿意用的白色黏土,紧接着就将其分别粘在了红嘴唇的上下两侧,我好奇地问:“豆丁,嘴边上的白色代表什么呀?”豆丁凑到我耳边小声地说:“我告诉你,这是我在刷牙时照镜子看到的自己的样子,白色是牙膏泡沫。”原来豆丁把自己刷牙时的生活经验表现了出来!嘴角、鼻子以及身上的白色牙膏泡沫,让他的作品特别抓人眼球。

孩子们独特的思维、细致的观察以及对不同情绪状态的浓厚兴趣,使得每个孩子在创作过程中都能抓住关键特点,最终,每一幅自画像都是那么鲜活灵动、充满童趣。

2使用不同材料的过程中,“自我”的表达依旧独特

在使用单一材料进行自画像创作中,老师发现幼儿很有自己的想法,能在作品中表达出细腻的情感。为了进一步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尝试为幼儿提供更多材料,让幼儿自行选择和使用。

这一次,幼儿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自画像创作中的“一百种语言”。孩子们不仅会根据自己脸型、五官特点去选择材料,还会关注每一种材料的颜色、质地与所要表达五官的相似度。同时,在作品中我们还能够感受到幼儿自我认知的不断深化。

多多在众多材料里果断地选择了一个棕色的纸盘,他自言自语道:“我长得黑,我就用这个吧。”他用黑色和紫色的纸剪出了头发,然后对着镜子看了看,又自言自语道:“哎哟,我的眉毛也挺黑的。”说完就用黑色的笔把眉毛涂黑了。老师准备的自选材料里有不一样的五官,多多在这些五官里找了找,很快就找到了一对小眼睛,他满意地看着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就是眼睛有点小。”我笑着说:“那也挺帅的。”多多笑了,他的嘴巴咧得大大的,我就说:“多多,你看你笑得多开心,嘴巴都笑弯了。”听我这么说,多多选了一块红色的黏土给自己做了一个大大的嘴巴。

安迪选了一个椭圆形的纸盘,思考了片刻对我说:“李老师,我想把纸盘变成肉色,跟我的肤色一样。”然后他取出了一大团接近肉色的黏土,把整个纸盘面都铺满。接着又选了一些黑色与蓝色的黏土开始搓细条,搓完细条后我发现他没有粘到头顶上,而是把黑条和蓝条进行了混合。我好奇地问道:“安迪,你为什么把头发弄成了这样?”安迪笑了笑说:“我的头发有点自来卷,和我爸爸的头发有点像,这样看上去就是卷卷的了。”听完安迪的解释,我的心情又感动又惊喜,这些小家伙一次次地让我刮目相看,原来他们的小脑瓜里有如此独特的想法和对自我的理解。

“自画像”作品体现幼儿创作风格的相对“稳定性”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的创作风格是相对稳定的,没有因为材料的丰富而在作品风格上有太大变化,也不太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而表现出模仿行为。

例如,下面的三幅自画像作品是恬恬画的,她曾在外面学过画画,有较熟练和稳定的绘画技能。在几次画自画像中,人物造型基本一致,画风比较统一。这是她创作模式化的体现,老师可以尝试引导她突破惯性思维,如尝试不一样的发型或表情等。

再如,豆丁小朋友起初特别不愿意画自己,总认为自己画得不好。每次画画都是一边画一边拿手捂着,生怕别人议论和评价。多次尝试作画中也能看到他的一贯表达:圆形头,身体用线代表,其它的用小圈圈和小点点代替。从豆丁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正处于绘画能力的象征期。这种自画像反映出幼儿早期图形思维的独特性和局限性,需要我们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征能力等方面加以引导。

“自画像”作品体现幼儿对自我认识的“发展性”

在幼儿多次自画像的创作过程中,我近距离地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有的孩子从抵触画自己到能够展示自画像;有的孩子从不接纳自己的外貌到欣赏、喜欢自己;有的孩子从不知道如何介绍作品到能够具体、完整、流畅地介绍……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得益于我们多次深入的欣赏、观察和创作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也是我们开展“自画像”主题活动的重要目标。

苗苗是班上一个年龄较小的小男孩,在自画像主题活动的前期,他每次画自己都会哭,照镜子观察自己也会闷闷不乐。认真询问原因后我了解到,由于他的鼻孔比较靠外,他觉得自己的鼻子跟小猪的鼻子很像,对自己的鼻子特别不满意,因此特别沮丧和难过。于是,我引导他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人的五官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渐渐地,他开始接纳自己的样貌,不再认为自己的鼻子丑了。

从苗苗的作品能够看出他鼻子的特征,前两次他都刻意地按照自己的样貌进行绘画,后来无论是绘画还是其他创作,他都能够用不同的手法来体现鼻子。我们发现苗苗不再那么讨厌自己的鼻子了,还会主动和小朋友说出自己鼻子的特点。

历时两个月的尝试与坚持,孩子们无论是绘画技能、语言表达、想象力、创造力,还是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也让我们越来越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感谢孩子们带给了我们如此美妙的享受,我们愿意继续做观众,走进你们的内心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5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