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的《氓》中得出的爱情观是什么?

从《诗经》的《氓》中得出的爱情观是什么?,第1张

一开始,氓对女主的追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就好像我们现代人谈恋爱的时候,男生对女生展开了猛烈的追求,甜言蜜语,送礼物、玫瑰花、巧克力,还有现代网络的发展QQ、微信每天的早安、晚安问候,嘘寒问暖,各种花招套路。当然爱情一开始都是甜蜜美好的,爱情的起点都是最美的瞬间,而爱情开始时的两个人看到的也都是对方的好,对于对方的缺点会自动的屏蔽缩小然后淡化,甚至会觉得对方会为了自己而改变这些缺点,高估了自己可以让对方焕然一新。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体现了两个人约会的时候依依不舍,此场景放到现代社会里,在现代中国开放的社会,同样适用。

纵观全文,女主人公犯有三错,从而误了终身,也毁了自己。一、轻许终身;二、为爱疯狂;三、自我意识过强。

一、轻许终身。“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然后诗歌中就到了女方主动要跟男方走,要嫁给他了,但是男方没有媒人,这个时候女方也不管了。这也为后来的氓出轨,不重视她奠定了基础的。一个女人,还是矜持一点的好,因为任何的迎合与放低底线标准都会让别人,特别是男人觉得你很掉价,因为男人一般都有点犯贱的心理,这里不是贬低男人,而是事实他们的心理就是如此。因为你的忍让,会让他得寸进尺,觉得你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忍受的人,这也就是诗歌中的女主人公最后酿成悲剧的原因之一。

然后就是一开始,男方就没有媒人,在古代,媒人就是一种证明,一种象征,甚至可以说,没有经过媒人,你们的婚姻都可以说不算数。而作为一个女的,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连这个都可以不在乎,正是因为她连这个都不在乎,所以以至于后面氓对她的轻视与理所当然的态度的产生。

放到当代,值得思考的是婚姻女方要不要彩礼的事情,一些女孩子为了表达对男方的爱,主动提出不要彩礼,这就要因人而异了。会有两种情况,一、可能会让他更爱你,也可能会让对方的家庭更爱你。二、他和他的家庭会觉得你是轻而易举就嫁到他家里的,他们可以什么都不付出,还是以上提出的理所当然的态度。当然还有人会说,女方要彩礼就是在卖女儿。对于这个说法,女性本身在这方面在古代公主的和亲就体现了女性的婚姻对女性来说就具有一种商品化的性质了,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婚俗与文化中,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特质无法根治与消除。

二、为爱疯狂。女主人公的做法就像现代社会里的许多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女人。她们为了一个男人,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一切,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不管天涯海角,也跟男的走,自以为这是洒脱,是伟大的爱情,但是这样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觉得没有多少人可以拥有,或者说,没有多少人可以遇到的。

三、自我意识过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歌写道氓的变心,而他变心的原因是女主人公已经年老色衰。

《诗经·氓》充满了对负心人的控诉、怨恨和责难,是诗经弃妇诗中的代表作。《氓》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巧妙的将事件的过程和弃妇的情感融为一体,在女主人公悔恨地叙述自己恋爱、结婚和婚后被虐、被弃的遭遇中,表现出刚强自爱、果断坚决的性格。

  首先,诗中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情景交融,使作品富有表现力。

  1、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诗经》是我国最早的富于现实精神的诗歌,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叙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诗中女主人公所叙述的是自己的切身经历、切身感受,都是真情实感。而这种经历,这种感受,这种情感在阶级社会中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而是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诗人善于抓住女主人公“我”和氓的矛盾,而氓是男权的缩影,夫权的代表,他们从夫妻关系逐渐变为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男尊女卑、夫权制度的社会现实得以透露、展现。这一点不仅表现在此,在其后的叙述中,兄弟的取笑,讽刺也体现了这一点。本来那悲惨的遭遇就值得同情与帮助,可等待她的却是奚落、嘲讽。而这根由就是以男权为中心的夫权制度。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苦难女性的悲惨遭遇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至此,残酷的封建礼法制度与妇女合法的美好的家庭生活愿望的矛盾突显出来,这也是当时很普遍的现象。总之,氓是一个自私自利、喜新厌旧的卑贱男子,女主人公则是一个热情勤劳、性格刚强的女子。文中采用对比的手法,将二人的态度变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最大程度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社会现实,对男女不平等进行了强烈控诉,具有很高地欣赏价值。

  2、对比的表现手法。如氓在婚前是“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而在婚后则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不同态度的映衬,描绘出氓虚伪、狡诈的本质。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不可说也”这句士与女两种人对待情感的两种不同态度,更将氓的负心、虚伪从个别上升到普遍的意义。短短几个字,既将女主人公的怨恨表露无遗,也揭露了封建社会妇女社会地位的低下,被男人玩弄后最终抛弃的男尊女卑的夫权制度的罪恶之深,思想主题在对比中得以升华。此外,还有不同人物之间思想性格的对比,女主人公的淳朴热情、勤劳善良与与氓的虚伪冷酷、喜新厌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激起读者对氓的愤恨和对女主人公的同情。

  3、比兴的艺术手法。诗中用自然现象来描写女主人公情感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到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由幸福到痛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是起兴,比喻年轻貌美的少女初婚的幸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也是起兴,比喻弃妇面容憔悴与被抛弃的痛苦。而“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是对喻,喻下两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是反比,比喻氓的负心是无边无际不可捉摸的。这些,对于塑造形象,突出主题,加强诗的思想意义,都起了积极作用。字里行间处处饱含着女主人公的悔恨、哀怨之情。恨之切,因为负之深。氓的负心、虚假也流露其间。男女间不平等的婚姻给女性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更增添了这首弃妇诗的悲的氛围。

  4、顶针修辞的运用。

如“及尔偕老,老使我怨”,“不思其反,反是不思”等,还有蝉联词在句中的,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以望复关,不见复关”,它们的作用都是加强诗的音乐性,使诗歌富有节奏感,韵律,丰富了诗的艺术特色,加强了思想内容的表达。

  5、叹辞、叠字的运用。当诗人抒发猛烈的情感或深沉的思想时,经常用一种呼声或感叹词来表达。如当她追叙婚前恋爱生活的时候,感情比较稳定,没有使用叹辞。而讥笑时,情感嘴强烈,连用两个“于嗟”三个“兮”个“也”,尤其是诉说她被丈夫虐待,被兄弟讥笑时,情感最强烈,连用六个“矣”字,以表达她受虐待,被抛弃的的痛苦、怨恨和面对兄弟的咥笑时所感到的孤独无援与孤独无助。最后一章,女主人公毅然决然地写出“亦已焉哉”!焉哉两个语气词的连用,反衬氓的负心,悲愤之情达到高潮,更好地表现了对氓的愤慨和决绝!此外,诗中用了不少“嗤嗤”、“涟涟”“汤汤”“晏晏”等叠字,不但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表达了女主人公那“泣涕涟涟”的痴情、善良,更将氓那“嗤嗤”的假老实,“言笑晏晏”的假温情,“信誓旦旦”的假忠诚揭露无遗。

  6、借代修辞的运用。诗是形象思维,不是抽象的说教,要用具体的事物,书写抽象的意境。《氓》中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总角代表幼年,用送行之远,乘彼垝垣望复关表痴情、多情,用“三岁”表多年,用“二三”表反复。这形象的语言,隽永、耐人寻味,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想象,增强诗的可读性。

  此外,这首诗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弃妇形象。

  《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诗中女主人公(即弃妇)自叙了从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全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对爱情、婚姻很痴情的女子,在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追求下,“送子涉淇”,虽“子无良媒”,但却安慰他“将子无怒”并同意“秋以为期”。女主人公冲破了当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自由追求,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虽然氓迎娶时未带什么聘礼,但她带上自己的嫁妆就踏上了迎娶的车子。这可看出她不嫌贫。她还安贫,婚后和氓共同过苦日子。她辛勤,“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为创建家业,创造幸福而天天早期晚睡,早出晚归操持家务,从无怨言。她坚贞,遭受丈夫虐待后,还是始终不渝地爱他(女也不爽)。她坚强,被弃后,冷静理智,仍能“静言思之”。她更决绝,看清了氓的丑恶行为后,对待痛心的悲剧结局的态度是“反是不思,亦以焉哉!”,坚决和氓决绝。至此,她已从一位纯洁多情的、善良美丽的**到吃苦耐劳忍辱无怨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果断决绝的弃妇。表现出一个女子勤劳、善良、坚强、果敢和反抗的精神。她的形象,让人喜欢与欣赏,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也值得赞扬。而且在那个妇女地位低下的时代,夫权思想浓厚的社会,她的反抗就更伟大,更具有典型意义。

  《氓》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深刻。在此期间,又把一个勤劳善良、坚毅果敢和勇于追求自由平等爱情,富有反抗精神的弃妇形象刻画地活灵活现。

      第一次读这篇诗歌是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开始我曾为男女主人公“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而羡慕不已,但读到后面却是“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中的女主人公的爱情由春风得意的高峰,顿时跌落到失意绝望的深渊。氓由当初的甜言蜜语,变为最后的背叛爱情。这是我对这篇诗歌最初的浅显的理解。

      现在,当我再次读到这篇文章便有着更深刻的感受。很多人说氓对女主人公是虚情假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氓“抱布贸丝”千里迢迢来到女主人公家中要娶她为妻,“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氓与女主人公两情相悦,氓也如愿娶了她。也许,氓在最初对待女主人公是真心的,曾许诺过她美好的未来和一辈子的不离不弃。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爱情的最好结果,白头偕老。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氓厌倦了平淡的日子和毫无波澜的生活,忘记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对女主人公磨灭了爱的火花。虽然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不渝,婚前爱意浓烈,婚后勤俭持家,心中怀有“白头偕老”的愿望。可氓是不专一,对待家庭没有责任感,对待女主人公更是始乱终弃。当初的甜言蜜语早已随风消散,留下的只剩女主人公的涟涟泪水。

    有人曾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当爱情还仅仅只是爱情的时候,双方顾及的只有彼此,在爱情的世界里他们恣意表达着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打扰。但是当爱情变成了婚姻时,他们要考虑的就不只是彼此,还有孩子和双方的家庭、朋友。氓与妻子的爱恋或许就是在生活琐事中渐渐平淡,氓不是从没爱过,只是生活把他的爱一点一点的磨掉。女主人公也不是一点错都没有,“一个巴掌拍不响”,婚姻得双方合力经营才能幸福美满。

      男女主人公都是婚姻的失败者,但我更同情怜悯女主人公。女主人公被氓所追求,与之结为夫妇,尽管她深爱对方,勤俭持家,几乎把自己全部感情都投入到这个家庭中,“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甚至对氓也是言听计从,没有说过半个不字。但这些年的付出,没有换来氓对自己的珍惜,而是助长了他的坏脾气,遭到了他的背弃。因此,新时代的女性应以此为借鉴,不轻视婚姻也不要过分看重婚姻,不为婚姻失去自我。在思想上、学识上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做一名自尊、自强的新时代独立自主的新女性,这样才会收获幸福的生活和美满的婚姻。

17级马院陈璐

《氓》对当代女性有四点指导意义:

一是指导当代女性恋爱时,要保持自尊,切不可让自己低到尘埃里去;

二是指导当代女性婚后要不断提升自己,保持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的能力;

三是遇人不淑时,要果断勇敢离开,不好的婚姻不如单身;

四是女性要努力拼搏奋斗,做自己命运的掌舵者,这样才有能力去面对各种生活困境,特别是婚姻危机。

扩展资料:

氓从头到尾没替女主着想过,没有聘礼,不请媒人,看见女主为难,他居然还发怒。而女主却沉迷在爱情中,看不到氓的真面目,反而请求氓不要生气,还带着财产和氓“私奔”。

女主的卑微,埋下了她婚后受虐的种子。因为在两性关系中,一方低到尘埃里去,另一方反而更容易踩上一脚。

女主之所以在爱情面前,不由自主就变得如此卑微,就是因为她太沉迷于爱情,以至于头脑失去了理智。

性格变化:

女主人公:婚前美丽善良的女主人公对氓一往情深,勇敢的选择了同氓在一起,婚后她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最后对这份感情彻底死心的她坚强刚毅的选择了与氓决绝。

男主人公:婚前他看上去老实忠厚,对女主人公立下了白头到老,相爱一生的温情誓言。婚后却背信弃义,粗暴的对待女主人公,露出了狡诈、虚伪的嘴脸。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声,也是对当时女性的呼告。字面意思是“男人沉溺于爱情啊,还可以解脱。女人沉溺于爱情,就无法解脱了啊!”,这是女主人公对当时男尊女卑社会的一种控诉,抒发了满腔的悲愤与不平。

最后随便说两句,算是对这种题的吐槽了。其实我看见这种题目很头疼,特别是第一题,什么“性格”“感情”“思想”啊,让人很难说,可能标准答案里面讲的也不确切。善良、多情、勇敢这些是性格,但什么失望、悔恨、悲愤啊又是感情。感情是性格的一种体现,只说性格怎么说,让人感觉都没法说,现在归类的性格一共就那么几种,好好一首诗,这么一问乏味无比。还有那个男主的性格就是一个虚伪啊,前后的变化才显示出这一点,难道前面老实忠厚是真的??还要说变化,怎么说,明显是一个悖论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72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