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有那些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有那些情感发展?,第1张

在成熟和后天环境作用下,婴儿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般研究认为,婴儿在5-6周时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3-4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愤怒和悲伤;6-8个月时,婴儿出现对熟悉、亲近者的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和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时,婴儿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同情等更高级更复杂的社会性情感。

同时,最初的情绪反应也不断分化,如哭逐渐分化为因饥饿、寒冷、疼痛、困倦、玩具被拿走、成人离开、恐惧、惊吓、成人批评、焦虑等引起的哭。

1、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例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就指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特点,教育要遵照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要依据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2、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儿童的发展总体来讲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教育中要做到不“凌节而施”,教育就应当遵循儿童发展之自然。

3、照顾到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的儿童的发展在总体一致的基础上又有各自的特殊性,同一儿童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儿童生理演化规律:

从生理变化或种系演化规律进行的划分,如柏曼(LBerman)按内分泌腺的发育优势分为:胸腺时期(幼年);松果腺时期(童年);性腺时期(青年)。

弗洛伊德以心理性欲发展为依据分为:口欲期(1岁半以前);肛欲期(1岁半~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青春期)。

以智慧和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进行的划分,首推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阶段论。即感知运动阶段(0~1岁、2岁);前运算阶段(1、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

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为标准进行的划分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如达维多夫的分期为: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0~l岁);摆弄实物活动(l~3岁);游戏活动(3~7岁);基础学习活动(7~11岁);社会组织活动(11~15岁);专业学习活动(15~17岁)。

——儿童心理发展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孩子对于家长而言是最为宝贵的,6~12岁的孩子已经算是个小大人了,这时候孩子的心理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下面一起来看看6~12岁儿童心理发展。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1

6--12岁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处于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的时期。感知常常较笼统,把相似的事物相互混淆,记忆材料不注重理解,以机械识记为主;思维活动展开时往往凭借形象的教具,生动的描述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情感活动丰富,但易冲动,易转化,稳定性较差;做事情常常虎头蛇尾,难以坚持到底,意志发展水平较低;个性中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正在形成。

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有以下几点

1、被爱、被关怀的需求

要让孩子感觉到你非常爱他。爸妈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让孩子能真正体验到、感受到。

2、归属感的需求

这一阶段的儿童喜欢有同伴、有爸妈、有家庭,以自己身为其中一员而感到幸福。当儿童受到冷落时,可能会很敏感地认为大家都不喜欢他,久而久之,他就会对家庭和集体产生排斥心理,身心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3、自尊心的需求

自尊与自信的建立,对儿童心理发育及未来的发展尤为关键。应该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儿童学会生活继而迈向社会的动力源泉。

这个阶段家长们要怎样做好家庭教育呢?

1、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

一个各方面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在家庭里、学校中、社会上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过失。当这些问题摆在爸爸妈妈面前时,家长首先要对孩子的过失充分了解、分析原因、与孩子沟通,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造成的自然结果。从而使孩子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不对之处。其次爸爸妈妈要取得一致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起到教育的效果。

2、培养孩子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

6到12岁是习惯逐渐形成的时期,是习惯培养的黄金阶段。习惯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产生较为持久的影响。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培养的习惯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时间管理的习惯,情绪管理的习惯……养成各种习惯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专注力,以及坚毅力等。

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培养的过程,家长在孩子习惯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孩子规范习惯,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或鼓励的方式,起到激励的效果。

3、正确对待孩子的劳动:

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提升,许多大人宁肯自己吃尽千辛万苦,也要保证让儿童过得舒服、安乐。这会造成孩子脑子里只知道一切都会有人替他们安排得很好,不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困难,需要通过自已付出意志代价去克服,不知道在享受之外还要去尽义务,自我服务和自主独立能力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劳动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具有很大意义。 合理必需的劳动不仅有利于大脑功能的调节,而且有利于人格的培养。在劳动中能培养互相帮助、支持、尊重劳动者、同志情谊精神等。劳动中培养起来的意志品质是能迁移到学习活动中去的,这一点不仅是儿童自身理想性格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稳定和睦家庭结构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从小就让儿童处于受教育的地位,让他逐步学会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在劳动过程中体验各种复杂的感情(遇到挫折时烦恼。欣赏成果时愉快),学会与人交往的正确态度(体贴同情、尊老爱幼)。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了解孩子,掌握事实,通过分析问题,讲明道理,使孩子的每次过失都得到最恰当、最公正的处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劳动,在劳动过程中激发情感,培养习惯。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2

儿童心理发展学内容有哪些

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概述,主要涉及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原则和方法等。

2、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主要小学儿童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儿童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学习心理,主要涉及学习的涵义,在此基础上了解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类型。进一步介绍主要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等。

4、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主要涉及知识概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迁移与应用等。

5、问题解决与创造,主要涉及问题解决的基本涵义、过程以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等。

6、技能的形成,主要涉及技能概述、动作技能的形成、智力技能的形成等。

7、品德的形成和培养,主要涉及品德及其心理结构、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8、学习策略,主要涉及学习策略概述、常用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掌握等。

9、学习的动力机制,主要涉及学习动机概述、情绪与学习等。

儿童发展心理学关于人成长阶段的划分

教育界对人格发展阶段做出了详细的划分:

婴儿前期(0~2岁):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童年期(7~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岁):这一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的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6~12岁儿童心理发展3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的典型的特征,通常所说的儿童年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儿童的经验积累,都与生活时间相联系。儿童心理的发展和这两个方面也不可分。一方面,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形成的自然前提。一般说来,儿童年龄较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大。反之,儿童年龄较大,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小。因此,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对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

另一方面,儿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活动中,通过掌握社会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来发展的。正是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儿童和周围人进行交往,积累各种经验,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新特征,从而保证从一个发展阶段向另一个发展阶段过渡。

因此,年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对心理发展起着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但是,年龄本身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不能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的实际年龄完全对应起来。大家知道,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固然受客观的自身发展规律所制约,但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会出现差异。比如,原始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极低,幼小儿童已经能够和成人一起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而儿童期很短。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准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儿童期逐渐延长,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可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地出现的。

在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用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来否定本质特征。大家知道,智力测验或行为量表,往往以 “常模”代表某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常模”有助于说明群体的行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大体速度和特征,但不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是由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等,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但是,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幼儿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幼儿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即某些特征的可能提前或推后,但这些变化是有限制的。

1、阶段性

是指就是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

由于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就要依据儿童的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格子里涂色时,常常会把颜色涂到格子外,就是因为幼儿在这个年龄阶段,手部精细动作还不协调,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涂鸦、穿线、剪纸等多种游戏的方式,发展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

2、顺序性/连续性

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不“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

3、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

不平衡性要求在教育中,把握住儿童身心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个时期内环境能有效地起到最大作用,这也就是劳伦兹提倡的“关键期”。

4、互补性

互补性反映了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表现在2个方面:

第一是身体生理机能之间互补,比如盲人视觉受损,可通过听觉、嗅觉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第二是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互补,比如,霍金、张海迪、史铁生,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互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5、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它强调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比如,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型,有的人属于“大器晚成”型。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一)心理发展的高速性

变化迅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之一。成人的心理的变化相对比较缓慢,相差几岁的成人,心理特点差别不那么明显。比如说,一周岁的孩子刚刚开始迈步,两周岁的孩子,步子已经走得相当稳,3周岁的孩子走路总是连蹦带跳。

(二)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和整体性

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成熟水平是不相同的,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相同。例如,身高体重出生后一年发展最快,以后缓慢,到青春期又高速发展。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阶段就能达到较高水平;有些方面则要成熟得晚些,例如感觉、知觉在少年期之前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要到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虽然在速度上是不均衡的,发展有先有后,但是,从横的方面来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认识过程之间,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与发展之间,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以思维为例,童年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不易理解;少年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能进行理论逻辑推断。

阶段性还表现为各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又是后一个阶段的准备。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四)心理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

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虽然个体的心理发展有时会出现一些反复甚至倒退的现象,但并不影响心理发展的总趋势。

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具有不可逆性。以思维发展为例,发展的定向性决定着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动作思维开始,然后发展形象思维,最后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要“循序渐进”不要“拔苗助长”。

(五)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素质不同,环境影响和教育不同,他们的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可能因人而异,表现出个别差异性。教师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六)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的顺序、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变性: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水平可能不一样。

教师要看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情商EQ的核心因素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客观事物符合需要时,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满意、愉快、爱等;否则,便产生相反的情绪情感,如痛苦、不满意、愤怒、恨等。人的情绪情感根据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各种不同需要,需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

幼儿出生时就存在最原始的情绪。这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是与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联系的,如饥渴会引起哭闹等不愉快的反应。2个月起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6~7个月时出现对母亲或抚养人的依恋情绪,这都是幼儿情感社会性的最初表现。1岁以后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与熟悉的成人在一起的喜悦感和离开时的痛苦感或怕见生人的害羞感等。2~3开始产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萌芽,如对故事中正反面人物的爱或憎等。幼儿期的情绪情感继续不断发展,特点有两个:

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逐步增长

幼儿前期,情绪情感不稳定,有意性也很低。一个表现是富有易变性,极其容易受外界事物支配,特别是新鲜的事物立即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还极其容易受感染,一个幼儿哭,大家都会跟着哭起来。另一个表现是富有冲动性,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破涕为笑的现象经常发生。从幼儿中期到末期,稳定的情绪情感不断增强,如对父母及幼儿园老师、小朋友的爱和依恋是不大容易变化的。情绪情感有意性提高,这通过幼儿多少已经能够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如故意不哭)体现出来,甚至通过控制情感本身体现出来。

社会性的高级情感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前期,情绪情感主要受生理性需要支配,社会性的高级情感刚刚开始萌芽。在正确教育下,到了幼儿中、末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明显开始发展。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道德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这时的幼儿已能逐渐分辨一般的是与非,知道什么是好和不好,而且逐步学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同时产生喜欢或痛恨的情感。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对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幼儿从5岁左右开始,理智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显著发展起来,他们特别好问、爱动脑筋,这种迫切求知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此时期有“发问期”之别称。

美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或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同时也会逐渐掌握对美进行评价的准则和要求,培养起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孩子在不同的时期,身体的变化是不同的,尤其是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这些都是不同的,家长在平时是需要学会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的,当情绪有变化时,可以及时给孩子调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帮助孩子摆脱一些不良习惯。

从婴儿的情绪和情感的过程来看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在婴儿出生时就有所表现,可是具体是哪些情感,现在还无法确定。通常情况下,快乐、愤怒、伤心在孩子两个月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惊奇差不多是在4个月的时候表现出来,害怕大约出现在7个月,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害羞出现在八个月左右。

1 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性: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发生变化,不稳定,甚至两种相反的情绪也经常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转化。例如,"眼泪是笑脸"。

⒉情绪比较外露:例如,儿童经常 "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或者孩子在父母面前受了点委屈就哭,想寻求父母的安慰,但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了多大委屈,对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为了不把自己在工作中的负能量传染给同事,有时会强颜欢笑。

3 情绪冲动:情绪冲动在儿童早期特别明显,他们往往处于兴奋状态,来势汹汹,无法控制自己。例如,当小班的孩子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他们会大声哭闹,短时间内无法平静下来。成人要求 "不要哭 "或 "不要吵",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都不听。情绪冲动往往体现在儿童为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采取的过度行为。例如,儿童看到故事中的 "坏人",往往会把它挑出来,也就是用行动来清除 "坏人"。从情感和情感指向的角度来看,从情绪和情感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特点。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情感不断丰富:如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儿童情感的分化逐渐精细、准确。以笑声为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5885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