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自画像都送给了谁

梵高的自画像都送给了谁,第1张

1889年初,梵高的母亲度过了她70岁生日,尽管不常联系,梵高对她仍怀有温暖的记忆,这年年底,他决定将这张自画像送给她,主要是为了使母亲对他的健康放心,

只知道送给了她母亲。

梵高的艺术作品从题材、色彩、造型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具体如下:

1、题材特点

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梵高对农民、对田野生活、对乡村田野风光有着很高的热情,他喜爱农民的一切,尤其是向日葵、麦田、莺尾花、豌豆花等。他经常选取这些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物象作为自己的绘画题材。

2、色彩特点

梵高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光亮明快的夸张色彩进行装饰;用大色块的对比进行装饰。在装饰色彩中,大色块的并置对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用绝对的黑白色进行缓冲。

3、造型特点

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

扩展资料:

梵高的作品

1、《星月夜》

于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一幅油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这幅画中,梵高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充满运动和变化的星空。

2、《梵高的麦田》

是画家梵高创作于1889年7月的一幅风景油画。现存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本幅画没有鲜明色彩的对比,取而代之的是曲线所构成的扭动形体。

3、《向日葵》

是1888年8月—1889年1月期间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所绘制的以插在瓶中的向日葵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油画作品,作品分别绘制了插在花瓶中的3朵,5朵,12朵,以及15朵向日葵。梵高通过该系列作品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梵高

保罗·高庚是凡高的一位朋友,高庚傲骨铮铮,骄狂蔑众,很难与人相处。从一开始他就不断嘲讽、揶揄凡高的绘画,并经常取笑他的情场失意,同时又妒忌凡高的艺术和他对艺术的忠诚,两人常常争吵不休。但生性淳朴憨厚的凡高总对朋友宽宥容忍,主动要求和解。有一次,高庚怂恿这个红发荷兰佬去逛妓院,他预先买通妓女,尽情当众侮辱和奚落凡高,羞辱交迸的凡高怒不可遏,与高庚大闹一场愤然离去。圣诞节即将到来的一天,高庚买通一个小妓女故意耍弄凡高。那女人对凡高说:“你若给我五个法郎,我便好好接待你,否则要用你的大耳朵送我做圣诞礼物。”喝得半醉的凡高在一阵激动下,抓起一把锐利的剃刀将自己的右耳割下,随后包在一块画布里派人送到妓院。那妓女见到血淋淋的耳朵便吓昏过去了,凡高则因失血过多被送进医院。后来,他曾画了许多自画像,其中割了耳朵的自画像最为著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5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